CN105940719A - 根据不同无线接入技术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 Google Patents
根据不同无线接入技术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40719A CN105940719A CN201580005895.0A CN201580005895A CN105940719A CN 105940719 A CN105940719 A CN 105940719A CN 201580005895 A CN201580005895 A CN 201580005895A CN 105940719 A CN105940719 A CN 1059407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terminal unit
- feature
- community
- network interwor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994 act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8 cellular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77 unit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8 unit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1101);以及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110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与根据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的广域通信技术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来操作的网络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技术。
背景技术
称为“Wi-Fi”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已被IEEE在802.11的一系列规范中标准化(即,“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Wireless LAN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按照目前的规定,Wi-Fi系统主要在2.4GHz和5GHz频段中操作。本申请中术语“Wi-Fi”和“WLAN”可以互换使用。
IEEE 802.11规范管理Wi-Fi接入点或在IEEE 802.11中被统称为“站”或“STA”的无线终端的功能和操作,包括物理层协议、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和确保接入点和便携式终端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所需要的其他方面。由于Wi-Fi一般在无牌照频段中操作,通过Wi-Fi的通信可能会受到来自任何数量的已知和未知设备的干扰源。例如,在家庭环境和所谓的热点,如机场、火车站和餐厅,Wi-Fi常被用作固定宽带接入的无线延伸。
近来,Wi-Fi已经受到来自正在研究将Wi-Fi用于作为固定宽带接入的延伸的其传统角色以外的目的的可能性的蜂窝网络运营商的越来越多的兴趣。这些运营商响应对无线带宽的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并且有兴趣使用Wi-Fi技术作为蜂窝无线电接入网络技术的延伸或替代。目前正以(例如)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的技术(包括被称为长期演进(LTE)的无线电接入技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任一种服务移动用户的蜂窝运营商将Wi-Fi视为可以在用户的常规蜂窝网络中为用户提供良好的额外支持的一种无线技术。
如本文所用,术语“运营商控制的Wi-Fi”表示在某种水平上与蜂窝网络运营商的现有网络集成的Wi-Fi部署,其中运营商的(一或多个)无线电接入网络和一个或更多个Wi-Fi无线接入点甚至可以连接到相同核心网络(CN)并提供相同的或重叠的服务。术语“Wi-Fi卸载(Wi-Fioffload)”经常在工作中用来标准化Wi-Fi到蜂窝网络的集成,并且表示(例如)在高峰业务期间以及在由于一个原因或另一个原因而需要卸载蜂窝网络的情形下,蜂窝网络运营商寻求将业务从他们的蜂窝网络卸载到Wi-Fi,例如以提供所请求的服务质量、使带宽最大化或只是为了改善覆盖范围的途径。
今天的许多便携式无线设备(本文中也称为“用户设备”或“UE”、移动移动设备、或者通信设备)除了支持一个或几个3GPP蜂窝技术还支持Wi-Fi。然而,在许多情形中,从无线接入的视角看这些终端设备基本如同两个单独的设备在操作。
3GPP目前正致力于规范化WLAN/3GPP无线互通的特征或机制,所述特征或机制改进终端设备(UE)如何去控制3GPP无线接入网络RAN(即,根据3GPP规范无线接入技术来操作的蜂窝无线接入网络)和属于运营商或其伙伴的WLAN之间的业务(如数据会话、语音呼叫等)。
在该机制及相关机制中,RAN(如3GPP规范RAN或WLAN RAN)应向用于执行“接入选择”(或“接入网络选择”)的终端设备提供参数,以决定终端设备应连接到哪个网络(如3GPP网络或WLAN)。当接入选择完成时,可能存在决定哪个业务(如数据会话等)应通过3GPP网络来路由以及哪个业务应通过WLAN来路由的“业务引导”(trafficsteering)。
3GPP已标识出可在该机制中使用的少量示例参数,包括阈值、业务引导信息和WLAN标识符(例如,服务集标识符SSID)。
阈值可以是例如度量(如LTE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WLAN接收信道功率指示(RCPI)等),并且终端设备可被配置为,如果LTERSRP低于信号发送的RSRP阈值且同时WLAN RCPI高于信号发送的RCPI阈值,则连接到WLAN。3GPP还讨论了可提供的用于将业务从WLAN引导回3GPP网络的类似阈值。
对于机制的业务引导部分,已经讨论了3GPP RAN(或3GPP网络的一些其他部分,例如类似于移动管理实体MME的网络节点)应当对终端设备指示业务控制信息,所述业务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是否应将终端设备卸载到WLAN或保持在3GPP网络的特定承载的标志。
提供WLAN标识符,以便对终端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可考虑连接的WLAN(如3GPP网络运营商操作的WLAN)。
上文描述的引导旨在单独使用或者与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功能(如部署)相结合使用。
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功能一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是3GPP定义的用于向UE提供接入发现信息和移动路由策略的实体。ANDSF是在3GPP TS 23.402第8版中加入3GPP架构的实体(参见“Architecture Enhancements for non-3GPP Accesses”,3GPP TS 23.402,v.11.4.0,2012年9月,可从www.3gpp.org获取)。图1中示出了简化的ANDSF架构。如图所示,提供ANDSF服务器10,所述ANDSF服务器10被添加到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12(在LTE网络中被称为eNB)和网关(GW)14的3GPP网络中。ANDSF服务器10连接到终端设备16,其主要目的是以资源高效和安全的方式为终端设备16提供接入网络信息。终端设备16和ANDSF服务器10之间的通信定义为基于IP的S14-接口18。
通过向终端设备16提供与可用3GPP和非3GPP接入网络(如WLAN)二者有关的信息,ANDSF服务器10实现网络发现的高能效机制,在该机制中,终端设备16可避免持续进行且耗能的后台扫描。此外,ANDSF为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用于实现灵活高效的终端设备接入机制引导的工具,其中,策略控制可以指导终端设备16选择一个特定无线接入网络(RAN)优先于另一个。
发明内容
升级网络以支持附加的或新的特征通常分阶段进行,其中网络运营商一次升级一些基站,这意味着升级处理期间,一些基站将支持特定特征,而其他基站将不支持。在网络运营商不主动支持网络中的所有基站的情形中,例如,网络运营商可能仅升级从升级中获益最大的那些基站,同样可能是这种情形。例如,网络运营商可能升级它们的宏基站以支持所有(或大部分)的新特征,而不升级一些微/微微/毫微微基站(例如住宅或企业订户拥有的基站)。升级还可能限于网络的特定无线接入技术RAT。此外,一些网络作为等效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进行协作,其中终端设备能够在PLMN之间自由移动,但不同的PLMN支持不同的特征集。
基于以上原因,网络中的一些基站可能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或机制(如相关3GPP规范的特定版本中指定的),而其他基站可能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或机制。因此,当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或机制的终端设备从由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或机制的基站来服务变为由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或机制的基站来服务时,该终端设备继续根据该特征或机制来操作可能不是始终可行的。具体地,特征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网络提供的参数,当终端设备由不支持该特征的基站来服务时,则可能不向终端设备提供该参数。因此,终端设备的行为可能不合适,并且可能导致终端设备自身的用户的用户体验变差,还可能导致由该基站服务或网络中的其他终端设备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系统性能变差。
因此,提出各种实施例,目的是减轻该问题。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小区是否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如果服务小区不支持该特征,则根据一些实施例,终端设备将停止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并替代地应用默认行为。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小区不支持该特征,则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
根据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禁用网络互通特征或停止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使用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从第一网络中的另一个小区改变后,执行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
根据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在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使用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如果确定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禁用网络互通特征或停止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动作,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使用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
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从第一网络中的另一个小区改变后,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
根据第三方案,提供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网络节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根据第四方案,提供一种在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根据第五方案,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被配置为使得当被合适的处理电路或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处理电路或计算机执行上文描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技术的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附图中:
图1是示例性ANDSF架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LTE网络的总体架构的图;
图3示出了LTE网络和Wi-Fi网络的一部分;
图4是根据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5是根据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网络节点的框图;
图6示出了载波聚合的示例;
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终端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和图9示出了可以应用各种实施例的场景;以及
图10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网络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阐述了本教导的特定实施例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除了这些特定细节,可以使用其他实施例。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省略了对公知方法、节点、接口、电路和设备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描述的功能可以实现在一个或若干节点中。所描述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用硬件电路来实现,例如,互连以执行专门功能的模拟和/或离散逻辑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阵列(PL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能够执行这些功能的状态机等。同样地,可以使用软件程序和数据与一个或更多个数字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相结合来实现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在描述了使用空中接口进行通信的节点的情况下,将清楚这些节点还具有合适的无线电通信电路。此外,可以另外将该技术视为整个具体化在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包括非瞬时性实施例,例如固态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其包含将使计算机执行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合适的计算机指令集。
本教导的硬件实现可以包括或包含而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精简指令集处理器、硬件(例如数字或模拟)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够执行这些功能的状态机)。
就计算机实现而言,计算机一般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并且术语计算机、处理器和控制器可以互换使用。当由计算机、处理器或控制器提供时,可以由单个专用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由单个共享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或者由多个独立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其中的一些可以被共享或分布)来提供功能。此外,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还指能够执行这种功能和/或执行软件的其它硬件,例如如上所述的硬件。
以下讨论将反复涉及“终端设备”,尽管还使用了其他常见的等同术语,例如“移动设备”、“通信设备”、“移动站”、尤其是“UE”(针对端用户无线设备的3GPP术语)然而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技术和装置不限于3GPP UE(即,能够根据一个或多个3GPP标准化技术来操作的UE或终端设备),而是更一般地适用于在蜂窝网络中可用并能够使用一个或多个载波或小区(例如,在LTE中被称为载波聚合(CA))与无线接入网络(RAN)通信的端用户无线设备(例如,便携式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具有无线功能的平板计算机等)。还应当注意,本公开涉及同时支持广域蜂窝技术(例如,3GPP维护的广域无线接入标准中的任一个)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例如,IEEE 802.11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端用户设备。在Wi-Fi文档中,端用户设备被称为“站”或“STA”,应当理解,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本文中使用的术语“UE”或“终端设备”应被理解为指代STA,反之亦然。还应当注意,本公开还涉及同时支持广域蜂窝技术(例如,3GPP维护的广域无线接入标准中的任一个)和需要对接入网络的选择和业务引导进行改进的非3GPP标准化RAT的端用户无线设备。
如本文中使用,“基站”一般包括在下行链路(DL)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信号和/或在上行链路(UL)从终端设备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节点。一些示例基站是eNodeB,eNB,NodeB,宏/微/微微/毫微微小区无线基站,家庭eNodeB(也称为毫微微小区基站),中继,转发器,传感器,仅发送无线节点或仅接收无线节点。基站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率、载频或频带中操作或至少执行测量,并且自身可以能够载波聚合。也可以是单一无线接入技术(RAT)、多RAT、或多标准节点,例如,针对不同RAT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基带模块的节点。
下文描述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节点(例如,RAN或核心网络中的基站或另一节点)之间的信令经由直接链路或逻辑链路之一(例如,经由高层协议和/或经由一个或多个其他网络节点)。例如,来自协调节点的信令可以经过另一网络节点,例如无线节点。
总体E-UTRAN架构-图2中示出了演进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架构。E-UTRAN架构210由被称为增强型节点B(eNB或eNodeB)的基站220、230、240组成,所述基站提供面向用户设备(UE)的E-UTRA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端接。eNB 220、230、240通过X2接口6彼此互连。eNB 220、230、240通过S1接口260、262、264、266连接到EPC 270(演进分组核心),更具体地说,通过S1-MME接口连接到MME 280、290(移动性管理实体),以及通过S1-U接口连接到服务网关280、290(S-GW)。S1接口支持MME/S-GW和eN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eNB 220、230、240容纳功能性,例如无线资源管理(RRM)、无线电承载控制、准入控制、面向UE的用户面数据的报头压缩、以及面向服务网关的用户面数据的路由。MME 280、290是处理UE和核心网络270之间的信令的控制节点。MME 280、290的主要功能与经由非接入层(NAS)协议处理的连接管理和承载管理有关。S-GW 280、290是UE移动性的锚点,还包括其他功能性,例如当UE被寻呼时的临时下行链路数据缓冲,分组路由和转发正确的eNB 220、230、240,用于计费和合法拦截的信息的收集。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在图2中未示出)是负责UE IP地址分配以及服务质量(QoS)执行的节点。3GPP文档(“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总体描述,第二阶段,3GPP TS 36.300,v.11.3.0,2012年9月,可从www.3gpp.org获取)及其参考文献提供了图2中示出了不同节点的功能的细节。
图3示出了其中LTE无线接入部分(eNB)320、322和Wi-Fi无线接入点310两者连接到相同的P-GW 340的网络。在LTE无线接入部分的情况下,eNB 320、322经由S-GW 330连接到P-GW 340。示出了能够从Wi-Fi接入点310和LTE eNB 320、322两者被服务的UE 300。箭头350和352分别示出了UE 300和Wi-Fi AP 3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传输,并且箭头360和362分别示出了UE 300和eNB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传输。图3示出了将Wi-Fi接入网络302连接到与3GPP指定的接入网络304相同的核心网络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为简明起见,省略了Wi-Fi AP和P-GW之间的网关(可信无线接入网关TWAG、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PDG等)。应当注意,当前公开的技术不限于其中以这种方式连接Wi-Fi接入网络302的情景;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网络更加分离或完全分离的场景。
在由本公开提供的各种解决方案的以下描述中,将图3中所示的配置用作解释的基础,并且在以下描述中对终端设备/UE、基站/eNB、3GPP网络/RAN/RAT、Wi-Fi AP和WLAN的参考是对图4中所示的UE 300、eNB320、3GPP网络/RAN/RAT 304、Wi-Fi AP 310和WLAN 302的参考。然而,应当理解,由本公开提供的各种解决方案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配置中的实现。
硬件实现-上文描述的技术和方法中的多个可以用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无线电电路和电子数据处理电路来实现。图4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的示例性终端设备900的特征。可以是(例如)被配置为与LTE网络(E-UTRAN)一起操作并且还支持Wi-Fi的UE的终端设备900包括,用于与一个或更多个基站(eNB)通信的收发机单元920以及用于处理由收发机单元920发送和接收的信号的处理电路910。收发机单元920包括耦合到一个或更多个发射天线928的发射机925和耦合到一个或更多个接收天线933的接收机930。(一或多个)相同的天线928和933可以用于发射和接收两者。接收机930和发射机925一般根据特定的电信标准(例如用于LTE的3GPP标准)来使用已知的无线电处理和信号处理组件和技术。还要注意,发射机单元920可以包括用于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类型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每一者的单独的无线电和/或基带电路,例如适于E-UTRAN接入的无线电/基带电路和适于Wi-Fi接入的单独的无线电/基带电路。这同样适用于天线-虽然在一些情况下,一个或更多个天线可被用于接入多个类型的网络,但是在其他情况下,一个或更多个天线可以特别适于特定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因为与这种电路的设计和实现相关联的各种细节和工程折衷是周知的并且对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完全理解不是必需的,这里未示出额外的细节。
处理电路910包括耦合到形成数据存储存储器955和程序存储存储器960的一个或更多个存储器设备950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940。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为图4中的CPU 940的处理器940可以是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更一般地,处理电路910可以包括处理器/固件组合,或专门的数字硬件,或它们的组合。存储器950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快闪存储器设备、光学存储设备等。由于终端900支持多个无线接入技术,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910可以包括专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单独的处理资源。再次,由于与用于移动设备的基带处理电路的设计相关联的各种细节和工程折衷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对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充分理解来说不是必要的,因此未在此显示额外的细节。
处理电路910的典型功能包括发送的信号的调制和编码以及接收的信号的解调和解码。在多个实施例中,处理电路910适于使用在例如程序存储存储器960中存储的合适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下文描述的任一个实施例。当然,将要理解的,并非这些实施例的所有步骤都必须在单个微处理器甚至在单个模块中执行。
类似地,上文描述的技术和处理中的多个可以实现在网络节点中,例如3GPP网络中的eNodeB或其他节点。图5是节点1000的示意图,所述节点中可以实现体现本文描述的基于网络的技术的方法。用于控制节点1000以执行根据相关实施例中任一个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030中,该程序存储器1030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在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期间使用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器1020中,该数据存储器1020也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没备。在体现本技术的方法的执行期间,从程序存储器1030中获取程序步骤,并由中央处理单元(CPU)1010来执行该程序步骤,CPU 1010根据需要从数据存储器1020中获取数据。由体现本文描述技术的方法的执行而得到的输出信息可以存储回数据存储器1020,或者发送至输入/输出(I/O)接口1040,该输入/输出接口包括用于向其他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并从其它网络节点接收数据的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用于与一个或更多个终端设备通信的无线收发机。
因此,在各种实施例中,处理电路(例如图5的处理电路1010)被配置为执行下文描述的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类似地,其他实施例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该无线网络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处理电路。在一些情况下,这些处理电路被配置有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合适的存储设备中的用于实现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的合适的程序代码。当然,将要理解的,并非这些技术的所有步骤都必须在单个微处理器甚至在单个模块中执行。
载波聚合-在下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涉及载波聚合的构思。3GPP的长期演进(LTE)规范支持最高至20MHz的分量载波带宽。然而,为了满足对甚高数据速率的高级国际移动电信(高级IMT)要求,已经引入了载波聚合的构思以支持大于20MHz的带宽。图6中示出了载波聚合构思,其中示出了五个分量载波(也称为小区),每个载波具有20MHz的带宽。在图6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可用的总带宽是分量载波或小区的带宽之和,即100MHz。终端设备可以聚合来自单个基站或多个基站的载波。终端设备还可以聚合不同频率和频带上的载波,即不仅仅是如图6提出的连续的情况。
配置-终端设备可被配置有由网络提供的小区子集,并且为一个终端设备配置的聚合小区的数量可以基于例如终端设备业务要求、终端设备使用的服务类型、系统负载等随时间动态地改变。终端设备被配置使用的小区被称作该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终端设备具有一个主服务小区(称为“PCell”)以及零个或更多个(目前最多四个)辅服务小区(称为“SCell”),将要理解的是术语“服务小区”包括PCell和SCell。作为特定终端设备的主服务小区的小区对终端设备来说是明确的。PCell被认为比SCell更加重要,因为例如一些控制信息经PCell来处理。
激活-除了小区配置的构思,还针对SCell(而非PCell)引入了激活的构思。可以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对小区进行配置或解除配置,这可能较慢;并且可以使用媒体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对至少SCell进行激活或去激活,这要快很多。因为激活过程基于MAC控制元素-其远远快于RRC信令-因此激活/去激活过程可以快速地调整激活小区的数量以与满足任何给定时刻所需的数据速率所需的数量相匹配。因此,激活过程提供了根据需要保持多个小区被配置用于激活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为使3GPP/WLAN互通特征成功操作,需要来自终端设备和网络的支持。网络(例如网络节点,比如基站(eNB)或其他节点(如MME))应当向终端设备信号发送一些信息,并且终端设备应按照一些规则来确定何时连接(即接入)WLAN和/或将业务引导到WLAN,以及何时连接3GPP和/或将业务引导到3GPP。
在一些场景中,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终端设备可能进入不能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小区,并且在该场景中,终端设备可能不适合继续应用交互特征,因为这可能例如导致接入选择决定不准确或不合适。例如,终端设备可能在第一小区中接收到与3GPP/WLAN互通特征有关的,可使终端设备将业务引导到WLAN的参数。在第一小区中这可能是合适的,但是如果终端设备移动到从网络状态视角看可能不适合将业务引导到WLAN(即,将业务引导到3GPP更为合适)的另一个小区中,则终端设备可能因从第一小区接收的参数而仍然路由到WLAN的业务。这种不合适的业务引导可能降低用户体验而且降低系统性能。
再者,在类似情形中,两个小区都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但是应使用不同的参数设置。考虑例如终端设备从具有高负载的3GPP小区移动的场景,其中小区提供给终端设备的参数(高3GPP负载引起的)被设置为使得若有可能就将业务引导到WLAN(以在该小区中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然而,如果终端发备移动到无负载或低负载的另一个3GPP小区,则3GPP/WLAN互通特征将使终端设备将业务引导到WLAN,即使从用户体验和系统性能的角度看,如果终端设备将业务引导到3GPP小区将更好。
应当注意,终端设备可能在进入新小区后(即,开始被新小区服务),经一段延时获得更新后的互通特征参数。可以在系统广播中发送更新后的参数,这意味着终端设备在改变服务小区前仅获取所需信息的一部分,并且余下的信息需要用很多秒时间来获取。如果经由专用信令来传送信息,则该信令可能被延迟,这与服务小区的改变有关。因此,终端设备可能有一些延迟才发现对3GPP/WLAN互通特征的支持或不支持。
该文档中,使用了终端设备从第一小区移到到第二小区的示例,第一小区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机制/特征,而第二不能支持3GPP/WLAN互通机制/特征。第一小区可能在本文中某处被称为旧小区(终端设备从该小区移动),而第二小区可能在本文中某处被称为新小区(终端设备移动到的小区)。然而,将要理解的是,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多个还适用于第二小区(新小区)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但具有与第二小区(旧小区)所支持的设置、参数或配置不同的设置、参数或配置的情形。
在这些示例中,当声明旧小区已配置终端设备时,应当理解,该小区不必是终端设备在进入新小区前直接连接的小区,其可以是在此之前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小区。甚至可能是不同小区做出贡献来配置终端设备进行网络互通的情形。还可以是终端设备从在旧小区前与其相连的小区接收WLAN标识符(如SSID),而不同的小区用一些阈值来配置终端设备的情形。
“连接”到WLAN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物,例如,如存在以下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所示:
·802.11认证(对WLANAP的认证)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
·802.1x可扩展认证协议(EAP)-订户身份模块(SIM)认证(对认证、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的认证)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
·终端和WLAN网络之间的四次握手已完成;
·IP地址已经被分配给WLAN中的终端;
·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已通过WLAN网络建立,即,终端和PDN网关之间的连接;
·已通过WLAN网络开始数据业务。
图7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操作终端设备以减轻小区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或更具体地,实现和控制根据第一RAT(如3GPP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和根据与第一RAT不同的第二RAT(如WLAN)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的方法。在第一步骤中,步骤1101,当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服务时,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步骤1101的各实施例。步骤1101通常在第一小区开始服务终端设备(可能已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后执行(即,由于终端设备移动性,从另一个小区到第一小区的服务小区的改变之后)。
然后,在步骤1103,如果确定第一小区(这时为终端设备服务)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终端设备根据网络互通特征的操作。该修改的目的是,阻止或至少减轻在不考虑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这一事实的情况下,继续根据该特征来操作所导致的不合适的业务引导的问题。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步骤1103的各实施例。
在本公开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被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终端设备将修改其操作,以禁用或以其他方式停止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修改其操作,使得如果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就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下文描述示例性条件
在下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修改其操作,使得尽管终端设备使用3GPP/WLAN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参数或配置,而不使用在先前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小区中使用的3GPP/WLAN互通特征的设置、参数或配置,但终端设备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
本文中,术语配置和参数(集)有时可以互换地使用,因为在一些机制中,网络将配置终端设备以一定方式来动作,并且在一些机制中,网络将向终端设备提供由终端设备使用以确定如何动作的参数。互通机制甚至还可以包括配置和参数二者。
有条件地根据互通特征来继续动作
即使当前小区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若满足一定条件,则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
时间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允许终端设备在有限的时间段T内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时间T可以从终端设备进入非支持小区的时间起定义(例如,从终端设备执行到该小区重选择或执行到该小区的切换的时间起),备选地,时间T可定义为从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旧小区的配置/参数的时间开始(发生在终端设备改变为被新小区服务之前)。时间T可以由网络(如旧小区)来提供,或者可以在3GPP规范中指定。T可以是从数秒(如10秒)到数小时(如10小时)的范围的值。
旧小区可能已获得与新小区的条件有关的信息,因此在终端设备离开旧小区进入新小区之前,旧小区可以向终端设备提供适合终端设备在新小区中使用的配置/参数。然而,新小区的条件可能随时间经过而改变,并且旧小区提供给终端设备的配置/参数可能在一定时间后过时。因此,这种基于时间的方案确保旧小区提供的配置不被无限期地使用。
网络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网络向终端设备做出这样的指示,则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例如,当进入新小区时,旧小区可以向终端设备做出该终端设备是否应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机制来动作的指示。
基于事件的条件-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直到发生一定事件。
一个示例是终端设备与WLAN断开,此后,终端设备应停止根据互通特征来动作。图8示出了可能发生这一事件的示例性场景。基站1201具有被称为“旧”小区的覆盖区1203,基站1205具有被称为“新”小区的覆盖区1207。旧小区1203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但新小区1207不支持。图中示出了两个WLAN,第一WLAN 1209大致位于跨越旧小区1203和新小区1207的边界,第二WLAN 1211位于新小区1207中。终端设备1213位于旧小区1203中且被旧小区1203服务,并连接到WLAN 1209(例如,在发现WLAN 1209将为终端设备1213提供足够的用户体验的评估后)。然后,如果终端设备1213将服务小区改变为新小区1207,终端设备1213可能仍适合继续与WLAN 1209相连,因此,终端设备1213应保持根据3GPP/WLAN互通机制来动作。
当终端设备1213与WLAN 1209断开时(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213进一步移动到新小区1207,在WLAN 1209的范围之外),则终端设备1213可能不适合连接到另一个WLAN,例如WLAN 1211(第一小区可能未评估过的WLAN,因而可能无法为终端设备提供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在终端设备1213与WLAN 1209断开前,终端设备1213可以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即,连接到WLAN 1209),当终端设备1213与WLAN 1209断开时,终端设备1213应当停止根据3GPP/WLAN互通机制来动作,以阻止终端设备1213连接到其他WLAN1211。
另一个示例事件是终端设备正在快速移动,即移动状态指示UE处于“高移动性状态”。移动性状态定义在3GPP TS 36.304v11.6.0(2013-12)第5.2.4.3款,或者3GPP TS 25.304v 12.0.0(2013-12)第5.2.6.1.1a款。
依赖于业务的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路由在从旧小区改变到新小区时存在的业务流。然而,3GPP/WLAN互通特征不适用于在服务小区改变后出现或开始的任何新业务流。
这么做而获益的一个示例是,终端设备可能已被旧小区配置为路由被旧小区判定为低优先级因而可被引导至WLAN的的一些业务。然而,任何新业务(在新小区中出现)可能不适合通过WLAN来路由,因为新业务可能不是低优先级的(从新小区的视角看)。因此,终端设备只应按照3GPP/WLAN互通机制来路由预先存在的业务,但是任何新业务将不按照该机制,并且终端设备可以对该新业务应用默认行为(下文说明示例性默认行为)。
条件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应用以上条件的组合,这意味着为使终端设备继续使用3GPP/WLAN互通特征,必须满足每一个条件。例如,只要终端设备连接到其在旧小区中连接的WLAN(如上文基于事件的条件的部分所述),尽管仅持续最大时间T(如上文时间条件的部分所述),终端设备就可以保持根据当前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
在另一个示例中,当进入新小区时,如果旧小区已经这样指示,则终端设备可能保持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如上文网络指示的部分所述),但是仅针对终端设备处于旧小区时开始的业务(如上文依赖于业务的条件的部分所述)。
网络控制条件处理-可以预先在终端设备中设置或通过网络来配置终端设备是否应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机制来动作(以及如果是,则应当应用哪些条件)。当终端设备被旧小区或终端设备更早连接的小区服务时,可以产生该配置。该配置可以由网络节点(例如核心网络中的节点,比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确定,所述网络节点决定并向终端设备指示该终端设备是否应有条件地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以及应当应用哪些条件。
例如,在终端设备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机制来动作,直到终端设备与特定WLAN断开的情形中,如果旧小区能够创建并向终端设备提供只要终端设备与特定WLAN相连就可以使用的终端设备的合适配置,则旧小区还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在终端设备与特定WLAN断开前,终端设备应当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
默认行为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修改其操作,使得当其被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停止根据所配置的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并且作为替代,使用3GPP/WLAN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参数或配置。默认行为可被指定于3GPP规范。以下示出该默认行为的示例。应用哪些默认行为可以基于某种标准来确定。例如,如果终端设备具有有效ANDSF策略,则终端设备可以应用该ANDSF策略,否则终端设备可以应用自主行为。
默认配置-一个默认行为是,终端设备继续根据3GPP/WLAN互通特征来动作,但是当应用3GPP/WLAN互通机制时,终端设备应用一些默认参数/配置。
默认参数可以是,例如,可以设置为使得如果WLAN条件很好终端设备才连接WLAN的阈值(即,阈值被设置为,在终端设备可以将业务引导到WLAN前获得WLAN中的高信号质量)。这将允许终端设备连接到WLAN,但仅仅是用户体验变差的风险很小时。
终端设备还可能仅考虑默认集合的WLAN标识符(如SSID)。如上所述,终端设备可以考虑具有由例如3GPP RAN信号发送的WLAN标识符的WLAN。然而,如果终端设备在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小区中,则该小区可能无法向终端设备提供WLAN标识符,并且终端设备在旧小区时提供给终端设备的WLAN标识符在当前小区中可能不适用。因此,终端设备可以仅考虑一些默认WLAN标识符。例如,网络运营商可能具有主WLAN网络,该主WLAN网络覆盖较大区域,例如整个国家或城市,并且网络运营商还可能具有更多的局部WLAN部署,例如,火车站可能存在终端设备可以接入的WLAN。在该场景中,终端设备可能适合考虑运营商的主WLAN网络,即使当前小区无法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
当被非支持小区服务时终端设备可能应用的3GPP/WLAN互通机制的默认参数的另一个示例是用于确定业务引导的参数。该参数可以设置为使得只有具有宽松服务质量要求的一些业务可被引导到WLAN,而具有严格服务质量要求的一些业务(如语音业务)不应被引导到WLAN。与此类似的用于业务引导的默认参数将确保,当处于非支持小区时,终端设备不冒险将具有严格要求的业务引导到WLAN。
禁止与WLAN相连-另一个默认行为是,当处于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小区时,终端设备禁止与WLAN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将禁止与其连接的WLAN可能不同。一种可能是,终端设备将禁止与任何WLAN相连。另一种可能是,终端设备仅将禁止与特定类型的WLAN相连,例如被3GPP网络的相同网络运营商运营的WLAN(例如,通过RAN、ANDSF或一些其他装置(如SIM卡中)指示),但仍连接被某机制确定为合适的其他WLAN。
考虑图9中示出的示例性场景。该图示出了具有覆盖区(小区)1303的基站1301,被与基站1301相同的网络运营商控制的两个WLAN 1305a、1305b(分别具有覆盖区1307a、1307b),以及被与其他两个WLAN不同的网络运营商运营的具有覆盖区1311的WLAN 1309(可以是例如终端设备的家庭WLAN)。在该场景中,如果小区1303不能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则终端设备可以禁止与运营商WLAN 1305a、1305b相连,但是如果一些机制或用户偏好认为终端设备合适,则仍可以允许终端设备连接到家庭WLAN 1309(可能被终端设备的用户所偏好)。
自主行为-另一个默认行为是,终端设备自主决定(例如,基于终端设备实现)何时连接到WLAN。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所谓的“连接管理器”,该连接管理器是控制终端设备是否应连接到WLAN的实体。
应用ANDSF-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小区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终端设备可以应用ANDSF策略以决定何时连接WLAN和/或将业务引导到WLAN。
小区能力的确定
以下部分提供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小区(一些情形中多个小区)是否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各种不同方式。
隐式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网络是否被提供与3GPP/WLAN互通特征有关的参数/配置,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小区是否能够支持3GPP互通特征。例如,如果小区被提供要在互通特征中使用的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认为该小区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
如果终端设备没有从3GPP网络/服务小区接收任何参数/配置,则该小区可能支持更早的3GPP版本(即,不支持互通特征或不支持由终端设备实现的互通特征的版本),还可能是该小区支持最新的3GPP版本,但是该小区中禁用3GPP/WLAN互通特征。这两种情形的具体检测机制不同。当发送时,可以广播参数/配置,或者用专用信令向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
显式指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小区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显式指示,则终端设备可以认为该小区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在3GPP/WLAN互通特征使用专用信令向终端设备信号发送与该特征有关的参数/配置的情形中,该实施例尤其有益,若非如此,在接收这些参数/配置前,终端设备将不知道该小区是否能够支持互通特征。
可以在广播消息中以标志的形式广播来自网络的显式指示,然后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该标志/指示时知道该小区能否支持互通特征并发送与该特征有关的参数/配置。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进入小区X,且小区X不广播与互通特征有关的任何参数,则终端设备将不知道小区X是否能够支持互通特征。然而,根据该实施例,小区X可以广播指示小区X能够支持该特征的标志,由此,终端设备可以期望,如果小区X认为后续阶段需要,小区X将向终端设备提供与该特征有关的更新参数。
接收隐式/显式指示前的终端行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确定服务小区是否支持互通特征前,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假设该小区不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并且如小区不支持该特征那样动作(例如,通过应用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修改)。
例如,当终端设备通过确定其是否接收到与互通特征有关的信令信息来确定当前小区是否支持互通特征时,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该信息前假设小区不能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
在终端设备基于广播的显式指示确定小区能够支持该特征的情形中,这时该广播显式指示的频率可能较低,例如每10秒信号发送一次,因此,最高达到10秒终端设备可能不知道小区能力。通过该实施例,在期望应当信号发送指示的时间之前,终端设备可以假设小区不支持该特征。
图10中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以上实施例中的一部分的操作网络节点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在基站(如NodeB或eNodeB)中,或者实现在另一类型的网络节点(如移动性管理实体)中。步骤1401中,网络节点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网络节点操作的网络和根据另一RAT(如WLAN)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包括在终端设备由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要满足以使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条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包括由终端设备使用的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在其他实施例中,指示包括指示网络节点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标志。
多小区处理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终端设备如何认为小区能够或不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并讨论了在终端设备被不能支持该特征的小区服务的情形中终端设备应如何动作。然而,诸如载波聚合以及LTE的双连接性和UMTS的多载波的特征使终端设备有可能被同时被多个小区服务,并且在这些多小区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网络的3GPP/WLAN互通的能力,如果网络不能够支持该特征(完全不支持或不支持由终端设备当前实现的),则可以应用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认为服务小区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支持互通特征,终端设备可以认为网络能够支持该特征。例如,如果在载波聚合中终端设备被小区A和小区B服务,小区A能够支持该特征,小区B不能支持该特征,则终端设备可以认为网络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因此可以正常对终端设备应用3GPP/WLAN互通特征。该实施例有益的一个场景是,终端设备被一个宏小区和来自射频拉远头(RRH)的一个小区服务,其中,宏小区基站被升级为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而射频拉远头小区未被升级为支持该特征。该情形中,终端设备将认为网络能够支持该特征。然而,如果任一个小区都不能支持互通特征,则终端设备将认为网络不能够支持该特征。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如果一个特定小区能够支持该特征,则终端设备可以认为网络能够支持该特征。这一个特定小区可以是载波聚合中的主小区,这意味如果主小区能够支持该特征,则终端设备认为网络能够支持该特征,否则,无论任何辅小区是否支持该特征,都认为网络不能支持该特征。
应当注意,在多小区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通过服务小区中的专用信令(也可以是其他)在小区中广播的信息。例如,在载波聚合中,终端设备将通过主小区上的专用信令来接收辅小区的系统信息(通常通过广播信道来获取)。
在一些多小区机制中,例如载波聚合,可以针对终端设备动态激活和去激活服务小区。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被激活的服务小区的能力而不考虑未被激活的服务小区来确定网络支持该特征的能力。例如,如果终端设备具有三个服务小区,小区A、小区B和小区C,其中,仅认为小区A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而认为小区B和小区C不能够支持该特征,则只有小区A被激活,终端设备才认为网络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因此,如果小区A初始时针对终端设备被激活,则终端设备可以认为网络能够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但是如果小区A此后被去激活,则终端设备可以认为网络不能够支持该特征(因为没有一个激活小区被认为是能够支持该特征的)。
以上实施例提供用于阻止终端设备在被不能支持3GPP/WLAN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以不合适的配置应用3GPP/WLAN互通特征的机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教导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例如,将容易地理解,虽然上述实施例是参考3GPP网络的部分描述的,但是实施例也将适用于具有相似的功能组件的相似的网络,例如任何目前3GPP网络的继任者。因此,在以上描述和附图中使用的术语3GPP以及相关或有关的术语现在和将来都将被相应地解释。
已经在上文中参考特定实施例的附图详细地描述了多个实施例的示例。当然,因为不可能描述组件或技术的每一个能想到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任意将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本文具体阐述的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来实现,而不背离本申请教导的本质特征。因此,本实施例和以下段落中列出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被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
实施例
1.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
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禁用网络互通特征或停止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动作。
4.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使用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
5.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并将业务引导至的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合适网络的标识符;
终端设备用于确定是否接入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的阈值;以及
可以被终端设备引导至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的业务的类型。
6.根据实施例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禁止接入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7.根据实施例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禁止接入由与第一网络相同的网络运营商运营或者与该网络运营商相关联的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8.根据实施例4、5、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定义在标准中或在终端设备的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中指定。
9.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终端设备独立于网络互通特征来确定接入和将业务引导至的网络。
10.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11.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预定时间段,并且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直到终端设备被第一小区服务超过预定时间段。
12.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预定时间段,并且从接收到当前配置起最长到该预定时间段,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的当前配置来操作。
13.根据实施例10、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如果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接收到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指示,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14.根据实施例10、11、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事件,并且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直到发生所述事件。
15.根据实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事件包括:
终端设备与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断开;或者
终端设备被认为正在快速移动。
16.根据实施例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与到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的现有业务流有关,并且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继续将现有业务流路由到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以及禁止将新业务流路由到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17.根据实施例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从第一网络接收要满足以使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指示。
18.根据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从第一小区接收到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
19.根据实施例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从第一小区接收到广播或专用信令中的标志,所述标志指示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
20.根据前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小区服务时,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还包括:确定多个小区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如果确定多个小区中没有一个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执行修改的步骤。
21.根据实施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小区服务且多个小区中的子集针对终端设备而激活时,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还包括:确定激活小区的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如果确定激活小区的子集中没有一个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执行修改的步骤。
22.根据实施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小区服务时,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包括:确定多个小区中的主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如果确定主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执行修改的步骤。
23.根据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从第一网络中的另一个小区改变后,执行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
24.根据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网络根据3GPP标准化RAT来操作,并且第二RAT是无线局域网WLAN。
25.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方法,其中,3GPP标准化RAT是长期演进LT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一个。
26.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被配置为使得当被合适的处理电路或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处理电路或计算机执行实施例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在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使用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
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28.根据实施例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如果确定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29.根据实施例27或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禁用网络互通特征或停止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动作,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
30.根据实施例27或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使用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
31.根据实施例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并将业务引导至的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合适网络的标识符;
终端设备用于确定是否接入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的阈值;以及
可以被终端设备引导至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的业务的类型。
32.根据实施例30或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禁止接入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33.根据实施例30或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禁止接入由与第一网络相同的网络运营商运营或者与该网络运营商相关联的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34.根据实施例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定义在标准中或在终端设备的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中指定。
35.根据实施例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独立于网络互通特征来确定要接入和将业务引导至的网络。
36.根据实施例27或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37.根据实施例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预定时间段,并且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直到终端设备被第一小区服务超过预定时间段。
38.根据实施例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预定时间段,并且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接收到当前配置起最长到该预定时间段,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的当前配置来操作。
39.根据实施例36、37或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如果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接收到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指示,则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40.根据实施例36、37、38或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事件,并且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直到发生所述事件。
41.根据实施例4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事件包括:
终端设备与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断开;或者
终端设备被认为正在快速移动。
42.根据实施例36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与到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的现有业务流有关,并且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终端设备继续将现有业务流路由到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并禁止将新业务流路由到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43.根据实施例36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从第一网络接收要满足以使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指示。
44.根据实施例27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从第一小区接收到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确定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
45.根据实施例27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网络中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包括确定终端设备是否从第一小区接收到广播或专用信令中的标志,所述标志指示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
46.根据实施例27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小区服务时,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是否多个小区中的至少一个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如果确定多个小区中没有一个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
47.根据实施例27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小区服务且多个小区的子集针对终端设备激活时,处理电路被配置为确定是否激活小区的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如果确定激活小区的子集中没有一个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
48.根据实施例27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终端设备被第一网络中的多个小区服务时,处理电路被配置为,通过确定多个小区中的主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如果确定主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
49.根据实施例27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从第一网络中的另一个小区改变后,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
50.根据实施例27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网络根据3GPP标准化RAT来操作,并且第二RAT是无线局域网WLAN。
51.根据实施例5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3GPP标准化RAT是长期演进LT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一个。
52.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网络节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53.根据实施例52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包括在终端设备由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要满足以使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54.根据实施例52或53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包括由终端设备使用的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
55.根据实施例52、53或54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包括指示网络节点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标志。
56.根据实施例52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网络根据3GPP标准化RAT来操作,并且第二RAT是无线局域网WLAN。
57.根据实施例56所述的方法,其中,3GPP标准化RAT是长期演进LT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一个。
58.一种在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59.根据实施例58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指示包括在终端设备由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要满足以使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60.根据实施例58或59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指示包括由终端设备使用的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
61.根据实施例58、59或60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指示包括指示网络节点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标志。
62.根据实施例58至6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网络根据3GPP标准化RAT来操作,并且第二RAT是无线局域网WLAN。
63.根据实施例62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3GPP标准化RAT是长期演进LT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中的一个。
Claims (28)
1.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1101);以及
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1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禁用网络互通特征或停止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使用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禁止接入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禁止接入由与第一网络相同的网络运营商运营或者与所述网络运营商相关联的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终端设备独立于网络互通特征来确定要接入和将业务引导至的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1103)包括:如果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接收到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指示,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事件,并且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步骤包括: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直到发生所述事件为止。
11.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1101)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已经接收到针对第一小区的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步骤(1101)包括:
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已经在第一小区的广播或专用信令中接收到标志,所述标志指示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
13.一种在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使用的终端设备(900),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并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所述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
确定第一网络中为终端设备服务的第一小区是否支持网络互通特征;以及
如果确定第一小区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修改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的终端设备的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所述处理电路(910)还被配置为,如果确定第一小区支持网络互通特征,则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通过禁用网络互通特征或停止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动作,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使用用于网络互通特征的默认设置或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禁止接入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禁止接入由与第一网络相同的网络运营商运营或者与所述网络运营商相关联的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以独立于网络互通特征来确定要接入和将业务引导至的网络。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时,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如果终端设备从第一网络接收到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指示,则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终端设备(9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条件包括事件,并且处理电路(910)被配置为修改终端设备的操作,使得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直到发生所述事件为止。
23.一种操作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的网络节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140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包括在终端设备由不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小区服务时要满足以使终端设备继续根据网络互通特征来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包括由终端设备使用的针对网络互通特征的设置或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3、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网络节点支持网络互通特征的标志。
27.一种在根据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来操作的第一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节点(1000),所述网络节点包括:
处理电路(1010),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900)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与网络互通特征有关,所述网络互通特征实现并控制第一网络和根据第二RAT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实现有计算机可读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被配置为使得当被合适的处理电路或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处理电路或计算机执行权权利要求1至12或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34076P | 2014-01-31 | 2014-01-31 | |
US61/934,076 | 2014-01-31 | ||
PCT/SE2015/050040 WO2015115966A2 (en) | 2014-01-31 | 2015-01-16 |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operat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40719A true CN105940719A (zh) | 2016-09-14 |
CN105940719B CN105940719B (zh) | 2019-09-27 |
Family
ID=52472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5895.0A Active CN105940719B (zh) | 2014-01-31 | 2015-01-16 | 根据不同无线接入技术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07013B2 (zh) |
EP (2) | EP3913984B1 (zh) |
CN (1) | CN105940719B (zh) |
DK (1) | DK3100511T3 (zh) |
ES (2) | ES2975567T3 (zh) |
HK (1) | HK1224123A1 (zh) |
PL (1) | PL3100511T3 (zh) |
PT (1) | PT3100511T (zh) |
RU (1) | RU2657869C2 (zh) |
WO (1) | WO2015115966A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7386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下载控制方法及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52787A1 (en) * | 2014-03-31 | 2015-10-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ccess network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ccess technologies |
WO2016130146A1 (en) * | 2015-02-13 | 2016-08-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Uplink scheduling with wlan/3gpp aggregation |
WO2016188701A1 (en) * | 2015-05-26 | 2016-12-0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service flow across different systems |
US10375747B2 (en) | 2016-08-12 | 2019-08-0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connection setup and communication for power conscious devices |
CN108243471B (zh) * | 2016-12-27 | 2020-12-18 |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环境切换方法及装置 |
KR20180080427A (ko) * | 2017-01-03 | 2018-07-1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대용량 이동 백홀을 구성하는 방법, 대용량 이동 백홀을 위한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대용량 이동 백홀을 위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DE102018106312A1 (de) | 2018-03-19 | 2019-09-19 |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 Toleranzausgleich für Flachteile |
CN111432487B (zh) | 2020-02-13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频带信息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483A (zh) * | 2011-06-08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广域网互操作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2907170A (zh) * | 2010-06-01 | 2013-01-30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将移动站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方法 |
US20130242783A1 (en) * | 2012-03-16 | 2013-09-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O2013166907A1 (zh) * | 2012-05-08 | 2013-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6294B (zh) | 2009-11-09 | 2013-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业务卸载功能(tof)实体保持业务连续性的方法、装置 |
US9001682B2 (en) * | 2011-07-21 | 2015-04-07 | Movik Networks | Content and RAN aware network selection in multiple wireless access and small-cell overlay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
EP2953398B1 (en) * | 2013-01-31 | 2018-06-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teering traffic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US9414430B2 (en) * | 2013-08-16 | 2016-08-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for a user equipment connected to a WWAN and a WLAN |
-
2015
- 2015-01-16 EP EP21183537.6A patent/EP3913984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16 RU RU2016135220A patent/RU2657869C2/ru active
- 2015-01-16 PT PT157046038T patent/PT3100511T/pt unknown
- 2015-01-16 US US14/421,910 patent/US9907013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1-16 EP EP15704603.8A patent/EP3100511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16 PL PL15704603T patent/PL3100511T3/pl unknown
- 2015-01-16 WO PCT/SE2015/050040 patent/WO2015115966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1-16 DK DK15704603.8T patent/DK3100511T3/da active
- 2015-01-16 ES ES21183537T patent/ES2975567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1-16 ES ES15704603T patent/ES2897724T3/es active Active
- 2015-01-16 CN CN201580005895.0A patent/CN105940719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19 HK HK16112067.5A patent/HK1224123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7170A (zh) * | 2010-06-01 | 2013-01-30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将移动站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方法 |
CN102821483A (zh) * | 2011-06-08 | 2012-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广域网互操作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US20130242783A1 (en) * | 2012-03-16 | 2013-09-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WO2013166907A1 (zh) * | 2012-05-08 | 2013-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3GPP: "Study on WLAN/3GPP Radio Interworking (Release 12)", 《3GPP TR 37.834 V0.3.0》 * |
ZTE: "Discussion on three solutions for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3 BIS R2-133144》 * |
ZTE: "Further Discussion on different solutions for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3 R2-132385》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7386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下载控制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13984C0 (en) | 2024-03-20 |
RU2016135220A (ru) | 2018-03-12 |
ES2975567T3 (es) | 2024-07-09 |
EP3100511A2 (en) | 2016-12-07 |
US20160029296A1 (en) | 2016-01-28 |
HK1224123A1 (zh) | 2017-08-11 |
PT3100511T (pt) | 2021-11-02 |
RU2657869C2 (ru) | 2018-06-18 |
EP3100511B1 (en) | 2021-09-29 |
EP3913984A1 (en) | 2021-11-24 |
PL3100511T3 (pl) | 2022-02-07 |
CN105940719B (zh) | 2019-09-27 |
ES2897724T3 (es) | 2022-03-02 |
WO2015115966A2 (en) | 2015-08-06 |
RU2016135220A3 (zh) | 2018-03-12 |
DK3100511T3 (da) | 2021-10-18 |
US9907013B2 (en) | 2018-02-27 |
EP3913984B1 (en) | 2024-03-20 |
WO2015115966A3 (en) | 2015-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22136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lection of the solution for wlan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usage | |
CN105940719A (zh) | 根据不同无线接入技术来操作的网络之间的互通 | |
US11134427B2 (en) | Terminal, base station, cell access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a secondary cell | |
US9838934B2 (en) | Method for opening radio pipeline capability and apparatus thereof | |
US9408116B2 (en) | Methods,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E for handling cell reselection | |
US9860835B2 (en) | Method for cell selection in multi-rat environment | |
US9820324B2 (en) | Network control of terminals with respect to multiple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04770008A (zh) | 共存无线系统之间的系统间呼叫切换 | |
CN105191415A (zh) | 从第一接入网络到第二接入网络的业务导向 | |
CN105122929A (zh) | Ue发起的副蜂窝小区连接建立 | |
CN106031248B (zh) | 一种对接入网络选择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
KR20120002251A (ko) | 이동통신망과 휴대인터넷망 간의 핸드 오버 방법 및 다중모드 단말 장치 | |
US20170367035A1 (en) | Cellular and wlan aggregation | |
US20240163752A1 (en) | Measurement Gap Sharing for L1/L2 Based Mobility and L3 Based Mobility | |
US10939368B2 (en) |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inter RAT access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6105327B (zh) | 向终端设备提供wlan标识符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 |
US9241289B1 (en) | Dynamic adjustment of 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9872164B2 (en) | Method for setting interface with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of radio access device for providing services to user equipment by using cellular-bas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or wireless LAN-bas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 |
CN104770019B (zh) | 实现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互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856438B2 (en) | Measurement gap timing for new radio dual connectivity | |
WO2024168743A1 (zh) |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063525A (zh) |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3055951A (zh) |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412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