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3497A -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3497A
CN105933497A CN201610509833.XA CN201610509833A CN105933497A CN 105933497 A CN105933497 A CN 105933497A CN 201610509833 A CN201610509833 A CN 201610509833A CN 105933497 A CN105933497 A CN 105933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oming call
user
pattern
mode
hara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98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3497B (zh
Inventor
张润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098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3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3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3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3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3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 H04M1/665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to a telephone set by checking the validity of a c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其中,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其中,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种模式的来电拦截,充分照顾到了不同用户的拦截需求,并提高了拦截效率,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来电拦截方案,多是通过白名单、黑名单或两者的组合来为用户提供来电拦截。例如,仅对白名单中号码的来电进行放行,拦截所有黑名单中号码的来电,或者前两者的结合。
显然,这些来电拦截方案的覆盖范围都很有限,难以照顾到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
其中,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一模式,仅接通预设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二模式,接通所有来电并在黑名单中的号码来电时提示用户;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三模式,拦截黑名单中所有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其中,当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其他模式时,通知所述第一模式中被拦截的各来电用户可以再次来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端实现的多模式的来电拦截装置,其中,该装置用于:
-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
其中,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一模式,仅接通预设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二模式,接通所有来电并在黑名单中的号码来电时提示用户;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三模式,拦截黑名单中所有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其中,当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其他模式时,通知所述第一模式中被拦截的各来电用户可以再次来电。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其中,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种模式的来电拦截,充分照顾到了不同用户的拦截需求,并提高了拦截效率,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通话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来电拦截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在上下文中所称“计算机设备”,也称为“电脑”,是指可以通过运行预定程序或指令来执行数值计算和/或逻辑计算等预定处理过程的智能电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由处理器执行在存储器中预存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ASIC、FPGA、DSP等硬件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上述二者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例如包括移动终端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DA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单独运行来实现本发明,也可接入网络并通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设备的交互操作来实现本发明。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本文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所述另一单元,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单元。与此相对,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则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于...之间”,“与...邻近”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可由用户设备实现。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用户设备为具有通话功能的通话设备,其典型地如手机。
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案可以由一种安装并运行于用户设备中的APP来实现,例如各种能够监听、拦截通话事件的APP,诸如各种手机安全类APP。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如来电拦截装置)集成在前述手机安全类APP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案,其设定了四种拦截模式,分别列出如下:
1)第一模式:仅接通预设号码的来电,以下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第一模式称为隐身模式;
2)第二模式:接通所有来电并在黑名单中的号码来电时提示用户,以下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第二模式称为活跃模式;
3)第三模式:拦截黑名单中所有号码的来电,以下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第三模式称为深度拦截模式;
4)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以下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第四模式称为常规拦截模式。
并且,当由隐身模式切换至其他模式时,用户设备可以通知隐身模式中被拦截的各来电用户可以再次来电。
用户可以将其用户设备设置为其中一种来电拦截模式,以使得用户设备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按照所设置的来电拦截模式来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其具体示出一种来电拦截过程。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中,当前拦截模式为常规拦截模式,当有来电事件时,用户设备(或其中的来电拦截装置)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即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具体地,例如,黑名单中包括骚扰号码以及至少部分骚扰号码还标记有骚扰类型,诸如房产中介、理财、保险、猎头等。据此,可以区分用户来根据不同用户的实际通话需求为各用户拦截其不希望的来电并放行其希望的来电。
例如,对于有些用户而言,房产中介类的电话为骚扰电话,但对于其他用户则不然,这些其他用户却可能视猎头类的电话为骚扰电话。
用户的实际通话需求可以根据其用户设备中已安装的APP来确定,例如,如果当前用户在其通话设备上所安装的同一类型的应用的数量大于预定数量阈值,则将相应的类型信息作为该用户的通话需求信息。举例而言,如一用户手机上安装有两个以上的“招聘类”APP,诸如“智联招聘”“Boss直聘”、“拉勾”等,则可以确定该用户的实际通话需求包括“招聘/猎头类”。据此,在标记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后,用户设备可以对每个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来电拦截和放行,如拦截骚扰类型与用户的通话需求不符的骚扰号码的来电并对骚扰类型与用户的通话需求相符的骚扰号码的来电放行。
此外,用户的通话需求可以根据其历史通话行为来确定。例如,将用户在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接听过且通话时长超过预定时长阈值的来电号码所属的类型信息作为用户的通话需求信息。
举例而言,在之前的一个预设时间段内,如一个月内或一周内,用户接听过多个来电,这些来电号码所属的类型信息包括房产中介、理财、招聘,其中用户与两个来电的通话时长超过一预定时长阈值,如1分钟,这两个来电号码的类型信息为房产中介和理财,据此将类型信息“房产中介”和“理财”作为该用户的通话需求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示例,黑名单中可以包括骚扰号码和疑似骚扰号码。其中至少部分号码还标记有骚扰类型,以用于判断是否与用户通话需求相匹配。此时根据不同的设置,用户设备可以仅拦截其中的骚扰号码,而对疑似骚扰号码放行或拦截。
其中,在部分疑似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未知的情况下,当有这部分号码的来电时,在用户接听来电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对通话内容录音,并对录音内容进行识别,以确定此次来电的疑似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
录音内容可以为此次通话的全部内容,也可以此次通话的部分内容。对全部通话录音可以有效提高语音识别及后续处理的准确性,仅对部分通话录音,如前30s-1分钟的通话,可以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
对于录音内容,通过语音识别和关键词匹配,用户设备即可获得此次来电的疑似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
例如,在电话接通后,来电方通常都会表明其身份信息,如“您好,我是xx公司的某某某”、“您好,请问您有xx方面的理财需求吗?”等。用户设备可以识别录音内容并通过所识别内容的关键词匹配,来确定该来电号码是否属于骚扰号码。例如,通常认为保险、理财、房产中介等的电话属于骚扰号码,这些呼叫方在电话接通时也都会表达相应的关键词,只要建立足够丰富的关键词库,即可将与用户的通话内容相匹配的关键词所属的分类即为该来电的骚扰类型,如房产中介、保险、理财等。并且,当通话内容中具有匹配的关键词时,用户设备也可以确定该来电属于骚扰号码。
可替代地,在用户结束此次通话后,用户设备也可以向用户呈现提示信息,以供用户输入该来电号码的骚扰类型以及该来电号码是否属于骚扰号码。
据此,疑似骚扰号码可以完成向骚扰号码的转化,并被标记出相应的骚扰类型。
为了有效地向大量用户提供各自的个性化拦截,各用户设备可以将其由此确定骚扰号码及其骚扰类型上报给网络设备,以供网络设备整合多个用户设备的上报来获得一个信息量足够大的黑名单,并再分发至各用户设备,以使得各用户设备根据其用户的通话需求来对特定骚扰类型的骚扰号码执行来电放行。其中,各具体用户的通话需求可以标记在网络设备的黑名单中,也可以仅标记在用户设备的本地黑名单中。
此外,用户根据其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在4种拦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例如,用户马上要去开会,其可以把用户设备从当前的“常规拦截模式”切换至“隐身模式”。
在隐身模式下,用户设备仅会特定的几个预设号码的来电放行。例如,用户可以从通讯录中选择3个号码,在隐身模式下,只有这3个号码的来电会被放行,其他来电,无论是通讯录中号码的来电,还是黑名单中号码的来电,用户设备均会拦截,并记录所有未接通来电的号码,以供用户查看。具体如,用户设备将所有被拦截来电的号码记录在“隐身拦截查看列表”,用户例如可以在通知栏或手机安全app的特定界面中查看。优选地,所记录的所有未接通来电的号码中的骚扰号码也可以被标记出来,以提示用户。用户体验更好的情形下,还可以标记出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
在切出隐身模式后,如果再次切入隐身模式,用户设备则清空上次隐身模式下的拦截查看列表,以重新记录此次隐私模式的拦截信息。
优选地,如果黑名单中包括骚扰号码和疑似骚扰号码,用户设备也可以在“隐身拦截查看列表”分别标记出来,以提示用户。
优选地,对于被拦截的来电,用户设备可以自动向这些来电用户回复消息来告知被叫用户当前的情形,例如统一自动回复短信“抱歉,我现在不方便接听电话,请改时间联系”。
当由“隐身模式”切换至其他模式后,用户设备还可以通知隐身模式中被拦截的各来电用户可以再次来电,例如对其中非黑名单中手机号码统一发送短信“我现在方便,欢迎致电”。
又如,有的用户或某个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可能不希望拦截任何来电,以免漏接重要来电。对此,用户可以将其用户设备设置为/切换至“活跃模式”。
在活跃模式下,用户设备接通所有来电并在黑名单中的号码来电时提示用户,例如提示用户当前来电号码为骚扰号码或疑似骚扰号码,甚至还可提示用户该号码的骚扰类型,但用户设备不对该黑名单号码的来电进行拦截。
再如,用户希望对来电执行更为严格的拦截策略,则可以将其用户设备设置为/切换至“深度拦截模式”。
在深度拦截模式下,用户设备拦截黑名单中所有号码的来电。例如,对于黑名单中的来电号码,用户设备全部拦截,静默处理。对于其中的疑似骚扰号码,记录在如“疑似拦截列表”,以供用户查看或标注,如用户将其中某个疑似骚扰号码标注为骚扰号码。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7)

1.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
其中,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一模式,仅接通预设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二模式,接通所有来电并在黑名单中的号码来电时提示用户;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三模式,拦截黑名单中所有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其中,当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其他模式时,通知所述第一模式中被拦截的各来电用户可以再次来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黑名单中包括骚扰号码和疑似骚扰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记录所有未接通来电的号码,以供用户查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还标记出所述未接通来电中的黑名单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模式下,记录所拦截来电中的疑似骚扰号码,以供用户查看或标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用户通话需求与所述黑名单中号码的骚扰类型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通话需求根据用户所安装的APP的类型来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接听所述黑名单中疑似骚扰号码的来电时,对通话内容录音;
-对录音内容进行识别,以确定此次来电的疑似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
9.一种在用户设备端实现的多模式的来电拦截装置,其中,该装置用于:
-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
其中,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一模式,仅接通预设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二模式,接通所有来电并在黑名单中的号码来电时提示用户;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三模式,拦截黑名单中所有号码的来电;
-如果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其中,当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其他模式时,通知所述第一模式中被拦截的各来电用户可以再次来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黑名单中包括骚扰号码和疑似骚扰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记录所有未接通来电的号码,以供用户查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还标记出所述未接通来电中的黑名单号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三模式下,记录所拦截来电中的疑似骚扰号码,以供用户查看或标注。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四模式下,所述用户通话需求与所述黑名单中号码的骚扰类型相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通话需求根据用户所安装的APP的类型来确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用于:
-当用户接听所述黑名单中疑似骚扰号码的来电时,对通话内容录音;
-对录音内容进行识别,以确定此次来电的疑似骚扰号码的骚扰类型。
17.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有来电事件时,根据当前拦截模式,执行相应的拦截策略;
其中,所述当前拦截模式为第四模式,拦截黑名单中不属于用户通话需求的号码的来电。
CN201610509833.XA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5933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9833.XA CN105933497B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9833.XA CN105933497B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3497A true CN105933497A (zh) 2016-09-07
CN105933497B CN105933497B (zh) 2019-04-12

Family

ID=5682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9833.XA Active CN105933497B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349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0951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来电拦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81879A (zh) * 2017-04-28 2017-09-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识别来电意图
CN107995368A (zh) * 2017-12-15 2018-05-04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陌生来电提醒方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08234782A (zh) * 2016-12-12 2018-06-29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呼叫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095609A (zh) * 2020-06-30 2022-02-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2342A1 (en) * 2006-04-03 2007-10-04 Disney Enterprises, Inc. Group management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854424A (zh) * 2010-05-27 2010-10-06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来电和信息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04486476A (zh) * 2014-12-11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骚扰电话拦截方法及装置
CN205017393U (zh) * 2015-08-29 2016-02-03 马建红 一种新型来电自动身份认证系统
CN105338157A (zh) * 2014-07-29 2016-0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骚扰电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话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2342A1 (en) * 2006-04-03 2007-10-04 Disney Enterprises, Inc. Group management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854424A (zh) * 2010-05-27 2010-10-06 深圳市五巨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来电和信息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05338157A (zh) * 2014-07-29 2016-0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骚扰电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话
CN104486476A (zh) * 2014-12-11 2015-04-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骚扰电话拦截方法及装置
CN205017393U (zh) * 2015-08-29 2016-02-03 马建红 一种新型来电自动身份认证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782A (zh) * 2016-12-12 2018-06-29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呼叫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234782B (zh) * 2016-12-12 2021-02-02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呼叫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790951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来电拦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81879A (zh) * 2017-04-28 2017-09-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识别来电意图
CN107995368A (zh) * 2017-12-15 2018-05-04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陌生来电提醒方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14095609A (zh) * 2020-06-30 2022-02-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95609B (zh) * 2020-06-30 2023-08-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3497B (zh) 2019-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3497A (zh) 一种多模式的来电拦截方法与装置
CN103067918B (zh) 一种通信网络中隐私数据匿名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16859B (zh) 陌生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201468B (zh) 一种截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462542B (zh) 基于Android的应用软件图标的分类方法及系统
CN103605920A (zh) 一种基于SEAndroid平台的应用程序动态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27030A (zh) 一种界面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037062A (zh) 骚扰电话拦截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03943110A (zh)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944257A (zh) 以服务方式启动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023642A (zh) 一种停车位预定方法及相关终端、服务器、装置
CN104363335A (zh) 一种智能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767858A (zh) 一种信息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92810A (zh) 一种勿扰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587354A (zh) 隐藏通信号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43405A (zh) 一种隐私调用行为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869217A (zh) 标记通讯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CN106303990A (zh) 一种防盗方法及终端
CN105101132A (zh) 一种呼叫转移设置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8200296A (zh) 一种呼叫车主挪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04580A (zh) 一种截取骚扰电话号码和短信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126011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资源占用信息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39155A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3067610B (zh) 一种垃圾短信的拦截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4506743A (zh) 一种动态拦截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