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2346B -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32346B CN105932346B CN201610478545.2A CN201610478545A CN105932346B CN 105932346 B CN105932346 B CN 105932346B CN 201610478545 A CN201610478545 A CN 201610478545A CN 105932346 B CN105932346 B CN 1059323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chelon
- balanced
- lithium battery
- capacitor
- cath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包括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所述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充电主电路、梯次利用负载电路、梯次利用触点开关和若干个锂电池单体,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相互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负极之间,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用于调节与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并联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数量;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锂电池单体构成一个均衡基本单元,每个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电容,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正负极端各设置有一个双向切换开关,两个双向切换开关交替接通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负极。本发明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组的电能梯次利用和所有锂电池单体的容量均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能够有效地应对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地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的存储转移利用是新能源推广的关键环节也是重点公关的技术难题,新能源的存储主要通过一定的技术将新能源转化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使转化后的能量具有空间上可转移或时间上可转移或质量可控制的特点,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合的方式释放出来。其中最为常见的储能方式为电池储能,但是对于高能耗、大功率的动力设备为其提供新能源的动力蓄能电池技术尚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
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储能方面显示出优越的前景。为了使串联电池组能够达到最大的容量利用率,同时尽量减少电池过压损坏的可能性,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我们必须对串联电池组中的电池单元进行容量均衡;此外,例如电动汽车等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梯次利用方式满足不同系统和设备的供电需求,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会导致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之间的性能差异更大,对梯次电池进行均衡管理必不可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包括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所述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充电主电路、梯次利用负载电路、梯次利用触点开关和若干个锂电池单体,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相互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负极之间,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与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串联,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与所有的或部分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并联,且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用于调节与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并联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数量;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锂电池单体构成一个均衡基本单元,每个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电容,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正极端设置有一个正极双向切换开关,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负极端设置有一个负极双向切换开关;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极;
步骤二、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
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交替重复进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包括一个梯次利用调节触片和若干个梯次利用调节触点,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极,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的负极连接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片,若干个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点分别连接不同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充电前对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容量进行检测并计算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平均容量,将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和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交替穿插串联在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负极之间。交替穿插的意思是使得每一个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相邻两侧均为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使每一个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相邻两侧均为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分为多个动力电池分组,每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中所含有的所述锂电池单体数量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构成一个均衡组单元,每个所述均衡组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组电容,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正极端设置有一个正极双向切换开关,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负极端设置有一个负极双向切换开关;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正极;
步骤二、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负极;
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交替重复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组的电能梯次利用,以满足不同系统和设备的供电需求;且通过双向切换开关的反复切换,使相邻两动力电池分组或锂电池单体容量一致,最后使所有锂电池单体的容量一致,且上述级联电容穿梭均衡电路的均衡速度快,耗费的时间较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动力电池分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图1至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包括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所述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充电主电路U、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梯次利用触点开关SA和16个锂电池单体,16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相互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主电路U的正负极之间,且优选地,在充电前对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容量进行检测并计算16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平均容量,将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和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交替穿插串联在所述充电主电路U的正负极之间。交替穿插的意思是使得每一个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相邻两侧均为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使每一个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相邻两侧均为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
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与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SA串联,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与所有的或部分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并联,且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SA用于调节与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并联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数量;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锂电池单体构成一个均衡基本单元,每个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电容,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正极端设置有一个正极双向切换开关,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负极端设置有一个负极双向切换开关;进一步地,16个所述锂电池单体分为4个动力电池分组G1-1、G1-2、G1-3和G1-4,每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中所含有的所述锂电池单体数量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构成一个均衡组单元,每个所述均衡组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或C1-3,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正极端设置有一个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1-1、S1-2或S1-3,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负极端设置有一个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1-2、S1-3或S1-4;具体地,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SA包括一个梯次利用调节触片和4个梯次利用调节触点,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主电路U的正极,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的负极连接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片,4个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点分别连接不同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优选地,4个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点分别连接4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G1-1、G1-2、G1-3和G1-4的负极。
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正极;
步骤二、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负极;
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交替重复进行。
通过使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SA的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片和不同的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点连接,从而可以使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M与不同数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并联即可以输出不同梯次的电能;在进行电池容量均衡时,以任意一个动力电池分组中的四个所述锂电池单体G0-1、G0-2、G0-3和G0-4为例:当双向切换开关S0-1、S0-2、S0-3和S0-4接通相互串联的锂电池单体G0-1、G0-2、G0-3和G0-4的正极时,穿梭均衡电容C0-1、C0-2或C0-3电压分别与锂电池单体G0-1、G0-2、G0-3相等;当双向切换开关S0-1、S0-2、S0-3和S0-4接通四个相互串联的锂电池单体G0-1、G0-2、G0-3和G0-4的负极时,穿梭均衡电容C0-1、C0-2或C0-3电压分别与锂电池单体G0-2、G0-3、G0-4相等;穿梭均衡电容C0-1、C0-2或C0-3电压的变化会产生电能的吸收或释放,从而使锂电池单体G0-1、G0-2、G0-3和G0-4的容量趋于一致;然后类似的原理,使四个动力电池分组G1-1、G1-2、G1-3和G1-4的容量趋于一致,从而加快所有动力电池分组中的锂电池单体的容量均衡的速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所述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包括充电主电路、梯次利用负载电路、梯次利用触点开关和若干个锂电池单体,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相互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负极之间,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与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串联,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与所有的或部分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并联,且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用于调节与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并联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数量;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锂电池单体构成一个均衡基本单元,每个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电容(C0-1,C0-2,C0-3),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正极端设置有一个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0-1,S0-2,S0-3),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的负极端设置有一个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0-2,S0-3,S0-4);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分为多个动力电池分组(G1-1,G1-2,G1-3,G1-4),每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中所含有的所述锂电池单体(G0-1,G0-2,G0-3,G0-4)数量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分组(G1-1,G1-2,G1-3,G1-4)构成一个均衡组单元,每个所述均衡组单元中设置有一个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的正极端设置有一个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1-1,S1-2,S1-3),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的负极端设置有一个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1-2,S1-3,S1-4);
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C0-1,C0-2,C0-3)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0-1,S0-2,S0-3)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C0-1,C0-2,C0-3)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0-2,S0-3,S0-4)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正极;以及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1-1,S1-2,S1-3)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正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1-2,S1-3,S1-4)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正极;
步骤二、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C0-1,C0-2,C0-3)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0-1,S0-2,S0-3)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电容(C0-1,C0-2,C0-3)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0-2,S0-3,S0-4)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基本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以及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的所述正极双向切换开关(S1-1,S1-2,S1-3)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上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负极,每个所述穿梭均衡组电容(C1-1,C1-2,C1-3)的所述负极双向切换开关(S1-2,S1-3,S1-4)均接通位于所述均衡组单元中电流下游方向的所述动力电池分组的负极;
所述步骤一和所述步骤二交替重复进行,直至使每个锂电池单体的容量趋于一致,进而使各个动力电池分组的容量趋于一致;
其中,在充电前对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容量进行检测并计算若干个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平均容量,将低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和高于平均容量的所述锂电池单体交替穿插串联在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负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次利用触点开关包括一个梯次利用调节触片和若干个梯次利用调节触点,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的正极连接所述充电主电路的正极,所述梯次利用负载电路的负极连接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片,若干个所述梯次利用调节触点分别连接不同所述锂电池单体的负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78545.2A CN105932346B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78545.2A CN105932346B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2346A CN105932346A (zh) | 2016-09-07 |
CN105932346B true CN105932346B (zh) | 2019-05-03 |
Family
ID=5682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78545.2A Active CN105932346B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323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6780B (zh) * | 2018-01-26 | 2020-10-16 | 北京匠芯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梯次利用电池包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598606B (zh) * | 2018-05-27 | 2021-06-29 | 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废旧动力锂电池模组检测与节能修复阶梯回收系统 |
CN111917147A (zh) * | 2019-05-10 | 2020-11-10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与充电控制方法 |
CN115514068A (zh) * | 2022-11-18 | 2022-12-23 | 杭州程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梯次利用的电芯压差优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23111B2 (en) * | 2002-08-20 | 2006-04-04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ttachment and switching between batteries therefor |
CN201298737Y (zh) * | 2008-09-23 | 2009-08-26 | 何远强 | 一种电池均衡装置 |
CN102055224A (zh) * | 2010-12-21 | 2011-05-11 | 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压均衡电路及其方法 |
CN102593925A (zh) * | 2012-03-29 | 2012-07-18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动力电池组电压变换系统与变换方法 |
CN103124094A (zh) * | 2013-01-25 | 2013-05-29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主动式均衡装置 |
CN205692933U (zh) * | 2016-06-23 | 2016-11-16 | 芜湖格利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动力梯次利用电池的集成装备 |
-
2016
- 2016-06-28 CN CN201610478545.2A patent/CN10593234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32346A (zh) | 2016-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2346B (zh) | 一种模块化梯次利用储能电池控制方法 | |
CN105811030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均衡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742141U (zh) | 多储能体串联充放电均衡装置 | |
CN204348822U (zh) | 一种液流电池装置 | |
CN201204476Y (zh) | 多节串联电池电压均衡电路 | |
CN207442455U (zh) | 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电池模块的电压均衡电路 | |
CN203135473U (zh) | 一种非能耗型电池充电均衡装置 | |
CN103427111B (zh) | 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2353275U (zh) | 一种充放电结合的动力电池均衡电路 | |
CN205692933U (zh) | 一种基于动力梯次利用电池的集成装备 | |
CN103682495B (zh) | 蓄电池及包含该蓄电池的蓄电池组 | |
CN204615463U (zh) | 一种动力电池主动均衡充电装置 | |
CN204068357U (zh) | 一种4节串联电池组双向充放电均衡电路 | |
CN203071625U (zh) |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自放电一致性调整电路及电池包 | |
CN102570517A (zh) | 蓄电池组充电过程均衡控制系统 | |
CN103457509B (zh) | 负电性气体离子储能电池及其发电方法 | |
CN106450539B (zh) | 一种基于电池容量衰减特性的储能充放电指令协调响应方法 | |
CN106026333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级联电容均衡充电方法 | |
CN201616689U (zh) | 电池组充放电均衡系统 | |
CN205693407U (zh) | 一种锂电池级联电容穿梭均衡电路 | |
CN205070494U (zh) | 一种带储能器的电池管理装置 | |
CN205982573U (zh) | 一种新型锂电池化成用探针床 | |
CN202978335U (zh) |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控制器 | |
CN203434245U (zh) | 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 | |
CN207282663U (zh) | 一种全固态电池的充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9 Address after: 210043 Room 510, Building A11, 9 Kechuang Avenue, Zhongshan Science Park,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Laid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8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High-tech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B Park 223 Applicant before: Wuhu Gelit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