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2034B -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2034B
CN105932034B CN201610458487.7A CN201610458487A CN105932034B CN 105932034 B CN105932034 B CN 105932034B CN 201610458487 A CN201610458487 A CN 201610458487A CN 105932034 B CN105932034 B CN 105932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tterned
pole
insulating layer
transparency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84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2034A (zh
Inventor
邬新根
陈凯轩
李俊贤
张永
李小平
陈亮
魏振东
周弘毅
黄新茂
蔡立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hangeligh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hangeligh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hangeligh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hangeligh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584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32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32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2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2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2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涉及LED的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P极焊盘和第一绝缘层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在部分第一绝缘层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裸露的a‑Si层、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本发明为可极大提升芯片ESD防护效果,为目前正装结构芯片提供一种具有ESD防护功能结构,该结构相对传统的齐纳二极管组方式更为简单,易于生产,也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芯片在其制造和操作期间对于静电压是敏感的,当LED芯片电极间静电压过高时,会在正负电极之间瞬间放电,对LED芯片造成永久损伤。因此LED芯片需要ESD保护。
目前常规的LED的ESD防护结构是采用相对的一组齐纳二极管,该ESD防护结构常见于倒装结构LED芯片,由于其需要使用到齐纳二极管制造工艺,无法集成在LED芯片制造工艺中,常见结构都是芯片外接一个独立的齐纳管组作为ESD防护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采用Mos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作为ESD防护电路的增加ESD保护LED芯片的两种技术方案。
方案一:本发明包括外延设置在衬底上的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在N型层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P型层和透明导电层,在部分透明导电层上设置P极焊盘;其特征在于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另一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在P极焊盘和第一绝缘层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在部分第一绝缘层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裸露的a-Si层、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在第二绝缘层和裸露的N型层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设置N极焊盘。
本发明的以上产品结构为可极大提升芯片ESD防护效果,为目前正装结构芯片提供一种具有ESD防护功能结构,该结构相对传统的齐纳二极管组方式更为简单,易于生产,也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ESD防护原理:本发明LED芯片只有在出现Vn>Vp时才会出现静电击穿的可能,而Vnp=Vgs,当Vgs(栅源电压)>Vt(开启电压)时,Mos管导通,释放PN间静电,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
以上Vn代表:N极电势;Vp代表:P极电势;Vnp代表:N、P之间电势差;Vgs代表:栅源电压;Vt代表:开启电压。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在图形化的a-Si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分别设置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原材料为以Ag、Al、Rh 为主体反射金属材料,配以Cr、Ni、Pt、Au、W、Ti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由于Si材料吸光厉害,增加反射层可以减少ESD防护区域光吸收,将入射该部分的光反射回芯片内部,从芯片其他透明区域出射,增加芯片亮度。
所述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更厚的a-Si厚度不利于Drain和Source极覆盖,更薄a-Si会无法提供足够的载流子导通Drain极和Source极,释放静电。
所述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更薄的厚度无法形成足够的导电通路释放静电,而且在Base极的台阶处会出现覆盖不良异常;更厚的Drain极材料不利于蚀刻过程控制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更薄的厚度无法形成足够的导电通路释放静电,而且在Base极的台阶处会出现覆盖不良异常;更厚的Source极材料不利于蚀刻过程控制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出以上产品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衬底的同一侧外延制作包括N型层、有源层和P型层的外延片;
2)在外延片上,刻蚀去掉部分P型层和有源层,直至形成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
3)在P型层上制作形成与P型层欧姆接触的透明导电层;
4)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制作形成第一绝缘层;
5)在位于透明导电层上方的第一绝缘层一侧,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a-Si层;
6)在部分第一绝缘层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7)在透明导电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裸露的a-Si层、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制作形成第二绝缘层;
8)在第二绝缘层和裸露的N型层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制作形成N极焊盘;在裸露的透明导电层上制作形成P极焊盘。
本发明工艺集成了现有的LED芯片制造流程,易于批量生产。本生产流程参考TFT(薄膜晶体管)成熟的生产工艺,其中PECVD生产a-Si的工艺已经是成熟工艺,而且PECVD为LED芯片产线必备设备,无需添加新的设备,易于完成生产转产。
另外,本发明还可在步骤5)之前,先于第一绝缘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上制作形成反射层后,再制作图形化的a-Si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以使产品中在图形化的a-Si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分别设置反射层。
步骤5)中,形成的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
步骤6)中,形成的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
步骤6)中,形成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
本发明采用Mos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作为ESD防护电路的增加ESD保护LED芯片的另一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外延设置在衬底上的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在N型层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P型层和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在透明导电层上方的部分第一绝缘层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在透明导电层上方的另一部分第一绝缘层上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在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和部分第一绝缘层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在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设置G2层,在部分G2层和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设置第三绝缘层;在部分第三绝缘层上方设置G1层;在透明导电层上和部分G1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Source极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侧壁设置P极焊盘;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第二绝缘层和G2层侧壁设置N极焊盘。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产品结构同样为可极大提升芯片ESD防护效果,为目前正装结构芯片提供一种具有ESD防护功能结构,该结构相对传统的齐纳二极管组方式更为简单,易于生产,也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在第一绝缘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金属反射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的原材料为以Ag、Al、Rh 为主体反射金属材料,配以Cr、Ni、Pt、Au、W、Ti的至少一种材料。
同样,所述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更厚的a-Si厚度不利于Drain和Source极覆盖,更薄a-Si会无法提供足够的载流子导通Drain极和Source极,释放静电。
所述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更薄的厚度无法形成足够的导电通路释放静电,而且在Base极的台阶处会出现覆盖不良异常;更厚的Drain极材料不利于蚀刻过程控制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更薄的厚度无法形成足够的导电通路释放静电,而且在Base极的台阶处会出现覆盖不良异常;更厚的Source极材料不利于蚀刻过程控制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方案二产品,其方法步骤是:
1)在衬底的同一侧外延制作包括N型层、有源层和P型层的外延片;
2)在外延片上,刻蚀去掉部分P型层和有源层,直至形成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
3)在P型层上制作形成与P型层欧姆接触的透明导电层;
4)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制作形成第一绝缘层;
5)在位于透明导电层上方的第一绝缘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a-Si层;
6)在透明导电层上方的另一部分第一绝缘层上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在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和部分第一绝缘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
7)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上制作形成第二绝缘层;
8)在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设置G2层,在部分G2层和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制作形成第三绝缘层;
9)在部分第三绝缘层上方制作形成G1层;
10)在透明导电层上和部分G1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Source极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侧壁制作形成P极焊盘;
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第二绝缘层和G2层侧壁制作形成N极焊盘。
本工艺集成了现有的LED芯片制造流程,易于批量生产。本生产流程参考TFT(薄膜晶体管)成熟的生产工艺,其中PECVD生产a-Si的工艺已经是成熟工艺,而且PECVD为LED芯片产线必备设备,无需添加新的设备,易于工作业生产。
在步骤4)之前,先部分透明导电层上制作形成金属反射层后,再制作图形化的a-Si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以上两个方案中,在工艺步骤5)中采用SiH4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所述步骤6)中采用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采用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附图说明
图1至图7为本发明的制作过程图。
图8为实施例1形成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形成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形成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产品的等效电路图。
图12为实施例4形成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1:
1、在一衬底1上依次外延形成具有N-GaN层2、有源层3和P-GaN层4的外延片。如图1所示。
2、在外延片的P-GaN层4之上,通过光刻、刻蚀的方式,刻蚀掉部分P-GaN层4和有源层3,直至暴露出N-GaN层2,以使N-GaN层2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如图2所示。
3、在P-GaN层4之上,采用材料例如ITO、ZnO等,使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式沉积透明导电层5,并同过高温合金的方式使该透明导电层5和P-GaN层4形成欧姆接触。如图3所示。
4、在芯片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有源层3、N-GaN层2侧面的第一绝缘层6。如图4所示。
5、在第一绝缘层6上,以SiH4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形成厚度为200~20000埃的a-Si层。再通过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a-Si层7,该图形化的a-Si层7只位于透明导电层5上方的第一绝缘层6的一侧,该层作为Mos管的Base极。如图5所示。
6、在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a-Si层7和透明导电层5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Drain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厚度为500~2000埃的Drain极层8,该图形化的Drain极层位于部分第一绝缘层6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
再在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a-Si层7、图形化的Drain极层8和透明导电层5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厚度为500~2000埃的Source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该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位于透明导电层5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
形成半制品如图6所示。
7、在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裸露的透明导电层5上,以SiO2或SiN为材料,采用PECVD沉积法形成一层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第二绝缘层10,第二绝缘层10设置在透明导电层5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a-Si层7和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如图7所示。
8、在芯片正面采用常规金属沉积金属层,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分别形成N极焊盘11和P极焊盘12。其中,P极焊盘12设置在裸露的透明导电层5上。N极焊盘11设置在部分第二绝缘层10和裸露的N-GaN层2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
形成产品如图8所示:在衬底1上设置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GaN层2,在N-GaN层2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3、P-GaN层4和透明导电层5,在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设置P极焊盘12。
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另一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有源层3、N-GaN层2的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6。
在P极焊盘12和第一绝缘层6之间的透明导电层5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7,在部分第一绝缘层6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8;在透明导电层5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8;在透明导电层5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裸露的a-Si层7、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设置第二绝缘层10。N极焊盘11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0和裸露的N-GaN层2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
二、实施例2:
1、在一衬底1上依次外延形成具有N-GaN层2、有源层3和P-GaN层4的外延片。如图1所示。
2、在外延片的P-GaN层4之上,通过光刻、刻蚀的方式,刻蚀掉部分P-GaN层4和有源层3,直至暴露出N-GaN层2,以使N-GaN层2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如图2所示。
3、在P-GaN层4之上,采用材料例如ITO、ZnO等,使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式沉积透明导电层5,并同过高温合金的方式使该透明导电层5和P-GaN层4形成欧姆接触。如图3所示。
4、在芯片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有源层3、N-GaN层2侧面的第一绝缘层6。如图4所示。
5、在第一绝缘层6上,以Ag、Al、Rh 为主体反射金属材料,配以Cr、Ni、Pt、Au、W、Ti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组合,采用蒸镀或者溅镀法沉积形成金属层。再通过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金属反射层13,该金属反射层13仅位于透明导电层5上方的第一绝缘层6的一侧,即预备制作a-Si层图形层和Source极图形的位置。
6、在第一绝缘层6、金属反射层13和透明导电层5上,以SiH4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形成厚度为200~20000埃的a-Si层。再通过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a-Si层7,该图形化的a-Si层7只位于靠近第一绝缘层6一侧的金属反射层13上,该层作为Mos管的Base极。
7、在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a-Si层7、裸露的金属反射层13和透明导电层5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Drain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厚度为500~2000埃的Drain极层8,该图形化的Drain极层位于部分第一绝缘层6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
再在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a-Si层7、图形化的Drain极层8、裸露的金属反射层13和透明导电层5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厚度为500~2000埃的Source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该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位于金属反射层13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
8、在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裸露的透明导电层5上,以SiO2或SiN为材料,采用PECVD沉积法形成一层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第二绝缘层10,第二绝缘层10设置在透明导电层5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a-Si层7和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
9、在芯片正面采用常规金属沉积金属层,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分别形成N极焊盘11和P极焊盘12。其中,P极焊盘12设置在裸露的透明导电层5上。N极焊盘11设置在部分第二绝缘层10和裸露的N-GaN层2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
制成的产品如图9所示:其它同例1,不同点仅是:在图形化的a-Si层10和透明导电层5之间、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透明导电层5之间分别设置金属反射层13。由于Si材料吸光厉害,增加反射层可以减少ESD防护区域光吸收,将入射该部分的光反射回芯片内部,从芯片其他透明区域出射,可以增加芯片亮度2-3%。
另外,在各例制成N极焊盘11和P极焊盘12后,还可使用PECVD、光刻、蚀刻的方式沉积钝化层。
三、实施例3:
1、在一衬底1上依次外延形成具有N-GaN层2、有源层3和P-GaN层4的外延片。如图1所示。
2、在外延片的P-GaN层4之上,通过光刻、刻蚀的方式,刻蚀掉部分P-GaN层4和有源层3,直至暴露出N-GaN层2,以使N-GaN层2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如图2所示。
3、在P-GaN层4之上,采用材料例如ITO、ZnO等,使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式沉积透明导电层5,并同过高温合金的方式使该透明导电层5和P-GaN层4形成欧姆接触。如图3所示。
4、在芯片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有源层3、N-GaN层2侧面的第一绝缘层6。如图4所示。
5、在透明导电层5和第一绝缘层6上,以SiH4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形成厚度为200~20000埃的a-Si层。再通过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a-Si层7,该图形化的a-Si层7只位于透明导电层5上方的第一绝缘层6上方,该层作为Mos管的Base极。
6、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第一绝缘层6和图形化的a-Si层7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厚度为500~2000埃的Source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该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位于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和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方。
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Drain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厚度为500~2000埃的Drain极层8,该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位于部分图形化的a-Si层和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并且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之间留有部分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
7、在透明导电层5、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一层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第二绝缘层10,第二绝缘层10仅位于部分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上。
8、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第二绝缘层10上,以Ag、Al、Rh、Cr、Ni、Pt、Au、W、Ti等金属材料,采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法形成图形化的G2层,再经光刻、蚀刻或者剥离方式形成G2层11,G2层11仅位于部分第二绝缘层10上。
9、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裸露的第二绝缘层10和G2层11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一层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第三绝缘层12,第三绝缘层12仅位于部分第二绝缘层10和部分G2层11上。
11、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第三绝缘层12和裸露的G2层11上,以Ag、Al、Rh、Cr、Ni、Pt、Au、W、Ti等金属材料,采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法形成图形化的G1层,再经光刻、蚀刻或者剥离方式形成G1层13,G1层13仅位于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
12、在芯片正面采用常规金属沉积金属层,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分别形成N极焊盘15和P极焊盘14。
其中,P极焊盘14设置在裸露的透明导电层5和部分G1层13同,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第二绝缘层10、第三绝缘层12的侧壁上。
N极焊盘15设置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第二绝缘层10和G2层11侧壁上。
形成的产品结构如图10所示,在衬底1上外延设置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GaN层2,在N-GaN层2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3、P-GaN层4和透明导电层5。
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有源层3、N-GaN层2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6;在透明导电层5上方的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7,在透明导电层5上方的另一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在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和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8;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7上设置第二绝缘层10。
在部分第二绝缘层10上方设置G2层11,在部分G2层11和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10上方设置第三绝缘层12;在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方设置G1层13。
在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和部分G1层13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第二绝缘层10、第三绝缘层12的侧壁设置P极焊盘14。
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第二绝缘层10和G2层11侧壁设置N极焊盘15。
本结构能够提供正向过压保护和反向ESD防护,其等效电路图如图11所示。
以上G1层、G2层中G为Gate简写,Gate是薄膜晶体管通用名词。
四、实施例4:
1、在一衬底1上依次外延形成具有N-GaN层2、有源层3和P-GaN层4的外延片。如图1所示。
2、在外延片的P-GaN层4之上,通过光刻、刻蚀的方式,刻蚀掉部分P-GaN层4和有源层3,直至暴露出N-GaN层2,以使N-GaN层2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如图2所示。
3、在P-GaN层4之上,采用材料例如ITO、ZnO等,使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式沉积透明导电层5,并同过高温合金的方式使该透明导电层5和P-GaN层4形成欧姆接触。如图3所示。
4、在透明导电层5之上,以Ag、Al、Rh 为主体反射金属材料,配以Cr、Ni、Pt、Au、W、Ti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组合,采用蒸镀或者溅镀法沉积形成金属层。再通过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分别在部分明导电层5上的金属反射层16。
5、在芯片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金属反射层16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有源层3、N-GaN层2侧面的第一绝缘层6。
5、在透明导电层5和第一绝缘层6上,以SiH4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形成厚度为200~20000埃的a-Si层。再通过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a-Si层7,该图形化的a-Si层7只位于透明导电层5上方的第一绝缘层6上方,该层作为Mos管的Base极。
6、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第一绝缘层6和图形化的a-Si层7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厚度为500~2000埃的Source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该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位于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和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方。
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上,以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采用PECVD法沉积一层Drain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形成图形化的厚度为500~2000埃的Drain极层8,该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位于部分图形化的a-Si层和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并且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之间留有部分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
7、在透明导电层5、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裸露的图形化的a-Si层7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一层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第二绝缘层10,第二绝缘层10仅位于部分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上。
8、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第二绝缘层10上,以Ag、Al、Rh、Cr、Ni、Pt、Au、W、Ti等金属材料,采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法形成图形化的G2层,再经光刻、蚀刻或者剥离方式形成G2层11,G2层11仅位于部分第二绝缘层10上。
9、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裸露的第二绝缘层10和G2层11上,采用SiO2或SiN等材料,利用PECVD沉积形成一层绝缘层,再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的方式形成第三绝缘层12,第三绝缘层12仅位于部分第二绝缘层10和部分G2层11上。
11、在透明导电层5、裸露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第三绝缘层12和裸露的G2层11上,以Ag、Al、Rh、Cr、Ni、Pt、Au、W、Ti等金属材料,采用蒸镀或者溅镀的方法形成图形化的G1层,再经光刻、蚀刻或者剥离方式形成G1层13,G1层13仅位于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
12、在芯片正面采用常规金属沉积金属层,经光刻、湿法或者干法蚀刻手段的方式分别形成N极焊盘15和P极焊盘14。
其中,P极焊盘14设置在裸露的透明导电层5和部分G1层13,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第二绝缘层10、第三绝缘层12的侧壁上。
N极焊盘15设置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第二绝缘层10和G2层11侧壁上。
形成的产品结构如图12所示,在衬底1上外延设置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GaN层2,在N-GaN层2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3、P-GaN层4和透明导电层5。
在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方设置有图形化反射层;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反射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GaN层4、部分透明导电层5、有源层3、N-GaN层2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6;在反射层上方的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7,在反射层上方的另一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上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在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7和部分第一绝缘层6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8;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8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7上设置第二绝缘层10。
在部分第二绝缘层10上方设置G2层11,在部分G2层11和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10上方设置第三绝缘层12;在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方设置G1层13。
在部分透明导电层5上和部分G1层13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Source极层9、第二绝缘层10、第三绝缘层12的侧壁设置P极焊盘14。
在N-GaN层2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12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6、图形化的Drain极层8、第二绝缘层10和G2层11侧壁设置N极焊盘15。
产品具体结构见图12所示,本例形成的产品基本同例3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本例还在第一绝缘层6和透明导电层5之间设置有金属反射层16。

Claims (15)

1.一种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包括外延设置在衬底上的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在N型层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P型层和透明导电层,在部分透明导电层上设置P极焊盘;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另一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在P极焊盘和第一绝缘层之间的透明导电层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在部分第一绝缘层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裸露的a-Si层、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在第二绝缘层和裸露的N型层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设置N极焊盘;
在图形化的a-Si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分别设置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原材料为以Ag、Al、Rh 为主体反射金属材料,配以Cr、Ni、Pt、Au、W、Ti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所述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所述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衬底的同一侧外延制作包括N型层、有源层和P型层的外延片;
2)在外延片上,刻蚀去掉部分P型层和有源层,直至形成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
3)在P型层上制作形成与P型层欧姆接触的透明导电层;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4)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制作形成第一绝缘层;
5)在位于透明导电层上方的第一绝缘层一侧,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a-Si层;
6)在部分第一绝缘层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透明导电层和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7)在透明导电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裸露的a-Si层、部分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制作形成第二绝缘层;
8)在第二绝缘层和裸露的N型层的下台阶面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上制作形成N极焊盘;在裸露的透明导电层上制作形成P极焊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之前,先于第一绝缘层一侧的透明导电层上制作形成反射层后,再制作图形化的a-Si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形成的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步骤6)中,形成的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形成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SiH4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所述步骤6)中采用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采用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8.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包括外延设置在衬底上的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在N型层的上台阶面上依次设置有源层、P型层和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设置第一绝缘层;在透明导电层上方的部分第一绝缘层上设置图形化的a-Si层,在透明导电层上方的另一部分第一绝缘层上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在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和部分第一绝缘层上设置图形化的Drain极层;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上设置第二绝缘层;在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设置第二Gate层,在部分第二Gate层和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设置第三绝缘层;在部分第三绝缘层上方设置第一Gate层;在透明导电层上和部分第一Gate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Source极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侧壁设置P极焊盘;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Gate层侧壁设置N极焊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绝缘层和透明导电层之间设置金属反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原材料为以Ag、Al、Rh 为主体反射金属材料,配以Cr、Ni、Pt、Au、W、Ti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所述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所述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衬底的同一侧外延制作包括N型层、有源层和P型层的外延片;
2)在外延片上,刻蚀去掉部分P型层和有源层,直至形成具有上台阶面和下台阶面的N型层;
3)在P型层上制作形成与P型层欧姆接触的透明导电层;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4)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透明导电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P型层、有源层、N型层侧面制作形成第一绝缘层;
5)在位于透明导电层上方的第一绝缘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a-Si层;
6)在透明导电层上方的另一部分第一绝缘层上和部分图形化的a-Si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在另一部分图形化的a-Si层和部分第一绝缘层上,采用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
7)在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以及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和图形化的Drain极层之间的图形化的a-Si层上制作形成第二绝缘层;
8)在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设置第二Gate层,在部分第二Gate层和另一部分第二绝缘层上方制作形成第三绝缘层;
9)在部分第三绝缘层上方制作形成第一Gate层;
10)在透明导电层上和部分第一Gate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Source极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的侧壁制作形成P极焊盘;
在N型层的部分下台阶面上和部分第三绝缘层上,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图形化的Drain极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Gate层侧壁制作形成N极焊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之前,先在部分透明导电层上制作形成金属反射层后,再制作图形化的a-Si层和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形成的图形化的a-Si层厚度为200~20000埃;步骤6)中,形成的图形化的Drain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形成的图形化的Source极层厚度为500~2000埃。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SiH4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所述步骤6)中采用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Drain极层;采用SiH4、PH5和H2为反应气体进行PECVD沉积经蚀刻形成图形化的Source极层。
CN201610458487.7A 2016-06-23 2016-06-23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932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8487.7A CN105932034B (zh) 2016-06-23 2016-06-23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8487.7A CN105932034B (zh) 2016-06-23 2016-06-23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2034A CN105932034A (zh) 2016-09-07
CN105932034B true CN105932034B (zh) 2019-02-19

Family

ID=5683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8487.7A Active CN105932034B (zh) 2016-06-23 2016-06-23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2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0531B (zh) * 2021-04-30 2022-07-22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芯片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958A (zh) * 2007-09-18 2009-03-2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第ⅲ族氮化物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
CN103107179A (zh) * 2012-02-21 2013-05-15 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组件及具有此发光组件的发光装置
CN104112756A (zh) * 2013-04-19 2014-10-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主动式固态发光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9166B2 (en) * 2014-11-04 2016-06-28 Atom Nanoelectronics, Inc. Active matrix light emitting diodes display module with carbon nanotubes control circuit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958A (zh) * 2007-09-18 2009-03-2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第ⅲ族氮化物基化合物半导体发光器件
CN103107179A (zh) * 2012-02-21 2013-05-15 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组件及具有此发光组件的发光装置
CN104112756A (zh) * 2013-04-19 2014-10-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主动式固态发光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2034A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1869B (zh) 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TWI782286B (zh) 倒裝發光二極體晶片及其製造方法
CN104037277A (zh) 倒装led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倒装led芯片
CN108010932B (zh) 一种全色堆栈式外延的Micro-LED阵列制备方法
TWI506814B (zh) 半導體發光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6159057A (zh) Led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204441323U (zh) 倒装led芯片
CN108183153A (zh) Led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5206724A (zh) 一种led芯片的制作方法及一种led芯片
CN108336200A (zh) Led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8284493U (zh) 一种具有改善电极电迁移能力的发光二极管芯片
CN105932034B (zh) 增加esd保护的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09596A (zh) 具有电流阻挡结构的led垂直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0908A (zh) 一种表面粗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3094442A (zh) 一种氮化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55484B (zh) 高光效倒装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74917B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72640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25027B (zh) 一种led芯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5542858U (zh) 一种具有电流阻挡层的发光二极管
CN103682022A (zh) Led器件结构
CN104576867B (zh) 一种 iii 族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TWI427822B (zh) 發光二極體及其製作方法
CN105514226A (zh) 一种具有电流阻挡层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23989A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