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696A -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5696A
CN105915696A CN201610230899.5A CN201610230899A CN105915696A CN 105915696 A CN105915696 A CN 105915696A CN 201610230899 A CN201610230899 A CN 201610230899A CN 105915696 A CN105915696 A CN 105915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erson
operat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08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5696B (zh
Inventor
刘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308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5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5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04M1/673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the user being required to key in a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04L9/3231Biological data, e.g. fingerprint, voice or reti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包括: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可以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若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双操作系统的终端每一次只响应一个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指令,而对于另一个操作系统的指令则不作响应,从而能够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的迅速普及,终端的功能日益完善,终端的硬件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保证终端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以手机终端为例,越来越多的手机终端要求其对应的硬件配置能够支持双操作系统(两个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级别不相同),以保证终端功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完成。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若对不同的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通信连接过程的安全性。然而,目前终端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处于上述双操作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中的所有数据资源均可以被访问,则可能导致该操作系统的数据资源被非法用户所窃取,从而降低了通信连接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能够提高通信过程的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包括:
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若所述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建立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可以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若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双操作系统的终端每一次只响应一个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指令,而对于另一个操作系统的指令则不作响应,从而能够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双操作系统的终端每一次只响应一个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指令,而对于另一个操作系统的指令则不作响应,从而能够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等具有建立通信连接功能的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会实时确定是否有其他终端向本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其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是其他终端通过聊天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程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即要求该终端应具备安装聊天应用程序的功能),还可以是其他终端通过通讯应用程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即要求该终端具备安装用户识别卡,并识别用户识别卡的功能)。其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包括其他终端发送的来电、其他终端发送的语音连接以及其他终端发送的视频连接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系统是基于硬件加密芯片的独立系统,也可以称之为安全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泄露、病毒侵袭以及电话窃听等风险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操作系统。
其中,在对通信连接过程中的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处理时,可以是只要接收到通信内容,即立马加密,也即是在获取通信内容的同时加密。其中,加密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加密方式,且终端中可以预先存储一些加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联系人为用于区别普通联系人的安全联系人,其中,普通联系人也即在任意场合,任意时间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终端接收到该通信连接请求时均会将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显示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且任意用户均可以通过输入接听操作,以建立通信连接;安全联系人则会根据场合,时间来确定是否显示联系人信息,若场合与时间都满足显示的条件,也应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才会显示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且只有通过一定的身份认证方可建立相应的通信连接。
其中,在预设该预设联系人时,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地,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上述预设联系人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已设定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
12)根据上述已设定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确定联系人的分组;
13)依据上述联系人的分组设定上述预设联系人。
举例来说,若根据获取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确定的联系人分组主要包括家人组以及同事组,则在后续添加了新的联系人,且其联系人标签为家人或者同事时,则终端可以自动将刚添加的联系人设定为上述预设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一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等。
具体地,当在检测到有其他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之后,则终端可以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102、若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103、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104、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操作系统是为了区分第一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操作系统,也是一个硬件芯片的独立操作系统,在第二操作系统中,终端不会对通信连接过程中采集到的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其中,第二操作系统以及第一系统是两个数据隔离以及应用隔离的两个操作系统。通过两个这样的两个操作系统对通信连接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安全,同时又能满足用户的隐私需求。
具体地,若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则说明与该联系人相关的数据资源是需要保密的数据,则可以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其中,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主要是指不响应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第二操作系统中运行的木马程序等恶意程序获取第一操作系统的通信信息,从而可以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进一步,当终端确定到通信连接断开时,则可以继续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在图1中,详细描述了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终端可以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若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双操作系统的终端每一次只响应一个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指令,而对于另一个操作系统的指令则不作响应,从而能够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1与图1所示的步骤101相同,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不再赘述,详细描述可参阅图1。
203、若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生成字符串。
204、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
205、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以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目标手指录入指纹信息;
206、接收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
207、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208、若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则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209、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步骤203~步骤207是一个连续的动作,因此,以下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与目标手指序号绑定的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的字符串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字母、数字以及标点等。其中,生成的字符串可以是随机生成的,也即,每次生成的字符串可以不一样,生成的字符串的长度也可以是随机的。举例来说,生成的字符串可以为“489027”、“48小027”或者“4210”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预先设定确定规则,其中,预先设定的确定规则的设定方式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进一步,步骤204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1)确定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是否为数字;
22)若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数字,则计算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
23)确定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则根据和值的个位数确定目标手指。
本发明实施例中,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可以是生成的字符串中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是其他位置,只要是预先指定的即可。举例来说,当字符串为“489027”,若指定位置为该字符串的第三位数,则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9”。
进一步,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的指定方式具有多样性,举例来说,可以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指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字符串的长度进行指定,也可以是根据字符串包含的字符个数来指定,还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指定记录进行指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举例来说,若字符串包含的字符的个数为单数,则指定位置则为字符串的中间位置。又举例来说,无论生成的字符是什么,都可以将第一个位置上的字符作为指定位置的字符。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生成字符串之后,则可以确定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是否为数字,若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数字,则计算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确定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若大于,则根据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的个位数确定目标手指。举例来说,若生成的字符串为“489027”,指定位置为第三位,则为9,若预设的密保数字为5,则可以将9加上5等于14,若小于5的数字对应的是用户的右手,且1、2、3、4以及5,依次对应的手指为右手的拇指、右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右手的无名指以及右手的小指,由于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为14,则个位数为4,则可以确定目标手指为右手的无名指。
进一步,若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不为数字,则可以将指定位置上的字符视为0。举例来说,若生成的字符串为“48小027”,指定位置为第三位,则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小”,若预设的密保数字为5,则可以将指定位置上的字符视为0,则用0加上5等于5,若小于5的数字对应的是用户的右手,且1、2、3、4以及5,依次对应的手指为右手的拇指、右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右手的无名指以及右手的小指,由于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为5,则个位数为5,则可以确定目标手指为右手的小指。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终端能够根据生成的字符串以及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的字符类型确定本次建立通信连接过程中用于进行身份认证的目标手指,从而能增加在建立通信连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之后,则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以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目标手指录入指纹信息。其中,该提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语音提示、文字提示、震动提示以及闪光提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之后,则终端还可以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其中,预设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与目标手指序号绑定的指纹信息。举例来说,若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为2号,终端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2号手指为用户的左手食指,则可以提示用户以左手食指录入指纹信息,在接收到响应第一提示信息输入的指纹信息,则终端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是否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指纹信息主要包括预先存储在终端中的指纹信息,其中,终端会在用户存储指纹信息时,就对指纹信息分类,也即,不同的手指输入的指纹信息对应的序号不同。举例来说,左手食指对应的序号为2号,左手中指对应的序号为3号,右手食指对应的序号为7号等等。为使终端能够准确的区分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的序号,用户在存储指纹信息时,应该按照终端的提示信息来输入,例如,终端输出的提示信息为“请输入左手食指的指纹信息”,若用户在响应该提示信息输入指纹信息时,则可以将此时输入的指纹信息作为2号指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主要是将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预设指纹信息进行匹配。举例来说,若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为2号(左手食指),则在进行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时,会将终端存储的序号为2号的手指均作为本次身份认证的预设指纹信息,并将其与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在成功建立通信连接前,进行一次身份认证,从而可以增加通信连接建立的安全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确定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则终端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31)获取联系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
32)确定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33)若确定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输出用于提示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的第二提示信息;
34)若接收到响应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指令,则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如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或者一周,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频率阈值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还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与所有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总数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提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语音提示、文字提示、震动提示以及闪光提示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若确定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则终端可以获取联系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并在确定到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输出用于提示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的第二提示信息;若接收到响应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指令,则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举例来说,若获取到联系人张三在一个月内与该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为16次,而预设频率阈值为10次,则说明张三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大于了预设频率阈值,则终端可以输出用于提示是否将张三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中的提示信息,并输出用于用户响应该提示信息的指令输入按钮(指令输入窗口),若接收到用户响应该提示信息输入的指令为是,则终端可以将张三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若接收到用户响应该提示信息输入的指令为否,则终端无需将张三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便捷的更新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
值得注意的是,联系人与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实质上是联系人通过使用联系人对应的联系人账号或者用户识别卡与该终端对应的联系人账号或者用户识别卡建立通信连接,实质上是两个终端间的交互,但终端需要通过账号或者用户识别卡等来实现连接。
进一步,在终端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终端还可以启动录音模式,以在录音模式下录制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获取到的语音信息;将语音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并输出文字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语音信息可以是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获取到的所有信息,也可以是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语音信息中的部分关键词;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录音模式主要包括能在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能够对获取到的语音信号进行录音的模式。
具体地,在终端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则终端可以启动录音模式,以录制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获取到的语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启动录音模式,以录制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获取到的语音信息之后,则终端还可以将语音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并输出文字信息。
由于录制的语音信息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些关键词,则在输出的文字信息时,也可以是输出一些句子,也可以是一些关键词。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成功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终端还可以启动录音模式,以录制在通信连接过程中获取到的语音信息;将语音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并输出文字信息。通过实时该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用户在通信过程中没有听清对方说的话,或者可以避免在结束通信连接之后,用户忘记在通话过程中的对话信息,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的体验。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确定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则在第二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在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时,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则为普通联系人,则终端在第二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且为了保证第二操作系统下的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对第一操作系统下的数据进行隔离处理,也即,不执行第一操作系统的指令,或者防止非法用户通过第二操作系统的远程控制访问第一操作系统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的指令之后,终端可以将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按照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缓存,也可以根据预设的设定规则,给接收到的每一个指令设置优先级,再根据指令的优先级高低进行缓存。其中,终端在接收到指令时,还可以给接收到的每一个指令设置相应的存活期参数,也即,该指令需在该存活期参数对应的期限内被相应,否则,该指令则视为过期指令,后续也不会被响应。也即,终端在按照指令的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缓存,需在该指令的存活期参数对应的期限内,当时间长度超过该指令的存活期参数对应的存活期,则可以将该指令从缓存中删除。
其中,存活期参数是由发出指令的应用程序或者终端系统根据应用程序的优先级以及缓存的占用情况生成。
通过实施图2所示的实施例,终端可以在成功建立通信连接前,进行一次身份认证,从而能够增加通信连接建立的安全性,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双操作系统的终端每一次只响应一个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指令,而对于另一个操作系统的指令则不作响应,从而能够提高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其中,图3所示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MID)等具有建立通信连接功能的终端。如图3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确定单元301、建立单元302以及控制单元303,其中,
确定单元301,用于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1会实时检测是否有其他终端向本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其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是其他终端通过聊天应用程序(社交应用程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即要求该终端应具备安装聊天应用程序的功能),还可以是其他终端通过通讯应用程序发送的通信连接请求(即要求该终端具备安装用户识别卡,并识别用户识别卡的功能)。其中,该通信连接请求可以包括其他终端发送的来电、其他终端发送的语音连接以及其他终端发送的视频连接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系统是基于硬件加密芯片的独立系统,也可以称之为安全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泄露、病毒侵袭以及电话窃听等风险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操作系统。
其中,在对通信连接过程中的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处理时,可以是只要接收到通信内容,即立马加密,也即是在获取通信内容的同时加密。其中,加密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加密方式,且终端中可以预先存储一些加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联系人为用于区别普通联系人的安全联系人,其中,普通联系人也即在任意场合,任意时间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终端接收到该通信连接请求时均会将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显示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且任意用户均可以通过输入接听操作,以建立通信连接;安全联系人则会根据场合,时间来确定是否显示联系人信息,若场合与时间都满足显示的条件,也应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才会显示该联系人的联系信息,且只有通过一定的身份认证方可建立相应的通信连接。
其中,在预设该预设联系人时,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具体地,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上述预设联系人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用户已设定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
12)根据上述已设定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确定联系人的分组;
13)依据上述联系人的分组设定上述预设联系人。
举例来说,若根据获取的预设联系人的联系人标签确定的联系人分组主要包括家人组以及同事组,则在后续添加了新的联系人,且其联系人标签为家人或者同事时,则终端可以自动将刚添加的联系人设定为上述预设联系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设定,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的历史设定记录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一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等。
具体地,在确定单元301确定到有其他终端发送通信连接请求之后,则确定单元301可以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建立单元302,用于若确定单元301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确定单元301,还用于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控制单元303,还用于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操作系统是为了区分第一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操作系统,也是一个硬件芯片的独立操作系统,在第二操作系统中,终端不会对通信连接过程中采集到的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处理。其中,第二操作系统以及第一系统是两个数据隔离以及应用隔离的两个操作系统。通过两个这样的两个操作系统对通信连接进行处理既保证了安全,同时又能满足用户的隐私需求。
具体地,若确定单元301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则说明与该联系人相关的数据资源是需要保密的数据,则建立单元302可以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确定单元301并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控制单元303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其中,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主要是指不响应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通过实施该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第二操作系统中运行的木马程序等恶意程序获取第一操作系统的通信信息,从而可以提高通信过程中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进一步,当确定单元301确定到通信连接断开时,则可以继续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在图3中,详细描述了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单元301可以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若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建立单元302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确定单元301并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控制单元303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双操作系统的终端每一次只响应一个操作系统所对应的指令,而对于另一个操作系统的指令则不作响应,从而能够提高通信过程的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其中,图4是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得到,除包括图3所示的所有单元外,还可以包括:生成单元304、第一输出单元305、接收单元306、获取单元307、第二输出单元308以及添加单元309,其中,
生成单元304,用于在确定单元301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之后,建立单元302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之前,生成字符串。
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
第一输出单元305,用于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以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目标手指录入指纹信息。
接收单元306,用于接收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
确定单元301,还用于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预设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与目标手指序号绑定的指纹信息。
建立单元302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则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单元304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确定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是否为数字;若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数字,则计算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确定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则根据和值的个位数确定目标手指序号。
获取单元307,用于若确定单元301确定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获取联系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
确定单元301,还用于确定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第二输出单元308,用于若确定单元301确定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输出用于提示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的第二提示信息。
添加单元309,用于若接收到响应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指令,则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
控制单元303,还用于若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控制终端在第二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停止执行第一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通过实施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能够提高通信过程的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执行上述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其中,如图5所示,该终端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输入装置502,至少一个输出装置503,存储器505等组件。其中,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504进行通信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501为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内的数据,以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5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5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也可以是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Unit,简称GPU)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输入装置502可以包括标准的触摸屏、键盘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输出装置503可以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也可以包括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等。
存储器505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01、输入装置502以及输出装置503通过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项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器505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等。
具体地,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若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若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在确定联系人为预设联系人之后,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字符串;
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以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目标手指录入指纹信息;
接收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
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预设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与目标手指序号绑定的指纹信息;
其中,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若确定响应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则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执行步骤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包括:
确定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是否为数字;
若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数字,则计算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
确定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则根据和值的个位数确定目标手指序号。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确定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获取联系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
确定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若确定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输出用于提示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的第二提示信息;
若接收到响应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指令,则将联系人添加至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
本发明中,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5中的应用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确定联系人不为预设联系人,则在第二操作系统下与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停止执行第一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终端可以实施本发明结合图1、图2介绍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若所述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则停止执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之后,所述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字符串;
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所述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以所述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目标手指录入指纹信息;
接收响应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
确定响应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预设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与所述目标手指序号绑定的指纹信息;
所述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若确定响应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则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所述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包括:
确定所述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是否为数字;
若所述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数字,则计算所述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
确定所述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则根据所述和值的个位数确定目标手指序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联系人不为所述预设联系人,获取所述联系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
确定所述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若确定所述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频率阈值,输出用于提示将所述联系人添加至所述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的第二提示信息;
若接收到响应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指令,则将所述联系人添加至所述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联系人不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则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数据进行隔离处理。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操作系统下检测到通信连接请求时,确定发送所述通信连接请求的联系人是否为预设联系人;
建立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操作系统是否正在运行;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正在运行,控制终端停止执行第二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联系人为所述预设联系人之后,所述建立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之前,生成字符串;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所述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
第一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以所述目标手指序号对应的目标手指录入指纹信息;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响应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响应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是否匹配,所述预设指纹信息为预设的与所述目标手指序号绑定的指纹信息;
所述建立单元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若确定响应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录入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设指纹信息匹配,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根据预设的确定规则确定与所述字符串匹配的目标手指序号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字符串中的指定位置上的字符是否为数字;若所述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为数字,则计算所述指定位置上的字符与预设的密保数字的和值;确定所述和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则根据所述和值的个位数确定目标手指序号。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联系人不为所述预设联系人,获取所述联系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的频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频率是否大于预设频率阈值;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频率大于所述预设频率阈值,输出用于提示将所述联系人添加至所述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的第二提示信息;
添加单元,用于若接收到响应所述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确认指令,则将所述联系人添加至所述预设联系人的联系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联系人不为所述预设联系人,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下与所述联系人建立通信连接,并停止执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对应的指令。
CN201610230899.5A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05915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0899.5A CN105915696B (zh)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0899.5A CN105915696B (zh)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696A true CN105915696A (zh) 2016-08-31
CN105915696B CN105915696B (zh) 2019-04-26

Family

ID=5674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0899.5A Active CN105915696B (zh) 2016-04-14 2016-04-14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56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382A (zh) * 2017-03-27 2017-08-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71986A1 (en) * 2011-01-04 2012-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emergency in call state in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102572091A (zh) * 2010-12-22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在移动终端中共享信息的方法
CN104506711A (zh) * 2014-11-28 2015-04-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091A (zh) * 2010-12-22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在移动终端中共享信息的方法
US20120171986A1 (en) * 2011-01-04 2012-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emergency in call state in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104506711A (zh) * 2014-11-28 2015-04-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382A (zh) * 2017-03-27 2017-08-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696B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7521A (zh) 一种智能设备语音交流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132621B1 (en)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4216761B (zh) 一种在能够运行两种操作系统的装置中使用共享设备的方法
CN104144113B (zh) 一种社交外设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5657712B (zh) 一种WiFi热点的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183972A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045085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56347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其系统
CN107533598A (zh) 应用程序的登录密码的输入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100449B (zh) 一种图片分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06737A (zh)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038613A (zh)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49723A (zh)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323243A (zh) 基于即时通讯的安全语音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320032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围设备及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06506443A (zh) 一种信息查看方法及装置
CN104518949A (zh) 消息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8550366B (zh) 一种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5022965B (zh)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CN105915709A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KR101409790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탑재 프로그램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간 원격제어 방법
US200200820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mobile conmunication terminal as wireless headset
CN105307078A (zh) 一种音箱管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072094B (zh) 一种语音数据加密的方法及车载终端
CN105915696A (zh)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8

Address after: 518057 Des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9789 Shennan Avenu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7th Floor (15th Floor of Natural Floor) 1702-1703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21 floor, east block, Times Technology Building, 7028 Shennan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OLDEX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6

Address after: DESAY No. 9789 building,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hennan Road sign layer 17 layer (natural layer 15) No. 1702-1703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icrophone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0 No. 1703, 21st floor, east block, ti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7028 Shennan Avenu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OLDEX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