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660A - 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15660A CN105915660A CN201510694782.8A CN201510694782A CN105915660A CN 105915660 A CN105915660 A CN 105915660A CN 201510694782 A CN201510694782 A CN 201510694782A CN 105915660 A CN105915660 A CN 1059156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static
- network connection
- user
- setting fo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A: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步骤B: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步骤C: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通过本发明,在用户自行设置完静态IP信息后,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检测并显示联网是否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反之则说明静态IP设置失败。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路由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其工作流程,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先后顺序发送网络信号。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和“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网络当中,各种不同档次的路由器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之间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现在通过路由器上网的方式,除了家庭中常用的宽带上网,还有一种方式叫“静态IP”,许多特定的场所(如大学校园),每个学生有自己规定好的固定上网IP地址。
在现有技术的路由器连接和设置方案中,用户可以在路由器的后台管理页面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等IP信息,但是用户设置完静态IP上网需要的IP信息后,当前页面没有显示当前连接是否成功,用户无法得知自己设置的静态IP信息成功与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无法得知自己设置的静态IP是否成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包括:
步骤A: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步骤B: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步骤C: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包括:
当能够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所述第一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当不能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默认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IP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根据用户输入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如果不合法,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三IP信息,直至修改后的IP信息合法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检测修改后的IP信息能否成功连接网络,当网络连接成功时,显示连接成功信息;
当网络连接失败时,显示连接失败信息。
优选的,在网络连接失败,显示连接失败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第四IP信息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进行修改,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本发明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路由设备,在用户设置完静态IP后无法检测是否设置成功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在用户自行设置完静态IP信息后,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检测并显示联网是否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反之则说明静态IP设置失败。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路由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其工作流程,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能够自动填充IP信息,方便用户填写,同时也能够检测用户输入的IP信息是否合法,只有在用户输入合法的IP信息后,路由设备才会更改内部的路由配置,并重启网络服务,使新的静态IP信息其生效。在检测联网是否成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路由接口返回的数据,由于数据不是及时得到,需要循环查询,直到得到结果才停止,从而提示用户是否联网成功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装置,包括:
信息写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修改连接模块,用于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判断输出模块,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信息写入模块具体用于,
当能够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所述第一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当不能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默认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优选的,所述修改连接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二IP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根据用户输入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如果不合法,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三IP信息,直至修改后的IP信息合法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判断输出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修改后的IP信息能否成功连接网络,当网络连接成功时,显示连接成功信息;
当网络连接失败时,显示连接失败信息。
优选的,所述修改连接模块还用于,在网络连接失败,显示连接失败信息之后,
根据用户输入的第四IP信息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进行修改,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本发明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路由设备,在用户设置完静态IP后无法检测是否设置成功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在用户自行设置完静态IP信息后,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检测并显示联网是否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反之则说明静态IP设置失败。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路由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其工作流程,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能够自动填充IP信息,方便用户填写,同时也能够检测用户输入的IP信息是否合法,只有在用户输入合法的IP信息后,路由设备才会更改内部的路由配置,并重启网络服务,使新的静态IP信息其生效。在检测联网是否成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路由接口返回的数据,由于数据不是及时得到,需要循环查询,直到得到结果才停止,从而提示用户是否联网成功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静态IP设置页面的显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无法得知自己设置的静态IP是否成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静态IP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IP信息: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备选DNS。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用户选择“外网设置”页面,选择“静态IP”上网,进入“静态IP”设置页面。
步骤S102:页面请求路由器接口,获得路由网络信息,并填充到对应的FORM表单中。
步骤S103:输入新的IP信息点击“确定”,系统更改路由配置文件,重启相应的网络服务,使其生效。
步骤S104:根据用户输入的新的IP信息,检查网络是否连接成功。
步骤S105:提示用户连接网络是否成功。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用户在静态IP设置页面内,输入连接网络必要的信息后,点击“确定”按钮,如果连接成功,会及时显示出连接成功的提示,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如图2所示,为用户设置完静态IP后,在静态IP设置界面上显示连接成功的示意图。
本发明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路由设备,在用户设置完静态IP后无法检测是否设置成功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在用户自行设置完静态IP信息后,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检测并显示联网是否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反之则说明静态IP设置失败。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路由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其工作流程,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能够自动填充IP信息,方便用户填写,同时也能够检测用户输入的IP信息是否合法,只有在用户输入合法的IP信息后,路由设备才会更改内部的路由配置,并重启网络服务,使新的静态IP信息其生效。在检测联网是否成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路由接口返回的数据,由于数据不是及时得到,需要循环查询,直到得到结果才停止,从而提示用户是否联网成功的相关信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对本发明的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具体的,可以为:用户进入外网设置页面,选择“静态IP”上网。
步骤S302: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具体的,当不能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执行步骤S303,当能够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3:将默认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步骤S304:将所述第一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步骤S305:判断是否需要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中的IP信息进行修改,如果需要则执行步骤S306,如果不需要则结束流程。
步骤S306: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
步骤S307:检测所述第二IP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执行步骤S308;
如果不合法,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三IP信息,直至修改后的IP信息合法并执行步骤S308。
如以IP地址为例,192.168.1.1为合法的IP地址,而192.168.1.266即为不合法的IP地址。
步骤S308: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步骤S309: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如果连接成功执行步骤S310,如果连接失败执行步骤S311。
步骤S310:显示连接成功信息,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
步骤S311:显示连接失败信息,说明静态IP设置失败。在设置失败时,可以转入步骤S306,根据用户输入的第四IP信息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进行修改,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继续执行后续流程。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说明,具有实施例一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信息写入模块4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修改连接模块42,用于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判断输出模块43,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信息写入模块41具体用于,
当能够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所述第一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当不能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默认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优选的,所述修改连接模块42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二IP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根据用户输入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如果不合法,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三IP信息,直至修改后的IP信息合法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判断输出模块43具体用于,
检测修改后的IP信息能否成功连接网络,当网络连接成功时,显示连接成功信息;
当网络连接失败时,显示连接失败信息。
优选的,所述修改连接模块42还用于,在网络连接失败,显示连接失败信息之后,
根据用户输入的第四IP信息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进行修改,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本发明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路由设备,在用户设置完静态IP后无法检测是否设置成功的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在用户自行设置完静态IP信息后,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检测并显示联网是否成功,如果联网成功则说明静态IP设置成功,反之则说明静态IP设置失败。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路由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其工作流程,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能够自动填充IP信息,方便用户填写,同时也能够检测用户输入的IP信息是否合法,只有在用户输入合法的IP信息后,路由设备才会更改内部的路由配置,并重启网络服务,使新的静态IP信息其生效。在检测联网是否成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路由接口返回的数据,由于数据不是及时得到,需要循环查询,直到得到结果才停止,从而提示用户是否联网成功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能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上面以图1-图3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举例说明,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所应用的具体实例只能局限在特定的流程或实施例结构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上文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案只是多种优选用法中的一些示例,任何体现本发明权利要求的实施方式均应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步骤B: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步骤C: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包括:
当能够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所述第一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当不能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默认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IP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根据用户输入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如果不合法,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三IP信息,直至修改后的IP信息合法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检测修改后的IP信息能否成功连接网络,当网络连接成功时,显示连接成功信息;
当网络连接失败时,显示连接失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连接失败,显示连接失败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第四IP信息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进行修改,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6.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写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静态IP设置请求,判断能否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相应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修改连接模块,用于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二IP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判断输出模块,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成功,根据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写入模块具体用于,
当能够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所述第一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当不能获取本地存储的第一IP信息时,将默认的IP信息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连接模块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二IP信息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根据用户输入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如果不合法,将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修改为用户输入的第三IP信息,直至修改后的IP信息合法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输出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修改后的IP信息能否成功连接网络,当网络连接成功时,显示连接成功信息;
当网络连接失败时,显示连接失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连接模块还用于,在网络连接失败,显示连接失败信息之后,
根据用户输入的第四IP信息对写入静态IP设置表单的IP信息进行修改,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连接请求进行网络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94782.8A CN105915660A (zh) | 2015-10-22 | 2015-10-22 | 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94782.8A CN105915660A (zh) | 2015-10-22 | 2015-10-22 | 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15660A true CN105915660A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74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94782.8A Pending CN105915660A (zh) | 2015-10-22 | 2015-10-22 | 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15660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3492A (zh) * | 2007-12-03 | 2009-06-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为终端分配静态ip地址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WO2009097780A1 (zh) * | 2008-02-04 | 2009-08-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一种静态ip地址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2025800A (zh) * | 2010-12-30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2082685A (zh) * | 2009-11-30 | 2011-06-01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嵌入式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和系统 |
CN103716416A (zh) * | 2012-09-29 | 2014-04-09 | 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云计算平台下的ip配置方法及装置 |
US8788707B1 (en) * | 2010-05-27 | 2014-07-22 | Crimson Corporation | Assigning a random static IP address in a quarantine network |
-
2015
- 2015-10-22 CN CN201510694782.8A patent/CN1059156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3492A (zh) * | 2007-12-03 | 2009-06-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为终端分配静态ip地址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WO2009097780A1 (zh) * | 2008-02-04 | 2009-08-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一种静态ip地址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2082685A (zh) * | 2009-11-30 | 2011-06-01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嵌入式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和系统 |
US8788707B1 (en) * | 2010-05-27 | 2014-07-22 | Crimson Corporation | Assigning a random static IP address in a quarantine network |
CN102025800A (zh) * | 2010-12-30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3716416A (zh) * | 2012-09-29 | 2014-04-09 | 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云计算平台下的ip配置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谌平,胡晓辉: ""如何设置静态IP专线上网"", 《计算机与网络》 * |
钱爱增: ""静态IP地址管理思想及实现"",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33109B (zh) | 故障点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4601682B (zh) | 一种切换物联网网关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和系统 | |
CN102598599B (zh) | 快速重新路由条件下的rsvp-te完美重启 | |
CN102833108B (zh) | 故障点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3580894B (zh) | 操作、管理和维护oam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2780635B (zh) | 基于trill网络实现保护倒换的方法、tor交换机及系统 | |
CN101631069B (zh) |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4333511A (zh) | 确定业务传输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166854B (zh) | 局域网与广域网业务绑定方法及系统 | |
CN104521193B (zh) | 一种误码率检测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
JP6826207B2 (ja) | ル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9981329A (zh) | 确定网络设备连接关系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771604B (zh) | 路由探测方法、系统以及中间路由装置 | |
TWI492575B (zh) | 快速標籤交換路徑警示機制 | |
US12177098B2 (en) | Data network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4320499A (zh) | 一种业务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04539902A (zh) | 一种ipc的远程访问方法和系统 | |
CN110881006A (zh) | 发送报文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11015102A1 (zh) | 关联通道能力协商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06656659B (zh) | 一种网络路径的选择方法以及网络硬盘录像机 | |
WO2014206354A1 (zh) | 一种流量工程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3841048B (zh) | 邻居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 |
CN102821047B (zh) | 网络中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
CN105915660A (zh) | 一种检测静态ip是否设置成功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13044483A1 (zh) | 一种接入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