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252A -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5252A
CN105915252A CN201610390825.8A CN201610390825A CN105915252A CN 105915252 A CN105915252 A CN 105915252A CN 201610390825 A CN201610390825 A CN 201610390825A CN 105915252 A CN105915252 A CN 105915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unit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08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丽
杨跞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asu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as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as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as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08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5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2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5Input arrangements based on nervous system activity detection, e.g. brain waves [EEG] detection, electromyograms [EMG] detection, electrodermal respons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6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on the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其交互方法。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包括肌电臂环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肌电臂环中包括臂环本体、分别设置于臂环本体的信号处理单元、传感器单元和第一无线发送单元;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包括头戴设备本体、分别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的处理单元、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以及应用执行外设,其中,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处理信号控制应用执行外设和/或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本发明可以替代手持手机的所有常规功能,用户使用该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可以解放双手,且采用头戴式和臂环的结构减少了遗失的可能。

Description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的用户占比越来越高。
而目前市场上现有手机的使用方式仍以手持为主,还有一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需要与手机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手机易遗失导致个人信息受损的严重性也加大,手持式的手机与用户双手的黏性过大,容易影响用户的生活。考虑到手机的黏性,亟需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解放双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以实现解放用户的双手便可以实现操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肌电臂环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所述肌电臂环中包括臂环本体、分别设置于臂环本体的信号处理单元、传感器单元和第一无线发送单元;所述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包括头戴设备本体、分别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的处理单元、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以及应用执行外设;
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前臂运动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发送单元,用于无线发送所述预处理信号给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处理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预处理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单元中包括:EMG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力计。
优选的,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消息、视频输出、视频输入、音频输出、多媒体输入、多媒体输出、音频输入、拍照、应用软件操控、操作系统操控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调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应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优选的,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为后挂式耳机结构,在所述后挂式耳机结构上设置有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通过可折叠部件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可折叠部件移动至用户视线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肌电臂环中还包括设置在臂环本体上的第二无线接收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上的第二无线发送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给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状态通知,将所述状态通知发送给所述提示单元;
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透明的OLED显示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中,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传感器单元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所述前臂运动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发送单元无线发送所述预处理信号给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获取所述预处理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预处理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消息、视频输出、视频输入、音频输出、音频输入、多媒体输入、多媒体输出、拍照、应用软件操控、操作系统操控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单元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给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获取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状态通知,将所述状态通知发送给所述提示单元;
所述提示单元根据所述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
本发明通过肌电臂环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构成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肌电臂环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并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根据控制信号执行预设操作从而完成对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操控,可以替代手持手机的所有常规功能,用户使用该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可以解放双手,且采用头戴式和臂环的结构减少了遗失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结构框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肌电臂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结构框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头戴智能通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结构框图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其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情况,该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肌电臂环110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120。肌电臂环110中包括臂环本体111、分别设置于臂环本体111的信号处理单元112、传感器单元113和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头戴智能通讯设备120中包括头戴设备本体121、分别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121的处理单元122、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以及应用执行外设124。应用执行外设124、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均与处理单元122连接。如附图所示,肌电臂环110中还包括电池117。
传感器单元113,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112,用于对前臂运动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信号。
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用于无线发送预处理信号给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
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用于获取预处理信号。
处理单元122,用于根据预处理信号控制应用执行外设124和/或处理单元122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其中,前臂运动信号中包括:肌电臂环本体111中的传感器单元113由于用户手臂和/或手势运动而获取到的电信号。预处理信号是通过对前臂运动信号依次进行数模转换、滤波处理、加密操作得到的。信号处理单元112可以为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模转换器、携带滤波器的滤波电路以及携带编码器的编码电路。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可以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与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是可以匹配通信的模块。
应用执行外设124包括显示屏、音频输出装置、音频输入装置、摄像头以及射频模块,其中音频输出装置可以为耳机,音频输入装置可以为扬声器、话筒等。射频模块中可以包括基带芯片、天线等。另外,在智能手机中的所有输入输出设备均可以作为应用执行外设设置在该头戴设备上,例如:指纹识别装置、闪光灯、红外发射接收装置等。其中,显示屏的位置为当用户佩戴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时,显示屏设置于用户视线范围内。
实例1:预设“握拳旋转手腕”的手势指向“调节音量”控制指令。当用户执行手势“握拳旋转手腕”后,肌电臂环110中的传感器单元113获取到该手势信号,信号处理单元112通过放大过滤转换该手势信号,得到预处理信号,然后通过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发送给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将调节音量预处理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122,处理单元122将预处理信号与存储单元125中的数据库进行特征匹配,获得该特征所预置的指令,然后处理单元122执行该指令,从而,控制音频输出装置(应用执行外设124)调节音量。
本发明通过肌电臂环110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120构成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肌电臂环110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并生成对应的预处理信号,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根据预处理信号执行预设操作从而完成对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操控,可以替代手持手机的所有常规功能,用户使用该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可以解放双手,且采用头戴式和臂环的结构减少了遗失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传感器单元113优选的可以包括:EMG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力计。EMG传感器为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传感器,优选采用sEMG传感器。传感器单元11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用户通过前臂运动时,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准确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手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处理单元优选的,具体用于:根据预处理信号调用存储单元125中的对应控制指令,控制应用执行外设和/或处理单元自身执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消息、视频输出、视频输入、音频输出、音频输入、多媒体输入、多媒体输出、拍照、应用软件操控、操作系统操控的一种或几种。控制应用执行外设和/或处理单元自身执行的操作可以为:运行开放式操作系统,处理语音、数字(上网)、图像、音乐、多媒体以及可扩充性软件应用。还包括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拨打电话、接听电话通过音频输出装置来执行。发送短消息,通过射频模块来执行,视频输出通过显示屏来执行,包括显示图像的切换、视频的播放、暂停快进等操作。视频输入、拍照均通过摄像头来执行。应用软件操控是通过处理单元122和预设的应用软件调用的应用执行外设124来执行的。
如附图3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控制单元122的存储单元125,内部预先存储有控制指令命令数据库,控制指令命令数据库中将各预处理信号与控制命令映射。处理单元122,具体用于:根据预处理信号调用存储单元125中的对应控制指令控制应用执行外设124和/或处理单元122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如附图4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头戴设备本体121为后挂式耳机结构,在后挂式耳机结构上设置有耳机1241和显示屏1242,后挂式耳机结构的后挂部位壳体内放置头戴设备本体的功能硬件,如处理单元122、部分执行外设124(如射频模块等)、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等,后挂式耳机结构上还可以设置有耳麦1243,显示屏与头戴设备本体121通过可折叠部件126连接,显示屏通过可折叠部件126移动至用户视线范围内,这样采用后挂式头戴设备和通过折叠部件126连接的显示屏,使显示屏方便收纳,当显示屏折叠起来时,位于用户视线范围外,不阻挡视线,而当显示屏不折叠时,当用户佩戴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时,显示屏设置于用户视线范围内,便于观看。优选的,显示屏为透明的OLED显示屏,在显示信息的同时,不妨碍用户的视线。本实施例中,折叠部件126为旋转杆,方便用户将显示屏1242折叠起来时,旋转至脑后。
如附图5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肌电臂环110中还包括设置在臂环本体上的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和提示单元116,头戴智能通讯设备120中还包括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121上的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
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用于根据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给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28。
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是通过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处理器提取当前应用外设的特定状态后,提取得到头戴智能通讯设备的存储器中预存的对应状态通知,并发送状态通知给第二无线接收单元。
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用于获取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发送的状态通知,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提示单元。
具体的,获取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发送的状态通知,可以将状态通知发送给处理器,再通过处理器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提示单元116。
提示单元116,用于根据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其中,提示单元116可以通过处理器和外部的提示设备组合来实现。
其中,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与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可以通过同一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与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可以通过同一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与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均可以通过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硬件实现。
实例2:预设“中指拇指叩击”的手势控制“接听电话”的指令,当头戴智能通讯设备120接收到来电信号后头戴智能通讯设备120的控制器在存储器中调用相应的来电状态通知(可以包括来电显示)给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即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通过控制器获取到来电状态通知,肌电臂环110中的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获取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发送的来电状态通知,可以将状态通知发送给肌电臂环110中的处理器,再通过肌电臂环110中的处理器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提示单元116。提示单元116可以通过根据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肌电臂环110中的处理器控制和外部的提示设备组合来实现。其中提示设备可以为提示灯闪烁提示装置、震动提示装置等。用户接收到预设通知提示,再根据提示输入手势“中指拇指叩击”,肌电臂环111通过传感器单元111获取到用户的手势“中指拇指叩击”,即可接通来电,该接通来电过程与实例1中音量调节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交互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中,该方法包括:
S210:传感器单元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
前臂运动信号中包括:肌电臂环本体中的传感器单元由于用户手臂和/或手势运动而获取到的电信号。
S220:信号处理单元对前臂运动信号预处理,得到对应的预处理信号。
预处理信号是通过对前臂运动信号依次进行数模转换、滤波处理、加密操作得到的。信号处理单元可以为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模转换器、携带滤波器的滤波电路以及携带编码器的编码电路。
S230:第一无线发送单元无线发送预处理信号给第一无线接收单元。
第一无线发送单元可以通过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硬件实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是通过与第一无线发送单元是可以匹配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实现的。
S240:第一无线接收单元获取预处理信号。
S250:处理单元根据预处理信号控制应用执行外设和/或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应用执行外设包括显示屏、音频输出装置、音频输入装置、摄像头以及射频模块,其中音频输出装置可以为耳机,音频输入装置可以为扬声器、话筒等。另外,在智能手机中的所有输入输出设备均可以作为应用执行外设设置在该头戴设备上,例如:指纹识别装置、闪光灯、红外发射接收装置等。其中,显示屏的位置为当用户佩戴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时,显示屏设置于用户视线范围内。
实例3:预设“握拳旋转手腕”的手势指向“调节音量”控制指令号,当用户执行手势“握拳旋转手腕”后,肌电臂环中的传感器单元获取到该手势信号,信号处理单元通过放大过滤转换该手势信号,得到预处理信号,然后通过第一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给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第一无线接收单元将调节音量预处理信号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将预处理信号与存储单元中的数据库进行特征匹配,获得该特征所预置的指令,然后处理单元执行该指令,从而,控制音频输出装置(应用执行外设)调节音量。
本发明通过肌电臂环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并生成对应的预处理信号,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根据预处理信号执行预设操作从而完成对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操控,可以替代手持手机的所有常规功能,用户使用该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可以解放双手,且采用头戴式和臂环的结构减少了遗失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传感器单元优选的,S250具体为:处理单元根据预处理信号控制应用执行外设和/或处理单元自身执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消息、视频输出、视频输入、音频输出、音频输入、多媒体输入、多媒体输出、拍照、应用软件操控、操作系统操控的一种或几种。控制应用执行外设和/或处理单元自身执行的操作可以为:运行开放式操作系统,处理语音、数字(上网)、图像、音乐、多媒体以及可扩充性软件应用。还包括将所述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并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拨打电话、接听电话通过音频输出装置来执行。发送短消息,通过射频模块来执行,视频输出通过显示屏来执行,包括显示图像的切换、视频的播放、暂停快进等操作。视频输入、拍照均通过摄像头来执行。应用软件操控是通过处理单元122和预设的应用软件调用的应用执行外设124来执行的。
如图7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S210之前,还包括:
S260:第二无线发送单元根据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给第二无线接收单元。
具体的,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是通过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处理器提取当前应用外设的特定状态后,提取得到头戴智能通讯设备的存储器中预存的对应状态通知,并发送状态通知给第二无线接收单元。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可以为来电状态通知、应用消息状态通知、短消息状态通知等,其中,应用消息状态通知可以为进入拍照模式通知、开启某应用通知等。
S270:第二无线接收单元获取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状态通知,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提示单元。
具体的,获取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状态通知,可以将状态通知发送给处理器,再通过处理器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提示单元。
其中,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与第一无线接收单元123可以通过同一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与第一无线发送单元114可以通过同一无线通信装置。第二无线发送单元128与第二无线接收单元115均可以通过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硬件实现。
S280:提示单元根据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
其中,提示单元可以通过肌电臂环的处理器和外部的提示设备组合来实现。
实例4:预设手势“中指拇指叩击”的手势控制“接听电话”的指令,当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接收到来电信号后,发送给头戴智能通讯设备的控制器在存储器中调用相应的来电状态通知(可以包括来电显示)给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即第二无线发送单元通过控制器获取到来电状态通知,肌电臂环中的第二无线接收单元获取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来电状态通知,可以将状态通知发送给肌电臂环中的处理器,再通过肌电臂环中的处理器将状态通知发送给提示单元。提示单元可以通过根据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肌电臂环中的处理器控制和外部的提示设备组合来实现。其中提示设备可以为声音提示灯闪烁装置、震动提示装置等。用户接收到预设通知提示,再根据提示输入手势“中指拇指叩击”,肌电臂环通过传感器单元获取到用户的手势“中指拇指叩击”,即可接通来电,该接通来电过程与实例3中音量调节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传感器单元优选的可以包括:EMG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力计的。EMG传感器为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传感器,优选采用sEMG传感器。传感器单元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用户通过前臂运动时,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准确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手势。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肌电臂环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构成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肌电臂环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并生成对应的预处理信号,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根据预处理信号执行预设操作从而完成对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操控,可以替代手持手机的所有常规功能,用户使用该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可以解放双手,且采用头戴式和臂环的结构减少了遗失的可能。
虽然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但是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组合,而并非仅是权利要求中所明确给出的组合。
这里所要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但是这些描述并不应当以限制的含义进行理解。相反,可以进行若干种变化和修改而并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肌电臂环和头戴智能通讯设备;所述肌电臂环中包括臂环本体、分别设置于臂环本体的信号处理单元、传感器单元和第一无线发送单元;所述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包括头戴设备本体、分别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的处理单元、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以及应用执行外设;
所述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前臂运动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发送单元,用于无线发送所述预处理信号给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处理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处理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中包括:EMG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力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消息、视频输出、视频输入、音频输出、音频输入、多媒体输入、多媒体输出、拍照、应用软件操控、操作系统操控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号调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对应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为后挂式耳机结构,在所述后挂式耳机结构上设置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头戴设备本体通过可折叠部件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可折叠部件移动至用户视线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臂环中还包括设置在臂环本体上的第二无线接收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头戴智能通讯设备中还包括设置于头戴设备本体上的第二无线发送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给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状态通知,将所述状态通知发送给所述提示单元;
所述提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戴智能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透明的OLED显示屏。
8.一种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的交互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传感器单元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所述前臂运动信号预处理,得到预处理信号;
所述第一无线发送单元无线发送所述预处理信号给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获取所述预处理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预处理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预设操作,具体包括: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应用执行外设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自身执行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发送短消息、视频输出、视频输入、音频输出、音频输入、多媒体输入、多媒体输出、拍照、应用软件操控、操作系统操控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获取用户输入的前臂运动信号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根据所述当前工作状态发送状态通知给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获取所述第二无线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状态通知,将所述状态通知发送给所述提示单元;
所述提示单元根据所述状态通知执行预设通知提示。
CN201610390825.8A 2016-06-03 2016-06-03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Pending CN105915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0825.8A CN105915252A (zh) 2016-06-03 2016-06-03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0825.8A CN105915252A (zh) 2016-06-03 2016-06-03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252A true CN105915252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2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0825.8A Pending CN105915252A (zh) 2016-06-03 2016-06-03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525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5112A (zh) * 2016-11-02 2017-01-25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种体育活动检测系统
CN106774842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驾驶情境下手势交互控制系统
CN10826812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成都虚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指令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334A (zh) * 2010-04-01 2010-09-01 夏翔 多功能电子眼镜
CN203313378U (zh) * 2013-07-12 2013-11-27 黄通兵 一种便于收纳的扬声器连接装置和新型眼镜式设备
CN103645804A (zh) * 2013-12-18 2014-03-1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识别人体手势的方法、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手表
CN104244132A (zh) * 2014-09-12 2014-12-24 深圳市磁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耳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641413A (zh) * 2012-09-18 2015-05-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头戴式显示器来实现人际交互
CN204616022U (zh) * 2015-04-16 2015-09-02 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折叠耳机的护目镜显示器
CN10495044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美商晶典有限公司 头戴式扩增实境显示系统
CN205158728U (zh) * 2015-11-19 2016-04-13 陆庆健 一种手语翻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9334A (zh) * 2010-04-01 2010-09-01 夏翔 多功能电子眼镜
CN104641413A (zh) * 2012-09-18 2015-05-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头戴式显示器来实现人际交互
CN203313378U (zh) * 2013-07-12 2013-11-27 黄通兵 一种便于收纳的扬声器连接装置和新型眼镜式设备
CN103645804A (zh) * 2013-12-18 2014-03-1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识别人体手势的方法、装置以及使用其的手表
CN10495044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美商晶典有限公司 头戴式扩增实境显示系统
CN104244132A (zh) * 2014-09-12 2014-12-24 深圳市磁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耳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16022U (zh) * 2015-04-16 2015-09-02 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折叠耳机的护目镜显示器
CN205158728U (zh) * 2015-11-19 2016-04-13 陆庆健 一种手语翻译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5112A (zh) * 2016-11-02 2017-01-25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种体育活动检测系统
CN106774842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驾驶情境下手势交互控制系统
CN108268123A (zh) * 2016-12-30 2018-07-10 成都虚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指令识别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633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Recognition
CN111443884A (zh) 投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08775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over an audio jack for mobile devices
CN203279119U (zh) 基于运动传感器的无线耳机
JP6050490B2 (ja) データ伝送デバイス及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CN105915252A (zh) 穿戴式智能通讯设备及交互方法
CN108847012A (zh) 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235753A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操作的方法
WO2014210530A1 (en) Digital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headset computer
CN109407858A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113521485A (zh) 一种睡眠辅助方法、电子设备和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104460957A (zh) 环形穿戴式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40805U (zh) 智能指环及手环通信装置
CN108429956B (zh) 无线耳机、控制操作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06479952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8634499A (zh) 智能指环
CN106031135A (zh) 可穿戴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2420039A (zh) 一种交通工具的人机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207898467U (zh) 一种智能腕带
CN110677163A (zh) 通信语音输出方法、穿戴式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9098A (zh) 路径提示方法、装置、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10234137A (zh) 通信控制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2472642U (zh) 贴身式计算和记忆装置
CN215603479U (zh) 一种智能头盔
JP2017046361A (ja) データ伝送デバイス及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