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1138A -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1138A
CN105911138A CN201610209595.0A CN201610209595A CN105911138A CN 105911138 A CN105911138 A CN 105911138A CN 201610209595 A CN201610209595 A CN 201610209595A CN 105911138 A CN105911138 A CN 105911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oint
average response
response energy
energy
wave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95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1138B (zh
Inventor
冯少孔
车爱兰
彭冬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Zhu Sheng Civ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Zhu Sheng Civ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Zhu Sheng Civ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Zhu Sheng Civi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95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1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1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1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45Analysing solids by imparting shocks to the workpiece and detecting the vibrations or the acoustic waves caused by the sho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3Solids
    • G01N2291/0232Glass, ceramics, concrete or ston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8Material parameters
    • G01N2291/0289Internal structure, e.g. defects, grain size, tex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4Wave modes and trajectories
    • G01N2291/042Wave modes
    • G01N2291/0421Longitudinal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4Wave modes and trajectories
    • G01N2291/044Internal reflections (echoes), e.g. on walls or def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首先,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然后,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最后,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即可根据所述平面分布图判断岩土工程介质内部的缺陷分布情况,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由于本方法中只需要计算平均响应能量,因此,所述方法分析参数少、数据处理量小、处理效率高和处理速度快,能够实现对工程质量更加快速的检测。

Description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渡槽、桥梁、隧洞和地下厂房等混凝土结构建筑越来越大,各种工程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施工前的地质监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测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号为201210157555.8、发明名称为《一种复杂岩土介质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杂岩土介质的冲击映像方法,包括:第一,在测线上设置一个检波器,然后在与检波器设定距离的地方敲击介质表面,同时用测量仪器记录由检波器接受到的冲击弹性波信号,完成了一个点的数据采集后;第二,将检波器和冲击点都向前移动,再按同样的方法采集下一个点的数据;重复以上第一、第二步过程直至整条测线的数据被采集完为止;第三,将记录的弹性波信号按检波器坐标的大小依次排列,得到一条原始的共偏移距映像剖面,对检测数据进行波形分布、频谱分布、时频分布等处理,把处理结果按实际位置做成剖面图。该方法类似于石油勘探用的反射法地震勘探,当打击沉管隧道等岩土介质的底板表面时就会产生弹性波,弹性波遇到界面(不同介质的结合面)就会产生反射,反射的强弱反映介质的情况,通过对检测到的冲击波波形、频谱、小波等分析,查明复杂介质的空间分布(注浆效果、空洞分布)。
但在实际应用中,发明人发现上述冲击映像方法由于要对检测数据进行波形分布、频谱分布、时频分布等多种处理,需要多种分析方法进行联合分析判断,存在分析参数多、数据处理量大、效率不够高等缺点,用于实际工程时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以减少数据采集量及数据处理量,提高检测效率,以实现快速、实时的岩土工程检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包括:
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包括速度响应波形数据或加速度响应波形数据;
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
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
可选的,所述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具体包括:
将所述响应波形数据的波形按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展开形成共偏移距剖面,然后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做成平面分布图,在所述平面分布图中,以所述检测点沿测线的距离为X坐标,垂直于所述测线方向为Y轴,各检测点在Y方向的距离为Y坐标,用颜色或等高线表示平均响应能量的大小。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前,还包括:
沿测线设置多个检测点,对每个所述检测点执行以下操作:
在距所述检测点设定距离的激发点位置采用激发装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以及,在所述检测点采用检测装置采集响应波形数据。
可选的,所述检测点与所述激发点之间的距离为偏移距,所有检测点采用相同的偏移距;
所述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包括:
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向对应的激发点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个偏移距后做成平面分布图。
可选的,所述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包括:
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垂直于介质表面方向的响应波形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包括:
对每个所述检测点,分别根据所述响应波形数据计算响应波形的平均能量;
将所有检测点的所述平均能量做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所述平均响应能量无量纲。
可选的,所述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还包括:
采用三维波动方程仿真计算所述平均响应能量与工程缺陷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平均响应能量与工程缺陷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平面分布图转换为工程缺陷分布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在沿测线设置的检测点处采集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包括速度响应波形数据或加速度响应波形数据;
激发装置,用于在距所述检测点设定距离的激发点位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采用所述检测装置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以及,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波装置和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
所述检波装置,用于在沿测线设置的检测点处采集弹性波信号;
所述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用于把所述检波装置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数字化和记录,形成响应波形数据。
可选的,所述检波装置包括:速度型检波器或加速度型检波器,所述速度型检波器或加速度型检波器的检测内容为垂直于介质表面方向的单分量弹性波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只需要根据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并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即可根据所述平面分布图判断岩土工程介质内部的缺陷分布情况,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由于本方法中只需要计算平均响应能量,因此,所述方法分析参数少、数据处理量小、处理效率高和处理速度快,能够实现对工程质量更加快速的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本质上与所述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实施例中波形采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实施例中平均响应能量的平面分布图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为了便于理解,此处对冲击映像法的原理进行简要解释,冲击映像法是在介质表面施加微小瞬时冲击,产生应力波,当应力波在结构内部传播遇到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并引起结构表面微小的位移响应,这种响应被安装在冲击点附近的传感器接收并进行波形罗列,根据所述波形的平均响应能量分布,即可判断该地质结构下有无缺陷。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包括速度响应波形数据或加速度响应波形数据。
所述响应波形数据是利用检测装置采集获得的,本步骤可以在采集后直接使用,也可以是预先采集好后在本步骤中调取使用。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前,还包括:
沿测线设置多个检测点,对每个检测点执行以下操作:
在距所述检测点设定距离(也称为偏移距)的激发点位置采用激发装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以及,在所述检测点采用检测装置采集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多个检测点可以等间距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不等间距设置,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实施时,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实施例中波形采集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冲击震源为激发装置,用于在激发点位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激发垂直介质表面向下的冲击波(纵波),实际应用中,所述冲击震源可选用锤击震源;检波器属于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冲击波在遇到缺陷等时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由于施工前的地质检测和工程质量检测的检测对象一般为几米至十几米范围内的浅层构造,因此,所述检测装置可以采用4-100Hz的动圈式垂直速度型检波器;此外,由于所述检波器只能采集弹性波信号,因此,所述检测装置一般包括检波装置和波形采集装置,其中,检波装置可以由检波器实现,波形采集装置可以使用数字地震仪实现,用于根据所述弹性波信号生成相应的响应波形数据;dx偏移距为激发点与检测点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检测点进行检测时,所述偏移距保持一致。
考虑到地质监测只需要检测垂直于介质表面的反射弹性波,即可进一步推测出该位置对应的地质状况,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为垂直于介质表面的响应波形数据,即所述检波器只需要按照适当的固有频率采集垂直于介质表面的单分量的响应波形数据,相应的,所述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包括: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垂直于介质表面方向的响应波形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不再需要采集三分量的波形数据,减少了数据采集量和数据处理量。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波器和所述激发装置的数量可以都为1个,在实施时按照顺序沿测线等间隔或不等间隔移动依次对每个检测点进行检测;也可以都为多个,在实施时沿测线等间隔或不等间隔排列,然后同时测量,以上均为本申请的可变更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只需要在距检测点设定距离的一个激发点进行敲击,不再需要在检测点附近5个激发点进行敲击,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工作量,相应的减少了后续的数据处理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获取的可以是一条测线上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以获取一条测线上对应的缺陷分布情况,也可以是多条测线上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以获取整个平面对应的缺陷分布情况,其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S102: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包括:
对每个所述检测点,分别根据所述响应波形数据计算响应波形的平均能量;
将所有检测点的所述平均能量做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所述平均响应能量无量纲。
步骤S103: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具体包括:
将所述响应波形数据的波形按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展开形成共偏移距剖面,然后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做成平面分布图,在所述平面分布图中,以所述检测点沿测线的距离为X坐标,垂直于所述测线方向为Y轴,各检测点在Y方向的距离为Y坐标,用颜色或等高线表示平均响应能量的大小。
由于平均响应能量与介质内部的质地分布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所述平面分布图中的平均响应能量的分布情况即可推测岩土工程介质中的缺陷分布情况。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还包括:
采用三维波动方程仿真计算所述平均响应能量与工程缺陷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平均响应能量与工程缺陷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平面分布图转换为工程缺陷分布图。本实施例中,采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计算,获得平均响应能量的大小与工程介质质地密实程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可将所述平面分布图中的平均响应能量转换成工程介质质地密实程度,进而将所述平面分布图转换为工程缺陷分布图,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工程缺陷的分布情况。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实施例中平均响应能量的平面分布图的示意图,经发明人试验确认,平均响应能量与介质内部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若平均响应能量均匀分布,则说明介质内部质地均匀,不存在缺陷等;若平均响应能量分布不均匀,则平均响应能量较高的位置对应的介质内部质地较为疏松,可能存在缺陷。如图所示,平均响应能量低于1.00的即可判断为密实区域,平均响应能量介于1.00与1.50之间即可判断为尖灭区域,平均响应能力高于1.50即可判断为缺陷区域。据此,即可根据平均响应能量的平面分布图推测出相应位置处介质内部的质地情况,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
考虑到,在所述检测点采集到的响应波形数据实际上反映的是所述检测点与所述激发点连线中点位置处的地质情况,因此,需要对所述平面分布图进行修正,以提高本方法的检测精度,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点与所述激发点之间的距离为偏移距,所有检测点采用相同的偏移距;
所述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包括:
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向对应的激发点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个偏移距后做成平面分布图。
以上,通过步骤S101至S103,完成了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流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只需要根据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并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即可根据所述平面分布图判断岩土工程介质内部的缺陷分布情况,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无损检测,由于本方法中只需要计算平均响应能量,因此,所述方法分析参数少、数据处理量小、处理效率高和处理速度快,能够实现对工程质量更加快速的检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该系统实施例基本按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包括:
检测装置101,用于在沿测线设置的检测点处采集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包括速度响应波形数据或加速度响应波形数据;
激发装置102,用于在距所述检测点设定距离的激发点位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
数据处理装置103,用于根据采用所述检测装置101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以及,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101包括检波装置和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
所述检波装置,用于在沿测线设置的检测点处采集弹性波信号;
所述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用于把所述检波装置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数字化和记录,形成响应波形数据。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波装置包括:速度型检波器或加速度型检波器,所述速度型检波器或加速度型检波器的检测内容为垂直于介质表面方向的单分量弹性波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包括:数字地震仪。所述数字地震仪包括前方滤波电路、多路转换开关、主放、采样保持器、模数转换器、磁记录器和回放滤波器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本质上与所述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除非另有规定,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包括速度响应波形数据或加速度响应波形数据;
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
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具体包括:
将所述响应波形数据的波形按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展开形成共偏移距剖面,然后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做成平面分布图,在所述平面分布图中,以所述检测点沿测线的距离为X坐标,垂直于所述测线方向为Y轴,各检测点在Y方向的距离为Y坐标,用颜色或等高线表示平均响应能量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前,还包括:
沿测线设置多个检测点,对每个所述检测点执行以下操作:
在距所述检测点设定距离的激发点位置采用激发装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以及,在所述检测点采用检测装置采集响应波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点与所述激发点之间的距离为偏移距,所有检测点采用相同的偏移距;
所述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包括:
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向对应的激发点方向移动二分之一个偏移距后做成平面分布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包括:
获取利用检测装置沿测线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垂直于介质表面方向的响应波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包括:
对每个所述检测点,分别根据所述响应波形数据计算响应波形的平均能量;
将所有检测点的所述平均能量做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所述平均响应能量无量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三维波动方程仿真计算所述平均响应能量与工程缺陷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平均响应能量与工程缺陷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平面分布图转换为工程缺陷分布图。
8.一种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在沿测线设置的检测点处采集响应波形数据,其中,所述响应波形数据包括速度响应波形数据或加速度响应波形数据;
激发装置,用于在距所述检测点设定距离的激发点位置垂直敲击介质表面;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采用所述检测装置采集的多个检测点的响应波形数据,计算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以及,将每个所述检测点的平均响应能量按照所述检测点的坐标生成平面分布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波装置和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
所述检波装置,用于在沿测线设置的检测点处采集弹性波信号;
所述波形采集与记录装置,用于把所述检波装置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数字化和记录,形成响应波形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装置包括:速度型检波器或加速度型检波器,所述速度型检波器或加速度型检波器的检测内容为垂直于介质表面方向的单分量弹性波信号。
CN201610209595.0A 2016-04-06 2016-04-06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911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9595.0A CN105911138B (zh) 2016-04-06 2016-04-06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9595.0A CN105911138B (zh) 2016-04-06 2016-04-06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1138A true CN105911138A (zh) 2016-08-31
CN105911138B CN105911138B (zh) 2019-02-05

Family

ID=5674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9595.0A Active CN105911138B (zh) 2016-04-06 2016-04-06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11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624A (zh) * 2017-06-12 2018-12-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缺陷检测方法以及缺陷检测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2880A (ja) * 2006-09-27 2008-04-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面弾性波計測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520075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基于谐波小波包的直升机部件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的测试方法
CN102680575A (zh) * 2012-05-17 2012-09-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复杂岩土介质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CN104007176A (zh) * 2014-05-12 2014-08-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复杂岩土工程介质的全波场检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2880A (ja) * 2006-09-27 2008-04-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面弾性波計測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2520075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基于谐波小波包的直升机部件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的测试方法
CN102680575A (zh) * 2012-05-17 2012-09-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复杂岩土介质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CN104007176A (zh) * 2014-05-12 2014-08-2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复杂岩土工程介质的全波场检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鸿凯等: "基于弹性波理论的高铁线下结构病害快速检测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624A (zh) * 2017-06-12 2018-12-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缺陷检测方法以及缺陷检测装置
CN109030624B (zh) * 2017-06-12 2021-02-2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缺陷检测方法以及缺陷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1138B (zh)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0575B (zh) 一种复杂岩土介质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CN104297788B (zh) 基于波形起振趋势线斜率的矿山微震和爆破信号识别方法
CN104251883A (zh) 一种非接触式检测岩石声波速度的方法
CN107356677B (zh) 基于旅行时层析成像和逆时偏移成像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CN103513270A (zh) 一种基于岩石声学特性的气层识别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4374828A (zh) 一种隐患探测的超声波层析成像方法
CN113484910B (zh) 基于地震干涉法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系统
CN103713050B (zh) 一种用激光接收装置测量地震波在岩石中的衰减曲线的方法
CN104459763A (zh) 紧支集小波探测地下空洞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00792B (zh) 基于台站与三维地震联合采集资料的速度反演方法
US20230324577A1 (en) Real-Time Microseismic Magnitud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US20120130643A1 (en) Identifying invalid seismic data
CN104764804A (zh) 超声Lamb波局部循环扫描概率重构层析成像方法
CN106249297A (zh) 基于信号估计的水力压裂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795793A (zh) 一种隧道围岩快速分级设备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0632667B (zh) 一种基于冲击波激震条件下的隐伏陷落柱超前探测方法
CN206385577U (zh) 基于冲击映像法的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施工效果监测系统
CN105022091B (zh) 一种无预测速的远场震源快速定位方法
CN114296132A (zh) 基于随钻地震波的深部岩体质量探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3513279B (zh) 一种基于地震波波动方程的照明分析计算方法及计算装置
CN111158050B (zh) 数据采集系统、方法及隧道地震波超前预报方法
CN113126144A (zh) 一种隧道三维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和方法
CN105911138A (zh) 基于平均响应能量的冲击映像方法及系统
CN112305591A (zh)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94009A (zh) 基于光电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反射波速度观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 room 1, unit 26, Sihai building,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Jiangsu, 226000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build up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 room 1, unit 26, Sihai building, Nantong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Jiangsu, 226000

Applicant before: Nantong Zhu Sheng Civil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