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8679B -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8679B
CN105908679B CN201610478525.5A CN201610478525A CN105908679B CN 105908679 B CN105908679 B CN 105908679B CN 201610478525 A CN201610478525 A CN 201610478525A CN 105908679 B CN105908679 B CN 105908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downstream
upstream
initial
tai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85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08679A (zh
Inventor
马玄恒
陈晓博
郑卫琳
卢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METALLURG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METALLURG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METALLURG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METALLURGIC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85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8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8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8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08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8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02Fixed barra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1/00Drainage of soil, e.g.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8/00Details of barrages or weirs ;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carried by lock or dry-dock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尾矿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包括在河道的C型或S型弯道入口处设置的上游初期坝和设置在弯道出口处的下游初期坝,在弯道中部设置分割坝;所述上游初期坝与分割坝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上游堆积坝,分割坝与下游初期坝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下游堆积坝;在弯道内侧的山体内设置有用于疏导河道内洪水的排洪隧洞,排洪隧洞的入口在上游初期坝的上游,出口在下游初期坝下游。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矿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背景技术
规模以上矿山采选企业在建设选矿厂的同时,必然配套建设尾矿库用于储存选矿作业的尾矿。我国的矿产资源普遍富矿少而贫矿多,选矿作业后势必产生大量的尾矿,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的铁矿选矿作业后会产生约60-80%的尾矿,一些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选矿作业后产生的尾矿更多,甚至达到95%以上,大量尾矿都堆存在尾矿库内,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时有尾矿库因为管理不善,出现扬尘、泄漏或垮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有鉴于此,国家大力鼓励对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得以控制尾矿库污染,减少土地占用,确保环境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根据尾矿成分、粒度及尾矿库位置等条件的不同,尾矿再利用方式有:制作免烧砖、混凝土或水泥添加剂、玻璃添加剂、尾矿库冲填采矿区、尾矿金属再回收等。但尾矿库内的尾矿进行再利用时,企业一般需要停产挖取尾矿或者再修建一座尾矿库用于周转,这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无形中影响了尾矿再利用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该尾矿库成本低,并且在挖取尾矿的同时,不影响尾矿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包括在河道的C型或S型弯道入口处设置的上游初期坝和设置在弯道出口处的下游初期坝,在弯道中部设置分割坝;所述上游初期坝与分割坝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上游堆积坝,分割坝与下游初期坝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下游堆积坝;
在弯道内侧的山体内设置有用于疏导河道内水流的排洪隧洞,排洪隧洞的入口在上游初期坝的上游,出口在下游初期坝下游。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初期坝、下游初期坝与弯道两侧山体连接处设置有坝肩截洪沟。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堆积坝、下游堆积坝的各级马道上均设置有水平排渗管和马道排水沟;水平排渗管与马道排水沟连通;各级马道排水沟与坝肩截洪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堆积坝、下游堆积坝的各级马道上每10米间隔设置水平排渗管。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堆积坝或下游堆积坝滩面上设置有浮船回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初期坝、分割坝和下游初期坝采用浆砌石重力式坝体,且下游初期坝的高度高于上游初期坝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洪隧洞的入口为喇叭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利用河道中的较大的弯道,在所截取的河道上游和下游分别修建初期坝,在所截取的河道段中间合适的位置修建分割坝,将截取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一座尾矿库但却是两个可堆积尾矿的部分,即上游段与下游段,生产时分别由上游初期坝和下游初期坝向分割坝方向排放尾矿。上游段与下游段部分可互相独立运行,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可在上、下游段同时排放尾矿或者其中一段排放尾矿,一段挖取尾矿再利用,使得选厂生产与尾矿综合利用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坝肩截洪沟,能够排除河道两岸山坡的洪水,避免对初期坝和堆积坝冲刷破坏。
进一步的,通过在堆积坝各级马道上设置水平排渗管,能够将坝内渗透水排出,降低堆积坝的浸润线。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浮船回水系统,方便将库区内的水进行收集后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尾矿库剖面图。
其中:1为上游初期坝;2为分割坝;3为下游初期坝;4为上游堆积坝; 5为下游堆积坝;6为排洪隧洞喇叭型入口;7为坝肩截洪沟;8为排洪隧洞; 9为浮船回水系统;10为水平排渗管;11为马道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包括在河道的C 型或S型弯道入口处设置的上游初期坝1和设置在弯道出口处的下游初期坝 3,在弯道中部的合适位置设置分割坝2;所述上游初期坝1与分割坝2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上游堆积坝4,分割坝2与下游初期坝3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下游堆积坝5;在弯道内侧的山体内设置有用于疏导河道内水流的排洪隧洞8,排洪隧洞8的入口在上游初期坝1的上游,出口在下游初期坝3下游。排洪隧洞8的入口为喇叭型。所述上游初期坝1、下游初期坝3与弯道两侧山体连接处设置有坝肩截洪沟。上游堆积坝4、下游堆积坝5的各级马道上设置有水平排渗管10和马道排水沟11;水平排渗管10与马道排水沟11连通;各级马道排水沟11与坝肩截洪沟7连通。上游堆积坝4或下游堆积坝5滩面上设置有浮船回水系统9。
实施例
该实施例为铅锌矿山企业,日处理矿石2000吨,利用本发明技术修建的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库容50余万立方,企业按照生产计划在上游段与下游段交替排放与挖取尾矿,尾矿全部提供给水泥厂作为添加剂使用。
图1所示,截取“C”型弯中约1000余米河道,修筑浆砌石重力式上游初期坝1、分割坝2和下游初期坝3,形成堆取尾矿的空间,后期生产中逐渐堆积上游堆积坝4、下游堆积坝5、其中一段排放尾矿时,另一段挖取尾矿送至水泥厂,彼此相互进行,选矿厂持续运行不受影响。
在“C”型弯环绕的山体内修建一条排洪隧洞8,将河道中的洪水从隧洞喇叭型入口6引入并疏导至河流的下游,截弯取直的排洪隧洞长度大幅缩短,只有500余米。利用河道“S”或“C”型弯,近距离修建一条排洪隧洞将河道中的水流疏导至河流的下游,相比沿库区修建排洪系统,截弯取直的隧洞长度大幅缩短,节约了投资。因排洪隧洞与尾矿库库区在独立的区域,修建时可同时施工,缩短尾矿库的建设周期。
在上、下游初期坝和堆积坝与山体的接触位置修建坝肩截洪沟7,排除两岸山坡的洪水,避免对初期坝和堆积坝冲刷破坏。
如图2所示,库区两岸山坡及堆积坝滩面的雨水与尾矿生产时的澄清水,利用库区设置的浮船回水系统9返回选厂循环使用。
为了保证尾矿库的安全运行,降低堆积坝的浸润线,在堆积坝各级马道每10米设置水平排渗管10,将坝内的渗透水排出至马道排水沟11。
本发明提供的尾矿库结构,占用面积小,在进行挖取尾矿再利用时,可对分割坝两侧的尾矿库轮流进行挖取,实现循环使用,这样就使得坝体不需太高,两端初期坝和中间的分割坝也不需要做到很高的高度,以便降低尾矿库的等级和安全隐患,减少企业安全投入;而且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大大减小了尾矿库造价,增加企业效益。由于坝体本身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对两侧的堆积坝循环进行挖取,使得浸润线始终处于较低的状态,能够保证坝体的安全。并且,由于占地面积小,堆积坝滩面减小,不需要在尾矿库内设置额外的排洪、排水设施。同时,本发明设置了浮船回水系统,能够将库区内的澄清水收集后返回选厂进行再利用,进一步保证库区的安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他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河道的C型或S型弯道入口处设置的上游初期坝(1)和设置在弯道出口处的下游初期坝(3),在弯道中部设置分割坝(2);所述上游初期坝(1)与分割坝(2)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上游堆积坝(4),分割坝(2)与下游初期坝(3)之间堆积尾矿形成下游堆积坝(5);
在弯道内侧的山体内设置有用于疏导河道内水流的排洪隧洞(8),排洪隧洞(8)的入口在上游初期坝(1)的上游,出口在下游初期坝(3)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初期坝(1)、下游初期坝(3)与弯道两侧山体连接处设置有坝肩截洪沟(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堆积坝(4)、下游堆积坝(5)的各级马道上均设置有水平排渗管(10)和马道排水沟(11);水平排渗管(10)与马道排水沟(11)连通;各级马道排水沟与坝肩截洪沟(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堆积坝(4)、下游堆积坝(5)的各级马道上每10米间隔设置水平排渗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堆积坝(4)或下游堆积坝(5)滩面上设置有浮船回水系统(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初期坝(1)、分割坝(2)和下游初期坝(3)采用浆砌石重力式坝体,且下游初期坝(3)的高度高于上游初期坝(1)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洪隧洞(8)的入口为喇叭型。
CN201610478525.5A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Active CN105908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525.5A CN105908679B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8525.5A CN105908679B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8679A CN105908679A (zh) 2016-08-31
CN105908679B true CN105908679B (zh) 2018-08-28

Family

ID=5675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8525.5A Active CN105908679B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86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25898A1 (ru) * 1980-06-27 1983-06-30 Донецкий Филиал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Горноруд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Способ захоронени отходов в естественных углублени х
CN102644288A (zh) * 2011-11-12 2012-08-22 刘照朗 一种节约清洁安全的无水尾矿库的建造方法
CN203383192U (zh) * 2013-06-14 2014-01-08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干式排放尾矿砂基础不透水坝的构造
CN104480949A (zh) * 2014-12-15 2015-04-0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强排渗上游式的尾矿库两级坝结构及其应用
CN205875095U (zh) * 2016-06-24 2017-01-11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25898A1 (ru) * 1980-06-27 1983-06-30 Донецкий Филиал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Горноруд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Способ захоронени отходов в естественных углублени х
CN102644288A (zh) * 2011-11-12 2012-08-22 刘照朗 一种节约清洁安全的无水尾矿库的建造方法
CN203383192U (zh) * 2013-06-14 2014-01-08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干式排放尾矿砂基础不透水坝的构造
CN104480949A (zh) * 2014-12-15 2015-04-0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强排渗上游式的尾矿库两级坝结构及其应用
CN205875095U (zh) * 2016-06-24 2017-01-11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8679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0498B (zh) 一种节水的尾矿排放方法
CN201330397Y (zh) 一种加高扩容老尾矿库
CN111305210B (zh) 采用中线法一次性建坝的超细粒尾矿库加高扩容堆排结构
CN104480974A (zh) 一种适用于上游式尾矿库的反向排渗系统及上游式尾矿库
CN107165129A (zh) 峡谷区高坝水电工程渣场沟水导流系统
CN103061327B (zh) 一种排土场综合治理方法
CN103266633B (zh) 一种湿法冶金尾渣库防渗漏排污水排洪方法
CN111305211B (zh) 一种一次性建坝的超细粒尾矿库采用中线法加高扩容的方法
CN204435430U (zh) 一种适用于上游式尾矿库的反向排渗系统及上游式尾矿库
CN204282320U (zh) 一种尾矿坝排水沟
CN103603666B (zh) 一种尾矿库采砂方法
CN208594321U (zh) 一种在高粘土次生硫化铜矿堆场上建设堆场底垫
CN114293990A (zh) 一种露天坑的填充方法
CN103628488A (zh) 一种尾矿坝子坝的筑坝方法
CN101929161B (zh) 排岩修筑高碾压透水尾矿坝的方法
CN103046536B (zh) 一种适于软弱地基的排土场综合治水措施
CN205875095U (zh)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结构
CN113027522A (zh) 一种煤矿疏水同层回灌方法
CN205954559U (zh) 用于大型拦渣场的沟水处理结构
CN105908679B (zh) 一种可重复堆取的尾矿库
CN103790223B (zh) 一种岩溶洼地排水系统
CN103999592B (zh) 一种防止酸性矿区废石场植被退化的方法
CN103233440B (zh) 一种基于矿渣型泥石流形成机理的防治方法
CN113622233B (zh) 一种可避免水冲击影响的露天矿双拱道路的施工方法
CN203008104U (zh) 一种塑料排水盲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