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0514B -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0514B
CN105900514B CN201480021256.9A CN201480021256A CN105900514B CN 105900514 B CN105900514 B CN 105900514B CN 201480021256 A CN201480021256 A CN 201480021256A CN 105900514 B CN105900514 B CN 105900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time
initial time
momen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12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00514A (zh
Inventor
官磊
马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00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0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00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0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通过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信设备可以在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前完成回退,避免了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起始时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通信设备的回退时间和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子帧的长度。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对于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通信设备中竞争资源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中,运营商所使用的频谱资源分为两种,一种为非授权频谱资源,一种为授权频谱资源。授权频谱资源,即只有购买了该授权频谱的运营商才有权利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不需要购买,只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就可以免费使用,在授权频段稀缺、价格高昂的今天,非授权频谱资源正逐渐受到运营商的关注。如何在非授权频段合理、高效的竞争到发送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为先检测后发送(Listen Before Talk,LBT),LBT的基本思想为:每个通信设备在某个信道上发送信号之前,需要先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即是否可以检测到附近节点正在占用所述信道发送信号,所述检测过程被称为空闲信道评测(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信道空闲,那么该通信设备就可以发送信号;如果检测到信道被占用,那么该通信设备当前就无法发送信号。
当通信设备检测到所述信道被占用时,该通信设备可以选择等待所述信道再次空闲时,再发送数据;考虑到当所述信道再次空闲时,可能会有多个通信设备有发送信号的需求,为了降低不同通信设备发送信号的冲突概率,需要引入回退机制。
现有的一种回退机制为基于随机时长的回退机制,即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随机选择一个时间长度作为回退时间长度,并以此回退时间长度进行回退,这个固定的范围被称为竞争窗口(Competition Window)。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应用回退计数器的方法实现这一机制:对每个需要竞争资源的通信设备,为各自的回退计数器在竞争窗口内随机选择一个值作为初始值;对于任一通信设备,当在一个CCA窗口时间内未检测到其他通信设备已经占用当前信道的情况下,更新其回退计数器,比如减一,但当检测到当前信道被占用的情况下,则挂起回退计数器,直至再次发现信道空闲时,继续根据在CCA窗口内的CCA结果更新回退计数器;若某一通信设备的回退计数器更新至预设阈值时,该通信设备占用信道发送信号。
上述的这种回退机制在现有的非授权频谱得到广泛利用,比如Wi-Fi系统。但是对于类似非授权长期演进(Unlicensed Long Term Evolution,U-LTE)系统这种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系统而言,直接应用这种机制会带来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这与固定子帧边界的特性是有关的:
以U-LTE为例,U-LTE继承了LTE系统的帧结构,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帧结构,而且帧的边界或者子帧边界在时间上是固定的,换句话说,对于一个U-LTE系统而言,其帧边界或者子帧边界在时间上对应确定的时刻,帧或者子帧边界包括帧或子帧的起始时刻和终止时刻。这种固定帧边界或者子帧边界的方式具有的优点包括:接收端与发送端同步复杂度降低;相邻小区可以通过时间同步来做干扰协调,尤其对于TDD系统尤为重要;进行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的载波聚合时,可以保证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的时间同步,保证上行反馈信道可以在授权载波上发送,降低了反馈信道的发送延时。
对于大多数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系统而言,子帧边界既是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又是上一个子帧的终止时刻。当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同时竞争资源时,可能会出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以U-LTE系统和Wi-Fi系统共存的场景为例:对于Wi-Fi节点而言,在执行回退时,只要回退计数器更新到预设阈值,Wi-Fi结点立即就可以发送业务信息;对于U-LTE的发送节点,在执行回退时,当回退计数器更新到预设阈值,按照回退机制,该U-LTE节点在当前时刻已经可以发送信号,但是由于当前时刻可能并未与子帧边界对齐,当前时刻不能发送有用信号。
一种方法为,该U-LTE节点从当前时刻开始发送填充信号以填充信道,以达到占用信道的目的,为后续在所述信道发送信号提供准备。
尽管这种提前填充信道的方法可以使得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在竞争发送资源过程中顺利占用信道,但是由于在执行回退过程中,有可能会跨越其子帧边界,从而在竞争得到资源的时刻距离下一子帧边界时间过长,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举一例说明此问题:
竞争窗口长度为100微秒(microsecond,μs),U-LTE节点的子帧长度为1毫秒(millisecond,ms)。情景中Wi-Fi节点占用信道,U-LTE节点有待发送数据;当Wi-Fi节点在距离U-LTE节点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还有90μs的时刻释放信道,信道转入空闲;U-LTE节点竞争资源,在100μs的竞争窗口中随机选择了95μs作为回退时间长度,并执行回退。
容易知道,假设场景中没有其他节点要竞争信道时,所述U-LTE节点将在95μs后确认竞争到发送资源,此时刻距离所述U-LTE节点的上一子帧边界的时间为5μs,距离下一个可以开始发送有用信号的子帧边界时间间隔为995μs,这就意味着,所述U-LTE节点需要发送995μs的填充信号以占用信道。
上例示出了一种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在竞争非授权频谱资源时,发送填充信号时间过长的情景。综上来说,现有的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在竞争非授权频谱资源时,存在发送填充信号时间过长的可能,从而造成了发送资源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装置,用以解决在竞争资源时,由于回退过程跨越子帧边界导致发送填充信号时间过长,对发送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信道检测的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根据本方案,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了回退时间长度,并根据此回退时间长度进行回退。由于回退时间长度被限定在所述时间间隔内,从而避免了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因为跨越子帧边界造成的发送填充信号时间过长的情况发生,从而改善了发送资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也用以解决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在竞争资源时,由于回退过程跨越子帧边界导致发送填充信号时间过长,对发送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包括31,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释放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检测到信道转入空闲;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检测到所述信道在第二时刻转入空闲;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所述处理器根据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在第二时刻信道转入空闲;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与子帧边界的关系,确定在可以占用的最后一个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由于所述第二时刻,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信道的时刻距离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这种方法可以使得通信设备在下一次竞争中,回退过程尽量不会跨越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提前填充信道过程中由于过度填充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序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竞争资源的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竞争资源的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信号的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结构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通过将回退时间长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边界的可能性,避免了由于回退过程跨越子帧边界导致回退时间加上填充信道的时间超过一个子帧长度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可以用在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中。图1示出了该方法的步骤,步骤包括:
101,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选的,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或者,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延迟帧间间隙IFS后的时刻。所述IFS可以为较短的短IFS(即Short IFS,SIFS),例如在时分双工U-LTE系统中为9us左右;还可以为分布式IFS(即Distributed IFS,DIFS),例如在时分双工U-LTE系统中为20us左右;还可以是其他取值的IFS。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前,首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若信道未处在空闲状态,或者所述信道处在被占用状态,则所述通信设备不能发送数据。所述通信设备可以继续检测信道,当检测到信道转入空闲后,认为信道空闲,可以将此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在具体的实现过程,还可能需要考虑帧间间隙IFS的问题,即当检测到信道转入空闲,再延迟IFS后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引入IFS,比如DIFS,目的是保护高优先级的信号先发送,比如Wi-Fi系统的ACK反馈只需要间隔SIFS,那么延迟一个DIFS就保护了上述ACK的发送。
所述第一时刻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上一轮成功竞争资源后,释放信道的时刻。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具体释放信道的方法可以参考本发明实施例3中步骤301、步骤302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是指以第一时刻为准的未来的第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对于大多数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系统而言,子帧边界既是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又是上一个子帧的终止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即不大于所述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这就意味着,对于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设备而言,所述通信设备从第一时刻开始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进行回退,由于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则在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到来前,所述通信设备一定能够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避免了在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边界,即跨越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更进一步的,当所述通信设备确定占用所述信道,但尚未到达下一子帧起始时刻时,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发送填充信号来占用所述信道,所述通信设备发送填充信号直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再发送有用信号。如果所述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跨越了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并成功竞争到所述信道的发送资源,这就意味着,所述通信设备回退时间长度与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长度超过了一个子帧的长度,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所述通信设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在回退过程中避免跨越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并成功竞争到所述信道的发送资源,则所述通信设备的回退时间长度与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长度不会超过一个子帧的长度,降低了对发送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率。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换言之,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的上限不大于所述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换言之,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回退时间长度可以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进行选择,具体的,竞争窗口的长度即为回退时间长度的选择范围,通信设备在选择回退时间长度时需要从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选择范围内进行选择。
可选的,根据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种可选的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方法为,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一个时间长度作为回退时间长度。对于参与竞争资源的通信设备来说,随机选择的方式保证了不同的通信设备在竞争资源时的公平性。具体的,随机选择的回退时间长度使得任一参与竞争资源的通信设备都有机会在本轮竞争中由于回退时间长度最短,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所述信道的发送资源。
102,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可选的,在步骤102后,还包括,根据检测信道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可选的,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可选的,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种检测信道的方法包括空闲信道评测CCA,具体为在一段时间内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检测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检测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中,通信设备包括并不限于U-LTE小区基站、演进型U-LTE小区基站、U-LTE终端设备、演进型U-LTE终端设备、具有Wi-Fi功能的终端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回退时间长度小于所述回退时间间隔。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将回退结束的时刻限定在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前,避免了由于回退过程跨越子帧边界而造成的,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长度加上回退时间的长度超过一个子帧的长度。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仍以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场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U-LTE节点的子帧长度为1ms。情景中Wi-Fi节点占用信道,U-LTE节点有待发送数据;当Wi-Fi节点在距离U-LTE节点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还有90μs的时刻释放信道,信道转入空闲;U-LTE节点竞争资源,根据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和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即下一个子帧边界,确定竞争窗口的长度为90μs,并在90μs的竞争窗口中随机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并执行回退。
容易知道,假设场景中没有其他节点要竞争信道时,所述U-LTE节点将在90μs以内确认竞争到发送资源,从而避免了回退时间长度超过90μs导致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边界的情况发生。换言之,所述U-LTE节点的回退时间,与在竞争到资源后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之和,在将信道转入空闲作为回退起始时刻的前提下,为90μs;相对于在背景技术中基于现有技术的例子,总的时间降低了90%,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回退机制具体可以通过回退计数器的机制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将回退时间长度以空闲信道评测CCA时间窗口为单位进行划分,回退时间长度除以CCA时间窗口的商的取整值作为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以CCA时间窗口内的CCA结果作为回退计数器的更新依据;当回退计数器更新至预设阈值时,占用所述信道。这种方法在工程上实现简单。以回退计数器的方式实现回退时间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其中,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满足所述回退时间长度除以CCA窗口时长的商。
可选的,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满足所述回退时间长度除以CCA窗口时间的商,若所述商不为整数,则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满足所述商的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
根据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和空闲信道评测CCA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对应着回退时间的长度。
可选的,若CCA窗口时间内所述信道空闲,则更新所述回退计数器。具体的,更新所述回退计数器是指对回退计数器的值进行改变,可选的,将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值加一或者减一,具体的更新方法与预设阈值等因素有关,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若所述CCA时间窗口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挂起所述回退计数器,当再次检测到信道空闲时,继续根据回退计数器的值执行回退;或者复位所述回退计数器,一种可选的复位方法包括,为所述回退计数器设置值为0或者一个较大的值,具体的复位方法与回退计数器的更新方法有关此处不做限定。
若所述回退计数器更新至预设阈值,则占用所述信道。可选的,预设阈值为0,当回退计数器更新至0时,表示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占用信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选的,回退机制具体可以通过另一种回退计数器的机制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确定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取值范围,根据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取值范围选择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根据CCA时间窗口的CCA结果对回退计数器的值进行更新,当回退计数器的值更新至预设阈值时,该通信设备占用信道。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确定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取值范围。
可选的,所述回退计数器初始值的取值范围包括[a,b],其中a为不小于0的整数,b包括所述时间间隔除以空闲信道评测CCA窗口时长的商的向上取整或者向下取整的结果。
根据所述回退计数器初始值的取值范围,确定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一个整数作为所述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由于CCA窗口时长是一段确定的时长,所以,当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确定后,实际上回退时间长度也就确定了。
根据CCA时间窗口内CCA结果,更新所述回退计数器;具体的,若所述CCA时间窗口内所述信道空闲,则更新所述回退计数器。其中,更新回退计数器是指对回退计数器的值进行更新,例如为回退计数器的值加一,或者减一。
可选的,若所述CCA时间窗口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挂起所述回退计数器,当再次检测到信道空闲时,继续根据回退计数器的值执行回退;或者复位所述回退计数器,一种可选的复位方法包括,为所述回退计数器设置值为0或者一个较大的值,具体的复位方法与回退计数器的更新方法有关此处不做限定。
若所述回退计数器更新至预设阈值,则占用所述信道。可选的,预设阈值为0,当回退计数器更新至0时,表示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占用信道。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回退计数器的实施方法也可以等价的转换为利用回退计时器的实施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出发,利用回退计时器进行实现的方法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上述时间间隔和当次竞争到信道后连续占用该信道的时长确定回退时长的取值范围或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的取值范围。一般的,如果当次竞争到信道后连续占用该信道的时长越长,确定的回退时长或回退计数器的取值范围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举例说明,假设两个竞争信道的U-LTE结点是同步的,那么上述时间间隔对于两者是一致的,如果仅根据该时间间隔来确定回退时长或计数器的取值范围的话,那么对于两者是一样,有可能出现竞争冲突。那么,可以进一步根据两者竞争到信道后本次需要发送的时长来确定上述取值范围,比如U-LTE结点1如果竞争到信道后需要占用10个子帧,而U-LTE结点2如果竞争到信道后需要占用5个子帧,那么前者的取值范围要大于后者。比如,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的取值范围对于结点1来说为[1,10],对于结点2来说为[1,5],那么结点2选择的初始值较大概率会小于结点1,而结点2占用信道的时间较短,也不会很严重的影响到结点1后续占用该信道。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通过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信设备可以在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前完成回退,避免了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起始时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通信设备的回退时间和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子帧的长度。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对于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基础,结合两个具体的情景对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中,包括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是帧同步的,且子帧边界既是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又是上一子帧的结束时刻;场景中还包括不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Wi-Fi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中,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长度是1ms;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Wi-Fi节点在进行CCA时的CCA窗口长度为10μs。图2示出了本场景Wi-Fi节点、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发送信号的时序图。
场景中,Wi-Fi节点正在占用信道发送数据,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在有待发送数据时,即业务承载到来时,检测所述信道是否空闲,即执行CCA。此时由于Wi-Fi节点正在占用信道,因此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会检测到信道不空闲,不能发送信号。
假设,在t0时刻,即当距离第一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还有50μs的时刻,所述Wi-Fi节点停止发送信号,所述信道转入空闲。此时,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检测到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根据此时刻确定第一时刻,一种可选的方法为,将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
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一种实现回退时间长度的方法为使用回退计数器。在该场景中,所述的时间间隔为50μs,由于CCA窗口时间为10μs,因此可以设定一个数据取值范围[0,5];在此范围内,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在此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整数作为各自的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此处,假设第一U-LTE通信设备随机选择的回退计数器初始值为3,第二U-LTE通信设备随机选择的回退计数器初始值为5。
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根据回退时间长度内的空闲信道评测CCA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信道。具体来说,第一U-LTE通信设备和第二U-LTE通信设备从第一时刻开始,以CCA窗口时间作为一个检测单位,检测所述信道是否空闲。当在一个CCA窗口时间内未检测到信道被占用时,通信设备的回退计数器更新,具体在此实施例中,回退计数器减一;并当回退计数器更新至0时认为竞争到发送资源,即0为所述回退计数器的预设阈值。
具体的,如图2中时序图所示,在具体t0时候之后10μs的时刻,即t1时刻,第一U-LTE通信设备的回退计数器由4更新为3,第二U-LTE通信设备的回退计数器由5更新为4。
假设从t0开始一直没有其他的通信设备抢占信道,那么在t2时刻,即距离t0时刻30μs的时刻,第一U-LTE通信设备的回退计数器更新至0,第一U-LTE通信设备提前填充信道,即发送填充信号占用信道,并在到达子帧边界t3时刻开始发送有用信号;第二U-LTE通信设备从t2时刻开始,在执行CCA时,检测到信道被占用,则停止更新回退计数器。
以上为一次竞争发送资源的过程,通过竞争资源的过程可以看出,第一U-LTE通信设备或第二U-LTE通信设备在执行回退时,不会跨越子帧边界,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或第二U-LTE通信设备在竞争到发送资源并发送填充信号时,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不会过长,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以上的实施过程中,回退计数器的更新方法具体为每次减一,预设阈值为0;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回退计数器的更新方式也可以为每次加一,预设阈值为一个大于0的固定值,初始化所述回退计数器时为其随机选择初始值;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初始化所述回退计数器时还可以为其重置预设阈值,从而使用相同的初始值和更新规则进行更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思想的各种实现方法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在以上的实施过程中,应用了回退计数器的方法实现了所述竞争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认识到,应用回退计数器的方法可以等价的转换为应用计时器的方法。应用计时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通过将回退结束时刻限定在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前,避免了由于回退过程跨越子帧边界,导致发送填充信道的时间长度过长的情况。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发送填充信号产生的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3
但是在现实的场景中,某些通信设备的回退时间不能根据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至下一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例如,通信设备在竞争到资源之前不具备探测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的能力。为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避免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或者系统。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步骤中提及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设备,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LTE小区基站、演进型U-LTE小区基站、U-LTE终端设备、演进型U-LTE终端设备、具有Wi-Fi功能的终端设备等,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301,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步骤302,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竞争窗口的长度是预先设定的,或者说竞争窗口的长度是可以预知的,其长度代表通信设备在执行回退机制时选择回退时间长度的范围。竞争窗口的长度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对应时间的其他单位。例如,竞争窗口的长度为100μs,则表示在回退时回退时间长度选择的上限为100μs;又例如,在以回退计数器作为回退时间长度实施方式的情景中,竞争窗口的值为10,则表示回退计数器的初始值选择上限为10,若每次更新回退计数器的CCA窗口时间为10μs,则竞争窗口对应的时间为100μs。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已经竞争得到发送资源,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已经或者即将在信道上发送信号。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方法竞争得到发送资源,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至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如何竞争得到发送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会占用一个或者连续多个子帧进行发送信号。具体的,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系统中,子帧的宽度是确定的,比如在U-LTE系统中,子帧的宽度为1ms。步骤301中所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是指第一通信设备占用的一个或者多个连续子帧中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可用子帧中连续发送信号。具体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第二时刻前发送信号与之前发送信号是连续的
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释放信道的时刻为第二时刻,由于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这就意味着,当信道被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后,若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者其他通信设备有竞争信道的需求,在信道转入空闲至下一个子帧边界的时间内,通信设备一定可以完成基于回退机制的竞争信道的过程,所以回退过程中不会出现跨越下一子帧边界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由于跨越子帧边界导致为了占用信道而提前填充信道过度的情况。
优选的,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长度减去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的差。这就意味着,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者其他通信设备有竞争信道的需求,在信道转入空闲时刻至下一个子帧边界的时间内,通信设备一定可以完成基于回退机制的竞争信道的过程,回退过程中不会出现跨越下一子帧边界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由于跨越子帧边界导致为了占用信道而提前填充信道过度的情况;而且,当通信设备选择的回退时间长度为最大时长,即为竞争窗口时长时,通信设备竞争到发送资源的时刻恰好为子帧边界,即不必提前填充信道以占用信道。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为了发送填充信号过长的问题,而且在统计上将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降为最小。
可选的,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还可以从一个有限的时间长度集合中进行选择。具体来说,若子帧长度为1ms,竞争窗口长度为150μs,那么优选的,第一时间长度为850μs,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而言,更容易实现的发送时间长度为100μs的整倍数,那么可以在可选的发送时间长度的集合{100μs,200μs,300μs......1000μs}中,选择800μs作为第一时间的长度。结合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on)U-LTE的场景,第一时间长度的取值集合包括TDDLTE系统中的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又例如,当前TDD的下行导频时隙支持的OFDM符号数可以为3、6、9、10、11或12中的任何一种。这种从有限的集合中选择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方法,具有易于与现有技术结合,降低实现的复杂度的优点。
可选的,上述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时,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来确定所述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其中第三通信设备可以是与第一通信设备相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可能不是对齐的,为了使第三通信设备在下一次竞争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出现回退过程中跨越其子帧起始时刻的问题,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第二时刻时,将第一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考虑在内。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
在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之前,首先定义第一子帧起始时刻和第二子帧起始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换句话说,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一个子帧起始时刻,而且第二子帧时刻是以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准的未来的第一个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和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关系,选择第二时刻所依赖的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可以包括: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或者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前的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用以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的关系,确定在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由于所述第二时刻,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信道的时刻距离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其他通信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设备在下一次竞争中,回退过程不会跨越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提前填充信道过程中由于过度填充造成的资源浪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一个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场景中包括第三U-LTE通信设备;其中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时间长度为1ms。U-LTE通信设备在竞争资源时执行基于随机数的回退竞争机制,竞争窗口长度为150μs;第三U-LTE通信设备每次占用信道的最大时长为2个子帧;第三U-LTE通信设备有超过2个子帧的信号需要发送。
假设第三U-LTE通信设备已经第一次获取了信道的发送资源,即将或者已经在所述信道上发送信号;尽管第三U-LTE通信设备有超过2个子帧的信号需要发送,但是受到每次占用信道最大时长为2个子帧的限制,第三U-LTE通信设备需要至少两次获取所述信道的发送资源才可以将信号发送完成。
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在第一次获取所述信道的发送资源后,发送信号;在可用的最后一个子帧,也就是第二个子帧内,需要提前释放信道,以便下一次竞争发送资源时不会因为过度填充信道造成资源浪费。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150μs和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确定在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即第二子帧中占用的发送信号的时间长度为1ms-150μs=850μs,即将距离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终止边界还有150μs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前发送信号,在第二时刻停止发送信号。
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在距离其子帧边界还有150μs的时刻释放信道。由于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仍然有发送信号的需求,因此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继续竞争信道。第三U-LTE通信设备采用基于回退机制的竞争信道的方法,竞争窗口为150μs,在此时间范围内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具体回退的方法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关于回退部分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由于选取回退时间的最大值不大于150μs,所以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再次竞争到所述信道的发送资源时,回退的过程中不会跨越子帧边界,需要发送填充信号以填充信道的时间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填充信道的开销得到控制,资源利用率降低。
以上场景仅从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角度考虑了如何划定第一时间的长度。下面示出另一种场景,场景中除了第三U-LTE通信设备以外,还包括第四U-LTE通信设备,其中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与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不同步,一个子帧的长度也为1ms。所述第四U-LTE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第一次发送信号过程中,也产生了发送信号的需求。
假设竞争窗口长度为150μs,当第三U-LTE通信设备第一次获得发送资源后,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确定在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U-LTE通信设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以及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和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第二时刻,一种确定的方法包括:
如图4所示,若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b3=1000μs与下一个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b4=1600μs之间的时间间隔b4-b3=600μs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tCW=150μs时,则可以以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b4的前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作为选择第二时刻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也就是说,第三U-LTE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发送信号的时间不大于1000-(1000-600)-150=450μs;也可以以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b3作为选择第二时刻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这两种选择都可以避免第四U-LTE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出现跨越其下一个子帧边界b4的问题。
如图5所示,若所示第三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b3=1000μs与下一个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b4=1100μs之间的时间间隔b4-b3=100μs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tCW=150μs时,以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b4作为选择第二时刻μs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这一种选择可以避免第四U-LTE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出现跨越其下一个子帧边界b4的问题。
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在确定第二时刻后,在所述第二时刻前发送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信道。当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后,所述第三U-LTE通信设备和所述第四U-LTE通信设备竞争发送资源,所述竞争资源的方法与前述基于回退的竞争资源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第四U-LTE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不会跨越所述第四U-LTE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过度发送填充信号以占用信道的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与子帧边界的关系,确定在可以占用的最后一个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由于所述第二时刻,即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信道的时刻距离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这种方法可以使得通信设备在下一次竞争中,回退过程不会跨越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提前填充信道过程中由于过度填充造成的资源浪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本方法可以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出的发送信号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设备,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LTE小区基站、演进型U-LTE小区基站、U-LTE终端设备、演进型U-LTE终端设备、具有Wi-Fi功能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可以是同一设备,也可以是不同设备。图6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步骤包括:
步骤601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检测到信道转入空闲;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前占用信道。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竞争窗口的宽度和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确定了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这种集合可以在TDD U-LTE系统中。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三通信设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具体的,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范围内,随机选择回退时间的长度。由于所述竞争窗口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选定回退时间长度并依次执行回退时,其回退过程的结束时刻会在所述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前,从而避免了跨越子帧边界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由于跨越子帧边界导致为了占用信道而提前填充信道过度的情况。
可选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同步,或者第三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为同一设备时,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在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并执行回退时,不会跨越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时刻时,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来确定所述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其中第三通信设备可以是与第一通信设备相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可能不是对齐的,为了使第三通信设备在下一次竞争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出现回退过程中跨越其子帧起始时刻的问题,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第二时刻时,将第一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考虑在内。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和/或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边界。
在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之前,首先定义第一子帧起始时刻和第二子帧起始时刻。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换句话说,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一个子帧起始时刻,而且第二子帧时刻是以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准的未来的第一个第三通信设备的子帧起始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和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关系,选择第二时刻所依赖的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可以包括: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或者所述第三通信设备的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前的子帧起始时刻。
步骤602,所述第三通信设备根据回退时间长度内的CCA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可选的,所述根据回退时间长度内的CCA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包括:检测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可选的,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具体的根据回退时间内的CCA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的方法与本发明实施例1中步骤102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第三通信设备检测到信道在第二时刻转入空闲,并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并竞争信道资源。由于所述第二时刻与竞争窗口的长度和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有关,所以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回退过程中不会跨越所述下一个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回退时间与填充时间之和超过一个子帧长度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接收消息的方法,本方法可以对应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出的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三通信设备为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设备,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U-LTE小区基站、演进型U-LTE小区基站、U-LTE终端设备、演进型U-LTE终端设备、具有Wi-Fi功能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三通信设备可以是同一设备,也可以是不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通信设备是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通信的设备。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步骤包括:
步骤701,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步骤702,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步骤703,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根据实施例提出的方法,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可用子帧时间内,特别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消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正确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接收信息,并且不会影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优点。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竞争资源的方法。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801,用于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收发器802,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信道检测的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包括: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或者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延迟帧间间隙IFS后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包括: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包括: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的上限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检测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下一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去竞争资源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已有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在竞争资源时通过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在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前完成回退,避免了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起始时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回退时间和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子帧的长度。利用本实施例的装置,对于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的发送信号的方法。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
所述处理器901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902,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902,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设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则有: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用以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的关系,确定在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由于所述第二时刻,即所述装置释放信道的时刻距离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其他通信设备或者本装置在下一次竞争中,回退过程不会跨越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提前填充信道过程中由于过度填充造成的资源浪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9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5提出的竞争资源的方法。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1001和收发器1002:
所述收发器1002用于检测到所述信道在第二时刻转入空闲;
所述收发器1002还用于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的子帧起始时刻。则有: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下一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当收发器检测到信道在第二时刻转入空闲,并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并竞争信道资源。由于所述第二时刻与竞争窗口的长度和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有关,所以所述竞争资源的设备在回退过程中不会跨越所述下一个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回退时间与填充时间之和超过一个子帧长度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10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6提出的接收信号的方法。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1101和接收器1102:
所述接收器1102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11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设,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则有: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根据实施例提出的装置,所述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可用子帧时间内,特别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消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正确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接收信息,并且不会影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优点。
实施例11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竞争资源的方法。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201,用于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检测模块,1202,用于根据所述回退时间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包括: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或者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延迟帧间间隙IFS后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的上限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
可选的,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发送模块,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用于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可选的,所述竞争资源的壮汉子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在竞争资源时通过根据第一时刻与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在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前完成回退,避免了回退过程中跨越子帧起始时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回退时间和发送填充信号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子帧的长度。利用本实施例的装置,对于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12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3提出的发送信号的方法。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301,用于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释放模块1302,用于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所述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设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则有: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以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用以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的关系,确定在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由于所述第二时刻,即所述装置释放信道的时刻距离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其他通信设备或者本装置在下一次竞争中,回退过程不会跨越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提前填充信道过程中由于过度填充造成的资源浪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13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5提出的竞争资源的方法。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1401,用于检测到在第二时刻信道转入空闲;
第二检测模块1402,用于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设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则有: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发送模块,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用于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信道检测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信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当收发器检测到信道在第二时刻转入空闲,并根据竞争窗口的长度选择回退时间长度,并竞争信道资源。由于所述第二时刻与竞争窗口的长度和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有关,所以所述竞争资源的设备在回退过程中不会跨越所述下一个子帧边界,从而避免了回退时间与填充时间之和超过一个子帧长度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14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装置可以用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6提出的接收信号的方法。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所述接收信号的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5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确定模块1502,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第二接收模块15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若设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则有: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可选的,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根据实施例提出的装置,所述装置根据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可用子帧时间内,特别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消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正确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接收信息,并且不会影响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优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被具体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等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在这里都统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计算机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在流程图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上执行。也应该注意,在某些替代实施方案中,在流程图中各步骤、或框图中各块所注明的功能可能不按图中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接连示出的两个步骤、或两个块实际上可能被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候可能被以相反顺序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1)

1.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包括:
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或者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延迟帧间间隙IFS后的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包括:
根据第一通信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
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所述回退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的上限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设备中。
8.一种发送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用以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信号。
14.一种竞争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通信设备在第二时刻检测到信道转入空闲;
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22.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25.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信道检测的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包括:
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或者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延迟帧间间隙IFS后的时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包括: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回退时间长度包括: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所述回退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的上限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
29.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检测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下一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检测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31.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35.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用以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信号。
37.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检测到信道在第二时刻转入空闲;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所述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所述处理器根据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
39.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的子帧起始时刻。
42.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的子帧起始时刻。
43.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下一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44.根据权利要求37至3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所述回退时间长度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45.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48.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回退时间长度;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不大于第一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由信道转入空闲时刻确定的包括:
所述第一时刻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的时刻;或者具体为所述信道转入空闲,并延迟帧间间隙IFS后的时刻。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释放所述信道的时刻,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所述第一时刻距离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51.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选择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通信时刻至下一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内,随机选择所述回退时间长度;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的取值范围的上限不大于所述时间间隔。
52.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发送模块,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用于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53.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任一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54.根据权利要求48至5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具有固定子帧边界的通信装置。
55.一种发送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时刻之前的可用子帧时间内连续发送信号;
释放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时刻释放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在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
57.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58.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发送信号的装置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59.根据权利要求55至5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60.根据权利要求55至5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以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消息,所述消息用以通知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所述第二时刻之前的时间内接收信号。
61.一种竞争资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到在第二时刻信道转入空闲;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回退时间长度内检测信道,得到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回退时间长度由竞争窗口长度确定;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中释放信道的时刻。
63.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64.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的起始时刻。
65.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的子帧起始时刻。
66.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所述竞争资源的装置的子帧起始时刻。
67.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发送模块,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一直空闲,则用于在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到达前,发送填充信号占用所述信道。
68.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占用所述信道;
若在所述回退时间内所述信道被占用,则不占用所述信道。
69.一种接收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消息;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消息确定第二时刻,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其最后一个可用子帧释放信道的时刻;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在所述最后一个可用子帧内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竞争窗口的长度。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一子帧起始时刻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或者
若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与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竞争窗口的长度,则所述下一子帧的起始时刻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最后一个可用子帧的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第二子帧起始时刻为所述第一子帧起始时刻的下一个第三通信设备子帧起始时刻。
71.根据权利要求69或7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与下一个子帧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取值集合包括:
下行导频时隙的时间长度的集合。
CN201480021256.9A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Active CN105900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8347 WO2016054817A1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0514A CN105900514A (zh) 2016-08-24
CN105900514B true CN105900514B (zh) 2019-07-19

Family

ID=55652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256.9A Active CN105900514B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0514B (zh)
WO (1) WO20160548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5579A (zh) * 2019-09-10 2022-04-15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缓解激进介质预留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9297B (zh) * 2018-08-15 2023-04-14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588A (zh) * 2007-06-22 2007-12-05 清华大学 基于信道时间分类的增强分布信道访问接纳控制方法
CN101909350A (zh) * 2010-08-13 2010-12-08 上海交通大学 实现无线网络中最大化生命期的方法
CN103427932A (zh) * 2012-05-14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3588A (zh) * 2007-06-22 2007-12-05 清华大学 基于信道时间分类的增强分布信道访问接纳控制方法
CN101909350A (zh) * 2010-08-13 2010-12-08 上海交通大学 实现无线网络中最大化生命期的方法
CN103427932A (zh) * 2012-05-14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5579A (zh) * 2019-09-10 2022-04-15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缓解激进介质预留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4365579B (zh) * 2019-09-10 2023-04-28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缓解激进介质预留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54817A1 (zh) 2016-04-14
CN105900514A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7725B1 (ko) 비스케줄링된 업링크에 대한 harq 피드백
RU267100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й им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азмера окна состязания в сети связи
CN106455117B (zh) 一种竞争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4994591B (zh)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CN105230107B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030035B1 (en)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for managing conten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31665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958714B (zh) 一种退避窗口的调整方法、通信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KR20180080222A (ko) 공유된 통신 매체 상의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널링
CN107734560A (zh) 信号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6993335A (zh) 前导码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EP3007511B1 (e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and user equipment
CN106686727B (zh) 多载波的竞争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70468A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50173074A1 (en) Random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162917B (zh) 一种非授权载波上传输资源的抢占方法及设备
CN107006015B (zh) 使用频谱资源进行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645318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63321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PARTICIPATING IN PREFERRED RANDOM ACCESS
CN107370589A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KR20130140162A (ko)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장비에서의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972105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9121203A (zh) 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网的随机接入方法、受控节点和控制节点
WO2017133778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networks
CN105900514B (zh)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