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0505B -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0505B
CN105900505B CN201480030907.0A CN201480030907A CN105900505B CN 105900505 B CN105900505 B CN 105900505B CN 201480030907 A CN201480030907 A CN 201480030907A CN 105900505 B CN105900505 B CN 105900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racking area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9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00505A (zh
Inventor
胡振兴
张戬
权威
高永强
李秉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00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0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00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0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6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using multi-step notification by changing the notification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在该方案中,即使终端在第一跟踪区和第三跟踪区都注册了,但是,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是第一跟踪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终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是第三跟踪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没必要在任何情况下寻呼终端时,第一跟踪区和第三跟踪区都要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因此,避免了无线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M2M(Machine to Machine,物联网)旨在实现人、设备与系统间的智能互连,在业界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的是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广泛用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目前,有些终端,尤其是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机器类通信)终端,可能处于覆盖强度较弱的区域,例如置于楼宇、地下室或铁盒中的的电表、水表等MTC终端,这些场所的信号不是很好,可能会有额外的信号损失,最大可到20dB。
为了使处于覆盖强度较弱的区域的终端能接收到MME(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通过基站发送的寻呼消息。
现有技术中,无论终端处于什么模式下,MME给寻呼终端所注册的跟踪区中的所有小区发送寻呼消息,令每一个小区都发送寻呼消息,由于一个终端在一个时刻只能驻留在某个小区,除此之外的其他小区发送的寻呼消息都不会收到响应,因此这些寻呼消息浪费了无线资源。当寻呼的是需要覆盖增强的终端时,由于需要重复发送寻呼消息,因此,浪费的无线资源就更为严重,如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信道及携带寻呼消息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信道,可能需要重复100多次甚至几百次,极大的消耗无线通信系统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用以解决目前在寻呼过程中存在的浪费无线资源的缺陷。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寻呼方法,包括:
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
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所述待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根据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具体包括:
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所述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侧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等级信息获取与所述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三种中的任意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确定寻呼所述终端时,向所述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寻呼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与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终端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所述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至第九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接入层从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第一跟踪区码,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所述接入层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所述终端的所述非接入层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获取第一跟踪区码,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所述接入层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接收所述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根据接入层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所述待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具体为: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结合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根据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结合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核心网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时,具体为: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时,具体为: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时,具体为: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所述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侧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等级信息获取与所述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至第十三种中的任意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寻呼所述终端时,向所述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寻呼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结合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终端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所述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至第九种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接入层从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接入层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调用所述非接入层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非接入层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接入层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非接入层接收所述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调用非接入层根据接入层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通常的,MME给寻呼终端所注册的所有跟踪区中的所有小区发送寻呼消息,令每一个小区都发送寻呼消息,由于一个终端在一个时刻只能驻留在某个小区,除此之外的其他小区发送的寻呼消息都不会收到响应,因此这些寻呼消息浪费了无线资源。当寻呼的是需要覆盖增强的终端时,由于需要重复发送寻呼消息,因此,浪费的无线资源就更为严重,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出这种情况下的第一跟踪区,令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进而寻呼终端,而不必要使与终端所注册的所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均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寻呼终端,因此,减少了无线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寻呼方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寻呼方法;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寻呼方法;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报覆盖增强模式的方法;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报定位模式的方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寻呼过程的实施例;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母“/”,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寻呼方法一种流程如下:
步骤100: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步骤110: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
步骤120: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第一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第二寻呼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寻呼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待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当然,上述只是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几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此时,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也有多种,例如: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同理,上述只是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的几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上述只是预设模式、预设状态、预设终端类型的几种具体例子,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有其他具体例子,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与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根据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确定第一跟踪区的方式,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跟踪区为终端所注册的所有跟踪区中的部分跟踪区,例如,终端所注册的所有跟踪区为100个跟踪区,那么第一跟踪区为100个跟踪区中的部分跟踪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操作:
接收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操作:
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同理,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操作:
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同理,本发明实施例中,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操作:
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不同的话,网络侧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重复发送次数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之后,还包括如下操作:
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此时,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时,具体为如下方式:
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其中,第一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上述讲述的是核心网设备确定等级信息后,再获取重复发送次数,并通知网络侧设备采用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之后,也可以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使得网络侧设备根据等级信息获取与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上述讲述的是核心网设备确定等级信息后,将等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由网络侧设备根据等级信息获取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还可能进行移动,进而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操作:
接收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此时,可选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以及用于确定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上述过程讲述的是,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所执行的操作,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能不满足预设条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确定寻呼终端时,向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第三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即使终端在第一跟踪区和第三跟踪区都注册了,但是,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是第一跟踪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终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是第三跟踪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没必要在任何情况下寻呼终端时,第一跟踪区和第三跟踪区都要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因此,避免了无线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讲述的是跟踪区,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位置区和路由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区域,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结合执行,在此不限定本发明技术方案必须包含上述全部步骤。
实施例二
参阅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寻呼方法另一种流程如下:
步骤200:终端接收与注册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第二寻呼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寻呼终端;
步骤210:终端根据第二寻呼消息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跟踪区为终端所注册的所有跟踪区中的部分跟踪区,例如,终端所注册的所有跟踪区为100个跟踪区,那么第一跟踪区为100个跟踪区中的部分跟踪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第二寻呼消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操作:
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核心网设备确定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还可能进行移动,移动至其他跟踪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第二寻呼消息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操作:
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终端接收核心网设备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进一步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操作:
终端接收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终端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终端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操作:
终端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
终端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终端确定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终端确定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终端确定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终端的接入层从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此时,终端获取第一跟踪区码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终端的接入层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终端的非接入层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出第一跟踪区码;
此时,终端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终端的非接入层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第一跟踪区码时,可选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终端的接入层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出第一跟踪区码;
终端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具体包括:
终端的非接入层接收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
终端的非接入层确定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上述讲述的是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的触发条件为终端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结合执行,在此不限定本发明技术方案必须包含上述全部步骤。
参阅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跟踪区更新消息上报的方法:
步骤A1: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B1:接收核心网设备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其中,触发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的触发条件有多种,例如:
终端确定从当前小区移动至相邻小区时,此时,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中不携带跟踪区标识列表。
或者,也可以是如下触发条件:
终端确定从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移动至相邻网络侧设备时,此时,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中不携带跟踪区标识列表。
或者,也可以是如下触发条件:
终端接收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终端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终端确定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此时,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其中,可选的,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或包括满足不同预设条件时,与不同预设条件分别对应的跟踪区码,每一个预设条件对应一个跟踪区码。
参阅图2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寻呼的方法:
步骤A2:终端确定自身无移动性时,将携带当前所在小区的小区标识的附着请求消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
步骤B2:核心网设备向终端返回附着接收消息;
步骤C2:核心网设备向该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发送寻呼消息,使得该小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在这个方案中,由于核心网设备只是向终端所在的小区发送寻呼消息,令该小区进行寻呼,因此,避免了无线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配置跟踪区标识列表的方法:
步骤A3:终端的接入层确定模式初始化或者模式更改时,将初始化的模式或者更改后的模式发送至非接入层;
步骤B3:终端的非接入层将初始化的模式或者更改后的模式通过NAS(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发送至核心网设备;
步骤C3:核心网设备通过初始化的模式或者更改后的模式为终端配置跟踪区标识列表。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讲述的是跟踪区,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位置区和路由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区域,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结合执行,在此不限定本发明技术方案必须包含上述全部步骤。
实施例三
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寻呼方法另一种流程如下:
步骤300: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寻呼消息;
步骤310:根据第一寻呼消息向待寻呼的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操作:
向终端发送携带跟踪区码信息的广播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码信息是从核心网设备获取的。
其中,可选的,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或包括满足不同预设条件与不同预设条件分别对应的跟踪区码,每一个预设条件对应一个跟踪区码。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讲述的是跟踪区,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位置区和路由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区域,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本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单独执行,也可以结合执行,在此不限定本发明技术方案必须包含上述全部步骤。
实施例四
参阅图4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上报覆盖增强模式的方法:
步骤400:终端确定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时,从覆盖增强专用资源中选择一个资源;
在该步骤中,覆盖增强专用资源可以为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进一步的,PRACH资源可以为preamble资源,也可以为发送preamble的时频资源。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确定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并确定与等级信息对应的覆盖增强专用资源。
步骤410:终端使用所选择的资源向网络侧设备发送preamble;
步骤420:网络侧设备收到preamble后,获取终端的覆盖增强信息;
具体的,该覆盖增强信息可以为终端需要覆盖增强的信息,或者终端的覆盖增强等级信息
步骤430:网络侧设备反馈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
步骤440:终端收到RAR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模式信息;
具体的,该模式信息可以为模式转换指示信息,或者一个新的建立原因值,进一步的该建立原因值为模式上报或状态上报或截短信令或截短上报或截短接入等。
同时,终端还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S-TMSI(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签约标识)或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具体的,该模式信息可以携带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中,或者也可以携带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CE(ControlElement,控制单元)中。
步骤450:网络侧设备收到模式信息后,向终端发送用于竞争解决的消息;
具体的,该消息可以为RRC消息,或者也可以是MAC CE。
步骤460:网络侧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终端的覆盖增强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
该步骤的目的是使得核心网设备记录终端对应的覆盖增强信息。
步骤470:终端收到用于竞争解决的消息,确定竞争解决后,返回空闲态。
上述过程讲述的是覆盖增强模式的上报,当然,也可以是路测模式的上报和定位模式的上报,还可以是状态的上报,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实施例五
参阅图4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状态上报的方法:
步骤4000: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选择的preamble;
步骤4100:网络侧设备收到preamble后,反馈RAR;
步骤4200:终端收到RAR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状态信息;
具体的,该状态信息可以为激活信息或去激活信息,或者为一个新的建立原因值,进一步的该建立原因值为激活或去激活或下行激活或下行去激活;
同时,终端还要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终端的标识信息,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S-TMSI或C-RNTI。
具体的,该状态信息可以携带在RRC消息中,或者也可以携带在MACCE中,进一步的,携带RRC消息或MAC CE的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中采用一个新的LCID(logical channel identity逻辑信道标识),该LCID用于指示RRC消息或者MAC CE。
步骤4300:网络侧设备收到状态信息后,向终端发送用于竞争解决的消息。
具体的,该消息可以为RRC消息,或者也可以是MAC CE。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网络侧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终端的状态信息,以及终端的标识信息;
该步骤的目的是使得核心网设备记录终端对应的状态信息,进而利用状态信息确定终端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终端收到用于竞争解决的消息时,确定竞争解决后,返回空闲态。
上述过程讲述的是状态的上报,当然,也可以是覆盖增强信息的上报或路测模式的上报和定位模式的上报,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详述。
上述五个实施例中提及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小区,基站,多播控制实体,或者其它可以与用户设备通信的网络节点,本发明不作限制;核心网设备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MME),系统架构演进网关,或者其它可以与网络侧设备通信的网络节点,本发明不作限制。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给出具体应用场景,针对寻呼过程,作出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5所示:
步骤500:终端向MME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步骤510:MME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步骤520:MME在需要寻呼终端时,判断终端是否处于覆盖增强等级模式,若是,执行步骤530,否则,执行步骤590;
步骤530:MME从附着接受消息中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并根据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步骤540:MME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并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将重复发送次数携带在第一寻呼消息中发送至基站;
步骤550:基站采用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步骤560: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并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标识;
步骤570:终端从获取的跟踪区标识中选择出第三跟踪区标识后,确定第三跟踪区标识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时,向MME发送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580:MME向基站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该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步骤590:终端接收第二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基于上述相应方法的技术方案,参阅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核心网设备60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核心网设备6000包括判断单元60、确定单元61、发送单元62,其中:
判断单元60,用于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61,用于在判断单元60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
发送单元62,用于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第一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第二寻呼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寻呼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判断单元60具体用于:
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待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判断单元60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具体为: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确定单元61具体用于:
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根据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核心网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62还用于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1还用于:
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确定单元61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时,具体为: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1还用于:
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确定单元61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时,具体为: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1还用于:
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确定单元61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时,具体为: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确定单元61具体用于:
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发送单元62具体用于:
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第一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1还用于:
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发送单元62还用于: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使得网络侧设备根据等级信息获取与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
用于确定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确定单元61还用于:
确定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发送单元62在确定单元61确定寻呼终端时,向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第三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如图6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60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核心网设备6000包括收发器600、通信总线610、存储器620及处理器630,其中:
通信总线610,用于处理器630、收发器600及存储器620之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62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处理器630,用于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如下操作:
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收发器600,用于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第一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第二寻呼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寻呼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具体用于:
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待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具体用于:
获取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根据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收发器600还用于还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向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还用于:
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具体包括: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还用于:
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具体包括: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还用于:
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具体包括:
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附着请求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指示消息携带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还用于:
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收发器600具体用于:
向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第一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还用于:
确定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使得网络侧设备根据等级信息获取与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收发器600还用于:
接收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
用于确定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630还用于:
确定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收发器600还用于确定寻呼终端时,向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第三寻呼消息通知网络侧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基于上述相应方法的技术方案,参阅图7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终端70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7000包括接收单元70、建立单元71,其中:
接收单元70,用于接收与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第二寻呼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寻呼终端;
建立单元71,用于根据第二寻呼消息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发送单元,发送单元用于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70用于接收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核心网设备确定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终端接收单元70还用于:接收核心网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接收单元70还用于:
接收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终端确定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终端确定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终端确定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接收单元70具体用于:
终端的接入层从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接收单元70具体用于:
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终端的非接入层接收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终端的非接入层根据接入层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如图7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70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终端7000包括收发器700、通信总线710、存储器720及处理器730,其中:
收发器700,用于接收与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第二寻呼消息用于网络侧设备寻呼终端;
通信总线710,用于处理器730、收发器700及存储器720之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72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处理器730,用于调用存储器7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第二寻呼消息与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收发器700还用于:
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接收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核心网设备确定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收发器700还用于:
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接收核心网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收发器700还用于:
接收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收发器700还用于:
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处理器730还用于:
终端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
终端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确定终端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调用接入层从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调用接入层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调用非接入层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调用非接入层确定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调用接入层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处理器730具体用于:
调用非接入层接收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调用非接入层根据接入层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寻呼方法,在该方案中,即使终端在第一跟踪区和第三跟踪区都注册了,但是,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是第一跟踪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终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是第三跟踪区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没必要在任何情况下寻呼终端时,第一跟踪区和第三跟踪区都要向终端发送寻呼消息,因此,避免了无线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在LTE系统中,功率参数PA为用户终端级参数,其表示没有导频的OFDM符号(A类PDSCH)的数据子载波,PA越小表示A类PDSCH发射功率相对于CRS发射功率越小,用于解码下行传输。目前,PA参数有8个取值(如-6,-4.77,-3,-1.77,0,1,2,3dB),网络侧会为用户设备配置其中的一个值。该PA参数称为第一功率参数。
在LTE版本12中,引入了NAICS(网络辅助的干扰消除和抑制,Network-Assisted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特性,用于消除或抑制相邻小区或本小区的干扰,提升用户设备对下行传输的解码性能。
为实现NAICS,即更好的解码下行传输,LTE版本12中引入了一个新的PA参数,此处叫第二功率参数。
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的作用类似,但目前没有规定在同时被配置有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时,用户设备的行为。此时,如果用户设备使用错误的功率参数的取值,会影响用户设备对下行传输的解码性能,比如,有些场景下应该使用第一功率参数,而用户设备使用了第二功率参数,或者反过来,都会影响用户设备对下行传输的解码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辅助的干扰消除或抑制的方法,包括:
步骤1、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
其中,可以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等。可选的,还可以使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消息或物理层消息,本发明不作限制。
可选的,用户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步骤2、用户设备应用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下行数据的不同特征,选择第一功率参数或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QPSK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具体的,无论用户设备使用一层还是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是否以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只要使用QPSK,则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在某些场景下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或者,
当配置有第二功率资源时,始终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完全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本过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接收下行数据的特征,选择正确的功率参数,以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辅助的干扰消除或抑制的方法,包括:
步骤1、网络侧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以便用户设备应用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其中,网络侧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等。可选的,还可以使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消息或物理层消息,本发明不作限制。
其中,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小区,基站,多播控制实体,或者其它可以与用户设备通信的网络节点,本发明不作限制。
其中,核心网设备可以是移动管理实体(MME),系统架构演进网关,或者其它可以与网络侧设备通信的网络节点,本发明不作限制。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下行数据的不同特征,选择第一功率参数或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QPSK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具体的,无论用户设备使用一层还是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是否以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只要使用QPSK,则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在某些场景下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或者,
当配置有第二功率资源时,始终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完全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步骤2、网络侧接收响应消息。
本步骤可选。
本过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接收下行数据的特征,选择正确的功率参数,以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辅助的干扰消除或抑制的方法,包括:
步骤1、网络侧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
其中,网络侧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等。可选的,还可以使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消息或物理层消息,本发明不作限制。
步骤2、用户设备接收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
可选的,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发送响应消息。
步骤3、用户设备应用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下行数据的不同特征,选择第一功率参数或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QPSK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具体的,无论用户设备使用一层还是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是否以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只要使用QPSK,则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在某些场景下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或者,
当配置有第二功率资源时,始终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完全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本过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接收下行数据的特征,选择正确的功率参数,以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
其中,可以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重建立消息等。可选的,还可以使用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消息或物理层消息,本发明不作限制。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响应消息,本模块不是必须的,是可选的。
处理模块,用于应用第一功率参数和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处理模块根据下行数据的不同特征,选择第一功率参数或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具体的,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处理模块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处理模块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16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或者64QAM,或者使用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以多用户MIMO(多入多出,Multiple In Multiple Out)方式传输时,处理模块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处理模块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QPSK(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且只使用一层和/或非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时,处理模块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使用其它方式传输时,处理模块使用第一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
或者,
当下行数据的特征是QPSK时,用户设备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具体的,无论用户设备使用一层还是至少两层的空分复用,或者是否以多用户MIMO方式传输,只要使用QPSK,则处理模块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在某些场景下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或者,
当配置有第二功率资源时,始终使用第二功率参数接收下行数据。即此时,第二功率参数完全替代第一功率参数。
本过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接收下行数据的特征,选择正确的功率参数,以达到更好的解码性能。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4)

1.一种寻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根据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具体包括: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具体包括:
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所述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侧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等级信息获取与所述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确定寻呼所述终端时,向所述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15.一种寻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与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跟踪区是根据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的;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核心网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所述终端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所述终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所述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接入层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第一跟踪区码,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所述接入层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所述终端的所述非接入层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第一跟踪区码,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所述接入层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接收所述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所述终端的非接入层根据接入层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28.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寻呼的终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根据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与所述终端对应的第一跟踪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判断所述终端是否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具体为: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31.如权利要求28-30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返回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时,具体为: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时,具体为: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定位模式。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时,具体为:
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时,根据所述附着请求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携带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的信息,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终端处于路测模式。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获取与确定的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携带获取的所述重复发送次数的第一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覆盖增强模式的等级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确定的等级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侧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等级信息获取与所述等级信息对应的重复发送次数,并采用获取的重复发送次数,重复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寻呼消息。
39.如权利要求28-30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向所述终端返回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携带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模式的模式信息、模式等级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状态的状态信息。
41.如权利要求28-30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三跟踪区;
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寻呼所述终端时,向所述第三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三寻呼消息;
其中,所述第三寻呼消息通知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四寻呼消息。
42.一种寻呼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与注册的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二寻呼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寻呼消息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寻呼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跟踪区是根据所述终端注册的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确定的;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寻呼消息与所述第一跟踪区对应的网络侧设备建立连接。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终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附着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返回的附着接受消息;
其中,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终端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信息、所述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信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所处于的模式。
45.如权利要求42-4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核心网返回的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区更新接受消息携带第二跟踪区标识列表。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当前所属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根据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跟踪区更新请求消息。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区码信息中包括在所述终端满足预设条件时的第一跟踪区码、在终端未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的第二跟踪区码。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获取第一跟踪区码,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模式;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预设状态;和/或
确定所述终端符合预设终端类型。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式为覆盖增强模式、定位模式及路测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预设状态为高速移动状态,或者为低速移动状态;
所述预设终端类型为具备覆盖增强能力的终端、具备定位能力的终端、具备路测能力的终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52.如权利要求49-5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接入层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取跟踪区码信息。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将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发送至非接入层;
调用所述非接入层从接收到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非接入层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调用所述接入层从获取的跟踪区码信息中确定第一跟踪区码;
调用非接入层接收所述接入层发送的第一跟踪区码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调用非接入层根据接入层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第一跟踪区码对应的跟踪区不属于所述第一跟踪区标识列表。
CN201480030907.0A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Active CN105900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7593 WO2016045103A1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0505A CN105900505A (zh) 2016-08-24
CN105900505B true CN105900505B (zh) 2020-02-14

Family

ID=5558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907.0A Active CN105900505B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0505B (zh)
WO (1) WO20160451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606A1 (zh) 2015-09-25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方法、同步方法与用户设备
CN114916063A (zh) * 2021-02-09 2022-08-1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寻呼消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401A (zh) * 2010-03-04 2011-09-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Hss获得mtc设备的tai的方法和下行寻呼方法
CN102340760A (zh) * 2010-07-22 2012-02-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获得寻呼区域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3428853A (zh) * 2012-05-23 2013-1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71268B2 (en) * 2011-08-24 2015-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associated with MTC device trigger fun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6401A (zh) * 2010-03-04 2011-09-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Hss获得mtc设备的tai的方法和下行寻呼方法
CN102340760A (zh) * 2010-07-22 2012-02-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获得寻呼区域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3428853A (zh) * 2012-05-23 2013-1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寻呼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5103A1 (zh) 2016-03-31
CN105900505A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8426B1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9398560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pag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and D2D terminal for the method
US9319931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method of supporting sam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US9998210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signals using a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50045078A1 (en) Method for d2d termi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2466979B1 (en)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using user equipment (ue) identity
RU256205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без мобильности в состоянии бездействия
CN104303568B (zh) 调度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07631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047748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by considering interferences in FED2D environme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87144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至装置(d2d)的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055271A1 (e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operation
US95542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network assigned radio resources for proximity discovery
KR102277257B1 (ko) 전이중 통신 방식 및 반이중 통신방식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30121300A1 (en) Method for reentering network of no-mobility mobile station in idle state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ame
WO2013153546A1 (en) Measures for communication
JP2018520606A (ja) スモールパケットの伝送のための競合ベースの無線リソース管理
US20150257195A1 (en) Limi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CN105900505B (zh) 一种寻呼方法、核心网设备及终端
EP3163945B1 (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WO2014115961A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d2d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6505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идентификатора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без мобильности в состоянии бездействия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93262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access
WO2014047862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WO2024048293A1 (en) Method for 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 method for access network node, 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 and access network n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