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4935A -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4935A
CN105894935A CN201410679230.5A CN201410679230A CN105894935A CN 105894935 A CN105894935 A CN 105894935A CN 201410679230 A CN201410679230 A CN 201410679230A CN 105894935 A CN105894935 A CN 105894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
tide
plectane
change
electr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92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岐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6792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94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94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4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其特征为:包括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四季变化副教板。本发明提出了与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主流理论不同的科学解释,进一步与科技界探索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科学理论,并可以向群众进行科普宣讲。

Description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自然科学教育领域,特别是涉及分解太阳电场与地球电场与南北回归线正负电场相对运动,形成南北半球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技术背景
四季是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目前关于四季形成的理论是: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 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变为东北,降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从冬至到春分和从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昼长都向平均值(12小时)接近,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方向逐渐接近正东,降落方向接近于正西。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在北半球,夏可以从春分到太阳直射该地算做一个阶段,再到夏至为第二个阶段,夏至以后到再次太阳直射为第三个阶段,以后可以把到冬至作为下一个阶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后一个阶段,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
潮汐是地球沿海地区海水的涨落现象。目前关于潮汐形成的理论是: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潮汐的变化位置与月球、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有关,并且会与地球自转的效应耦合和海 洋的海水深度、大湖及河口。潮汐现象除了发生在海洋之外,也会在其它引力场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内发生。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江河下游发生潮汐。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潮汐造成海洋和港湾口积水深度的改变,并且形成震荡的潮汐流,因此制作沿海地区潮汐流的预测在航海上是很重要的
对于上述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理论,申请人认为不能合理解释自然界的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本申请是根据我们的祖先对地球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月日为基础,以我们北海祖先测定的海水潮汐月日相结合,以物件和案,制作地球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和局部气象,并加以海水潮汐月日周期表,合情合理,把地球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以及海水潮汐的自然规律教具,直观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和海水潮汐自然现象的了解一目了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以提出与目前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理论不同的科学解释,进一步与科技界探索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科学理论,并可以向群众进行科普宣讲。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其特征为:包括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四季变化副教板10,所述的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设置有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所述的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圆心具有轴2,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所述的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圆心具有轴2,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5;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所述的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圆心具有轴2,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海水潮汐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同月份分解模板6;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所述的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圆心具有轴2,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所述的四季变化副教板10结合分解内容描绘相应案。
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四季变化副教板10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5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轴2用木材或金属或塑料做成。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发明,提出了与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主流理论不同的科学解释,进一步与科技界探索四季形成和潮汐形成的科学理论,并可以向群众进行科普宣讲。
附图说明
附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的主视
附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四季变化副教板10的主视
附图标记说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轴 2、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 3、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 4、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 5、海水潮汐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同月份分解模板 6、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 7、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 8、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 9、四季变化副教板 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四季变化副教板10。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设置有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圆心具有轴2,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圆心具有轴2,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5;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 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圆心具有轴2,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海水潮汐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同月份分解模板6;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圆心具有轴2,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所述的四季变化副教板10结合分解内容描绘相应案。
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四季变化副教板10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5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本发明可以分解讲述以下的理论内容:
一、用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可以分解讲述太阳和地球电磁场对四季的影响,其中涉及到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侧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太阳系正负旋臂、太阳系外正负电流、地球处于太阳系正负旋臂X线上等的相互影响。
二、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
三、地球正负电场随着太阳正负电旋臂运行,气态物质随着产生气候变化。
四、地球负电场,在上半年以北回归线向太阳赤道运行,到夏至日又往北回移。在下半年以南回归线向太阳赤道运行,到冬至日又往南回移。
五、海水潮汐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同月份(农历):一、七月;二、八月;三、九月;四、十月;五、十一月;六、十二月。
六、地球地壳断浮升,板块断裂漂移,形成多电场的板块,产生局部气象变化。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理论进行分解讲述:
(一)电场规律
地球是由带电粒子在涡旋正负电场中凝聚形成的球体。地球虽然形成固态物质,但它并不能离开原来的气态物质正负电场,仍然受控气态物质电场,由于是宇宙中心涡旋电场向外伸展扩大,形成气态物质正负电场,产生互联并网,而形成宇宙星球自我归系大调整。地球归纳太阳系,今天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是相互电场关系,不是引力场的关系。
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用在地球的运行上理由不充分:牛顿的万有引力,实际上是单一的向力定理。比如地球是一台电风扇,单一的电流,这台电风扇能转动运行吗
地球一天24小时自转一周是有规律的,千万年来并没有改变过,这就是地球电场与太阳电场的自然规律,所以地球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周而复始,就是正负电场自然规律。
(二)回归线规律
2012年6月21日,是中国24节气的夏至日,五月初三。申请人觉得有差异,便从1912年孙中山实行公历法开始,100年时间,农历法年在五月二十一日占六年,在五月二十二日占五年。而公历法在6月21日占38年,在6月22日占60年,相差太大了,为什么
申请人从农历法制订地与公历法制订地找起,我国的农历法是我们祖先在河南省测定制订的,而公历法是古埃及人制订的,都是以物体与光阴测定的。
我国的测定地理与古埃及测定地理,存在有地球经纬度上的差异,从“夏至日”是以北回归线来测定的日期,这一天在北回归线上的水井,在中午12点29分左右是不存在阴影的。而古埃及人正是处于北回归线上测 定的,所以有光与阴在时间上的差异。
为什么北海海水潮汐月日,公历法不如农历法月日准确后来申请人用盆盛水,在盆边用笔划个记号,代表北海位置,转动水盆发觉水平移位才明白,我们北海祖先们是根据北海随着地球转动产生水平移位角度,形成当地地理海流与时间同期的规律来定,不存在有经纬度上的差异问题,是北回归线在上半年与下半年转动角度相同。从而证实,地球南北回归线上的正负电场与太阳赤道电场相对运行,产生相对气候变化规律,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主体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局部地区的海水潮汐规律。
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潮汐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与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刻相符合,但实际上常常推迟。发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时间叫高潮间隙。但各地的高潮间隙又大不相同。
以下是北海的海水潮汐表:
北海海水潮汐表
(三)主体气候与局部气象
主体气候,是根据地球电场与太阳电场相互循环运动,产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称为主体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而局部气象变化是 无规律的。
为什么要提及局部气象变化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必须要了解的问题,本来科学发明是为人类着想的,无知是最大的错误
局部气象是地球被较大的天体撞击后,地球负磁层地壳断裂浮升,板块断裂漂移,海水下沉,板块被海水浸透,地板块的矿物质与海水产生化学反应,地板块向伏打电池堆进化,地球表层地壳已形成多电场的地壳。
地球的地震是板块之间产生较大的放电效应地震,而不是西方人认为的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产生应力地震,是错误的。如四川芦山大地震后78小时内,产生3457次余震,它是板块不是弹簧。弹簧也不能达到。它是正负电源问题。如小学生上课下课的电铃,你不关电源这电铃不是一直在响吗这是地下电源问题不是碰撞挤压问题。
为什么地震区域在震前产生天气异常变化是地下电场改变了该区域的气象。而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防御,第一手资料就是该区域的气象变化。如是雨季却出现干旱,正是夏天却出现冬天气象,冬天却出现夏天气象,这是局部电场的问题。迄今人们还不了解,是什么原因
为此,申请人在2013年6月29日先后向全国27省地震局寄发有关资料和建议,以自然法防震——“气象法与地电法”,利用已知的去了解未知的方法。四季主体气候是已知的,地表层负电场地壳是已知的,来应对地球自然灾害。所以本发明的制作是以人为本,使人们认识地球上的自然规律,并借鉴对比观察气象,是否该区域将要出现无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得以提前做好防御工作。
本发明可以分解讲述以下的理论内容:
一、用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可以分解讲述太阳和地球电磁场对四季的影响,其中涉及到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侧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太阳系正负旋臂、太阳系外正负电流、地球处于太阳系正负旋臂X线上等的相互影响。
二、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
三、地球正负电场随着太阳正负电旋臂运行,气态物质随着产生气候变化。
四、地球负电场,在上半年以北回归线向太阳赤道运行,到夏至日又往北回移。在下半年以南回归线向太阳赤道运行,到冬至日又往南回移。
五、海水潮汐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同月份(农历):一、七月;二、八月;三、九月;四、十月;五、十一月;六、十二月。
六、地球地壳断浮升,板块断裂漂移,形成多电场的板块,产生局部气象变化。

Claims (9)

1.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其特征为:包括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四季变化副教板(10),所述的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设置有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所述的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圆心具有轴(2),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所述的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圆心具有轴(2),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5);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所述的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圆心具有轴(2),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固定有海水潮汐上半年与下半年相同月份分解模板(6);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还设置有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所述的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圆心具有轴(2),地球负电场圆板转动模型(8)通过轴(2)与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连结;所述的四季变化副教板(10)结合分解内容描绘相应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潮汐形成和四季变化教板(1)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四季变化副教板(10)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正视太阳系涡旋电场圆板转动模型(3)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太阳和地球电磁场系统分解模板(4)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地球气态物质产生气候变化圆板转动模型(9)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地球地壳产生局部气象变化分解模板(5)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地球受控于太阳系正负电磁场上圆板转动模型(7)用木材或金属或纸或塑料做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具,其特征为:轴(2)用木材或金属或塑料做成。
CN201410679230.5A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Pending CN105894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9230.5A CN105894935A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9230.5A CN105894935A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4935A true CN105894935A (zh) 2016-08-24

Family

ID=5669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9230.5A Pending CN105894935A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949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0720A (zh) * 2019-12-24 2020-03-24 杭州奥利都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日晷玩教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9455A (zh) * 2012-11-23 2014-06-04 裴岐玮 一种能显示地球随太阳运行产生冬至和夏至的教具
CN103915015A (zh) * 2013-01-07 2014-07-09 裴岐玮 一种显示宇宙物质形成的教具
CN104143274A (zh) * 2013-05-06 2014-11-12 裴岐玮 一种能显示星球在电场中形成并受电场控制运行的教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9455A (zh) * 2012-11-23 2014-06-04 裴岐玮 一种能显示地球随太阳运行产生冬至和夏至的教具
CN103915015A (zh) * 2013-01-07 2014-07-09 裴岐玮 一种显示宇宙物质形成的教具
CN104143274A (zh) * 2013-05-06 2014-11-12 裴岐玮 一种能显示星球在电场中形成并受电场控制运行的教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0720A (zh) * 2019-12-24 2020-03-24 杭州奥利都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日晷玩教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an Temporal climatology and anomalous weather analysis
Tarbuck et al. Earth science
VaN HaREN et al. Energy release through internal wave breaking
Yang et al. On the growth of national geoparks in China: distribu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gional comparison
Wienke Science of div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CN105894935A (zh) 一种分解电场产生四季变化并形成海水潮汐规律的教具
Leeder et al. Physical processes in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N102819051A (zh) 气候与气象远期预报的方法
Sparavigna The solar towers of Chankillo
Li et al.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idal flat’s slope on tidal dynamics in the Xiangshan Bay, China
Webb Tides and tidal energy
CN105373684B (zh) 一种基于月赤纬高度角的回归潮平均高高潮位的计算方法
Yusof et al. Effect of long term tidal constituents on mean sea level trend during El-Nino and La-Nina phenomena
Apanovich Climate and man. Opposition or natural stage of the earth's evolution?
Chen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ir-Sea Coupling to the Track and Intensity of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Zhu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for cold water patches off the Jiangsu coast in the last 35 a
Hou et al.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Kuroshio-induced Wake Near Green Island, Taiwan
Lim et al. Effects of stepwise tidal flat reclamation on tidal evolution in the East China and Yellow Sea
Finkl et al. Macro-Imagineering: Carpet Tidal Power-Plant Around the Peninsula Valdes in NE Chubut Province, Argentina
Kurnianto et al. The Geomorphological Factor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Tidal Energy Installations in Java, Indonesia
Conley Drivers: Waves and Tides
Góralski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EARTH’S CLIMATE CHANGES
Jeon Sea level rise and coastal erosion in the Hawaiian Islands
da Cruz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of hydrokinetic 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Douro River estuary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Cao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hydrodynamics of Xisha Islands and Reefs driven by tide levels, sea surface heights and ocean curr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