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3826B -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3826B
CN105893826B CN201610262431.4A CN201610262431A CN105893826B CN 105893826 B CN105893826 B CN 105893826B CN 201610262431 A CN201610262431 A CN 201610262431A CN 105893826 B CN105893826 B CN 105893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object
finger print
message
print information
privacy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24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3826A (zh
Inventor
吴伟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24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93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93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3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3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3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所述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进而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讯软件默认不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防止隐私性的消息的泄露;当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与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一致时,就可以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大大提升了显示隐私性的消息的安全性,并且节省了账号切换等操作步骤,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已经广泛普及。
目前,智能终端中的通讯软件通常都能够实时收发消息,当通讯软件所在的智能终端接入网络后,一旦接收到其它智能终端向本智能终端发送的消息,就会将接收的全部消息都在本智能终端中进行显示。某些普及较为广泛的通讯软件通常已经成为用户的日常聊天工具,也慢慢的成为用户工作的沟通工具,在一些公共场合也使用的非常频繁。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现有的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包括:智能终端针对同一通讯软件支持同时登陆两个账号,一个账号用于办公,主要显示用户与工作业务上的通讯对象进行沟通的消息;另一个账号用于私人聊天,主要显示用户与除了工作业务之外的通讯对象进行通讯的消息。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基于账号切换的消息显示方法存在一些弊端,很容易降低用户的体验。例如,用户在与工作业务上的通讯对象A进行工作业务方面的消息沟通期间,若发现接收到生活上的通讯对象B发送的消息,利用现有的消息显示方法,要么中断与通讯对象A的消息沟通切换到另一个账号显示通讯对象B的消息,要么忽略通讯对象B的消息。但是,中断与通讯对象A的消息沟通很容易导致通讯对象A的不满,很可能影响到用户的业务;而忽略通讯对象B的消息,也通常不是用户期望的结果;从而容易降低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消息显示方法中两个账号的区分并不明显;用户利用办公的账号除了与工作业务上的通讯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之外,通常也会与除了工作业务之外的通讯对象进行生活上的或私人的沟通;导致一些比较隐私的聊天消息在公共场合下容易被其它人看到,导致隐私泄露,造成隐私性消息的显示安全性较低。
综上,现有的消息显示方法存在账号切换等较为繁琐的操作步骤、或者显示隐私性的消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通讯软件的消息显示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账号切换操作较为繁琐、或者显示隐私性的消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包括:
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
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所述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进而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通过下述方法预先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所述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
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选择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作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
接收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后,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较佳地,所述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具体包括:
查找出已安装的所述通讯软件;
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登录后,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
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未登陆后,显示未登陆的提示信息。
较佳地,所述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具体包括:
显示获取的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
接收针对显示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
较佳地,所述接收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显示指纹关联界面,并在所述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
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
较佳地,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为下述一项:
预存的指纹信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较佳地,所述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所述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提示通知。
较佳地,在所述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后,隐藏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所述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消息隐藏/显示模块,用于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以及,接收到隐私消息显示通知后,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指纹比较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所述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并发送所述隐私消息显示通知。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还包括:
指纹关联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所述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选择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作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接收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后,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较佳地,所述指纹关联模块具体用于查找出已安装的所述通讯软件;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登录后,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未登陆后,显示未登陆的提示信息。
较佳地,所述指纹关联模块具体用于显示获取的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针对显示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
较佳地,所述指纹关联模块具体用于显示指纹关联界面,并在所述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
较佳地,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为下述一项:
预存的指纹信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较佳地,所述指纹比较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发送隐私消息隐藏通知;以及
所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隐私消息隐藏通知后,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所述指纹比较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发送隐私消息提示通知;以及
所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隐私消息提示通知后,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提示通知。
较佳地,所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若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则隐藏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所述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针对通讯软件设置两个以上账号且无需账号切换,通讯软件默认不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防止隐私性的消息的泄露,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与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一致时,就可以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大大提升了显示隐私性的消息的安全性,并且节省了账号切换等操作步骤,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通过通讯软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都为不一致后,确定用户未对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行授权,可以推断出在当前环境下显示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不安全的,因此仅在通讯软件中、或智能终端的桌面上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的提示通知,并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既向用户提示了有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达到,又可以在用户未授权情况下防止新消息泄露,进一步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若检测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则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而通讯软件每次启动或者从待机状态退出后,都需要用户重新输入一次指纹信息,验证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为一致后才能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即使智能终端在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后被其他人使用,由于其他人无法提供与预存的指纹信息相一致的指纹信息,自然无法显示用户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防止用户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泄露,进一步保证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架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所述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进而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针对通讯软件设置两个以上账号且无需账号切换,默认不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根据关联的指纹信息就可以解锁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大大提升了显示隐私性的消息的安全性,并且节省了账号切换等操作步骤,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于指纹信息进行消息显示之前,建立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建立该关联关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终端可以包括下述一项:具有指纹信息识别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智能电视等等。
智能终端查找出本智能终端中已安装的通讯软件。
智能终端对于每个已安装的通讯软件,检测该通讯软件是否已登录。
例如,通讯软件的客户端根据预存或用户输入的账户密码,与网络上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完成登陆。
智能终端检测到通讯软件登录后,获取该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
其中,通讯对象信息列表中包括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
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例如,个体好友,好友群等。
通讯对象的信息可以包括:通讯对象的标识和/或图标。通讯对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通讯对象的通讯号码、昵称、备注、标签、所在地区等。
智能终端检测到通讯软件未登陆后,显示未登陆的提示信息;以提升用户针对该通讯软件执行登录操作,便于智能终端获取该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
较佳地,智能终端查找出本智能终端中已安装的多个通讯软件后,显示各已安装的通讯软件的信息;例如,通讯软件的名称和/或图标等。
S102: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选择操作后,将选择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作为隐私类通讯对象。
具体地,智能终端对于上述步骤获取的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在本步骤中,将该通讯对象信息列表中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进行显示。
智能终端针对显示的每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到针对该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后,确定出用户选择该通讯对象,并将该通讯对象作为隐私类通讯对象。选择操作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按键点击操作、触摸操作、滑动操作、手势操作、外部设备输入等。
智能终端针对显示的每个通讯对象的信息,若未接收到针对该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则确定出用户不选择该通讯对象,并将该通讯对象作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
智能终端记录每个通讯软件的隐私性通讯对象的信息和非隐私性通讯对象的信息。
S103:接收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后,建立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具体地,智能终端对于上述步骤S102中确定出的每个隐私类通讯对象,显示指纹关联界面,并根据上述步骤S101中获取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在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该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101中已经获取的各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的信息中,包括了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中的指纹识别器可以设置于触摸屏的范围之外,使得用户的手指点击、触摸指纹识别器所在区域时,指纹识别器可以采集到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
智能终端在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多个关联记录。每个关联记录中包括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
智能终端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指纹信息,并建立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其中,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为下述一项:预存的指纹信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具体地,智能终端对于每个隐私类通讯对象,在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该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并对应该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显示有指纹输入按键。
智能终端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指纹输入按键的选择操作后,确定出用户待输入该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通过指纹识别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建立该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或者,智能终端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指纹输入按键的选择操作后,确定出用户待输入该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并显示多个预存的指纹信息供用户选择,接收到针对一个预存的指纹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该预存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建立该隐私类通讯对象与该预存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中的指纹识别器可以设置于智能终端中触摸屏的中间层或者背面等,使得用户的手指点击、触摸或滑动触摸屏时,智能终端中的指纹识别器可以采集到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
智能终端对于每个隐私类通讯对象,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针对该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的点击或触摸操作后,获取该点击或触摸操作携带的指纹信息,相当于接收到用户针对该隐私类通讯对象输入的指纹信息,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建立。
或者,智能终端对于每个隐私类通讯对象,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针对该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的点击或触摸操作后,确定出用户待输入该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并显示多个预存的指纹信息供用户选择,接收到针对一个预存的指纹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该预存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建立该隐私类通讯对象与该预存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事实上,利用上述步骤S101-S103,可以建立多个隐私类通讯对象与多个指纹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具体地,智能终端检测到通讯软件启动后,获取预先记录的该通讯软件的隐私性通讯对象的信息和非隐私性通讯对象的信息。
其中,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例如,个体好友,好友群等。
通讯对象的信息可以包括:通讯对象的标识和/或图标。通讯对象的信息还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通讯对象的通讯号码、昵称、备注、标签、所在地区等。
智能终端在启动运行的通讯软件中,对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行隐藏,并对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行显示。
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通讯软件的已存储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通讯软件本次启动后新接收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通常包含隐私性的消息,在没有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通讯软件中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默认隐藏的,可以防止隐私性的消息的泄露,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S202: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确定比较结果是否一致,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执行步骤S203;若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204。
智能终端已经预先建立多个隐私类通讯对象与多个指纹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步骤中,智能终端通过上述步骤S201涉及的通讯软件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智能终端对于多个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多个指纹信息中的每个指纹信息,将该指纹信息与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执行步骤S203;若比较结果都为不一致,则执行步骤S204。
较佳地,智能终端在通过通讯软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的提示通知,并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
例如,智能终端在通过通讯软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确定用户未对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行授权,可以推断出在当前环境下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不安全的,因此仅在通讯软件中、或智能终端的桌面上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的提示通知,并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既向用户提示了有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达到,又可以在用户未授权情况下防止新消息泄露,进一步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S203:确定出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进而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具体地,智能终端从预先建立的多个指纹信息与多个隐私类通讯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中,确定出上述用户通过通讯软件输入的指纹信息所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
智能终端在通讯软件中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智能终端在通讯软件中显示通讯软件的已存储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和/或通讯软件本次启动后新接收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202中通过通讯软件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与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为一致时,相当于输入的指纹信息被验证为合法、或者得到用户针对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的授权,可以确定出用户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显示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安全的,因此在本步骤中,根据用户该授权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大大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较佳地,智能终端在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若检测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则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而通讯软件每次启动或者从待机状态退出后,都需要用户重新输入一次指纹信息,验证指纹信息合法后才能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即使智能终端在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后被其他人使用,由于其他人无法提供与预存的指纹信息相一致的指纹信息,自然无法显示用户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防止用户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泄露,进一步保证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S204: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202中通过通讯软件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与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为不一致时,相当于输入的指纹信息被验证为不合法、或者未得到用户针对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的授权,可以推断出在当前环境下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不安全的,因此在本步骤中,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防止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泄露,从而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较佳地,智能终端在上述步骤S202的比较结果都为不一致后,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的提示通知,并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
例如,智能终端在上述比较结果都为不一致后,确定用户未针对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行授权,可以推断出在当前环境下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不安全的,因此仅在通讯软件中、或智能终端的桌面上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的提示通知,并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既向用户提示了有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达到,又可以在用户未授权情况下防止新消息泄露,进一步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根据上述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架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消息隐藏/显示模块301和指纹比较模块302。
其中,消息隐藏/显示模块301用于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以及,接收到隐私消息显示通知后,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指纹比较模块302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并发送隐私消息显示通知。
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
更优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终端还包括:指纹关联模块303。
指纹关联模块303用于预先建立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获取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选择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作为隐私类通讯对象;接收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后,建立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具体地,指纹关联模块303用于查找出已安装的通讯软件;检测到通讯软件登录后,获取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检测到通讯软件未登陆后,显示未登陆的提示信息。
指纹关联模块303用于显示获取的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针对显示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
指纹关联模块303用于显示指纹关联界面,并在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
其中,通过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为下述一项:预存的指纹信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较佳地,指纹比较模块302通过通讯软件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对于指纹关联模块303确定的多个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多个指纹信息中的每个指纹信息,将该指纹信息与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为一致,则确定出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进而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若比较结果都为不一致,则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指纹比较模块302还用于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发送隐私消息隐藏通知。
以及,消息隐藏/显示模块301还用于接收到指纹比较模块302发送的隐私消息隐藏通知后,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较佳地,指纹比较模块302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在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发送隐私消息提示通知。
以及,消息隐藏/显示模块301还用于接收到指纹比较模块302发送的隐私消息提示通知后,显示新消息的提示通知。
较佳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301还用于在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若检测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则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上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301、指纹比较模块302和指纹关联模块303功能的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如上述图1-2所示的流程步骤的具体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针对通讯软件设置两个以上账号且无需账号切换,通讯软件默认不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防止隐私性的消息的泄露,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与隐私类通讯对象关联的指纹信息一致时,就可以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大大提升了显示隐私性的消息的安全性,并且节省了账号切换等操作步骤,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通过通讯软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都为不一致后,确定用户未对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行授权,可以推断出在当前环境下显示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是不安全的,因此仅在通讯软件中、或智能终端的桌面上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的提示通知,并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既向用户提示了有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达到,又可以在用户未授权情况下防止新消息泄露,进一步提升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若检测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则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进而通讯软件每次启动或者从待机状态退出后,都需要用户重新输入一次指纹信息,验证指纹信息与预存的指纹信息为一致后才能显示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即使智能终端在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后被其他人使用,由于其他人无法提供与预存的指纹信息相一致的指纹信息,自然无法显示用户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可以防止用户的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泄露,进一步保证消息显示的安全性。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包括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存储在其内的计算机程序,这些计算机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即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也就是,可读介质包括由设备(例如,计算机)以能够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
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所述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进而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通过下述方法预先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所述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
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选择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作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
接收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后,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具体包括:
查找出已安装的所述通讯软件;
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登录后,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
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未登陆后,显示未登陆的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具体包括:
显示获取的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
接收针对显示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具体包括:
显示指纹关联界面,并在所述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
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为下述一项:
预存的指纹信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提示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后,隐藏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
10.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隐藏/显示模块,用于在通讯软件启动后,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并显示非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以及,接收到隐私消息显示通知后,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指纹比较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后,与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预先关联的指纹信息相比较;在比较结果为一致后,确定出所述指纹信息关联的隐私类通讯对象,并发送所述隐私消息显示通知;
指纹关联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所述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针对获取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后,将选择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作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接收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后,建立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与接收的指纹信息的关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关联模块具体用于查找出已安装的所述通讯软件;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登录后,获取所述通讯软件的通讯对象信息列表;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未登陆后,显示未登陆的提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关联模块具体用于显示获取的所述通讯软件的多个通讯对象的信息;接收针对显示的至少一个通讯对象的信息的选择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关联模块具体用于显示指纹关联界面,并在所述指纹关联界面中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信息;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指纹信息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针对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设置的指纹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指纹关联界面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为下述一项:
预存的指纹信息、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比较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忽略接收到的指纹信息,并发送隐私消息隐藏通知;以及
所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隐私消息隐藏通知后,保持隐藏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比较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之前、或者在所述比较结果为不一致后,若接收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新消息,则发送隐私消息提示通知;以及
所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隐私消息提示通知后,显示所述新消息的提示通知。
17.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隐藏/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显示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之后,若检测到所述通讯软件退出或者待机,则隐藏所述隐私类通讯对象的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对象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个体通讯对象、通讯对象群。
CN201610262431.4A 2016-04-25 2016-04-25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105893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431.4A CN105893826B (zh) 2016-04-25 2016-04-25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431.4A CN105893826B (zh) 2016-04-25 2016-04-25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3826A CN105893826A (zh) 2016-08-24
CN105893826B true CN105893826B (zh) 2018-10-23

Family

ID=56705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2431.4A Active CN105893826B (zh) 2016-04-25 2016-04-25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93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7771A (zh) * 2016-08-24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6372518A (zh) * 2016-08-31 2017-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315934A (zh) * 2017-05-24 2017-11-0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信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CN107832110A (zh) * 2017-10-18 2018-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670571B (zh) 2018-06-0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查看信息内容的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675A (zh) * 2014-08-26 2014-12-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终端及其应用隐藏系统和应用隐藏与启动方法
CN104915588A (zh) * 2015-06-11 2015-09-16 深圳市湘海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491A (zh) * 2008-07-28 2008-12-1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界面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946475A (zh) * 2012-10-30 2013-02-2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安全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886237A (zh) * 2014-03-26 2014-06-25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传感器和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95790A (zh) * 2015-07-28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隐藏对象的查看方法和装置
CN105117663B (zh) * 2015-09-23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的加密对象显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2675A (zh) * 2014-08-26 2014-12-0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终端及其应用隐藏系统和应用隐藏与启动方法
CN104915588A (zh) * 2015-06-11 2015-09-16 深圳市湘海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3826A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3826B (zh) 基于指纹信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US88752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ed shar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KR102069867B1 (ko) 상황인지에 기반하여 연락처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76968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mpting information about Wi-Fi signal
US10764314B2 (en) Implicit crowdsourcing for untracked correc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ategorization information
US8660587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using time period
CN112600977A (zh) 快速打开应用或应用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US20090125993A1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against keylogging of user information via an alternative input device
US201402454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itiating privacy mode of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1413130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itiating privacy mode of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237047A (zh) 一种远程受控、控制方法
KR20110132392A (ko) 지오그래피에 의거한 정보 또는 유저 아이덴티티를 이용한 유저 챌린지
US200601219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ing tones in a mobile device
CN111866885A (zh) 验证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598836A (zh) 在移动终端上对通信内容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19510303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アイコン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6506443A (zh) 一种信息查看方法及装置
US9398450B2 (en) Mobile survey tools with added security
CN108416207B (zh) 蓝牙使用权限鉴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235412B (zh)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992615A (zh) 撤回消息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94165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achine-readable programs for communicating self destructive messages
CN104811304B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3835820A (zh) 图形码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KR20140044145A (ko) 사용자 단말기, 사용자 단말기의 잠금 기능 사용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