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4031B -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4031B
CN105884031B CN201610229913.XA CN201610229913A CN105884031B CN 105884031 B CN105884031 B CN 105884031B CN 201610229913 A CN201610229913 A CN 201610229913A CN 105884031 B CN105884031 B CN 105884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circuit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circuit module
stackable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99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84031A (zh
Inventor
王兵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6102299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84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84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4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84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4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1/00Soilless cultivation, e.g. hydroponics
    • A01G31/02Special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7/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weighing material of special form or proper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8Mobile apparatus and plants, e.g. mounted on a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30)、主体(100)、环状极板(120)、线圈(L2)、环状铁(140)、电机(160)、螺杆(151)、植物篮(150)、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单片机(PIC12F510)。无土栽培系统,具有前述的浮体。污水生态治理系统,具有前述的浮体。本发明成本低廉、应用灵活、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可以用于实时监控生长中植物的重量。

Description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领域,尤其涉及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植物的栽培,如果要实现自动化,就需要收集关于被栽培植物的各方的信息,比如重量、颜色等,如果可以实时的给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植物重量的信息,则有利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判断。
植物的栽培的现有技术中没有实时监测植物重量的装置,本发明填补了这一空白为生态农业的自动化提供了一条的新的思路。
用于生态污水处理的部分半水生植物的茎、叶不宜在培植液中久泡否则会腐烂。
发明内容
为解决技术背景中叙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内容。
1、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30)、主体(100)、环状极板(120)、线圈(L2)、环状铁(140)、电机(160)、螺杆(151)、植物篮(150)、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单片机(PIC12F510);
主体(100)外形为通心筒状,主体(100)的密度小于培植液(900)可在培植液(900)上漂浮;
线圈(L2)装置在主体(100)的下部壁内;
电路板(130)上装置在主体(100)的侧壁内;
环状极板(120)的数量大于3个,环状极板(120)使用导体制成,环状极板(120)纵向排列嵌在主体(100)的侧壁内,各个环状极板(120)互不接触;
环状铁(140)设置在主体(100)的底部;
电机(160)设置在主体(100)的上部壁中;
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的数量与环状极板(120)数量相等;
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包括一号电阻(R1)、二号电阻(R2)、三号电阻(R3)、四号电阻(R4)、地点(GND9)、二号二极管(D2)、三号二极管 (D3)、环状极板(120)、一号电容(C1)、一号开关(MOS1)、二号开关 (MOS2)、零号节点(P0)、壹号节点(P1),一号连接点(Q)、二号连接点 (P)、一号二极管(D1);一号开关(MOS1)具有一个开关通道、一个控制端,当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低电平是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接通,当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高电平是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断开;二号开关(MOS1)具有一个开关通道、一个控制端,当二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高电平是二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接通,当二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低电平是二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断开;一号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号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一号电阻(R1)的一端与一号连接点(Q)相连,一号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由一号开关的开关通道连接到一号二极管(D1)的正极;
二号电阻(R2)的一端与一号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号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点(P)相连;
三号电阻(R3)的一端与二号连接点(P)相连,三号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由四号电阻(R4)与地点(GND9)相连,三号电阻(R3)的经由四号电阻(R4)与地点(GND9)相连的端经由二号开关(MOS2)的开关通道连接到壹号节点(P1);
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号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
三号二极管(D3)的负极与壹号节点(P1)相连;
一号电容(C1)的一端与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一号电容(C1)的另一端与零号节点(P0)相连;
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端与零号节点(P0)相连;
二号开关(MOS2)的控制端与壹号节点(P1)相连;
每个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的二号连接点(P)分别与一个环状极板 (120)相连;
每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一号连接点(Q)与其他一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二号连接点(P)相连,每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二号连接点(P)与其他一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一号连接点 (Q)相连,所有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构成的链接为闭合环链或非闭合链状;所有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都具有如下特征,假设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连接点(P)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那么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这两个相连的节点连接在单片机(PIC12F510)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一个引脚上;
单片机(PIC12F510)中具有单片机程序,单片机程序能够完成用于检测液位的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1、选取相连的需要被测的相连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对,假设它们是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和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 B,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和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满足″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连接点(P)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的条件;
步骤2、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单片机(PIC12F510)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引脚设置为高电平输出模式;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断被断开,那么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不会受到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连接点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影响;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 A的二号开关(MOS2)的开关通断被接通;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三号二极管(D3)的电流通道被高电平所阻塞;如果存在一个一号连接点(Q)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二号连接点(P)相连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那么还需要将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的零号节点(P0)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模式,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可以是同一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
步骤3、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0)的单片机(PIC12F510)的引脚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模式;
步骤4、从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节点(P1)相连的单片机(PIC12F510)的引脚输出PWM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并使PWM信号持续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段,此时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 (C1)充电的速度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相关;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越大,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越慢,固定长度的时间段内采用电容(C1)被充的电压就越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 之间的容值越小,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越快,固定长度的时间段内采用电容(C1)被充的电压就越高;
步骤5、终止步骤4所述的PWM信号的输出;
步骤6、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单片机(PIC12F510)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引脚设置为AD采样模式,并进行AD 采样;
步骤7、记录步骤6获得的采样数据;
步骤8、重复步骤1-7的操作,直到所有相连的相邻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对之间的电容都被测试过;
步骤9、通过步骤1-8所获得的各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测得的容值差异,推算培植液(900)的液面的位置,进而推测主体(100)的吃水的深度,进而可以推算出主体(100)所载荷的重量从而根据不同时间点所采集的数据测出主体所载植物的重量的变化;
电机(160)的转子与螺杆(161)固定相连;
植物篮(150)为桶状,可以安装在主体(100)的通孔(101)内,植物篮 (150)具有透水孔(152)保证植物篮(160)装载的植物能够接触到培植液(900),植物篮(150)具有螺孔(151),植物篮的螺孔(151)与螺杆(161)吻合构成螺杆驱动结构;
电机(160)受单片机(PIC12F510)的控制,单片机(PIC12F510)通过控制电机(160)的转动进而控制螺杆驱动结构从而调节植物篮的高度,实现主体所载植物重量数据调节植物篮(160)的高度,从而避免所装载的植物的茎、叶在培植液(900) 中久泡,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还具有整流桥(BT1)、滤波电感(L99)、可充电池(BAT)、滤波电容 (C99)、无线通讯模块(RF);
线圈(L2)的两端与整流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整流桥(BT1)的输出端的正极经由滤波电感(L99)与可充电池(BAT)的正极相连,经由线圈(L2)所接收到的经由无线传输所输送的电能可以输入到可充电池(BAT)中,也就是说可充电池(BT1) 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充电的;
滤波电容(C98)的两端分别与可充电池(BAT)的两端相连,滤波电容(C98) 起滤波作用;
无线通讯模块(RF)的电源脚与可充电池(BAT)的正极相连,无线通讯模块 (RF)的接地脚与可充电池(BAT)的负极相连,无线通讯模块(RF)的数据脚与单片机(PIC12F510)的IO脚相连,单片机(PIC12F510)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RF) 与外部设备交换或传输数据。
2、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泡沫材料制成。
3、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极板使用铜制成。
4、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电池为锂电池。
5、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为涡状线圈。
6、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为圆孔。
7、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圆筒状。
8、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 PIC12F510。
9、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
10、污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技术内容1所述的浮体。利用装载在植物篮内的植物吸收污水中的富营养物质比如磷。
技术内容说明及其有益效果。
本发明成本低廉、应用灵活、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可以用于实时调节植物的高度,防止茎、叶在培植液中久泡。
附图说明
如图1为实施实例1的示意图,其中170为电学连接。
如图2为实施实例1的一个截面图,体现了环状电极120的装置方式。
如图3为实施实例1的一个截面图,体现了线圈L2的装置方式,图中可知L2为涡状线圈。
图4为实施实例1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实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实例1、如图1-4 所示,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30、主体100、环状极板120、线圈L2、环状铁、电机160、螺杆151、植物篮150、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单片机PIC12F510;
主体100外形为通心筒状,主体100的密度小于培植液900可在培植液900上漂浮;
线圈L2装置在主体100)的下部壁内;
电路板130上装置在主体100的侧壁内;
环状极板120的数量大于3个,环状极板120使用导体制成,环状极板120 纵向排列嵌在主体100的侧壁内,各个环状极板120互不接触;
环状铁设置在主体100的底部;
电机160设置在主体100的上部壁中;
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的数量与环状极板120数量相等;
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包括一号电阻R1、二号电阻R2、三号电阻R3、四号电阻R4、地点GND9、二号二极管D2、三号二极管D3、环状极板120、一号电容 C1、一号开关MOS1、二号开关MOS2、零号节点P0、壹号节点P1,一号连接点Q、二号连接点P、一号二极管D1;一号开关MOS1具有一个开关通道、一个控制端,当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低电平是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接通,当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高电平是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断开;二号开关MOS1 具有一个开关通道、一个控制端,当二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高电平是二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接通,当二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低电平是二号开关 MOS1的开关通道断开;一号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号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一号电阻R1的一端与一号连接点Q相连,一号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由一号开关的开关通道连接到一号二极管D1的正极;
二号电阻R2的一端与一号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号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点P相连;
三号电阻R3的一端与二号连接点P相连,三号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由四号电阻 R4与地点GND9相连,三号电阻R3的经由四号电阻R4与地点GND9相连的端经由二号开关MOS2的开关通道连接到壹号节点P1;
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号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
三号二极管D3的负极与壹号节点P1相连;
一号电容C1的一端与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一号电容C1的另一端与零号节点P0相连;
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端与零号节点P0相连;
二号开关MOS2的控制端与壹号节点P1相连;
每个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的二号连接点P分别与一个环状极板120相连;
每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一号连接点Q与其他一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二号连接点P相连,每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二号连接点P与其他一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所有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构成的链接为闭合环链或非闭合链状;所有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都具有如下特征,假设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连接点P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那么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这两个相连的节点连接在单片机PIC12F510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一个引脚上;
单片机PIC12F510中具有单片机程序,单片机程序能够完成用于检测液位的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1、选取相连的需要被测的相连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对,假设它们是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和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 B,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和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满足″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连接点P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的条件;
步骤2、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单片机PIC12F510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引脚设置为高电平输出模式;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断被断开,那么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不会受到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连接点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影响;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开关 MOS2的开关通断被接通;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三号二极管D3的电流通道被高电平所阻塞;如果存在一个一号连接点Q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二号连接点P相连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那么还需要将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的零号节点P0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模式,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可以是同一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
步骤3、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0的单片机PIC12F510的引脚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模式;
步骤4、从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节点P1相连的单片机PIC12F510的引脚输出PWM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并使PWM信号持续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段,此时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相关;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越大, 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越慢,固定长度的时间段内采用电容C1被充的电压就越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越小,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越快,固定长度的时间段内采用电容C1被充的电压就越高;
步骤5、终止步骤4所述的PWM信号的输出;
步骤6、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单片机PIC12F510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引脚设置为AD采样模式,并进行AD采样;
步骤7、记录步骤6获得的采样数据;
步骤8、重复步骤1-7的操作,直到所有相连的相邻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对之间的电容都被测试过;
步骤9、通过步骤1-8所获得的各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测得的容值差异,推算培植液900的液面的位置,进而推测主体100的吃水的深度,进而可以推算出主体100所载荷的重量从而根据不同时间点所采集的数据测出主体所载植物的重量的变化;
电机160的转子与螺杆161固定相连;
植物篮150为桶状,可以安装在主体100的通孔101内,植物篮150具有透水孔152保证植物篮160装载的植物能够接触到培植液900,植物篮150具有螺孔151,植物篮的螺孔151与螺杆161吻合构成螺杆驱动结构;
电机160受单片机PIC12F510的控制,单片机PIC12F510通过控制电机160 的转动进而控制螺杆驱动结构从而调节植物篮的高度,并实现主体所载植物重量数据调节植物篮160的高度,从而避免所装载的植物的茎、叶在培植液900中久泡,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还具有整流桥BT1、滤波电感L99、可充电池BAT、滤波电容C99、无线通讯模块RF;
线圈L2的两端与整流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整流桥BT1的输出端的正极经由滤波电感L99与可充电池BAT的正极相连,经由线圈L2所接收到的经由无线传输所输送的电能可以输入到可充电池BAT中,也就是说可充电池BT1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充电的;
滤波电容C98的两端分别与可充电池BAT的两端相连,滤波电容C98起滤波作用;
无线通讯模块RF的电源脚与可充电池BAT的正极相连,无线通讯模块RF的接地脚与可充电池BAT的负极相连,无线通讯模块RF的数据脚与单片机PIC12F510的 IO脚相连,单片机PIC12F510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RF与外部设备交换或传输数据。
所述的主体为泡沫材料制成。
所述的环状极板使用铜制成。
所述的可充电池为锂电池。
所述的线圈为涡状线圈。
所述的透水孔为圆孔。
所述的主体为圆筒状。
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PIC12F510。
实施实例2、无土栽培系统,具有实施实例1所述的浮体。
实施实例3、污水生态治理系统,具有实施实例1所述的浮体。
本说明不详处为现有技术或者公知常识,故不赘述。

Claims (10)

1.浮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30)、主体(100)、环状极板(120)、线圈(L2)、环状铁(140)、电机(160)、螺杆(151)、植物篮(150)、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单片机;
主体(100)外形为通心筒状,主体(100)的密度小于培植液(900)可在培植液(900)上漂浮;
线圈(L2)装置在主体(100)的下部壁内;
电路板(130)装置在主体(100)的侧壁内;
环状极板(120)的数量大于3个,环状极板(120)使用导体制成,环状极板(120)纵向排列嵌在主体(100)的侧壁内,各个环状极板(120)互不接触;
环状铁(140)设置在主体(100)的底部;
电机(160)设置在主体(100)的上部壁中;
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的数量与环状极板(120)数量相等;
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包括一号电阻(R1)、二号电阻(R2)、三号电阻(R3)、四号电阻(R4)、地点(GND9)、二号二极管(D2)、三号二极管(D3)、环状极板(120)、一号电容(C1)、一号开关(MOS1)、二号开关(MOS2)、零号节点(P0)、壹号节点(P1),一号连接点(Q)、二号连接点(P)、一号二极管(D1);一号开关(MOS1)具有一个开关通道、一个控制端,当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低电平是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接通,当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高电平是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断开;二号开关(MOS1)具有一个开关通道、一个控制端,当二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高电平是二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接通,当二号开关(MOS1)的控制的电平为低电平是二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道断开;一号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号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一号电阻(R1)的一端与一号连接点(Q)相连,一号电阻(R1)的另一端经由一号开关的开关通道连接到一号二极管(D1)的正极;
二号电阻(R2)的一端与一号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号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接点(P)相连;
三号电阻(R3)的一端与二号连接点(P)相连,三号电阻(R3)的另一端经由四号电阻(R4)与地点(GND9)相连,三号电阻(R3)的经由四号电阻(R4)与地点(GND9)相连的端经由二号开关(MOS2)的开关通道连接到壹号节点(P1);
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号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
三号二极管(D3)的负极与壹号节点(P1)相连;
一号电容(C1)的一端与二号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一号电容(C1)的另一端与零号节点(P0)相连;
一号开关(MOS1)的控制端与零号节点(P0)相连;
二号开关(MOS2)的控制端与壹号节点(P1)相连;
每个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200)的二号连接点(P)分别与一个环状极板(120)相连;
每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一号连接点(Q)与其他一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二号连接点(P)相连,每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二号连接点(P)与其他一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所有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构成的链接为闭合环链或非闭合链状;所有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都具有如下特征,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连接点(P)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那么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这两个相连的节点连接在单片机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一个引脚上;
单片机中具有单片机程序,单片机程序能够完成用于检测液位的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1、选取相连的需要被测的相连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对,它们是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和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和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满足″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连接点(P)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连接点(Q)相连″的条件;
步骤2、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单片机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引脚设置为高电平输出模式;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开关(MOS1)的开关通断被断开,那么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不会受到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连接点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影响;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二号开关(MOS2)的开关通断被接通;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三号二极管(D3)的电流通道被高电平所阻塞;存在一个一号连接点(Q)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二号连接点(P)相连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那么还需要将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的零号节点(P0)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模式,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C、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可以是同一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
步骤3、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O)的单片机的引脚设置为低电平输出模式;
步骤4、从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一号节点(P1)相连的单片机的引脚输出PWM信号作为测试信号,并使PWM信号持续一个固定长度的时间段,此时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相关;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越大,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越慢,固定长度的时间段内采用电容(C1)被充的电压就越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环状极板(12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环状极板(120)之间的容值越小,PWM信号会对采样电容(C1)充电的速度越快,固定长度的时间段内采用电容(C1)被充的电压就越高;
步骤5、终止步骤4所述的PWM信号的输出;
步骤6、将与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A的零号节点(P0)、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B的一号节点(P1)相连单片机的能够设置为AD采样模式的且能够设置为IO输出模式的引脚设置为AD采样模式,并进行AD采样;
步骤7、记录步骤6获得的采样数据;
步骤8、重复步骤1-7的操作,直到所有相连的相邻的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对之间的电容都被测试过;
步骤9、通过步骤1-8所获得的各个可叠加扩展的电容值测量电路模块的测得的容值差异,推算培植液(900)的液面的位置,进而推测主体(100)的吃水的深度,进而可以推算出主体(100)所载荷的重量从而根据不同时间点所采集的数据测出主体所载植物的重量的变化;
电机(160)的转子与螺杆(161)固定相连;
植物篮(150)为桶状,可以安装在主体(100)的通孔(101)内,植物篮(150)具有透水孔(152)保证植物篮(160)装载的植物能够接触到培植液(900),植物篮(150)具有螺孔(151),植物篮的螺孔(151)与螺杆(161)吻合构成螺杆驱动结构;
电机(160)受单片机的控制,单片机通过控制电机(160)的转动进而控制螺杆驱动结构从而调节植物篮的高度,实现主体所载植物重量数据调节植物篮(160)的高度,从而避免所装载的植物的茎、叶在培植液(900)中久泡,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还具有整流桥(BT1)、滤波电感(L99)、可充电池(BAT)、滤波电容(C98)、无线通讯模块(RF);
线圈(L2)的两端与整流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整流桥(BT1)的输出端的正极经由滤波电感(L99)与可充电池(BAT)的正极相连,经由线圈(L2)所接收到的经由无线传输所输送的电能可以输入到可充电池(BAT)中,也就是说可充电池(BT1)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充电的;
滤波电容(C98)的两端分别与可充电池(BAT)的两端相连,滤波电容(C98)起滤波作用;
无线通讯模块(RF)的电源脚与可充电池(BAT)的正极相连,无线通讯模块(RF)的接地脚与可充电池(BAT)的负极相连,无线通讯模块(RF)的数据脚与单片机的IO脚相连,单片机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RF)与外部设备交换或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泡沫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极板使用铜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充电池为锂电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为涡状线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为圆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圆筒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PIC12F510。
9.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
10.污水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
CN201610229913.XA 2016-04-14 2016-04-14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Active CN105884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9913.XA CN105884031B (zh) 2016-04-14 2016-04-14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9913.XA CN105884031B (zh) 2016-04-14 2016-04-14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4031A CN105884031A (zh) 2016-08-24
CN105884031B true CN105884031B (zh) 2019-06-28

Family

ID=5670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9913.XA Active CN105884031B (zh) 2016-04-14 2016-04-14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840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3984A (zh) * 2012-11-30 2013-03-13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配备充气式筏体的生态浮岛装置
CN103390545A (zh) * 2012-05-08 2013-11-13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改善沟槽型nmos漏源击穿电压的方法及其结构
CN103798199A (zh) * 2013-11-22 2014-05-21 张勇 钓鱼的浮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0545A (zh) * 2012-05-08 2013-11-13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改善沟槽型nmos漏源击穿电压的方法及其结构
CN102963984A (zh) * 2012-11-30 2013-03-13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配备充气式筏体的生态浮岛装置
CN103798199A (zh) * 2013-11-22 2014-05-21 张勇 钓鱼的浮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4031A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3131U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农业信息采集系统
CN103116008B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饮用水安全监测装置
CN105884031B (zh) 浮体、无土栽培系统、污水生态治理系统
CN105875383B (zh) 植物培育浮体、蔬菜种植、植物处理污水的环境保护系统
CN204302705U (zh) 一种面向温室环境监测的低功耗无线采集装置
CN105259423B (zh) 电容测量电路、液位检测电路及其使用方法、电容测量电路模块、饮水机、智能家居设备
CN103852623B (zh) 电容式光伏电池电压电流采集装置
CN103163382A (zh) 地线电阻实时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05656298U (zh) 一种单相智能表与集中器自动切换检定装置
CN20449628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风速测控系统
CN104391514B (zh) 一种实时控制的自动供水装置
CN207010540U (zh) 电力电子功率模块的驱动控制系统及其取能电源
CN202976322U (zh) 一种无线远程ic卡智能供水控制器
CN104653473B (zh) 太阳能电源遥测遥控三相电机全自动灌溉水泵
CN202648785U (zh) 用于消除电子称重零点漂移的电路
CN204423120U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小面积种植区域监测节点
CN204287988U (zh) 一种实时控制的自动供水装置
CN203800651U (zh)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系统
CN207541180U (zh) 一种电能在线监测中继
CN203838168U (zh) 一种高动态范围无线智能风速风向传感器
CN208581085U (zh) Gprs供电电路及其制成的智能水表
CN207475518U (zh) 一种通用隔离型变送模块
CN205266529U (zh) 一种自动节水灌溉的无线网络终端节点
CN206388035U (zh) 一种基于arm单片机的滴灌专用灌溉控制系统
CN203949724U (zh) 一种高精度辐射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3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301, Building 229 Gaota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ddress before: 322200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5, Shuige District, Shener 2 Village, Zhengzhai Town, Pujia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Bingch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