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120A -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120A
CN105873120A CN201510030372.3A CN201510030372A CN105873120A CN 105873120 A CN105873120 A CN 105873120A CN 201510030372 A CN201510030372 A CN 201510030372A CN 105873120 A CN105873120 A CN 105873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rrelation value
decision threshold
cross correlation
reception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03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120B (zh
Inventor
闫亮
冯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t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03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基站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PUCCH性能检测。采用本发明可以确保天线位置分散的情况下PUCCH的检测性能。

Description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一个N通道的基带接收处理单元,可以处理N根天线接收的数据。而现有系统中,当UE发送的信道为PUCCH格式1x时,N个通道的PUCCH上的接收数据将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检测处理。基站接收到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DTX判决,即判断接收数据的信号质量是高于预设的DTX检测门限,如果大于该检测门限,则认为存在PUCCH信号,再进行接收数据的ACK/NACK检测,如果小于该检测门限,则认为没有PUCCH信号。其中,所述DTX检测门限与接收信号的通道数量相关,通道数越多,相应的检测门限越高。在进行上述DTX判决时,是将所有通道的相关值能量总和作为DTX判决的信号能量,相应地,DTX检测门限也是根据所有通道的总数确定。
在分布式天线或小区合并技术中,天线位置通常比较分散,即基站侧的每根接收天线分别属于不同的楼层或分布距离较远,此情况下,每个用户对应的实际接收天线数量将小于总的接收天线数量N,也就是说,存在用户的有效数据的天线数量小于总接收天线数。这样,当采用上述传统的PUCCH检测方法时,由于是基于所有通道的相关值能量总和作为DTX判决的信号能量进行判决,并且所使用的DTX检测门限也是根据总的接收天线数确定的,因此,会导致一些仅存在噪声的无效天线接收数据也参与DTX判决,并且DTX检测门限也与实际的有效接收天线数量不相符,从而会导致DTX判决存在误判的问题,进而导致PUCCH的检测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UCCH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可以确保天线位置分散的情况下PUCCH的检测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包括:
a、基站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
b、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
c、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
d、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性能检测。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该装置设于基站中,包括:
相关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
能量计算单元,用于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
有效判断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性能检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在进行PUCCH性能检测前,先利用每根接收天线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预设的有效判决门限,确定每根接收天线上是否存在有效数据,然后在进行PUCCH性能检测时,只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天线上的接收数据,并基于与实际的有效数据所在天线的数量相对应的DTX检测门限进行检测。如此,可以避免DTX判决门限与实际的传输环境不匹配,以及噪声影响所致的PUCCH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可以确保天线位置分散的情况下PUCCH的检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进行DTX判决前,利用各接收天线上导频信号的互相关值确定出存在有效信号的接收天线,仅利用这些接收天线上的数据进行DTX判决,并使判决门限与这些存在有效信号的接收天线的门限所对应,这样,由于仅利用有效数据进行DTX检测,且检测门限也与实际的有效数据所在天线的数量相对应,因此,可以避免检测门限与实际的传输环境不匹配,以及噪声的影响所致的PUCCH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可以确保DTX判决的准确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
步骤101、基站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
这里,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的具体计算可以采用现有方法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2、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
本步骤,用于根据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每根天线的能量值,以便在后续步骤中根据能量值的大小判断该天线上是否存在有效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和现有系统相兼容,这里引入了天线选择功能,当开启该功能时,将进入分布式的天线模式,在该模式下本发明将只选择存在有效数据的天线进行性能检测,关闭该功能时,则进入非分布式的天线模式。
步骤103、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
本步骤用于确定有效判决门限,以供步骤104中结合每根天线的能量值,判断每根天线上是否存在有效数据
较佳地,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确定所述有效判决门限:
计算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的相乘,将所述相乘的结果作为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其中,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大于0且小于1。
这里,所述比例因子的取值范围为(0,1),该比例因子取值设置过大,会导致有效判决门限过高,从而可能会导致存在有效数据的天线被误判为不存在有效数据,这样,在进行性能检测时将不会把这些误判的有效数据考虑进去,因此会影响性能检测的准确度;反之,该比例因子设置的过小,则会导致不存在有效数据的天线被误判存在有效数据,从而会导致进行性能检测时把不存在有效数据的天线考虑进去,影响性能检测的准确度。具体的,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规律结合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比例因子取值。
步骤104、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性能检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与现有系统所不同的是,在进行PUCCH性能检测时,只考虑有效数据(即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且DTX判决门限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这样,就可以避免DTX判决门限与实际的传输环境不匹配,以及噪声影响所致的PUCCH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从而可以确保天线位置分散的情况下PUCCH的检测性能。
较佳地,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确定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
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将该天线的所述能量值与所述有效判决门限比较,如果小于,则确定该天线上不存在有效数据,否则,确定该天线上存在有效数据。
进一步地,为了与现有系统相兼容,可以在确定出某根天线上不存在有效数据时,将该天线对应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所述数据符号互相关值均设置为零。这样,不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噪声数据将不会参与PUCCH性能检测。
进一步地,当天线选择功能未启用时,可以采用现有的方法进行PUCCH性能检测,即利用所有所述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接收天线总数量相匹配的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PUCCH性能检测。
图2为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设于基站内,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相关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
能量计算单元,用于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
有效判断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性能检测。
较佳地,所述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包括:
计算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的相乘,将所述相乘的结果作为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其中,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大于0且小于1。
较佳地,所述确定出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包括:
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将该天线的所述能量值与所述有效判决门限比较,如果小于,则确定该天线上不存在有效数据,否则,确定该天线上存在有效数据。
较佳地,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当确定出不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时,将该天线对应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所述数据符号互相关值均设置为零。
较佳地,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当天线选择功能未启用时,利用所有所述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接收天线总数量相匹配的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PUCCH性能检测。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基站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
b、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
c、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
d、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性能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包括:
计算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的相乘,将所述相乘的结果作为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其中,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大于0且小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包括:
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将该天线的所述能量值与所述有效判决门限比较,如果小于,则确定该天线上不存在有效数据,否则,确定该天线上存在有效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确定出不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时,将该天线对应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所述数据符号互相关值均设置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后进一步包括:
当天线选择功能未启用时,利用所有所述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接收天线总数量相匹配的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PUCCH性能检测。
6.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装置,该装置设于基站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关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当前子帧中各接收天线上的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
能量计算单元,用于当天线选择功能启用时,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根据该接收天线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计算相应的能量值;
有效判断单元,用于利用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和每根所述接收天线的所述能量值,确定每根所述接收天线上是否是存在有效数据,并利用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数量相匹配的不连续发送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性能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当前的有效判决门限包括:
计算所述能量值中的最大值和预设的比例因子的相乘,将所述相乘的结果作为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其中,所述有效判决门限大于0且小于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包括:
对于每根所述接收天线,将该天线的所述能量值与所述有效判决门限比较,如果小于,则确定该天线上不存在有效数据,否则,确定该天线上存在有效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当确定出不存在有效数据的接收天线时,将该天线对应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所述数据符号互相关值均设置为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当天线选择功能未启用时,利用所有所述接收天线上的所述导频符号互相关值和数据符号互相关值,按照与所述接收天线总数量相匹配的DTX判决门限,进行当前子帧的PUCCH性能检测。
CN201510030372.3A 2015-01-21 2015-01-21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73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372.3A CN105873120B (zh) 2015-01-21 2015-01-21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372.3A CN105873120B (zh) 2015-01-21 2015-01-21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120A true CN105873120A (zh) 2016-08-17
CN105873120B CN105873120B (zh) 2019-05-17

Family

ID=5662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037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73120B (zh) 2015-01-21 2015-01-21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31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136A (zh) * 2016-09-13 2016-12-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dtx判决方法及装置
CN110098903A (zh) * 2018-01-30 2019-08-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导频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197279B1 (en) 2020-07-07 2021-12-0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eterm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343A (zh) * 2002-02-07 2003-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径搜索中使用自适应门限的方法
CN101478368A (zh) * 2009-01-16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US20120051416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mbol detection for alleviat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N103369655A (zh) * 2013-07-18 2013-10-2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提高lte pucch dtx检测性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343A (zh) * 2002-02-07 2003-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多径搜索中使用自适应门限的方法
CN101478368A (zh) * 2009-01-16 2009-07-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基站
US20120051416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mbol detection for alleviat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N103369655A (zh) * 2013-07-18 2013-10-23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提高lte pucch dtx检测性能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136A (zh) * 2016-09-13 2016-12-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dtx判决方法及装置
CN110098903A (zh) * 2018-01-30 2019-08-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导频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197279B1 (en) 2020-07-07 2021-12-0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etermin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120B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7938B (zh) 选择分集接收合并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811964B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EP2608607A2 (en) Decoupled downlink and uplink
US10027393B2 (en) Beamform training and operation for multiple 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links
CN102571240A (zh) 一种运用改进能量检测器的协作频谱感知参数优化方法
CN108459317B (zh) 定位方法及系统、定位服务器、核心网设备、基站
CN105873120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349454A (zh) 定位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定位服务器
CN103684626A (zh) 多用户协同频谱感知的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US1039781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244341A (zh) 用于联合小区测量和系统信息识别的方法
CN1086009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102638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
CN102231890A (zh) 特殊突发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037396B (zh) Lte上行控制信道中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428718B (zh) 一种提高断续发射dtx检测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721B (zh) 邻区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848200B (zh) 一种td-scdma系统中上行能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US9973973B2 (e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3947148B (zh) 一种非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660935B (zh) 一种基站侧阵列天线系统的干扰定位方法
CN103581983B (zh) 多网络制式下的小区电平强度估算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17118111A1 (zh) 信号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KR102174127B1 (ko) 라디오 통신 시스템의 장치 및 방법
Suratman et al. Collaborative spectrum sensing using sequential detections: Soft decision vs. hard deci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