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953A - 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72953A CN105872953A CN201610187171.9A CN201610187171A CN105872953A CN 105872953 A CN105872953 A CN 105872953A CN 201610187171 A CN201610187171 A CN 201610187171A CN 105872953 A CN105872953 A CN 1058729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subscriber equipment
- user equipment
- communication
- status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本发明可以实现用户设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地选择用户设备之间的最佳通信方式(例如建立连接),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更加人性化、自动化,大大优化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例如手机等)都集成了很多近距离的通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Wi-Fi、Wi-Fi Direct、蓝牙、NFC、红外线、数据线等。当需要与另一用户设备通信时,用户一般需要通过现实场景去手动选择通信方式,例如手动接入以建立连接和传送数据。
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选择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的方法和/或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自动选择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该第一用户设备包括: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通过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之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可以实现用户设备(例如第一用户设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地选择用户设备之间(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最佳通信方式(例如建立连接),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更加人性化、自动化,大大优化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例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交互过程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例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第一收发模块 11 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
20 第二收发模块 21 第二通信方式确定模块
100 第一用户设备 200 第二用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将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思想,但应当理解的这些示例为非局限性示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思想,以第一用户设备100和第二用户设备200之间的交互为例来对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进行详细地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交互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设备内的有线或无线连接,虚线表示设备间的通信,如图1所示,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收发模块1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200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100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计算机等的任一者。
采用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用户设备(例如第一用户设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地选择用户设备之间(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最佳通信方式(例如建立连接),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更加人性化、自动化,大大优化了用户体验。
同样地,第二用户设备200也可以具有与第一用户设备100相似的配置,即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第二收发模块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第二通信方式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100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100和第二用户设备200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以及红外线模块。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需要用户设备之间了解双方的设备状态,并依据该状态选择最佳通信方式。因此,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Wi-Fi信号的强度、蓝牙是否能够使用、是否支持NFC以及是否支持红外线通信中的至少两者。
在交互过程中,以第一用户设备100(例如手机)侧为例,第一收发模块10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200(例如手机)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即其中包含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强度、蓝牙是否能够使用、是否支持NFC、以及是否支持红外线通信。同时,第一用户设备100也可以读取自己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即其中包含第一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强度、蓝牙是否能够使用、是否支持NFC、以及是否支持红外线通信。接着,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100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200之间的通信方式,具体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按照以下从高到低的优先级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Wi-Fi通信、蓝牙通信、NFC通信、以及红外线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执行以下判断过程以确定当前状态下的最佳通信方式: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即此时Wi-Fi信号很强,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Wi-Fi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先设置。
以及,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即此时Wi-Fi信号不佳,无法进行通信传输,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蓝牙通信。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例如通过ping命令查看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先设置)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即此时Wi-Fi信号不佳,无法进行通信传输,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蓝牙通信。
以及,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蓝牙不能够使用,而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均支持NFC和/或红外线通信的情况下,即此时Wi-Fi和蓝牙均不可以使用,则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按照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NFC或红外线通信。
例如,如果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均支持用NFC通信和红外线通信,则两个用户设备之间优先选择NFC通信(例如,提示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NFC芯片相对建立NFC连接传输),如果其中任一个用户设备不支持NFC通信但支持红外线通信,则两个用户设备之间使用红外线通信方式建立连接(例如提示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红外线接口相对建立连接传输)。在确定通信方式后的具体通信过程与现有技术相似,为了不混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如果在交互过程中,选择的最佳通信方式变差(例如Wi-Fi信号的强度变弱、或者用户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大等)或者高优先级的通信方式变好(例如Wi-Fi信号的强度由弱变强),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还可以根据上述判断过程确定新的通信方式并切换到新的通信方式。
举例来说,在交互开始阶段,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强度很弱(例如低于第一阈值),因此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根据上述判断过程确定采用蓝牙通信,但在通信过程中,Wi-Fi信号的强度变好且大于第一阈值了,则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确定将通信方式切换到Wi-Fi通信。
再举例来说,例如,在交互开始阶段,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强度很强(例如高于第一阈值),因此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根据上述判断过程确定采用Wi-Fi通信,但在通信过程中,Wi-Fi信号的强度变差且小于第一阈值了,则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可以确定将通信方式切换到蓝牙通信或者其他低优先级的通信,以使得通信可以继续。
对于第二用户设备侧,第二收发模块20和第二通信方式确定模块21也可以执行与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收发模块10和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11相似的步骤,实现相似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例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
步骤1002,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以及红外线模块。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包括Wi-Fi信号的强度、蓝牙是否能够使用、是否支持NFC以及是否支持红外线通信中的至少两者。
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按照以下从高到低的优先级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Wi-Fi通信、蓝牙通信、NFC通信、以及红外线通信。
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通信方式的选择包括: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Wi-Fi通信;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蓝牙通信;以及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蓝牙不能够使用,而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均支持NFC和/或红外线通信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NFC或红外线通信。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均已在示例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的实施方式中做了详细地说明(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公开选择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一者,或者选择上述各种实施方式的组合来进行配置,并且其他的替换实施方式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还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以第一用户设备侧为例对其与其他用户设备(例如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互通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实际上本发明的思想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用户设备(例如第二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与另一用户设备(例如第三、第四至第N个用户设备)、其他用户设备与另一用户设备(例如第三、第四至第N个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通信过程与本发明的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相似,因此没有在这里重复说明,即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示例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可以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地选择用户设备之间的最佳通信方式(例如建立连接),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更加人性化、自动化,大大优化了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以及红外线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包括Wi-Fi信号的强度、蓝牙是否能够使用、是否支持NFC以及是否支持红外线通信中的至少两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按照以下从高到低的优先级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Wi-Fi通信、蓝牙通信、NFC通信、以及红外线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通信方式的选择包括: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Wi-Fi通信;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蓝牙通信;以及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蓝牙不能够使用,而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均支持NFC和/或红外线通信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NFC或红外线通信。
6.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为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
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设备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设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状态信息包括该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以及红外线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包括Wi-Fi信号的强度、蓝牙是否能够使用、是否支持NFC以及是否支持红外线通信中的至少两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状态信息,按照以下从高到低的优先级进行通信方式的选择:Wi-Fi通信、蓝牙通信、NFC通信、以及红外线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Wi-Fi通信;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蓝牙均能够使用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蓝牙通信;以及
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或者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Wi-Fi信号的网络延迟高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蓝牙不能够使用,而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均支持NFC和/或红外线通信的情况下,按照优先级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NFC或红外线通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87171.9A CN105872953A (zh) | 2016-03-29 | 2016-03-29 | 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87171.9A CN105872953A (zh) | 2016-03-29 | 2016-03-29 | 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72953A true CN105872953A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662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87171.9A Pending CN105872953A (zh) | 2016-03-29 | 2016-03-29 | 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7295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54279A (zh) * | 2019-05-16 | 2020-11-17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电的通信方法及智能家电 |
CN112216088A (zh) * | 2020-09-30 | 2021-01-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遥控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遥控方法及装置 |
CN113794918A (zh) * | 2021-09-18 | 2021-12-14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内容推送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36888B1 (en) * | 1999-06-15 | 2003-10-2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cheduling presentation broadcasts in an integrated network environment |
US20030208541A1 (en) * | 2001-11-10 | 2003-11-06 | Jeff Musa | Handheld wireless conferencing technology |
CN101247610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艾威梯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管理多种短距离无线技术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3561480A (zh) * | 2013-10-21 | 2014-02-05 |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 |
CN104023016A (zh) * | 2014-06-09 | 2014-09-03 |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在通讯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169899A (zh) * | 2011-12-29 | 2014-11-26 | 电子湾有限公司 | 在电子设备之间传送状态的系统 |
CN104348583A (zh) * | 2013-08-08 | 2015-02-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2016
- 2016-03-29 CN CN201610187171.9A patent/CN1058729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36888B1 (en) * | 1999-06-15 | 2003-10-2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cheduling presentation broadcasts in an integrated network environment |
US20030208541A1 (en) * | 2001-11-10 | 2003-11-06 | Jeff Musa | Handheld wireless conferencing technology |
CN101247610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艾威梯软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管理多种短距离无线技术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169899A (zh) * | 2011-12-29 | 2014-11-26 | 电子湾有限公司 | 在电子设备之间传送状态的系统 |
CN104348583A (zh) * | 2013-08-08 | 2015-02-1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561480A (zh) * | 2013-10-21 | 2014-02-05 |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 |
CN104023016A (zh) * | 2014-06-09 | 2014-09-03 |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在通讯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54279A (zh) * | 2019-05-16 | 2020-11-17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电的通信方法及智能家电 |
WO2020228413A1 (zh) * | 2019-05-16 | 2020-11-19 |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电的通信方法及智能家电 |
CN112216088A (zh) * | 2020-09-30 | 2021-01-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遥控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遥控方法及装置 |
CN112216088B (zh) * | 2020-09-30 | 2021-09-2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遥控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遥控方法及装置 |
CN113794918A (zh) * | 2021-09-18 | 2021-12-14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及内容推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82540B (zh) | 数据传送的保障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03765798B (zh) | 降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转换期间的信令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 |
EP3512275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TWI353800B (en) |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having a transition | |
CN110098858A (zh) | 一种中继工作模式配置方法及终端 | |
CN109479335A (zh) | 用于数据通信网络中指定附接过程和移动性及寻呼支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024314A (zh) | 一种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278584A (zh) | 切换用户面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122896A (zh) | 接入网发现和选择 | |
CN110087272A (zh) | 在多个e节点b和用户设备间提供同时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5611579B (zh) | 控制网络讯务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相关设备 | |
CN105517028A (zh) | 一种触发和配置传输路径的方法及设备 | |
KR102664235B1 (ko) | 통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06030560A (zh) | 自动互联网共享 | |
CN105872953A (zh) | 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
CN106303900A (zh) |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6332155A (zh) | 无线接入网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和ip报文处理方法 | |
CN108307449A (zh) |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
KR20190007415A (ko) |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비 및 단말 장비 | |
CN103906193A (zh) | 配置用户设备进行接入网络类型发现和选择的方法 | |
CN103987124A (zh) | 一种配置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 |
KR20230164700A (ko) | 제2 데이터 접속의 데이터 트래픽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제1 데이터 접속의 수정 | |
CN110495245A (zh) | 紧急呼叫建立增强 | |
TW201325279A (zh) | 於網路裝置內切換數據網路的方法、網路裝置以及網路系統 | |
CN105307224A (zh) | 一种终端在接入点之间智能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