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661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661A
CN105872661A CN201610195553.6A CN201610195553A CN105872661A CN 105872661 A CN105872661 A CN 105872661A CN 201610195553 A CN201610195553 A CN 201610195553A CN 105872661 A CN105872661 A CN 105872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high frequency
frequency wireless
wireless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55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55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26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2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并且,电子设备的功能日益丰富,用户在办公中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处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通常会重叠显示当前运行的多个窗口,用户查看时需要来回进行切换显示窗口,操作繁琐,且业务繁多时容易产生错误。
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在办公环境下,可以使用外接显示器作为扩展屏幕,使得办公更加方便,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在电子设备设置数据接口,并通过接口和数据线与另一电子设备连接,就可以将需要显示的内容传输至另一电子设备进行显示。
然而,由于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通过接口交互,导致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连接或拆分时也必须连接接口或分离接口,操作很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通过接口交互,导致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连接或拆分时也必须连接接口或分离接口,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可选的,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可选的,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可选的,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磁性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磁性装置稳定连接。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磁性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磁性装置稳定连接。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高频无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视频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中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并通过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并基于高频无线连接,将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可见,第一电子设备在连接外接显示器时,不再通过接口和数据线传输数据,而是通过高频无线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外接显示器)不需要通过接口进行交互,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通过接口交互,导致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连接或拆分时也必须连接接口或分离接口,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高频无线连接与外接显示器进行交互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具体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建立高频无线连接时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通过接口交互,导致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连接或拆分时也必须连接接口或分离接口,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第一电子设备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体机等。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基于65GHz技术检测其他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类似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基于65GHz技术检测其他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01: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如图2所示,步骤10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1: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其中,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上电后,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并且能够持续发送和接收高频无线信号,其中,高频无线信号可以为频率为65GHz的高频信号。
步骤1012: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是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其中,预设距离可以为1mm,例如: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为0.6mm或者0.89mm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检测存在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步骤1013: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建立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高频无线连接。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基于65GHz技术使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存储装置进行握手,进而在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均确定可以与对方建立连接时,建立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高频无线连接。
其中,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高频无线连接中传输数据的载波为65GHz的高频载波。
假设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如图3所示,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建立高频无线连接时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可选的,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设置第一磁性装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设置第二磁性装置,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相对位置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的吸附力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稳定连接,且通过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之间的吸附力,使得用户能够感知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接触连接。其中,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可以为磁铁;或者第一磁性装置为磁铁,第二磁性装置可以为铁片。
举例来讲,请继续参考图3,第一磁性装置可以设置在笔记本电脑的左侧,第二磁性装置可以设置在平板电脑的右侧,使得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相对位置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使得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稳定连接。
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需要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进行切换。一种可能的情况为:用户手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为:第一电子设备在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后,自动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
其中,第一显示模式是指扩展屏模式或者克隆屏模式。请继续参考图3,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显示屏;第二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二显示屏,则扩展屏模式是指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分内容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上,将第二部分内容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上,第一部分内容和第二部分内容不同,例如:在第一显示屏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在第二显示屏上显示第二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克隆屏模式是指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第一部分内容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上,将第二部分内容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上,第一部分内容和第二部分内容相同,例如:第一显示屏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在第二显示屏上也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
在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进行切换后,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然后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步骤102: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具体的,在传输时,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并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高频无线连接,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6Gbits。
第二电子设备在收到差分信号后,将差分信号转化为视频信号,并将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上。
在实际应用中,视频信号中还可以包括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在将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第二显示屏上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进行的第一操作,并生成与第一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并将操作信号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所以第一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并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其中,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在平板电脑的显示屏上显示一应用界面时,则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对显示界面进行的触控操作;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则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通过鼠标在显示界面上进行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等。则通过将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第一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也就是说,用户在第二电子设备上的显示界面进行操作,相当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显示界面进行操作。
举例来讲,平板电脑上当前的显示界面为通过应用程序打开的电子书第一页,用户在平板电脑上执行切换到下一页的切换操作(如:在显示屏上向右滑动或者触控显示界面上的虚拟按键“下一页”),则平板电脑将切换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发送至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在接收到操作信号后,执行与切换操作对应的功能(即,第一功能),将电子书切换至下一页(第二页)。然后,笔记本电脑将包括电子书的第二页的视频信号发送至平板电脑。
接下来,对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4,为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两个OLC(One-Lane Connector;单行连接器),每个OLC中各包括一个XCVR(Transceiver Unit;收发机装置)。为方便说明,下文中将称图4中第一收发机装置内上面的XCVR为第一XCVR,下面的XCVR为第二XCVR。第一XCVR与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端Tx连接,第二XCVR与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端Rx连接。并且,第一XCVR与第二XCVR也连接,进而第二XCVR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第一XCVR。进一步,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的Tx和Rx与处理器连接。
类似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两个OLC,每个OLC中各包括一个XCVR。为方便说明,下文中将称图4中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内下面的XCVR为第三XCVR,上面的XCVR为第四XCVR。第三XCVR与用于发送数据的Tx连接,第二XCVR与用于接收数据的Rx连接。并且,第三XCVR与第四XCVR也连接,进而第三XCVR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提供给第四XCVR。进一步,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的Tx和Rx与处理器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在上电时,持续对外发出信号以使自身能够附近的其他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发现。同时,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也能够接收无线高频信号,以发现附近的其他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距离较近时,即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就会检测到第二无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并且,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同样也会检测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当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到附近存在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时,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101,自动建立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高频无线连接。
具体来讲,由于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均能发送高频信号,并且具有接收端和发送端,所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到有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靠近时,就基于65GHz传输技术在两个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间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高频无线连接传输数据至第二电子设备,由于高频无线连接是基于65GHz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并且,遵循USB3.0协议进行通信,当然也可以遵循其他协议。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6Gbits,并且耗能远低于传统传输方式。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是在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距离较近时进行,并且是第一电子设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的点对点通信,因此数据传输十分安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处理器51,与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连接,所述处理器51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用于: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1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50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磁性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磁性装置稳定连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高频无线连接建立模块60,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视频信号发送模块61,用于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可选的,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建立模块60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视频信号发送模块61用于: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操作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磁性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磁性装置稳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中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并通过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并基于高频无线连接,将视频信号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可见,第一电子设备在连接外接显示器时,不再通过接口和数据线传输数据,而是通过高频无线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所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外接显示器)不需要通过接口进行交互,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通过接口交互,导致电子设备与外接显示器连接或拆分时也必须连接接口或分离接口,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高频无线连接与外接显示器进行交互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磁性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磁性装置稳定连接。
8.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处于能够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的使能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
如果存在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所述高频无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所述视频信号转化为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能够传输的差分信号;
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所述差分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一操作生成的信号;
基于所述操作信号,生成并执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实现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第一功能。
12.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之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并生成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运行在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显示第一部分内容,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视频信号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所述第一部分内容与所述第二部分内容相同或不同。
13.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14.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磁性装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磁性装置稳定连接。
15.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高频无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预定条件时,通过所述第一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频无线传输模块建立高频无线连接;
视频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高频无线连接,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视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信号后,将所述视频信号中的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
CN201610195553.6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5872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5553.6A CN105872661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5553.6A CN105872661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661A true CN105872661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5553.6A Pending CN105872661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266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9883A1 (en) * 2011-12-28 2013-07-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Av equipment and initialization method of the equipment
CN103488594A (zh) * 2012-06-13 2014-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3780919A (zh) * 2012-10-23 201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媒体播放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4468971A (zh) * 2014-10-30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播放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30600A (zh) * 2015-11-05 2016-03-2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的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9883A1 (en) * 2011-12-28 2013-07-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Av equipment and initialization method of the equipment
CN103488594A (zh) * 2012-06-13 2014-01-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装置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3780919A (zh) * 2012-10-23 2014-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媒体播放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4468971A (zh) * 2014-10-30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播放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30600A (zh) * 2015-11-05 2016-03-2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的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海涛: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30 September 2015 *
陈健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31 July 2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2220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界面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220197581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obile terminal
CN106055327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70364257A1 (en) Gesture control method, gesture control device and gesture control system
CN101237256A (zh) 电子设备及其被其它电子设备通过nfc控制的方法
CN105117020A (zh) 一种处理边缘交互操作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531986B (zh) 移动终端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01908A (zh) 远程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3323A (zh) 一种分屏切换方法及无边框终端
CN104660494A (zh) 一种通信系统
CN103988190A (zh) 用于通过外部显示-数据i/o端口来扩展图形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094543A (zh) 终端操作指令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4991699A (zh) 一种视频显示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1669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209244A (zh) 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3795447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的方法
CN105870589A (zh) 移动终端
CN111949187A (zh) 电子白板内容编辑共享方法、系统、设备以及服务器
CN10495121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67444A (zh) 应用功能执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94139A (zh) 信息检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266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78577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855112A (zh) 用于屏幕控制的装置
CN104360502A (zh) 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