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868A -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868A
CN105871868A CN201610278944.4A CN201610278944A CN105871868A CN 105871868 A CN105871868 A CN 105871868A CN 201610278944 A CN201610278944 A CN 201610278944A CN 105871868 A CN105871868 A CN 105871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udp
sends
response message
init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89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 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 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 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89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8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4Adaptation or special uses of UDP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属于通信领域。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发起方和应答方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发起方通过该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发送至应答方,从而需要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以使发起方和应答方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通道。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在数据传输时,发起方和应答方所连接的服务器建立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传输。
但是在使用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方法时,应答方和发起方需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收到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所述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则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并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应答方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所述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所述服务器若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则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所述发起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五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五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五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TCP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多个数据传输通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DP服务器判断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若是,则所述UDP服务器将所述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则通过所述P2P通道,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受所述建立请求;
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当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则将所述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并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发起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TCP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多个数据传输通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DP服务器判断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若是,则所述UDP服务器将所述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则通过所述P2P通道,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所述建立请求是所述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时,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第五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种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网络接口模块以及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接口模块连接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所述建立请求是所述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控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时,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控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则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第五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所述建立请求是所述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响应消息时,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网络接口模块以及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接口模块连接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所述建立请求是所述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控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响应消息时,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发起方、应答方和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其中:
所述发起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收到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服务器包括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还分别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所述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五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五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五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UDP服务器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所述第四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之间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时,将所述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起方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方接收到所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时,通过所述P2P通道,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发起方、应答方和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其中:
所述发起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受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服务器包括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所述中转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时,将所述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还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所述第三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UDP服务器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所述第四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之间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时,向所述UDP服务器将所述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起方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时,通过所述P2P通道,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包括: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接收到建立请求;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向发起方转发第一响应消息,并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应答方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发起方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则将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发起方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发送数据。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即时视频过程中的视频交互双方的视频数据、语音数据、图片数据以及文本数据等的数据传输,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场景不加以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该发起方和应答方在数据传输之前,连接至同一个TCP服务器,该TCP服务器可以是单个TCP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TCP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群,且该TCP服务器群内,多个TCP服务器之间的信息共享。
实施例一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参照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接收到建立请求。
具体的,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s或3s,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为60s,假设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n1,则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启计时器,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时刻为T0,则第二次发送的时刻为T0+n1,第三次发送的时刻为T0+2n1,并以此类推。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始记录次数,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次数为1,第二次发送的次数为2,并以此类推。
对应的,超时包括:第一次发送该建立请求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或者当前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次数,假设当前时刻为T2,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第一次数阈值为F1,则判断超时的过程可以为:
判断T2-T0是否大于或者等于T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或者
判断m1是否大于或者等于F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
102、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103、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具体的,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
104、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向发起方转发第一响应消息,并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具体的,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TCP服务器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可以为:
UDP服务器为多个,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或者
UDP服务器为一个,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105、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s或3s,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为60s。
106、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第四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
107、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在步骤107之前,方法还包括:
UDP服务器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若是,则UDP服务器将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发起方和应答方。
108、应答方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发起方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具体的,第五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五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五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五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s或3s,第五预设时间段可以为30s。
109、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则将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
110、发起方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发送数据。
可选的,若发起方接收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则通过P2P通道,向应答方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参照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接收到建立请求。
具体的,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s或3s,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为60s,假设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n1,则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启计时器,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时刻为T0,则第二次发送的时刻为T0+n1,第三次发送的时刻为T0+2n1,并以此类推。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始记录次数,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次数为1,第二次发送的次数为2,并以此类推。
对应的,超时包括:第一次发送该建立请求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或者当前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次数,假设当前时刻为T2,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第一次数阈值为F1,则判断超时的过程可以为:
判断T2-T0是否大于或者等于T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或者
判断m1是否大于或者等于F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
202、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203、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具体的,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接受响应消息,在实际应用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
204、当服务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则将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并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具体的,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TCP服务器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可以为:
UDP服务器为多个,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或者
UDP服务器为一个,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205、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
206、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第四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
207、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在步骤207之前,方法还包括:
UDP服务器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若是,则UDP服务器将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发起方和应答方。
208、发起方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发送数据。
可选的,若发起方接收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则通过P2P通道,向应答方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参照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接收到建立请求。
具体的,该建立请求可以为数据传输通道建立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该建立请求可以包括应答方的网络地址,发起方的网络地址等,该发送过程可以是:
发起方将包括自身的网络地址与应答方的网络地址的建立请求发送至于其连接的TCP服务器;上述发送过程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过程不加以限定。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假设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n1,则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启计时器,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时刻为T0,则第二次发送的时刻为T0+n1,第三次发送的时刻为T0+2n1,并以此类推。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始记录次数,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次数为1,第二次发送的次数为2,并以此类推。
对应的,超时包括:第一次发送该建立请求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或者当前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次数,假设当前时刻为T2,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第一次数阈值为F1,则判断超时的过程可以为:
判断T2-T0是否大于或者等于T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或者
判断m1是否大于或者等于F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建立请求无法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02、TCP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具体的,TCP服务器根据建立请求中所包括的应答方的网络地址,将该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上述发送过程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过程不加以限定。
303、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具体的,应答方在接收到该建立请求之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其接收到该建立请求的第一响应消息。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301所述的方式相同。
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建立请求无法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04、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向发起方转发第一响应消息。
具体的,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则根据发起方的网络地址向发起方转发第一响应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转发方式不加以限定。
305、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在步骤305之后,执行步骤306和步骤307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的,上述过程可以是TCP服务器向UDP服务器发送测试数据实现的,也可以是通过获取UDP服务器周期性向TCP服务器上报的网络参数实现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可用UDP服务器包括与TCP服务器连接且处于空闲状态的UDP服务器,或者是与TCP服务器连接且待处理任务数小于预设值的UDP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网络参数用于描述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
306、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在步骤306之后,执行步骤308。
具体的,TCP服务器获取网络参数满足阈值的多个UDP服务器;
另外,在上述过程中,可以是通过判断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也可以是综合判断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来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其中,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来描述,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数据量阈值,该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可以是通过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历史记录获取的。
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可以通过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传输速度、丢包率和RTT来描述,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传输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丢包率小于第一丢包率阈值和RTT小于第一RTT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可以通过UDP服务器与应答之间的网络链路的传输速度、丢包率和RTT来描述,
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传输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速度、丢包率小于第二丢包率阈值和RTT小于第二RTT阈值中的至少一个。
由于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描述了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所以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较差而导致的数据传输中断或者数据丢失,进一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05至步骤306是实现当UDP服务器为多个时,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除了所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307、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在步骤307之后,执行步骤308。
具体的,TCP服务器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另外,在上述过程中,可以是通过判断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也可以是综合判断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以及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来确定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其中,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来描述,UDP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最大,该单位时间内服务器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可以是通过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历史记录获取的。
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可以通过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传输速度、丢包率和RTT来描述,UDP服务器与发起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传输速度最大、丢包率最小和RTT最小中的至少一个。
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可以通过UDP服务器与应答之间的网络链路的传输速度、丢包率和RTT来描述,
UDP服务器与应答方之间的网络链路的网络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传输速度最大、丢包率最小和RTT最小中的至少一个。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05至步骤307是实现当UDP服务器为一个时,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除了所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308、TCP服务器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具体的,具体的,该UDP服务器的信息可以包括UDP服务器的I 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05至步骤308是实现TCP服务器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除了所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309、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该通道建立请求可以包括发起方的网络地址和应答方的网络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该通道建立请求还可以包括用于描述所要传输数据类型的字段,以使UDP服务器根据该数据类型的字段,进行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301所述的方式相同。
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建立请求无法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10、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该通道建立请求可以包括发起方的网络地址和应答方的网络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该通道建立请求还可以包括用于描述所要传输数据类型的字段,以使UDP服务器根据该数据类型的字段,进行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四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301所述的方式相同。
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建立请求无法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11、UDP服务器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若是,则执行步骤312,否则,则执行步骤313。
具体的,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传输介质的类型、发起方和应答方所连接的同一网络的运行速度、发起方和应答方所连接的网络的覆盖范围以及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否满足建立点对点P2P通道所需的条件。
其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传输介质的类型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至少包括能够支持组建无线对等网络的无线网络接口或者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至少包括支持组建有线对等网络的有线网络接口和传输介质。
发起方和应答方所连接的同一网络的运行速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发起方和应答方所连接的同一网络的运行速度大于或者等于网络速度阈值。
发起方和应答方所连接的网络的覆盖范围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发起方的网络覆盖范围至少包括应答方,应答方之间的网络覆盖至少包括发起方。
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是自组织且自动调整的。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判断方式不加以限定。
由于通过P2P通道进行数据传输相比于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较高,且数据传输的效率较高,同时还可以避免在通过服务器中转进行数据传输由于中间路由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传输中断或者数据丢失,所以UDP服务器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以使在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时,通过P2P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312、UDP服务器建立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的P2P通道,并将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发起方和应答方。
具体的,该将P2P通道的信息包括:P2P通道的路由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和P2P通道的建立方式不加以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11和步骤312是可选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在步骤310之后,可以不执行步骤311和步骤312,直接执行步骤313。
313、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在步骤313之后,执行步骤314。
具体的,多个UDP服务器分别根据发起方的I P地址、应答方的I P地址以及发起方和应答方的之间的路由信息,建立多个数据传输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建立方式以及具体发送响应消息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314、应答方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发起方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具体的,该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同意发起方的数据传输请求,并指示发起方可以通过多个数据传输通道,向应答方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五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五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五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五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五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301所述的方式相同。
应答方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建立请求无法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15、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则将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在步骤315之后,执行步骤316和步骤317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的,该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同意发起方的数据传输请求,并指示发起方可以通过多个数据传输通道,向应答方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316、发起方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发送数据,结束。
具体的,发起方从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包括:
满足丢包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丢包率阈值和往返时延RTT小于或者等于预设RTT阈值中至少一个的数据传输通道。
发起方根据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发送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317、若发起方接收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则通过P2P通道,向应答方发送数据,结束。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发送方式不加以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17是可选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在步骤315之后,直接执行步骤316。另外,若在步骤310之后,执行步骤311,则在步骤315之后,执行步骤317。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的流程图还可以参照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四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参照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501、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接受建立请求。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1系统,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s或3s,第一预设时间段可以为60s,假设第一预设时间间隔为n1,则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启计时器,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时刻为T0,则第二次发送的时刻为T0+n1,第三次发送的时刻为T0+2n1,并以此类推。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的过程可以为:
发起方在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时,同时开始记录次数,记录第一次发送建立请求的次数为1,第二次发送的次数为2,并以此类推。
对应的,超时包括:第一次发送该建立请求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段或者当前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次数,假设当前时刻为T2,第一预设时间段为T1,第一次数阈值为F1,则判断超时的过程可以为:
判断T2-T0是否大于或者等于T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或者
判断m1是否大于或者等于F1,若是,则判定超时,否则,则不超时。
502、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2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03、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具体的,应答方在接收到该建立请求之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用于指示其接受该建立请求的接受响应消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501所述的方式相同。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接受响应消息;对应的,超时包括:第一次发送该建立请求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或者当前次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次数阈值。
504、当服务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则将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
具体的,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则根据发起方的网络地址向发起方转发接受响应消息;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转发方式不加以限定。
505、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在步骤505之后,执行步骤506和步骤507中的任意一个。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5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06、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在步骤506之后,执行步骤508。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6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505至步骤506是实现当UDP服务器为多个时,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除了所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507、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在步骤507之后,执行步骤508。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7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505至步骤507是实现当UDP服务器为多个时,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除了所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508、TCP服务器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8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505至步骤508是实现所述服务器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的过程,除了所述步骤所述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的方式不加以限定。
509、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9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三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501所述的方式相同。
510、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09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第四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在实际应用中,第四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3s或5s,第四预设时间段可以为90s,其中,超时的判断方式与步骤501所述的方式相同。
511、UDP服务器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若是,则执行步骤512,否则,执行步骤514。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11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12、UDP服务器建立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的P2P通道,并将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发起方和应答方,在步骤512之后,执行步骤513。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12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13、若发起方接收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则通过P2P通道,向应答方发送数据,结束。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17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511至步骤513是可选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在步骤510之后,可以直接执行步骤514,不执行步骤511至步骤513。
514、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13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515、发起方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发送数据,结束。
具体的,该步骤与步骤316相同,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的流程图还可以参照图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五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参照图7所示,该服务器包括:
中转模块71,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建立请求是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
中转模块71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时,向发起方转发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是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的;
发送模块72,用于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中转模块71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其中,第二响应消息是应答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的。
可选的,
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
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72包括:
获取子模块721,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722,用于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多个,获取子模块721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一个,获取子模块721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六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参照图8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存储器81、网络接口模块82以及与存储器81和网络接口模块82连接的处理器83,其中,存储器8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83调用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网络接口模块82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建立请求是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
控制网络接口模块82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时,向发起方转发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是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的;
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控制网络接口模块82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其中,第二响应消息是应答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的。
可选的,
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
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83调用存储器8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多个,处理器83调用存储器8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一个,处理器83调用存储器8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七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参照图9所示,该服务器包括:
中转模块91,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建立请求是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
中转模块91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响应消息时,向发起方转发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是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的。
发送模块92,用于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
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
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可选的,发送模块92包括:
获取子模块921,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922,用于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多个,获取子模块921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一个,获取子模块921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参照图10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存储器101、网络接口模块102以及与存储器101和网络接口模块102连接的处理器103,其中,存储器10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03调用存储器10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网络接口模块102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建立请求是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
控制网络接口模块102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响应消息时,向发起方转发响应消息;其中,响应消息是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发送的。
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
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
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103调用存储器10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多个,处理器103调用存储器10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一个,处理器103调用存储器101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九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参照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器111、发起方112、应答方113和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114,其中:
发起方112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21,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111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111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113接收到建立请求;
服务器111包括中转模块1111,用于接收发起方112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113;
应答方113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131,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11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111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的信息或超时;
中转模块1111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113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向发起方112转发第一响应消息;
服务器111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1112,用于向发起方112和应答方113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的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121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第二发送模块1131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建立模块1141,用于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
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还分别包括第四发送模块1142,用于分别向发起方112和应答方113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1131还用于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服务器111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111转发的发起方112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发起方112接收到应答方113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中转模块1111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113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112;
第一发送模块1121还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113发送数据。
可选的,
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112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111发送建立请求;
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113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11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112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
第四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1103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1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
第五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1103按照第五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五次数,向服务器1101发送第二响应消息。
可选的,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第三发送模块1112包括:
获取子模块11121,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11122,用于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多个,获取子模块11121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一个,获取子模块11121具体用于:
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可选的,
UDP服务器114还包括判断模块1143,用于判断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第四发送模块1142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143判定发起方112和应答方113之间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时,将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发起方112和应答方113。
可选的,
发起方112还包括接收模块1122,第二发送模块1121还用于在接收模块1122方接收到UDP服务器114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时,通过P2P通道,向应答方113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施例十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参照图11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器1201、发起方1202、应答方1203和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1204,其中:
发起方1202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2021,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服务器1201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服务器1201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应答方接受建立请求;
服务器1201包括中转模块12011,用于接收发起方1202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1203;
应答方1203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2031,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服务器1201发送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服务器1201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中转模块12011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1203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时,将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发起方1202;
服务器1201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12012,用于向发起方1202和应答方1203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的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12021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第二发送模块12031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建立模块12041,用于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
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还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发送模块12042,用于分别向发起方1202和应答方1203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12021还用于根据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应答方1203发送数据。
可选的,
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1202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服务器1201发送建立请求;
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1203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服务器1201发送第一响应消息;
第三预设规则包括发起方1202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
第四预设规则包括应答方1203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1204发送通道建立请求。
可选的,服务器1204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第三发送模块12012包括:
获取子模块120121,用于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发送子模块120122,用于向发起方和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多个,获取子模块120121具体用于:
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可选的,UDP服务器为一个,获取子模块120121具体用于:
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TCP服务器根据网络参数,从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可选的,
UDP服务器还包括判断模块12043,用于判断发起方1202和应答方1203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
第四发送模块12042还用于在判断模块12043判定发起方和应答方之间能够建立点对点P2P通道时,向UDP服务器将P2P通道的信息发送至发起方和应答方。
可选的,
发起方1202还包括接收模块12022,第一发送模块12021还用于在接收模块12022接收到UDP服务器发送的P2P通道的信息时,通过P2P通道,向应答方1203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数据传输之前,多个UDP服务器发起方和应答方根据发送的通道建立请求,分别预先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相比于在数据传输时再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避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等待数据通道建立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另外,通过在预设时间段内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信令的传输,直至超时或者接收到对应的信令,避免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失或延迟导致无法建立传输路径,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仅是示例性的,是为了区分不同,并非特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和服务器在执行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和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收到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所述服务器若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则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并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应答方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所述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所述服务器若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则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所述发起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五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五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五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TCP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6.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受所述建立请求;
服务器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当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则将所述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并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发起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应答方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并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发起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一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二次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发起方按照第三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应答方按照第四预设时间间隔或第四次数,向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所述通道建立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TCP服务器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DP服务器为多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多个UDP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DP服务器为一个,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满足预设条件的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包括:
所述TCP服务器获取所有可用UDP服务器的网络参数;
所述TCP服务器根据所述网络参数,从所述所有可用UDP服务器中获取网络参数最优的UDP服务器。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所述建立请求是所述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时,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其中,所述建立请求是所述发起方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响应消息时,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应答方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的信息。
13.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发起方、应答方和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其中:
所述发起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第一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收到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服务器包括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应答方发送的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向所述发起方转发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还分别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五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五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所述发起方发送的第三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发起方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
所述中转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时,将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14.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发起方、应答方和至少一个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服务器,其中:
所述发起方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转发的接受响应消息或超时,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应答方接受所述建立请求;
所述服务器包括中转模块,用于接收发起方发送的建立请求,并将所述建立请求发送至应答方;
所述应答方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接受响应消息,直至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或超时;
所述中转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答方发送的接受响应消息时,将所述接受响应消息发送至所述发起方;
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至少一个UDP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按照第四预设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通道建立请求,直至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发送的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或超时;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至少一个UDP服务器还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发起方和所述应答方发送用于指示通道建立成功的响应消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至少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信息,向所述应答方发送数据。
CN201610278944.4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Pending CN1058718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8944.4A CN105871868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8944.4A CN105871868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868A true CN105871868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8944.4A Pending CN105871868A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8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225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527A (zh) * 2008-04-09 2008-08-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转的方法、网络中转服务器和内核管理模块
CN101364976A (zh) * 2007-08-07 2009-0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88377A (zh) * 2010-05-26 201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媒体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US20120163298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ing ser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CN102546559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受限网络中端到端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4976A (zh) * 2007-08-07 2009-0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通信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52527A (zh) * 2008-04-09 2008-08-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中转的方法、网络中转服务器和内核管理模块
CN101888377A (zh) * 2010-05-26 201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媒体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US20120163298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ing ser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CN102546559A (zh) * 2010-12-29 2012-07-04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受限网络中端到端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4225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299B (zh) 基于多连接的实时流媒体传输终端与方法
CN110536262A (zh) 一种直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2111409B (zh) 支持无线多播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7493563B (zh) 一种蓝牙实现群组对讲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5679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多通道路由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159266B (zh) 一种邻近通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4519414B (zh) 一种流媒体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WO2020107691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847275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15118524B (zh) 接口设备及其物联网自由互通数据透传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027599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892487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核心网设备
CN10535773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TWI674779B (zh) 無線通訊系統、通訊方法與隨身收發裝置
JP2003289309A (ja) 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CN109548076A (zh) 数据重复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700870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1836209A (zh) 提升LoRa单通道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87431B (zh) 一种双模组网通讯技术集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871868A (zh)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法、系统和服务器
CN102857574B (zh) 物联网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964741A (zh) 一种节点列表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4349404B (zh) 一种信道状态的切换方法及网络控制器及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4995898B (zh) 一种建立数据通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312753A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