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8972A -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8972A
CN105868972A CN201610185823.5A CN201610185823A CN105868972A CN 105868972 A CN105868972 A CN 105868972A CN 201610185823 A CN201610185823 A CN 201610185823A CN 105868972 A CN105868972 A CN 105868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ss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mobile
payment
re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58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858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8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8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8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2Bill distribution or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系统的挂失方法。涉及互联网应用领域,尤指一种网络支付系统的挂失和挂失方法。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可以在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通过生物码或者密码挂失来完成,具备安全、高效、便捷地处理挂失业务的能力,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及时处理干预,避免因用户未及时响应造成的延误和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领域,尤指一种网络支付系统的挂失和挂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B2C电子商务也随之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其发展也受到了支付手段这一瓶颈的制约,相对于现实中的支付方法,目前流行的网上支付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1)通过银行网银系统直接支付;(2)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3)在电子商务平台的网页上直接输入卡号和密码进行支付。以现在技术来说,前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开始支持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方式,但仍然有很多的电子商务平台采用上述第三种支付方式。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610140664.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支付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联邦账户注册系统和一个以上支付平台,联邦账户注册系统,用于绑定多个支付平台的账户,为每个联邦用户分配联邦标识ID,并保存用户的联邦ID与该用户所在支付平台的账户对应关系,当收到来自第一支付平台的第一用户的查询业务请求时,向第一支付平台提供第二联邦ID对应的第二支付平台的账户信息。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现支付的方法。应用本发明,外部系统可以直接使用联邦用户ID来解析具体的支付平台的系统账户,进而为不同支付平台下的用户之间的交易提供安全保障。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710002430.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上支付服务器,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支付平台帐号及与其对应的银行绑定卡号;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支付平台帐号获取对应的银行绑定卡号;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生成单元和信息转换单元;通讯模块:包括支付平台通讯单元和银行前置机通讯单元,所述支付平台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支付平台生成的支付订单,以及将经过转换后的支付结果信息转发至支付平台;所述银行前置机通讯单元与银行前置机专线相连,用于将经过转换后的支付信息转发所述银行前置机,以及接收所述银行前置机返回的支付结果信息。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和通讯效率,并且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方便了用户操作。
上述的系统都不具备安全、高效、便捷地处理挂失业务的能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主要依托整个网络平台作为数据信息的处理,其中银行卡挂失业务,一直以来需要本人带着身份证到相关银行的柜台排队办理,费时费力不说,银行的服务时间还有限制,而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便捷地处理挂失业务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支付系统,包括支付网络平台、至少一家银行卡的发卡行和智能移动钱包;
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代替所述银行卡完成交易、转账和/或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用于与所述发卡行保持所述银行卡业务的同步;
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可以在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通过生物码或者密码挂失来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生物码挂失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眼膜、声纹和/或DNA挂失。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指纹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指纹识别器,将所述指纹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眼膜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眼膜识别器,将所述眼膜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眼膜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声纹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声纹识别器,将所述声纹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声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DNA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DNA识别器,将所述DNA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DNA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DNA识别器,用于提取毛发、皮肤、唾液、血液或者指甲中的DNA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密码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输入器,将所述密码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密码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挂失方法:
一种支付系统的挂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选择生物码挂失模式或者密码挂失模式;
S20:当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判断选择所述生物码挂失模式;
S4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打开识别器,供用户提交生物码信息;
S6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将收集到的所述生物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
S80:所述支付网络平台将所述生物码信息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生物码信息进行交互匹配;
S100:当交互匹配成功,所述发卡行返回“进行后续挂失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失方法,所述生物码但不限于指纹、眼膜、声纹和/或DNA。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失方法,在步骤S10后执行如下步骤:
S30:当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判断选择所述密码挂失模式;
S5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打开输入器,供用户输入密码信息;
S7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将收集到的所述密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
S90:所述支付网络平台将所述密码信息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密码信息进行交互匹配;
S100:当交互匹配成功,所述发卡行返回“进行后续挂失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失方法,所述S50步骤中还需输入身份证号,所述S90步骤中还需交互匹配身份证号。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发明赋予智能支付网络平台分析对比能力;
2.本发明赋予智能支付网络平台自住进行干预处理的能力;
3.本发明节省使用者的时间,及时处理干预,避免因用户未及时响应造成的延误和损失;
4.本发明能够做到备安全、高效、便捷地处理挂失业务的能力;
5、本发明实施支付平台和银行端二地匹配,可靠性高、执行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支付系统三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功能示意图;
图中:
100移动智能钱包 200支付云平台(网络平台) 300银行(端)
210支付网络平台中(云)服务器端 310银行(端)的银联模块(对外API)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说明和附图对于本发明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以下说明描述了众多具体细节以方便对本发明理解。然而,在某些实例中,熟知的或常规的细节并未说明,以满足说明书简洁的要求。
智能移动钱包,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AD、PDA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
本发明中的移动终端(智能移动钱包)包括处理器,含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处理器也可称为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等等。更具体地,处理器可为复杂的指令集计算(CISC)微处理器、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微处理器、超长指令字(VLIW)微处理器、实现其他指令集的处理器,或实现指令集组合的处理器。处理器还可为一个或多个专用处理器,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网络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网络处理器、通信处理器、密码处理器、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或能够处理指令的任何其他类型的逻辑部件。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讨论的操作和步骤的指令。
本发明中的智能移动钱包包括存储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设备,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静态RAM(SRAM)或其他类型的存储设备。存储器可存储包括由处理器或任何其他设备执行的指令序列的信息。例如,多种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固件(例如,输入输出基本系统或BIOS)和/或应用程序的可执行代码和/或数据可被加载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
本发明中的智能移动钱包的操作系统可为任何类型的操作系统,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Windows Phone,苹果公司IOS,谷歌公司的Android,以及Linux、Unix操作系统或其他实时或嵌入式操作系统诸如VxWorks等。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说明和附图对于本发明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以下说明描述了众多具体细节以方便对本发明理解。然而,在某些实例中,熟知的或常规的细节并未说明,以满足说明书简洁的要求。本发明的具体判断系统及方法参见下述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支付系统三端示意图、图2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所示:
一种支付系统,包括支付网络平台、至少一家银行卡的发卡行和智能移动钱包;
所述智能移动钱包,用于代替所述银行卡完成交易、转账和/或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用于与所述发卡行保持所述银行卡业务的同步;
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可以在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通过生物码挂失来完成。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PAD、PDA或者智能可穿戴设备。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生物码挂失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眼膜、声纹和/或DNA挂失。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指纹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指纹识别器,将所述指纹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眼膜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眼膜识别器,将所述眼膜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眼膜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声纹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声纹识别器,将所述声纹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声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DNA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DNA识别器,将所述DNA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DNA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DNA识别器,用于提取毛发、皮肤、唾液、血液或者指甲中的DNA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控制方法,如图3施例流程示意所示:
一种支付系统的挂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选择生物码挂失模式或者密码挂失模式;
S20:当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判断选择所述生物码挂失模式;
S4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打开识别器,供用户提交生物码信息;
S6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将收集到的所述生物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
S80:所述支付网络平台将所述生物码信息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生物码信息进行交互匹配;
S100:当交互匹配成功,所述发卡行返回“进行后续挂失流程”。
优选地,所述的挂失方法,所述生物码但不限于指纹、眼膜、声纹和/或DNA。
第二实施例
一种支付系统,包括支付网络平台、至少一家银行卡的发卡行和智能移动钱包;
所述智能移动钱包,用于代替所述银行卡完成交易、转账和/或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用于与所述发卡行保持所述银行卡业务的同步;
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可以在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通过密码挂失来完成。
优选地,所述的支付系统,所述密码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输入器,将所述密码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密码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如图3施例流程示意所示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挂失方法:
一种支付系统的挂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选择生物码挂失模式或者密码挂失模式;
S30:当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判断选择所述密码挂失模式;
S5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打开输入器,供用户输入密码信息;
S7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将收集到的所述密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
S90:所述支付网络平台将所述密码信息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密码信息进行交互匹配;
S100:当交互匹配成功,所述发卡行返回“进行后续挂失流程”。
优选地,所述的挂失方法,所述S50步骤中还需输入身份证号,所述S90步骤中还需交互匹配身份证号。
第三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系统包含终端数据模块、处理模块(服务器端)和银联模块(此模块为银联系统对外提供AP I模块,无需本系统做任何特殊处理)。
终端数据模块即为运行在终端上的支付系统,它可以细分为个人信息,帐户信息,扫码,转账四个小功能模块。如图4第三实施例功能示意图;
个人信息功能模块:
提供终端录入个人信息(如身份信息<默认为消费者,可切换为商家>,姓名,身份证号码,(智能移动钱包以智能手机为例)手机号<需与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一致>,指纹<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实现>)的入口,个人信息录入完成,上传至云端(网络端)进行保存。
帐户信息功能模块:
提供终端录入帐户信息(银行卡发卡行,卡号,密码)的入口,通过录入的帐户信息,云端(网络端)结合个人信息将该数据发送至银联模块,查询是否存在有效的帐户信息并接收查询结果,如存在向个人信息中的手机发送验证码信息,终端在指定的时间内输入该手机验证码,验证通过,绑定成功;不存在或输入错误则给出提示信息,绑定失败。
帐户信息模块可以手动设置绑定的帐户信息,如置顶,挂失,解绑及余额查询。
A、置顶:当终端绑定2张或2张以上的银行卡时,需要对使用频率高的银行卡进行置顶操作,所谓置顶就是在操作扫码,转帐功能时,优先操作置顶银行帐户中的金额。终端选中某银行卡,操作置顶,该卡帐户信息及置顶状态发送至云端(网络端),云端(网络端)保存该卡置顶状态标识,同时对原来处于置顶状态的银行卡解除置顶状态。
B、挂失:银行卡遗失时,可通过俩种形式挂失:
1.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云端(网络端)接收终端数据,进行验证匹配,匹配通过后,向银联模块该帐户发起挂失请求,并接收响应结果,返回至终端。
2.指纹挂失,通过指纹识别技术,云端(网络端)将该指纹与在个人信息中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向银联模块发起挂失请求,接收响应结果并返回至终端。
C、解绑:当无需终端绑定该银行卡时,可进行解绑操作,云端(网络端)接收帐户信息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删除云端(网络端)存储的该银行帐户信息,此时在终端也不显示该帐户信息。
D、余额查询:将对应的帐户信息通过云端(网络端)发送至银联模块,查询该帐户余额,并将返回查询结果给终端显示。
扫码功能模块:
当个人信息中录入身份信息为消费者时,此时扫码中需要输入消费金额,数据传至云端(网络端),云端(网络端)通过银联模块查询该置顶帐户的余额信息,余额充足时,云端(网络端)生成支付二维码图片在终端显示;余额不足,给出提示信息。
当个人信息为商家时,扫码区可扫描消费者所持终端显示的支付二维码,解析后将向该二维码中的手机号码发送消费确认信息,该消费信息包括在XX商户处消费XX金额等,消费者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回复确认信息,云端(网络端)收到确认消费信息后向该银联模块发起消费请求并返回相应操作结果,扫码完成。
转帐功能模块:
输入转帐金额,云端(网络端)接收数据,向银联模块发起请求,查询置顶帐户余额是否不小于转帐金额,小于转帐金额给出提示,大于或等于转帐金额才可执行下一步操作;终端输入转帐帐户信息,云端(网络端)将该信息发送至银联模块,查询该转帐帐户是否有效存在,不存在给出提示,存在向银联发起转帐请求并接受操作结果返回至终端。
运行过程如下所示:
(1)终端输入个人信息;
(2)云端(网络端)获得输入的个人信息并进行保存;
(3)终端输入银行帐户信息;
(4)云端(网络端)接收帐户信息,并将已保存的个人信息与获得的帐户信息数据一并发送至银联模块;
(5)银联模块根据获得的数据查询该用户是否存在对应的有效帐户信息,将查询结果返回至云端(网络端);
(6)云端(网络端)根据响应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有效的帐户信息;
如判断结果为“否”,给出提示信息,执行步骤(3);
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7)云端(网络端)向个人信息中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信息,并提示终端输入该手机验证码;
(8)终端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输入该手机验证码信息;
(9)云端(网络端)判断接收到的手机验证码是否正确;
如判断结果为“否”,绑定该帐户失败,执行步骤(3);
如判断结果为“是”,绑定该帐户成功,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1)-(9)为首次登录使用该支付系统用户的必要操作步骤,当该系统已经绑定帐户信息后,只需操作以下步骤即可满足正常功能需要(置顶,解绑,挂失,余额查询,扫码消费,转帐),若需要绑定多张银行卡,只需要重复操作步骤(3)-(9)即可。即可实现一智能移动钱包绑定多张银行卡,也可实现一张银行卡绑定多个智能移动钱包。
(10)终端执行“置顶”操作;
(11)云端(网络端)接收需要置顶的帐户信息,将该账户状态设为置顶状态,同时取消原置顶帐户的置顶状态;
(12)云端(网络端)返回置顶操作结果至终端进行提示,置顶完成;
(13)终端执行“解绑”操作;
(14)云端(网络端)接收需要解绑的帐户信息,将该信息从云端(网络端)进行删除,返回操作结果至终端进行提示,解绑完成;
(15)终端执行“挂失”操作,可分为俩种情况:
第一种:选择“指纹挂失”;
(a)终端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将指纹信息上传至云端(网络端);
(b)云端(网络端)将该指纹信息与银行系统中的个人信息中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如匹配失败,提示错误信息,继续步骤(a);
如匹配成功,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第二种:选择“密码挂失”;
(c)终端输入身份证号和密码,并将挂失的帐号发送至云端(网络端);
(d)云端(网络端)将获得的数据与银行系统中的个信息中的身份证及密码信息进行匹配;
如匹配失败,提示错误信息,继续步骤(c);
如匹配成功,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上述情况验证通过,则继续执行下一步程序;
(e)云端(网络端)将需挂失的帐户信息发送至银联模块;
(f)银联模块进行相应处理,并将操作结果通过云端(网络端)返回至终端进行提示,挂失完成;
(16)终端执行“余额查询”操作;
(17)云端(网络端)将对应的帐户信息发送至银联模块;
(18)银联模块查询该帐户余额,并返回查询结果至云端(网络端);
(19)云端(网络端)接收查询结果数据返回至终端显示,余额查询完成;
(20)终端执行“转帐”操作,提示输入“转帐金额”;
(21)云端(网络端)接收转帐金额信息并发送至银联模块;
(22)银联模块查询置顶帐户的帐户余额信息,并返回至云端(网络端);
(23)云端(网络端)根据银联模块返回的帐户余额与转帐金额进行对比,
判断帐户余额是否大于转帐金额;
如判断结果为“否”,提示该帐户金额不足,执行步骤(14);
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24)终端输入“转帐帐户”信息;
(25)云端(网络端)获取该信息并发送至银联模块;
(26)银联模块查询该转帐帐户是否为有效存在的帐户信息,并返回至云端(网络端);
(27)云端(网络端)根据返回信息判断该转帐帐户是否有效存在;
如判断结果为“否”,提示该帐户不存在,执行步骤(18);
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28)云端(网络端)将转帐金额与帐户信息返回至终端,重新加以确认;
(29)终端判断该转帐信息(金额,帐户)是否正确;
如判断结果为“否”,转帐取消,需要转帐,继续步骤(14);
如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下一步程序;
(30)云端(网络端)将确认后的转帐信息发送至银联模块;
(31)银联模块执行转帐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转帐成功或失败)通过云端(网络端)返回至终端进行提示,转帐完成;
(32)终端操作“扫码”功能模块,此处需要分为俩种情况:
第一种:当终端以消费者身份操作(在录入个人信息时,身份栏已确认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默认为“消费者)
(33)终端提示输入“消费金额”;
(34)云端(网络端)将消费金额与置顶的帐户信息发送至银联模块;
(35)银联模块将该帐户余额和消费金额做对比,将对比结果返回至云端(网络端);
(36)云端(网络端)根据响应结果进行判断;
如判断结果为“否”,消费金额>帐户余额,继续步骤(27);
如判断结果为“是”,执行下一步程序;
(37)云端(网络端)将个人信息中的手机号码,帐户信息及消费金额生成二维码图片;
(38)终端扫码区域显示该二维码图片以供商家进行扫码;
第二种:当终端以商家身份进行操作时
(39)终端扫描二维码图片,并将解析的二维码信息发送至云端(网络端);
(40)云端(网络端)根据获得的信息(手机号码,帐户信息,消费信息),
向该手机号码发送消费确认信息;
(41)消费者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回复确认该消费信息;
(42)云端(网络端)收到消费确认信息后,将帐户信息与消费信息发送至银联模块;
(43)银联模块执行相应的消费扣款操作,并将操作结果通过云端(网络端)返回至终端进行提示,扫码流程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2)

1.一种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付网络平台、至少一家银行卡的发卡行和智能移动钱包;
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代替所述银行卡完成交易、转账和/或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用于与所述发卡行保持所述银行卡业务的同步;
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在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通过生物码或者密码挂失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码挂失包括但不限于指纹、眼膜、声纹和/或DNA挂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指纹识别器,将所述指纹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膜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眼膜识别器,将所述眼膜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眼膜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纹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声纹识别器,将所述声纹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声纹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NA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DNA识别器,将所述DNA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DNA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NA识别器,用于提取毛发、皮肤、唾液、血液或者指甲中的DNA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挂失通过所述智能移动钱包上的输入器,将所述密码信息收集后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然后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密码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可完成所述挂失的银行卡业务。
9.一种支付系统的挂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选择生物码挂失模式或者密码挂失模式;
S20:当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判断选择所述生物码挂失模式,所述智能移动钱包打开识别器,供用户提交生物码信息;
S4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将收集到的所述生物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
S60:所述支付网络平台将所述生物码信息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生物码信息进行交互匹配;
S100:当交互匹配成功,所述发卡行返回“进行后续挂失流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码但不限于指纹、眼膜、声纹和/或DNA。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后执行如下步骤:
S30:当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判断选择所述密码挂失模式,所述智能移动钱包打开输入器,供用户输入密码信息;
S50:所述智能移动钱包将收集到的所述密码信息上传至所述支付网络平台;
S70:所述支付网络平台将所述密码信息与所述发卡行中预留的所述密码信息进行交互匹配;
S100:当交互匹配成功,所述发卡行返回“进行后续挂失流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0步骤中还需输入身份证号,所述S90步骤中还需交互匹配所述身份证号。
CN201610185823.5A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Pending CN105868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5823.5A CN105868972A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5823.5A CN105868972A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8972A true CN105868972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5823.5A Pending CN105868972A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89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080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10490587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锁定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62473A (zh) * 2019-11-27 2021-05-28 Kddi株式会社 结算处理方法及结算处理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423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张剑 一种银行客户交易系统
CN102915594A (zh) * 2011-08-04 2013-02-06 深圳市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体生物信息码的银行卡安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198404A (zh) * 2013-04-10 2013-07-10 深圳市国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信的手机钱包挂失方法及系统
CN103208015A (zh) * 2013-01-31 2013-07-17 刘小云 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及应用该终端的自助发卡系统和方法
CN103886457A (zh) * 2014-03-20 2014-06-25 上海富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传统金融终端并替代实体银行卡的无卡移动支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4166915A (zh) * 2014-04-30 2014-11-26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钱包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04376467A (zh) * 2014-12-03 2015-02-25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卡非接触刷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680671A (zh) * 2015-02-11 2015-06-03 邢浩 一种银行业务办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423A (zh) * 2009-05-18 2010-11-24 张剑 一种银行客户交易系统
CN102915594A (zh) * 2011-08-04 2013-02-06 深圳市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体生物信息码的银行卡安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208015A (zh) * 2013-01-31 2013-07-17 刘小云 一种自助服务终端及应用该终端的自助发卡系统和方法
CN103198404A (zh) * 2013-04-10 2013-07-10 深圳市国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短信的手机钱包挂失方法及系统
CN103886457A (zh) * 2014-03-20 2014-06-25 上海富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传统金融终端并替代实体银行卡的无卡移动支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4166915A (zh) * 2014-04-30 2014-11-26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钱包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04376467A (zh) * 2014-12-03 2015-02-25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智能卡非接触刷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680671A (zh) * 2015-02-11 2015-06-03 邢浩 一种银行业务办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0806A (zh) * 2017-09-15 2019-03-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9510806B (zh) * 2017-09-15 2021-12-24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10490587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锁定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90587B (zh) * 2019-08-23 2022-08-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锁定银行卡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62473A (zh) * 2019-11-27 2021-05-28 Kddi株式会社 结算处理方法及结算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670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rolling a user in a membership account
US20180114260A1 (en)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terfacing a multi-card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1703724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ayment processing
EP291917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versed near field contact electronic transaction
CN104766205B (zh)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装置
KR20160111286A (ko) 결제 부가 서비스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2026568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Contactless Card
WO201011166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US2016033565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warding customers in a tokenized payment transaction
CN104599122A (zh) 一种快捷支付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JP6368446B1 (ja) 決済制御装置、決済システムおよび決済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1709836A (zh) 一种实现撤销银行账户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66020A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ifying a status of a payment card
CN105868972A (zh) 一种支付系统及挂失方法
US11605067B2 (en) Dynamic tag based identification for self and assisted transactions
CN106296178A (zh) 基于nfc的支付方法及装置
US9038895B2 (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tailer and customer
US20170154324A1 (en) Safely faciltating higher risk payments
CN113988844A (zh) 业务签约方法、装置和系统
TWM618366U (zh) 線上交易系統及銀行伺服器
EP23550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ayment processing
RU125745U1 (ru)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платежная система
CN109949037A (zh) 一种基于网证的支付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4058349A1 (ru) Электронная платежная система
US201802767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ayed transaction comple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