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8144A -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8144A
CN105868144A CN201610162221.8A CN201610162221A CN105868144A CN 105868144 A CN105868144 A CN 105868144A CN 201610162221 A CN201610162221 A CN 201610162221A CN 105868144 A CN105868144 A CN 105868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interface
spk
signal
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22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伏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622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8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8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81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上述方法中,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时,采用自身的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拓展了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功能,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Description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是201410499822.9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日2014年9月25日、申请号201410499822.9和发明创造名称为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对于具备可携带性移动终端的需求和依赖逐步增大,市场上的移动终端产品也因此得到了极大地推广和普及,但是,相关技术中在便携式移动终端上所使用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通常为USB2.0接口(迷你(mini)USB或者微(micro)USB)。
而在便携式移动终端产品上使用USB2.0接口存在如下弊端:
弊端一、USB2.0接口提供的功率较小(通常为2.5W),如果便携式移动终端所需要的功率较大时,该接口无法为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足够的电源输入能力,从而易造成系统因为欠压或者欠流的原因造成系统异常掉电关机或者重启的现象。
弊端二、USB2.0接口提供的传输速率较低(理论值为480M bps),如果便携式移动终端所需要的传输速率要求较高、超出上述速率时,则该接口将无法承担。
弊端三、USB2.0接口只有五条线,即两条电源线、两条数据线和一条标识(ID)线,其只能实现标准的USB2.0协议,而如果考虑在总线上扩展除了USB之外的功能的话,USB2.0也将无法实现。
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在终端产品上所使用的USB2.0接口无法满足高功率、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可扩展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终端产品上所使用的USB2.0接口无法满足高功率、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方法包括: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时,采用自身的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优选地,自定义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包括:将所述USB3.0接口较USB2.0接口多出的两对差分信号线配置为所述MIC线和所述SPK线。
优选地,所述设置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MIC线和SPK线包括: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
优选地,采用所述MIC线和所述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包括:将待发送的语音信号经由所述自定义的MIC线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和/或,经由所述自定义的SPK线接收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待接收语音信号。
优选地,上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外部设备为车载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通用串行总线USB3.0接口,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时,采用所述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优选地,将所述USB3.0接口较USB2.0接口多出的两对差分信号线配置为所述MIC线和所述SPK线。
优选地,采用所述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包括: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
优选地,采用所述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包括:将待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语音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处理生成待发送的拟语音信号后经由所述自定义的MIC线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和/或,经由所述由所述自定义的SPK线接收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待接收语音信号。
优选地,上述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外部设备为车载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系统包括:上述装置以及外部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和所述外部设备通过USB屏蔽线连接。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确定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采用USB2.0标准传输且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采用自身设置的micro USB3.0-B母头接口中自定义的MIC线和SPK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产品上所使用的USB2.0接口无法满足高功率、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进而拓展了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功能,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中通过RJ45-USB模块接入到酒店或者家庭等具有宽带接口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中通过micro USB3.0接插件将终端产品接入车载系统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中通过micro USB3.0接插件与车载系统进行语音交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通过micro USB3.0接入到电池使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通过micro USB3.0接入到充电器使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的终端产品通过micro USB3.0接入到具有USB3.0-A母头接口的PC电脑使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02:确定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2.0标准传输且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
步骤S104:采用自身设置的微型(micro)USB3.0-B母头接口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相关技术中在终端产品上所使用的USB2.0接口无法满足高功率、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可扩展性较差。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使得便携式移动终端产品在连接上支持USB3.0接口的外部设备后,获取更大的电源输入能力(micro USB3.0最新标准支持100W,而常用的是10W),从而能够为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更大的功率,以确保便携式移动终端稳定工作;可以使得便携式移动终端产品在连接上支持USB3.0接口的外部设备后,获取更高的传输速率(其理论值可以达到5.0Gbps),从而能够为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可以使得便携式移动终端产品在连接上支持USB3.0接口的外部设备后,利用micro USB3.0-B接口比USB2.0标准总线多出来的两对差分信号线自定义一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从而为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了输出语音和数据的双重功能。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产品上所使用的USB2.0接口无法满足高功率、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进而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大的电源输入能力,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多的拓展功能。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上述外部设备可以为车载系统。
优选地,在步骤S104,采用MIC线和SPK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S1:将micro USB3.0-B母头接口与USB2.0接口进行比较,确定第一对差分信号线和第二对差分信号线;
步骤S2:分别将第一对差分信号线和第二对差分信号线配置为MIC线和SPK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即利用micro USB3.0-B接口提供的九条线中,比USB2.0标准总线(只有五条线,即两条电源线、两条数据线和一条ID线)多出来的两对差分信号线,自定义一组MIC线和SPK线,从而为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了输出语音和数据的双重功能。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2中,可以将micro USB3.0-B母头接口的信号线中的MicB_SSTX-线和MicB_SSTX+线设置为MIC线以及将信号线中的MicB_SSRX-线和MicB_SSRX+线设置为SPK线。
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USB3.0-A公头转micro USB-B公头线缆和microUSB3.0-B母头,为便携式移动终端提供了更大的输入功率、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多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定义USB3.0线缆中的MicB_SSTX-/Mic_SSTX+,MicB_SSRX-/MicB_SSRX+信号线,从而使得USB3.0线传输模拟信号,利用micro USB3.0线缆中的D+和D-信号线传输数据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MicB_SSTX-线和MicB_SSTX+线以及MicB_SSRX-线和MicB_SSRX+线这四条线中究竟使用哪两条线作为MIC线和使用哪两条线作为SPK线可以随机自由定义,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信号和模拟信号既可以分时传输也可以同时传输,均独立存在,其功能上互不影响。
优选地,在步骤S104中,可以采用MIC线和SPK线经由USB3.0-A接口转micro USB3.0-B公头接口的USB屏蔽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其中,在将待发送至外部设备的数据语音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处理生成待发送的模拟语音信号后经由USB屏蔽线发送至外部设备,和/或,经由USB屏蔽线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模拟语音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处理后生成待接收的数字语音信号。
下面将结合以下几个具体应用场景对上述优选实施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中通过RJ45-USB模块接入到酒店或者家庭等具有宽带接口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宽带接口通过RJ45-USB模块将数据送入便携式移动终端,从而完成便携式移动终端通过micro USB3.0访问英特网的数据传输功能。
图3a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中通过micro USB3.0接插件将终端产品接入车载系统的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中通过micro USB3.0接插件与车载系统进行语音交互的示意图。如图3a和3b所示,可以利用micro USB3.0相对于USB2.0总线的差异,将USB2.0的总线继续作为传输USB协议的信号来使用,而将剩余的信号线作为自定义的能够传输模拟语音的信号线来使用。利用汽车自身具备的音响和麦克风系统,再结合便携式移动终端的语音处理功能,从而完成在车上拨打电话的语音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汽车上通过micro USB3.0接插件上的标准USB2.0协议完成数据类的功能,从而实现便携式移动终端访问英特网的数据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功能可以分时独立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合作达成功能实现。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通过micro USB3.0接入到电池使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将配备有USB3.0-B公头接口的电池接入配备有USB3.0-B母头接口的移动终端中,为该移动终端进行供电。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终端产品通过micro USB3.0接入到充电器使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移动终端通过自身配备的USB3.0-B母头接口接入到配备有的USB3.0-B公头接口的电池之后,该电池再通过USB-B母头接口经由USB3.0-A接口转micro USB-B公头接口的USB屏蔽线与配备有USB3.0-A接口的充电器相连接,以此为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的终端产品通过micro USB3.0接入到具有USB3.0-A母头接口的PC电脑使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移动终端通过自身配备的USB3.0-B母头接口接入到配备有的USB3.0-B公头接口的电池之后,该电池再通过USB-B母头接口经由USB3.0-A接口转micro USB-B公头接口的USB屏蔽线与配备有USB-A母头接口的个人计算机(PC)电脑类设备相连接,以此为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语音交互装置可以包括:micro USB3.0-B母头接口10,用于确定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采用USB2.0标准传输且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以及采用自定义的MIC线和SPK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采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终端产品上所使用的USB2.0接口无法满足高功率、高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进而拓展了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功能,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装置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上述外部设备可以为车载系统。
优选地,micro USB3.0-B母头接口10,还用于与USB2.0接口进行比较,确定第一对差分信号线和第二对差分信号线,并分别将第一对差分信号线和第二对差分信号线配置为MIC线和SPK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优选地,micro USB3.0-B母头接口10,还用于将MicB_SSTX-线和Mic_SSTX+线设置为MIC线以及将线缆中的MicB_SSRX-线和MicB_SSRX+线设置为SPK线。
优选地,micro USB3.0-B母头接口10,还用于采用MIC线和SPK线经由USB3.0-A接口转micro USB3.0-B公头接口的USB屏蔽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其中,在将待发送至外部设备的数据语音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处理生成待发送的模拟语音信号后经由USB屏蔽线发送至外部设备,和/或,经由USB屏蔽线从外部设备接收到的模拟语音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处理后生成待接收的数字语音信号。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交互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语音交互系统可以包括:上述语音交互装置1以及USB3.0-A接口转microUSB3.0-B公头接口的USB屏蔽线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micro USB3.0-B接口的便携式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1)检测模块:该模块可以由过压过流保护器件,micro USB3.0-B接插件,USB屏蔽线以及USB3.0总线控制器构成。将该便携式移动终端通过USB接口连入到支持USB-A设备接口的类PC电脑上后,通过接口上的上拉电阻读取设备的连接或者断开,然后主机通过设备空闲时的差分线的高低电压来判断设备速度类型。
通过过压保护软硬件模块可以保护并通知终端电源安全。过压保护可以提供一定额度以内的电压保护(例如:28V),当电压超过上述额度值时,过压保护模块切断电源输出、将不再向后级模块继续提供电源,并通过连接到过压保护状态的信号,基带芯片或者电源管理芯片获得过压消息,从而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如:发光二极管(LED),液晶显示器(LCD),块可扩展交换协议(BEEP))通知用户,以便于用户及时更换电源,避免损坏器件。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当探测到USB的D+和D-信号一致时,则表示D+和D-信号被短接相连,那么该移动终端将被识别连接到了充电器插座上。另外,探测USB总线上的ID线可以用来识别该移动终端当前处于主机模式(HOST)还是处于设备模式(DEVICE)。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探测移动终端在空闲时差分信号线的高低电压来判断设备速度类型,以此来区分对端设备是采用USB2.0标准传输还是采用USB3.0标准传输,进而可以拓展MIC和SPK线。
(2)数据通信模块:该模块可以由USB3.0控制器、USB3.0-A接口转microUSB3.0-B公头接口的USB屏蔽线缆以及micro USB3.0-B母头接口组成。如果识别到该便携式移动终端接入到了低速的USB2.0总线接口上,将通过USB3.0总线上兼容USB2.0的D+和D-这两条线来实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数据通信能力。如果识别到该便携式移动终端接入到了高速的USB3.0系统上,将通过USB3.0总线的D+、D-、SSRX-、SSRX+、SSTX-以及SSTX+来传输数据,实现高速的传输速率,通过ID线来判断USB设备的主从工作模式。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支持两种传输方式,USB2.0和USB3.0。当决定将micro USB3.0-B接口采用USB2.0标准传输时,仅用到了ID、D+和D-三条数据线,其他线缆将作为MIC线和SPK线来传输语音使用。当决定将micro USB3.0接口采用USB3.0标准传输时,用到了ID、D+、D-、SSRX-、SSRX+、SSTX-以及SSTX+来传输数据。
(3)语音模块:该模块可以由处理器、数字模拟信号转换器、USB3.0-A接口转micro USB3.0-B公头的USB屏蔽线缆以及micro USB3.0-B母头接插件组成。当语音模块工作时,USB3.0的线缆上MicB_SSTX-/Mic_SSTX+,MicB_SSRX-/MicB_SSRX+这四根线被自定义为MIC_IN_M/MIC_IN_P,SPK_M/SPK_P线(这四根线没有前后顺序)。通过拓展、自定义的这四根线来传输语音。D+和D-用来传输语音的控制信号AT指令。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模块的数字语音信号可以是脉冲编码调制(PCM)。该数字语音信号PCM在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器后,转换为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自定义的USB3.0的信号线送到micro USB3.0的接插件上。另外,语音模块的控制信号通过AT指令收发。AT指令通过micro USB3.0的D+和D-信号送到micro USB3.0的接插件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效果是某些优选实施例可以达到的效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micro USB3.0-B母头接口设计到便携式移动终端上,从而使得便携式移动终端能够实现数据和语音通信,由此可以为用户提供传输语音功能和数据功能,特别适用于有线和无线终端产品。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运用在便携式移动终端产品上,可以使得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具有更高的电源输入功率,可以使得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可以使得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具备传输语音的功能,可以使得该便携式移动终端具备传输数据的功能以及可以使得便携式移动终端具备同时传输数据和语音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时,采用自身的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定义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包括:
将所述USB3.0接口较USB2.0接口多出的两对差分信号线配置为所述MIC线和所述SPK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MIC线和SPK线包括: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MIC线和所述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包括:
将待发送的语音信号经由所述自定义的MIC线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和/或,
经由所述自定义的SPK线接收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待接收语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外部设备为车载系统。
6.一种语音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和通用串行总线USB3.0接口,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设备支持语音功能时,采用所述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USB3.0接口较USB2.0接口多出的两对差分信号线配置为所述MIC线和所述SPK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包括: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或
将所述USB3.0接口的信号线中的SSRX-线和SSRX+线设置为所述MIC线以及将所述信号线中的SSTX-线和SSTX+线设置为所述SPK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USB3.0接口信号线中自定义的麦克信号MIC线和扬声器信号SPK线与所述外部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包括:
将待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语音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处理生成待发送的模拟语音信号后经由所述自定义的MIC线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和/或,
经由所述由所述自定义的SPK线接收来自所述外部设备的待接收语音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外部设备为车载系统。
11.一种语音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和外部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和所述外部设备通过USB屏蔽线连接。
CN201610162221.8A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Withdrawn CN105868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2221.8A CN105868144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9822.9A CN105512073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610162221.8A CN105868144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9822.9A Division CN105512073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8144A true CN105868144A (zh) 2016-08-17

Family

ID=5558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2221.8A Withdrawn CN105868144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410499822.9A Pending CN105512073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9822.9A Pending CN105512073A (zh) 2014-09-25 2014-09-25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8247B2 (zh)
EP (1) EP3200087A4 (zh)
CN (2) CN105868144A (zh)
WO (1) WO2016045348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8582A1 (en) * 2008-03-27 2009-10-0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plex 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 (mhl) and usb 3.0
CN101739374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路径选择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电子装置
US20110087806A1 (en) * 2009-09-25 2011-04-14 Soumendra Mohanty Dual-Mode Data Transfer of Uncompressed Multimedia Contents or Data Communications
CN102203755A (zh) * 2008-10-16 2011-09-28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控制总线发现连接
US20130217274A1 (en) * 2011-12-06 2013-08-22 Transwitch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achieving complet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and multimedia interfaces
EP2711843A1 (en) * 2012-09-21 2014-03-26 Nxp B.V. DisplayPort over USB mechanical interface
CN203520391U (zh) * 2013-09-16 2014-04-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复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4416B2 (en) * 2010-04-06 2012-07-31 Via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interoperable with backward compatible optical USB device
CN102611544A (zh) * 2012-02-24 2012-07-2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语音传输系统
EP2765571A1 (en) * 2013-02-08 2014-08-13 BlackBerry Limited Micro USB3.0 connector for simultaneous video,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NGC-e)
CN203733112U (zh) * 2013-12-30 2014-07-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多功能usb接口实现电路和usb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18582A1 (en) * 2008-03-27 2009-10-0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plex 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 (mhl) and usb 3.0
CN102203755A (zh) * 2008-10-16 2011-09-28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控制总线发现连接
CN101739374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路径选择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电子装置
US20110087806A1 (en) * 2009-09-25 2011-04-14 Soumendra Mohanty Dual-Mode Data Transfer of Uncompressed Multimedia Contents or Data Communications
US20130217274A1 (en) * 2011-12-06 2013-08-22 Transwitch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achieving complet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and multimedia interfaces
EP2711843A1 (en) * 2012-09-21 2014-03-26 Nxp B.V. DisplayPort over USB mechanical interface
CN203520391U (zh) * 2013-09-16 2014-04-0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复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00295A1 (en) 2017-10-19
CN105512073A (zh) 2016-04-20
EP3200087A4 (en) 2017-08-16
US10198247B2 (en) 2019-02-05
EP3200087A1 (en) 2017-08-02
WO2016045348A1 (zh)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749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CN101627348B (zh) 带有类usb连接器的充电电缆
CN107038809A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系统
WO2017032340A1 (zh) 一种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供电装置
CN101155042A (zh) 一种基于wan模块的远程唤醒系统及终端
EP418134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employing charging cable,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0547600C (zh) 一种基于wan模块的远程唤醒系统及终端
CN204119254U (zh) 一种适配器
CN105868144A (zh)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1075214Y (zh) 一种usb通用数据线
CN202488738U (zh) 集成U盘和USB扩展端口的WiFi无线上网适配器
CN203433477U (zh) 一种集成Wi-Fi功能的无线鼠标
CN204925753U (zh) 仪器监控系统
CN202632217U (zh) 集成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的鼠标
CN202488754U (zh) 集成U盘和U-Key以及USB扩展端口的WiFi无线上网适配器
CN202488766U (zh) 集成U盘的USB接口WiFi无线上网适配器
CN206523870U (zh) 数据线
CN202488753U (zh) 集成USB扩展端口的WiFi无线上网适配器
CN202929616U (zh) 信号转接装置
CN206741612U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系统
CN202453928U (zh) 一种USB Key
RU14554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ультиплатформенного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и/или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CN202488748U (zh) 集成蓝牙和USB扩展端口的WiFi无线上网适配器
CN215420291U (zh) 具有智能显示的多接口充电器
CN103296865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电及与其配合使用的移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