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632A -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 Google Patents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7632A
CN105867632A CN201610263754.5A CN201610263754A CN105867632A CN 105867632 A CN105867632 A CN 105867632A CN 201610263754 A CN201610263754 A CN 201610263754A CN 105867632 A CN105867632 A CN 105867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tch
fixed
adjusting apparatu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37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7632B (zh
Inventor
王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ri optical glasse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37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7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7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7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其中,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对应所述透镜的挡片,在所述挡片上设有通孔;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透镜和/或挡片;其中,所述透镜和挡片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后,所述挡片的通孔位置与所述透镜的中心点重叠;调节部件,包括:包含横向活动端的横向移动结构、和横向调节器,其中,所述横向活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横向调节器带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调整所述挡片的通孔与瞳孔的横向位置关系,以便所述透镜的中心点位于瞳孔前。本发明解决了透镜中心点与瞳孔位置不一致,所产生的长时间使用智能眼镜时的眩晕感。

Description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三维动态视景,并结合用户的实体行为,让用户沉浸到相应的环境中。
由于人们最依赖视觉感受,因此人们佩戴智能眼镜能感受到三维的虚拟场景。其中,所述智能眼镜可以是眼镜形状、或镶嵌在头盔上。
智能眼镜包含对应眼睛的透镜,以及位于透镜另一侧的屏幕。人们透过透镜看屏幕呈现的画面,以使自己沉浸在屏幕所提供的画面里。目前,智能眼镜中的透镜是固定在镜框上的,人们在使用时,由于每个人的瞳距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时,由于透镜的中心点与瞳孔不匹配,致使人们在长时间使用智能眼镜时,会出现眩晕的情况。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以实现对智能眼镜的透镜中心点进行调整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的调整装置,用于包含透镜的智能眼镜,包括:对应所述透镜的挡片,在所述挡片上设有通孔;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透镜和/或挡片;其中,所述透镜和挡片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后,所述挡片的通孔位置与所述透镜的中心点重叠;调节部件,包括:包含横向活动端的横向移动结构、和横向调节器,其中,所述横向活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横向调节器带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调整所述挡片的通孔与瞳孔的横向位置关系,以便所述透镜的中心点位于瞳孔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包括对应眼睛的两组透镜;以及,如上用于调整每组透镜中心点的调整装置。
本发明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利用带有通孔的挡片来测量人眼的两瞳孔位置,再利用通孔与透镜中心点重叠的方式,确保透镜中心点位于通孔前方,由此解决了透镜中心点与瞳孔位置不一致,所产生的长时间使用智能眼镜时的眩晕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又一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透镜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智能眼镜中调整透镜位置,使得透镜中心点位于瞳孔前方的情况,其中,所述智能眼镜包含两组透镜,每组透镜对应一个眼睛。用户可以利用所述智能眼镜观看三维图像。用户在使用所述智能眼镜体验三维虚拟环境之前,先使用所述调整装置来调整透镜与瞳孔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透镜位于瞳孔前方。所述调整装置1安装在智能眼镜的镜框上,其包括:对应每组透镜的挡片12、固定部件13、调节部件等。
所述挡片1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基于小孔成像原理而设,即所述挡片12除所述通孔之外的其他部分均挡光。所述挡片12的形状可与透镜的形状相同。所述挡片12与透镜完全重叠时,通孔位于透镜中心点处。
所述固定部件13用于固定所述透镜和/或挡片12;其中,所述透镜和挡片12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13上后,所述挡片12的通孔位置与所述透镜的中心点重叠。
在此,所述固定部件13可同时固定所述透镜和对应的挡片12。例如,所述固定部件13包含固定透镜的镜头架,所述镜头架边缘具有用于卡固挡片12的卡槽,用户可以将挡片12固定在卡槽内。或者,所述挡片12和透镜可为圆形,挡片和透镜边缘设有螺纹结构,以便于旋拧在镜头架上。
所述镜头架可以为包围透镜各边缘的凹槽。或者所述镜头架包含横向和纵向分离设置的凹槽,各凹槽通过拆装结构固定透镜和/或挡片。所述固定部件13还可以包括拆装结构(未予图示),用于拆装透镜和挡片12。所述拆装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位于镜头架上的螺丝、或卡固件。例如,螺丝将挡片固定在凹槽上,用户利用该螺丝拆装透镜和挡片12。在需要调整透镜中心点位置时,将挡片12安装在所述镜头架上,在调整之后将透镜替换挡片12,进而使用智能眼镜。
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包含横向活动端的横向移动结构151、和横向调节器152。其中,所述横向活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13上。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包括:螺旋结构的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的活动端(即横向活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13上。例如,所述伸缩套杆的活动端固定在镜头架上。
或者,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包括:横向驱动部、和横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横向驱动部、另一端为横向活动端。其中,所述横向驱动部举例为齿轮(组),或带有齿排/阻尼的导轨及在导轨上移动的限位块。其中,齿排中的齿宽、齿轮(组)中的齿宽为步进单位。所述横向连接部固定在齿轮(组)或限位块上。
所述横向调节器152供用户调节使用,其与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连接。在用户的操作下,带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调整所述挡片12的通孔与瞳孔的横向位置关系,以便所述透镜的中心点位于瞳孔前。
其中,所述横向调节器152举例为设置在智能眼镜外壳上的拨片/旋钮,所述拨片/旋钮固定在横向移动结构151上。或者,所述横向调节器152举例为按钮面板,所述按钮面板与横向驱动部相连,当用户按下相应按钮时,所述按钮面板发出对应的驱动指令,则横向驱动部按照步进单位和驱动指令持续的时长进行移动,如此调节挡片12上通孔与瞳孔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智能眼镜可以仅调整每个透镜的横向位置关系,当用户需要纵向调整透镜中心点时,可采用调整眼镜高度的方式。
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纵向移动结构141、和纵向调节器142。如图2所示。
其中,所述纵向移动结构141和纵向调节器142的结构分别与横向移动结构151和横向调节器152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纵向移动结构141和纵向调节器142纵向移动固定部件13,其中,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可同时调节两个挡板,以同时调整两通孔与瞳孔之间的位置。
对应的,所述镜头架包含横向和纵向分离设置的凹槽,各凹槽固定透镜和/或挡片12。所述纵向移动结构141连接横向的凹槽,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连接纵向的凹槽。由此,当调整纵向移动结构141时,挡片12沿纵向凹槽移动;当调整横向移动结构151时,挡片12沿横向凹槽移动。
具有两组透镜的智能眼镜的调整装置1的结构举例如下:
每组透镜都对应如下结构:带有通孔的挡片12、固定部件13和调节部件。其中,挡片12的形状与透镜形状相同。
所述固定部件13包括固定透镜和挡片12的镜头架,所述镜头架上设有卡固件。
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横向移动结构151、与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相连的横向调节器152、纵向移动结构141、与所述纵向移动结构141相连的纵向调节器142。其中,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和纵向移动结构141的活动端固定在所述镜头架上。
所述横向移动结构151和纵向移动结构141均包括:驱动部和与驱动部相连的连接部。其中,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镜头架上。所述驱动部可为带有步进齿的齿轮组或限位导轨。
所述调整装置1的工作过程举例如下:
用户在使用智能眼镜之前,操作各固定部件13中的卡固件卸下透镜,并替换上对应的挡片12,并佩戴所述智能眼镜。接着,用户通过调整各调节部件上下左右的调整每个挡片12上通孔的位置,直至利用通孔可看到外部景象。再将各挡片12卸下,换回对应的透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利用带有通孔的挡片12来测量人眼的两瞳孔位置,再利用通孔与透镜中心点重叠的方式,确保透镜中心点位于通孔前方,由此解决了透镜中心点与瞳孔位置不一致,所产生的长时间使用智能眼镜时的眩晕感。
另外,采用横向和纵向移动结构141来调整通孔的位置,能够针对不同用户佩戴智能眼镜的习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调整方式。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透镜的调整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调整装置1不仅调整瞳孔与透镜中心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还调整智能眼镜中的屏幕所提供的用于三维显示的两幅图像的中心位置,以便同一眼镜的瞳孔、透镜中心点和图像的中心位置三者在一直线上。
所述调整装置1还包括:连接器、压力感应阵列16、和处理单元18。
所述连接器随所述调节部件移动。所述连接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连接器单独连接在每个调节部件上,或者单独连接在每个固定部件13中的镜头架上。所述连接器可包含导电连接杆和为所述导电连接杆供电的电路,所述导电连接杆一端设有触针17。
所述压力感应阵列16用于感应所述触针17的压力位置的变化,并得到相应的触针17移动轨迹。所述压力感应阵列1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触针17均压在所述压力感应阵列16上。所述压力感应阵列16的数量可为两个,每个触针17单独压在一压力感应阵列16。所述压力感应阵列16将所感应的移动轨迹转为对应横向和/或纵向的位置变化信息,并输出给处理单元18。
所述压力感应阵列16举例为压力触控屏中的压力感应器。
所述处理单元18连接所有压力感应阵列16,用于根据各所述位置变化信息确定屏幕所显示的图像的中心位置,并基于所述中心位置调整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
具体地,所述处理单元18预设一坐标系,该坐标系的原点可对应于压力感应阵列16的一个顶角,并基于压力感应阵列16的精度单位而设定坐标精度。当所述处理单元18接收到压力感应阵列16所传递的位置变化信息时,可对应得到坐标系中的横向和纵向位移的首尾坐标点,进而得到位置变化量。接着,所述处理单元18根据压力感应阵列16的尺寸和屏幕的尺寸之间的长宽对应关系,确定位置变化量所对应的图像中心位置,进而基于图像的尺寸,以所确定的图像中心位置来显示左右眼的图像。
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智能眼镜的屏幕由其他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来提供,则所述调整装置1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18相连的接口通信单元,所述接口通信单元还与带有屏幕的智能终端相连,所述处理单元18将所得到的位置变化信息通过所述接口通信单元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根据各所述位置变化信息确定屏幕所显示的图像的中心位置,并基于所述中心位置调整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感应阵列16来确定调节部件的位置变化信息,能够得到透镜中心点的位置偏移量,进而根据位置偏移量来确定屏幕所显示的对应左右眼图像的中心位置,实现了瞳孔、透镜中心点和图像中心位置在一直线上的目的,有效解决了长时间佩戴智能眼镜所带来的眩晕感。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透镜的调整装置,用于包含透镜的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所述透镜的挡片,在所述挡片上设有通孔;
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透镜和/或挡片;其中,所述透镜和挡片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后,所述挡片的通孔位置与所述透镜的中心点重叠;
调节部件,包括:包含横向活动端的横向移动结构、和横向调节器,其中,所述横向活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横向调节器带动所述横向移动结构调整所述挡片的通孔与瞳孔的横向位置关系,以便所述透镜的中心点位于瞳孔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拆装透镜和挡片的拆装结构、以及镜头架,所述拆装结构将所述透镜或挡片固定在所述镜头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架包含用于放置透镜和/或挡片的凹槽,各凹槽通过拆装结构固定透镜和/或挡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还包括:
包含纵向活动端的纵向移动结构、和纵向调节器,其中,所述纵向活动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纵向调节器带动所述纵向移动结构调整所述挡片的通孔与瞳孔的纵向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结构包含:横向驱动部和横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横向驱动部、另一端为横向活动端;
所述纵向移动结构包含:纵向驱动部和纵向连接部,所述纵向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纵向驱动部、另一端为纵向活动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随所述调节部件移动的连接器,包括触针;
受所述触针施压的压力感应阵列,用于根据所述触针的移动轨迹输出对应的位置变化信息;
与所述压力感应阵列相连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变化信息确定屏幕所显示的图像的中心位置,并基于所述中心位置调整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的接口通信单元,所述接口通信单元还与带有屏幕的智能终端相连,所述处理单元将所得到的位置变化信息通过所述接口通信单元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
8.一种智能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对应眼睛的两组透镜;
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用于调整每组透镜中心点的调整装置。
CN201610263754.5A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Active CN105867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3754.5A CN105867632B (zh)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3754.5A CN105867632B (zh)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632A true CN105867632A (zh) 2016-08-17
CN105867632B CN105867632B (zh) 2019-09-27

Family

ID=5662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3754.5A Active CN105867632B (zh) 2016-04-26 2016-04-26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763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7255A (zh) * 2019-02-13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参数调节方法、装置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11529366A (zh) * 2020-05-07 2020-08-14 吉林大学 根据眼睛的位置偏差进行调节的雾化护理装置
CN113192144A (zh) * 2021-04-22 2021-07-30 上海炬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ToF模组参数修正方法、ToF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8950Y (zh) * 1996-10-23 1998-04-15 钟明 散光近视防治镜
CN101105581A (zh) * 2007-08-14 2008-01-16 王宏朝 多功能新型眼镜
CN201716487U (zh) * 2010-04-26 2011-01-19 宣建民 小孔眼镜
CN103901622A (zh) * 2014-04-23 2014-07-0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3d头戴观影设备及对应的视频播放器
CN104822061A (zh) * 2015-04-30 2015-08-05 小鸟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3d显示器的瞳距调节方法、系统、以及模块
US20150370082A1 (en) * 2013-02-14 2015-12-24 Go4D Technology Llc. Simple stereoscope for allowing side-by-side image to be seen as three-dimensional im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8950Y (zh) * 1996-10-23 1998-04-15 钟明 散光近视防治镜
CN101105581A (zh) * 2007-08-14 2008-01-16 王宏朝 多功能新型眼镜
CN201716487U (zh) * 2010-04-26 2011-01-19 宣建民 小孔眼镜
US20150370082A1 (en) * 2013-02-14 2015-12-24 Go4D Technology Llc. Simple stereoscope for allowing side-by-side image to be seen as three-dimensional image
CN103901622A (zh) * 2014-04-23 2014-07-0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3d头戴观影设备及对应的视频播放器
CN104822061A (zh) * 2015-04-30 2015-08-05 小鸟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3d显示器的瞳距调节方法、系统、以及模块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7255A (zh) * 2019-02-13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参数调节方法、装置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11529366A (zh) * 2020-05-07 2020-08-14 吉林大学 根据眼睛的位置偏差进行调节的雾化护理装置
CN111529366B (zh) * 2020-05-07 2021-03-19 吉林大学 根据眼睛的位置偏差进行调节的雾化护理装置
CN113192144A (zh) * 2021-04-22 2021-07-30 上海炬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ToF模组参数修正方法、ToF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632B (zh) 201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7644A (zh) 图像调整方法、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AU2020202436B2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visual fixation disparity
US9513478B2 (en) Mirro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4808340B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330477B2 (en) Surgical stereo vi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crosurgery
CN102944935B (zh) 双眼式头戴显示装置及其图像间距调整方法
CN106461983B (zh) 用于确定个人的视觉行为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方法
CN107870424A (zh) 可调整显示模块的可调式虚拟现实装置
US9237843B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visual fixation disparity
WO2023071834A1 (zh) 用于显示设备的对齐方法及对齐装置、车载显示系统
US10032313B2 (en) Head-moun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enabling non-stationary user to perform 3D drawing interaction in mixed-reality space
WO2021146035A1 (en) Compensation for deformation in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s
CN105867632A (zh) 透镜的调整装置及所适用的智能眼镜
US117747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binocular vision
CN107037592A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系统、智能终端及头戴设备
TW20101244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yesight care
CN108919498A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成像和多层感知的增强现实眼镜
CN109106567B (zh) 一种用于近视治疗的多视距显示系统
CN106095106A (zh) 虚拟现实终端及其显示光心距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065198B (zh) 头戴显示设备的视觉优化方法
CN106267512A (zh) 康复辅助器械及康复装置
CN103852935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0993694Y (zh) 运用光学技术的头戴型显示器
JP6915368B2 (ja) 多焦点視覚出力方法、多焦点視覚出力装置
US20060158731A1 (en) FOCUS fix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5

Address after: 830002 Room 102, unit 3, building 9, family home, Bayi Middle School, Wuxing Road, Tianshan District,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Wang Zhenhuan

Address before: 200233 Shanghai city industry Jinshan District Jinshan Industrial Zone Road No. 218 building 3 layer 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UD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800 unit 2, building 3, Anping community, Jiyang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g Zhenhuan

Address before: 830002 Room 102, unit 3, building 9, family home, Bayi Middle School, Wuxing Road, Tianshan District,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Wang Zhenh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12300 Baihua economic Park,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nri optical glass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unit 2, building 3, Anping community, Jiyang street,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Zhen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