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214A -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214A
CN105848214A CN201510015230.XA CN201510015230A CN105848214A CN 105848214 A CN105848214 A CN 105848214A CN 201510015230 A CN201510015230 A CN 201510015230A CN 105848214 A CN105848214 A CN 105848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cell reselection
handoff parameter
reselection parameters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152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泳
谢岳通
施军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152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8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8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在本发明的方案中,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决定了用户终端选择接入第一小区的难易程度,由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是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进行调整的,所以能够自适应调节第一小区上的负载,以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合理控制话务流动,针对时分长期演进TD-SCDMA网络提出了“话务分层”的概念,即“底层网”承载容量,“顶层网”解决覆盖。“底层网”主要包括室内微蜂窝、居民小区、室外微小区及其他特殊场景覆盖如地铁、隧道、大型场馆等,“顶层网”主要包括景观灯、楼顶塔等室外宏站。通过话务下沉到“底层网”既能解决网络容量不足又能确保“顶层网”的业务质量不下降。
但是,在现有TD-SCDMA网络中,用户终端是根据检测到的各小区参数(如电平),择优接入小区的,因此可能导致用户终端正在使用的业务被迁移到话务量高且负荷高的邻区。这种问题特别容易发生在“话务分层”TD-SCDMA网络中,常见的
1、高低站嵌套小区之间话务不均衡
高低站嵌套小区理想话务承载模型为顶层网高站解决道路覆盖,底层网低站解决网络容量,然而现网中高站往往吸收了低站的话务,导致低站资源利用率低,高站网络资源拥塞,影响用户感知。
2、宏站室分小区之间话务不均衡
室分小区为主要的底层网构成部分,部分室分小区由于距离宏站较近或宏站天线对打等原因,室内宏站信号强于或接近室分信号,导致室分话务被分担,影响网络质量及浪费了网络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小区的负载自适应调整小区的切换/重选参数,从而控制小区之间的话务均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
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第二小区分流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高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均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
其中,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低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高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
其中,所述小区重选参数具体为个体偏移参数OFFSET,所述小区切换参数具体为个体偏移参数CIO。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所述调至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所述调至模块还包括: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若所述第一小区为高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均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第四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若所述第一小区为低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高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则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方案不需要对分布系统和外部网络做大规模的整改,只通过切换和重选参数的自适应修改,即可达到小区间话务均衡的效果,为运营商节约宝贵的投资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负载均衡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载均衡方法的执行逻辑示意图;
图3为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
步骤12,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决定了用户终端选择接入第一小区的难易程度,由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是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进行调整的,所以能够自适应调节第一小区上的负载,以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方法在第一小区高负荷的情况下,向相邻的其它小区进行业务分流,即上述步骤12包括:
步骤121,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相邻的第二小区分流业务;
步骤122,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步骤123,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在步骤123执行完后,原先接入第一小区的用户更容易选择接入第二小区,从而释放第一小区的负载压力。
当然,由于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因此第二小区的用户可能会切换/重选至第一小区,增加第一小区的负荷,所以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2还包括:
步骤124,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步骤125,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小区对应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切换参数,与第二小区对应第一小区重选/切换参数不同。前者决定第一小区中的用户终端重选/切换第二小区的难易程度,后者决定第二小区中的用户终端重选/切换第一小区的难易程度。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本实施例若同能够双向释放第一小区的业务负荷。即,第一小区负载大时,提高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重选/切换第二小区的几率,同时,降低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重选/切换第一小区的几率。
当然,通过上文可以知道,顶层小区的容量要低于底层小区,因此作为合理的方案,当顶层小区的资源负荷过大时,应控制其业务流量向相邻的底层小区进行分流。而当底层小区的资源负荷过大时,由于高层小区的容量本身不高,因此本实施例不将底层小区的业务向高层小区进行分流,而是控制底层小区向相邻的其它底层小区进行分流。即,在步骤121中,若所述第一小区为高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以及若所述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均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阈值作为判断第一小区是否为高负荷的横梁标准。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可进一步确定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或资源利用率,只有当第二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或资源利用率负荷满足预设要求,才会最终确定第一小区向第二小区进行分流。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第一小区的业务分流到网络性能差的其它小区上。
除此之外,在第一小区空闲时,也可以为分担相邻的其它小区上的业务。即,上述步骤12还包括:
步骤121',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步骤122',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步骤123',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上述基础上,为保证第一小区的资源利用率,当第一小区空闲时,也可降低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重选/切换到其它小区的几率,即,上述步骤12还包括:
步骤124',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步骤125',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当然,在上述基础之上,还可以进一步再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强度,只有在第一小区空闲状态下,且信号强度大于一定要求值时,才分担其它小区上的业务。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网络质量差的第一小区接收别的小区上的业务,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小区空闲时,可提高其它相邻小区的用户终端向第一小区进行重选/切换的概率,同时,降低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向其它小区进行重选/切换的概率,即双向提高第一小区的资源利用率。
当然,由于顶层小区的容量不高,因此本实施例只控制空闲的底层小区分担高层小区上的业务,即,上述步骤121'中,若所述第一小区为低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高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其中,第二阈值作为衡量第一小区的是否空闲的判断标准。
具体地,所述小区重选参数具体为个体偏移参数OFFSET,OFFSET是终端确定小区重选触发条件的计算因子,因此,通过改变OFFSET的大小可直接控制终端切换重选指向。举例来说,若控制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向第二小区重选的概率,则可调整第一小区针对第二小区的OFFSET取值;或者若控制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向第一小区重选的概率,则可调整第二小区针对第一小区的OFFSET取值。同理,所述小区切换参数具体为个体偏移参数CIO,该CIO为终端确定小区切换触发条件的计算因子。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针对顶层小区的执行逻辑如下: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每隔一段时间(小区自适应负荷均衡检测间隔)检测一次顶层小区码资源负荷,如果顶层网小区的码资源负荷超过顶层网小区高负载自适应均衡启动门限Z,则进行底层邻小区是否适合分流高层小区业务的判断,否则无后续动作。
若底层邻小区码资源利用率低于底层网小区用户接纳负荷门限N,且检测该高层小区到该底层邻小区的CIO绝对值小于小区负载均衡CIO最大可调门限P,则执行小区切换/重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步骤,反之无后续动作。这里需要说的是,高层小区到该底层邻小区的CIO绝对值越小,则表明底层邻小区的信号质量相对于高层小区越好。
在自适应调整过程中,调整该高层小区到底层邻小区的OFFSET-β、CIO+α,使高层小区的用户终端易于切换/重选至底层邻小区;以及调整该底层邻小区到该高层小区的OFFSET+β、CIO-α,使该底层邻小区的用户终端不易于切换/重选至该高层邻小区。这里,β和α为自适应步长,可根据经验设置大小。
在调整完成后,向该高层小区以及底层邻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对应的系统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小区重选是终端在空闲模式(idle)下的行为,即终端没有业务时从一个小区跳到另一个小区。小区切换是终端在业务状态下(DCH模式)下的行为,即终端子在运行业务过程中,从一个小区跳到另一个小区。因此在具体向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参数时,通过现有RNC协议信息确定用户终端当前是否存在业务;是,则确定向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CIO;否,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OFFSET。
针对底层小区的执行逻辑如下:
1)当底层小区负荷超过底层小区高负荷自动均衡启动门限X时:
调整该底层小区到其它底层邻小区的OFFSET-β、CIO+α,是该底层小区的用户终端易于向其它底层邻小区进行重选/切换;并调整其它底层邻小区到该底层小区的OFFSET+β、CIO-α,使得其它底层邻小区的用户终端比易于向该底层小区进行重选/切换。
在调整完成后,向该底层小区及其它底层邻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对应的系统信息。其中,对重选入用户下发调整OFFSET的系统信息,对切换入用户下发调整OFFSET的系统信息。
2)当底层小区负荷低于底层网小区低负荷自动均衡启动门限Y时
检测该底层小区对应顶层邻小区的CIO绝对值是否小于小区负载均衡CIO最大可调门限P,如果小于则进行源小区与该顶层网邻小区的切换重选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反之无后续动作。这里,该底层小区对应高层邻小区的CIO绝对值越小,则表明该底层小区的信号质量相对于高层邻小区越好。
在自适应调整过程中,调整该底层小区到高层邻小区的OFFSET+β、CIO-α,是该底层小区的用户终端不易于重选/切换至高层邻小区;以及调整该高层邻小区到该底层小区的OFFSET-β、CIO+α,使该高层邻小区的用户终端易于重选/切换至低层邻小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实现合理的话务分层,提升客户感知和资源利用率。
2、不需要对分布系统和外部网络做大规模的整改,只通过切换和重选参数的自适应修改,即可达到小区间话务均衡的效果,为运营商节约宝贵的投资和时间。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系统消息,使该终端使用调整后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在本实施例装置中,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决定了用户终端选择接入第一小区的难易程度,由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是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进行调整的,所以能够自适应调节第一小区上的负载,以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其中,所述调至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所述调至模块还包括: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若所述第一小区为高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均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第四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其中,若所述第一小区为低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高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则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
显然,本实施例的负载均衡装置与上文的负载均衡方法相对应,均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
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第二小区分流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高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均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低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高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重选参数具体为个体偏移参数OFFSET,所述小区切换参数具体为个体偏移参数CIO。
9.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调整与第一小区相关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至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第一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至模块还包括:
第二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高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和/或
若所述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均为底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向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判断所述第一小区是否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所述第二小区与第一小区相邻;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提高所述第二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一小区的几率;
第三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二小区对应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模块还包括:
第三调节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分流业务,则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从而降低所述第一小区的终端重选/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的几率;
第四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的用户终端发送调整后的所述第一小区对应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切换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小区为低层小区、所述第二小区为高层小区,则在所述第一小区的资源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则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需要分担所述第二小区的业务。
CN201510015230.XA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848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5230.XA CN105848214A (zh)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15230.XA CN105848214A (zh)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214A true CN105848214A (zh) 2016-08-10

Family

ID=57177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15230.XA Pending CN105848214A (zh) 2015-01-12 2015-01-12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821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769A (zh) * 2016-08-17 2016-11-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6851736A (zh) * 2016-12-15 2017-06-13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负荷的lte邻区参数自动优化方法
CN113938954A (zh) * 2021-10-12 2022-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759A (zh) * 2007-01-09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小区重选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1616436A (zh) * 2009-07-08 2009-12-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负载均衡机制下的用户选择切换方法
CN101801031A (zh) * 2009-02-05 2010-08-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分层小区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54665A (zh) * 2009-04-03 2010-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负荷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759A (zh) * 2007-01-09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中小区重选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1801031A (zh) * 2009-02-05 2010-08-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分层小区中实现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54665A (zh) * 2009-04-03 2010-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负荷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16436A (zh) * 2009-07-08 2009-12-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移动负载均衡机制下的用户选择切换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769A (zh) * 2016-08-17 2016-11-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6162769B (zh) * 2016-08-17 2019-08-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6851736A (zh) * 2016-12-15 2017-06-13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负荷的lte邻区参数自动优化方法
CN113938954A (zh) * 2021-10-12 2022-0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938954B (zh) * 2021-10-12 2023-06-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负荷均衡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8617B (zh) 一种用于5g蜂窝网络中多rat选择/切换的方法
CN104718783B (zh) 用于减少上行链路功率受限情形中呼叫掉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80133B (zh) 一种移动性优化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10677886B (zh) 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环境的无线通信接入网络切换调度方法
CN101772081A (zh) 一种动态平衡无线网络中小区负荷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1102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节点
CN103702376B (zh) 一种ue重定向到高速网络的方法、系统及ue
CN103974350B (zh) 一种自适应门限调整的切换方法
CN105262624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异构配电通信网络架构
CN101965012A (zh) 一种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8031A (zh) 无线接入层间的负荷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2833789B (zh) 一种用于lte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02857981B (zh) 一种实现小区重选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01974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4486799B (zh) 基于x2接口用户分流与资源借调的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5848214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42B (zh) 下行功率调整的通知方法及装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918287B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2770B (zh) 一种小区切换控制方法
CN104469849B (zh) 一种小基站网络中基于智能天线的动态流量分配方法
CN103945466B (zh) 一种确定切换候选小区集合的方法及设备
CN106572479A (zh) 一种无线数据承载的选择方法、触发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7241749A (zh)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657749A (zh) 一种lte小区间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2118797A (zh) 一种负荷报告的方法和小区减轻负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