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7437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7437A
CN105847437A CN201610357206.9A CN201610357206A CN105847437A CN 105847437 A CN105847437 A CN 105847437A CN 201610357206 A CN201610357206 A CN 201610357206A CN 105847437 A CN105847437 A CN 10584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quest
host computer
image
analy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72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7437B (zh
Inventor
时鹏
孙冬柏
李彬
许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61035720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7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6Grouping or aggregating service requests, e.g. for unified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能够提高科研效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上位机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查询到,则将该请求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若查询不到,则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实验单元和检测单元等科研环节都是独立运行的,一般不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例如,数据通过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传递,再由科研人员进行分析。然而,这种工作模式效率较低,也不利于各种科研活动的协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科研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上位机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
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查询到,则将该请求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若查询不到,则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
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上位机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前,还包括:
在上位机中,根据预设的模板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成预定格式文档,并按照预定的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提取该预定格式文档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请求转化成预定格式的数据请求信息包;
根据TCP/IP协议对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包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请求 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
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表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预估时间+标记位,所述预估时间表示预测完成当前实验或当前检测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实验名称,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包括:
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数据请求缓存区的同时,开始记录该数据请求停留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时间作为停留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请求缓存区中每一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与各自对应的停留时间的差值从小到大排列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数据请求,排列在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最前面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最高。
进一步地,所述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获取上一数据请求的请求数据后,将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排列在最前面的数据请求发送出去,并清除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该数据请求,同时删除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停留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表示为: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内排列在当前数据请求之前的数据请求及当前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之和;
并将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反馈给上位机。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数据请求接收端,在数据请求接收端对所述数据请求进行解封;
依据解封结果中的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获取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
根据预设的模板将所述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预定格式文档,并按照预定的数据信息包的格式,提取该预定格式文档中的信息,将该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预定格式的数据信息包;
根据TCP/IP协议对所述数据信息包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
其中,数据信息包的格式表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数据内容+产生时间+标记位;
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数字、图像及文字描述,所述标记位用于表示当前信息包为数据信息包还是数据请求信息包。
进一步地,所述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后,还包括:
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将解封后的请求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
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
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将所述上位机中已存储的历史数字数据与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图像,提取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
将提取的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与预先设置的模板组进行特征匹配,获取模板组中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所述模板组是将上位机中已存储的历史图像作为训练集进行机器学习后生成的;
查询预定的图像与描述文字映射表,获取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对应的描述文字,并将所述对应的描述文字展示给用户;
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从所述数据中心下载所述历史数字数据、历史图像及历史描述文字,并存储在所述上位机中。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数据请求或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包括:
将所述数据请求或请求数据中的TCP/IP协议头与信息包进行分离;
获取该信息包中的标记位,依据获取的所述标记位对应的信息包格式进行信息提取,将提取的信息转换为预定格式的文档。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查询到,则将该请求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若查询不到,则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这样,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请求及该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无需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递请求数据,能够提高科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11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12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14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信息包格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请求信息包格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中数据请求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析模块143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科研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上位机14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
步骤102:在预设的数据中心13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查询到,则将该请求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
步骤103:若查询不到,则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13的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
步骤104: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预设的数据中心13查询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查询到,则将该请求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若查询不到,则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13的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这样,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请求及该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无需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递请求数据,能够提高科研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科研人员需要某个数据时,首先,通过上位机14发送数据请求给数据中心13,在数据中心13中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数据中心13中有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则立即将所述请求数据上传给所述上位机14展示给科研人员;若数据中心13无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数据中心13会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然后,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展示给科研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将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依次发送至对应的数据请求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请求接收端包括: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通过所述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通过所述数据中心13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如图2所示。这样,使得实验单元11、检测单元12、数据中心13、上位机14组成一个通过网络连接的科研系统,能够实现系统中各节点的分工协作,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科研系统,系统中的每个结点都与数据中心13相连,使得该网络成为一种逻辑上的星型网络,该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验单元11可以进行各种测试和实验;检测单元12可以用于离线的检测,如成分分析、形貌观测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实验单元11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所述请求数据也可以称为实验结果;通过所述检测单元12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所述请求数据也可以称为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实验单元11、检测单元12及上位机14至少包括:数据传输处理模块(第一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11、第二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21、第三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41可以简称为数据传输处理模块)和数据解析集成模块(第一数据解析集成模块112、第二数据解析集成模块122、第三数据解析集成模块142可以简称为数据解析集成模块),如图3-图5所示,其中,所述数据传输处理模块是根据TCP/IP协议封装或解封数据,具体的,数据在传输时需要进行封装,在接收时需要进行解封;然后将封装后的数据传输给指定的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将解封后的数据传输给数据解析集成模块;数据解析集成模块是应用数据解析集成技术把不同类型的数据转化成统一格式,便于处理与传输;其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是数字数据、图像或描述文字。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实验单元11可以接收数据中心13发来的数据请求,并通过第一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11对所述数据请求进行解封,将该数据请求中的实验要求呈现给实验人员,实验人员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应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第一数据解析集成模块112将不同类型的实验结果转化成统一格式,并通过第一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11封装后通过网络发送给数据中心13,如图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检测单元12可以接收数据中心13发来的数据请求,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21对所述数据请求进行解封,将该数据请求中的检测要求呈现给检测人员,检测人员根据检测要求完成相应检测得到检测结果,第二数据解析集成模块122将不同类型的检测结果转化成统一格式,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21封装后通过网络发送给数据中心13,如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的数据类型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图像,还可以是描述文字等其他数据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实验单元11或每个检测单元12还可以提供可视化界面,便于用户通过可视化界面输入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可视化界面可以是Java的MFC界面。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仅可以通过所述MFC界面提供的数字,图像,描述文字输入框输入数字,图像,描述文字这三种类型数据,还可以通过所述MFC界面上传图标,excel,word文档。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实验或检测产生的数字,可以直接通过工具测量得到,再由操作人员录入MFC界面的输入框,例如,用pH试纸测量pH值;也可以通过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中的采集模块采集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并将采集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发送至数据解析集成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的图像采集,可分为宏观图像采集和微观图像采集,宏观图像采集可以采用大恒图形公司的水星(MERCURY)系列MER-500-7UC相机,该相机可以实时获取一些实验或检测现象,例如,实时捕捉某个材料腐蚀实验中的材料表面反应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电镜扫描仪采集微观图像,采集的微观图像用于观察不同种材料的微观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文字主要是操作人员对实验或检测的总结或报告。可以直接通过MFC界面录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解析集成模块用于将实验或检测产生的数字,拍摄出的图像和描述文字等类型的数据,或者,将上位机14发送的数据请求,根据预设的XML模板统一转化成XML格式文档,方便数据传输处理,再将该XML文档传输至数据传输处理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数据解析集成模块将实验或检测产生的数字,拍摄出的图像和描述文字等类型的数据,根据预设的XML模板统一转化成XML格式文档时,该预设的XML模板的标签可以包括:
<Name></Name>存放实验名称;
<Type></Type>存放数据类型,0代表数字、1代表图像、2代表描述文字;
<Content></Content>(可以有多组)存放检测对象和数据内容,<Content></Content>包括<object></object>和<value></value>两类标签,对于数字,object标签存放具体测量对象;对于图像,object标签存放拍摄对象和 使用的工具;对于描述文字,object标签存放描述对象;
value标签存放三类数据转化成二进制的值;
<Time></Time>存放数据产生的绝对时间,包括日期和时刻,具体到秒。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XML模板的标签可以表示为: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封装由数据传输处理模块实现,数据封装的步骤包括:
1)首先将数据解析集成模块发来的XML文档中的数据信息提取出来;
2)然后将提取的数据转化成预定格式的数据信息包或预定格式的数据请求信息包;其中,数据信息包的格式如图6所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数据内容+产生时间+标记位;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如图7所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预估时间+标记位;其中,标记位为0表示当前信息包为数据信息包,标记位为1表示当前信息包为数据请求信息包;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是为了供实验人员或检测人员查看,并按照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完成相应实验或检测;预估时间是预测完成相应实验或检测所需的时间;
3)最后根据TCP/IP协议对信息包进行封装。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上位机14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前,还包括:
在上位机14中,根据预设的模板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成预定格式文档,并按照预定的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提取该预定格式文档中的信息,将所述 数据请求转化成预定格式的数据请求信息包;
根据TCP/IP协议对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包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13;
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表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预估时间+标记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处理模块可以通过Java实现,数据信息包格式或数据请求信息包格式中的每一项在MFC界面都有对应的输入框,且每一项都被分配固定的位数,可以按Unicode编码转化成二进制组合在一起,最后加上TCP/IP协议头发送给数据中心13。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的第一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11或第二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21在收到数据请求或上位机14的第三数据传输处理模块141在收到请求数据时,首先分离TCP/IP协议头与信息包,然后根据分配给每一项固定的位数来依次提取相应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解封由数据传输处理模块实现,数据解封的步骤包括:
1)分离TCP/IP协议头与信息包;
2)提取标记位判断当前信息包是数据信息包还是数据请求信息包,根据其对应的信息包格式进行信息提取
3)将提取的信息转化成XML格式文档并转交给数据解析集成模块。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数据请求或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包括:
将所述数据请求或请求数据中的TCP/IP协议头与信息包进行分离;
获取该信息包中的标记位,依据获取的所述标记位对应的信息包格式进行信息提取,将提取的信息转换为预定格式的文档。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数据解析集成模块接收到数据传输处理模块传来的解封后的XML文档后,可以通过Java的DOM4J解析XML文档。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14还提供可视化界面,便于用户通过可视化界面输入数据请求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可视化界面可以是Java的MFC界面;当接收到数据中心13发送的请求数据时,先利用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处 理模块141对接收到的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再利用上位机14中的第三数据解析集成模块142对所述数据进行解析,然后,利用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43对数据进行分析,产生科研成果,如图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中心13具有分析、提取、存储和转发数据的功能。不同于传统的数据请求,实验或检测的时间往往比较长,所以不能实时返回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为了提高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该数据中心13可以暂存未得到对应请求数据的数据请求并为暂存的数据请求设置优先级,数据中心13中数据请求的处理流程如图8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中心13可以是一个用Java语言开发的服务器,在数据中心13中可以安装数据库,例如,Oracle数据库,用来存储大量的实验结果和检测结果。并使用Java程序捕获接收到的数据请求,并将数据请求中的实验名称和预估时间提取出来,实验名称用来判断数据库中是否有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而预估时间的作用是为了计算数据请求的优先级。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在预设的数据中心13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实验名称,在预设的数据中心13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包括:
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13的数据请求缓存区的同时,开始记录该数据请求停留在所述数据中心13的时间作为停留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请求缓存区中每一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与各自对应的停留时间的差值从小到大排列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数据请求,排列在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最前面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最高。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在预设的数据中心13中查询不到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数据中心13则将该数据请求暂存在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同时开始记录该数据请求停留在数据中心13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作停留时间;每当有数据请求被数据中心13发送出去时,不但要清除数据请求缓存区中该数据请求的记录,还要删除该数据请求的停留时间记录。数据中心13根据所述数 据请求缓存区中每一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与各自对应的停留时间的差值从小到大排列缓冲区的数据请求。当上一数据请求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返回后,选取缓冲区内排列最靠前(优先级最高)的数据请求发送给对应的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并清除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该数据请求,同时删除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停留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接收到数据请求后,根据数据请求中的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完成对应的操作,将产生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返回至数据中心13,数据中心13进行存储后将结果返回给科研人员。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获取上一数据请求的请求数据后,将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排列在最前面的数据请求发送出去,并清除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该数据请求,同时删除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停留时间。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表示为: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内排列在当前数据请求之前的数据请求及当前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之和;
并将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反馈给上位机14。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计算缓冲区内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的计算方法为:缓冲区内排列在该数据请求之前(包括该数据请求本身)的所有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之和,并将等待时间反馈给科研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中,按优先级排列的数据请求可以存储在excel表,表中还记录了停留时间和等待时间等信息,一条数据请求一旦被数据中心13发出,删除该请求在表中的相关记录,包括:停留时间和等待时间。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数据请求接收端,在数据请求接收端对所述数据请求进行解封;
依据解封结果中的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获取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
根据预设的模板将所述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预定格式文档,并按照预定的数据信息包的格式,提取该预定格式文档中的信息,将该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预定格式的数据信息包;
根据TCP/IP协议对所述数据信息包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13;
其中,数据信息包的格式表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数据内容+产生时间+标记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请求接收端包括: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实验单元11或检测单元12依据解封结果中的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获取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先通过数据解析集成模块中预设的模板进行统一格式的处理,再由数据传输处理模块做出传输处理,生成统一格式的数据信息包,最后利用TCP/IP协议进行封装后通过网络传输给数据中心13,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了数据中心13的数据处理工作,使整体的数据处理工作分摊在系统的每个节点,而不是全部集中在数据中心13,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中心13瘫痪的几率;另一方面,根据预设的模板将不同类型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统一格式,便于数据传输处理,能够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14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143,例如,该数据分析模块143可以是基于MATLAB和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设计的,由于多次访问数据中心13,数据中心13中会积累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43中的定时器定期从数据中心13下载历史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从而使分析过程更加智能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从所述数据中心13下载所述历史数字数据、历史图像及历史描述文字,并存储在所述上位机14中。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后,还包括:
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将解封后的请求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
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
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将所述上位机14中已存储的历史数字数据与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14后,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将解封后的请求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数字,数据分析模块143将所述上位机14中已存储的历史数字数据并与该待分析数据作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科研人员;具体的,可以将分析结果通过MATLAB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科研人员。
在前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图像,提取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
将提取的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与预先设置的模板组进行特征匹配,获取模板组中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所述模板组是将上位机14中已存储的历史图像作为训练集进行机器学习后生成的;
查询预定的图像与描述文字映射表,获取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对应的描述文字,并将所述对应的描述文字展示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图像,通过数据分析模块143提取所述待分析图像的颜色、纹理、轮廓等特征,将提取的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与预先设置的模板组进行特征匹配,获取模板组中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接着,查询预定的图像与描述文字映射表,获取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对应的描述文字,并将所述对应的描述文字展示给用户。接着,用户可以依据数据分析模块143的分析结果和自己的思考产生新的分析结果,并将其当作描述文字存入数据中心13。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把下载存储到上位机14中的历史图像当作训练集进行机器学习,并生成模板组,例如,可以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生成模板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分析模块143会对下载下来的历史图像和历史描述文字进行匹配,匹配原则是提取出它们XML文档中object标签和value标签的内容,将相同文字最多的一组匹配到一起,得到图像与描述文字映射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上位机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
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若查询到,则将该请求数据通过网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若查询不到,则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并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
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通过网络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并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上位机通过网络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前,还包括:
在上位机中,根据预设的模板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成预定格式文档,并按照预定的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提取该预定格式文档中的信息,将所述数据请求转化成预定格式的数据请求信息包;
根据TCP/IP协议对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包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
其中,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包的格式表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预估时间+标记位,所述预估时间表示预测完成当前实验或当前检测所需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请求中的实验名称,在预设的数据中心查询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该数据请求的优先级包括:
将该数据请求存放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数据请求缓存区的同时,开始记录该数据请求停留在所述数据中心的时间作为停留时间;
根据所述数据请求缓存区中每一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与各自对应的停留时间的差值从小到大排列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数据请求,排列在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最前面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最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数据请求缓存区中各数据请求的优先级,依次获取各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获取上一数据请求的请求数据后,将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排列在最前面的数据请求发送出去,并清除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的该数据请求,同时删除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停留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表示为: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内排列在当前数据请求之前的数据请求及当前数据请求中的预估时间之和;
并将所述数据请求缓冲区中每个数据请求的等待时间反馈给上位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请求对应的请求数据包括:
将该数据请求发送至数据请求接收端,在数据请求接收端对所述数据请求进行解封;
依据解封结果中的实验要求或检测要求,获取该数据请求对应的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
根据预设的模板将所述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预定格式文档,并按照预定的数据信息包的格式,提取该预定格式文档中的信息,将该实验结果或检测结果转换成预定格式的数据信息包;
根据TCP/IP协议对所述数据信息包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中心;
其中,数据信息包的格式表示为:发送地址+接收地址+实验名称+数据类型+检测对象+数据内容+产生时间+标记位;
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数字、图像及文字描述,所述标记位用于表示当前信息包为数据信息包还是数据请求信息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请求数据上传至所述上位机后,还包括:
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将解封后的请求数据作为待分析数据;
判断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
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将所述上位机中已存储的历史数字数据与所述待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可视化界面呈现给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分析数据的数据类型为图像,提取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
将提取的所述待分析图像的特征与预先设置的模板组进行特征匹配,获取模板组中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所述模板组是将上位机中已存储的历史图像作为训练集进行机器学习后生成的;
查询预定的图像与描述文字映射表,获取与所述待分析图像特征相似度最高的图像对应的描述文字,并将所述对应的描述文字展示给用户;
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从所述数据中心下载所述历史数字数据、历史图像及历史描述文字,并存储在所述上位机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请求或请求数据进行解封,包括:
将所述数据请求或请求数据中的TCP/IP协议头与信息包进行分离;
获取该信息包中的标记位,依据获取的所述标记位对应的信息包格式进行信息提取,将提取的信息转换为预定格式的文档。
CN201610357206.9A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Active CN105847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7206.9A CN105847437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7206.9A CN105847437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437A true CN105847437A (zh) 2016-08-10
CN105847437B CN105847437B (zh) 2022-12-27

Family

ID=5659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7206.9A Active CN105847437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74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705A (zh) * 2019-06-11 2019-09-13 北京深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传输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4007A (en) * 1994-02-09 1996-12-10 Ballard Syner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criminating among data to be stored in cache
CN1878131A (zh) * 2005-06-10 2006-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US20070008884A1 (en) * 2003-10-08 2007-01-11 Bob Tang Immediate ready implementation of virtually congestion free guarantedd service capable network
US7454457B1 (en) * 2000-02-07 2008-11-18 Parallel Network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ata flow control using prioritization of data requests
CN101459611A (zh) * 2008-12-23 2009-06-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ip san存储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63195A (zh) * 2010-02-22 2011-08-24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统一视图的查询优化方法
CN102307218A (zh) * 2011-03-15 2012-01-04 陈建国 多媒体电话p2p点播的流媒体数据请求传输方法
CN102521049A (zh) * 2011-11-18 2012-06-27 清华大学 多核间内存调度方法
CN103634224A (zh) * 2012-08-22 2014-03-12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12881A (zh) * 2012-11-06 2014-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离线下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80417A (zh) * 2014-08-06 2015-10-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ugc文件分发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4007A (en) * 1994-02-09 1996-12-10 Ballard Syner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criminating among data to be stored in cache
US7454457B1 (en) * 2000-02-07 2008-11-18 Parallel Network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ata flow control using prioritization of data requests
US20070008884A1 (en) * 2003-10-08 2007-01-11 Bob Tang Immediate ready implementation of virtually congestion free guarantedd service capable network
CN1878131A (zh) * 2005-06-10 2006-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进行流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59611A (zh) * 2008-12-23 2009-06-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ip san存储的数据传输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63195A (zh) * 2010-02-22 2011-08-24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统一视图的查询优化方法
CN102307218A (zh) * 2011-03-15 2012-01-04 陈建国 多媒体电话p2p点播的流媒体数据请求传输方法
CN102521049A (zh) * 2011-11-18 2012-06-27 清华大学 多核间内存调度方法
CN103634224A (zh) * 2012-08-22 2014-03-12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12881A (zh) * 2012-11-06 2014-05-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离线下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80417A (zh) * 2014-08-06 2015-10-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ugc文件分发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705A (zh) * 2019-06-11 2019-09-13 北京深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传输系统
CN110233705B (zh) * 2019-06-11 2022-04-26 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方式的信号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437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5233A (zh) 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147815B (zh) 图片搜索方法和图片搜索系统
CN108595494A (zh) 答复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07506185A (ja) リアルタイム可変デジタル・ペーパー
CN107133578B (zh) 一种基于文件传输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447361A (zh) 一种纸张介质艺术品防伪鉴定和备案追溯系统及方法
CN103618917A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电视内容推荐系统
CN102201958A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412034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69094A (zh) 信息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3678531A (zh) 好友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3905482B (zh) 推送信息的方法、推送服务器和系统
CN105374241A (zh) 一种幼儿自助阅读系统
CN109698798B (zh) 一种应用的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681573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打印机
CN107077500A (zh) 提取类似的群组元素
CN107911466A (zh) 一种多层架构下应用关联方法
CN103907333A (zh) 用于通过多个异构设备的标识和上下文进行动态服务协作的系统
WO2006087824A1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書類情報管理方法
CN103107979A (zh) 用于版式文件的批注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615528B (zh) 一种智能手机传感器数据在线采集与实时处理方法
CN106533728B (zh) 服务器信息收集方法和装置
CN107147632A (zh) 双向认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261554A (zh)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584743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