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7393A -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7393A
CN105847393A CN201610262634.3A CN201610262634A CN105847393A CN 105847393 A CN105847393 A CN 105847393A CN 201610262634 A CN201610262634 A CN 201610262634A CN 105847393 A CN105847393 A CN 105847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access request
file bag
address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2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彦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Cloud Compu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Cloud Compu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LeTV Cloud Compu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Holding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26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73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7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7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包括: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本公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内容分发的装置及系统。本公开实施例减少了用户与多个源节点通信的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的速度,节约了网络资源,增加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互联网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所构成的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CDN能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用户的距离和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用户的请求重新导向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上,其目的是能够选择离用户相对较近的节点向用户发送用户所需的内容,缓解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网站的响应速度。
随着服务应用的快速普及,用户经常需要去CDN网络中下载一些文件安装包以建立或者更新服务应用。这些文件安装包通常会包括多个文件。如果这些文件经过整理而存储在某个服务节点上的某个文件夹内,那么,用户就可以直接从该服务节点下载。然而,随着服务应用技术的频繁更新,各种文件也随之快速更新文件的版本或者增加补丁文件。因此,就出现了文件安装包内的各个文件存储在不同的源节点和不同的文件夹内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对存储在不同地址的文件安装包中的文件,一种解决方法是:设置专业人员频繁更新文件包,但此做法工作量太大,需要付出极大的资源成本,且文件包太多,不可能及时更新所有待下载的文件包。另一种做法是:用户会分别从不同的源节点分别下载这些文件。有些文件安装包很常用,其下载次数较多。例如,QQ文件安装包,其大小为54.1M,其版本为2.17724.0,其大小为54.1M,其版本:8.2.17724.0,其支持的系统为WinXP/Win2003/Vista/Win7/Win8,其下载的次数达到41312883次。用户每次下载该文件安装包时,都需要分别与这些源节点进行通信,并重复到这些源节点下载文件,下载效率非常低。此外,还会出现因重复下载而造成带宽资源的浪费的情况,增加下载文件的错误率,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至少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装置。该装置包括:
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文件下载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打包/缓存单元,用于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文件发送单元,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可能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发系统。该系统包括:
多个源节点,用于存储所述内容中的多个内容子文件;
上述的内容分发装置;
调度中心,用于调度资源以响应访问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通信设备,下载包括多个子文件的内容(例如可以是包括多个程序文件的文件安装包)。具体可以通过将从多个源节点下载的多个文件打包生成文件包,来响应用户的下载批量文件的请求。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减少了用户与多个源节点通信的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的速度,节约了网络资源,增加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内容分发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内容分发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内容分发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种内容分发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内容分发装置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种内容分发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种内容分发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种内容分发装置功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若干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素)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公开,但不用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内容分发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用户可以基于本系统的框架结构,来实现内容分发等操作。其中:
内容分发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源节点(例如源节点1、源节点2……源节点N,N为自然数)、内容分发装置和调度中心。
其中,多个源节点可用于存储内容(待分发的内容)中的多个内容子文件。
调度中心可以用于调度资源以响应访问请求。例如可以根据接收访问请求(该请问请求可以由用户通过用户设备提出)确定响应所述访问请求的多个源节点地址,并向内容分发装置发送。
内容分发装置(下面还将结合其它附图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可以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如图1所示,例如,某个用户需要下载名称为A的内容。内容A共有N个文件(文件1、文件2……文件N),其中,文件1存储在源节点1,文件2存储在源节点2……文件N存储在源节点N,N为自然数。
首先,用户向调度中心发出访问请求(即下载内容A的请求)。调度中心确定内容A中的文件1、文件2……文件N分别存储在源节点1、源节点2……源节点N上,并获取源节点1、源节点2……源节点N的地址。
接着,内容分发装置获取源节点1、源节点2……源节点N的地址,根据获取的地址分别从源节点1、源节点2……源节点N下载文件1、文件2……文件N。内容分发装置将下载的文件1、文件2……文件N缓存并打包生成文件包,供用户下载。
如图2所示,当内容分发装置再次接收到下载内容A的请求(该请求可以是同一用户不同时间所发出的请求,也可以是不同用户所发出的请求,对请求的来源和时间不做限制)时,内容分发装置无需再去各个源节点下载各个文件,仅需将上述打包生成的文件包发送给用户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内容可以是某应用的文件安装包,具体可以是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的程序安装包,例如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音频视频软件等应用的程序安装包。也可是分别存储在各个源节点的办公文件,或者是一个文件中的部分片段,在此,内容的类型和其内的文件数量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设备向调度中心发出访问请求。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设备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智能家电、路由器等。
在本实施例中,源节点和调度中心可以是提供相应服务的服务器。例如,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上报和反馈等。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内容分发方法流程图。待分发的内容包括存储在多个源节点的多个内容子文件,这些多个内容子文件可以组成批量的文件。
如图3所示,内容分发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中心可以根据访问请求,确定批量文件中各个文件的ID,并至少基于所确定的各个子文件的ID选定存储有各个文件的多个源节点的地址。
步骤302: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步骤303: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步骤304: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通信设备,下载包括多个子文件的内容(例如可以是包括多个程序文件的文件安装包)。具体可以通过将从多个源节点下载的多个文件打包生成文件包,来响应用户的下载批量文件的请求。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减少了用户与多个源节点通信的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的速度,节约了网络资源,增加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容分发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即图2中步骤204)之后,对于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由此,对于以后的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可以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而无需重复去多个源节点重复下载各个子文件。进一步减少了用户与多个源节点通信的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的速度,增加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容分发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即图2中步骤204)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以用于调度中心确定缓存内容和缓存地址;
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由此,本实施例通过向调度中心上报缓存内容和缓存地址,方便了调度中心对于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直接将缓存内容的地址向访问请求端(用户所在终端)反馈,以供访问请求端通过该缓存地址请求缓存的内容,而无需重复去多个源节点重复下载各个子文件。该过程可以由调度中心统一调度,使得内容分发有序进行,提高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容分发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当接收到调度中心根据同一内容的再次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时,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由此,本实施例通过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同一内容的再次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时,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而无需重复去多个源节点重复下载各个子文件。该过程可以由调度中心统一调度,使得内容分发有序进行,提高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容分发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之后,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预配置的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CDN网络中可以设有很多个CDN节点。上述CDN节点的预定地址可以根据用户与CDN节点的距离而确定。但在通信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其它因素,例如CDN节点的处理能力、响应速度、正在处理的用户的访问请求的数量等。由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多个CDN节点中选择一个较佳的预配置地址的CDN节点(该CDN节点通过处于CDN网络核心位置,且其硬件配置较高,运算能力较强),直接(主动)将缓存的文件包发送至该CDN节点,可以简化内容分发的流程,进一步加快内容的分发速度。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容分发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
接收调度中心分配的再分发地址,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所述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由此,通过向上报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接收调度中心分配的再分发地址,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所述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该过程可以由调度中心统一调度,使得内容分发有序进行,提高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种内容分发装置的功能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内容分发装置可以包括:地址接收单元、文件下载单元、打包/缓存单元和文件发送单元。其中:
地址接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文件下载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打包/缓存单元可以用于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文件发送单元可以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通信设备,下载包括多个子文件的内容(例如可以是包括多个程序文件的文件安装包)。具体可以通过将从多个源节点下载的多个文件打包生成文件包,来响应用户的下载批量文件的请求。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减少了用户与多个源节点通信的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的速度,节约了网络资源,增加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文件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对于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由此,对于以后的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可以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而无需重复去多个源节点重复下载各个子文件。进一步减少了用户与多个源节点通信的次数,提高了内容分发的速度,增加了内容分发的可靠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内容分发装置500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内容分发装置可以包括:
存储器可以用于存放程序。
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本公开具体实施例并不对内容分发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5所示,该内容分发装置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存储器(memory)、以及用于通信的总线。其中:
处理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可以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可以用于执行程序,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可以用于存放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内容分发装置执行本公开中各步骤的操作。
程序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调度中心和CDN节点也可以采用此架构来完成与内容分发装置的信息交互。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种内容分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内容分发装置可以包括:地址接收单元、文件下载单元、打包/缓存单元、文件发送单元和信息交互/响应单元。
图6所示实施例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信息交互/响应单元。其中:
信息交互/响应单元可以用于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以用于调度中心确定缓存内容和缓存地址;以及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交互/响应单元还用于: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当接收到调度中心根据同一内容的再次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时,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种内容分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内容分发装置可以包括:地址接收单元、文件下载单元、打包/缓存单元、文件发送单元和文件转发单元。
图7所示实施例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文件转发单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在图6所述实施例或者其它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该单元)。其中:
文件转发单元可以用于在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之后,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预配置的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种内容分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内容分发装置可以包括:地址接收单元、文件下载单元、打包/缓存单元、文件发送单元和信息交互/发送单元。
图8所示实施例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信息交互/发送单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图7所述实施例或者其它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该单元)其中:
信息交互/发送单元可以用于上报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以及接收调度中心分配的再分发地址,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所述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本公开提供的上述各实施例的内容分发装置可以作为执行主体,用来执行图3中步骤301至步骤304的操作。该内容分发装置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设置在某CDN节点中。
由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分发装置、系统与内容分发方法的功能相对应,因此,内容分发方法所具有的功能,以及其可以实现的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内容分发系统。在此,不再赘述二者相同或者相关的内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非对本公开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本公开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包括:
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对于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以用于调度中心确定缓存内容和缓存地址;
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当接收到调度中心根据同一内容的再次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时,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之后,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预配置的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
接收调度中心分配的再分发地址,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所述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7.一种内容分发装置,包括:
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调度中心根据内容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
文件下载单元,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多个源节点地址从所述多个源节点下载多个内容子文件;
打包/缓存单元,用于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
文件发送单元,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文件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对于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信息交互/响应单元,用于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以用于调度中心确定缓存内容和缓存地址;以及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交互/响应单元还用于:
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当接收到调度中心根据同一内容的再次访问请求确定的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多个源节点地址时,直接利用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同一内容的再次内容访问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文件转发单元,用于在将下载的多个内容子文件打包生成内容文件包并缓存该内容文件包之后,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预配置的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信息交互/发送单元,用于上报在利用所述内容文件包响应所述内容访问请求之后,向调度中心上报响应成功信息;以及接收调度中心分配的再分发地址,将所述缓存的内容文件包发送至与所述再分发地址对应的CDN节点。
13.一种内容分发系统,包括:
多个源节点,用于存储所述内容中的多个内容子文件;
根据权利要求7-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容分发装置;
调度中心,用于调度资源以响应内容访问的请求。
CN201610262634.3A 2016-04-25 2016-04-25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8473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634.3A CN105847393A (zh) 2016-04-25 2016-04-25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634.3A CN105847393A (zh) 2016-04-25 2016-04-25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7393A true CN105847393A (zh) 2016-08-10

Family

ID=56589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2634.3A Pending CN105847393A (zh) 2016-04-25 2016-04-25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73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054A (zh) * 2017-05-05 2017-07-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分发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10519412A (zh) * 2019-09-09 2019-11-2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模块上线方法及装置
CN110650166A (zh) * 2018-06-27 2020-01-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768A (zh) * 2013-01-11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边缘路由节点以及其从多源预取内容的方法
CN103685547A (zh) * 2013-12-24 2014-03-2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服务器的调度方法与系统、以及终端装置
CN104185036A (zh) * 2014-09-10 2014-12-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文件回源方法及装置
CN104581374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切片文件和生成子m3u8文件的方法、节点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768A (zh) * 2013-01-11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边缘路由节点以及其从多源预取内容的方法
CN103685547A (zh) * 2013-12-24 2014-03-26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服务器的调度方法与系统、以及终端装置
CN104185036A (zh) * 2014-09-10 2014-12-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文件回源方法及装置
CN104581374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切片文件和生成子m3u8文件的方法、节点及服务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054A (zh) * 2017-05-05 2017-07-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分发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06993054B (zh) * 2017-05-05 2022-06-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分发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10650166A (zh) * 2018-06-27 2020-01-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10650166B (zh) * 2018-06-27 2022-06-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10519412A (zh) * 2019-09-09 2019-11-2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模块上线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0001B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5688099B2 (ja) 複数のサービスインスタンスのシンジケーション
CN103034540B (zh) 分布式消息系统及其设备和协调方法
CN106453576B (zh) 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交互方法、系统及调度中心
JP6379140B2 (ja) メッセージをグループ単位で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7329991A (zh) 一种列表页访问和展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10166507A (zh) 多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847393A (zh) 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35203A (zh) 消息分组投递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889656A (zh) 一种仓库规则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634683A (zh) 基于企业期望的短信运行框架配置和推送方法及装置
US9996600B1 (e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of transaction data to clients
CN103248636B (zh) 离线下载的系统及方法
CN109618003A (zh) 一种服务器规划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288276A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55706A (zh) 一种缓存资源存储方法及装置
US11657112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cache distribution
CN103248627B (zh) 实现访问网站资源的方法、正向代理服务器和系统
CN106686112A (zh) 云文件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11950830A (zh) 一种任务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850707A (zh) 物料批量上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250440B2 (en) Managing a generation and delivery of digital identity documents
JP2004506272A (ja) 未加工金融データを処理して、妥当性検査した商品案内情報を加入者に対して生成するシステム
CN108255875A (zh) 将消息存储至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067064A1 (en) Network adaptive content downlo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