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6464A -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6464A
CN105846464A CN201610308728.XA CN201610308728A CN105846464A CN 105846464 A CN105846464 A CN 105846464A CN 201610308728 A CN201610308728 A CN 201610308728A CN 105846464 A CN105846464 A CN 105846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ource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ed power
distributed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87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6464B (zh
Inventor
黄碧斌
胡静
李琼慧
王基
洪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03087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6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6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6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本申请适合宏观层面的配电网影响评估,为配电网规划运营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一般接入配电网,与配电网一同向用户供电。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将会对配电网的规划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配电网改造成本,影响购电成本,影响配电网市场份额,影响配电网沉没成本,影响配电网线路网损等方面。
为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策略进行指导,至少应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的改造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基于所评估出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结果,调整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方式、策略,为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因此,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以有效评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为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以有效评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为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
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数据;
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乘以相应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购电成本;
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除以,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除以当前平均购电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数据,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数据;
将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除以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减少占比。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数据,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数据;
将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除以配电网的电网容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
将所述占比乘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沉没成本。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数据,外部购入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数据;
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的乘积,与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及外部购入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一值;
将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外部购入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二值;
将第一值除以第二值,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
各电源对应改造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总改造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改造成本占比确定模块,用于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数据;
各电源对应购电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乘以相应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购电成本;
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除以,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确定模块,用于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除以当前平均购电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数据,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数据;
市场份额减少占比确定模块,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除以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减少占比。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数据,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数据;
占比确定模块,用于将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除以配电网的电网容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
沉没成本确定模块,将所述占比乘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沉没成本。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数据,外部购入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数据;
第一值确定模块,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的乘积,与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及外部购入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一值;
第二值确定模块,用于将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外部购入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二值;
线路网损影响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值除以第二值,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评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改造成本影响,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影响的有效评估,为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从宏观数据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影响,适合宏观层面(如省市县乃至全国层面)的配电网影响评估,为配电网规划运营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又另一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再一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又另一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方法主要可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改造成本的影响;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配电网多为辐射型结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的潮流不再单向流动,这使得配电网的各种保护定值和机理发生根本变化;为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网需要额外改造升级配电网线路变压器等一次设备,以及保护通信等二次装置,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和用户可靠供电,由此产生配电网改造成本,源于线路和变压器的升级、保护装置的更换等;
从宏观上来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改造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某一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越大,则该一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的改造成本越大;
参照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0、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
此处的各分布式电源可以为预接入(如计划接入)配电网的,需要评估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的分布式电源;也可以是已接入配电网的,需要评估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的分布式电源;
可选的,并网类型数据用于表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主要有逆变器类型和电机类型;某一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用于表示该一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某一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用于表示该一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
可选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主要有逆变器类型电源和电机类型电源;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电力电子装置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逆变器并网,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燃料电池等;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旋转电机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如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分布式生物质发电等的分布式电源;
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来看,由于电压越限和电流过载的问题主要和上网功率大小有关,因此逆变器类型电源和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都能引起电压越限和电流过载的问题;但是,由于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逆变器并网,短路电流通常不会超过额定输出电流的1.2倍,难以引起短路电流过大问题;
而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在电网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6至10倍,对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水平影响较大,将增加断路器这方面的改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而言,分布式天然气发电(一种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引起的电网改造成本要大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一种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
从宏观上来看,对于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改造成本的评估首先需要得到接入配电网的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单位装机容量引起的电网改造成本投入;
根据实践研究,对于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等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而言,根据不同接入系统设计方案下的单个并网点改造成本,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单个并网点改造成本约为3至20万元;其他的电机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改造方案和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类似;根据目前电机类型电源接入方式的比例进行测算,电机类型电源的改造成本约为35至50元/kW;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而言,根据不同接入系统设计方案下的单个并网点改造成本,分布式光伏发电单个并网点改造成本约为2至18万元,根据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方式的比例进行测算,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其改造成本约为26至38元/kW;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供的电机类型电源的改造成本、逆变器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改造成本,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基于大量分布式电源项目的改造成本进行统计,及对单位容量分布式电源项目引起的改造成本进行研究后得出的,其具体数值受限于研究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对于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的具体数值,可根据本发明应用场景下的具体配电网运行数据确定,而不应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局限于上述列举的数值。
步骤S110、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以Capi表示第i种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Cpi表示第i种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则第i种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可以是Capi×Cpi。
步骤S120、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设n为分布式电源的总并网类型,i∈n,则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改造成本可用Cr表示,则
步骤S130、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
可选的,设indexcr表示配电网的改造成本占比,Cr-all表示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包括: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评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改造成本影响,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影响的有效评估,为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且本发明实施例可从宏观数据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影响,适合宏观层面(如省市县乃至全国层面)的配电网影响评估,为配电网规划运营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图2所示方法可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购电成本的影响;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根据现有风电、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政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采用脱硫燃煤标杆电价与电网企业结算,标杆电价高于脱硫燃煤标杆电价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对购电成本影响不大;对于水电较多的省份可能会增加购电成本;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目前仍不明确,国家仅原则提出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与煤电标杆电价的差价由各地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自行解决,因此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将对配电网的购电成本造成影响;
从宏观上来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购电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等;
参照图2,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00、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数据;
步骤S210、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乘以相应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购电成本;
以k表示分布式电源的第k种发电类型,m表示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类型,则k∈m,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如光伏发电(对应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天然气发电(对应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对应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等;则Ek可以表示第k种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Cbk表示第k种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则Ek×Cbk可得到第k种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
步骤S220、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除以,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类型为m,根据公式可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而根据公式可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以Cb表示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则根据公式可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步骤S230、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除以当前平均购电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以indexcb表示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Cb-now表示整个配电网当前的平均购电成本,则根据公式可确定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所引起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再一流程图,图3所示方法可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市场份额的影响;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分布式电源多为自发自用类型,直接向用户供电,这将减少电网公司的售电量,降低电网企业销售收入,因此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将对配电网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从宏观上来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市场份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
参照图3,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00、获取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数据,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数据;
步骤S310、将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除以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占比。
可选的,以Edg表示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Esell-all表示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则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公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占比indexEsell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4所示方法可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沉没成本的影响;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分布式电源接入供电容量充裕的区域或节点则可能导致原有供电容量长期处于备用或闲置状态,降低了供电设施利用率,产生沉没成本,使原规划方案的投资无法按期回收,因此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将对配电网沉没成本造成影响;
从宏观上来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沉没成本的影响因素主要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引起的资产利用率有关,而资产利用率又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相关;
参照图4,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400、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数据,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数据;
步骤S410、将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除以配电网的电网容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
可选的,以Capdg表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Capgrid表示配电网的电网容量,Pcon表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则
其中,Capdg的数值并不是简单的分布式电源的装机容量,也不是分布式电源发电出力的峰值,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电网峰值负荷的时间重合度后得出的;
可选的,Pcon表示的占比可以相当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引起的资产利用率。
步骤S420、将所述占比乘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沉没成本。
可选的,以indexc-cap表示沉没成本,则indexc-cap=Pcon×Cr-all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又另一流程图,图5所示方法可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的影响;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分布式电源渗透率不高时将减少线路中输送潮流,这有利于减少降低输配电损耗,但是随着渗透率的提高,将频繁出现反向潮流,如果反向潮流大于无分布式电源接入时的正向潮流,将使得输配电损耗增加;总的来说,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的影响主要呈倒U型分布;
从宏观上来看,假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之后,其他用电量的线损比例不变,则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之后引起的全网线损变化,主要表现在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减少了线损;
参照图5,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500、获取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数据,外部购入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数据;
可选的,外部购入电量可以认为是某一地区(如某省)从外部购入的电量。
步骤S510、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的乘积,与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及外部购入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一值;
步骤S520、将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外部购入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二值;
步骤S530、将第一值除以第二值,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
可选的,以indexploss表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Ege表示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Eimport表示外部购入电量,Efg表示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Pself表示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的应用例进行介绍。
(1)对改造成本的影响
结合江苏省2020年光伏发电发展规模预测的结果,江苏省公司在2020年前需累计投入改造成本约1.9-2.8亿元。
根据江苏“十三五”规划的工程总量,依据各种输变电设备综合造价,进行配电网建设静态投资估算,2015-2020年期间江苏省公用配电网建设改造总2015-2020年期间江苏省公用配电网建设改造总投资约1052.79亿元。
因此,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电网改造成本占比为接近3‰。
(2)对购电成本的影响
根据现有光伏上网电价政策,采用脱硫燃煤标杆电价与电网企业结算,标杆电价高于脱硫燃煤标杆电价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江苏电力公司购电成本基本和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差不多,因此,对公司购电成本影响不大。
(3)对售电市场份额的影响
按照分布式光伏1000小时计算,2020年全年发电量72.9亿千瓦时,按照90%自用比例测算,分布式光伏自用电量65.61千瓦时。根据预测,2020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6800亿千瓦时。综合看,分布式光伏发电影响江苏售电市场份额为1%。
(4)带来的沉没成本
按照分布式光伏对网供负荷的影响为10%测算,则影响2020年网供负荷73万千瓦。根据预测,2020年,江苏省网供负荷为13222万千瓦。则分布式光伏影响网供负荷占全省网供负荷的0.55%。由此带来的沉没成本为5.8亿元。
(5)对网损的影响
按照分布式光伏1000小时计算,2020年全年发电量72.9亿千瓦时,按照90%自用比例测算,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7.29亿千瓦时。综合来看,对网损影响变化比为99.9%。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后的影响评估方法,可利用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单位容量成本等宏观数据,分别对电网改造成本增加、购电成本增加、售电市场份额减少、增加沉没成本、增加线路网损等方面风险进行计算;解决现有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评估方式偏微观、难以支撑宏观决策的等问题,为配电网规划运营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可与上文描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相互对应参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框图,参照图6,该系统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
各电源对应改造成本确定模块110,用于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总改造成本确定模块120,用于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改造成本占比确定模块130,用于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
可选的,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另一结构框图,在图6基础上,图7所示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数据;
各电源对应购电成本确定模块210,用于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乘以相应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购电成本;
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确定模块220,用于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除以,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确定模块230,用于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除以当前平均购电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可选的,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再一结构框图,在图6基础上,图8所示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数据,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数据;
市场份额减少占比确定模块310,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除以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减少占比。
可选的,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又一结构框图,在图6基础上,图9所示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数据,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数据;
占比确定模块410,用于将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除以配电网的电网容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
沉没成本确定模块420,将所述占比乘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沉没成本。
可选的,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的又另一结构框图,在图6基础上,图10所示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500,用于获取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数据,外部购入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数据;
第一值确定模块510,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的乘积,与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及外部购入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一值;
第二值确定模块520,用于将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外部购入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二值;
线路网损影响结果确定模块530,用于将第一值除以第二值,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可解决现有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评估方式偏微观、难以支撑宏观决策的等问题,为配电网规划运营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
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数据;
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乘以相应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购电成本;
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除以,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除以当前平均购电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数据,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数据;
将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除以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减少占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数据,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数据;
将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除以配电网的电网容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
将所述占比乘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沉没成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数据,外部购入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数据;
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的乘积,与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及外部购入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一值;
将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外部购入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二值;
将第一值除以第二值,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
6.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类型数据,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数据,及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数据;
各电源对应改造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装机容量,乘以相应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单位装机容量的改造成本,得到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总改造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并网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配电网改造成本相加,确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
改造成本占比确定模块,用于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除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改造成本占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类型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数据,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数据;
各电源对应购电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上网电量,乘以相应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购电价格,得到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对应的购电成本;
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确定模块,用于将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购电成本的加和,除以,各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上网电量的加和,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
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确定模块,用于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除以当前平均购电成本,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位电量平均购电成本变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发电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数据,及配电网的总售电量数据;
市场份额减少占比确定模块,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的自用电量,除以配电网的总售电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市场份额减少占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数据,及配电网的电网容量数据;
占比确定模块,用于将配电网减少的网供负荷,除以配电网的电网容量,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减少的网供负荷和电网容量的占比;
沉没成本确定模块,将所述占比乘以配电网的总投资成本,得到沉没成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数据,外部购入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数据,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数据;
第一值确定模块,用于将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与分布式电源发电量的自用比例的乘积,与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及外部购入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一值;
第二值确定模块,用于将分布式电源之外的所有电源的发电量、外部购入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电量相加和,得到第二值;
线路网损影响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值除以第二值,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线路网损影响的评估结果。
CN201610308728.XA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846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8728.XA CN105846464B (zh)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8728.XA CN105846464B (zh)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464A true CN105846464A (zh) 2016-08-10
CN105846464B CN105846464B (zh) 2018-05-25

Family

ID=5659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8728.XA Active CN105846464B (zh) 2016-05-11 2016-05-11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646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8578A (zh) * 2018-09-12 2018-12-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试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对网损影响的方法
CN109449929A (zh) * 2018-11-22 2019-03-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馈线利用率影响预测评估方法及产品
CN109921419A (zh) * 2019-03-27 2019-06-21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发配一体化系统运营分析方法
CN111027386A (zh) * 2019-11-08 2020-04-17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一种基于emd分解的继电保护输入信号分类识别方法
CN113536205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台区用能优化潜力评价方法及用能优化台区筛选系统
CN113570267A (zh) * 2021-08-02 2021-10-29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比例的方法及终端
US11616390B2 (en) * 2018-06-19 2023-03-28 Tsinghua University Micro-grid re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micro-grid protection control cent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536205B (zh) * 2021-07-09 2024-05-2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台区用能优化潜力评价方法及用能优化台区筛选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6489A (ko) * 2011-11-22 2013-05-30 한빛이디에스(주) 이종 전력망간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경제형 계통연계 pcs
CN104021300A (zh) * 2014-06-18 2014-09-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影响的综合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56489A (ko) * 2011-11-22 2013-05-30 한빛이디에스(주) 이종 전력망간 인터페이스를 위한 경제형 계통연계 pcs
CN104021300A (zh) * 2014-06-18 2014-09-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影响的综合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壮志: "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6390B2 (en) * 2018-06-19 2023-03-28 Tsinghua University Micro-grid reconstruction method and device, micro-grid protection control cent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038578A (zh) * 2018-09-12 2018-12-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测试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对网损影响的方法
CN109449929A (zh) * 2018-11-22 2019-03-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馈线利用率影响预测评估方法及产品
CN109449929B (zh) * 2018-11-22 2022-03-0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馈线利用率影响预测评估方法及产品
CN109921419A (zh) * 2019-03-27 2019-06-21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发配一体化系统运营分析方法
CN111027386A (zh) * 2019-11-08 2020-04-17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一种基于emd分解的继电保护输入信号分类识别方法
CN113536205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台区用能优化潜力评价方法及用能优化台区筛选系统
CN113536205B (zh) * 2021-07-09 2024-05-2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压台区用能优化潜力评价方法及用能优化台区筛选系统
CN113570267A (zh) * 2021-08-02 2021-10-29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比例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464B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righi et al.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y in smart grid system: Architecture, virtualization and analysis
Li et al. Economic analysis of a new class of vanadium redox-flow battery for medium-and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in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with renewable energy
Lai et 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ppraisal of novel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CN105846464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评估方法及系统
Hatziargyriou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benefits due to significant penetration of Microgrids in a typical LV and MV Greek network
Yi et al. Joint optimization of charging station and energy storage economic capacity based on the effect of alternative energy storage of electric vehicle
Qiblawey et al. 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increas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in the Canary Islands: The case of Tenerife and Gran Canaria
Wu et al. Chance-constrained energy-reserve co-optimization scheduling of wind-photovoltaic-hydroge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Karimi et al. Scheduling and value of pumped storage hydropower plant in Iran power grid based on fuel-saving in thermal units
Lai et al. Are energy policies for supporting low-carbon power generation killing energy storage?
Heeter et al.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s for implementing and designing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 (RPS) policies
Kabeyi et al. The levelized cost of energy and modifications for use i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planning
McJunkin et al. Net-zero carbon microgrids
Prasad et al. Low carbon alternativ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iji's electricity sector
Granados et al.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to the Colombian residential sector through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Chen et al. Energy expenditure incidence in the presence of prosumers: Can a fixed charge lead us to the promised land?
Mehigan et al. Batteries and interconnection: Competing or complementary roles in the decarbonisation of the European power system?
Perez et al. The value of distributed solar electric generation to New Jersey and Pennsylvania
Angarita et al. Optimal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of a microgrid to provide electricity and heat
Lovering A 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microreactors for off-grid and microgrid applications
Yan et al. Stochastic optimal scheduling strategy of cross-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and green certificate trading market based on Stackelberg game
Shi et al. Research on investment planning of power-hydrogen system considering the multi-stakeholder benefit
Brinkman et al. The North American Renewable Integration Study (NARIS): A US Perspective
Brinkman et al. The north american renewable integration study (naris): A canadian perspective
Mishra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ANALYSIS OF POWER SECTOR VALUE CHAIN IN IN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