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8393A -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8393A
CN105828393A CN201510006123.0A CN201510006123A CN105828393A CN 105828393 A CN105828393 A CN 105828393A CN 201510006123 A CN201510006123 A CN 201510006123A CN 105828393 A CN105828393 A CN 105828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acent area
communication system
cell
system cell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061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8393B (zh
Inventor
石倩
顾安
谢玉铭
王新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061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8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8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8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8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8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权重;针对每个邻区对,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并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测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考虑到不同通信系统小区的真实覆盖能力,使得系统间邻区配置更加准确,同时基于电平大小的权重进行邻区优先级排序,系统间邻区优先级设置更加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分时长期演进(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TD-LTE)网络当前采用电路域回落(CircuitSwitchedFallback,CSFB)技术提供语音业务,即有语音业务需求的TD-LTE终端通过基于重定向的方式盲选回落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网络,通过GSM网络完成语音业务;另外在TD-LTE网络覆盖较差的地方用户数据业务也采用基于重定向的方式盲切至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SCDMA)网络,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提高用户的感知度。
盲选/盲切具体是指在系统间的互操作过程中,没有对系统间邻区的测量过程,系统间邻区的覆盖情况是不可知的,LTE终端只是根据指示的系统间邻区和邻区优先级进行接入。目前TD-LTE网络系统间邻区配置主要基于规划手段,即通过网络物理结构(小区间距离、覆盖方向、是否共站等)进行,是一种较为粗糙的规划方法,邻区配置存在漏配、错配、优先级设置不当的现象,很难满足实际运行中TD-LTE网络邻区配置的需要,同时通过人工经验进行,优化效率低下。因此,当系统间邻区信号强度不可知时,增大了终端在系统间邻区接入失败的风险,或是导致系统间邻区接入时延过长,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邻区配置漏配、错配、优先级设置而导致的很难满足实际运行中网络邻区配置的需要且优化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所述异系统是指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至少包括电平值;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
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较佳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采样点在地理栅格内的分布;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小区,将该栅格内该小区各个采样点的电平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栅格内该小区的电平值;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栅格内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至少1个且最多N个小区,并将选取出的所述异系统小区作为选取出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值,且N大于1。
较佳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包括:
针对每个栅格内选取出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设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其中,电平值大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大于电平值小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
较佳地,所述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包括: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邻区对,将该邻区对中的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的乘积确定为该邻区对的权重值;
所述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包括:
针对每个邻区对,将所有栅格内该邻区对的权重值之和与该邻区对在所有栅格内出现的次数的比值,确定为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待选异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较佳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以及系统间邻区的数量限制,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TD-SCDMA系统、GSM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装置,包括:
获取扫频数据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所述异系统是指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扫频数据中至少包括电平值;
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
确定邻区优先级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较佳地,所述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采样点在地理栅格内的分布;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小区,将该栅格内该小区各个采样点的电平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栅格内该小区的电平值;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栅格内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至少1个且最多N个小区,并将选取出的所述异系统小区作为选取出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值,且N大于1。
较佳地,所述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个栅格内选取出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设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其中,电平值大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大于电平值小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
较佳地,所述确定邻区优先级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邻区对,将该邻区对中的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的乘积确定为该邻区对的权重值;
针对每个邻区对,将所有栅格内该邻区对的权重值之和与该邻区对在所有栅格内出现的次数的比值,确定为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待选异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较佳地,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以及系统间邻区的数量限制,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TD-SCDMA系统、GSM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测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考虑到不同通信系统小区的真实覆盖能力,使得系统间邻区配置更加准确,同时基于电平大小的权重进行邻区优先级排序,系统间邻区优先级设置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扫频数据地理栅格化处理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扫频数据地理栅格化处理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栅格内小区的权重分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所对应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
步骤101,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所述异系统是指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至少包括电平值;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
步骤103,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包括TD-LTE、TD-SCDMA、GSM通信系统,其中第一通信系统小区是指TD-LTE小区,异系统小区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TD-SCDMA小区、GSM小区。
在步骤101中,获取TD-LTE、TD-SCDMA、GSM三个网络的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三个网络的扫频测试不一定要求同一个扫频设备同时进行,但要求必须是同样的扫频测试路线。进一步地,对获取到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每个网络每个测试点的电平信息。具体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类型 小区标识 测试点经度 测试点纬度 测试点电平
例如,解析扫频数据得到的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类型 小区标识 测试点经度 测试点纬度 测试点电平
TD-LTE 4417 121.4044647 31.18843155 -85
TD-LTE 4436 121.4044647 31.18843155 -87
TD-LTE 4512 121.4044647 31.18843155 -90
TD-SCDMA 33567 121.4044647 31.18843155 -78
TD-SCDMA 33568 121.4044418 31.18863106 -80
TD-SCDMA 33246 121.4044418 31.18863106 -95
TD-SCDMA 33412 121.4044418 31.18863106 -98
GSM 56132 121.4044027 31.18893774 -68
GSM 56133 121.4044027 31.18893774 -75
GSM 56134 121.4044027 31.18893774 -85
GSM 56235 121.4044027 31.18893774 -90
GSM 56237 121.4044027 31.18893774 -95
GSM 56325 121.4044027 31.18893774 -100
较佳地,在步骤102中,所述扫频数据中还包括位置信息,可根据各个小区的位置信息,对扫频数据进行地理栅格化处理。进行栅格化处理的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不同网络进行扫频测试可能不是同一设备同时进行,导致经过同一个路段的经纬度有所差异,因此可将地理位置相近的区域划分为一个栅格,栅格化后一个栅格中包括不同网络的多个小区的多个电平值;
(2)由于信号电平的波动,一个采样点电平大小不能代表某区域真实覆盖情况,因此对栅格中的多个采样点进行平滑滤波,具体方法是将栅格内相同小区多个采样点电平值的平均值作为本栅格本小区的电平;
(3)通过扫频测试得到的测量点覆盖的实际区域非常少,因此通过栅格化操作可以使有限的测量区域代表更大范围的小区覆盖区域。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把扫频数据按照L米*L米的的大小进行地理化栅格,对栅格进行编号,记作Ki(i=1,2…n)。对于密集市区来讲,L一般可以取10米,对于郊区L可以取20米。图2和图3分别为地理栅格化处理前后的效果图。
通过栅格化处理后,扫频测试数据转换为如表3所示的格式:
表3
栅格编号 网络类型 小区标识 平均电平值
例如地理栅格化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进一步地,针对栅格Ki(i=1,2,…,n),对该栅格中的小区根据电平值进行过滤,去掉电平值过低的小区,并对过滤后的小区根据电平大小进行权重设置。由于电平值过低意味着终端不会占用该小区,栅格里的这种小区不存在系统间互操作,因此电平值过低的小区可以不作为候选邻区。过滤门限为预先定义的,具体参考如表5所示:
表5
网络类型 电平值门限(可定义)(dBm)
TD-LTE -100
TD-SCDMA -95
GSM -90
根据电平值门限进行过滤后,取栅格内前三强小区,根据电平大小分配权重W,权重大小反映了栅格内小区可进行互操作的概率,权重分配参考如表6所示(可定义):
表6
针对TD-LTE小区,取栅格中与本栅格最强TD-LTE小区的电平值的差在-6dB以内的前三强TD-LTE小区(包括最强TD-LTE小区),记作Lci;(ci为TD-LTE小区的小区标识);
针对TD-SCDMA小区,取栅格中与本栅格最强TD-SCDMA小区的电平值的差在-6dB以内的前三强TD-SCDMA小区(包括最强TD-SCDMA小区),记作Tci;(ci为TD-SCDMA小区的小区标识);
针对GSM小区,取栅格中与本栅格最强GSM小区的电平值的差在-6dB以内的前三强GSM小区(包括最强GSM小区),记作Gci;(ci为GSM小区的小区标识)。
进一步地,在步骤103中,针对栅格Ki,分别生成TD-LTE小区与TD-SCDMA小区、TD-LTE小区与GSM小区的系统间邻区待选列表,具体方法是:
取Lci,与Tci进行配对,并将各自的权重相乘,记作Wki(Lci-Tci),得到栅格Ki中Lci小区的TD-SCDMA邻区列表及该邻区对的权重;
取Lci,与Gci进行配对,并将各自的权重相乘,记作Wki(Lci-Gci),得到栅格Ki中Lci小区的GSM邻区列表及该邻区对的权重。
举例如下:栅格K1中TD-LTE小区有2个,TD-SCDMA小区3个,GSM小区3个,如图4所示。
生成TD-LTE小区的TD-SCDMA系统间邻区列表及权重值如表7所示:
表7
K1(Lci-Tci) Wk1(Lci-Tci)
2016-4423 0.48
2016-4424 0.24
2016-4422 0.08
2017-4423 0.24
2017-4424 0.12
2017-4422 0.04
生成TD-LTE小区的GSM系统间邻区列表及权重值如表8所示:
表8
K1(Lci-Gci) Wk1(Lci-Gci)
2016-5512 0.48
2016-5513 0.24
2016-5576 0.08
2017-5512 0.24
2017-5513 0.12
2017-5576 0.04
进一步地,遍历所有的栅格,得到每个栅格每个TD-LTE小区的系统间邻区列表及每个邻区对的权重值。
在步骤104中,系统间邻区排序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系统间小区出现在所有栅格内的邻区配对次数;二是系统间小区出现在所有栅格内的邻区对权重之和。后者与前者的比值大小代表了小区可作为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也就是说邻区对在尽可能少的栅格中出现,却拥有尽可能大的权重值,则这个邻区对的邻区优先级越高。
针对所有的栅格,统计每个Lci-Tci邻区对出现的次数和该邻区对的所有权重值之和,分别记作CT(Lci-Tci)、WT(Lci-Tci);统计每个Lci-Gci邻区对出现的次数和该邻区对的所有权重值之和,分别记作CG(Lci-Tci)、WG(Lci-Tci)。
(1)对于TD-LTE小区Lci的TD-SCDMA邻区Tci,其排序值PT为:
PTci=WT(Lci-Tci)/CT(Lci-Tci)
对Lci所有的TD-SCDMA邻区按照PTci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值越大越排在前面,优先级越大。
(2)对于TD-LTE小区Lci的GSM邻区Gci,其排序值PG为:
PGci=WG(Lci-Tci)/CG(Lci-Gci)
对Lci所有的GSM邻区按照PGci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值越大越排在前面,优先级越大。
例如,Lci-Tci(2016-4423)邻区对在所有栅格中出现了50次,邻区对的权重之和为24,则PT4423=24/50=0.48;
Lci-Tci(2016-4424)邻区对在所有栅格中出现了40次,邻区对的权重之和为12,则PT4424=12/40=0.4;
Lci-Tci(2016-4422)邻区对在所有栅格中出现了60次,邻区对的权重之和为20,则PT4422=20/60=0.33;
那么,TD-LTE小区2016的TD-SCDMA系统间邻区优先级是:4423>4424>4422。
TD-LTE网络采用盲切技术进行系统间互操作,对于邻区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邻区配置过多,系统下发邻区信息所占资源越多,终端接受邻区信息占用时间越长,因此需要配置一定的合理的邻区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系统间邻区数量门限值设置为6,进而根据系统间邻区的数量限制输出相应的系统间邻区列表。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测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考虑到不同通信系统小区的真实覆盖能力,使得系统间邻区配置更加准确,同时基于电平大小的权重进行邻区优先级排序,系统间邻区优先级设置更加合理。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机算法实现系统间邻区配置,提高了效率,而且由于是通过扫频测试实现数据收集,数据采集比较方便,能够高效准确完成小区的系统间邻区配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装置示意图,包括:
获取扫频数据模块501,用于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所述异系统是指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至少包括电平值;
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
确定邻区优先级模块503,用于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配置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较佳地,所述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5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采样点在地理栅格内的分布;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小区,将该栅格内该小区各个采样点的电平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栅格内该小区的电平值;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栅格内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至少1个且最多N个小区,并将选取出的所述异系统小区作为选取出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值,且N大于1。
较佳地,所述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502还用于:
针对每个栅格内选取出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设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其中,电平值大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大于电平值小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
较佳地,所述确定邻区优先级模块503还用于: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邻区对,将该邻区对中的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的乘积确定为该邻区对的权重值;
针对每个邻区对,将所有栅格内该邻区对的权重值之和与该邻区对在所有栅格内出现的次数的比值,确定为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待选异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较佳地,所述配置模块504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以及系统间邻区的数量限制,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TD-SCDMA系统、GSM系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实测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通过数据建模,考虑到不同通信系统小区的真实覆盖能力,使得系统间邻区配置更加准确,同时基于电平大小的权重进行邻区优先级排序,系统间邻区优先级设置更加合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所述异系统是指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至少包括电平值;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
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采样点在地理栅格内的分布;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小区,将该栅格内该小区各个采样点的电平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栅格内该小区的电平值;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栅格内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至少1个且最多N个小区,并将选取出的所述异系统小区作为选取出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值,且N大于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包括:
针对每个栅格内选取出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设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其中,电平值大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大于电平值小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包括: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邻区对,将该邻区对中的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的乘积确定为该邻区对的权重值;
所述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包括:
针对每个邻区对,将所有栅格内该邻区对的权重值之和与该邻区对在所有栅格内出现的次数的比值,确定为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待选异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以及系统间邻区的数量限制,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TD-SCDMA系统、GSM系统。
7.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扫频数据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至少一种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所述异系统是指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不同的通信系统,所述扫频数据中至少包括电平值;
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的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电平值,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确定待选系统间邻区,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待选系统间邻区的权重;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与每个待选系统间邻区分别形成邻区对;
确定邻区优先级模块,用于针对每个邻区对,根据该邻区对中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的权重值,并根据该邻区对的权重值确定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以及所述异系统小区采样点的扫频数据中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采样点在地理栅格内的分布;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小区,将该栅格内该小区各个采样点的电平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栅格内该小区的电平值;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栅格内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至少1个且最多N个小区,并将选取出的所述异系统小区作为选取出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其中,N为预先设定的值,且N大于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邻区及权重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个栅格内选取出的每种通信系统小区,根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电平值设置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其中,电平值大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大于电平值小的该种通信系统小区的权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邻区优先级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个栅格内的每个邻区对,将该邻区对中的两个小区的权重值的乘积确定为该邻区对的权重值;
针对每个邻区对,将所有栅格内该邻区对的权重值之和与该邻区对在所有栅格内出现的次数的比值,确定为该邻区对中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待选异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的待选系统间邻区的优先级以及系统间邻区的数量限制,为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小区配置系统间邻区列表。
12.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TD-SCDMA系统、GSM系统。
CN201510006123.0A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828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6123.0A CN105828393B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06123.0A CN105828393B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8393A true CN105828393A (zh) 2016-08-03
CN105828393B CN105828393B (zh) 2020-01-14

Family

ID=56514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06123.0A Active CN105828393B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839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44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eSRVCC切换的邻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982349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Lte异系统邻区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72855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Volte语音业务的异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809296A (zh) * 2018-08-06 2020-0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eSRVCC邻区及2G测量频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866893A (zh) * 2019-04-29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小区的容量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8912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多网联动数据协同配置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169A (zh) * 2009-07-15 2011-0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相邻小区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2638833A (zh) * 2012-03-30 2012-08-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225657A1 (en) * 2009-11-19 2012-09-06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neighbor cell list optimizing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neighbor cell list updat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9169A (zh) * 2009-07-15 2011-0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相邻小区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US20120225657A1 (en) * 2009-11-19 2012-09-06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neighbor cell list optimizing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neighbor cell list updating method
CN102638833A (zh) * 2012-03-30 2012-08-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优化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344A (zh) * 2016-12-22 2018-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eSRVCC切换的邻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235344B (zh) * 2016-12-22 2021-0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eSRVCC切换的邻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982349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Lte异系统邻区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72855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Volte语音业务的异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572855B (zh) * 2018-06-06 2021-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 一种Volte语音业务的异系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809296A (zh) * 2018-08-06 2020-0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eSRVCC邻区及2G测量频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866893A (zh) * 2019-04-29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小区的容量优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89124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多网联动数据协同配置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8393B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8393A (zh)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85337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801221B (zh)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200318A1 (en) Supporting an update of stored information
KR20160098418A (ko)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6332271B (zh)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US9612313B2 (en) Supporting coverage area modeling
WO2013136128A1 (en) Generating radio channel models parameter values
CN107318114B (zh) 一种邻区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83332B (zh) 一种确定基站站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95897A (zh) Lte网络问题区域化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3916873B (zh) 一种现网补站的邻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6686668A (zh) 一种语音回落小区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945433A (zh) 一种网络弱覆盖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744533B (zh) 一种邻区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82042B (zh) 一种确定邻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4516A (zh) 一种邻区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3533556A (zh) 一种小区频率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170202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positioning database in multicarrier network
CN111263382B (zh)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451286B (zh) 一种返回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0536356B (zh) 一种公专网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RU2460243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сетей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CN105592481B (zh) 一种确定频点的干扰系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2263A (zh) 基站站址偏移预评估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