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7736B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7736B
CN105827736B CN201610338656.3A CN201610338656A CN105827736B CN 105827736 B CN105827736 B CN 105827736B CN 201610338656 A CN201610338656 A CN 201610338656A CN 105827736 B CN105827736 B CN 105827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queue
sent
client
message
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86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7736A (zh
Inventor
姜建军
皇甫珊欣
马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386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7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7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7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8Techniques for file synchronisation in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97Vers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2Queue service or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客户端读取一本地文档的c_ver,生成数据同步请求;服务器端接收数据同步请求,计算s_ver与c_ver的差值,判断该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差值数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若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初始化;客户端读取未发送消息队列,在未发送消息队列不为空时,由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开始,按顺序将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元素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按顺序执行相应操作后将所有操作依次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同步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实现精确的增量同步、保证客户端离线状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应用的底层实现绕不开消息的发送与接收。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对消息收发的要求区别很大。即时通讯类应用,注重消息的时效性及可靠性,所谓时效性是指消息要求实时收发,否则就失去了“即时通讯”的意义;而可靠性要求消息丢失率要尽量小,消息重复接收率要尽量小,否则就没有可用性。而电子邮件类应用对消息的时效性就没有那么高,只需要保证消息的可靠性。
移动设备的协同编辑应用,对消息收发的要求更为苛刻。时效性、可靠性是必须要满足的两个特性。移动设备的网络状态的切换是非常频繁的,一个用户体验绝佳的应用,它在断网的时候也能够使用,在联网的时候能够要求无缝同步到服务器端,而且能够处理由此带来的数据冲突;另外一方面,还有可用性的要求,即各个接收方收消息的序列必须和消息发送方发送的序列完全一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最后,数据同步的开销要尽量小,尽可能地增量同步。
目前流行的文档协作类应用,其消息机制还达不到离线使用和可用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可实现精确的增量同步和网络状态切换时的无缝连接,保证了客户端离线状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1)客户端读取一本地文档的客户端数据版本变量c_ver;
2)以c_ver为参数生成数据同步请求;
3)服务器端接收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判断与所述本地文档对应的服务端文档是否已打开,若是,则执行步骤4),若否,则执行文档打开操作后执行步骤4);
4)读取所述服务端文档的服务器端数据版本变量s_ver和已执行消息队列;
5)计算s_ver与c_ver的差值,判断该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差值数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若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给客户端;
6)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初始化:
若接收到的为服务端文档,则将本地文档替换为所述服务端文档,同时将c_ver赋值为s_ver;
若接收到的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则顺序执行所述初始化消息队列,每执行一个操作,c_ver的值加1;
7)客户端读取未发送消息队列,判断所述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若是,则同步完成,若否,则执行步骤8);
8)由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开始,按顺序将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元素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按顺序执行相应操作后将所有操作依次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同步完成。
步骤5)中,所述设定阈值与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额定长度相等。
步骤5)中,所述设定阈值为200。
所述步骤8)的具体过程为:
801)客户端获取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发送至服务器端;
802)服务器端根据所述头元素执行相应操作,并且将该操作放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对s_ver执行加1操作;
803)服务器端判断已执行消息队列长度是否超出设定阈值,若则,则删除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头元素,若否,则执行步骤804);
804)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成功反馈,客户端删除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对c_ver执行加1操作;
805)判断当前的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若是,则同步完成,若否,则返回步骤801)。
一种消息发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所述客户端包括:
第一缓存装置,用于存储未发送消息队列;
第一版本变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本地文档的客户端数据版本变量c_ver;
数据初始化装置,用于实现客户端本地文档的数据初始化;
消息发送装置,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数据,完成同步;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
第二缓存装置,用于存储已执行消息队列;
第二版本变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服务端文档的服务器端数据版本变量s_ver;
初始化响应装置,根据客户端发送的同步请求向客户端发送服务端文档或初始化消息队列,具体为:若s_ver与c_ver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差值数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给客户端;
消息执行装置,用于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进行相应操作,完成同步。
所述数据初始化装置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同步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
本地文档替换模块,在服务器端返回的为服务端文档时响应,用于将本地文档替换为所述服务端文档,同时将c_ver赋值为s_ver;
初始化消息执行模块,在服务器端返回的为初始化消息队列时响应,用于顺序执行所述初始化消息队列,每执行一个操作,c_ver的值加1。
所述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未发送消息队列查询模块,用于判断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
头元素发送模块,在所述未发送消息队列不为空时响应,用于获取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发送给服务器端;
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端的反馈,在反馈为发送成功时,删除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对c_ver执行加1操作。
所述消息执行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头元素;
操作执行模块,根据所述头元素进行相应操作,并将该操作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对s_ver执行加1操作;
已执行消息长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长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
队列元素删除模块,在已执行消息长度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删除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头元素;
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向客户端发送成功反馈。
所述设定阈值与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额定长度相等。
所述设定阈值为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版本控制机制,客户端使用c_ver、服务器端使用s_ver作为版本变量,标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间的版本差值,可以精确计算增量,实现了增量同步;
(2)服务器端使用已执行消息队列机制,这样能够确保所有客户端的消息序列是和服务器端一致的,保证了消息的可用性及可靠性;
(3)客户端使用未发送消息队列机制,将文档的操作和消息的发送隔离开来,保证了网络状态切换时的无缝连接,以保证客户端离线状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客户端消息发送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客户端打开一本地文档,读取该地文档的客户端数据版本变量c_ver。本实施例中,客户端的c_ver=50,未发送消息队列中有三个操作,分别为新建一个椭圆。
步骤S2,客户端以c_ver为参数生成数据同步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端。
步骤S3,服务器端接收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判断与所述本地文档对应的服务端文档是否已打开,若是,则执行步骤S4,若否,则执行文档打开操作后执行步骤S4;
步骤S4,读取所述服务端文档的服务器端数据版本变量s_ver和已执行消息队列。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端s_ver=55,服务器端的已执行消息队列中有55个操作。
步骤S5,计算s_ver与c_ver的差值,判断该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差值数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若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给客户端。设定阈值与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额定长度相等,本实施例中,设定阈值设置为200。本实施例中,s_ver与c_ver的差值为5,小于设定阈值,则将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5个操作打包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
步骤S6,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初始化消息队列进行数据初始化,更新本地文档,具体为顺序执行所述初始化消息队列,每执行一个操作,c_ver的值加1。
步骤S7,客户端读取未发送消息队列,判断所述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若是,则同步完成,若否,则执行步骤S8。
步骤S8,由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开始,按顺序将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三个操作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按顺序执行相应操作后将所有操作依次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同步完成。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客户端消息发送的具体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未发送消息队列有两个操作,一个是新建矩形的操作,一个是移动矩形的操作,c_ver=54;服务器端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长度是54,s_ver=54。下面结合图2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801,判断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不为空,则执行步骤S802;
步骤S802,客户端获取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是一个新建矩形的操作,发送至服务器端;
步骤S803,服务器端根据所述头元素执行相应操作,并且将该操作放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对s_ver执行加1操作;
步骤S804,服务器端判断已执行消息队列长度是否超出设定阈值200,若则,则删除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头元素,若否,则执行步骤S805;
步骤S805,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成功反馈,客户端删除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对c_ver执行加1操作,c_ver=55,返回步骤S80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与上述消息发送方法相对应的消息发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其中,客户端包括:第一缓存装置,用于存储未发送消息队列;第一版本变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本地文档的客户端数据版本变量c_ver;数据初始化装置,用于实现客户端本地文档的数据初始化;消息发送装置,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数据,完成同步。
所述数据初始化装置包括: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同步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本地文档替换模块,在服务器端返回的为服务端文档时响应,用于将本地文档替换为所述服务端文档,同时将c_ver赋值为s_ver;初始化消息执行模块,在服务器端返回的为初始化消息队列时响应,用于顺序执行所述初始化消息队列,每执行一个操作,c_ver的值加1。
所述消息发送装置包括:未发送消息队列查询模块,用于判断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头元素发送模块,在所述未发送消息队列不为空时响应,用于获取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发送给服务器端;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端的反馈,在反馈为发送成功时,删除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对c_ver执行加1操作。
服务器端包括:第二缓存装置,用于存储已执行消息队列;第二版本变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服务端文档的服务器端数据版本变量s_ver;初始化响应装置,根据客户端发送的同步请求向客户端发送服务端文档或初始化消息队列,具体为:若s_ver与c_ver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差值数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给客户端;消息执行装置,用于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进行相应操作,完成同步。
所述消息执行装置包括: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头元素;操作执行模块,根据所述头元素进行相应操作,并将该操作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对s_ver执行加1操作;已执行消息长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长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队列元素删除模块,在已执行消息长度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删除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向客户端发送成功反馈。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客户端读取一本地文档的客户端数据版本变量c_ver;
2)以c_ver为参数生成数据同步请求;
3)服务器端接收所述数据同步请求,判断与所述本地文档对应的服务端文档是否已打开,若是,则执行步骤4),若否,则执行文档打开操作后执行步骤4);
4)读取所述服务端文档的服务器端数据版本变量s_ver和已执行消息队列;
5)计算s_ver与c_ver的差值,记为n,判断该差值n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n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若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给客户端;
6)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初始化:
若接收到的为服务端文档,则将本地文档替换为所述服务端文档,同时将c_ver赋值为s_ver;
若接收到的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则顺序执行所述初始化消息队列,每执行一个操作,c_ver的值加1;
7)客户端读取未发送消息队列,判断所述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若是,则同步完成,若否,则执行步骤8);
8)由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开始,按顺序将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元素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按顺序执行相应操作后将所有操作依次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同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设定阈值与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额定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设定阈值为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的具体过程为:
801)客户端获取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发送至服务器端;
802)服务器端根据所述头元素执行相应操作,并且将该操作放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对s_ver执行加1操作;
803)服务器端判断已执行消息队列长度是否超出设定阈值,若则,则删除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头元素,若否,则执行步骤804);
804)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成功反馈,客户端删除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对c_ver执行加1操作;
805)判断当前的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若是,则同步完成,若否,则返回步骤801)。
5.一种消息发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
第一缓存装置,用于存储未发送消息队列;
第一版本变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本地文档的客户端数据版本变量c_ver;
数据初始化装置,用于实现客户端本地文档的数据初始化;
消息发送装置,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未发送消息队列中的数据,完成同步;
所述服务器端包括:
第二缓存装置,用于存储已执行消息队列;
第二版本变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服务端文档的服务器端数据版本变量s_ver;
初始化响应装置,根据客户端发送的同步请求向客户端发送服务端文档或初始化消息队列,具体为:若s_ver与c_ver的差值n小于设定阈值,则抽取已执行消息队列队尾的n个操作作为初始化消息队列发送给客户端,否则,将所述服务端文档发送给客户端;
消息执行装置,用于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进行相应操作,完成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初始化装置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端发送同步请求,并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
本地文档替换模块,在服务器端返回的为服务端文档时响应,用于将本地文档替换为所述服务端文档,同时将c_ver赋值为s_ver;
初始化消息执行模块,在服务器端返回的为初始化消息队列时响应,用于顺序执行所述初始化消息队列,每执行一个操作,c_ver的值加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未发送消息队列查询模块,用于判断未发送消息队列是否为空;
头元素发送模块,在所述未发送消息队列不为空时响应,用于获取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发送给服务器端;
反馈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端的反馈,在反馈为发送成功时,删除未发送消息队列的头元素,并对c_ver执行加1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执行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头元素;
操作执行模块,根据所述头元素进行相应操作,并将该操作加入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尾部,对s_ver执行加1操作;
已执行消息长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长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
队列元素删除模块,在已执行消息长度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删除已执行消息队列的头元素;
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向客户端发送成功反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与已执行消息队列的额定长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为200。
CN201610338656.3A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827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8656.3A CN105827736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8656.3A CN105827736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736A CN105827736A (zh) 2016-08-03
CN105827736B true CN105827736B (zh) 2019-01-25

Family

ID=5653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8656.3A Active CN105827736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7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7562B (zh) * 2017-04-27 2018-09-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026566A (zh) * 2019-12-17 2020-04-17 北京美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业务错误场景立体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2491691A (zh) * 2020-11-02 2021-03-12 南京京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终端消息同步和隔离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14971366B (zh) * 2022-06-14 2023-07-07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 基于区域分析的人才流动评价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865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724308A (zh) * 2012-06-13 2012-10-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件更新方法及软件更新系统
CN103581231A (zh) * 2012-07-25 2014-02-1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Ugc主备数据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US9317347B1 (en) * 2015-03-23 2016-04-19 Juniper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tomic delivery of bundled data sets to applications within distributed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4865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724308A (zh) * 2012-06-13 2012-10-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件更新方法及软件更新系统
CN103581231A (zh) * 2012-07-25 2014-02-12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Ugc主备数据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US9317347B1 (en) * 2015-03-23 2016-04-19 Juniper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tomic delivery of bundled data sets to applications within distributed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736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7736B (zh)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系统
US11258737B2 (en)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email system
US20050289220A1 (en) Chat marking and synchronization
US8914446B2 (en) IM continuation across SIP sessions and across clients for point-to-point and multi-user chat
US201403046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message se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with group-level actions
JP2017184259A (ja) 協働環境におけるフロー制御のためのおよび信頼性のある通信のための方法
WO2017031878A1 (zh) 用于文档协作编辑的方法和装置
TW201532409A (zh) 即時通訊未讀訊息的同步方法和系統
CN103546363A (zh) 一种即时通信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52655A (zh) 一种群聊方法以及即时通信客户端
CN105099860B (zh) 即时通讯中进行实时互动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03955470A (zh) 热点话题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0435533C (zh) 用于即时消息收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09739810A (zh) 文件同步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5119810A (zh) 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4539510B (zh) 一种基于多协议的信息推送系统及方法
CN106034129A (zh) 一种用于游戏同步的fbsg方法
CN111431790B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1355529A (zh) 向即时通讯联系人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系统和客户端
CN108712320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1155052A (zh) 一种群聊天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32130A (zh) 多终端聊天输入转移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306337B (zh) 基于即时通讯的多人会话文件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71758B (zh) 一种基于网络堵塞的标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83762A (zh) 传输即时通讯会话内容的方法、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