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6764B -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6764B
CN105826764B CN201510468905.6A CN201510468905A CN105826764B CN 105826764 B CN105826764 B CN 105826764B CN 201510468905 A CN201510468905 A CN 201510468905A CN 105826764 B CN105826764 B CN 105826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ard
barricade
kato
elastic arm
receiv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89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6764A (zh
Inventor
黄志军
乐立东
毛旭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89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6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6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6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6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以及终端设备,所述电子卡卡座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支架,支架与电路板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具有插入口,连接器位于容纳空间内;用于防止电子卡裸卡插入的防误插结构,包括:设置在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的挡墙,挡墙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挡墙处于第一位置,并至少遮挡住部分插入口,在第二状态,挡墙处于第二位置,并避让开插入口;以及,用于与电子卡卡托的结构相配合,并由电子卡卡托触发以控制挡墙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触发部件,触发部件设置在插入口处。本发明的电子卡卡座可以防止电子卡裸卡误插入。

Description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如手机)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用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图1至图5所示,通常用户使用带有卡托的手机等终端设备时,需要将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先装入卡托10之后,再将卡托10连同SIM卡一起插入到终端设备20的SIM卡座30内。
然而,当用户不用卡托而直接把SIM卡裸卡插入手机SIM卡座时,将造成SIM卡错位,SIM卡取不出;当用户误将卡托插错、反插时,甚至破坏SIM卡座,造成整机功能失效的问题,导致手机损坏。这给厂家带来了不必要的维修成本,也降低了用户体验的舒适感。目前,手机SIM卡座都没有设计防止SIM卡裸卡误插入的结构。
此外,如图5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检测SIM卡热插拔方法,都是采用在SIM卡卡座30的SIM卡支架50外侧贴热插拔检测膜片40,当SIM卡托10插入后,SIM卡托10作为导体实现SIM卡支架50与热插拔检测膜片40的导通,完成SIM卡热插拔检测。但是这种方式占用电路板60面积较大,会导致电路板60空间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以及终端设备,能够防止SIM卡等电子卡裸卡误插入的现象。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卡卡座,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器;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板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插入口,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电子卡卡座还包括用于防止电子卡裸卡插入的防误插结构,所述防误插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的挡墙,所述挡墙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挡墙处于第一位置,并至少遮挡住部分所述插入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挡墙处于第二位置,并避让开所述插入口;
以及,用于与电子卡卡托的结构相配合,并由所述电子卡卡托触发以控制所述挡墙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设置在所述插入口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卡卡托,包括卡托本体,所述卡托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电子卡的容置部,所述卡托本体的用于插入电子卡卡座的插入端还设有用于触发如上所述的电子卡卡座上的触发部件的触发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卡卡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通过在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设置挡墙以及触发部件,由于触发部件与电子卡卡托的结构配合,可以在电子卡卡托插入容纳空间时,被电子卡卡托触发,而控制挡墙由挡住插入口的第一位置移动至避让开插入口的第二位置,从而可以顺利地使得电子卡卡托插入容纳空间;而当电子卡裸卡插入容纳空间时,电子卡裸卡的结构不能触发所述触发部件,从而挡墙无法从遮挡住插入口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挡墙阻挡电子卡裸卡进入容纳空间内,由此防止了由于电子卡裸卡误插入容纳空间,进而避免了由于电子卡裸卡插入容纳空间而导致手机损坏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电子卡卡座采用弹性臂与挡墙配合的结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增加终端设备整体厚度,并且在防止电子卡裸卡误插入的同时,可实现SIM等电子卡热插拔检测,有效提高布板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表示现有技术中SIM卡座与固定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现有技术中SIM卡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现有技术中SIM卡插入SIM卡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与电子卡卡托的装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的正视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的电路板与防误插结构的组装结构正视图;
图11表示图10的侧视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电子卡裸卡插入时的正视图,其中连接器未示出;
图13表示图12的侧视图;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电子卡裸卡插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表示图13中A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卡卡托的正视图;
图17表示图16的侧视图;
图1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卡卡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电子卡卡托初步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表示图19的侧面剖视图;
图2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电子卡卡托初步插入时的正视图,其中连接器和支架未示出;
图22表示图21的侧视图;
图2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电子卡卡托进一步插入时的正视图,其中连接器和支架未示出;
图24表示图23的侧视图;
图2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电子卡卡托完全插入时的正视图,其中连接器和支架未示出;
图26表示图2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8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至18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卡卡托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和图8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包括:
电路板100;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0上的连接器200;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0上的支架300,所述支架300与所述电路板100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插入口,所述连接器20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以及,用于防止电子卡裸卡插入的防误插结构;
其中所述防误插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的挡墙401,所述挡墙40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挡墙401处于第一位置,并至少遮挡住部分所述插入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挡墙401处于第二位置,并避让开所述插入口;以及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设置在所述插入口处,用于与电子卡卡托500的触发结构相配合,并由所述电子卡卡托500触发,以控制所述挡墙401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上述方案中,在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设置防误插结构,由于触发部件可以与电子卡卡托500的触发结构配合,在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容纳空间时,触发部件能够被电子卡卡托500配合而被触发,进而控制所述挡墙401由挡住所述插入口的第一位置移动至避让开所述插入口的第二位置,从而可以顺利地使得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容纳空间。而当电子卡裸卡600在插入容纳空间时,电子卡裸卡600的结构与电子卡卡托500不同,电子卡裸卡600不能与触发部件配合而触发所述触发部件,从而挡墙401无法从遮挡住所述插入口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电子卡裸卡600即被所述挡墙401阻挡,由此防止了电子卡裸卡600误插入容纳空间内,避免了由于电子卡裸卡600误插入容纳空间而导致手机损坏的问题。
上述方案中,所述触发部件需要与电子卡卡托500的触发结构配合,而又不能被电子卡裸卡600所触发,具体地,可以通过设计与本发明的电子卡卡座结构配合的电子卡卡托500,或者直接利用现有的电子卡卡托500与电子卡裸卡600的不同结构,来相应地设置所述触发部件的位置和结构,例如:如图6所示,电子卡卡托500的插入端单独设置有一触发结构(如突起结构等),而电子卡裸卡600的插入端为齐平的端面,而未设置所述触发结构,如此,可利用电子卡卡托500的插入端上的触发结构,在容纳空间的插入口的边缘区域设置所述触发部件,进而在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容纳空间时,电子卡卡托500上的触发结构与所述触发部件接触并相互配合而触发所述触发部件,进而控制挡墙401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发部件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弹性臂,还可以采用触发按钮等,在本发明中,对于触发部件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定。并且,所述触发部件以及挡墙401的具体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只需要满足触发部件的结构以及位置与电子卡卡托500上所设计的触发结构在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容纳空间时能够相互配合来触发所述触发部件即可。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可以用于SIM卡、TF卡等多种电子卡;并且,所述电子卡卡座应用在终端设备上,该终端设备可以是例如: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产品。
以下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包括:
电路板100;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0上的连接器200;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0上的支架300,所述支架300与所述电路板100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插入口,所述连接器20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电子卡卡座还包括用于防止电子卡裸卡600插入的防误插结构,所述防误插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的挡墙401,所述挡墙40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挡墙401处于第一位置,并至少遮挡住部分所述插入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挡墙401处于第二位置,并避让开所述插入口;
以及,触发部件,用于与电子卡卡托500的结构相配合,并由所述电子卡卡托500触发以控制所述挡墙401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触发部件设置在所述插入口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8、图11至15以及图19至26所示,优选的,所述触发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00上的弹性臂402,所述弹性臂402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并位于所述连接器200的一侧;其中,所述弹性臂402与所述挡墙401连接,电子卡卡托500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可以按压所述弹性臂402,所述弹性臂402带动所述挡墙40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电子卡卡托500拔出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所述弹性臂402上的按压外力撤去,所述弹性臂402带动挡墙401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上述方案中,采用弹性臂402作为所述触发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增加终端设备整体厚度等优点。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发部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例如:所述触发部件采用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触发按钮实现,触发按钮与挡墙401连接,电子卡卡托500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电子卡卡托500可以按压所述触发按钮,所述触发按钮控制所述挡墙40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电子卡卡托500拔出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所述触发按钮上的按压外力撤去,所述触发按钮控制挡墙401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弹性臂402包括:与所述电路板100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伸向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并能够在垂直于电路板100的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挡墙401连接在所述弹性臂402的自由端上。
采用上述方案,弹性臂402的自由端位于靠外一侧,而其固定端位于靠内一侧,当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弹性臂402的自由端被按压,所述挡墙401随之下压至第二位置,而避让开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当电子卡卡托500拔出容纳空间时,弹性臂402的自由端上按压作用力撤去,弹性臂402弹性回复,挡墙401随之移动至第一位置,而挡住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当电子卡裸卡600插入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由于电子卡裸卡600上没有与弹性臂402相配合的突起结构,弹性臂402无法被按压,从而电子卡裸卡600被挡墙401阻挡。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402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所述弹性臂402与所述挡墙401的连接方式也可不仅局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如图8、图10至15以及图20至图26所示,所述弹性臂402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引导电子卡卡托500插入的第一引导坡结构402a。通过设置第一引导坡结构402a,可以便于电子卡卡托500顺利插入容纳空间内。具体地,所述第一引导坡结构402a可以采用弧面或斜面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24所示,所述挡墙401上连接有用于加强所述挡墙401的强度的补强结构403。通过设置补强结构403可以提高挡墙401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所述补强结构403可以是采用补强边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电路板100上与所述补强结构403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挡墙401处于第二状态时避让所述补强结构403的第一避让缺口101。通过设计所述第一避让缺口101,可以避免挡墙401的补强结构403在移动时与电路板100发生干涉,以便于在挡墙401随弹性臂402的自由端下压时,电子卡卡托500具有足够空间顺利通过插入口。
此外,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电路板100上与弹性臂402的自由端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弹性臂402的自由端的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可以包括避让槽102以及第二避让缺口103等。通过设计所述避让结构,可以避免弹性臂402在下压时能够使得具有足够空间使得电子卡卡托顺利通过插入口。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弹性臂402有两个,两个弹性臂402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器200的两侧,每一弹性臂402上连接有一所述挡墙40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还可以是在所述连接器20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弹性臂402,且两个弹性臂402以及所述挡墙401连接为一体结构,即两个弹性臂402和所述挡墙401为一个整体的零部件。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卡卡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00上的热插拔检测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支架300与所述热插拔检测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检测电子卡热插拔状态的热插拔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热插拔检测部件由所述触发部件形成。上述方案中,可以直接利用所述弹性臂402作为热插拔检测部件,当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到容纳空间内时,电子卡卡托500即成为导体,使两个弹性臂402的信号脚与电子卡支架300的地脚导通,完成热插拔检测,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可以无需再单独设置热插拔检测弹片等,可以节省电路板100的空间。
如图16至18所示为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相配合的电子卡卡托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至18所示,与本实施例的电子卡卡座相配合的电子卡卡托500包括一卡托本体501,所述卡托本体501上设有用于容置电子卡的容置部5011,所述卡托本体501的用于插入电子卡卡座的插入端设有用于触发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上的弹性臂402的触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托本体501的插入端的边缘区域的突起结构5012,所述突起结构5012设置在与电子卡卡座上的弹性臂402所对应的位置,可以与插入口的边缘区域的弹性臂402配合。
为了与该第一引导坡结构402a配合,所述突起结构5012的端部具有用于引导所述突起部分插入电子卡卡座的第二引导坡结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引导坡结构可以包括水平引导坡5013和垂直引导坡5014,水平引导坡5013和垂直引导坡5014也可以采用弧面或斜面等结构。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卡卡座,在将装入电子卡的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时,电子卡卡托500的突起结构会首先伸入到插入口内,当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到如图19至22所示的位置时,电子卡卡托500的垂直引导坡5014开始接触两个弹性臂402的第一引导坡结构402a;如图23和24所示,进一步推入电子卡卡托500,电子卡卡托500的突起结构迫使两个弹性臂402的自由端向下弯曲;当推动电子卡卡托500至如图25和26所示的位置时,两个弹性臂402被完全压迫,两个弹性臂402上连接的挡墙401下沉,使电子卡卡托500顺利通过。电子卡卡托500插入容纳空间之后,电子卡卡托500成为导体,使两个弹性臂402的信号脚与电子卡支架300的地脚导通,完成热插拔检测。
而如图12至14所示,当电子卡裸卡600插入到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电子卡裸卡600上没有与弹性臂402配合的突起结构,因此,电子卡裸卡600无法按压下弹性臂402,而被挡墙401阻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卡卡座。显然,本发明所提供的终端设备也具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卡卡座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电子卡卡座,包括:
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连接器;
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板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卡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插入口,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卡座还包括用于防止电子卡裸卡插入的防误插结构,所述防误插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的挡墙,所述挡墙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挡墙处于第一位置,并至少遮挡住部分所述插入口,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挡墙处于第二位置,并避让开所述插入口;
以及,用于与电子卡卡托的结构相配合,并由所述电子卡卡托触发以控制所述挡墙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设置在所述插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处,并位于所述连接器的一侧;
其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挡墙连接,电子卡卡托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按压所述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带动所述挡墙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电子卡卡托拔出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时,所述弹性臂上的按压外力撤去,所述弹性臂带动挡墙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包括:
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端;
以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伸向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口,并能够在垂直于电路板的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挡墙连接在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引导电子卡卡托插入的第一引导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臂有两个,两个弹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两侧,每一弹性臂上连接有一所述挡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两个弹性臂以及所述挡墙连接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墙上连接有用于加强所述挡墙的强度的补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补强结构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挡墙处于第二状态时避让所述补强结构的第一避让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卡卡座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热插拔检测部件;
用于根据所述支架与所述热插拔检测部件之间的连通状态,检测电子卡热插拔状态的热插拔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热插拔检测部件由所述触发部件形成。
10.一种电子卡卡托,包括卡托本体,所述卡托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电子卡的容置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本体的用于插入电子卡卡座的插入端还设有用于触发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卡卡座上的触发部件的触发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卡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托本体的插入端的边缘区域的突起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卡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结构的端部具有用于引导所述突起结构插入电子卡卡座的第二引导坡结构。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卡卡座。
CN201510468905.6A 2015-07-30 2015-07-30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5826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8905.6A CN105826764B (zh) 2015-07-30 2015-07-30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8905.6A CN105826764B (zh) 2015-07-30 2015-07-30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764A CN105826764A (zh) 2016-08-03
CN105826764B true CN105826764B (zh) 2017-07-21

Family

ID=5651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8905.6A Active CN105826764B (zh) 2015-07-30 2015-07-30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6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7258A (zh) * 2019-11-12 2021-05-2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手持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1537B1 (en) * 2005-06-06 2006-03-14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IM card connector with card ejection mechanism
CN103577845B (zh) * 2012-07-18 2016-07-06 莫列斯公司 托盘及电子卡连接器
CN103904484B (zh) * 2012-12-25 2016-04-06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6764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8921B2 (en) TF card connector which is capable of installing Nano-SIM card and mobile phone thereof
EP3321847A1 (en) Screen assembly having fingerprin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038586A (zh) 一种可同时识别三张卡片的手机卡座
KR20130056666A (ko) 휴대폰용 카드 장착 소켓
CN103715574A (zh) 一种层叠式卡座
CN104347977A (zh) 卡托和设备
EP3128623B1 (en) Sim card connector
CN105826764B (zh) 电子卡卡座、电子卡卡托及终端设备
CN205051740U (zh) 移动终端
EP3171255A1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touch input unit, and touch input method
KR20140123810A (ko) 휴대폰용 지문인식 키
CN105206958A (zh) 一种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168343B (zh) 一种带有卡扣的手机卡座
CN203982355U (zh) 数码卡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3747193U (zh) 一种层叠式卡座
KR20140037405A (ko) 휴대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CN105826753B (zh) 电子卡卡座以及终端设备
CN203951507U (zh) 一种可同时识别三张卡片的手机卡座
CN105491195B (zh) 一种压力触控模组的固定装置
CN204517082U (zh) Usb插头装置
US20180219335A1 (en) Car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2084706U (zh) 卡连接器
CN110149431A (zh) 移动终端
CN10613125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4168345B (zh) 一种设有预留空间的手机卡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