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5670A -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5670A
CN105825670A CN201510502659.1A CN201510502659A CN105825670A CN 105825670 A CN105825670 A CN 105825670A CN 201510502659 A CN201510502659 A CN 201510502659A CN 105825670 A CN105825670 A CN 105825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data
road
spe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26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5670B (zh
Inventor
李萌
姜涵
申作军
何方
贾英昊
沈羽桐
俞佳莹
陈婕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CROS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cros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cros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cros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26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5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5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5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通过分别采集移动检测数据和固定检测数据,并分别对上述数据构建速度三维矩阵和流量三维矩阵,进一步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方式进行上述数据的融合,求解过饱和临界速度,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构建三维矩阵,从而判断道路是否过饱和。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数据融合,且快速、准确地从城市层面上判断各条道路在不同时间维度、不同地段的过饱和状态,从而为交通拥堵治理和优化提供更加精确和科学的建议,也为实现实时交通状态判断和优化提供了可能。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检测数据和固定检测器数据用于判断道路是否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很多重要城市都兴建了各种交通检测手段来实现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测。这些检测手段主要是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和移动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固定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在主要道路和重要路口安装环形传感器、微波监测器等电子设备来监测路网上特定路段的某横截面处的交通数据,例如车流量、占用率等,进而获得车辆的平均车速,道路的交通拥堵情况等信息,但获得这些数据需要采用复杂的算法估算得到。这些设备的优点是对交通流的测量较为准确。移动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通过移动设备,如安装GPS车载定位装置的公交车或出租车,定时返回其位置、速度、行驶方向等信息,进而获得车辆行驶道路的相关路况信息。
专利文献1(CN201110042761)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交通状况估计装置及其方法,其中根据浮动车GPS数据和固定检测器获取的交通状况,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数据融合。
专利文献2(CN200910198692)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交通状况估计方法,其中根据浮动车GPS数据和固定检测器获取的交通状况以及与天气、时间维度段、不同时刻有关的检测器数据,采用贝叶斯网络进行融合处理,估计当前交通状况。
专利文献1和2的主要缺点是浮动车随意停车以及GPS定位精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检测精度一直不能够达到所需要求,而且只能提供路段平均车速和行程时间维度等交通信息等,导致实时交通预测的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浮动车随意停车以及GPS定位精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提出一种移动检测数据和固定检测器融合来判断道路是否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移动检测数据,计算得出道路中每一路段的速度三维矩阵V(x,y,z)
步骤(2),利用固定检测器所采集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道路中每一路段的流量三维矩阵F(x,y,z)
步骤(3),将计算得出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速度三维矩阵V(x,y,z)分别与对应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流量三维矩阵F(x,y,z)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得出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Vt
步骤(4),基于上述步骤(3)计算出的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Vt,构建过饱和一维矩阵S(z)
其中上述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对所有(x,y,z),判断(V(x,y,z)-S(z))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不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小于等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处于过饱和状态。
优选的,所述速度三维矩阵V(x,y,z)采用如下步骤计算:
步骤(1),初始化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步骤(2),搜索数据点,并对上述数据点取平均速度,得到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的该数据点平均速度:其中i=1,2,3,……n;
步骤(3),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时间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2);
步骤(4),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日期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3);
步骤(5),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路段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4);
步骤(6),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得到速度三维矩阵V(x,y,z)
优选的,所述流量三维矩阵F(x,y,z)采用如下步骤计算:
步骤(1),初始化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步骤(2),搜索数据点,并对上述数据点取平均流量,得到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的该数据点的平均流量:F(x,y,z)=F1+F2+…+Fn
步骤(3),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时间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2);
步骤(4),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日期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3);
步骤(5),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路段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4);
步骤(6),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得到流量三维矩阵F(x,y,z)
优选的,所述数据点对应的时间项ti,该时间项ti为对应数据点所记录的时间,上述时间项ti满足:
(2.014×1015+106x+(5×102)(y-1))<ti<(2.014×1015+106x+(5×102)y)
其中i=1,2,3,……n。
优选的,所述过饱和临界速度Vt采用如下步骤计算:
步骤(1),融合所述速度三维矩阵和所述流量三维矩阵,找出某一天、某一时段、某一路段的速度和流量信息,匹配为数对记录到速度-流量三维矩阵中,即VF(x,y,z)={V(x,y,z),F(x,y,z)};
步骤(2),将速度-流量三维矩阵只保留空间维度进行降维,将同一路段不同日期维度、不同时段的速度-流量数对都聚集到一个路段中,之后针对每一个路段进行分段线性拟合的方法找到过饱和对应的临界速度。
优选的,所述分段线性拟合步骤如下:
步骤(1),给定临界速度所在区间[a,b],由此将速度分为三个区间[0,a]、[a,b]、[b,Vmax],其中Vmax为此路段的限速;
步骤(2),用[0,a]、[b,Vmax]内的点分别拟合出两条直线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即Fl=klV;Fr=kr(V-Vmax)其中kl、kr为拟合得到的左、右两条直线对应的斜率,Fl、Fr分别表示两条直线;
步骤(3),通过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交点,计算得到其中i为检测器序号,取正整数;
步骤(4),若上述交点不在区间[a,b]内,就用上述交点代替其中一个边界重新拟合搜索,若上述交点在区间内,则以上述交点为中心,将上述边界到上述交点的距离缩小,继续以区间两边的点拟合取上述交点;
步骤(5),重复上述步骤(2)-(4),当满足条件|Vi-Vi-1|<ε时,其中ε为精确度,且范围为[0.001,1],当条件满足时,停止拟合,Vi即为过饱和临界速度。
优选的,所述两条直线的拟合方式包括matlab拟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检测数据选自手机导航终端、移动电脑或车载GPS;所述固定检测器的数据选自线圈、微波或超声波。
优选的,所述日期维度构建方式为将公历日期按照升序排列;所述时间维度构建方式为以5分钟为单位,按照每天0-24点升序排列;所述空间维度构建方式为将道路切分为路段,依次排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移动交通流数据;
固定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固定检测交通流数据;
移动检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上述移动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每一路段数据构建速度三维矩阵V(x,y,z),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固定检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上述固定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每一路段数据构建成流量三维矩阵F(x,y,z),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将计算得出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速度三维矩阵V(x,y,z)分别与对应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流量三维矩阵F(x,y,z)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得出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Vt
过饱和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构建过饱和状态矩阵P(x,y,z),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得出道路的交通状态信息;
对所有(x,y,z),判断(V(x,y,z)-S(z))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不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小于等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处于过饱和状态。
优选的,所述移动检测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轨迹匹配单元,用于搜索移动检测数据中行驶过研究区域的轨迹,依据经纬度和行驶方向信息将轨迹数据中每分钟上传的每一条数据匹配到对应的道路和路段上;
速度三维矩阵求解单元,用于依据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求解轨迹数据的速度三维矩阵V(x,y,z)
优选的,所述固定检测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固定检测器数据匹配单元,用于根据固定检测器经纬度信息搜索研究道路该方向上有的固定检测器,并将固定检测器匹配到相应的路段;
流量三维矩阵求解单元,用于依据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求解轨迹数据的速流量三维矩阵F(x,y,z)
优选的,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进一步包括: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构建速度-流量三维矩阵VF(x,y,z)={V(x,y,z),F(x,y,z)};
数据拟合单元,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求解过饱和临界速度Vi
优选的,所述日期维度构建方式为将公历日期按照升序排列;所述时间维度构建方式为以5分钟为单位,按照每天0-24点升序排列;所述空间维度构建方式为将道路切分为路段,依次排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下述有益效果:
通过移动检测数据和固定检测器融合来判断道路是否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现阶段计算机处理能力下有效实现数据融合,能够快速、准确地并从城市层面上判断各条道路在不同时间维度、不同地段的过饱和状态,从而为交通拥堵治理和优化提供更加精确和科学的建议,也为实现实时交通状态判断和优化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涉及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检测数据样例图;
图3是本发明固定检测器数据样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中求解速度三维矩阵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中求解流量三维矩阵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中分段线性拟合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中分段拟合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所涉及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的流程图,其包含:步骤(1),通过移动检测数据,计算得出道路中每一路段的速度三维矩阵V(x,y,z)
步骤(2),利用固定检测器所采集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道路中每一路段的流量三维矩阵F(x,y,z)
步骤(3),将计算得出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速度三维矩阵V(x,y,z)分别与对应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流量三维矩阵F(x,y,z)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得出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Vt
步骤(4),基于步骤S3计算出的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Vt,构建过饱和一维矩阵S(z)
对所有(x,y,z),判断(V(x,y,z)-S(z))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不处于过饱和,若小于等于0,则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处于过饱和。
本实施例中数据来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通过手机导航软件收集得到的移动检测数据,第二部分是城市中道路上的固定检测器采集到的微波数据。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移动检测数据样例图和本实施例固定检测器数据样例图。
该移动检测数据记录下车辆的ID号以及每辆车每分钟的位置、时间维度、速度等信息,以出行轨迹为片段进行存储。其中记录的位置为经度和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中记录的时间维度为14位有效数字,包括年份、月份、日期维度、小时、分钟、秒等信息。其中记录的速度以千米每小时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移动电脑或车载GPS也可作为移动检测数据的来源。
该固定检测器数据记录下检测器所在断面的位置以及每分钟的流量、占有率、速度等信息,以时间维度为序每个检测器单独一个文件存储。其中位置为检测器的经度和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其中记录的时间维度信息由日期维度和时间维度组成,每分钟为一个单位,即一天对应每个检测器大约有1440条记录。其中记录的流量单位为辆,占有率为时间维度占有率,单位为秒,速度以千米每小时为单位,三者均精确到整数位。
图4为本实施例中求解速度三维矩阵流程图,包含步骤:
步骤(1),初始化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步骤(2),搜索数据点,找到在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的数据点,该数据点的时间项ti满足:
(2.014×1015+106x+(5×102)(y-1))<ti<(2.014×1015+106x+(5×102)y)
其中i=1,2,3,……n;
步骤(3),对符合时间项ti要求的、对应的n个数据点Vi取平均速度,得到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其中i=1,2,3,……n;
步骤(4),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时段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3);
步骤(5),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日期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4);
步骤(6),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路段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5);
步骤(7),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得到速度三维矩阵V(x,y,z)
具体是,首先,针对移动检测数据的特点,将研究区域的主要道路依据经纬度和行驶方向进行划分,之后将道路以100米为单位切分为不同路段,搜索移动互联网数据中行驶过研究区域的轨迹,依据经纬度和行驶方向信息将轨迹数据中每分钟上传的每一条数据匹配到对应的道路和路段上。
其次,对每条道路的一个方向进行三维矩阵描述,三个维度为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其中日期维度按照公历日期升序排列,如8月1日到8月30日,根据数据涵盖天数多少决定该维度宽度;其中时间维度以5分钟为单位,按照一天中0点到24点升序排列,如00:00-00:05-00:10等,该维度的宽度为288。其中空间维度在初始化时设置该道路的起点,之后按照第一步中切分得到的路段依此排序,该维度宽度受该道路长度影响。然后求解三维矩阵中每一个单元的平均速度,即找出某一天、某一时段、某一路段在第一步中匹配得到的所有轨迹点,求解这些轨迹点中记录的速度平均值。
采用V(x,y,z)来表示速度三维矩阵,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其中x即为日期,y为时间点对应在一天288个5分钟时间段中的位置,z为选取空间点距离起点的距离划分成100米的数量,例如在8月10日上午9点钟距离起点500米处的平均速度为50m/h可以表示为:V(x=0810,y=96,z=5)=50。
例如:目标是求某一由东向西方向的道路上在8月1日到8月31日期维度间的三维速度矩阵,则:
1、初始化:求8月1日00:00-00:05第一个路段的平均速度,即x=0801,y=1,z=1;
2、搜索在第一步轨迹匹配中得到的相应于第z路段的数据点,找出时间维度上为8月1日00:00-00:05的所有数据点,即数据点的时间项ti满足:
(2.014×1015+106x+(5×102)(y-1))<ti<(2.014×1015+106x+(5×102)y)
其中i=1,2,3,……n;
3、搜索得到对应时间项ti的n个数据点Vi,则取平均速度为:
V ( x = 0801 , y = 1 , z = 1 ) = ( V 1 + V 2 + ... + V n ) n
4、求完该时段平均速度后,再求下一时段的平均速度,即令y=y+1迭代重复1-3步;
5、求完该天所有时段的平均速度后,再求下一天的平均速度,即令x=x+1迭代重复1-4步;
6、求完该路段所有天所有时段的平均速度后,再求下一路段的平均速度,即令z=z+1迭代重复1-5步;
7、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和求平均,得到三维速度矩阵V(x,y,z)
图5为本实施例中求解流量三维矩阵流程图,包含步骤:
步骤(1),初始化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步骤(2),搜索数据点,找到在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的数据点,该数据点的时间项ti满足:
(2.014×1015+106x+(5×102)(y-1))<ti<(2.014×1015+106x+(5×102)y)
其中i=1,2,3,……n;
步骤(3),对符合时间项ti要求的、对应的n个数据点Fi取平均流量,得到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的平均流量:F(x,y,z)=F1+F2+…+Fn
步骤(4),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时段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3);
步骤(5),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日期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4);
步骤(6),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路段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5);
步骤(7),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得到流量三维矩阵F(x,y,z)
具体是,首先,针对固定检测器数据的特点,根据固定检测器经纬度信息搜索研究道路该方向上有的固定检测器,并将固定检测器匹配到相应的路段。
其次,将道路按照速度三维矩阵的三个维度构建同等大小的流量三维矩阵,并初始化为零矩阵。搜索固定检测器流量数据中在某一天某一时段、某一路段的流量数据写入到矩阵中,如果没有检测到则保持为零。注意某些路段可能没有固定检测器,则该路段对应的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矩阵保持为零矩阵。注意由于时间段以五分钟为单位,而流量数据大部分以两分钟为单位,因此求解该五分钟时间段内流量时需要将该时间段内的多条数据叠加,跨时间段记录的流量记为二分之一。
用F(x,y,z)来表示流量三维矩阵,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例如在8月10日上午9点钟距离起点500米处的流量为60可以表示为:F(x=0810,y=96,z=5)=60。
例如:目标是求某一由东向西方向的道路上在8月1日到8月31日期维度间的流量三维矩阵,则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来描述求解过程:
1、初始化:求8月1日00:00-00:05第一个路段的流量,即x=0801,y=1,z=1;
2、搜索在第一步轨迹匹配中得到的z=1路段的数据点,找出时间维度上为8月1日00:00-00:05的所有数据点,即数据点的时间项ti满足:
(2.014×1015+106x+(5×102)(y-1))<ti<(2.014×1015+106x+(5×102)y)
其中i=1,2,3,……n;
3、搜索得到对应时间项ti的n个数据点Fi,则求总流量:
F(x=0801,y=1,z=1)=F1+F2+…+Fn
4、求完该时段流量后,再求下一时段的流量,即令y=y+1迭代重复1-3步;
5、求完该天所有时段的流量后,再求下一天的流量,即令x=x+1迭代重复1-4步;
6、求完该路段所有天、所有时段的流量后,再求下一路段的流量,即令z=z+1迭代重复1-5步;
7、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和求和,得到流量三维矩阵F(x,y,z)
图6为本实施例分段线性拟合流程图,其包含步骤:
步骤(1),给定临界速度所在区间[a,b],由此将速度分为三个区间[0,a]、[a,b]、[b,Vmax],其中Vmax为此路段的限速;
步骤(2),用[0,a]、[b,Vmax]内的点分别拟合出两条直线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即Fl=klV;Fr=kr(V-Vmax),其中kl、kr为拟合得到的左、右两条直线对应的斜率,Fl、Fr分别表示两条直线;
步骤(3),通过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交点,计算得到其中i为检测器序号;
步骤(4),若此点不在区间[a,b]内,就用此点代替其中一个边界重新拟合搜索,若交点在区间内,则以此交点为中心,把边界到它的距离缩小10%,即将区间[a,b]缩小范围,继续以区间两边的点拟合取交点;
步骤(5),重复上述步骤(2)-(4),当满足条件|Vi-Vi-1|<ε时,其中ε为精确度,且范围为[0.001,1],当条件满足时,停止拟合,Vi即为过饱和临界速度。
针对上述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过饱和判断系统,该系统包括:
移动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移动交通流数据;
固定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固定检测交通流数据;
移动检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上述移动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每一路段数据构建速度三维矩阵V(x,y,z),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固定检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上述固定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每一路段数据构建成流量三维矩阵F(x,y,z),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将计算得出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速度三维矩阵V(x,y,z)分别与对应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流量三维矩阵F(x,y,z)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得出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Vt
过饱和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构建过饱和状态矩阵P(x,y,z),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得出道路的交通状态信息;
对所有(x,y,z),判断(V(x,y,z)-S(z))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不处于过饱和,若小于等于0,则该日期维度、该时段、该路段处于过饱和。
优选的,所述移动检测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轨迹匹配单元,用于搜索移动检测数据中行驶过研究区域的轨迹,依据经纬度和行驶方向信息将轨迹数据中每分钟上传的每一条数据匹配到对应的道路和路段上;
速度三维矩阵求解单元,用于依据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求解轨迹数据的速度三维矩阵V(x,y,z)
优选的,所述固定检测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固定检测器数据匹配单元,用于根据固定检测器经纬度信息搜索研究道路该方向上有的固定检测器,并将固定检测器匹配到相应的路段;
流量三维矩阵求解单元,用于依据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求解轨迹数据的速流量三维矩阵F(x,y,z)
优选的,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进一步包括: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构建速度-流量三维矩阵VF(x,y,z)={V(x,y,z),F(x,y,z)};
数据拟合单元,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求解过饱和临界速度Vi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移动检测数据,计算得出道路中每一路段的速度三维矩阵
步骤(2),利用固定检测器所采集的交通数据,计算得出道路中每一路段的流量三维矩阵
步骤(3),将计算得出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速度三维矩阵分别与对应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流量三维矩阵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得出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
步骤(4),基于上述步骤(3)计算出的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构建过饱和一维矩阵
其中上述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对所有,判断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不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小于等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处于过饱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三维矩阵采用如下步骤计算:
步骤(1),初始化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步骤(2),搜索数据点,并对上述数据点取平均速度,得到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的平均速度:,其中i=1,2,3,……n;
步骤(3),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时间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2);
步骤(4),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日期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3);
步骤(5),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路段的平均速度,重复步骤(1)-(4);
步骤(6),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得到速度三维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三维矩阵采用如下步骤计算:
步骤(1),初始化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步骤(2),搜索数据点,并对上述数据点取平均流量,得到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的该数据点的平均流量:
步骤(3),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时间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2);
步骤(4),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日期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3);
步骤(5),采用迭代方法求解下一路段的平均流量,重复步骤(1)-(4);
步骤(6),在研究区域中所有路段都求解完毕后,停止搜索,得到流量三维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点对应的时间项t i ,该时间项t i 为对应数据点所记录的时间,上述时间项t i 满足:
其中i=1,2,3,……n。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饱和临界速度采用如下步骤计算:
步骤(1),融合所述速度三维矩阵和所述流量三维矩阵,找出某一天、某一时段、某一路段的速度和流量信息,匹配为数对记录到速度-流量三维矩阵中,即
步骤(2),将速度-流量三维矩阵只保留空间维度进行降维,将同一路段不同日期维度、不同时段的速度-流量数对都聚集到一个路段中,之后针对每一个路段进行分段线性拟合的方法找到过饱和对应的临界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线性拟合步骤如下:
步骤(1),给定临界速度所在区间[a,b],由此将速度分为三个区间[0,a]、[a,b]、[b,V max ],其中V max 为此路段的限速;
步骤(2),用[0,a]、[b,V max ]内的点分别拟合出两条直线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即;,其中、为拟合得到的左、右两条直线对应的斜率,F l 、F r 分别表示两条直线;
步骤(3),通过两条直线相交得到交点,计算得到,其中i为检测器序号,取正整数;
步骤(4),若上述交点不在区间[a,b]内,就用上述交点代替其中一个边界重新拟合搜索,若上述交点在区间内,则以上述交点为中心,将上述边界到上述交点的距离缩小,继续以区间两边的点拟合取上述交点;
步骤(5),重复上述步骤(2)-(4),当满足条件时,其中为精确度,且范围为[0.001,1],当条件满足时,停止拟合,即为过饱和临界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直线的拟合方式包括matlab拟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检测数据选自手机导航终端、移动电脑或车载GPS;所述固定检测器的数据选自线圈、微波或超声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期维度构建方式为将公历日期按照升序排列;所述时间维度构建方式为以5分钟为单位,按照每天0-24点升序排列;所述空间维度构建方式为将道路切分为路段,依次排序。
10.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移动交通流数据;
固定检测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固定检测交通流数据;
移动检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上述移动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每一路段数据构建速度三维矩阵,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固定检测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将上述固定检测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的每一路段数据构建成流量三维矩阵,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将计算得出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速度三维矩阵分别与对应的上述每一路段的上述流量三维矩阵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得出多个过饱和临界速度
过饱和状态判断单元,用于构建过饱和状态矩阵,其中x,y,z分别代表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得出道路的交通状态信息;
对所有,判断是否大于0,若大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不处于过饱和状态,若小于等于0,则表示该日期维度、该时间维度、该空间维度处于过饱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检测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轨迹匹配单元,用于搜索移动检测数据中行驶过研究区域的轨迹,依据经纬度和行驶方向信息将轨迹数据中每分钟上传的每一条数据匹配到对应的道路和路段上;
速度三维矩阵求解单元,用于依据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求解轨迹数据的速度三维矩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检测数据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
固定检测器数据匹配单元,用于根据固定检测器经纬度信息搜索研究道路该方向上有的固定检测器,并将固定检测器匹配到相应的路段;
流量三维矩阵求解单元,用于依据日期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求解轨迹数据的速流量三维矩阵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单元进一步包括: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构建速度-流量三维矩阵
数据拟合单元,采用分段线性拟合求解过饱和临界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日期维度构建方式为将公历日期按照升序排列;所述时间维度构建方式为以5分钟为单位,按照每天0-24点升序排列;所述空间维度构建方式为将道路切分为路段,依次排序。
CN201510502659.1A 2015-08-16 2015-08-16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825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2659.1A CN105825670B (zh) 2015-08-16 2015-08-16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2659.1A CN105825670B (zh) 2015-08-16 2015-08-16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670A true CN105825670A (zh) 2016-08-03
CN105825670B CN105825670B (zh) 2019-04-05

Family

ID=5651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2659.1A Active CN105825670B (zh) 2015-08-16 2015-08-16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56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7300A (zh) * 2016-08-30 2017-02-1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海量交通数据存储方法
CN107067768A (zh) * 2017-04-24 2017-08-18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过饱和交通流自组织信号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756A (zh) * 2004-03-09 2005-01-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处理方法
US20080221783A1 (en) * 2006-04-18 2008-09-11 Gregory Jensen Boss Intelligent redirection of vehicular traffic due to congestion and real time performance metrics
CN101438334A (zh) * 2006-03-03 2009-05-20 因瑞克斯有限公司 未来交通状况的动态时序预测
CN101710449A (zh) * 2009-12-04 2010-05-19 吉林大学 基于公交车gps数据的交通流运行状态识别方法
CN103050005A (zh) * 2012-11-16 2013-04-17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时空分析方法与系统
US20130197790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Taif Un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ffic performance analysis,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real-time traffic monitoring
CN104269066A (zh) * 2014-11-03 2015-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信号交叉路口过饱和状态判别方法
CN104282143A (zh) * 2014-10-22 2015-01-14 东南大学 一种面向过饱和控制的城市疏散干路网络提取方法
CN104699075A (zh) * 2015-02-12 2015-06-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不等长时段自动有序划分的过程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756A (zh) * 2004-03-09 2005-01-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处理方法
CN101438334A (zh) * 2006-03-03 2009-05-20 因瑞克斯有限公司 未来交通状况的动态时序预测
US20080221783A1 (en) * 2006-04-18 2008-09-11 Gregory Jensen Boss Intelligent redirection of vehicular traffic due to congestion and real time performance metrics
CN101710449A (zh) * 2009-12-04 2010-05-19 吉林大学 基于公交车gps数据的交通流运行状态识别方法
US20130197790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Taif Un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ffic performance analysis,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real-time traffic monitoring
CN103050005A (zh) * 2012-11-16 2013-04-17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时空分析方法与系统
CN104282143A (zh) * 2014-10-22 2015-01-14 东南大学 一种面向过饱和控制的城市疏散干路网络提取方法
CN104269066A (zh) * 2014-11-03 2015-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信号交叉路口过饱和状态判别方法
CN104699075A (zh) * 2015-02-12 2015-06-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不等长时段自动有序划分的过程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邵海鹏等: "诱导条件下的路网交通过饱和预防性控制",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陈小红等: "混合交通下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模型研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7300A (zh) * 2016-08-30 2017-02-1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海量交通数据存储方法
CN106407300B (zh) * 2016-08-30 2020-02-11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海量交通数据存储方法
CN107067768A (zh) * 2017-04-24 2017-08-18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过饱和交通流自组织信号控制方法
CN107067768B (zh) * 2017-04-24 2019-08-16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过饱和交通流自组织信号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670B (zh) 2019-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8500B (zh) 一种基于出租车数据和城市路网的城市交通轨迹数据集生成方法
CN103646187B (zh) 一种统计周期内车辆出行路线及od矩阵获取方法
Davies et al. Scalable, distributed, real-time map generation
CN103038605B (zh) 数字地图中的用于障碍物穿越的位置检测、时间表及行进时间估计
US751604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oad features
CN104331422B (zh) 一种路段类型推测方法
US1077518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lane level traffic information
WO2011079693A1 (zh) 获取路况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Ni Determining traffic-flow characteristics by definition for application in ITS
CN108766031A (zh) 一种检测车道障碍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4489B (zh) 基于多源数据的交通拥堵溯源方法
CN105096590B (zh) 交通信息生成方法和交通信息生成设备
CN112652172B (zh) 一种基于车辆gps轨迹的路段交通量分析方法
CN115331433B (zh)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主干道多车轨迹重构方法
Rupi et al. Evaluating cyclist patterns using GPS data from smartphones
Montini et al. Searching for parking in GPS data
EP382138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valuat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use
Anusha et al. Dynamical systems approach for queue and delay estimation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under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CN110675631A (zh) 一种交通流溯源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9520499B (zh) 基于车辆gps轨迹数据实现区域实时等时线的方法
CN112579915B (zh) 一种出行链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5825670A (zh) 基于数据融合的道路过饱和状态判断方法及系统
Ma et al. Estimation of dynamic traffic densities for official statistics: combined use of data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loop detectors
Habtie et al. Cellular network based real-time urban road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framework using neural network model estimation
CN102354452A (zh) 基于简化路网模型的实时路况监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Yaming

Inventor after: Jiang Han

Inventor after: He Fang

Inventor after: Jia Yinghao

Inventor after: Shen Yutong

Inventor after: Yu Jiaying

Inventor after: Chen Jieyu

Inventor before: Li Me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Han

Inventor before: Shen Zuojun

Inventor before: He Fang

Inventor before: Jia Yinghao

Inventor before: Shen Yutong

Inventor before: Yu Jiay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Jiey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3

Address after: 102200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237 Oasis Road 112 Oasis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CROSS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237 Oasis Road 112 Oasis

Applicant before: Jiang Han

Applicant before: Li Me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DCROSSING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