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4367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4367A
CN105824367A CN201610195208.2A CN201610195208A CN105824367A CN 105824367 A CN105824367 A CN 105824367A CN 201610195208 A CN201610195208 A CN 201610195208A CN 105824367 A CN105824367 A CN 105824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supply
noumenon
supply uni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52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东
林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52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4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4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4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分体式电子设备的输入单元无法有效得到供电的技术问题。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设置有显示单元,第一供电单元,无线电能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连接;第二本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输入单元,无线电能接收单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操作;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发送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用于为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分体式笔记本越来越普及,分体式笔记本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例如分别称为A部分和B部分,A部分比如包括显示单元,例如显示屏,而B部分比如包括输入单元,例如键盘,两个部分可以通过特殊的接口连接。此外,由于考虑到A部分经常会被单独使用,例如用户可能通过A部分观看视频文件等,因此,分体式笔记本的电源一般都安装在A部分。当A部分与B部分连接之后,该电源会为分体式笔记本中的所有用电的元器件供电,例如通过设置于B部分的输入单元输入的内容可以显示在设置于A部分的显示单元上,而如果A部分与B部分分离,则输入单元因没有供电,导致其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分体式电子设备的输入单元无法有效得到供电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设置有显示单元,第一供电单元,无线电能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连接;
第二本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输入单元,无线电能接收单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操作;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发送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用于为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之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供电单元提供的电能,并通过存储的电能为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无线信号发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无线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根据获取的所述输入操作生成,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单元实现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功能;
无线信号接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可充电电池。
可选的,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电化学电容器。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性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实现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距离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距离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距离;
嵌入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用于当所述距离采集单元采集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指示所述第一供电单元通过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发送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
可选的,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
当所述距离采集单元采集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指示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停止向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传输电能。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提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在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存储的电能小于预设电能时输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触控操作。
本申请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申请中,将无线电能发送单元设置于第一本体,同时将无线电能接收单元设置于第二本体,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时,无线电能发送单元将第一供电单元提供的电能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无线电能接收单元,而无线电能接收单元则为输入单元供电。这样,即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设置于第二本体的输入单元也能够工作,例如可以将通过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发送给第一本体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有效地避免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分离后,输入单元无法得到供电,导致输入单元无法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PortableAndroidDevice,PAD)、手机等等不同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01和第二本体102。其中,第一本体101可以设置有显示单元1011、第一供电单元1012、和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与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连接,第二本体102可拆卸地与第一本体101相连,第二本体102可以设置有输入单元1021以及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输入单元1021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显示单元1011的输入操作。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时,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用于通过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以无线传输方式将第一供电单元1012的电能发送给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用于为输入单元1021供电。
可选的,电子设备为分体式笔记本电脑,第一本体101可以是PAD,第二本体102可以是键盘,显示单元1011例如可以是PAD的显示器,而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是电池,例如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锂电池等。
可选的,请参见图2,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触控单元1014,设置于第一本体101,与显示单元1011连接,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显示单元1011的触控操作。
例如,触控单元1014可以是触控板,触控板可以设置在显示单元1011的下层,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者触控电子笔触碰显示单元1011,触控板可以是电阻式触控板也可以是电容式触控板,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触控板,本发明实施例对于触控板的类型不作限制。
可选的,请参见图3,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性连接单元1023,设置于第二本体102,用于连接第一本体101,以使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实现电性连接。其中,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连接时,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用于为显示单元1011以及输入单元1021供电。
可选的,电性连接单元1023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实现,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例如一种可能的电性连接单元1023可以通过可以实现电性连接的插头实现。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之间实现电性连接之后,第一供电单元1012也可以为输入单元1021供电。例如,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连接时,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有线电路为显示单元1011供电,同时,第一供电单元1012还可以通过例如3毫米的插头为输入单元1021供电。即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连接时,无论是显示单元1011还是输入单元1021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内部的有线电路获得由第一供电单元1012所提供的电能。
可选的,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可以是无线电能发射器,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时,例如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之间断开有线的电性连接时,第一供电单元1012即将电能传输给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由于第一供电单元1012与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均设置于第一本体101,因此,第一供电单元1012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传输电能。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在获取由第一供电单元1012传输的电能之后,则可以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电能发送给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其中,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例如,在电能的发射端(例如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设置初级线圈,在电能的接收端(例如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设置次级线圈,为初级线圈提供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次级线圈中也将产生一定的电流。此外,电能传输过程还利用了磁场共振原理,即电能发射端与电能接收端的工作频率相同。
可选的,由于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与输入单元1021均设置于第二本体102,因此,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将其接收的电能传输给输入单元1021,这样,即使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输入单元1021依然可以依靠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提供的电能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因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之间的分离导致输入单元1021无法得到供电,进而导致输入单元1021无法工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由于将第一供电单元1012设置于第一本体101,并且无论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是否实现电性连接,第一供电单元1012均能够为输入单元1021提供电能。因此,在第二本体102上不需要设置电源就可以实现为输入单元1021的供电。换句话说,在第二本体102上不需要设置传统意义上的电池,节省了第二本体102的内部空间,第二本体102可以设计的更加轻薄,例如,第二本体102的整体厚度可以小于4毫米。
可选的,请参见图4,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供电单元1024,设置于第二本体102,与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连接。其中,在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接收第一供电单元1012的电能之后,第二供电单元1024可以存储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接收的第一供电单元1012提供的电能,并通过存储的电能为输入单元1021供电。
可选的,第二供电单元1024可以为可充电电池,当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接收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传输的电能之后,可以先将电能传输给第二供电单元1024,而第二供电单元1024则将这些电能存储起来,当输入单元1021需要电能时,第二供电单元1024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向输入单元1021供电。这样,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之后,当用户暂时未对输入单元1021进行操作时,则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可以将接收到的电能存储在第二供电单元1024中,并将第二供电单元1024作为输入单元1021的电源。当用户对输入单元1021进行操作时,第二供电单元1024可以为输入单元1021供电。
可选的,第二供电单元1024可以为电化学电容器(ElectrochemicalCapacitor),又称为超大容量电容器(UltraCapacitor)或者称为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器相比,电化学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容量(SpecificCapacity),而与电池相比,则具有更高的比功率,可瞬间释放大电流,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基本免维护等优点。
电化学电容器通常由一对电极,隔膜和电解质组成,两电极之间为电子阻塞离子导通的隔膜,隔膜及电极均带有电解质。其中,电极的材料的主要有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等。下面根据电极的材料不同,分别介绍。
第一种,电极材料可以选用碳基材料,常用的碳基材料包括有: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碳气凝胶、碳纳米管、以及纳米碳纤维等。碳基材料的特点如下:性能稳定、价格便宜,但电极内阻较大,因此碳基材料并不适合在大电流下工作。
第二种,电极材料可以选用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采用二氧化钌,由于二氧化钌的电导率比碳基材料大两个数量级,并且在硫酸溶液中更为稳定,比容量更是高达768F/g,但二氧化钌的价格较为昂贵。
第三种,电极材料可以选用氢氧化钴,氢氧化钴的比容量一般小于200F/g,因此,可以在氢氧化钴中掺杂部分铝,并形成钴铝双氢氧化物结构的电极材料。在掺入部分铝之后,氢氧化钴的能够提高比容量,同时提高了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性能,有利于保持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
此外,由于电极材料的不同,电化学电容器的电能存储原理也略有不同,一种是将电荷存储在电极溶液界面或电解质溶液界面的电双层中,例如,以碳基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电容器。另一种则是利用发生在电极表面的二维或准二维的法拉第过程(即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电极与溶液界面的电子转移过程)存储电荷,例如,以二氧化钌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电容器。当然,上述仅仅是举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采用与该环境对应的电极材料,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具体的电极材料。
可选的,在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连接时,第二供电单元1024还可以作为第一供电单元1012的备用电源,例如,当第一供电单元1012由于故障无法供电时,电子设备可以将电源切换为第二供电单元1024,避免了因第一供电单元1012故障而导致的电子设备无法运行的问题。
可选的,请参见图5,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提示单元1025,设置于第二本体102,用于在第二供电单元1024存储的电能小于预设电能时输出提示信息。
例如,提示单元1025可以包括光学组件,预设电能为能够保证输入单元1021工作的最少的电能,当第二供电单元1024所存储的电能小于该预设电能时,第二供电单元1024为光学组件供电,使得光学组件发光,用以提示用户第二供电单元1024所存储的电能不足。
可选的,请参见图6,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单元1015以及无线信号发送单元1026,其中,无线信号接收单元1015设置于第一本体101,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无线信号发送单元1026设置于第二本体102,用于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则根据获取的输入操作生成,且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显示单元1011实现与控制指令所对应的功能。例如,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时,无线信号发送单元1026可以向无线信号接收单元1015发送控制指令,且控制指令是根据用户对输入单元1021进行操作(例如敲击键盘的操作)所发出的,例如该控制指令的作用为调整显示单元1011的亮度值,此时,无线信号发送单元1026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无线信号接收单元1015,无线信号接收单元1015则在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将其发送第一本体101中的控制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CPU则根据控制指令调整显示单元1011的亮度值。
可选的,请参见图7,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距离采集单元1016以及嵌入式控制器1017,两者均设置于第一本体101。其中,当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时,距离采集单元1016用于采集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之间的距离,嵌入式控制器1017,用于当距离采集单元1016采集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指示第一供电单元1012通过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以无线传输方式将第一供电单元1012的电能发送给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
可选的,预设距离可以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设定的距离,或者,预设距离也可以是用户自行设定的距离,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预设距离的设定方式。
可选的,距离采集单元1016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光线的反射确定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之间的距离,此外,距离采集单元1016还可以是其他的测距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采用的传感器类型。
可选的,嵌入式控制器1017(EmbeddedController,EC)可以是单片机,在距离采集单元1016获取到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之间的距离之后,距离采集单元1016将所获取的距离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则根据获取的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当获取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确定第一供电单元1012需要为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提供电能,则EC可以指示第一供电单元1012向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传输电能。
此外,当距离采集单元1016采集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嵌入式控制器1017还可以指示第一供电单元1012停止向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传输电能。
例如,当获取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第一供电单元1012不需要为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提供电能,则EC指示第一供电单元1012停止向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传输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设置于第一本体101,同时将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设置于第二本体102,在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之后,无线电能发送单元1013将第一供电单元1012提供的电能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而无线电能接收单元1022则为输入单元1021供电。这样,即使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设置于第二本体102的输入单元1021也能够工作,例如可以将通过输入单元1021输入的信息发送给第一本体101的显示单元1011进行显示,有效地避免了第一本体101与第二本体102分离后,输入单元1021无法得到供电,从而导致输入单元1021无法工作的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设置有显示单元,第一供电单元,无线电能发送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与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连接;
第二本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本体相连,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输入单元,无线电能接收单元;其中,所述输入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入操作;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发送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用于为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之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供电单元提供的电能,并通过存储的电能为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无线信号发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无线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根据获取的所述输入操作生成,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显示单元实现与所述控制指令所对应的功能;
无线信号接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可充电电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电化学电容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性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实现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显示单元以及所述输入单元供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距离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所述距离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距离;
嵌入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用于当所述距离采集单元采集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指示所述第一供电单元通过所述无线电能发送单元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能发送给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器还用于:
当所述距离采集单元采集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指示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停止向所述无线电能接收单元传输电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提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用于在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存储的电能小于预设电能时输出提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触控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触控操作。
CN201610195208.2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5824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5208.2A CN105824367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5208.2A CN105824367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4367A true CN105824367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5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5208.2A Pending CN105824367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43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8960A (zh) * 2018-06-19 2018-11-30 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量与管理功能完全隔离的智能电能表
CN109004752A (zh) * 2018-07-17 2018-12-14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力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70948A (zh) * 2018-09-29 2020-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8764A (ja) * 2006-02-24 2007-09-06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分離可能なパソコン接続用通信ポート搭載操作器を備えた制御装置
CN101187823A (zh) * 2006-11-24 2008-05-28 索尼株式会社 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CN201556126U (zh) * 2009-11-20 2010-08-1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分离式键盘的笔记型电脑
CN203552129U (zh) * 2013-10-14 2014-04-16 特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充电模块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4035483A (zh) * 2013-03-04 2014-09-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8764A (ja) * 2006-02-24 2007-09-06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分離可能なパソコン接続用通信ポート搭載操作器を備えた制御装置
CN101187823A (zh) * 2006-11-24 2008-05-28 索尼株式会社 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CN201556126U (zh) * 2009-11-20 2010-08-18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内建分离式键盘的笔记型电脑
CN104035483A (zh) * 2013-03-04 2014-09-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显示方法
CN203552129U (zh) * 2013-10-14 2014-04-16 特通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充电模块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电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8960A (zh) * 2018-06-19 2018-11-30 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量与管理功能完全隔离的智能电能表
CN109004752A (zh) * 2018-07-17 2018-12-14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力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70948A (zh) * 2018-09-29 2020-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分体式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0219Y (zh) 无线充电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2640396B (zh) 负载阻抗决定装置、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及无线电力传输方法
US20110294359A1 (en)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device
TW201519018A (zh) 發信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21482A (zh)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0582436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191215B (zh) 终端及处理方法
CN104158235A (zh)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472377A (zh) 基于振动检测的用于gis型式试验时局部放电点定位装置
CN10220076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射频开关
WO2018218686A1 (zh) 一种检测可再充电电池鼓胀的方法和便携电子设备
CN103810792A (zh) 处理电源状态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终端
CN206639094U (zh) 双屏显示终端
CN203069733U (zh) 基于振动检测的用于gis型式试验时局部放电点定位装置
WO2018157461A1 (zh) 智能表面接触充电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7946799U (zh) 一种触摸屏、电子设备及系统
CN208127920U (zh) 充电机构以及系统
CN206742881U (zh) 具功率指示功能的缆线结构
CN202453489U (zh) 一种便携式电能表装置
CN110165735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11614131B (zh) 电子设备和放电控制方法
CN203119505U (zh) 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传输电路及其装置
CN103795096A (zh) 移动电源装置
US20100259489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sition indicator thereof
CN218334574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