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6154A -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6154A
CN105816154A CN201610257480.9A CN201610257480A CN105816154A CN 105816154 A CN105816154 A CN 105816154A CN 201610257480 A CN201610257480 A CN 201610257480A CN 105816154 A CN105816154 A CN 105816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omparative result
body fat
wearable device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74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均
陆云
欧阳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svi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74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6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6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6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9Determining body composition
    • A61B5/4872Body f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G06F19/3475
    • G06F19/3481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及穿戴设备,其中,所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所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利用穿戴设备对人体体脂进行监测的目的,使用户更加方便地、直观地了解自身当前的体脂状态。

Description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应用该人体体脂监测方法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体脂肪包含必要脂肪和存储脂肪。必要脂肪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而存储脂肪也在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体脂率作为一种人体健康的衡量标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它能够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脂肪情况,从而更加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膳食,优化运动。而当下,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穿戴设备已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使用,而对于其功能的增加、提升及完善,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的兴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体体脂监测方法,旨在实现利用穿戴设备对人体体脂进行监测的目的,使用户更加方便地、直观地了解自身当前的体脂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应用于穿戴设备,所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
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
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
优选地,所述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性别选项;
获取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的性别选项作出的选择;
判断所述选择是否为男性;
若是,则选定预设男性参考标准,否则选定预设女性参考标准。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三比较结果,否则生成第四比较结果。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瘦;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标准;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三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胖;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四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肥胖。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提示,根据所述提示,向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的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
选择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提供选择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性别选项;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的性别选项作出的选择;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选择是否为男性;
选定单元,用于当判断到所述选择为男性时,则选定预设男性参考标准,否则选定预设女性参考标准。
优选地,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三比较结果,否则生成第四比较结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比较结果。
优选地,所述提示模块包括: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瘦;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标准;
第三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三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胖;
第四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四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肥胖。
优选地,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推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提示,根据所述提示,向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信息。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体脂率监测设备对用户当前的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进行监测,并通过将监测所得的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以获得不同比较结果,进而根据不同比较结果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以使用户更加了解自身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并且在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过高,人体体脂状态达到肥胖时,根据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超过预设肥胖阈值的程度不同进行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报警,以实现利用穿戴设备对人体体脂进行监测的目的,使用户更加方便地、直观地了解自身当前的体脂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体体脂监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步骤S200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获取模块 32 第二获取单元
20 选择模块 40 提示模块
21 提供选择单元 41 第一提示单元
22 第一获取单元 42 第二提示单元
23 判断单元 43 第三提示单元
24 选定单元 44 第四提示单元
30 比较模块 50 推送模块
31 比较单元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体体脂监测方法。
参照图1,为本发明人体体脂监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应用于一穿戴设备,该穿戴设备设有体脂率监测设备,所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
穿戴设备作为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与用户关系较为密切,一般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之上。穿戴设备利用穿戴设备上所搭载的体脂率监测设备对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进行监测,这样的监测方式在不需要用户亲自操作、不需要用户保持特定状态、不需要打扰用户的情况下完成监测,避免了常规的一些需要特定测试设备、需要影响用户活动、需要用户以配合才能开展监测的监测方式,使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的监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且实时可行。
步骤S200,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
由于生育及其他与激素相关的生理需求(例如排卵、哺乳等),女性体内的必要脂肪往往大于男性,这也决定了女性与男性在人体体脂上的差异。因此,体脂率根据性别的不同有两套参考标准。根据用户性别的不用,选择相对应的预设参考标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情况,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掌握自身当前人体体脂状态。
步骤S300,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
步骤S400,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
预设参考标准中设定有多个预设阈值,且以多个预设阈值为边界,可形成多个不同的阈值区间范围。预设参考标准是根据现有人体体脂率研究结果确定的、预先设定于所述穿戴设备的系统之中的,可以理解的,不同的阈值区间范围对应着不同的人体体脂状态。将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多个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可确定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所落入的阈值区间范围。穿戴设备根据该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所落入的阈值区间范围所对应的人体体脂状态,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即得到对应的比较结果。例如,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低于预设健康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偏瘦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瘦,即得到偏瘦结果;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低于预设偏胖阈值且不低于预设健康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健康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健康,即得到健康结果;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低于预设肥胖阈值且不低于预设偏胖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偏胖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胖,即得到偏胖结果;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等于或高于预设肥胖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肥胖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肥胖,即得到肥胖结果。
进一步地,穿戴设备根据对应的比较结果,即根据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对穿戴设备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以告知用户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起到对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情况进行监测并知会用户的目的。例如,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偏瘦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偏瘦。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健康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健康。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偏胖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偏胖。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肥胖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肥胖。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用户更加清晰、快速地通过提示了解到自身人体体脂状态,穿戴设备可根据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即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所落入的阈值区间范围所对应的人体体脂状态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例如,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小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小值(即预设健康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偏瘦”字样、显示白色背景色;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小于预设偏胖阈值且不小于预设健康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健康”字样、显示绿色背景色;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小于预设肥胖阈值且不小于预设偏胖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偏胖”字样、显示橙色背景色;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等于或大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预设肥胖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肥胖”字样、显示红色背景色,并辅以报警声和穿戴设备的振动,进行报警。
此外,为了使穿戴设备更加合理、有效地向用户传达穿戴设备监测所得的人体体脂状态,所述穿戴设备可根据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所述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即预设肥胖阈值)的差值进行不同程度的报警。例如,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远大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即预设肥胖阈值)时,则用户肥胖等级高,穿戴设备控制报警系统进入高级报警模式,以持续且高分贝的报警声和穿戴设备持续且高频率的振动进行报警,并且需要用户手动才能关闭报警,从而使用户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当前自身人体体脂状态处于高肥胖状态,进而引起用户足够的重视;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略大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即预设肥胖阈值)时,则用户肥胖等级低,穿戴设备控制报警系统进入初级报警模式,以预设分贝的报警声和穿戴设备预设频率的振动进行报警,以告知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处于低肥胖状态。以实现合理利用穿戴设备资源进行报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体脂率监测设备对用户当前的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进行监测,并通过将监测所得的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以获得不同比较结果,进而根据不同比较结果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以使用户更加了解自身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并且在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过高,人体体脂状态达到肥胖时,根据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超过预设肥胖阈值的程度不同进行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报警,以实现利用穿戴设备对人体体脂进行监测的目的,使用户更加方便地、直观地了解自身当前的体脂状态。
优选地,参照图2,为本发明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实施例中的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的一流程示意图,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通过所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性别选项。
步骤S220,获取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的性别选项作出的选择。
步骤S230,判断所述选择是否为男性。
步骤S240,若是,则选定预设男性参考标准,否则选定预设女性参考标准。
需要说明的,人体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人体体脂率过高,则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而女性出于生理原因(例如排卵、生育、哺乳等),其体脂往往比男性高出一些。本实施例中,对于女性而言,预设健康阈值为20%,预设偏胖阈值为25%,预设肥胖阈值为30%;对于男性而言,预设健康阈值为15%,预设偏胖阈值为20%,预设肥胖阈值为25%,即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20%、女性25%~30%。本实施例将女性与男性的体脂率参考标准分别化,以实现更加准确且有效地根据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表征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
优选地,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三比较结果,否则生成第四比较结果。
本实施例中,预设参考标准中的预设阈值设定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及第三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为预设健康阈值,第二预设阈值为预设偏胖阈值,第三预设阈值为预设肥胖阈值。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在第一预设阈值(预设健康阈值)之下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瘦,生成偏瘦结果(即第一比较结果);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在第二预设阈值(预设偏胖阈值)之下,且等于或高于第一预设阈值(预设健康阈值)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健康,生成健康结果(即第二比较结果);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在第三预设阈值(预设肥胖阈值)之下,且等于或高于第二预设阈值(预设偏胖阈值)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胖,生成偏胖结果(即第三比较结果);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等于或高于第三预设阈值(预设肥胖阈值)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肥胖,得到肥胖结果(即第四比较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以预设健康阈值、预设偏胖阈值、及预设肥胖阈值为边界值,可得到四个不同的人体体脂率的阈值区间,不同的阈值区间对应了不同的人体体脂状态,可达到对人体体脂状态的进一步细化的目的,以更加真实地反应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用户在明晰自身人体体脂状态后采取不同的身体状态调整或保持措施提供更为准确的支持。
优选地,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瘦;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标准;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三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胖;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四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肥胖。
本实施例中,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偏瘦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偏瘦。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偏瘦”字样,并显示白色背景色。
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健康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健康。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健康”字样,并显示绿色背景色。
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偏胖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偏胖。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偏胖”字样,并显示橙色背景色。
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肥胖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肥胖。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肥胖”字样,并显示红色背景色。
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不仅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显示不同的字样,并且辅以与字样相应的颜色显示,可使用户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自身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
进一步地,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500,获取所述提示,根据所述提示,向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信息。
具体地,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肥胖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在现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减少人体在饮食中油脂的摄入。少摄入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并且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少油炸或煎炒等;每天保证1.5小时的有氧运动,例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跳绳等。”等信息。
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偏胖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在现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适量地减少人体在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适量地少摄入高糖、高油脂的食物;每天保证1小时的有氧运动,例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跳绳等。”等信息。
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偏瘦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在现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适量地增加人体在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适量地多摄入含糖、油脂较丰富的食物;每天保证适量的运动。”等信息。
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健康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您当前的体脂状态健康,请继续保持现有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信息。
穿戴设备根据前述提示的不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用户推送相应的关于用户如何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相关信息,以帮助用户在明晰自身当前人体体脂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知晓应如何调整或保持自身体脂率,进而帮助用户调整饮食、运动等习惯,获得健康的体脂状态。本实施例在实现穿戴设备自动监测人体体脂率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对用户进行关于如何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相应信息的传递,丰富了穿戴设备的监测功能。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穿戴设备。
参照图3,为本发明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
穿戴设备作为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与用户关系较为密切,一般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之上。穿戴设备利用穿戴设备上所搭载的体脂率监测设备对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进行监测,这样的监测方式在不需要用户亲自操作、不需要用户保持特定状态、不需要打扰用户的情况下完成监测,避免了常规的一些需要特定测试设备、需要影响用户活动、需要用户以配合才能开展监测的监测方式,使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的监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且实时可行。
选择模块20,用于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
由于生育及其他与激素相关的生理需求(例如排卵、哺乳等),女性体内的必要脂肪往往大于男性,这也决定了女性与男性在人体体脂上的差异。因此,体脂率根据性别的不同有两套参考标准。根据用户性别的不用,选择相对应的预设参考标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情况,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掌握自身当前人体体脂状态。
比较模块30,用于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
提示模块40,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
预设参考标准中设定有多个预设阈值,且以多个预设阈值为边界,可形成多个不同的阈值区间范围。预设参考标准是根据现有人体体脂率研究结果确定的、预先设定于所述穿戴设备的系统之中的,可以理解的,不同的阈值区间范围对应着不同的人体体脂状态。将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多个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可确定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所落入的阈值区间范围。穿戴设备根据该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所落入的阈值区间范围所对应的人体体脂状态,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即得到对应的比较结果。例如,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低于预设健康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偏瘦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瘦,即得到偏瘦结果;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低于预设偏胖阈值且不低于预设健康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健康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健康,即得到健康结果;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低于预设肥胖阈值且不低于预设偏胖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偏胖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胖,即得到偏胖结果;若由体脂率监测设备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等于或高于预设肥胖阈值时,即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入肥胖阈值区间内,穿戴设备便可确定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肥胖,即得到肥胖结果。
进一步地,穿戴设备根据对应的比较结果,即根据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对穿戴设备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以告知用户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起到对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情况进行监测并知会用户的目的。例如,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偏瘦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偏瘦。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健康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健康。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偏胖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偏胖。当得到的比较结果为肥胖结果时,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为肥胖。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用户更加清晰、快速地通过提示了解到自身人体体脂状态,穿戴设备可根据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即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所落入的阈值区间范围所对应的人体体脂状态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例如,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小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小值(即预设健康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偏瘦”字样、显示白色背景色;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小于预设偏胖阈值且不小于预设健康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健康”字样、显示绿色背景色;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小于预设肥胖阈值且不小于预设偏胖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偏胖”字样、显示橙色背景色;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等于或大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预设肥胖阈值)时,穿戴设备通过用户交互界面提示“肥胖”字样、显示红色背景色,并辅以报警声和穿戴设备的振动,进行报警。
此外,为了使穿戴设备更加合理、有效地向用户传达穿戴设备监测所得的人体体脂状态,所述穿戴设备可根据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所述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即预设肥胖阈值)的差值进行不同程度的报警。例如,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远大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即预设肥胖阈值)时,则用户肥胖等级高,穿戴设备控制报警系统进入高级报警模式,以持续且高分贝的报警声和穿戴设备持续且高频率的振动进行报警,并且需要用户手动才能关闭报警,从而使用户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当前自身人体体脂状态处于高肥胖状态,进而引起用户足够的重视;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略大于多个预设阈值中的最大值(即预设肥胖阈值)时,则用户肥胖等级低,穿戴设备控制报警系统进入初级报警模式,以预设分贝的报警声和穿戴设备预设频率的振动进行报警,以告知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处于低肥胖状态。以实现合理利用穿戴设备资源进行报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体脂率监测设备对用户当前的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进行监测,并通过将监测所得的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以获得不同比较结果,进而根据不同比较结果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以使用户更加了解自身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并且在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过高,人体体脂状态达到肥胖时,根据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超过预设肥胖阈值的程度不同进行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报警,以实现利用穿戴设备对人体体脂进行监测的目的,使用户更加方便地、直观地了解自身当前的体脂状态。
基于前述本发明穿戴设备实施例,所述选择模块20包括:
提供选择单元21,用于通过所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性别选项。
第一获取单元22,用于获取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的性别选项作出的选择。
判断单元23,用于判断所述选择是否为男性;以及
选定单元24,用于当判断到所述选择为男性时,则选定预设男性参考标准,否则选定预设女性参考标准。
需要说明的,人体体脂率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人体体脂率过高,则视为肥胖。肥胖则表明运动不足、营养过剩或有某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而且常会并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病症;若体脂率过低,低于体脂含量的安全下限,则可能引起功能失调。而女性出于生理原因(例如排卵、生育、哺乳等),其体脂往往比男性高出一些。本实施例中,对于女性而言,预设健康阈值为20%,预设偏胖阈值为25%,预设肥胖阈值为30%;对于男性而言,预设健康阈值为15%,预设偏胖阈值为20%,预设肥胖阈值为25%,即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15%~20%、女性25%~30%。本实施例将女性与男性的体脂率参考标准分别化,以实现更加准确且有效地根据监测所得的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表征用户当前的体脂状态。
基于前述本发明穿戴设备实施例,所述比较模块30包括:
比较单元31,用于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三比较结果,否则生成第四比较结果;以及
第二获取单元32,用于获取比较结果。
本实施例中,预设参考标准中的预设阈值设定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及第三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为预设健康阈值,第二预设阈值为预设偏胖阈值,第三预设阈值为预设肥胖阈值。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在第一预设阈值(预设健康阈值)之下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瘦,生成偏瘦结果(即第一比较结果);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在第二预设阈值(预设偏胖阈值)之下,且等于或高于第一预设阈值(预设健康阈值)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健康,生成健康结果(即第二比较结果);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落在第三预设阈值(预设肥胖阈值)之下,且等于或高于第二预设阈值(预设偏胖阈值)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偏胖,生成偏胖结果(即第三比较结果);当监测所得人体体脂率参数值等于或高于第三预设阈值(预设肥胖阈值)时,穿戴设备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肥胖,得到肥胖结果(即第四比较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以预设健康阈值、预设偏胖阈值、及预设肥胖阈值为边界值,可得到四个不同的人体体脂率的阈值区间,不同的阈值区间对应了不同的人体体脂状态,可达到对人体体脂状态的进一步细化的目的,以更加真实地反应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状态,为用户在明晰自身人体体脂状态后采取不同的身体状态调整或保持措施提供更为准确的支持。
基于前述本发明穿戴设备实施例,所述提示模块40包括:
第一提示单元41,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瘦。
第二提示单元42,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标准。
第三提示单元43,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三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胖;以及
第四提示单元44,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四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肥胖。
本实施例中,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偏瘦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偏瘦。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偏瘦”字样,并显示白色背景色。
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健康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健康。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健康”字样,并显示绿色背景色。
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偏胖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偏胖。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偏胖”字样,并显示橙色背景色。
当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预设参考标准的比较结果为肥胖结果时,则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提示肥胖。具体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在此时显示“肥胖”字样,并显示红色背景色。
本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不仅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显示不同的字样,并且辅以与字样相应的颜色显示,可使用户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到自身当前的人体体脂状态。
基于前述本发明穿戴设备实施例,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推送模块50,用于获取所述提示,根据所述提示,向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信息。
具体地,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肥胖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在现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减少人体在饮食中油脂的摄入。少摄入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并且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少油炸或煎炒等;每天保证1.5小时的有氧运动,例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跳绳等。”等信息。
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偏胖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在现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适量地减少人体在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适量地少摄入高糖、高油脂的食物;每天保证1小时的有氧运动,例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跳绳等。”等信息。
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偏瘦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在现有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适量地增加人体在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适量地多摄入含糖、油脂较丰富的食物;每天保证适量的运动。”等信息。
当穿戴设备向用户提示健康之后,进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穿戴设备用户推送“您当前的体脂状态健康,请继续保持现有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信息。
穿戴设备根据前述提示的不同,通过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向用户推送相应的关于用户如何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相关信息,以帮助用户在明晰自身当前人体体脂状态的情况下,进一步知晓应如何调整或保持自身体脂率,进而帮助用户调整饮食、运动等习惯,获得健康的体脂状态。本实施例在实现穿戴设备自动监测人体体脂率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对用户进行关于如何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相应信息的传递,丰富了穿戴设备的监测功能。
可以理解的,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的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包括头盔、眼镜、手套、手表、手环、服饰、鞋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穿戴设备,所述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
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
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性别选项;
获取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的性别选项作出的选择;
判断所述选择是否为男性;
若是,则选定预设男性参考标准,否则选定预设女性参考标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三比较结果,否则生成第四比较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瘦;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标准;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三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胖;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四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肥胖。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提示,根据所述提示,向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信息。
6.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当前人体体脂率参数值;
选择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性别,根据所述用户性别,选择相应的预设参考标准;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进行比较,并获取比较结果;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进行相应的提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提供选择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穿戴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提供性别选项;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根据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提供的性别选项作出的选择;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选择是否为男性;
选定单元,用于当判断到所述选择为男性时,则选定预设男性参考标准,否则选定预设女性参考标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一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二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二比较结果;
否则判断所述人体体脂率参数值是否低于已选定的预设参考标准中的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生成第三比较结果,否则生成第四比较结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比较结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包括: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一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瘦;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二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标准;
第三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三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偏胖;
第四提示单元,用于当所述比较结果为第四比较结果时,则向用户提示肥胖。
1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
推送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提示,根据所述提示,向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整或保持体脂率的信息。
CN201610257480.9A 2016-04-22 2016-04-22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Pending CN105816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7480.9A CN105816154A (zh) 2016-04-22 2016-04-22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7480.9A CN105816154A (zh) 2016-04-22 2016-04-22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6154A true CN105816154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7480.9A Pending CN105816154A (zh) 2016-04-22 2016-04-22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615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678A (zh) * 2016-11-15 2017-04-0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测量体脂率的方法
CN108932971A (zh) * 2018-06-19 2018-12-04 上海传度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配餐系统
CN112700843A (zh) * 2021-01-14 2021-04-23 徐磊 婴幼儿营养综合监测系统
CN112754457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上海健指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体脂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3531A (ja) * 2008-02-07 2009-08-20 Tanita Corp 体組成計
CN103263264A (zh) * 2013-05-19 2013-08-28 徐国元 电子人体脂肪测量仪
CN204410815U (zh) * 2015-01-13 2015-06-24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肥胖管理的可穿戴式体脂监测装置
CN204909450U (zh) * 2015-08-14 2015-12-30 林雷 身体测量终端
CN105380599A (zh) * 2015-10-25 2016-03-09 上海创乐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人体健康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3531A (ja) * 2008-02-07 2009-08-20 Tanita Corp 体組成計
CN103263264A (zh) * 2013-05-19 2013-08-28 徐国元 电子人体脂肪测量仪
CN204410815U (zh) * 2015-01-13 2015-06-24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肥胖管理的可穿戴式体脂监测装置
CN204909450U (zh) * 2015-08-14 2015-12-30 林雷 身体测量终端
CN105380599A (zh) * 2015-10-25 2016-03-09 上海创乐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人体健康管理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1678A (zh) * 2016-11-15 2017-04-0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测量体脂率的方法
CN108932971A (zh) * 2018-06-19 2018-12-04 上海传度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配餐系统
CN112700843A (zh) * 2021-01-14 2021-04-23 徐磊 婴幼儿营养综合监测系统
CN112754457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上海健指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体脂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754457B (zh) * 2021-01-21 2023-11-07 上海健指树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体脂健康状态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6154A (zh) 人体体脂监测方法和穿戴设备
US1187786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abeling sleep states
US11185292B2 (en) Applied data quality metrics for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EP3313276B1 (e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ith sleep detection
US106992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health task notifications
EP3349647B1 (en) 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US20180116607A1 (en) Wearable monitoring device
EP1405594B1 (en) Non-invasive measuring device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EP1275341B1 (en)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f woman's body
EP139805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ducing emotions
US20080203144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hoe Mounting a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Quantity of Motion
US20180070839A1 (en) Variable brightness and gain for optimizing signal acquisition
US10376211B2 (en)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detecting body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trajectories and establishing disease prevention using a personal wearable device
EP2842491A1 (en) Device for calculating amount of retained physical activity,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mount of retain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mount of retained physical activity
US11627946B2 (en) Cycle-based sleep coaching
US20170300628A1 (en) Health tracking system including subjective health perception tool
KR101912860B1 (ko) 우울증 인지 및 케어를 위한 스마트 주얼리 시스템
Maier et al. A mobile solution for stress recognition and prevention
WO2022187019A1 (en) Coaching based on menstrual cycle
KR102132234B1 (ko) 체지방 모니터링 겸용의 웨어러블 지방 분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Husodo et al. Multi-parameter measurement tool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to detect Indonesian car drivers drowsiness
US20230084205A1 (en) Techniques for menopause and hot flash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TWI777627B (zh) 心肺復健方法
EP4358857A1 (en) Coaching based on reproductive phases
Theopilu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ersuasive and Universal Wearable Device to Promote Healthy Behavior and Enhance Exercise Self-Effica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3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Bantian Street five and Avenue North 4012 Yuan Zheng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Yuanz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HESVIT HEALTH TECH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