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2624B -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2624B
CN105812624B CN201410840791.9A CN201410840791A CN105812624B CN 105812624 B CN105812624 B CN 105812624B CN 201410840791 A CN201410840791 A CN 201410840791A CN 105812624 B CN105812624 B CN 105812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icrolens array
sub
imaging devi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07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2624A (zh
Inventor
崔春晖
麦华福
叶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407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2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包括主透镜、微透镜阵列以及位于微透镜阵列的远离所述主透镜一侧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透镜,其中,所述主透镜对物体所成的第一图像位于所述主透镜与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且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每个子透镜后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上成一个第二图像,每个第二图像包括一个像圆以及围绕所述像圆的弥散圆,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成正比。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通过减少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从而可以减少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微透镜阵列广泛应用于光场相机,复眼相机以及大视野的显微相机。一般地,需要对微透镜阵列所成的像进行后续处理,如将每个微透镜所成的像进行匹配或者拼接。然而,由于光的波动性,每个微透镜成像都会出现中间亮四周暗的现象,从而导致处理后的像造成严重的干扰。
目前消费电子设备,工业检测设备等都逐渐趋向于便携化,轻薄化。一般地,为了实现灵活的图像获取功能而经常采用多透镜组等方案,如此一来,就限制了器件的轻薄化,便携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包括主透镜、微透镜阵列以及位于微透镜阵列的远离所述主透镜一侧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透镜对物体所成的第一图像位于所述主透镜与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且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每个子透镜后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上成一个第二图像,每个第二图像包括一个像圆以及围绕所述像圆的弥散圆,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成正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量减少所述微透镜阵列131的焦距f2的大小,可以减少整个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表示为:
d=k1f2
其中,f2表示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k1为一常数,且6≤k1≤7。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当所述相邻子透镜的间距p与所述主透镜的孔径光阑的大小A的比值为一常数k2,且当k2的取值范围为0.4≤k2≤0.8时,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取最小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子透镜的像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弥散圆相切,且每个子透镜的像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像圆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像圆的直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子透镜的像圆弥散部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像圆弥散部分相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实际孔径光阑为所述主透镜的孔径光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像圆为图像采集单元上光阑像的主光线覆盖范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多个子透镜的大小形状相同。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光路图;
图3为图2中的微透镜阵列的像圆模型图;
图4为图2中一个子透镜在图像采集单元上所成的第二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相邻子透镜的第二图像之间的第一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相邻子透镜的第二图像之间的第二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相邻子透镜的第二图像之间的第三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见图1、图2与图3,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包括主透镜120、微透镜阵列130以及位于微透镜阵列130的远离所述主透镜一侧的图像采集单元1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透镜120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0作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光学镜头组140。
所述微透镜阵列13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透镜1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透镜131的大小形状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子透镜131的大小形状也可以不相同,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所述主透镜120对物体110所成的第一图像121位于所述主透镜120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0之间,如图3中的第一图像S与第一图像L,其均位于所述主透镜120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0之间,同时,作为所述微透镜阵列130的物。所述第一图像121经过每个子透镜后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50上成一个第二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实际孔径光阑为所述主透镜120的孔径光阑122。请一并参见图4,每个第二图像包括一个像圆181以及围绕所述像圆181的弥散圆182。所述像圆181为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50上光阑像的主光线覆盖范围,它规定了每个子透镜131的有效视场范围。而弥散圆182为光阑像的弥散圆环,沿主光线对称分布。一般地,由于弥散圆环c内的图像畸变较大且出现亮度急剧下降,会降低成像质量。
每个子透镜130将主透镜120所得的第一图像121分别成像于图像采集单元150上,经过透镜的两次变换,最终得到正立的像。因此,最后图像处理时只需做镜像处理便能还原初始物。其中,每个子透镜130单元与主透镜120和其孔径光阑122构成的光路,均遵从高斯成像原理,当器件置于空气介质中时,其物像关系如公式(1)至公式(3)所示:
上述公式中,u1表示所述主透镜120成像的物距,v1表示所述主透镜120成像的像距,f1表示所述主透镜120的焦距;u2表示所述微透镜阵列130成像的物距,v2表示所述微透镜阵列130成像的像距,即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50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0的间距,f2表示所述微透镜阵列130的焦距;u表示所述主透镜120的孔径光阑122离所述微透镜阵列130的距离,v表示所述微透镜阵列130对所述主透镜120的孔径光阑122成像的像距。
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0的焦距f2成正比。具体地,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
d=v1+u2+v2=u+v2 (4)
假设子透镜131有效半孔径a,相邻子透镜131的间距为p,此时子透镜131的主光线像圆181的直径b可表示为:
其中,A表示所述主透镜120的孔径光阑122的大小。
主光线像圆181的中心间距e为:
由于在后期图像处理时需要将各个子透镜图像进行拼接以还原完整的图像,因此在拍摄图像时必须保证相邻子透镜131在图像采集单元150上的成的第二图像内容不出现干扰混叠。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透镜131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像圆181之间的距离D大于等于所述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R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对应的像圆181的半径r2之和,且小于等于所述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R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R2之和。
请一并参见图5,当相邻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半径不相同时,当每个子透镜131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像圆181之间的距离D等于所述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R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对应的像圆181的半径r2之和时,即其中一个子透镜131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相切。
请一并参见图6,当每个子透镜131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像圆181之间的距离D等于所述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R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半径R2之和时,即所述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相切。即相邻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不会有混叠。
请参见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多个子透镜131的大小形状相同时,当每个子透镜131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像圆181之间的距离D等于所述子透镜131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R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对应的像圆181的半径r2之和,即任一所述子透镜131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相切。即相邻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会有混叠,但不影响各自的主光线像圆181,此时,既保证相邻子透镜131的主光线像圆181不相互干扰混叠,并且能最大效率地利用图像采集单元150的象素单元。
具体地,c表示所述子透镜131的弥散圆182的半径,其表达式如公式(7)所示:
由(7)可知,每个子透镜131的有效孔径越小,每个子微透镜131光路上所能接受的远轴光线越少,以使所述子透镜131的弥散圆环c减小,从而提高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50上的象素单元的利用率。
并且,由上述公式(7)与(8)得到如下公式:
当对所述子透镜131成的第二图像进行拼接时,一般采用移动所述多个第二图像的方式进行拼接,具体地,每个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的内容部分重复。且每个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内容的重复率与所述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的直径成正比。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相邻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无缝拼接且拼接后的图像分辨率最大,每个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和与其对角线的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相切。由图7分析可知,每个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内容的重复率为:
同时,为了保证每个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和与其对角线的子透镜131的第二图像的像圆181相切,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其中,p表示对子透镜131间距p,r表示子透镜131间距p与主透镜120的孔径光阑122的比值,v1表示主透镜120的像距,u2表示子透镜131的物距的比值。
综合上述公式,可得知:
因此可得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1的焦距f2成正比。具体地,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
d=k1f2 (14)
其中,k1为一常数,且6≤k1≤7。
进一步地,定义设计孔径比r为所述相邻子透镜的间距p与所述主透镜的孔径光阑的大小A的比值,其中r=p/A需为一常数k2。当k2的取值范围为0.4≤k2≤0.8时,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可以取到最小值。进一步地,通过尽量减少所述微透镜阵列131的焦距f2的大小,可以减少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
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能够保证相邻子透镜131在图像采集单元150上的成的第二图像内容不出现干扰混叠,并且能有效地利用图像采集单元150上的象素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与所述微透镜阵列131的焦距f2成正比,因此,通过减少所述微透镜阵列131的焦距f2,可以减少整个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上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液晶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包含显示器的个人电脑等。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包括主透镜、微透镜阵列以及位于微透镜阵列的远离所述主透镜一侧的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透镜对物体所成的第一图像位于所述主透镜与所述微透镜阵列之间,且所述第一图像经过每个子透镜后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上成一个第二图像,每个第二图像包括一个像圆以及围绕所述像圆的弥散圆,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与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成正比,
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d表示为:
d=k1f2
其中,f2表示所述微透镜阵列的焦距,k1为一常数,且6≤k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相邻子透镜的间距p与所述主透镜的孔径光阑的大小A的比值为一常数k2,且当k2的取值范围为0.4≤k2≤0.8时,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取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厚度取最小值时,所述每个子透镜的像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弥散圆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透镜的像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像圆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子透镜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对应的像圆的半径之和,且小于等于所述子透镜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半径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透镜的像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弥散圆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子透镜的弥散圆和与其相邻的子透镜的弥散圆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的实际孔径光阑为所述主透镜的孔径光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圆为图像采集单元上光阑像的主光线覆盖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透镜的大小形状相同。
10.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CN201410840791.9A 2014-12-30 2014-12-30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Active CN105812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0791.9A CN105812624B (zh) 2014-12-30 2014-12-30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0791.9A CN105812624B (zh) 2014-12-30 2014-12-30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624A CN105812624A (zh) 2016-07-27
CN105812624B true CN105812624B (zh) 2019-01-11

Family

ID=56980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0791.9A Active CN105812624B (zh) 2014-12-30 2014-12-30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2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0315A (zh) * 2018-11-14 2020-05-22 成都微晶景泰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阵列图像转换器件及成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1004A (zh) * 2012-01-13 2014-09-1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系统
CN104137532A (zh) * 2012-02-28 2014-11-05 株式会社尼康 图像处理装置
JP2014236411A (ja) * 2013-06-04 2014-1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電子機器、レンズ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モジュール
CN104243778A (zh) * 2013-06-18 2014-12-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摄像系统和信号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1004A (zh) * 2012-01-13 2014-09-1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系统
CN104137532A (zh) * 2012-02-28 2014-11-05 株式会社尼康 图像处理装置
JP2014236411A (ja) * 2013-06-04 2014-1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電子機器、レンズ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モジュール
CN104243778A (zh) * 2013-06-18 2014-12-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摄像系统和信号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624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1033B2 (en) Light field camera
TWI607238B (zh) 光學攝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209570744U (zh) 光学成像系统和多构件光学成像系统
CN105812625B (zh)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US10827165B2 (en) Enhanced imaging for thin form factor head mounted displays and near light field displays
TWI587000B (zh) 取像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18522266A (ja) 撮影用広角レンズ
CN109814238A (zh) 成像镜头
TW201910848A (zh) 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2018504647A (ja) 撮像レンズ
TW201805683A (zh) 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5812623B (zh)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TW201439583A (zh) 攝影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KR102168010B1 (ko) 이미징 렌즈 시스템
CN207123647U (zh) 摄像镜头
CN105824102A (zh) 摄像镜头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6405794B (zh) 光学成像系统
KR20190081934A (ko) 옵티칼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TW201738607A (zh)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207336900U (zh) 成像镜头
CN107422459A (zh) 摄像镜头
TW201818114A (zh)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116522A (zh) 摄像镜头
CN105607233A (zh) 摄远镜头
CN208477187U (zh) 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0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sup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3 Guangdo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overseas Chinese Town East Industrial Zone East H-1 101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SuperD Photoelectronic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he auspicious photoelectron of Shenzhen's Merck research institut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