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1875A -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1875A
CN105811875A CN201610191064.3A CN201610191064A CN105811875A CN 105811875 A CN105811875 A CN 105811875A CN 201610191064 A CN201610191064 A CN 201610191064A CN 105811875 A CN105811875 A CN 105811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array
sub
switch
contro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10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向东
关晓亚
任碧莹
张琦
安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1910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1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1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1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6Electrical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two or more PV modules, e.g. electrical module-to-module connection
    • H02J3/383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当总光伏阵列两端电压高于并网要求电压时,控制开关动作使两组子光伏阵列并联连接向光伏逆变器供电;当总光伏阵列两端电压低于并网要求电压时,控制开关动作使两组子光伏阵列串联连接向光伏逆变器供电。本发明在汇流箱中采用一组控制开关,根据光伏阵列输出电压的高低,自动改变光伏阵列的串并联方式,从而满足在光照强度较弱时也能使光伏逆变器并网发电,达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旷的丘陵、戈壁、沙漠等地方特别适于光伏阵列的大规模安装,形成光伏并网电站。在太阳光照强度较强时,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较高,满足并网条件,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可以向电网提供电量;在太阳光照强度较弱时,光伏阵列输出电压较低,若该电压低于并网发电电压条件,则光伏并网逆变器停止工作,即使光伏阵列可以输出一定的电量,也无法实现并网发电,从而造成一定的光伏阵列发电量的浪费,不能获得最大的发电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光伏阵列在太阳光的强度较弱时发电量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所采用的光伏阵列变结构的具体结构为:
在汇流箱中包括2N条相同的光伏支路,将其分为相等数量的两组,光伏支路1、2、……、N为第一组,光伏支路1、2、……、N的正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正极,光伏支路1、2、……、N的负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负极,得到子光伏阵列a;光伏支路N+1、N+2、……、2N为第二组,光伏支路N+1、N+2、……、2N的正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正极,光伏支路N+1、N+2、……、2N的负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负极,得到子光伏阵列b,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通过控制开关组成总光伏阵列;
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子光伏阵列a的正极与子光伏阵列b的正极之间连接第二控制开关K2,子光伏阵列a的负极与子光伏阵列b的正极之间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1,子光伏阵列a的负极与子光伏阵列b的负极之间连接第三控制开关K3;
按照以下步骤具体实施:
当光照强度较弱,或者没有光线时,控制系统没有电,此时第一控制开关K1保持常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保持常闭状态,形成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并联连接;
当光照强度逐步增强时,控制系统首先获得足够的电能进行正常工作,其次由控制系统来检测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由于此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很低,所以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开关动作,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闭合,使得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由并联转为串联连接;
随着光照强度逐步增强,控制系统检测到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高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则光伏逆变器开始启动运行;
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高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则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开关动作,第一控制开关K1断开,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同时吸合,改变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连接关系由串联转为并联,形成总光伏阵列,此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高于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保持光伏逆变器并网发电;
光照强度逐渐变弱,当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等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时,控制系统控制开关动作,使得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吸合,改变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连接关系由并联转为串联,形成总光伏阵列,此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介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和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之间,光伏逆变器不会出现过电压保护,能够继续安全运行;
当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再次低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时,光伏逆变器停止运行;
当光照强度很低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不能维持控制系统得电,此时,控制系统不再有电,第一控制开关K1恢复到常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恢复到常闭状态;
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反复运行。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为450V。
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为950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中将控制系统安装在汇流箱中,并不改变原有光伏逆变器的任何结构。该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来控制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的协调动作。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较高时两组子光伏阵列并联连接,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较低时两组子光伏阵列串联连接,保证光伏逆变器最大限度地安全并网发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中光伏阵列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并联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串联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所采用的光伏阵列变结构(以下称为总光伏阵列)如图1所示,在汇流箱中包括2N条相同的光伏支路,将其分为相等数量的两组,光伏支路1、2、……、N为第一组,光伏支路1、2、……、N的正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正极,光伏支路1、2、……、N的负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负极,得到子光伏阵列a;光伏支路N+1、N+2、……、2N为第二组,光伏支路N+1、N+2、……、2N的正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正极,光伏支路N+1、N+2、……、2N的负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负极,得到子光伏阵列b。本发明适用于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光照强度基本相同的场合,即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输出电压基本相同。如图2和图3所示,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通过控制开关组成总光伏阵列,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子光伏阵列a的正极与子光伏阵列b的正极之间连接第二控制开关K2,子光伏阵列a的负极与子光伏阵列b的正极之间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1,子光伏阵列a的负极与子光伏阵列b的负极之间连接第三控制开关K3。
控制系统安装在汇流箱中,控制系统从总光伏阵列端子取电,同时测量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控制系统中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三个控制开关,其中第一控制开关K1是一个接触器或继电器的常开主触点,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是另一个接触器或继电器的两组独立常闭主触点。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的协调动作,使得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或者并联连接,或者串联连接,从而形成总光伏阵列。
本发明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一天中光伏阵列变结构从早到晚的工作过程具体为:
清晨,当光照强度较弱,或者没有光线时,控制系统没有电,此时如图2所示,第一控制开关K1保持常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保持常闭状态,形成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并联连接;
当光照强度逐步增强时,控制系统首先获得足够的电能进行正常工作,其次由控制系统来检测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由于此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很低,所以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开关动作,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闭合,使得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由并联转为串联连接,如图3所示;
随着光照强度逐步增强,控制系统检测到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高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例如450V),则光伏逆变器开始启动运行;
上午,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高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例如950V),则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开关动作,第一控制开关K1断开,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同时吸合,改变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连接关系由串联转为并联,形成总光伏阵列,如图2所示,此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高于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保持光伏逆变器并网发电;
下午,光照强度逐渐变弱,当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等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时,控制系统控制开关动作,使得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吸合,改变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连接关系由并联转为串联,形成总光伏阵列,如图3所示,此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介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和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之间,光伏逆变器不会出现过电压保护,能够继续安全运行;
傍晚,当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再次低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时,光伏逆变器停止运行;
当光照强度很低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不能维持控制系统得电,此时,控制系统不再有电,第一控制开关K1恢复到常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恢复到常闭状态;
每天都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反复运行。
本发明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中将控制系统安装在汇流箱中,并不改变原有光伏逆变器的任何结构。该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来控制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的协调动作。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较高时两组子光伏阵列并联连接,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较低时两组子光伏阵列串联连接,保证光伏逆变器最大限度地安全并网发电。

Claims (3)

1.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光伏阵列变结构的具体结构为:
在汇流箱中包括2N条相同的光伏支路,将其分为相等数量的两组,光伏支路1、2、……、N为第一组,光伏支路1、2、……、N的正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正极,光伏支路1、2、……、N的负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负极,得到子光伏阵列a;光伏支路N+1、N+2、……、2N为第二组,光伏支路N+1、N+2、……、2N的正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正极,光伏支路N+1、N+2、……、2N的负极均连接在汇流端子的负极,得到子光伏阵列b,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通过控制开关组成总光伏阵列;
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所述子光伏阵列a的正极与所述子光伏阵列b的正极之间连接第二控制开关K2,所述子光伏阵列a的负极与所述子光伏阵列b的正极之间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1,所述子光伏阵列a的负极与所述子光伏阵列b的负极之间连接第三控制开关K3;
按照以下步骤具体实施:
当光照强度较弱,或者没有光线时,控制系统没有电,此时第一控制开关K1保持常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保持常闭状态,形成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并联连接;
当光照强度逐步增强时,控制系统首先获得足够的电能进行正常工作,其次由控制系统来检测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由于此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很低,所以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开关动作,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闭合,使得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由并联转为串联连接;
随着光照强度逐步增强,控制系统检测到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高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则光伏逆变器开始启动运行;
当控制系统检测到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高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则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开关动作,第一控制开关K1断开,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同时吸合,改变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连接关系由串联转为并联,形成总光伏阵列,此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高于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保持光伏逆变器并网发电;
光照强度逐渐变弱,当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等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时,控制系统控制开关动作,使得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吸合,改变子光伏阵列a和子光伏阵列b的连接关系由并联转为串联,形成总光伏阵列,此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介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和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之间,光伏逆变器不会出现过电压保护,能够继续安全运行;
当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再次低于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时,光伏逆变器停止运行;
当光照强度很低时,总光伏阵列端子电压不能维持控制系统得电,此时,控制系统不再有电,第一控制开关K1恢复到常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恢复到常闭状态;
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反复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低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为450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要求的最高允许工作的直流输入电压为950V。
CN201610191064.3A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811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1064.3A CN105811875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1064.3A CN105811875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1875A true CN105811875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4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1064.3A Pending CN105811875A (zh) 2016-03-30 2016-03-30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187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842A (zh) * 2016-09-07 2016-12-21 华南理工大学 光伏电池串并联自动切换电路及方法
CN106300327A (zh) * 2016-08-29 2017-01-04 三门峡速达节能新能源科技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mppt与集中式mppt可切换的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
CN106953591A (zh) * 2017-03-21 2017-07-14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及其增发电量方法
CN107968476A (zh) * 2017-12-26 2018-04-27 刘寒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中可变的光伏组件电压与蓄电池配置
CN109193905A (zh) * 2018-10-25 2019-01-11 枣庄学院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阵列系统
WO2020135877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
CN111726075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0273A1 (fr) * 2007-11-08 2009-05-14 Harald Hauf Procédé de fonctionnement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e installation énergétique à modules photovoltaïques
CN101800498A (zh) * 2010-04-01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发电系统、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611133A (zh) * 2012-03-13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发电控制方法
CN103890958A (zh) * 2011-08-04 2014-06-25 伊顿公司 用于增大光伏逆变器中的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04766A (zh) * 2014-04-04 2014-07-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0273A1 (fr) * 2007-11-08 2009-05-14 Harald Hauf Procédé de fonctionnement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e installation énergétique à modules photovoltaïques
US20130289783A1 (en) * 2007-11-08 2013-10-31 Harald HAUF Method of operation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energy installation having photovoltaic modules
CN101800498A (zh) * 2010-04-01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发电系统、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890958A (zh) * 2011-08-04 2014-06-25 伊顿公司 用于增大光伏逆变器中的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11133A (zh) * 2012-03-13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发电控制方法
CN103904766A (zh) * 2014-04-04 2014-07-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327A (zh) * 2016-08-29 2017-01-04 三门峡速达节能新能源科技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mppt与集中式mppt可切换的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
CN106253842A (zh) * 2016-09-07 2016-12-21 华南理工大学 光伏电池串并联自动切换电路及方法
CN106953591A (zh) * 2017-03-21 2017-07-14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及其增发电量方法
CN106953591B (zh) * 2017-03-21 2023-11-21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站增发电量结构及其增发电量方法
CN107968476A (zh) * 2017-12-26 2018-04-27 刘寒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中可变的光伏组件电压与蓄电池配置
CN109193905A (zh) * 2018-10-25 2019-01-11 枣庄学院 一种智能光伏发电阵列系统
WO2020135877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伏系统
US11626738B2 (en) 2018-12-29 2023-04-11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voltaic system
CN111726075A (zh) * 2019-03-20 2020-09-2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11726075B (zh) * 2019-03-20 2022-02-1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1875A (zh) 一种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光伏阵列变结构控制方法
JP5635562B2 (ja) 発電モジュールを含む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5490298A (zh) 一种包含电压动态补偿器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
CN110042413A (zh) 非并网风电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方法
CN103457514B (zh) 双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US20160134120A1 (en) Inverter with at least two dc inputs, photovoltaic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n i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verter
CN104158208A (zh) 一种单级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应用
CN103219749A (zh) 一种动态切换逆变单元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02684183A (zh) 基于直流局域网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40021793A1 (en) Inverter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N104578171B (zh) 一种直流光伏发电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03501020A (zh) 市电网络和光伏组件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90087U (zh) 一种可供多能源的分布式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4170202B (zh) 具有简化连接的可再生能源单元
CN202906494U (zh) 一种动态切换逆变单元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WO2015128359A1 (en) Inverter system
KR20160129266A (ko) 태양광 컨버터, 에너지 저장 컨버터 및 풍력 컨버터를 이용한 계통 연계형 통합 장치
CN104883779A (zh) 太阳能发电高压直流集中供电led路灯系统
CN103929079B (zh) 具备光伏侧解耦电路的微逆变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03312826U (zh) 光伏智能全网发电系统
CN103574477A (zh) 基于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室外照明系统
CN204013325U (zh) 一种智能电站运行控制装置
KR20140011254A (ko) 태양광 발전을 위한 인버터 시스템
CN204068851U (zh) 逆变器
CN203722249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