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1858A -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1858A
CN105811858A CN201610311518.6A CN201610311518A CN105811858A CN 105811858 A CN105811858 A CN 105811858A CN 201610311518 A CN201610311518 A CN 201610311518A CN 105811858 A CN105811858 A CN 105811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semiconductor
heat
water
conducting base
controll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15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115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1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1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1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1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cluding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electric power, e.g. hybrid diesel-PV energ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5/0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5/70Arrangement of stationary mountings or supports for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final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supporting element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or to a mounting surface;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mount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1/00Generators or motor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Alleged perpetua mobilia obtain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H02N11/002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20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nergy storag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4Means to utilise heat energy, e.g. hybrid systems producing warm water and electricity at the same ti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60Thermal-PV hybr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温度传感器、水泵、电控阀门、水管、电动伸缩杆、支撑柱、控制箱、支撑管、支撑底板以及传感头;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导热底座的储水空腔内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本发明将太阳能发电和温差发电有效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的非常有效技术方案,发电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02-24,申请号为2016101001937,发明名称为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的太阳能电站,既可以是大型电站,也可以是家用小型电站。大型电站通常具有大量的太阳能发电单元,而家用小型电站只要有一两个发电单元即可。每一个太阳能发电单元的采集太阳能的设备主要是若干太阳能电池板,这些太阳能电池板需要由支撑装置支撑在地面上。并且,由于地区差异、四季变化和每一天内不同时间的太阳照射角度变化的原因,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需要调整,才能增加发电的效率。太阳能电池板角度的调整既包括适应四季变化的仰角调整,也包括适用一天内早晚变化的角度调整。
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与角度调整装置(又称太阳能支架)中,没有一个完整及正规的标准技术规范,能用的支架分为:1、双轴跟踪支架,既能够适应四季变化,也能够适应一天内的早晚变化,这种设备大多采用单根立柱支撑全部重量,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大型的太阳能电站采用的很少;2、单轴跟踪支架,只对太阳旋转角度进行跟踪,即进行适应一天内早晚时间变化的角度调整,造价也比较偏高,控制系统及运行还在总结阶段,维护成本偏高;3、固定式支架,是根据地理位置不同,设定年太阳照射角的平均值,来确定太阳能发电单元的安装角度的一种固定支架,投入成本低,但发电量偏低。综上,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综合考虑发电效率及设备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与角度调整装置。
温差发电器,是一种静态的固体器件,没有转动部件,体积小、寿命长,工作时无噪声,而且无须维护,成为空间电源研发的热点,大大刺激了温差电技术的发展。汤姆逊效应的物理学解释就是:金属中温度不均匀时,温度高处的自由电子比温度低处的自由电子动能大。像气体一样,当温度不均匀时会产生热扩散,因此自由电子从温度高端向温度低端扩散,在低温端堆积起来,从而在导体内形成电场,在金属棒两端便引成一个电势差。这种自由电子的扩散作用一直进行到电场力对电子的作用与电子的热扩散平衡为止。如何将太阳能发电和温差发电巧妙结合在一起,就是说太阳能电池在发电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热量。如果将这个热量运到温差发电器,利用温差发电效应将太阳能发电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热能不能快速传递和利用,且发电的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
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
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
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所述的控制器单元采用AT89S52单片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可以通过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转换装置连接每个水管的电控阀门的输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所述的电控阀门采用单片机可以直接控制的电动阀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具体步骤为:
步骤1,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步骤2,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步骤3,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热硅胶粘在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导热硅胶粘在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
步骤4,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埋于地面以下;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
步骤5,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步骤6,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步骤7,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步骤8,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
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
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
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
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电控阀门的编号为i,i=1,2,…,N;
具体控制方法为:
步骤1,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启动,然后控制依次打开每个电控阀门5分钟,然后关闭该电控阀门;在每一个电控阀门打开的过程中,控制器单元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求和然后取平均值,记为Mi;控制器单元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求和然后取平均值,记为Ni;Mi与Ni作差取绝对值记为Xi,然后保存Xi;
步骤2,控制器单元控制打开max{Xi}所对应的电控阀门;
步骤3,电压采集器分别采集各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并由运算处理器根据各个电压值控制两根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从而控制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朝向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
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
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
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
所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蓄电池单元并联后通过DC/AC单元连接电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第一,将太阳能发电模块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串联起来,提供了发电电压和发电量;
第二,利用的都是清洁能源,分别是太阳能和地热能;
第三,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首先,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薄膜太阳能电池、导热底座的接触面积;其次,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薄膜太阳能电池、导热底座的接触面不再需要设置金属片和导热板,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最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导热性能虽然不如导体的导热性能好,但是在温差发电的过程中,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导热性能还是存在的,最终一个端面的热能还是会向另一个端面扩散,而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工”字型设计可以大大延长热能的扩散时间,从而大大提供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温差发电效率;
第四,在导热底座的储水空腔内交错设置导流挡板,使导流挡板在储水空腔内分隔构成水流通道,同时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存在间隔,如此下层的水流沿水流通道曲折流动均匀扩散,上层的水流从上方的间隔快速流动,快速流动的水流起到快速散热效果,曲折流动的水流起到缓冲蓄能均匀效果,同时上下层进行热交互,确保热扩散又快又稳定均匀地进行;
第五,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并且设置于地面下均与水泵连接,由于地下水是恒温的,并且深度不同温度不同,比如夏天的时候室外温度高,而地下水的温度低,冬天的时候室外温度低而地下水的温度高,但是当深度变化比较大时,即从宏观来说,地下水越深水温就越高。从地面往下每深100米,温度大约增加2-3摄氏度左右。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15~17℃。这样由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启动,然后循环抽取不同水管里的水,这个时候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做差值,假如水泵连接20米深的水管时,温差值最大,那么水泵就一直采用20米深的水管供水,这样温差发电的发电效率是最大的,而导热底座的出水口可以连接供水装置,比如水箱等;
第六,利用传感头实时采集各个方向上的太阳光线强度,并由电压采集器将采集的电压信号发送给运算处理器进行处理,再由运算处理器根据设定控制规则来驱动两根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动作,从而使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朝向角度始终具有最佳的太阳光线接收效率;
第七,利用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实现三点式支撑,有效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且支撑柱为下端固定、上端球形铰接的半活动式连接,电动伸缩杆为上下端球形铰接的全活动式连接,支撑柱起到单点支撑稳定的作用,两根电动伸缩杆起到双点角度调节的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朝向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传感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水管、水泵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散热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10个N型半导体、10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0个温度传感器、水泵、10个电控阀门、10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为8;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导流挡板在储水空腔内分隔构成水流通道,如图5和6所示;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传感头的连接线穿设在支撑管内;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10个水管的长度分别为5米,10米,15米,20米,25米,50米,75米,100米,125米,150米,均垂直于地面设置于地面以下;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这样控制器单元可以控制每一个电动阀门的导通和关闭,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
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单元采用AT89S52单片机。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是通过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转换装置连接每个水管的电控阀门的输出口。
其中,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N型半导体的上下表面、P型半导体的上下表面,上表面所有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求平均值,下表面所有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求平均值,然后两个平均值取差值,差值最大时温差发电效率最高。
本发明工作原理说明:多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并且垂直设置于地面下并且均与水泵连接,由于地下水是恒温的,并且深度不同温度不同,比如夏天的时候室外温度高,而地下水的温度低,夏天白天的时候太阳光照射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发电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传递到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作为热端,而地下水的温度较低,通过导热底座传递给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的下表面,作为冷端,从而利于冷热端温差发电;冬天的时候反之,冬天的时候室外温度低而地下水的温度高。
当深度变化比较大时,即从宏观来说,地下水越深水温就越高。从地面往下每深100米,温度大约增加2-3摄氏度左右。地表以下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15~17℃。
至于为什么采用了4M个温度传感器?原因如下: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取平均值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取平均值做差值,差值越大温差发电效率越高;取平均值准确值差值判断更加准确。
至于为什么采用了多个水管?原因如下:夏天的时候,地下水温度较低,但是靠近地表的地下水温度也比较高,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水温会越来越高;冬天的时候,地下水温度会较高,但是靠近地表的地下水温度也会较低,当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水温会越来越高;这样水泵通过连接多个水管,需要发电的时候可以选择出最有利于温差发电的那个水管(即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下表面温差值最大)。
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启动,然后循环抽取不同水管里的水,这个时候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做差值,假如水泵连接20米深的水管时,温差值最大,那么水泵就一直采用20米深的水管供水,这样温差发电的发电效率是最大的,而导热底座的出水口可以连接供水装置,比如水箱等。
其中,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首先,这种设计大大提高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薄膜太阳能电池、导热底座的接触面积;其次,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与薄膜太阳能电池、导热底座的接触面不再需要设置金属片和导热板,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最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导热性能虽然不如导体的导热性能好,但是在温差发电的过程中,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导热性能还是存在的,最终一个端面的热能还是会向另一个端面扩散,而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工”字型设计可以大大延长热能的扩散时间,从而大大提高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温差发电效率。
在进行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姿态角度调节时,由传感头上的9个太阳能电池板分别接收对应方向上的太阳光线,由电压采集器分别采集各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并由运算处理器根据各个电压值控制两根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从而控制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朝向角度,运算处理器首先对各个面上的电压值进行大小排序,选择电压值最大的面作为朝向面,从而控制两根电动伸缩杆进行对应的伸缩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具体步骤为:
步骤1,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步骤2,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步骤3,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热硅胶粘在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导热硅胶粘在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
步骤4,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埋于地面以下;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
步骤5,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步骤6,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步骤7,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步骤8,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
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
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
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
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电控阀门的编号为i,i=1,2,…,N;
具体控制方法为:
步骤1,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启动,然后控制依次打开每个电控阀门5分钟,然后关闭该电控阀门;在每一个电控阀门打开的过程中,控制器单元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求和然后取平均值,记为Mi;控制器单元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求和然后取平均值,记为Ni;Mi与Ni作差取绝对值记为Xi,然后保存Xi;
步骤2,控制器单元控制打开max{Xi}所对应的电控阀门;
步骤3,电压采集器分别采集各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并由运算处理器根据各个电压值控制两根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从而控制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朝向角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
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
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
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
所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蓄电池单元并联后通过DC/AC单元连接电网。

Claims (1)

1.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M个N型半导体、M个P型半导体、导热底座、蓄电池单元、控制器单元、4M个温度传感器、水泵、N个电控阀门、N个水管、两根电动伸缩杆、一根支撑柱、一个控制箱、一根支撑管、一块支撑底板以及一个截顶棱锥形的传感头;其中,M≥6,N≥3,截顶棱锥形的锥面数≥6;
所述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均呈“工”字型;
所述的导热底座呈方形,且内部设有储水空腔;在导热底座的左侧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在导热底座的顶部设有与储水空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在储水空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交错设置有导流挡板,且导流挡板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垂直;导流挡板的上边缘与储水空腔顶部内壁间隔范围在1~2厘米之间;
所述的两根电动伸缩杆和一根支撑柱支撑于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之间,且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电动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和支撑底板上;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上,上端球形铰接在导热底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竖直安装在控制箱上,传感头安装在支撑管的顶端;所述的传感头的截顶面以及各个锥面上均设有面积相等的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压采集器和运算处理器;传感头的各个太阳能电池板均与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相连;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运算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N个水管的长度不相同,长度范围在5米到200米之间;
所述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间隔排列,并且相邻的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之间串联;
所述的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串联,然后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最后给蓄电池单元充电;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单元电连接;
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设置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并且薄膜太阳能电池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接触面绝缘;
所述的导热底座的上表面与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绝缘接触;
所述的N个水管均垂直于地面,并且设置于地面以下;
所述的水管分别通过电控阀门连接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导热底座的进水口;
所述的电控阀门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器单元的IO端口,同时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的启动和停止;电控阀门的编号为i,i=1,2,…,N;
具体控制方法为:
步骤1,控制器单元控制水泵启动,然后控制依次打开每个电控阀门5分钟,然后关闭该电控阀门;在每一个电控阀门打开的过程中,控制器单元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上表面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求和然后取平均值,记为Mi;控制器单元将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的下表面的所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值求和然后取平均值,记为Ni;Mi与Ni作差取绝对值记为Xi,然后保存Xi;
步骤2,控制器单元控制打开max{Xi}所对应的电控阀门;
步骤3,电压采集器分别采集各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并由运算处理器根据各个电压值控制两根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从而控制多个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朝向角度。
CN201610311518.6A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811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1518.6A CN105811858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1518.6A CN105811858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610100193.7A CN105703693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0193.7A Division CN105703693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1858A true CN105811858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22313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0193.7A Pending CN105703693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1610302309.5A Pending CN105978481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1610332990.8A Pending CN105811859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1610311518.6A Pending CN105811858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0193.7A Pending CN105703693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1610302309.5A Pending CN105978481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1610332990.8A Pending CN105811859A (zh) 2016-02-24 2016-02-24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0570369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0149A (zh) * 2018-08-16 2018-11-27 真木农业设备(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09039223A (zh) * 2018-08-21 2018-12-1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水面及水下两用的光伏电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2372Y (zh) * 2008-12-26 2009-10-21 汤文渊 利用液冷循环冷却的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CN201846280U (zh) * 2010-11-08 2011-05-25 昆明理工大学 轻型太阳能车动态太阳能功率自动追踪装置
CN103259458A (zh) * 2012-02-16 2013-08-21 王广武 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
CN203734617U (zh) * 2014-03-18 2014-07-2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自然流水型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4334473U (zh) * 2015-01-28 2015-05-1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双效集热器
CN105276862A (zh) * 2015-09-14 2016-01-27 安徽建筑大学 网箱式地表水源换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7459B (zh) * 2007-09-10 2013-10-16 成都奥能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浅层地表热能互补建筑能源利用方法
CN103166519A (zh) * 2011-12-11 2013-06-19 西安大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温差发电装置
CN203423636U (zh) * 2013-07-05 2014-02-05 天津思科英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2372Y (zh) * 2008-12-26 2009-10-21 汤文渊 利用液冷循环冷却的余热温差发电系统
CN201846280U (zh) * 2010-11-08 2011-05-25 昆明理工大学 轻型太阳能车动态太阳能功率自动追踪装置
CN103259458A (zh) * 2012-02-16 2013-08-21 王广武 太阳能温差发电系统
CN203734617U (zh) * 2014-03-18 2014-07-2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自然流水型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
CN204334473U (zh) * 2015-01-28 2015-05-1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双效集热器
CN105276862A (zh) * 2015-09-14 2016-01-27 安徽建筑大学 网箱式地表水源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3693A (zh) 2016-06-22
CN105811859A (zh) 2016-07-27
CN105978481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2933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1345495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蓄能热水装置
CN105811858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979546A (zh) 一种热管式聚光光伏光热供暖系统
CN102829542A (zh) 太阳光伏变功率电热蓄能热水器及热水系统
CN201084872Y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蓄能热水装置
CN203100129U (zh) 太阳光伏变功率电热蓄能热水系统
CN106026855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1275245B1 (ko) 공동주택용으로 태양광과 태양열을 동시적용하는 태양에너지장치
CN105958902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932931A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6679195A (zh) 一种循环型光伏光热设备
CN105978450A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0921544U (zh) 一种太阳能结合储热井跨季节蓄热装置
KR20100125002A (ko) 태양광과 태양열 및 풍력을 이용한 복합 발전장치
CN105515500A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5932934A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5763140A (zh) 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11322765A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瓦及多功能太阳能瓦系统
CN105553388A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