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9794B -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9794B
CN105809794B CN201610158682.8A CN201610158682A CN105809794B CN 105809794 B CN105809794 B CN 105809794B CN 201610158682 A CN201610158682 A CN 201610158682A CN 105809794 B CN105809794 B CN 105809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t
foot
resistance
module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86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9794A (zh
Inventor
孙文胜
徐福新
赵小江
缪梓萍
王恩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586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9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9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9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9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97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本发明中的电源模块电路给主控电路提供+3V3电源,给红外收发模块提供+5V电源,给通信模块提供+3.8V电源。手机模块负责通过拔号或短信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发送相应的命令,以及控制器发现告警时主动通知手机。主控模块利用AT命令接收和发送给通信模块,主控模块接收和发送给红外收发模块的数据;通信模块是与移动通信网络相连,以便于手机进行通信并且和主控模块进行通信;红外收发模块是与远端模块进行红外通信,由主控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可以作为现在家庭、办公室、仓库、机房、实验室等大门的门锁控制,可以方便地开锁以及作为家庭智能管理的一部分,其效果十分明显。

Description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DMA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红外控制的智能锁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家庭、机房、办公室等场合,具有开锁方便、陌生人进入告警以及烟雾告警等功能,是未来智能家居的一种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背景技术
目前,物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方面将成为可能,人们在平时生活工作中,要开各种门锁,有家门,办公室门,仓库大门等,身上总不能忘记带钥匙,这样会给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如果外出而客人来访或忘带钥匙,开门将会变得十分麻烦。现在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习惯随身携带,利用移动网络,通过手机开锁将会大大简化人们的开锁程序,而且可以进行远程开锁,并兼有智能红外告警以及烟雾告警等功能,有陌生人非法进入房间或家有烟雾火患,可以即通知主人,便于即时处理。
利用CDMA网络进行开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把红外感应告警与烟雾告警等功能统一纳入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之中,体积小,使用方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拔号开锁,可以利用手机对设置开机权限,可以设置开机密码,可以对室内安全进行设防,可以撤防,在设防期间,室内有人非法进入,会启动红外感应告警,主人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马上知晓;室内如果烟雾过多,也会启动烟雾告警,家有独居老人,也可以设成安全模式,如果老人一段时间没有正常活动(表示老人可能因病不能下床或生活不能自理),红外告警启动,使外地家人或居委会管理人员即时知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红外线收发模块、主控模块。
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4、U7,二级转换芯片U6,稳压二极管D1、D2、D6,一个防反接的二极管D6,二个滤波电感L1、L2,四个电解电容C6、C8、C28、C30,四个贴片电容C26、C26、C27、C7,8个电阻R6、R7、R24、R25、R26、R27、R28,一个保险丝F1。
一级电源模块U4的6脚通过保险丝F1接输入的+9V电源,6脚接稳压二极管D1负极、电解电容C6正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电解电容C6的负极接地。一级电源模块U4的7、8、1脚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6脚,一级电源模块U4的2脚接滤波电感L1的一脚,滤波电感L1的另一脚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解电容C8的正极、电阻R6的一脚相连,此处输出+5V,D2的正极、电容C8的负极、电阻R7的一脚相连接地,电阻R7另一脚与电阻R6的另一脚相连,并连到一级电源模块U4的5脚,一级电源模块U4的3脚通过一贴片电容C7接入地;一级电源模块U4的4脚接地。
一级电源模块U7的1脚通过保险丝F1接输入的+9V电源,1脚也通过贴片电容C27接地,一级电源模块U7的5脚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并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另一端接输入的+9V,一级电源模块U7的2脚接滤波电感L2的一脚,并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滤波电感L2的另一脚与电解电容C28的正极相连,并连到电阻R27的一脚,此处输出+3.8V电源;电阻R27的另一脚与电阻R28的一脚相连,并连到一级电源模块U7的4脚,电阻R28的另一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C28的负极接地。
二级电源模块U6的2脚接一级电源模块U4的输出+5V,并通过电容C25接地,3脚接电容C26,并接电解电容C30的正极,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负极一起接地,二级电源模块U6的1脚接地。
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1、片外存储器U3、复位开关S1、引导插针J6、调试插针J1、下载插针J5、外接接口插针J4、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二个晶体振荡器X1、X2、6个电容C1、C2、C3、C4、C29、C5、8个电阻R1、R2、R3、R4、R29、R30、R31、R32、一个发光二极管D7。
主控芯片U1的1、13、19、32、48、64脚接二级电源模块U6的3脚、主控芯片U1的12、18、31、47、63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3脚接晶振X1的一脚并与电容C1的一脚相连,主控芯片U1的4脚接电阻R1的一脚,电阻R1的另一脚接晶振X1的另一脚并与电容C2的一脚相连,电容C1、C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5、6两脚分别接晶振X2的两脚,X2的两脚又分别接电阻R2的两脚,并分别与电容C3、C4的一脚相连,电容C3、C4的另一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7脚接按键开关S1的一脚,按键开关S1的另一脚与电阻R31和电容C29的一脚相连,电阻R31的另一脚接主控芯片U1的48脚,电容C29的另一脚接地。
主控芯片U1的16脚接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接电阻R32,电阻R32另一端接+3V3。主控芯片U1的28脚接引导插针的3脚,并与电阻R30的一端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接+3V3,主控芯片U1的33脚接电阻R24的一脚,电阻R24的另一脚与R25一脚相连,并接到三极管Q6的基极,电阻R25另一脚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地。主控芯片U1的37脚接红外发射模块中电阻R20的一脚,主控芯片U1的38脚接红外接收模块D5的1脚,主控芯片U1的42、43脚分别接外接口插针J4的5、6两脚,主控芯片U1的46脚接下载插针J5的3脚以及调式插针J1的6脚,主控芯片U1的49脚接下载插针J5的2脚以及调式插针J1的5脚,主控芯片U1的50脚接调式插针J1的4脚,主控芯片U1的51脚接通信模块中的二极管D3的负极,主控芯片U1的52脚接通信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主控芯片U1的53脚接通信模块中的电阻R13的一脚,主控芯片U1的54脚接通信模块中的R11的一脚,主控芯片U1的55脚接调试插针J1的7脚,主控芯片U1的56脚接调试插针J1的3脚,主控芯片U1的57脚接片外存储芯片U3的7脚,主控芯片U1的58脚接U3的6脚,主控芯片U1的59脚接片外存储器U3的5脚,片外存储器U3的8脚接+3V3,U3的1、2、3、4脚全部接地。主控芯片U1 的60脚接引导插针J6的1脚,并与电阻R29相连,R29、R30的另一端接+3V3,J6的2、4两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61脚接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的4、5两脚,下载插针J5的1脚接+3V3,J5的4脚接地,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的6脚接地,3脚接+3V3。外部接口插针J4的8脚接+5V,J4的7脚接+3V3,J4的4脚接地。
通信模块包括一个CDMA模块U2、一个SIM卡模块U5、一个二极管D3、三个NPN三极管Q1、Q2、Q3、四个电容C19、C20、C21、C22、十个电阻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其中CDMA模块U2的1、3、5、28脚接地,CDMA模块U2的6脚接电源模块R27与L2的连接点,为CDMA模块的电压输入+3.8VDC,CDMA模块U2的11脚接R14的一脚,电阻R14的另一脚接U5的2脚,CDMA模块U2的12脚接R15的一脚,电阻R15的另一脚接U5的3脚,CDMA模块U2的13脚接R17的一脚,电阻R17的另一脚接U5的6脚,CDMA模块U2的14脚接R16的一脚,电阻R16的另一脚接U5的6脚,CDMA模块U2的15脚接D3的正极并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CDMA模块U2的27端,CDMA模块U2的16脚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U1的52脚并接电阻R9的一脚,电阻R9的另一脚接+3V3,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容C19的一端以及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U2的27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CDMA模块U2的17脚Q2的集电极,并与电容C21的一端以及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CDMA模块U2的6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U1的54脚,CDMA模块U2的24脚Q3的集电极,并与电容C22的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U1的53脚。SIM卡模块U5的4、9、10脚接地,SIM卡模块U5的1脚接CDMA模块U2的14脚。
红外线收发模块包括红外发送二极管D4、红外接收管D5、NPN三极管Q5、5个电阻R20、R21、R22、R23、R33、两个电容C23、C24,其中红外接收管D5的3脚接地红外接收管,D5的2脚接R22的一脚并接电容C23以及C24的一脚,电容C23、C24的另一脚分别接地,电阻R22的另一脚与电阻R23的一脚相连,并接+5V,电阻R23的另一脚接D5的1脚并连接到主控芯片U1的38脚,三极管Q5的基极接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主控芯片U1的37脚,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红外发射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21与R33关联后一端接红外发送二极管D4的正极,另一端接+5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作为现在家庭、办公室、仓库、机房、实验室等大门的门锁控制,可以方便地开锁以及作为家庭智能管理的一部分,其效果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是该控制器中电源模块的基本电路原理图;
图3是该控制器中通信模块的基本电路原理图;
图4是该控制器中主控模块的基本电路原理图;
图5是该控制器中红外收发模块的基本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加以详细说明。附图1中各功能框的作用如下:
电源模块1:提供整个控制器的工作电压;手机2:通信拔号或短信提供控制器的命令;主控模块3: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变换、控制等操作;通信模块4:外与手机进行通信,内与主控模块进行通信;红外收发模块5:提供与远程终端进行红外通信。
如图1所示,电源模块电路给主控电路提供+3V3电源,给红外收发模块提供+5V电源,给通信模块提供+3.8V电源。手机模块负责通过拔号或短信与控制器进行通信,发送相应的命令,以及控制器发现告警时主动通知手机。主控模块利用AT命令接收和发送给通信模块,主控模块接收和发送给红外收发模块的数据;通信模块是与移动通信网络相连,以便于手机进行通信并且和主控模块进行通信;红外收发模块是与远端模块进行红外通信,由主控模块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4、U7,二级转换芯片U6,稳压二极管D2、D6,一个防反接的二极管D6,二个滤波电感L1、L2,四个电解电容C6、C8、C28、C30,四个贴片电容C26、C26、C27、C7,8个电阻R6、R7、R24、R25、R26、R27、R28,一个保险丝F1;其中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4是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C34063,U7是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LM2576,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6是采用合泰公司生产的HT7333。
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6脚、U7的1脚与总电源输入连接,同时跨接二极管D1、电容C6、C27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4的1、7、8三脚相连,同时跨接电阻R5与输入连接,U4的2脚跨接电感L1,L1另一端引出+5V输出端并跨接二极管D2、电容C8到地,+5V输出端跨接电阻R6、R7到地,R6、R7的连接点接U4的5端,U4的3端跨接电容C7到地;电源转换芯片U7的3脚接地,U7的5脚跨接电阻R26与总电源输入连接,U7的2脚跨接二极管D6接地,同时U7的2脚连接到电感L2的一端,L2的另一端引出+3.8V的输出端,并跨接电容C28到地,+3.8V输出端跨接电阻R27、R28到地,R27、R28的中间连接点连接到U7的4脚;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6的2脚作为电源的输入脚连接到U4的+5V输出端,并跨接电容C25接地,U6的3脚输出+3V3电源供控制器使用,并跨接电容C26、C30到地。
如图3所示,主控模块是由主控芯片U1、片外存储器U3、复位开关S1、引导插针J6、调试插针J1、下载插针J5、外接接口插针J4、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二个晶体振荡器X1、X2、6个电容C1、C2、C3、C4、C29、C5、8个电阻R1、R2、R3、R4、R29、R30、R31、R32、一个发光二极管D7;主控芯片U1是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103,片外存储器U3是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AT24C32;主控芯片U1的1、13、19、32、48、64脚接二级电源输出+3V3,U1的12、18、31、47、63脚接地;U1的3脚跨接晶振X1,U1的4脚跨接电阻R1至X1,X1跨接电容C1、C2到地;U1的5、6两脚跨接晶振X2、电阻R2,X2跨接电容C3、C4到地;U1的28、60两脚连接到插针J6上,作为BOOT选择使用;U1的33脚作为CDMA模块电源的开关控制使用,连接到电源模块的R24,U1的37、38两脚接红外收发模块,37脚作为信号发送输出至红外发送电路,38作为信号接收来自红外接收电路;U1的46、49、50、55、56作为主控芯片调试端口使用,连接到调试插针J1上;U1的46、49两脚又作为SWD调试接口并接到下载插针J5上,U1的57、58、59脚连接到片外存储器U3。
如图4所示,通信模块包括一个CDMA模块U2、一个SIM卡模块U5、一个二极管D3、三个NPN三极管Q1、Q2、Q3、四个电容C19、C20、C21、C22、十个电阻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模块U2是采用中兴公司生产的MC8332移动通信CDMA模块,SIM插座采用博信微公司生产的8+1手机卡座,三极管Q1、Q2、Q3采用的是长电公司生产的S9013;U2的1、3、5、28脚接地,U2的6脚接电源模块U2的输出,即电感L2的一端,U2的11、12、13、14脚连接到SIM卡模块,U2的15、16脚是串口通信线,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到主控模块的U1,U2的17脚是CDMA模块的复位端,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到U1、U2的24脚是CDMA模块开关,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到U1,U2的27脚提供通信模块的参考电压,供电平转换电路使用。
如图5所示,红外线收发模块包括红外发送二极管D4、红外接收管D5、NPN三极管Q5、5个电阻R20、R21、R22、R23、R33、两个电容C23、C24;其中红外接收管D5是超毅公司生产的IRM3638,红外发送管D4采用的是超毅公司生产的IR333C/H0-L10,三极管Q5采用的是长电公司生产的S9013, 红外接收管D5的1脚是输出端,接U1的38脚,并跨接电阻R23接+5V,D5的2脚跨接电容C23、C24接地,并跨接电阻R22接+5V,D5的3脚接地;来自U1的37脚是红外发送控制信号,通过Q5驱动红外发送二极管D4,电阻R21、R23并联起限制红外发送电流使用。
本发明中为了调整红外光发送距离,可通过改变限流电阻R21、R23的阻值来实现,本发明中为了减少其他光源对红外接收管的干扰,对红外接收管加上屏蔽罩处理,另外在处理算法上也作了相应的处理,效果很好。本发明同时用了红外收发电路,可确保通信数据发送接收正确;本发明电路除了与远端设备进行红外收发通信外,还可以接收本地室内红外感应告警、烟雾告警等,两种告警信号通过315MHz的无线电波发送到插在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上的RXB13接收模块来实现,接收到的信号通315M DATA数据线接到主处理器芯片U1上;RXB13是晶美润公司生产的无线接收模块。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物联网智能室内控制单元将大大弥补智能锁的不足,具有远程用手机开锁的功能,具有非法进入以及烟雾等告警功能,省电省心,安全可靠。

Claims (1)

1.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模块、红外线收发模块、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
电源模块电路包括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4、U7,二级转换芯片U6,稳压二极管D1、D2、D6,一个防反接的二极管D6,二个滤波电感L1、L2,四个电解电容C6、C8、C28、C30,三个贴片电容C26、C27、C7,8个电阻R6、R7、R24、R25、R26、R27、R28,一个保险丝F1;
一级电源模块U4的6脚通过保险丝F1接输入的+9V电源,6脚接稳压二极管D1负极、电解电容C6正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电解电容C6的负极接地;一级电源模块U4的7、8、1脚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6脚,一级电源模块U4的2脚接滤波电感L1的一脚,滤波电感L1的另一脚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解电容C8的正极、电阻R6的一脚相连,此处输出+5V,D2的正极、电容C8的负极、电阻R7的一脚相连接地,电阻R7另一脚与电阻R6的另一脚相连,并连到一级电源模块U4的5脚,一级电源模块U4的3脚通过一贴片电容C7接入地;一级电源模块U4的4脚接地;
一级电源模块U7的1脚通过保险丝F1接输入的+9V电源,1脚也通过贴片电容C27接地,一级电源模块U7的5脚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并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另一端接输入的+9V,一级电源模块U7的2脚接滤波电感L2的一脚,并和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相连,滤波电感L2的另一脚与电解电容C28的正极相连,并连到电阻R27的一脚,此处输出+3.8V电源;电阻R27的另一脚与电阻R28的一脚相连,并连到一级电源模块U7的4脚,电阻R28的另一脚接地,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C28的负极接地;
二级电源模块U6的2脚接一级电源模块U4的输出+5V,并通过电容C25接地,3脚接贴片电容C26,并接电解电容C30的正极,贴片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负极一起接地,二级电源模块U6的1脚接地;
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4是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C34063,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7是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LM2576,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6是采用合泰公司生产的HT7333;
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1、片外存储器U3、复位开关S1、引导插针J6、调试插针J1、下载插针J5、外接接口插针J4、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二个晶体振荡器X1、X2、6个电容C1、C2、C3、C4、C29、C5、8个电阻R1、R2、R3、R4、R29、R30、R31、R32、一个发光二极管D7;
主控芯片U1的1、13、19、32、48、64脚接二级电源模块U6的3脚、主控芯片U1的12、18、31、47、63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3脚接晶振X1的一脚并与电容C1的一脚相连,主控芯片U1的4脚接电阻R1的一脚,电阻R1的另一脚接晶振X1的另一脚并与电容C2的一脚相连,电容C1、C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5、6两脚分别接晶振X2的两脚,X2的两脚又分别接电阻R2的两脚,并分别与电容C3、C4的一脚相连,电容C3、C4的另一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7脚接按键开关S1的一脚,按键开关S1的另一脚与电阻R31和电容C29的一脚相连,电阻R31的另一脚接主控芯片U1的48脚,电容C29的另一脚接地;
主控芯片U1的16脚接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接电阻R32,电阻R32另一端接+3V3;主控芯片U1的28脚接引导插针的3脚,并与电阻R30的一端相连,电阻R30的另一端接+3V3,主控芯片U1的33脚接电阻R24的一脚,电阻R24的另一脚与R25一脚相连,并接到三极管Q6的基极,电阻R25另一脚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地;主控芯片U1的37脚接红外发射模块中电阻R20的一脚,主控芯片U1的38脚接红外接收模块D5的1脚,主控芯片U1的42、43脚分别接外接口插针J4的5、6两脚,主控芯片U1的46脚接下载插针J5的3脚以及调式插针J1的6脚,主控芯片U1的49脚接下载插针J5的2脚以及调式插针J1的5脚,主控芯片U1的50脚接调式插针J1的4脚,主控芯片U1的51脚接通信模块中的二极管D3的负极,主控芯片U1的52脚接通信模块中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主控芯片U1的53脚接通信模块中的电阻R13的一脚,主控芯片U1的54脚接通信模块中的R11的一脚,主控芯片U1的55脚接调试插针J1的7脚,主控芯片U1的56脚接调试插针J1的3脚,主控芯片U1的57脚接片外存储芯片U3的7脚,主控芯片U1的58脚接U3的6脚,主控芯片U1的59脚接片外存储器U3的5脚,片外存储器U3的8脚接+3V3,U3的1、2、3、4脚全部接地;主控芯片U1 的60脚接引导插针J6的1脚,并与电阻R29相连,R29、R30的另一端接+3V3,J6的2、4两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61脚接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的4、5两脚,下载插针J5的1脚接+3V3,J5的4脚接地,外部无线通信接口插针J3的6脚接地,3脚接+3V3;外部接口插针J4的8脚接+5V,J4的7脚接+3V3,J4的4脚接地;
主控芯片U1是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F103,片外存储器U3是采用Microchip公司生产的AT24C32;
通信模块包括一个CDMA模块U2、一个SIM卡模块U5、一个二极管D3、三个NPN三极管Q1、Q2、Q3、四个电容C19、C20、C21、C22、十个电阻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其中CDMA模块U2的1、3、5、28脚接地,CDMA模块U2的6脚接电源模块R27与L2的连接点,为CDMA模块的电压输入+3.8VDC,CDMA模块U2的11脚接R14的一脚,电阻R14的另一脚接U5的2脚,CDMA模块U2的12脚接R15的一脚,电阻R15的另一脚接U5的3脚,CDMA模块U2的13脚接R17的一脚,电阻R17的另一脚接U5的6脚,CDMA模块U2的14脚接R16的一脚,电阻R16的另一脚接U5的6脚,CDMA模块U2的15脚接D3的正极并与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CDMA模块U2的27端,CDMA模块U2的16脚接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U1的52脚并接电阻R9的一脚,电阻R9的另一脚接+3V3,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容C19的一端以及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U2的27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CDMA模块U2的17脚Q2的集电极,并与电容C21的一端以及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接CDMA模块U2的6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U1的54脚,CDMA模块U2的24脚Q3的集电极,并与电容C22的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U1的53脚;SIM卡模块U5的4、9、10脚接地,SIM卡模块U5的1脚接CDMA模块U2的14脚;
CDMA模块U2是采用中兴公司生产的MC8332移动通信CDMA模块,SIM卡模块U5采用博信微公司生产的8+1手机卡座;
红外线收发模块包括红外发送二极管D4、红外接收管D5、NPN三极管Q5、5个电阻R20、R21、R22、R23、R33、两个电容C23、C24,其中红外接收管D5的3脚接地,红外接收管D5的2脚接R22的一脚并接电容C23以及C24的一脚,电容C23、C24的另一脚分别接地,电阻R22的另一脚与电阻R23的一脚相连,并接+5V,电阻R23的另一脚接D5的1脚并连接到主控芯片U1的38脚,三极管Q5的基极接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主控芯片U1的37脚,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红外发射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21与电阻R33并联后一端接红外发送二极管D4的正极,另一端接+5V。
CN201610158682.8A 2016-03-20 2016-03-20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09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8682.8A CN105809794B (zh) 2016-03-20 2016-03-20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58682.8A CN105809794B (zh) 2016-03-20 2016-03-20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9794A CN105809794A (zh) 2016-07-27
CN105809794B true CN105809794B (zh) 2018-10-02

Family

ID=5645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868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09794B (zh) 2016-03-20 2016-03-20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97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3459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手环未佩戴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479107A (zh) * 2017-07-17 2017-12-15 江西智能无限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上保险检测器
CN111367270B (zh) * 2018-12-26 2024-05-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引导回充电路及充电座
CN109944506A (zh) * 2019-03-21 2019-06-28 上海鑫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语音蓝牙锁
CN110960189B (zh) * 2019-09-12 2023-0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无线认知调节仪及眼动测试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2052U (zh) * 2016-03-20 2016-09-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0078B2 (en) * 2007-04-23 2010-12-14 Lear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 reactivation
CN202929393U (zh) * 2012-12-02 2013-05-08 湖南永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的gsm通信电路
CN103337102B (zh) * 2013-06-27 2015-11-18 深圳市罗曼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遥控门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20367A (zh) * 2015-04-22 2015-08-05 深圳市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家电遥控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2052U (zh) * 2016-03-20 2016-09-1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9794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9794B (zh) 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CN107749097A (zh) 一种蓝牙智能门锁唤醒方法及开锁方法
CN108257266A (zh)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锁
CN104063929A (zh) 一种利用移动终端开锁的电子门锁
CN109472908A (zh) 一种智能锁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1681475U (zh)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CN203285181U (zh) 基于gsm的手机验证码智能锁
CN109377625A (zh) 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授权门锁电路
CN109816824A (zh) 一种智能锁的控制方法
CN109446787A (zh) 一种app绑定、解绑设备的方法
CN205582052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锁室内控制器
CN102033516A (zh) 无线智能管理监控系统
CN206505472U (zh) 基于nfc的低功耗物联网门禁
CN105678885B (zh) 物联网智能锁远端设备
CN210895580U (zh) 移动端动态修改智能门锁密码
CN203849792U (zh) 手机光控密码锁
CN102497485A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开锁的方法和装置
CN204595971U (zh) 一种互联网家居卫士信息服务系统
CN207473710U (zh) 一种远程监控智能指纹锁系统
CN107067502A (zh) 一种可远程修改门锁密码的方法
CN208633697U (zh) 一种利用低功耗蓝牙进行远程控制的智能锁系统
CN205805201U (zh) 一种具有安全布防功能的智能锁
CN108376436A (zh) 智能门锁
CN204595969U (zh) 一种防盗防断电的智能安防设备
CN109712286B (zh) 一种公寓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