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0205A -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0205A
CN105800205A CN201610329329.1A CN201610329329A CN105800205A CN 105800205 A CN105800205 A CN 105800205A CN 201610329329 A CN201610329329 A CN 201610329329A CN 105800205 A CN105800205 A CN 105800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use bag
identification code
intelligent garbage
garbage cabin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93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志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293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02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0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02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8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the adaptation of receptacles to carry identif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06Flexible refuse receptables, e.g. bags, s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8Ident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在投放垃圾袋过程中,用户只需将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给智能垃圾柜扫描读取后上传后台系统验证,此步骤简化了传统需要刷卡或者手动输入进行验证的过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现有技术中在投放垃圾时生成一个标识码贴在垃圾袋上,采用贴的标识码在垃圾袋上容易泡水掉落,或垃圾袋与垃圾袋之间相互磨蹭而掉落,增加用户操作步骤,并且在垃圾袋使用中无法有效管理,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标识码是采用印刷的,成本低,不怕水,不会被磨蹭掉,也不会因高温或低温胶水失效掉,并且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就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在现代的生活中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严重的污染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当我们对人们的生活垃圾进行详细分析,主要成份是纸类、塑料类、厨余类(食物残渣),以上三类占据超过了总量的80%,这三类都是重要的资源(纸类来自森林,可无限次重复回收制造;塑料来自石油,可无限次重复回收制造;厨余含有大量的精蛋白,是可利用的生物蛋白),当对这些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时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发展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让人类失去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实现垃圾资源的分类回收,变废为宝,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智能垃圾柜,用于对垃圾进行分类与管理,在垃圾智能分类回收时采用手机、用户二维码、IC卡等对会员进行识别,以上方法在会员扔垃圾时须先完成身份验证,只有验证后确认是会员才能扔垃圾,事实证明人们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的卡片、很多的手机应用(刷手机验证时需打开手机应用相应功能)如果只是为了扔一袋低价值的垃圾让会员持有、管理、出示并刷卡(或打开应用)等动作,对会员的应用体验是非常差的,大部份会员都会拒绝使用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造成系统的高拒用率。
如申请号为20151003355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方法,记载了在投放垃圾之前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方式可以是刷非接触式IC卡、二维码卡或者手动输入登陆验证),验证方式较为繁琐,大大增加了用户体验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包括:
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绑定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
上传所述标识码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系统,包括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柜;
所述垃圾袋上设置标识码;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绑定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
所述智能垃圾柜包括读码装置、通信装置和启动装置;
所述读码装置,用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所述通信装置,用于上传所述标识码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启动装置,用于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投放垃圾袋过程中,用户只需将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给智能垃圾柜扫描读取后上传后台系统验证,此步骤简化了传统需要刷卡或者手动输入进行验证的过程,在对用户信息很好保密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现有技术中在投放垃圾时生成一个标识码贴在垃圾袋上,使得具有可溯源性,然而采用贴的标识码在垃圾袋上容易泡水掉落,或垃圾袋与垃圾袋之间相互磨蹭而掉落,且增加用户操作步骤,并且在垃圾袋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管理,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标识码是采用印刷的,成本低,不怕水,不会被磨蹭掉,也不会因高温或低温胶水失效掉,并且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就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垃圾袋;2、智能垃圾柜;21、读码装置;22、通信装置;23、启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用户只需将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给智能垃圾柜扫描读取后上传后台系统验证,简化了传统需要刷卡或者手动输入进行验证的过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包括:
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绑定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
上传所述标识码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投放垃圾袋过程中,用户只需将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给智能垃圾柜扫描读取后上传后台系统验证,此步骤简化了传统需要刷卡或者手动输入进行验证的过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现有技术中在投放垃圾时生成一个标识码贴在垃圾袋上,使得具有可溯源性,然而采用贴的标识码在垃圾袋上容易泡水掉落,或垃圾袋与垃圾袋之间相互磨蹭而掉落,且增加用户操作步骤,并且在垃圾袋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管理,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标识码是采用印刷的,成本低,不怕水,不会被磨蹭掉,也不会因高温或低温胶水失效掉,并且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就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管理。
进一步的,还包括领取垃圾袋步骤:
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读取到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绑定后,用户领取垃圾袋。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就将垃圾袋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管理,也使得垃圾袋及用户投放装在垃圾袋内的垃圾具有可溯源性。由于在领取垃圾袋时进行绑定,所以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就相当于用户个人信息,在投放垃圾时把原本简单的投放动作变成投放过程中边进行验证,因而提高了投放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领取垃圾袋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线培训步骤:
用户注册个人信息后,通过个人信息登录智能分类在线培训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在线考核成功后,进行领取垃圾袋步骤。
由上述描述可知,用户只有通过垃圾分类培训并且通过考核才能使用智能垃圾柜,这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也是为了提高垃圾袋的有效利用,因为垃圾分类可分为好几类,分别对应不同的垃圾袋,若用户不能正确的分类,这会造成垃圾袋的浪费。针对这类问题,垃圾袋制作成不同颜色,对应用户家里的垃圾桶,智能垃圾柜柜体也改成相同类别的相同颜色,例如蓝色垃圾袋对应投放家中的蓝色垃圾桶以及社区里蓝色智能垃圾柜。从家里垃圾桶到垃圾袋再到智能垃圾柜的颜色管理是便于用户使用,让参与分类的用户易于操作,增强用户操作体验感,本功能属于人的识别分类;另外,在相应垃圾袋生产时所编的标识码即指定只能装相应的垃圾品类,如果用户将红色垃圾袋投入蓝色智能垃圾柜,智能垃圾柜在读到相应码时系统会进行报错,即不接收分类有误的垃圾,本功能属于设备的智能识别分类。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牌号、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由上述描述可知,实行实名制,对用户个人信息涉及到门牌号、身份证号码以及姓名,具有可溯源性,为良好的管理打下基础。在实际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也包括手机号码,当手机号码或者其中某个信息需要更新时,需用原用户个人信息登录系统进行更改后即可更新。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码为随机生成的二维码。
由上述描述可知,二维码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可引入加密措施等优点,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当二维码发生缺角情况时也能有效识别,另外在一个垃圾袋的袋面上可以印多个二维码,可以从不同角度识别,即用户只需将垃圾袋靠近读码位置,智能垃圾柜即可从不同角度读到码,即可实现用户快速验证的效果,对于条形码而言,缺角情况就无法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码存储有生产所述垃圾袋的厂家信息。所述厂家信息包括厂家名称、厂家地址和厂家联系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读取到厂家信息并验证垃圾袋的真伪。
请参阅图2,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系统,包括垃圾袋1和智能垃圾柜2;
所述垃圾袋1上设置标识码;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绑定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
所述智能垃圾柜2包括读码装置21、通信装置22和启动装置23;
所述读码装置21,用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所述通信装置22,用于上传所述标识码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启动装置23,用于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领取装置,用于领取垃圾袋;
所述领取装置包括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读取到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绑定后,用户领取垃圾袋。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码为随机生成的二维码。
请参照图1-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包括:
1、在线培训步骤:
用户注册个人信息后,通过个人信息登录智能分类在线培训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在线考核成功后,进行领取垃圾袋步骤。用户只有通过垃圾分类培训并且通过考核才能使用智能垃圾柜,这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垃圾分类意识,也是为了提高垃圾袋的有效利用,因为垃圾分类可分为好几类,分别对应不同的垃圾袋,若用户不能正确的分类,这会造成垃圾袋的浪费和垃圾后处理系统的负担。针对这类问题,垃圾袋制作成不同颜色,对应用户家中的垃圾桶和智能垃圾柜也改成相同类别的相同颜色,例如蓝色垃圾袋对应投放蓝色垃圾桶,蓝色智能垃圾柜。
2、领取垃圾袋步骤:
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所述标识码为垃圾袋生产时印刷;所述标识码为随机生成的二维码。二维码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可引入加密措施等优点,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当二维码发生部分缺角情况时也能有效识别,对于条形码而言,就无法识别。所述二维码存储有生产所述垃圾袋的厂家信息,所述厂家信息包括厂家名称,和/或厂家地址,和/或厂家联系信息,可读取到厂家信息并验证垃圾袋的真伪。
读取到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绑定后,用户领取垃圾袋。
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就将垃圾袋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管理,也使得垃圾袋具有可溯源性。由于在领取垃圾袋时进行绑定,所以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就相当于用户个人信息,在投放垃圾时把原本简单的投放动作变成投放过程中边进行验证,因而提高了投放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牌号,和/或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和/或用户的姓名。实行实名制,对用户个人信息涉及到门牌号、身份证号码以及姓名,具有可溯源性,为良好的管理打下基础。
3、投放垃圾袋步骤:
用户手持垃圾袋,将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对准智能垃圾柜上的扫码装置,该扫码装置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扫码装置将识别到的标识码上传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在投放垃圾袋过程中,用户只需将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给智能垃圾柜扫描读取后上传后台系统验证,此步骤简化了传统需要刷卡或者手动输入进行验证的过程,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在现有技术中在投放垃圾时生成一个标识码贴在垃圾袋上,使得具有可溯源性,然而采用贴的标识码在垃圾袋上容易泡水掉落,或垃圾袋与垃圾袋之间相互磨蹭而掉落,且增加用户操作步骤,并且在垃圾袋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管理,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标识码是采用印刷的,成本低,不怕水,不会被磨蹭掉,也不会因高温或低温胶水失效掉,并且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就与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绑定,使得垃圾袋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绑定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
上传所述标识码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领取垃圾袋步骤:
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读取到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绑定后,用户领取垃圾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取垃圾袋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线培训步骤:
用户注册个人信息后,通过个人信息登录智能分类在线培训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在线考核成功后,进行领取垃圾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牌号、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码为随机生成的二维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存储有生产所述垃圾袋的厂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厂家信息包括厂家名称、厂家地址和厂家联系信息。
8.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袋和智能垃圾柜;
所述垃圾袋上设置标识码;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绑定垃圾袋上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
所述智能垃圾柜包括读码装置、通信装置和启动装置;
所述读码装置,用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所述通信装置,用于上传所述标识码至后台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启动装置,用于若身份验证成功,开启所述智能垃圾柜的投放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领取装置,用于领取垃圾袋;
所述领取装置包括识别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读取设置在垃圾袋上的标识码;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读取到的标识码与用户个人信息绑定后,用户领取垃圾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垃圾柜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码为随机生成的二维码。
CN201610329329.1A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Pending CN1058002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9329.1A CN105800205A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9329.1A CN105800205A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0205A true CN105800205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2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9329.1A Pending CN105800205A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020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1105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浙江村口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颜色识别的智能分类垃圾箱
CN110065746A (zh) * 2019-04-11 2019-07-30 水行物联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航运垃圾分类系统
CN110697293A (zh) * 2019-10-16 2020-01-17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11232469A (zh) * 2020-03-16 2020-06-05 浙江立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的控制柜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0689A1 (en) * 2003-04-09 2004-10-14 Compton Robert E. Method fo recycling
WO2010112668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Maricap Oy Waste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242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应用于垃圾分类中的方法
CN104044842A (zh) * 2014-06-23 2014-09-17 陈斌 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垃圾分类平台和方法
CN105035600A (zh) * 2015-06-15 2015-11-11 深圳市德立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操作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184691A (zh) * 2015-08-31 2015-12-23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类垃圾的溯源方法及溯源系统
CN105173482A (zh) * 2015-09-25 2015-12-23 蒋曙 垃圾分类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0689A1 (en) * 2003-04-09 2004-10-14 Compton Robert E. Method fo recycling
WO2010112668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Maricap Oy Waste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242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应用于垃圾分类中的方法
CN104044842A (zh) * 2014-06-23 2014-09-17 陈斌 基于二维码识别技术的垃圾分类平台和方法
CN105035600A (zh) * 2015-06-15 2015-11-11 深圳市德立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操作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184691A (zh) * 2015-08-31 2015-12-23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类垃圾的溯源方法及溯源系统
CN105173482A (zh) * 2015-09-25 2015-12-23 蒋曙 垃圾分类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1105A (zh) * 2016-08-31 2016-12-21 浙江村口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颜色识别的智能分类垃圾箱
CN110065746A (zh) * 2019-04-11 2019-07-30 水行物联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航运垃圾分类系统
CN110697293A (zh) * 2019-10-16 2020-01-17 长沙凯天工研院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11232469A (zh) * 2020-03-16 2020-06-05 浙江立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分类的控制柜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0205A (zh)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CN103841239B (zh) 终端真伪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3473684B (zh) 一种桶装水防伪溯源系统
CN103390187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并具有校验功能的包装盒及其实现方法
CN206480041U (zh) 一种数字货币指纹硬件钱包
CN105447800A (zh) 一种智能更衣柜管理系统
CN101645081A (zh) 一种通过二维码追溯农产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00302A (zh) 二维码生成、认证方法、生成终端及认证设备
CN204990313U (zh) 一种设备使用授权装置
CN102609543A (zh) 一种多功能二维码产品溯源系统及溯源方法
CN107862364B (zh) 一种明码与密码相结合的个体识别标识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206975709U (zh) 通过扫码实现刷卡的系统
CN104361379A (zh) 设有定位功能的二维码标签的数据交互系统
CN109525549A (zh) 基于服务端验证防伪并绑定设备的方法
CN103996122A (zh) 一种商品防伪系统和方法
CN201699744U (zh) 一种网上发票验证专用终端设备
CN104376482A (zh) 基于二维码标签的快消品营销方法以及系统
CN102110270A (zh) 一种推真反假奖励营销系统
CN107563842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购票系统及购票方法
CN102955957A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的艺术品防伪系统
CN108737487A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182356A (zh) 提问式图片验证码的生成系统
CN110598814A (zh) 一种实物资产与二维码绑定系统
CN104408645B (zh) 基于打印二维码的数据交互系统
CN104268606B (zh) 一种电子标签及其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