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9953A - 电性连接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性连接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9953A
CN105789953A CN201410807611.7A CN201410807611A CN105789953A CN 105789953 A CN105789953 A CN 105789953A CN 201410807611 A CN201410807611 A CN 201410807611A CN 105789953 A CN105789953 A CN 105789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groove
ho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duct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76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星
唐强国
李明
颜群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76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9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9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9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连接模组,其包括母座和公座,母座用于装设于一电器元件上,公座用于装设于另一电器元件上,母座包括容置壳体及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片,公座包括组接壳体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片。容置壳体朝向公座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和环槽,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片一端分别从容置壳体背离公座一侧伸入通孔及环槽内,另一端分别与装设于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组接壳体朝向母座一端对应通孔突出设有插杆及对应环槽突出设有导电环。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片一端分别从组接壳体背离母座一侧与导电环及插杆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另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插杆插入通孔,导电环插入环槽并分别与一第一导电片接触,以实现两电器元件的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电性连接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性连接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多角度连接,稳定可靠且易拆卸的电性连接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电器元件之间常需要电性连接以达到其组合后的功效,如组合式插座。现有的电性连接方式,大多采用插头与插孔插接这类具有简单、方便等特性的电性连接方式。然而,该类电性连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实现电器元件之间多角度电性连接,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易受碰撞等因素影响,使得电器元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而且该类电性连接方式在拆卸时也非常不方便,需用力拔出,不易掌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多角度连接,稳定可靠且易拆卸的电性连接模组。
一种电性连接模组,包括母座和公座,母座用于装设于一第一电器元件上,公座用于装设于一第二电器元件上,母座包括容置壳体、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片及垫圈,公座包括组接壳体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片,容置壳体朝向公座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和环绕通孔的环槽,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片一端分别从容置壳体背离公座一侧伸入通孔及环槽内,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组接壳体朝向母座一端对应通孔突出设有插杆及对应环槽突出设有导电环,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片一端分别从组接壳体背离母座一侧与导电环及插杆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器元件电性连接,插杆插入通孔,导电环插入环槽并分别与一第一导电片接触;容置壳体包括邻近公座的连接端,垫圈装设于连接端的侧壁,组接壳体邻近母座一侧对应连接端开设有收容槽,连接端收容于收容槽内且该垫圈抵持于该收容槽内侧壁,以提高电性连接模组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电性连接模组,利用公座中的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及插杆插接于母座的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通孔,并与收容于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通孔的三个导电块电性接触,进而实现公座与母座的多角度的电性连接;利用在环绕连接端侧壁的容置槽内装设一垫圈,并通过母座的连接端收容于公座的收容槽,提高了该电性连接模组连接时的防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电性连接模组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性连接模组不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母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母座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公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母座沿VI-VI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2所示的母座沿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8为图2所示的公座沿VIII-VIII线的剖面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电性连接模组沿IX-IX线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性连接模组 100
母座 10
容置壳体 11
第一导电片 12
锁固件 13
垫圈 14
组接部 111
装设部 112
通孔 113
环槽 114
第一环槽 1141
第二环槽 1142
第一环形凸块 1143
第二环形凸块 1144
抵持端 1111
连接端 1112
容置槽 1113
第三环槽 1121
第四环槽 1122
环形板 1123
弧形挡板 1124
突起 1125
定位块 1126
定位槽 1127
第一贯通槽 115
第二贯通槽 116
第三贯通槽 117
第一导接部 121
固定部 122
延伸部 123、242
第二导接部 124
导电块 1241
按压部 131
卡固部 132
卡位孔 1321
弹性件 133
公座 20
组接壳体 21
导电环 22
插杆 23
第二导电片 24
收容槽 211
防护环 212
容置孔 213
第一导电环 221
第二导电环 222
卡位片 2211、2221
主体 231
锥形头 232
固接部 233
环形卡槽 2311
螺纹孔 2331
螺丝 2332
固接部 241
第三导接部 24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性连接模组100,其可用于将两个电器元件(图未示)电性连接,例如用于组合式插座中的各插座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电性连接模组100包括母座10和公座20,母座10装设于一第一电器元件上并与该第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公座20装设于一第二电器元件上并与该第二电器元件电性连接,母座10与公座20可电性插接固定以实现该两个电器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也可相互脱离以解除两个电器元件之间的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3-4,母座10包括容置壳体11、装设于容置壳体11上的第一导电片12、锁固件13及垫圈14。
容置壳体11包括组接部111及连接于组接部111一端的装设部112。本实施方式中,组接部111大致呈方形,装设部112大致呈圆形。
容置壳体11自组接部111远离装设部112一端且相对装设部112开设有通孔113及环绕通孔113的环槽114。通孔113位于组接部111的中心位置,环槽114包括同轴的第一环槽1141和第二环槽1142,第一环槽1141的直径比第二环槽1142的直径大。第一环槽1141与第二环槽114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凸块1143,第二环槽1142与通孔113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凸块1144。组接部111包括与装设部112连接的抵持端1111及连接于抵持端1111远离装设部112一端的连接端1112。连接端1112的侧壁上开设有环绕连接端1112的容置槽1113,连接端1112邻近抵持端1111还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未标号)以及邻近若干凹槽的卡突(未标号),以利于母座10与公座20的连接。垫圈14可为一橡胶圈,其装设于容置槽1113内,可提高母座10与公座20连接时的防尘防水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6-7,容置壳体11自装设部112远离组接部111一端相对第一环形凸块1143开设有第三环槽1121,相对第二环形凸块1144开设有与通孔113相连通的第四环槽1122。第三环槽1121与第一环槽1141之间开设使二者相连通的第一贯通槽115,第三环槽1121与第二环槽1142之间开设使二者相连通的第二贯通槽116。容置壳体11于第四环槽1122内邻近通孔113突出设置有环形板1123以及与环形板1123连接的若干弧形挡板1124。环形板1123上开设有与通孔113和第四环槽1122相连通的第三贯通槽117。
请参考图3、图6和图7,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片12的数量为三个,每一第一导电片12包括第一导接部121、与第一导接部121连接的固定部122、与固定部122连接的延伸部123以及连接于延伸部123的第二导接部124。其中,第二导接部124上连接有导电块1241,导电块1241呈弧形突起状。三个第二导接部124远离延伸部123一端分别伸入第一贯通槽115、第二贯通槽116及第三贯通槽117,并使得三个导电块1241分别伸入第一环槽1141、第二环槽1142及通孔113。三个固定部122及容置壳体11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未标号),可通过螺丝(未标号)穿过该螺纹孔将第一导电片12固定于容置壳体11上。第一导接部121用于与第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导电块1241与第二导接部124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
可以理解,第一导电片12的形状、大小有很多种变化方式,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接部121、固定部122、延伸部123以及第二导接部12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第一导电片12插入容置壳体11的实际情况变更其形状、大小;且第一导电片12的数量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三个,其数量还可以为两个,此时环槽114的数量为一个。
可以理解,可以不开设第三环槽1121、第四环槽1122,直接从装设部112远离组接部111一端开设有与第一环槽1141相通的第一贯通槽115、与第二环槽1142相通的第二贯通槽116以及与通孔113相通的第三贯通槽117,此时将第一导电片12的第二导接部124分别伸入第一贯通槽115、第二贯通槽116及第三贯通槽117,使得三个导电块1241分别伸入第一环槽1141、第二环槽1142及通孔113中。
请参考图4,锁固件13大致呈L型,其包括按压部131、与按压部131大致垂直连接的卡固部132以及弹性件133。卡固部132上开设有卡位孔1321,卡位孔1321远离按压部131一端采用部分弧形设计。弹性件133一端连接于按压部131,另一端连接于装设部112的侧壁上。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33为一弹簧,其一端嵌置于按压部131内,另一端嵌置于突出装设部112侧壁的圆柱(未标号)上。
请参考图3和图4,装设部112远离组接部111的端面上还设有相互对称的两个突起1125,两个突起1125相向设置有与装设部112端面平行的定位块1126。突起1125、定位块1126与装设部112端面形成一定位槽1127。卡固部132远离按压部131一端穿过相对称的定位槽1127,以防止锁固件13朝与装设部112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本实施方式中,装设部112远离组接部111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对相互对称的突起1125及定位块1126。
请参阅图2、图5及图8,公座20包括组接壳体21、连接于组接壳体21的导电环22、插杆23以及第二导电片24。组接壳体21邻近母座10一端对应连接端1112开设一收容槽211,组接壳体21于收容槽211内突出设置有防护环212,组接壳体21还于收容槽211中心位置开设一容置孔213。
导电环22包括第一导电环221及第二导电环222。其中,第一导电环221一端设置有渐开的倒角,另一端突出设置有若干卡位片2211,卡位片2211从收容槽211内穿过组接壳体21且使得第一导电环221紧邻防护环212的内侧壁插接于组接壳体21;第二导电环222一端设置有渐闭的倒角,另一端亦突出设置有若干卡位片2221,卡位片2221从收容槽211内穿过组接壳体21且使得第二导电环222插接于组接壳体21。第一导电环221及防护环212可共同插入第一环槽1141,第二导电环222可插入第二环槽1142。防护环212用于防止第一导电环221暴露,影响其性能。
插杆23包括主体231、连接于主体231一端的锥形头232及连接主体231另一端的固接部233。锥形头232朝远离主体231一端逐渐收缩,主体231邻近锥形头232一端开设有一环形卡槽2311。固接部233的直径比主体231的直径小,固接部233远离主体231一端还开设有螺纹孔2331,将固接部233的自由端从收容槽211内插入并部分穿过容置孔213,通过一螺丝2332从组接壳体21背离收容槽211的一端插入螺纹孔2331,使得插杆23固接于组接壳体21。锥形头232可穿过卡固部132的卡位孔1321,并在弹性件133的作用下使得环形卡槽2311与卡位孔1321远离按压部131一端卡扣,进而可使得公座20与母座10连接。通过按下按压部131使得卡位孔1321远离按压部131一端与环形卡槽2311脱离,可解除公座20与母座10的锁定;释放按压部131,弹性件133可将按压部131复位,以实现插杆23再次的插入锁定。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片24的数量也为三个。每一第二导电片24包括固接部241、延伸部242及第三导接部243。其中,一第二导电片24通过螺丝2332穿过固接部241与插杆23电性连接固定,另外两个导电片分别通过卡位片2211、2221各自穿过相对应的固接部241卡接与第一导电环221和第二导电环222电性连接固定。第三导接部243用于与第二电器元件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第二导电片24的形状、大小有很多种变化方式,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固接部241、延伸部242、第三导接部243的具体结构,只要其能实现导电环22、插杆23分别与第二电器元件电性连接即可;且第二导电片24的数量应与第一导电片12的数量一致,如第二导电片24的数量为两个,此时导电环22的数量为一个。
请参阅图2-7,组装时,首先,将三个第一导电片12的第二导接部124分别伸入第一贯通槽115、第二贯通槽116以及第三贯通槽117,使得三个导电块1241分别收容于第一环槽1141、第二环槽1142及通孔113,并通过螺丝将三个第一导电片12的固定部122固定于容置壳体11上,以使第一导电片12与容置壳体11固定;将弹性件133一端嵌置于按压部131内,并将卡固部132远离按压部131一端穿过相对称的定位槽1127,再将弹性件133另一端嵌置于突出装设部112侧壁的圆柱上,再将垫圈14装设于容置槽1113内;将卡位片2211从收容槽211内穿过组接壳体21且使得第一导电环221紧邻防护环212的内侧壁插接于组接壳体21,将卡位片2221从收容槽211内穿过组接壳体21且使得第二导电环222插接于组接壳体21,将插杆23的固接部233收容于收容槽211的容置孔213内,并通过螺丝2332穿过一固接部241与螺纹孔2331螺纹连接,再将另两个固接部233分别与卡位片2221、2222卡接固定,即完成母座10与公座20的组装;最后,可将母座10装设于第一电器元件上,并使第一导电片12与该第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将公座20装设于第二电器元件上,并使第二导电片24与该第二电器元件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9,需将该两个电器元件电性连接时,将公座20的插杆23、第一导电环221及第二导电环222分别对应插入母座10的通孔113、第一环槽1141及第二环槽1142,使得插杆23的锥形头232穿过卡位孔1321,最后使得卡位孔1321远离按压部131一端在弹性件133的作用下与环形卡槽2311卡扣,此时,连接端1112完全收容于收容槽211内,三个导电块1241分别与插杆23的主体231、第一导电环221及第二导电环222接触,实现公座20与母座10的电性连接。
需将该两个电器元件解除连接时,按下按压部131,使得卡位孔1321远离按压部131一端与环形卡槽2311脱离解除公座20与母座10的锁定,即可轻松将公座20从母座10中拔出,实现该两个电器元件的脱离。
可以理解,可在多个电器元件上装设公座20和/或母座10,各电器元件之间可通过公座20与母座10的插接电性连接,实现多个电器元件的串联组接。
本发明的电性连接模组,利用公座中的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及插杆插接于母座的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通孔,并与收容于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通孔的三个导电块电性接触,进而实现公座与母座的多角度的电性连接;利用插杆的环形卡槽与卡位孔卡扣与脱离,实现公座与母座连接和脱离;还利用在环绕连接端侧壁的容置槽内装设一垫圈,并通过母座的连接端收容于公座的收容槽,提高了该电性连接模组连接时的防尘防水性能。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性连接模组,包括母座和公座,该母座用于装设于一第一电器元件上,该公座用于装设于一第二电器元件上,该母座包括容置壳体、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片及垫圈,该公座包括组接壳体及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片,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壳体朝向该公座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和环绕该通孔的环槽,该至少两个第一导电片一端分别从该容置壳体背离该公座一侧伸入该通孔及环槽内,另一端分别与该第一电器元件电性连接;该组接壳体朝向该母座一端对应该通孔突出设有插杆及对应该环槽突出设有导电环,该至少两个第二导电片一端分别从该组接壳体背离该母座一侧与该导电环及插杆电性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该第二电器元件电性连接,该插杆插入该通孔,该导电环插入该环槽并分别与一该第一导电片接触;该容置壳体包括邻近公座的连接端,该垫圈装设于该连接端的侧壁,该组接壳体邻近该母座一侧对应该连接端开设有收容槽,该连接端收容于该收容槽内且该垫圈抵持于该收容槽内侧壁,以提高该电性连接模组的密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置槽,该垫圈装设于该容置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母座还包括锁固件,该锁固件包括按压部及与该按压部连接的卡固部,该卡固部上开设有卡位孔;该插杆包括主体及连接于该主体一端的锥形头,该主体邻近该锥形头一端开设有环形卡槽;该锥形头穿过该卡位孔使得该卡位孔远离该按压部一端与该环形卡槽卡扣,进而实现该母座与该公座连接锁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一端连接于该按压部,另一端连接于该容置壳体;按压该按压部,使得卡位孔远离该按压部一端与该环形卡槽脱离,以解除该公座与该母座的锁定;释放该按压部,该弹性件将该按压部复位,以实现该插杆的再次锁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壳体包括组接部及连接于该组接部的装设部,该环槽包括同轴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该装设部远离该组接部一端开设有与该第一环槽相通的第一贯通槽、与该第二环槽相通的第二贯通槽以及与该通孔相通的第三贯通槽,该第一导电片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该第一导电片一端分别通过该第一贯通槽、第二贯通槽及第三贯通槽伸入该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通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片一端连接有导电块,该第一导电片伸入该第一贯通槽、第二贯通槽及第三贯通槽使得该导电块分别收容于该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及通孔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壳体邻近该母座一侧对应该连接端开设收容槽,该导电环包括对应该第一环槽的第一导电环和对应该第二环槽的第二导电环,该第一、第二导电环一端均突出设置有卡位片,该卡位片从该收容槽内穿过该组接壳体使得该第一、第二导电环插接于该组接壳体邻近该母座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片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该第二导电片分别与该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及插杆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壳体于该收容槽内突出设置有防护环,该防护环紧邻该第一导电环的外侧壁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连接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壳体对应该通孔开设有一容置孔,该插杆包括主体、连接于该主体一端的锥形头,及连接于该主体远离该锥形头一端的固定部,该固定部远离该主体一端从该收容槽内插入该容置孔,以将该插杆固定于该组接壳体。
CN201410807611.7A 2014-12-23 2014-12-23 电性连接模组 Pending CN105789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7611.7A CN105789953A (zh) 2014-12-23 2014-12-23 电性连接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7611.7A CN105789953A (zh) 2014-12-23 2014-12-23 电性连接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9953A true CN105789953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8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7611.7A Pending CN105789953A (zh) 2014-12-23 2014-12-23 电性连接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995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3347A (en) * 1992-01-14 1992-09-01 Lee Yeong D Revolvable quick coupling
CN101170226A (zh) * 2007-11-20 2008-04-30 浙江大学 无绳的电连接器
CN201149925Y (zh) * 2006-07-26 2008-11-12 奥特控制有限公司 无线电连接器
CN201199593Y (zh) * 2008-04-30 2009-02-2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无线电气连接器
CN201327926Y (zh) * 2008-11-13 2009-10-14 柯赐龙 用于无绳电器的耦合器
CN201374488Y (zh) * 2008-12-09 2009-12-3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带温控器的360°旋转五芯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3347A (en) * 1992-01-14 1992-09-01 Lee Yeong D Revolvable quick coupling
CN201149925Y (zh) * 2006-07-26 2008-11-12 奥特控制有限公司 无线电连接器
GB2479683A (en) * 2006-07-26 2011-10-19 Otter Controls Ltd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with waterproof cover fo connector
CN101170226A (zh) * 2007-11-20 2008-04-30 浙江大学 无绳的电连接器
CN201199593Y (zh) * 2008-04-30 2009-02-25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无线电气连接器
CN201327926Y (zh) * 2008-11-13 2009-10-14 柯赐龙 用于无绳电器的耦合器
CN201374488Y (zh) * 2008-12-09 2009-12-30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带温控器的360°旋转五芯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74374U (zh) 排插
CN204966753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2957034A (zh) 插座组合
CN102570114B (zh) 电源插头的插孔座
CN103838342A (zh) 电源
CN102684021A (zh) 连接器转接装置
CN102510416A (zh) 数字卡承托盘及具有该数字卡承托盘的移动通讯装置
CN204304143U (zh) 一种能够热插拔的保险管组件及连接器
CN105790007A (zh) 组合式电器
CN105789953A (zh) 电性连接模组
CN204179331U (zh) 推入锁紧式连接器插座
CN204333401U (zh) 汽车连接器
CN204303892U (zh) 一种夹紧可变式电池座
CN207149756U (zh) 连接器
CN103515782A (zh) Cpu连接器
CN210376668U (zh) 一种雷达高低温测试装置
CN114221170A (zh) 具有导销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3800332U (zh) 微型usb插座
CN203326222U (zh) 电连接器
CN104133085A (zh) 一种自组型试验线针孔排
CN207052901U (zh) 移动设备及其连接器母端
CN103887658A (zh) 转接卡防误插装置
CN105655818A (zh) 一种能够热插拔的保险管组件及连接器
CN205693111U (zh) 一种测速风扇接口转接线
CN204497415U (zh) 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