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9787B -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9787B
CN105789787B CN201610186461.1A CN201610186461A CN105789787B CN 105789787 B CN105789787 B CN 105789787B CN 201610186461 A CN201610186461 A CN 201610186461A CN 105789787 B CN105789787 B CN 105789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bending part
output feed
core
feed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64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9787A (zh
Inventor
褚庆昕
陈志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101864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9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9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9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97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H01P1/20309Strip line filters with dielectric resona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的微带线结构和有源电路、中层的介质基板、下层的接地金属贴片以及金属通孔,所述金属通孔依次贯穿微带线结构、介质基板和接地金属贴片,使微带线结构与接地金属贴片之间通过介质基板连接,所述微带线结构包括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经过弯折处理,使整个微带线结构呈两个左右对称的E型结构;所述接地金属贴片包括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本发明的频率和带宽独立可重构,在通带两侧各有一个传输零点,提高了滤波器的矩形度和选择性,并且在开路枝节上引入变容二极管,实现了对开路结构的电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尤其是一种应用在宽带前端系统的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可重构滤波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电调谐滤波器无法自由调节带宽,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无线系统的要求。正因此,一种同时具有中心频率和带宽调节能力的滤波器被提出,其英文名为fully tunablefilter,译作全可调滤波器。该种滤波器是电调滤波器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之一,目前国际上只有少量文献报道。共模干扰对通信系统有严重的影响,可重构平衡滤波器由于具备良好的共模抑制特性,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目前对可重构滤波器的研究基本上是在窄带滤波器上开展,多模、宽带可重构滤波器的研究仍存在许多空白,无法满足宽带可重构通信系统的需求。多模、宽带同样是电调滤波器的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根据当前已有的全可调带通滤波器研究成果,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的设计方法:
1)2011年Yi-Chyun Chiou和Gabriel M.Rebeiz在IEEE Transaction on MTT上发表了“A Tunable Three-Pole 1.5-2.2-GHz Bandpass Filter With Bandwidth andTransmission Zero Control”,采用传统梳状线带通滤波器改进耦合结构实现频率和带宽的可重构,可调范围在1.5~2.2GHz之间,绝对带宽是50~170MHz(相对带宽2.2%~11.2%)。文章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控制D1改变电长度调节中心频率,控制D2改变和W3,L3改变耦合强度调节带宽,为全可调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另外一种有效的方法。
2)2013年Theunis S.Beukman和Riana H.Geschke在IEEE Microw.WirelessCompon.Lett.上发表了“A Tune-All Wideband Filter Based on Perturbed Ring-Resonators”,文章采用引入微扰使得环形谐振器模式分离,并用变容管分别控制两个模式,得到频率和带宽全可调的特性,由奇偶模分析理论可以得知奇模由串联电容C1独立控制,偶模由并联电容C2独立控制,设计出的滤波器拥有9%的频率调节范围和25.3%的带宽调节范围。
3)当前已有的电调平衡滤波器研究成果也较少。2011年Yuan Chun Li和Quan Xue在IEEE Transaction on MTT上发表了“Tunable balanced bandpass filter withconstant bandwidth and high common-mode suppression”。通过加载不同的元件让共模谐振频率产生偏移,获得较好的共模抑制特性。此外在调谐过程中,差模通带的相对带宽或绝对带宽可以保持不变,从其差模和共模响应可知,其中心频率在1.17to 1.92GHz连续可调,相对带宽恒定为9.6±0.35%。
已发表的文章或专利多涉及频率可重构滤波器,带宽可重构的研究成果较少,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前端需要融合多种无线信道和通信标准,这些无线信道和通信标准不仅有不同的中心频率,还有不同的带宽要求,这就需要一种同时具有频率和带宽调节能力的可重构射频前端。已发表的可重构滤波器文章或专利绝大部分是基于窄带滤波器基础上设计的,无法满足宽带可重构通信系统的需求,对于宽带可重构滤波器,所提方法和结构以及所实现的性能有限。目前在全可调平衡滤波器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的,国内外尚未有学者提出相关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频率和带宽独立可重构,在通带两侧各有一个传输零点,提高了滤波器的矩形度和选择性,通带内共模抑制水平在23.4dB和25.6dB以上,总体性能良好,并且在开路枝节上引入变容二极管,实现了对开路结构的电控制,具备良好的共模抑制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够满足实际中差分通信系统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的微带线结构和有源电路、中层的介质基板、下层的接地金属贴片以及金属通孔,所述金属通孔依次贯穿微带线结构、介质基板和接地金属贴片,使微带线结构与接地金属贴片之间通过介质基板连接,所述微带线结构包括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经过弯折处理,使整个微带线结构呈两个左右对称的E型结构;
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分别为第一三模谐振器和第二三模谐振器,所述第一三模谐振器包括第一弯折部分、第二弯折部分和第一中心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分和第二弯折部分分别位于第一中心部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三模谐振器包括第三弯折部分、第四弯折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所述第三弯折部分和第四弯折部分分别位于第二中心部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均呈“十”字型;
所述第一弯折部分、第二弯折部分与第一中心部分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三弯折部分、第四弯折部分与第二中心部分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的开路枝节都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也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地金属贴片包括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所述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相互对称,且都呈哑铃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缺陷地结构包括第一矩形缺陷地、第二矩形缺陷地和第一缝隙,所述第二缺陷地结构包括第三矩形缺陷地、第四矩形缺陷地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第二矩形缺陷地、第三矩形缺陷地和第四矩形缺陷地内均具有U型金属带,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和第二矩形缺陷地之间通过第一缝隙连接,所述第三矩形缺陷地和第四矩形缺陷地通过第二缝隙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和第三矩形缺陷地位于左边的E型结构下方,所述第二矩形缺陷地和第四矩形缺陷地位于右边的E型结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加载一个隔直电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中,每对输入/输出馈电线具有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其中一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的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另一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的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分别为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一弯折部分外侧,所述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二弯折部分外侧,所述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三弯折部分外侧,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四弯折部分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的左端作为输入/输出馈电端口,所述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的右端作为输入/输出馈电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一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二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三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四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都是相同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通过第一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弯折部分、第二弯折部分、第三弯折部分和第四弯折部分分别通过第二高频扼流圈、第三高频扼流圈、第四高频扼流圈、第五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的开路枝节分别通过第六高频扼流圈、第七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三直流电压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通孔与第一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之间通过第八高频扼流圈连接,所述金属通孔与第二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之间通过第九高频扼流圈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通过组合两个由多个变容二极管(Varactor)加载的三模谐振器,这两个谐振器都包括两个弯折部分和一个“十”字型的中心部分,对每个模式独立调谐,实现了频率和带宽的独立可重构,可以满足不同频率和带宽需求的无线通信系统需求,电磁兼容性更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多涉及频率可重构滤波器,带宽可重构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提方法和结构以及所实现的性能有限。
2、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特殊结构的三模谐振器产生一个奇模和两个偶模,其中一个三模谐振器的“十”字型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也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该变容二极管由第一直流电压源控制;每个三模谐振器的两个弯折部分与“十”字型中心部分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该变容二极管由第二直流电压源控制;每个三模谐振器的“十”字型中心部分的开路枝节都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该变容二极管由第三直流电压源控制;所以,通过第一直流电压源和第三直流电压源可以对第一偶模和第二偶模的谐振频率和进行独立调谐,通过第二直流电压源可以对奇模频率进行独立调谐,可见中心频率和带宽独立可调,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克服了传统可重构滤波器带宽较窄的问题。
3、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提出了开路结构融合有源器件,在两个三模谐振器之外增加一个接地过孔,谐振器和接地过孔之间采用高频扼流圈(Lchoke,即高Q值绕线电感)连接,对于射频信号而言,三模谐振器并没有改变,依旧是开路结构,接地过孔不起作用;而对于直流源和有源器件而言,又满足了正常工作的条件,实现了对开路结构的电可重构。
4、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具有接地金属贴片具有两个对称的,且呈哑铃型的缺陷地结构,每个哑铃型的缺陷地结构都有两个矩形缺陷地,每个矩形缺陷地内均具有U型金属带,使得等效的电流路径变长,有效地缩短了缺陷地结构的尺寸;差分信号传输时,由于存在等效虚拟地,所以信号主要是从上层的微带线结构通过,哑铃型的缺陷地结构对其影响很小;共模信号传输时,需要从上、下两层结构之间传输,因此哑铃型的缺陷地结构会产生一个低通滤波器滤除相应的共模信号,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差模通带内的共模抑制特性良好,任意状态下的抑制水平在23.4和25.6dB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线结构奇模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的上层微带线结构偶模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4a为图2电路的奇模等效电路图;图4b为图2电路的第一偶模等效电路图;图4c为图2电路的第二偶模等效电路。
图5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在不同中心频率下的Sdd11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在不同中心频率下的Sdd21和Scc21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在不同带宽下的Sdd11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在不同带宽下的Sdd21和Scc21仿真和测试结果对比曲线图。
其中,1-微带线结构,2-接地金属贴片,3-金属通孔,4-第一弯折部分,5-第二弯折部分,6-第一中心部分,7-第三弯折部分,8-第四弯折部分,9-第二中心部分,10-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11-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12-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13-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14-第一高频扼流圈,15-第二高频扼流圈,16-第三高频扼流圈,17-第四高频扼流圈,18-第五高频扼流圈,19-第六高频扼流圈,20-第七高频扼流圈,21-第八高频扼流圈,22-第九高频扼流圈,23-第一矩形缺陷地,24-第二矩形缺陷地,25-第一缝隙,26-第三矩形缺陷地,27-第四矩形缺陷地,28-第二缝隙,29-U型金属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的微带线结构1和有源电路、中层的介质基板(图中未示出)、下层的接地金属贴片2以及金属通孔3,所述金属通孔3依次贯穿微带线结构1、介质基板和接地金属贴片2,使微带线结构1与接地金属贴片2之间通过介质基板连接,所述微带线结构1包括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都经过弯折处理,使整个微带线结构1呈两个左右对称的E型结构;
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分别为第一三模谐振器和第二三模谐振器,所述第一三模谐振器包括第一弯折部分4、第二弯折部分5和第一中心部分6,所述第一弯折部分4和第二弯折部分5分别位于第一中心部分6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三模谐振器包括第三弯折部分7、第四弯折部分8和第二中心部分9,所述第三弯折部分7和第四弯折部分8分别位于第二中心部分9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中心部分6和第二中心部分9均呈“十”字型;
所述第一弯折部分4、第二弯折部分5与第一中心部分6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三弯折部分7、第四弯折部分8与第二中心部分9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这四个变容二极管均记为C2;所述第一中心部分6和第二中心部分9的开路枝节都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这两个变容二极管均记为C3;所述第一中心部分6的短路枝节也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这个变容二极管记为C1,所述第二中心部分9的短路枝节加载一个隔直电容,这个隔直电容记为Cb
所述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中,每对输入/输出馈电线具有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其中一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的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10和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11,另一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的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分别为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12和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13;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10位于第一弯折部分4外侧,所述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11位于第二弯折部分5外侧,所述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12位于第三弯折部分7外侧,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13位于第四弯折部分8外侧,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10与第一弯折部分4之间的间距、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11与第二弯折部分5之间的间距、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12与第三弯折部分7之间的间距、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13与第四弯折部分8之间的间距都是相同的;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10和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11的左端作为输入/输出馈电端口(Port1、Port2),所述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12和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13的右端作为输入/输出馈电端口(Port1′、Port2′);
所述第一中心部分6和第二中心部分9的短路枝节通过第一高频扼流圈14连接第一直流电压源V1,第一直流电压源V1用于控制变容二极管C1;所述第一弯折部分4、第二弯折部分5、第三弯折部分7和第四弯折部分8分别通过第二高频扼流圈15、第三高频扼流圈16、第四高频扼流圈17、第五高频扼流圈18连接第二直流电压源V2,第二直流电压源V2用于控制变容二极管C2;所述第一中心部分6和第二中心部分9的开路枝节分别通过第六高频扼流圈19、第七高频扼流圈20连接第三直流电压源V3,第三直流电压源V3用于控制变容二极管C3
由于上层微带线结构对称,采用奇偶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上层微带线的奇模和偶模等效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图2的奇模等效电路由一个中心加载开路枝节和短路枝节的三模谐振器和输入/输出馈电端口构成;再次应用奇偶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图4a~图4c,其产生的三个谐振模式分别为奇模(fodd),第一偶模(feven1)和第二偶模(feven2),产生第一偶模(feven1)的等效电路电长度大致选为频率feven1下的四分之一波长,和输入/输出馈电端口之间通过平行耦合馈电;产生第二偶模(feven2)的等效电路电长度大致选为频率feven2下的二分之一波长,同样采用耦合线馈电;产生奇模(fodd)等效电路的电长度为fodd下的四分之一波长;三个模式具有如下关系:feven1<fodd<feven2,由此构成了一个三模宽带带通滤波器;从图4a~4c可以看出,通过第一直流电压源V1和第三直流电压源V3可以对第一偶模和第二偶模的谐振频率feven1和feven1进行独立调谐,通过第二直流电压源V2可以对奇模频率fodd进行独立调谐,从图5~图8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和理论分析相吻合。同理,图3的偶模等效电路也可以再次应用奇偶模分析方法得到其三个谐振模式,其中两个模式为奇模(fodd),偶模2(feven2),第三个模式大于feven2,不参与形成通带;因此,共模电路也会产生一个双模的带通滤波器,频率和差模电路相近。
基于多模独立可调的设计思路,在滤波器的奇模等效电路上加载了四个变容二极管,实现了频率和带宽的可重构;如前面所述,两个变容二极管C2对称加载在“十”字型中心部分的两侧,由第二直流电压源V2控制;变容二极管C1加载在“十”字型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由第一直流电压源V1控制;变容二极管C3加载在“十”字型中心部分的开路枝节,由第三直流电压源V3控制;从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变容二极管C1和变容二极管C3分别只对feven1和feven2产生影响,而变容二极管C2对三个模式都会产生影响。
变容二极管加载常运用于微带短路结构或共面波导(CPW)等平面结构,甚少有开路结构采用,这是因为变容二极管这类有源器件需要接地才能正常工作,而开路结构本身不具备接地点;所述金属通孔3实际上也就是接地过孔,金属通孔3与第一中心部分6的短路枝节之间通过第八高频扼流圈21连接,金属通孔3与第二中心部分9的短路枝节之间通过第九高频扼流圈22连接;也就是说,接地过孔位于三模谐振器之外,而第八高频扼流圈21和第九高频扼流圈22是高Q值绕线电感,三模谐振器与接地过孔之间采用高Q值绕线电感,对于射频信号而言,三模谐振器并没有改变,依旧是开路结构,接地过孔不起作用;而对于直流源和有源器件而言,又满足了正常工作的条件,实现了对开路结构的电可重构。
所述接地金属贴片2包括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所述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相互对称,且都呈哑铃型;
所述第一缺陷地结构包括第一矩形缺陷地23、第二矩形缺陷地24和第一缝隙25,所述第二缺陷地结构包括第三矩形缺陷地26、第四矩形缺陷地27和第二缝隙28,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23、第二矩形缺陷地24、第三矩形缺陷地26和第四矩形缺陷地27内均具有U型金属带29,使得等效的电流路径变长,有效地缩短了缺陷地结构的尺寸;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23和第二矩形缺陷地24之间通过第一缝隙25连接,所述第三矩形缺陷地26和第四矩形缺陷地27通过第二缝隙28连接,矩形和缝隙整体长度比中心频率的半个波长偏小;其中,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23和第三矩形缺陷地26位于左边的E型结构下方,所述第二矩形缺陷地24和第四矩形缺陷地27位于右边的E型结构下方;
差分信号传输时,由于存在等效虚拟地,所以信号主要是从上层的微带线结构通过,哑铃型的缺陷地结构对其影响很小;共模信号传输时,需要从两层结构之间传输,因此哑铃型的缺陷地结构会产生一个低通滤波器滤除相应的共模信号,从图6和图8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差模通带内的共模抑制特性良好,任意状态下的抑制水平在23.4和25.6dB以上。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发明通过实施两个变容二极管加载的谐振器,实现了一个通带中心频率及带宽独立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差模通带和带外选择性能突出,共模抑制性能良好。本发明所包含的是其中心频率和绝对带宽全可调以及共模干扰抑制的设计的原理,所述设计结构可以是微带、同轴线或其他结构。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通过在三模谐振器的传输线和枝节上分别加载变容二极管对奇偶模谐振频率进行独立控制,实现了一个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也可称为全可调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和带宽可进行独立调谐。本实施例的电路和电磁仿真软件为Agilent 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选择加工在介电常数2.55、厚度为0.8mm、损耗角正切值为0.0029的介质基板上,图1~图3具体物理尺寸如下表1所示。
表1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尺寸
本实施例通过Agilent 5230网络分析仪测量,仿真测量结果如图5~图8所示(图中,Sdd11和Sdd21是指差模S参数,scc21是指共模S参数,其中Sdd11是差模的输入端口回波损耗;sdd21是差模的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正向传输系数,scc21是共模的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正向传输系数),测量的差模通带在保持绝对带宽为400MHz时,中心频率可调范围分别为1.32-1.85GHz,相对可调范围为33.4%;频率调谐过程中,通带内插损在-1.1到-1.5dB之间,反射均保持在-10dB以下;中心频率固定为1.66GHz时,左边带的可调范围为1.34-1.59GHz,右边带的可调范围为1.73-2.00GHz,带宽可调范围为140-660MHz,可调范围高达471%;带宽调谐过程中,通带内插损在-0.96到-1.87dB之间,反射均保持在-10dB以下,滤波器匹配良好,通带两侧的传输零点大大提高了选择性;在任意可调的状态下,测量的共模抑制水平均超过23.4dB;可见,仿真和测量结果在低频的吻合程度非常高,细微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变容二极管本身的参数和加工误差导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填补了目前可重构滤波器技术研究的一部分空白,提升了系统的集成度和电磁兼容性。作为一款宽带可重构平衡滤波器,其中心频率及绝对带宽可以独立进行调谐,且共模抑制性能出色,能够更好地满足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包括上层的微带线结构和有源电路、中层的介质基板、下层的接地金属贴片以及金属通孔,所述金属通孔依次贯穿微带线结构、介质基板和接地金属贴片,使微带线结构与接地金属贴片之间通过介质基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结构包括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和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经过弯折处理,使整个微带线结构呈两个左右对称的E型结构;
所述两个三模谐振器分别为第一三模谐振器和第二三模谐振器,所述第一三模谐振器包括第一弯折部分、第二弯折部分和第一中心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分和第二弯折部分分别位于第一中心部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三模谐振器包括第三弯折部分、第四弯折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所述第三弯折部分和第四弯折部分分别位于第二中心部分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均呈“十”字型;
所述第一弯折部分、第二弯折部分与第一中心部分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三弯折部分、第四弯折部分与第二中心部分之间都分别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的开路枝节都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也加载一个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通过第一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弯折部分、第二弯折部分、第三弯折部分和第四弯折部分分别通过第二高频扼流圈、第三高频扼流圈、第四高频扼流圈、第五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二直流电压源;所述第一中心部分和第二中心部分的开路枝节分别通过第六高频扼流圈、第七高频扼流圈连接第三直流电压源;所述金属通孔与第一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之间通过第八高频扼流圈连接,所述金属通孔与第二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之间通过第九高频扼流圈连接;
所述接地金属贴片包括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所述第一缺陷地结构和第二缺陷地结构相互对称,且都呈哑铃型;所述第一缺陷地结构包括第一矩形缺陷地、第二矩形缺陷地和第一缝隙,所述第二缺陷地结构包括第三矩形缺陷地、第四矩形缺陷地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第二矩形缺陷地、第三矩形缺陷地和第四矩形缺陷地内均具有U型金属带,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和第二矩形缺陷地之间通过第一缝隙连接,所述第三矩形缺陷地和第四矩形缺陷地通过第二缝隙连接;所述第一矩形缺陷地和第三矩形缺陷地位于左边的E型结构下方,所述第二矩形缺陷地和第四矩形缺陷地位于右边的E型结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心部分的短路枝节加载一个隔直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输入/输出馈电线中,每对输入/输出馈电线具有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其中一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的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分别为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另一对输入/输出馈电线的两条输入/输出馈电线分别为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一弯折部分外侧,所述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二弯折部分外侧,所述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三弯折部分外侧,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位于第四弯折部分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的左端作为输入/输出馈电端口,所述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和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的右端作为输入/输出馈电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一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第二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二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第三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三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第四输入/输出馈电线与第四弯折部分之间的间距都是相同的。
CN201610186461.1A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89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6461.1A CN105789787B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6461.1A CN105789787B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9787A CN105789787A (zh) 2016-07-20
CN105789787B true CN105789787B (zh) 2018-04-13

Family

ID=56391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64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89787B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97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0637A1 (en) * 2021-06-08 2022-12-15 Spra Savunma Havacilik Ve Uzay Teknoloji̇leri̇ Elektroni̇k Yazilim Maki̇na Sanayi̇ Ve Ti̇caret Li̇mi̇ted Şi̇rketi̇ A compact beamforming module for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7744B (zh) * 2016-07-27 2018-11-13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平行耦合线加载的可调带宽超宽带带通滤波器
CN106953146B (zh) * 2017-03-18 2019-03-26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四模缺陷地式谐振器的三通带滤波器
CN107039718B (zh) * 2017-03-31 2019-04-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绝对带宽恒定的电可调谐滤波器
CN109473756B (zh) * 2018-11-16 2020-01-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全可重构差分滤波器
CN109509974A (zh) * 2018-12-22 2019-03-22 昆山恩电开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剖面高性能双极化辐射单元
CN110492861B (zh) * 2019-08-15 2022-09-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新型GHz超宽带共模噪声抑制电路拓扑结构
CN110768011B (zh) * 2019-10-30 2020-08-14 北京邮电大学 单层宽带滤波功能融合的高增益cpw差分天线
CN113381727B (zh) * 2021-05-25 2023-08-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阶数、中心频率和带宽可重构的有源滤波芯片
CN113644450A (zh) * 2021-07-04 2021-11-12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x波段宽带大角度双极化的有源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
CN114050382B (zh) * 2021-11-16 2022-11-08 南通大学 一种平衡式宽带压控可调移相器
CN115412112B (zh) * 2022-07-12 2023-08-15 北京中科睿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频段、带宽可调的差分收发信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266A (zh) * 2015-01-15 2015-04-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重构双频段带通滤波器
CN205621827U (zh) * 2016-03-29 2016-10-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266A (zh) * 2015-01-15 2015-04-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重构双频段带通滤波器
CN205621827U (zh) * 2016-03-29 2016-10-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ideband fully tunable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flexibly Multi-Mode Tuning》;Zhi-Han Chen;《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20161010;第26卷(第10期);789-79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0637A1 (en) * 2021-06-08 2022-12-15 Spra Savunma Havacilik Ve Uzay Teknoloji̇leri̇ Elektroni̇k Yazilim Maki̇na Sanayi̇ Ve Ti̇caret Li̇mi̇ted Şi̇rketi̇ A compact beamforming module for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9787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9787B (zh)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CN104733813B (zh)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CN205621827U (zh)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平衡带通滤波器
CN104518266B (zh) 一种可重构双频段带通滤波器
CN105720339B (zh) 一种双频可调带通滤波器
Fernandez-Prieto et al. Dual-band differential filter using broadband common-mode rejection artificial transmission line
Dhakal et al. A compact symmetric microstrip filter based on a rectangular meandered-line 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 with a triple-band bandstop response
CN105720335B (zh) 一种紧凑型可电调的平衡带通滤波器
CN104821420B (zh) 一种可重构双频段带阻滤波器
CN106410356A (zh) 基于马刺线的小型化宽带功分器电路
CN205621826U (zh) 一种紧凑型可电调的平衡带通滤波器
CN103338017B (zh) 一种集总参数的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宽带180度耦合器
CN104409813A (zh) 一种基于源和负载耦合的垂直交指滤波器
CN204651448U (zh) 一种采用改进型耦合馈线的平衡滤波器
Chen et al. A microstrip dualband bandstop filter with dualband bandstop resonators
CN110932693A (zh) 宽带差分式输入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和lc巴伦电路失配方法
Liang et al. An independently tunable dual-band filter using asymmetric λ/4 resonator pairs with shared via-hole ground
CN113140882B (zh) 一种小型化滤波横跨定向耦合器
CN202364184U (zh) 具有恒定绝对带宽的平衡式射频电调带通滤波器
CN204596927U (zh) 一种可重构双频段带阻滤波器
CN204441429U (zh) 一种频率和带宽均可重构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Xu et al. Design of dual-mode filters using stepped impedance resonators with stub loading
Roshani et al. Miniaturized LPF with sharp transition-band using semi-circle resonators
CN104882653A (zh) 一种采用改进型耦合馈线的平衡滤波器
Chen et al. Compact and high selectivity dual-band dual-mode microstrip BPF with folded SI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