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0908A -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0908A
CN105760908A CN201610101031.5A CN201610101031A CN105760908A CN 105760908 A CN105760908 A CN 105760908A CN 201610101031 A CN201610101031 A CN 201610101031A CN 105760908 A CN105760908 A CN 105760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gnition instruction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serv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1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0908B (zh
Inventor
卢强
马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010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0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0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09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3578 priority patent/WO201714393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0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0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包括: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所述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所述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智能卡的识别能力能动态的调整,此外,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卡已经在电信、交通、金融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卡的种类和版本也不断更新。
终端与智能卡通过指令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现有终端对智能卡进行识别时通过客户端固定的识别指令,当有新的卡片需要识别时,客户端因为没有新卡的识别指令,就无法进行识别,如果要支持新卡操作,就必须升级客户端程序,程序繁琐,无法满足动态识别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满足智能卡识别能力的动态调整。
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所述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
将所述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一种智能卡识别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拉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读取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所述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上述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通过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对智能卡进行识别,而不是将识别指令固化在客户端中,服务器中的识别指令和识别信息可以动态的更新,从而保证对智能卡的识别能力也能动态的调整。
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发送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所述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识别指令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所述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上述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发送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通过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对智能卡进行识别,而不是将识别指令固化在客户端中,服务器中的识别指令和识别信息可以动态的更新,从而保证对智能卡的识别能力也能动态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的方法、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运行的应用环境图。该应用环境包括终端110、服务器120、卡片130。终端110、服务器120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终端110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110可通过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连接方式或蓝牙连接方式或WIFI连接方式或其它无线连接方式与卡片130通信,支持终端对卡片130进行识别等操作,卡片130为支持识别指令的卡片,如公交卡、加油卡等。服务器120可以响应终端110发送的识别数据拉取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的终端110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该终端11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存储介质、内存、网络接口、显示屏幕、输入设备。其中,终端110的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包括智能卡识别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适用于终端的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终端110的运行。终端110中的图形处理单元用于至少提供显示界面的绘制能力,内存为存储介质中的智能卡识别的装置的运行提供环境,网络接口用于与服务器120进行网络通信,与智能卡进行无线通信,如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120,接收服务器120返回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接收智能卡的读取结果等。显示屏幕用于显示应用界面等,如显示识别结果界面等,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或数据等。终端110带触摸屏,显示屏幕和输入设备可为触摸屏。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的服务器120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该服务器12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介质、内存和网络接口。其中,该后台服务器120的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如存储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等,该装置用于实现一种适用于服务器120的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服务器120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服务器120的运行。该服务器120的内存为存储介质中的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的运行提供环境。该服务器120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110通过网络连接通信,比如接收终端110发送的请求以及向终端110返回数据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以应用于上述应用环境中的终端来举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识别指令是对智能卡进行识别的指令,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不同版本的智能卡的识别指令可能不同,服务器中存储了各个类型和各个版本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随着智能卡类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智能卡版本的更新而更新。可由智能卡的厂家更新智能卡后通过提交申请的方式自行录入服务器中存储,或由服务器管理员验证后进行录入。识别指令可以遵循不同的协议,如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或智能卡厂商自编写的根据智能卡的结构进行识别的指令。每一条识别指令都有对应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用于验证识别指令是否可以正确识别智能卡,验证时比较根据识别指令从智能卡读取的结果和识别信息,如果匹配则为验证成功,智能卡识别成功,如果不匹配则说明识别指令不能识别智能卡。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可以为服务器中当前存储的全部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也可为通过筛选条件进行筛选后部分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形成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筛选条件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如版本信息、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具体的,APDU(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是智能卡与智能卡读卡器之间传送的信息单元,APDU指令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卡操作,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正则表达式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符合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例如,根据识别指令从智能卡读取的结果为一串字符“ABCDEF...9000”,而识别成功的标准为只要返回的字符串是以“9000”结尾的,就代表识别成功,则这条标准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就是“9000$”。通过正则表达式可以将多种符合条件的结果简化为单个字符串,降低了匹配条件占用的空间,简单方便的对智能卡读取的结果进行验证,判断智能卡是否识别成功。
步骤S220,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所述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
具体的,当需要对智能卡进行操作时,可将智能卡与终端贴近保持近距离,如将智能卡贴在终端的NFC感应区,通过终端自带的NFC近场通信技术或其它近距离通信技术识别智能卡并与智能卡进行数据交换。对智能卡进行操作前,终端需要先识别智能卡,只有识别成功的智能卡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终端的客户端程序可以通过系统接收贴卡事件通知,一旦接收到贴卡事件时表示需要对贴近的智能卡进行识别。通过从服务器拉取的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第一识别指令集中存在至少一条识别指令,当第一识别指令集中存在多条识别指令时,依次获取第一条识别指令,循环读取智能卡,对于每一条识别指令都有智能卡返回的对应的读取结果。读取智能卡时,可通过循环调用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读取,每次传入不同的识别指令,不同智能卡的识别指令不同,一般智能卡的识别指令是请求读取智能卡的发行方基本数据文件。如果传入的识别指令能正确读取智能卡,则会返回正确的读取结果,如返回代表卡片发行方基本数据文件的一串字符串,类似“ABCDE.....DFC890989000”,如果传入的识别指令不适用于智能卡,则会返回错误的读取结果或返回读取失败信息。
步骤S230,将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具体的,每一条识别指令都有对应的识别信息,根据当前执行的识别指令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获取对应的识别信息,将读取结果与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匹配是指相同或相应,根据识别信息的具体内容决定匹配规则。如识别信息为“9000$”,表示识别成功的标准为返回的字符串是以“9000”结尾的,如果返回的读取结果为字符“ABCDEF...9000”,是以“9000”结尾的,就代表匹配成功。以正则表达式为识别信息时,可通过JAVA正则表达式匹配的接口,传入读取结果和正则表达式即可得到匹配成功结果,快速方便。如果匹配失败,则说明传入的识别指令不适用于智能卡导致读取结果不能与正确的识别信息匹配,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或继续向服务器拉取其它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通过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对智能卡进行识别,而不是将识别指令固化在客户端中,服务器中的识别指令和识别信息可以动态的更新,从而保证对智能卡的识别能力也能动态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0包括:判断第一应用是否为登录状态,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如果是,则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下发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只要用户登录了第一应用就会自动从服务器拉取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不需要额外定时,并且可将智能卡的识别功能设置在第一应用中,不需要额外开发专门用来识别智能卡的应用。其中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的服务器也可以为第一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使得在对智能卡进行识别时可利用第一应用的服务器中存储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如好友关系、用户资料等对识别的权限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的用户才能对智能卡进行识别。如在第一应用中将用户信息与智能卡进行绑定,在发送识别数据位取请求时可携带用户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0包括: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从服务器拉取与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同一地区发行的智能卡一般型号相同或相似,其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也相同或相似,可按照位置信息将服务器中存储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进行区分。从而在接收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时,根据位置信息从服务器获取与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比如北京地区的终端请求识别数据时,只下发北京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提高了识别指令下发的针对性,可减少读取智能卡的循环次数,提高智能卡识别的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0包括: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以使服务器判断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返回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指令版本标识用于标识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的版本,每当识别指令变更或增加或删除时,需要同时更新服务器上存储的识别指令集列表、识别信息集列表和版本号,版本号的修改方式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如版本号从初始值开始以自增的方式修改。且在发送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时同时发送其对应的指令版本标识,终端收到指令版本标识后进行存储,在下次请求识别数据时携带终端指令版本标识,如果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与服务器当前的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则说明识别指令并没有变更,只需要返回提示信息即可。如果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与服务器当前的指令版本标识不相同,则需要返回服务器当前的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通过指令版本标识判断是否需要发送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可避免无更新时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的重复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10之后,还包括:删除终端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之前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将之前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进行删除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与第一识别指令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之间重复的指令和信息占用终端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是旧的识别指令和识别信息,对它进行删除后,则对旧的智能卡无法识别,可及时提醒用户对智能卡进行升级和更换,使得智能卡的识别功能针对旧卡也能灵活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应用于上述应用环境中的服务器来举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识别指令是对智能卡进行识别的指令,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不同版本的智能卡的识别指令可能不同,服务器中存储了各个类型和各个版本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随着智能卡类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智能卡版本的更新而更新。可由智能卡的厂家更新智能卡后通过提交申请的方式自行录入服务器中存储,或由服务器管理员验证后进行录入。每一条识别指令都有对应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用于验证识别指令是否可以正确识别智能卡,验证时比较根据识别指令从智能卡读取的结果和识别信息,如果匹配则为验证成功,智能卡识别成功,如果不匹配则说明识别指令不能识别智能卡。
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中可包括筛选条件信息,如版本信息、地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服务器根据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携带的信息对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筛选得到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如果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中不包括筛选条件信息,则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可以为服务器中当前存储的全部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
步骤S320,发送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具体的,发送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至终端,终端通过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第一识别指令集中存在至少一条识别指令,当第一识别指令集中存在多条识别指令时,依次获取第一条识别指令,循环读取智能卡,对于每一条识别指令都有智能卡返回的对应的读取结果。读取智能卡时,可通过循环调用系统提供的接口进行读取,每次传入不同的识别指令,不同智能卡的识别指令不同,一般智能卡的识别指令是请求读取智能卡的发行方基本数据文件。如果传入的识别指令能正确读取智能卡,则会返回正确的读取结果,如返回代表卡片发行方基本数据文件的一串字符串,类似“ABCDE.....DFC890989000”,如果传入的识别指令不适用于智能卡,则会返回错误的读取结果或返回读取失败信息。
每一条识别指令都有对应的识别信息,根据当前执行的识别指令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获取对应的识别信息,将读取结果与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匹配是指相同或相应,根据识别信息的具体内容决定匹配规则。如识别信息为“9000$”,表示识别成功的标准为返回的字符串是以“9000”结尾的,如果返回的读取结果为字符“ABCDEF...9000”,是以“9000”结尾的,就代表匹配成功。以正则表达式为识别信息时,可通过JAVA正则表达式匹配的接口,传入读取结果和正则表达式即可得到匹配成功结果,快速方便。如果匹配失败,则说明传入的识别指令不适用于智能卡导致读取结果不能与正确的识别信息匹配,终端产生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或服务器继续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发送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通过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对智能卡进行识别,而不是将识别指令固化在客户端中,服务器中的识别指令和识别信息可以动态的更新,从而保证对智能卡的识别能力也能动态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具体的,APDU(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是智能卡与智能卡读卡器之间传送的信息单元,APDU指令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卡操作,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正则表达式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符合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例如,根据识别指令从智能卡读取的结果为一串字符“ABCDEF...9000”,而识别成功的标准为只要返回的字符串是以“9000”结尾的,就代表识别成功,则这条标准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就是“9000$”。通过正则表达式可以将多种符合条件的结果简化为单个字符串,降低了匹配条件占用的空间,能使终端简单方便的对智能卡读取的结果进行验证,判断智能卡是否识别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为第一应用服务器,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为用户成功登录所述第一应用的消息。
具体的,只要用户登录了第一应用,产生用户成功登录第一应用的消息,服务器就会发送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不需要额外定时,并且可将智能卡的识别功能设置在第一应用中,不需要额外开发专门用来识别智能卡的应用。其中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的服务器为第一应用对应的服务器,使得在对智能卡进行识别时可利用第一应用的服务器中存储的第一应用的数据,如好友关系、用户资料等对识别的权限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的用户才能对智能卡进行识别。如在第一应用服务器中存储用户信息与智能卡的绑定关系,在接收到用户成功登录第一应用的消息后,获取用户信息,判断获取的用户信息是否存在绑定的智能卡,如果存在绑定的智能卡,则获取绑定的智能卡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发送,如果不存在绑定的智能卡,则发送无权限识别智能卡的信息提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存在绑定的智能卡,但是用户的好友存在绑定的智能卡,则获取用户的好友绑定的智能卡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位置信息,步骤S310包括:根据终端位置信息查找匹配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同一地区发行的智能卡一般型号相同或相似,其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也相同或相似,可按照位置信息将服务器中存储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进行区分。从而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中的位置信息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比如北京地区的终端请求识别数据时,只下发北京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提高了识别指令下发的针对性,可减少读取智能卡的循环次数,提高智能卡识别的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步骤S310包括:判断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生成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获取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指令版本标识用于标识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的版本,每当识别指令变更或增加或删除时,服务器同时更新存储的识别指令集列表、识别信息集列表和版本号,版本号的修改方式可根据需要自定义,如版本号从初始值开始以自增的方式修改。且在发送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时同时发送其对应的指令版本标识,终端收到指令版本标识后进行存储,在下次请求识别数据时携带终端指令版本标识,如果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与服务器当前的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则说明识别指令并没有变更,只需要返回提示信息即可。如果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与服务器当前的指令版本标识不相同,则服务器返回当前的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通过指令版本标识判断是否需要发送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可避免无更新时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的重复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10之前,还包括:获取服务器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删除第二识别指令集中过期的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生成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具体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中存在过期的识别指令和识别信息,对其进行删除后,能及时停止对旧的智能卡的识别,从而及时提醒用户对旧的智能卡进行升级和更换,使得智能卡的识别功能针对旧卡能灵活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卡识别的装置,包括:
拉取模块410,用于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读取模块420,用于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
识别模块430,用于将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在一个实施例中,拉取模块410还用于判断第一应用是否为登录状态,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如果是,则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下发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拉取模块410还用于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从服务器拉取与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拉取模块410还用于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以使服务器判断所述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返回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装置还包括:
删除模块440,用于删除终端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之前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510,用于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发送模块520,用于发送第一识别指令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为第一应用服务器,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为用户成功登录所述第一应用的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0还用于根据终端位置信息查找匹配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获取模块510还用于判断所述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生成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获取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删除模块530,用于获取服务器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删除第二识别指令集中过期的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生成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中,并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智能卡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所述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
将所述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所述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的步骤包括:
判断第一应用是否为登录状态,所述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
如果是,则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下发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的步骤包括:
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服务器拉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的步骤包括:
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以使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返回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删除终端在拉取所述第一识别指令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之前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
7.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发送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所述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所述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为第一应用服务器,所述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为用户成功登录所述第一应用的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位置信息查找匹配的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识别信息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所述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生成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获取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服务器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删除所述第二识别指令集中过期的识别指令和对应的识别信息,生成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13.一种智能卡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拉取模块,用于从服务器拉取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读取模块,用于接收智能卡识别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所述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读取结果与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指令为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指令,所述识别信息为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取模块还用于判断第一应用是否为登录状态,所述第一应用包括社交应用和/或即时通信应用,如果是,则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下发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服务器拉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取模块还用于发送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至服务器,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包括终端指令版本标识,以使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终端指令版本标识是否与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提示信息,如果不同,则返回服务器指令版本标识对应的识别指令集和识别信息集。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终端在拉取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之前存储的第二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集。
19.一种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识别数据拉取请求,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拉取请求获取匹配的第一识别指令集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集;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识别指令和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识别指令集中的识别指令读取智能卡,得到对应的读取结果,将所述读取结果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集中对应的识别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智能卡识别成功。
CN201610101031.5A 2016-02-24 2016-02-24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760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1031.5A CN105760908B (zh) 2016-02-24 2016-02-24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CT/CN2017/073578 WO2017143931A1 (zh) 2016-02-24 2017-02-15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及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01031.5A CN105760908B (zh) 2016-02-24 2016-02-24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0908A true CN105760908A (zh) 2016-07-13
CN105760908B CN105760908B (zh) 2019-02-01

Family

ID=56331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1031.5A Active CN105760908B (zh) 2016-02-24 2016-02-24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0908B (zh)
WO (1) WO20171439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931A1 (zh) * 2016-02-24 2017-08-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及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
CN112492337A (zh) * 2020-11-26 2021-03-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6998A (zh) * 2002-05-10 2003-11-19 斯伦贝谢神码(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卡更换方法及其更换系统
CN101577906A (zh) * 2009-06-12 2009-11-11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机卡安全认证的智能卡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4110B (zh) * 2011-04-15 2014-03-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Sd智能卡的识别与驱动加载方法及系统
CN105228125A (zh) * 2014-05-27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动态绑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760908B (zh) * 2016-02-24 2019-02-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6998A (zh) * 2002-05-10 2003-11-19 斯伦贝谢神码(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卡更换方法及其更换系统
CN101577906A (zh) * 2009-06-12 2009-11-11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机卡安全认证的智能卡及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3931A1 (zh) * 2016-02-24 2017-08-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及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
CN112492337A (zh) * 2020-11-26 2021-03-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492337B (zh) * 2020-11-26 2023-05-23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43931A1 (zh) 2017-08-31
CN105760908B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0032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yncing to mobile devices
CN101061500B (zh) 在近程通信中提供动态产品信息的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20326847A1 (en) Secure tag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N110113247B (zh) 富媒体信息收发系统、发送、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123750B (zh) 便于推送内容的后台处理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EP2667519A1 (en)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CN103765423A (zh) 收集与本地存储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事务数据
CN105933888A (zh) 一种基于NFC的eSIM卡烧录方法及装置
CN101765096A (zh) 定购关系查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19263A (zh) 信息存储方法和装置
US20140172532A1 (en) Optimal utilization of coupons
US928646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login
US20070162413A1 (en) Portal site providing system, and server, method, and program used for the same
KR100712314B1 (ko)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의 판매 방법 및 상기 판매 방법이채용된 관리 서버
CN107203576A (zh) 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TWI614626B (zh) 資訊處理裝置、伺服器裝置及資訊處理系統
CN105760908A (zh)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023073A (zh) 一种资源的推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450718A (zh) 界面更新方法及客户端
KR20210007155A (ko) 사용자의 구독을 관리하는 네트워크 서버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CN109299124A (zh) 用于更新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43468B (zh) 计费、资费更新、提供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US20050220343A1 (en) Automatic character code recognition/display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using mobile telephone
CN116566994A (zh) 区块链之间的跨链数据传输方法和区块链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59470A (zh) 一种账号信息的推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7

Address after: 518057 Tencent Building, No. 1 High-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35 floors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 518000, East 403 room, SE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enxing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Fut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