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8371A -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8371A
CN105758371A CN201510524419.1A CN201510524419A CN105758371A CN 105758371 A CN105758371 A CN 105758371A CN 201510524419 A CN201510524419 A CN 201510524419A CN 105758371 A CN105758371 A CN 105758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main
countershaft
pedestal
surv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44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8371B (zh
Inventor
刘浏
范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5244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8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8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8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8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8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Abstract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上设有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一号主观测装置,在一号主观测装置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在副轴上固定有一号副观测装置;一号主观测线和一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测量精确、操作方便,外界环境对于电子系统的不利影响大大减少。测量时,无需再测量温度、气压、湿度等大气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锻件,一般指在10MN液压机或者50kN锻锤上用钢锭锻造的大锻件,轴类零件一般在5吨以上,盘类零件一般在2吨以上,采用自由锻工艺,是制造重大装备的核心部件。大锻件锻造时,材料和能源消耗巨大,控制锻件尺寸对于控制质量、降低成本有重大意义。高温锻件的测量难点在于其大尺寸、1000℃左右的高温、发光强烈、锻压车间环境极其恶劣等。
目前,国内外的锻压厂,普遍采用接触式测量。就是大锻件在高温状态离开锻压机,转移至测量工位,工人操作卡钳、量杆等直接接触高温锻件,肉眼读数。在高温状态下,如此测量,劳动条件已经不是恶劣,而是危险。而且测量数据太少,测量效率低、精度差。显然,接触式测量,对于高温锻件,并不适宜。
高温锻件的非接触式测量,是发展重点。包括激光束投射法(需要一个高精度的长导轨引导激光测量大锻件)、CCD图像测量法、激光扫描法。目前主要发展后两者。CCD图像检测,信息量大,测量效率高,但是容易被干扰,受CCD相机景深限制,图像匹配困难,需要现场标定。激光测距,则存在电子系统对环境要求较高,锻件高温直接影响测距精度等问题。有些公开报道的外国商品,其技术指标、环境适应性尚不明确,国内没有采用的报道。而且价格太高。根据聂绍珉、李树奎发表在《金属加工·热加工》2008年11期的《大锻件热态在线尺寸测量研究综述》,各企业基本采用人工方法测量,我国的大锻件测量基本处于空白,企业急需,愿意付出。上述技术问题,可见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李哲林博士论文《基于CCD的长轴类高温大锻件的三维尺寸测量的研究》,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田志松博士论文《大锻件在线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王邦国博士论文《锻件热态几何参数视觉测量系统研究》。
测距在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测距原理,可以分为三角法、脉冲法、相位法。三角法是一束激光照射到物体上,部分漫反射激光经过棱镜在光电探测设备上成像。三角法在应用上有很多定位参数要求,在测量设备标定上非常繁琐而且费时,实测时若系统中某项参数无法准确得到,将使得测量数据产生误差。当测量设备有微小变动时,系统中每项参数都必须重新标定。见许智钦孙长库编著,《3D逆向工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16。
何保喜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之《全站仪测量技术》第二章第二节,介绍了目前全站仪的测距原理,主要是脉冲法、相位法测距,都需要对应的复杂的电子系统。脉冲法测距,直接测定测距仪发出的脉冲往返被测距离的时间。根据叶晓明、凌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之《全站仪原理误差》p8,用于计时的时钟频率即便有极微小的误差,也会导致很大的测量误差。比如时钟频率为100MHz,即便有±1Hz的频率误差,测距误差也将达到±1.5m。所以脉冲法测量精度低,主要用于远程低精度测量。相位法测距,其原理是通过测量连续的调制信号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产生的相位变化来间接测定传播时间,从而求得传播距离。相位法测距,涉及复杂的控制和运算,比如测尺转换和控制、光路转换控制,减光自动控制,测相节奏(时序控制)、相位距离换算、粗精尺距离衔接运算等等(见叶晓明、凌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之《全站仪原理误差》p15)。测量的电子系统远比脉冲法复杂。由此会导致很多问题。叶晓明、凌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之《全站仪原理误差》p42第3章进行了分析,比如电路中的同频光电窜扰信号导致的周期误差,内部石英晶体振荡器受温度影响导致的误差。李广云、李宗春主编,测绘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之《工业测量系统原理与应用》p134,也提及实际测距频率和设计频率不一致导致的测距误差问题。
有一个问题对测距精度至关重要,无论脉冲测距或者相位测距,其测距精度都取决于对大气中的光速的精确测量。而实际测量过程中,光速受到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情况影响,需要事先测量这些气象参数,并进行相关的气象改正。根据李泽球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之《全站仪测量技术》p22,全站仪的气象改正还与该全站仪所用测距光波的波长有关。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有些全站仪,在望远镜内集成CCD数字相机,CCD相机事先标识好望远镜中心。望远镜的水平回转和俯仰,各由一套伺服电机及中间传动机构驱动,或者由压电陶瓷直接驱动。使用时,全站仪望远镜先进行扫描以拍摄到合作目标。然后图像处理,确定望远镜中心和目标影像中心两者相对位置。之后望远镜自动水平回转和俯仰,使得望远镜中心和目标影像中心重合。由此,实现自动识别、照准目标。而且,望远镜以自动驱动调焦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调焦。具有该功能的全站仪,也称测量机器人。详见何保喜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之《全站仪测量技术》第二章第五节,p38-p39。另见梅文胜、杨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之《测量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第2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量精确、操作方便的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一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一号主观测装置,一号主观测装置为一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一号主观测线,一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一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一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一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一号副观测装置,一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一号副观测线,一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一号主观测线和一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手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二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二号主观测装置,二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二号主观测线,二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二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二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二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二号副观测装置,二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二号副观测线,二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二号主观测线和二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手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三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三号主观测装置,三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三号主观测线,三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三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三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三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三号副观测装置,三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三号副观测线,三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三号主观测线和三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和主横轴的旋转为手动,副轴的旋转为电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四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四号主观测装置,四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光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四号主观测线,四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四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四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四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四号副观测装置,四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四号副观测线,四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四号主观测线和四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手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五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五号主观测装置,五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五号主观测线,五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五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五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五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五号副观测装置,五号副观测装置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五号副观测线,五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五号主观测线和五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手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六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六号主观测装置,六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六号主观测线,六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六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六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六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六号副观测装置,六号副观测装置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六号副观测线,六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六号主观测线和六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和主横轴的旋转为手动,副轴的旋转为电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七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七号主观测装置,七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七号主观测线,七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七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七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七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七号副观测装置,七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七号副观测线,七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七号主观测线和七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支架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手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八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八号主观测装置,八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八号主观测线,八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八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八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八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八号副观测装置,八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八号副观测线,八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八号主观测线和八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支架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和主横轴的旋转为手动,副轴的旋转为电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九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九号主观测装置,九号主观测装置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九号主观测线,九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九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九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九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九号副观测装置,九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九号副观测线,九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九号主观测线和九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电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十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十号主观测装置,十号主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号主观测线,十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十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十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十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十号副观测装置,十号副观测装置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十号副观测线,十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十号主观测线和十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电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技术方案之十一如下:本发明采取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水平回转平台、支架和竖轴,支架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上,竖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处于基座上且围绕竖轴的轴心线旋转,支架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主横轴的轴心线与竖轴的轴心线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上固定有十一号主观测装置,十一号主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一号主观测线,十一号主观测线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的轴心线,在十一号主观测装置上设置连杆,连杆的轴心线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十一号主观测线,在连杆上设有轴架,轴架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副轴的轴心线与十一号主观测线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上固定有十一号副观测装置,十一号副观测装置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一号副观测线,十一号副观测线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的轴心线,十一号主观测线和十一号副观测线处于同一平面;竖轴与水平回转平台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在主横轴和支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在副轴和轴架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上述水平回转平台、主横轴和副轴的旋转均为电动。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采用望远镜、内置CCD数字相机望远镜、共轴激光器望远镜或激光器作为测量元件,测量精确、操作方便,外界环境对于电子系统的不利影响大大减少。现有的脉冲法、相位法,是根据光的速度和往返时间来测距,而大气中光速会受温度、气压、湿度的影响,本发明的测距过程和光速无关,测量时,就无需再测量温度、气压、湿度等大气情况,不再需要在测量前对仪器进行气象修正,使本高温锻件测量设备的电子系统得到简化。而且光电测距系统检定,得到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简易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简易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2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简易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简易侧视图。
图13是实施例4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5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简易侧视图。
图16是实施例5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6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简易侧视图。
图19是实施例6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7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简易侧视图。
图22是实施例7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8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简易侧视图。
图25是实施例8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9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7是图26的简易侧视图。
图28是实施例9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29是实施例10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30是图29的简易侧视图。
图31是实施例10测量角度示意图。
图32是实施例11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33是图32的简易侧视图。
图34是实施例11测量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及图2至图4,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一号主观测装置6-1,一号主观测装置6-1为一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一号主观测线6-1a,一号主观测线6-1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一号主观测装置6-1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一号主观测线6-1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一号主观测线6-1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一号副观测装置7-1,一号副观测装置7-1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一号副观测线7-1a,一号副观测线7-1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一号主观测线6-1a和一号副观测线7-1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一号主观测线6-1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一号副观测线7-1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一号主观测装置6-1和一号副观测装置7-1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一号主观测装置6-1作俯仰,一号主观测装置6-1通过连杆13带动一号副观测装置7-1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一号副观测装置7-1转动,一号主观测线6-1a和一号副观测线7-1a处于同一平面,一号副观测线7-1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一号主观测线6-1a和一号副观测线7-1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横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一号主观测装置6-1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测量员人工操作一号副观测装置7-1,直至肉眼观察到一号副观测装置7-1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点出现在一号主观测线6-1a上,此时,一号主观测线6-1a和一号副观测线7-1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上述测量,确定该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获得高温锻件外观尺寸。
实施例2
见图1及图5至图7,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二号主观测装置6-2,二号主观测装置6-2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二号主观测线6-2a,二号主观测线6-2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二号主观测装置6-2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二号主观测线6-2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二号主观测线6-2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二号副观测装置7-2,二号副观测装置7-2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二号副观测线7-2a,二号副观测线7-2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二号主观测线6-2a和二号副观测线7-2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二号主观测线6-2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二号副观测线7-2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二号主观测装置6-2和二号副观测装置7-2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二号主观测装置6-2作俯仰,二号主观测装置6-2通过连杆13带动二号副观测装置7-2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二号副观测装置7-2转动,二号主观测线6-2a和二号副观测线7-2a处于同一平面,二号副观测线7-2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二号主观测线6-2a和二号副观测线7-2a能在被测点交会。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横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该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二号主观测装置6-2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测量员人工操作二号副观测装置7-2,直至肉眼在二号主观测装置6-2的CCD数字相机上观察到二号副观测装置7-2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点出现在二号主观测线6-2a上,此时,二号主观测线6-2a和二号副观测线7-2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3
见图1及图8至图10,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三号主观测装置6-3,三号主观测装置6-3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三号主观测线6-3a,三号主观测线6-3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三号主观测装置6-3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三号主观测线6-3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三号主观测线6-3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三号副观测装置7-3,三号副观测装置7-3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三号副观测线7-3a,三号副观测线7-3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三号主观测线6-3a和三号副观测线7-3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三号主观测线6-3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三号副观测线7-3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三号主观测装置6-3和三号副观测装置7-3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三号主观测装置6-3作俯仰,三号主观测装置6-3通过连杆13带动三号副观测装置7-3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三号副观测装置7-3转动,三号主观测线6-3a和三号副观测线7-3a处于同一平面,三号副观测线7-3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三号主观测线6-3a和三号副观测线7-3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和主横轴5的旋转为手动,副轴8的旋转由电机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或超声电机。
该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三号主观测装置6-3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电机驱动三号副观测装置7-3,直至三号主观测装置6-3的CCD数字相机观察到三号副观测装置7-3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点出现在三号主观测线6-3a上,此时,三号主观测线6-3a和三号副观测线7-3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各测站点的单台设备,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获得高温锻件外观尺寸。
实施例4
见图1及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四号主观测装置6-4,四号主观测装置6-4为一内置光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四号主观测线6-4a,四号主观测线6-4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四号主观测装置6-4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四号主观测线6-4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四号主观测线6-4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四号副观测装置7-4,四号副观测装置7-4为一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四号副观测线7-4a,四号副观测线7-4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四号主观测线6-4a和四号副观测线7-4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四号主观测线6-4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四号副观测线7-4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四号主观测装置6-4和四号副观测装置7-4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四号主观测装置6-4作俯仰,四号主观测装置6-4通过连杆13带动四号副观测装置7-4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四号副观测装置7-4转动,四号主观测线6-4a和四号副观测线7-4a处于同一平面,四号副观测线7-4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四号主观测线6-4a和四号副观测线7-4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横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四号主观测装置6-4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四号主观测装置6-4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到该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人工驱动四号副观测装置7-4,直至肉眼观察到绿色激光照射点出现在四号副观测线7-4a上。此时,四号主观测线6-4a和四号副观测线7-4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5
见图1及图13至图16,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五号主观测装置6-5,五号主观测装置6-5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五号主观测线6-5a,五号主观测线6-5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五号主观测装置6-5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五号主观测线6-5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五号主观测线6-5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五号副观测装置7-5,五号副观测装置7-5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五号副观测线7-5a,五号副观测线7-5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五号主观测线6-5a和五号副观测线7-5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五号主观测线6-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五号副观测线7-5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五号主观测装置6-5和五号副观测装置7-5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五号主观测装置6-5作俯仰,五号主观测装置6-5通过连杆13带动五号副观测装置7-5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五号副观测装置7-5转动,五号主观测线6-5a和五号副观测线7-5a处于同一平面,五号副观测线7-5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五号主观测线6-5a和五号副观测线7-5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五号主观测装置6-5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五号主观测装置6-5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到该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人工驱动五号副观测装置7-5,直至肉眼在五号副观测装置7-5的CCD数字相机上观察到绿色激光照射点出现在五号副观测线7-5a上,此时,五号主观测线6-5a和五号副观测线7-5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6
见图1及图16至图19,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六号主观测装置6-6,六号主观测装置6-6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六号主观测线6-6a,六号主观测线6-6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六号主观测装置6-6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六号主观测线6-6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六号主观测线6-6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六号副观测装置7-6,六号副观测装置7-6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六号副观测线7-6a,六号副观测线7-6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六号主观测线6-6a和六号副观测线7-6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六号主观测线6-6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六号副观测线7-6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六号主观测装置6-6和六号副观测装置7-6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六号主观测装置6-6作俯仰,六号主观测装置6-6通过连杆13带动六号副观测装置7-6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六号副观测装置7-6转动,六号主观测线6-6a和六号副观测线7-6a处于同一平面,六号副观测线7-6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六号主观测线6-6a和六号副观测线7-6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和主横轴5的旋转为手动,副轴8的旋转由电机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或超声电机。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的测量装置的六号主观测装置6-6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六号主观测装置6-6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到该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电机驱动六号副观测装置7-6,直至六号副观测装置7-6的CCD数字相机观察到绿色激光照射点出现在六号副观测线7-6a上,此时,六号主观测线6-6a和六号副观测线7-6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7
见图1及图19至图22,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七号主观测装置6-7,七号主观测装置6-7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七号主观测线6-7a,七号主观测线6-7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七号主观测装置6-7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七号主观测线6-7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七号主观测线6-7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七号副观测装置7-7,七号副观测装置7-7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七号副观测线7-7a,七号副观测线7-7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七号主观测线6-7a和七号副观测线7-7a处于同一平面。支架4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14。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七号主观测线6-7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七号副观测线7-7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七号主观测装置6-7和七号副观测装置7-7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七号主观测装置6-7作俯仰,七号主观测装置6-7通过连杆13带动七号副观测装置7-7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七号副观测装置7-7转动,七号主观测线6-7a和七号副观测线7-7a处于同一平面,七号副观测线7-7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七号主观测线6-7a和七号副观测线7-7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的旋转均为手动。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的七号主观测装置6-7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七号主观测装置6-7发出的绿色激光照射到该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人工驱动七号副观测装置7-7,直至肉眼在CCD数字相机14上只观测到一个绿色激光点,说明七号主观测装置6-7发出的绿色激光和七号副观测装置7-7发出的绿色激光射向同一点,此时,七号主观测线6-7a和七号副观测线7-7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8
见图1图22至图25,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八号主观测装置6-8,八号主观测装置6-8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八号主观测线6-8a,八号主观测线6-8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八号主观测装置6-8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八号主观测线6-8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八号主观测线6-8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八号副观测装置7-8,八号副观测装置7-8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八号副观测线7-8a,八号副观测线7-8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八号主观测线6-8a和八号副观测线7-8a处于同一平面。支架4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14。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八号主观测线6-8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八号副观测线7-8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八号主观测装置6-8和八号副观测装置7-8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八号主观测装置6-8作俯仰,八号主观测装置6-8通过连杆13带动八号副观测装置7-8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八号副观测装置7-8转动,八号主观测线6-8a和八号副观测线7-8a处于同一平面,八号副观测线7-8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八号主观测线6-8a和八号副观测线7-8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的旋转为手动,主横轴5的旋转为手动,副轴8的旋转由电机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或超声电机。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测量员先操作原点测站点上的测量装置,将该测量装置的八号主观测装置6-8人工瞄准高温锻件上某点,绿色激光照射到该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电机驱动八号副观测装置7-8,直至肉眼在CCD数字相机14上只观测到一个绿色激光点,说明八号主观测装置6-8发出的绿色激光和八号副观测装置7-8发出的绿色激光射向同一点,此时,八号主观测线6-8a和八号副观测线7-8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测量员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9
见图1图26至图28,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九号主观测装置6-9,九号主观测装置6-9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九号主观测线6-9a,九号主观测线6-9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九号主观测装置6-9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九号主观测线6-9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九号主观测线6-9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九号副观测装置7-9,九号副观测装置7-9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九号副观测线7-9a,九号副观测线7-9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九号主观测线6-9a和九号副观测线7-9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九号主观测线6-9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九号副观测线7-9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九号主观测装置6-9和九号副观测装置7-9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九号主观测装置6-9作俯仰,九号主观测装置6-9通过连杆13带动九号副观测装置7-9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九号副观测装置7-9转动,九号主观测线6-9a和九号副观测线7-9a处于同一平面,九号副观测线7-9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九号主观测线6-9a和九号副观测线7-9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各由电机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或超声电机。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原点测站点的的测量装置按照事先给定的范围,水平回转平台2由电机驱动,主横轴5由电机驱动,使得九号主观测装置6-9处于初始的水平回转位置和俯仰位置,对准高温锻件上某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电机驱动九号副观测装置7-9,直至九号主观测装置6-9的CCD数字相机在主观测线6-9a上观测到九号副观测装置7-9发出的绿色激光点,此时,九号主观测线6-9a和九号副观测线7-9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然后水平回转平台2由电机驱动转动一个角度,主横轴5由电机驱动转动一个角度,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10
见图1图29至图31,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十号主观测装置6-10,十号主观测装置6-10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号主观测线6-10a,十号主观测线6-10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十号主观测装置6-10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十号主观测线6-10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十号主观测线6-10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十号副观测装置7-10,十号副观测装置7-10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十号副观测线7-10a,十号副观测线7-10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十号主观测线6-10a和十号副观测线7-10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十号主观测线6-10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十号副观测线7-10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十号主观测装置6-10和十号副观测装置7-10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十号主观测装置6-10作俯仰,十号主观测装置6-10通过连杆13带动十号副观测装置7-10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十号副观测装置7-10转动,十号主观测线6-10a和十号副观测线7-10a处于同一平面,十号副观测线7-10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十号主观测线6-10a和十号副观测线7-10a能在被测点交会。
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横轴8的旋转各由电机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或超声电机。
本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原点测站点的的测量装置按照事先给定的范围,水平回转平台2由电机驱动,主横轴5由电机驱动,使得十号主观测装置6-10处于初始的水平回转位置和俯仰位置,对准高温锻件上某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电机驱动十号副观测装置7-10,直至十号副观测装置7-10的CCD数字相机观测到十号主观测装置6-10发出的绿色激光点出现在十号副观测线7-10a上,此时,十号主观测线6-10a和十号副观测线7-10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然后水平回转平台2由电机驱动转动一个角度,主横轴5由电机驱动转动一个角度,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实施例11
见图1图32至图34,本实施例采取在高温锻件A的周围设置2个测站点B,测站点的数量决定于高温锻件A的形状复杂程度和体积大小。选择其中一个测站点为原点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事先得到确认。
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和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处于同一平面。支架4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14。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
水平度盘3用于测量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用于测量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之间的夹角即垂直角α的大小,副度盘12用于测量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之间的夹角即摆角β的大小。
在水平回转平台2的作用下,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和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能同步水平回转。主横轴5的旋转能带动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作俯仰,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通过连杆13带动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作俯仰,副轴8的旋转带动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转动,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和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处于同一平面,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在上述平面中转动,由此,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和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能在被测点交会。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横轴8的旋转各由电机驱动,电机是伺服电机或超声电机。
该测量装置还具有电源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讯接口、及显示屏、键盘等。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过程如下:在每个测站点上设置一个水平的隔震平台,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隔震平台上对中整平,各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测量,均以正北方向为零位,顺时针增加。
原点测站点的的测量装置按照事先给定的范围,水平回转平台2由电机驱动,主横轴5由电机驱动,使得九号主观测装置6-9处于初始的水平回转位置和俯仰位置,对准高温锻件上某点,水平度盘3给出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主度盘11给出垂直角α的值。之后电机驱动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直至CCD数字相机14上只观测到一个绿色激光点,说明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发出的绿色激光和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发出的绿色激光射向同一点,此时,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和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交会于该点,副度盘12给出摆角β的值,完成该点测量。根据摆角β的值、已知的主交点与副交点之间的距离h的值,通过数据处理部分获得该点与该测量装置主交点之间的距离S的值。再结合水平回转平台2的回转角度以及垂直角α,即可确定该点相对主交点即原点测站点的坐标。然后水平回转平台2由电机驱动转动一个角度,主横轴5由电机驱动转动一个角度,重复上述操作,对高温锻件上另外一点进行测量,确定另外一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
对各测站点的测量装置重复上述操作,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各测站点的坐标。经数据处理,获得高温锻件上若干点相对原点测站点的坐标,从而确定高温锻件的外观尺寸。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内置CCD数字相机望远镜,可见何保喜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之《全站仪测量技术》第二章。另见梅文胜、杨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之《测量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第2章。

Claims (11)

1.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一号主观测装置(6-1),一号主观测装置(6-1)为一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一号主观测线(6-1a),一号主观测线(6-1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一号主观测装置(6-1)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一号主观测线(6-1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一号主观测线(6-1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一号副观测装置(7-1),一号副观测装置(7-1)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一号副观测线(7-1a),一号副观测线(7-1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一号主观测线(6-1a)和一号副观测线(7-1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2.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二号主观测装置(6-2),二号主观测装置(6-2)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二号主观测线(6-2a),二号主观测线(6-2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二号主观测装置(6-2)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二号主观测线(6-2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二号主观测线(6-2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二号副观测装置(7-2),二号副观测装置(7-2)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二号副观测线(7-2a),二号副观测线(7-2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二号主观测线(6-2a)和二号副观测线(7-2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3.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三号主观测装置(6-3),三号主观测装置(6-3)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三号主观测线(6-3a),三号主观测线(6-3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三号主观测装置(6-3)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三号主观测线(6-3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三号主观测线(6-3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三号副观测装置(7-3),三号副观测装置(7-3)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三号副观测线(7-3a),三号副观测线(7-3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三号主观测线(6-3a)和三号副观测线(7-3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和主横轴(5)的旋转为手动,副轴(8)的旋转为电动。
4.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四号主观测装置(6-4),四号主观测装置(6-4)为一内置光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四号主观测线(6-4a),四号主观测线(6-4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四号主观测装置(6-4)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四号主观测线(6-4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四号主观测线(6-4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四号副观测装置(7-4),四号副观测装置(7-4)为一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四号副观测线(7-4a),四号副观测线(7-4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四号主观测线(6-4a)和四号副观测线(7-4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5.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五号主观测装置(6-5),五号主观测装置(6-5)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五号主观测线(6-5a),五号主观测线(6-5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五号主观测装置(6-5)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五号主观测线(6-5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五号主观测线(6-5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五号副观测装置(7-5),五号副观测装置(7-5)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五号副观测线(7-5a),五号副观测线(7-5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五号主观测线(6-5a)和五号副观测线(7-5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6.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六号主观测装置(6-6),六号主观测装置(6-6)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六号主观测线(6-6a),六号主观测线(6-6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六号主观测装置(6-6)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六号主观测线(6-6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六号主观测线(6-6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六号副观测装置(7-6),六号副观测装置(7-6)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六号副观测线(7-6a),六号副观测线(7-6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六号主观测线(6-6a)和六号副观测线(7-6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和主横轴(5)的旋转为手动,副轴(8)的旋转为电动。
7.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七号主观测装置(6-7),七号主观测装置(6-7)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七号主观测线(6-7a),七号主观测线(6-7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七号主观测装置(6-7)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七号主观测线(6-7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七号主观测线(6-7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七号副观测装置(7-7),七号副观测装置(7-7)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七号副观测线(7-7a),七号副观测线(7-7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七号主观测线(6-7a)和七号副观测线(7-7a)处于同一平面;支架(4)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14);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手动。
8.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八号主观测装置(6-8),八号主观测装置(6-8)为一内置共轴激光器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八号主观测线(6-8a),八号主观测线(6-8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八号主观测装置(6-8)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八号主观测线(6-8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八号主观测线(6-8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八号副观测装置(7-8),八号副观测装置(7-8)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八号副观测线(7-8a),八号副观测线(7-8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八号主观测线(6-8a)和八号副观测线(7-8a)处于同一平面;支架(4)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14);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和主横轴(5)的旋转为手动,副轴(8)的旋转为电动。
9.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九号主观测装置(6-9),九号主观测装置(6-9)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的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九号主观测线(6-9a),九号主观测线(6-9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九号主观测装置(6-9)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九号主观测线(6-9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九号主观测线(6-9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九号副观测装置(7-9),九号副观测装置(7-9)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九号副观测线(7-9a),九号副观测线(7-9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九号主观测线(6-9a)和九号副观测线(7-9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电动。
10.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十号主观测装置(6-10),十号主观测装置(6-10)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号主观测线(6-10a),十号主观测线(6-10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十号主观测装置(6-10)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十号主观测线(6-10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十号主观测线(6-10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十号副观测装置(7-10),十号副观测装置(7-10)为一内置CCD数字相机望远镜,其视准轴称为十号副观测线(7-10a),十号副观测线(7-10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十号主观测线(6-10a)和十号副观测线(7-10a)处于同一平面;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电动。
11.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高温锻件的周围设置若干测站点,测站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每一测站点上布置一台测量装置,每台测量装置具有基座(1)、水平回转平台(2)、支架(4)和竖轴(9),支架(4)固定在水平回转平台(2)上,竖轴(9)与基座(1)固定连接,水平回转平台(2)处于基座(1)上且围绕竖轴(9)的轴心线(9a)旋转,支架(4)上设有水平的且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主横轴(5),主横轴(5)的轴心线(5a)与竖轴(9)的轴心线(9a)相交,形成主交点,在主横轴(5)上固定有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通过主交点且垂直于主横轴(5)的轴心线(5a),在十一号主观测装置(6-11)上设置连杆(13),连杆(13)的轴心线(13a)经过主交点且垂直于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在连杆(13)上设有轴架(10),轴架(10)上设有能围绕自身轴心线进行旋转的副轴(8),副轴(8)的轴心线(8a)与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成空间垂直,且与连杆(13)的轴心线(13a)垂直相交,形成副交点,在副轴(8)上固定有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十一号副观测装置(7-11)为一激光器,其光轴称为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通过副交点且垂直于副轴(8)的轴心线(8a),十一号主观测线(6-11a)和十一号副观测线(7-11a)处于同一平面;支架(4)上连接一个CCD数字相机(14);竖轴(9)与水平回转平台(2)之间安装有水平度盘(3),在主横轴(5)和支架(4)相应部位之间安装主度盘(11),在副轴(8)和轴架(10)相应部位之间安装副度盘(12);上述水平回转平台(2)、主横轴(5)和副轴(8)的旋转均为电动。
CN201510524419.1A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Active CN105758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4419.1A CN105758371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4419.1A CN105758371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8371A true CN105758371A (zh) 2016-07-13
CN105758371B CN105758371B (zh) 2019-01-25

Family

ID=5634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4419.1A Active CN105758371B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837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9684Y2 (zh) * 1976-05-08 1981-05-11
CN101038165A (zh) * 2007-02-16 2007-09-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车载环境及距离测量系统
WO2008153127A1 (ja) * 2007-06-15 2008-12-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被測定物の検査測定装置
CZ22855U1 (cs) * 2011-05-25 2011-10-31 Ceská zemedelská univerzita v Praze Soustava kamer s detekcí vzdálenosti
CN202057325U (zh) * 2011-04-28 2011-11-30 长春工业大学 双测试镜测距仪
CN103245322A (zh) * 2013-04-10 2013-08-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03292710A (zh) * 2013-05-27 2013-09-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双目视觉视差测距原理的距离测量方法
CN104075688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中原工学院 一种双目立体凝视监控系统的测距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9684Y2 (zh) * 1976-05-08 1981-05-11
CN101038165A (zh) * 2007-02-16 2007-09-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双目视觉的车载环境及距离测量系统
WO2008153127A1 (ja) * 2007-06-15 2008-12-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被測定物の検査測定装置
CN202057325U (zh) * 2011-04-28 2011-11-30 长春工业大学 双测试镜测距仪
CZ22855U1 (cs) * 2011-05-25 2011-10-31 Ceská zemedelská univerzita v Praze Soustava kamer s detekcí vzdálenosti
CN104075688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中原工学院 一种双目立体凝视监控系统的测距方法
CN103245322A (zh) * 2013-04-10 2013-08-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测距方法及系统
CN103292710A (zh) * 2013-05-27 2013-09-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双目视觉视差测距原理的距离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8371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7457B (zh) 基于惯性导航技术的大尺寸三维形貌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126162B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在线测量方法
CN109632103A (zh) 高空建筑物温度分布与表面裂缝远程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1338290A (zh) 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五轴数控机床多功能检测方法
CN105758338A (zh) 新型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CN107855726B (zh) 一种航天器大尺度载荷安装面平面度在位调修方法
CN105758371A (zh) 一种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CN105758299B (zh) 新型二维激光扫描设备
CN108168434A (zh) 一种并联机构式坐标测量仪
CN105758300A (zh) 简易型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CN105758298A (zh) 大型高温锻件测量设备
CN102967299B (zh) 船用曲轴弯曲镦锻的分度定位精度在线监测系统及用法
CN105758366A (zh) 新型三维激光扫描设备
CN105758368A (zh) 新型激光跟踪测量系统
CN105758370A (zh) 一种激光跟踪测量系统
CN105758369A (zh) 激光跟踪测量系统
CN105783767B (zh) 简易型三维激光扫描设备
CN105758302B (zh) 基于加工中心的坐标测量装置
CN105758388A (zh) 一种全站仪
CN105758304A (zh) 大齿轮检测设备
CN105758296A (zh) 简易型大齿轮检测设备
CN105758303A (zh) 一种大齿轮检测设备
CN105758373A (zh) 新型测距仪
CN105758378A (zh) 新型隧道断面仪
CN105758332A (zh) 一种三维激光扫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801 Zhong Wu Avenue,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213001 1801 Zhong Wu Avenue, Zhong Lou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