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8044A - 一种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8044A
CN105758044A CN201610116157.XA CN201610116157A CN105758044A CN 105758044 A CN105758044 A CN 105758044A CN 201610116157 A CN201610116157 A CN 201610116157A CN 105758044 A CN105758044 A CN 105758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refrigeration system
electromagnetic valve
refrigerant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61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婷
严耀宗
崔中
魏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61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8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8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6/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 F25B6/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condenser circuit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9Improving heat transf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第二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本发明提供的制冷系统,在高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参与制冷循环,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和提高制冷速度;在低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通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可提高制冷剂流量,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延长低频运行时间,减少开机时间和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制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变频冰箱的频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冰箱温度高时压缩机转速快,可尽快降温,冰箱温度低时压缩机以低转速运转,可保持温度,因此变频冰箱具有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节能降耗、以及静音的优点。
目前变频冰箱的制冷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压缩机10、冰箱侧壁的冷凝器11、防凝管12、干燥过滤器13、毛细管14、蒸发器15和储液器16组成。其中蒸发器15中具有风扇电机17,冷凝器11中存储有定量的制冷剂,制冷剂在冰箱的制冷系统中循环以降低或保持冰箱温度。若在冰箱的制冷系统中增加流量调节阀18,则可在冰箱处于不同频率时根据流量调节阀18来调节流入蒸发器15的制冷剂流量。
当冰箱高频运行时,制冷系统需要加强换热,然而当前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量恒定,使得流入蒸发器15的制冷剂流量达不到最佳制冷效果。当冰箱低频运行时,通过流量调节阀18可控制减小流入蒸发器15的制冷剂流量,然而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量恒定,导致制冷系统换热效率低,冰箱开机频繁。因此当前制冷系统在高频时达不到最佳的制冷效果,在低频时换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冰箱制冷系统在高频时达不到最佳的制冷效果、在低频时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还包括:
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和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制冷剂导管,用于向所述第一冷凝器传输制冷剂;
第二制冷剂导管,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冷凝器输出的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接入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并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接;
所述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并联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串联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以及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时,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向所述第一冷凝器传输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
所述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并联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串联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以及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时,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输出制冷剂。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依次串联,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时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
首尾串联连接的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储液器、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凝器;
所述干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储液器、压缩机和第一冷凝器通过防凝制冷剂导管依次首尾串联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系统,在高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参与制冷循环,增加了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由此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在低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参与制冷循环,并在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断开,则制冷剂循环量相对于高频阶段有所降低,因此制冷系统的排气压力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冷系统低频时制冷剂循环量增加,相应的提高了制冷剂流量,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和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冰箱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第二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在此制冷系统中增加了第二冷凝器,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导通以使第二冷凝器参与到制冷循环中,相应的制冷剂流量增加,则提高了制冷速度和换热效率。
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导通,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均参与到制冷循环中,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增加,相应的制冷剂流量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达到提高制冷速度的效果。制冷系统运行在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导通,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均参与到制冷循环中,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均增加,一段时间后,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断开,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保持断开前的制冷剂量,有效提高了制冷剂流量和换热效率,延长了制冷系统低频运行时间。
在单位时间(如24小时)内,制冷系统的每一次低频运行时间延长,则制冷系统高频运行时间减少,高频运行时间所占单位时间的比重相应降低。制冷系统的高频运行时间即为制冷系统开机时间,制冷系统的高频运行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的比重即为制冷系统的开机率,因此本发明中制冷系统的开机时间减少、开机率缩短。此外,制冷系统高频运行较为耗电、低频运行较为省电,因此低频运行时间延长也相应降低了制冷系统耗电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冷凝器并联连接以调节制冷剂循环量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101,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冷凝器102和第一电磁阀103,第二冷凝器102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一电磁阀103的输入端连接,串联的第二冷凝器102和第一电磁阀103与第一冷凝器101并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103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1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1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101中装有适量制冷剂,第二冷凝器102中装有适量制冷剂,在本发明中各冷凝器中的制冷剂量可根据应用情况自行设置。本实施例制冷系统可应用在冰箱中,但本发明不对制冷系统应用的设备进行限制。
例如,第一冷凝器101中装有70g制冷剂,第二冷凝器102中装有5g制冷剂,当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循环,则第二冷凝器102中的制冷剂与第一冷凝器101中的制冷剂叠加,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逐渐增加至75g,进而调节了制冷剂流量,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的增加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而现有技术中,若冷凝器中装有70g制冷剂,则高频时制冷剂循环量保持70g,无法实现快速制冷。
当制冷系统运行至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循环,则第二冷凝器102中的制冷剂逐渐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101中的制冷剂叠加,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逐渐增加,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103断开,则仅有第一冷凝器101继续参与制冷循环,此时制冷剂循环量为第一电磁阀103断开前的制冷剂循环量(如断开前制冷剂循环量增加至72g)。此时制冷剂循环量相对于高频阶段的制冷剂循环量有所降低,制冷系统的排气压力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前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循环量增加,相应的提高了制冷剂流量,因此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并缩短了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在高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循环,增加了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由此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在低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循环,并在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103断开,则制冷剂循环量相对于高频阶段有所降低,相应的提高了制冷剂流量,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并缩短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104,第二电磁阀104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凝器102的冷媒进口端连接,第二电磁阀104、第二冷凝器102和第一电磁阀103依次串联,用于在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同时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1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1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当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同时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循环,则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增加并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当制冷系统运行至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同时开通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同时断开,则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低于高频时制冷剂循环量且高于现有技术低频制冷剂循环量,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并缩短了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在此设置第二电磁阀104的目的在于,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104断开后,制冷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不会流入第二冷凝器102中,因此保证了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为电磁阀断开前的制冷剂循环量,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在低频时的换热效率。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首尾串联连接的干燥过滤器105、毛细管106、蒸发器107、储液器108、压缩机109和第一冷凝器101;干燥过滤器105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101的冷媒出口端连接,压缩机109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1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其中,蒸发器107具有风扇电机110,第一冷凝器101为制冷系统的内藏式冷凝器,第二冷凝器102为制冷系统的附加冷凝器。
具体地,压缩机109的输入端与储液器108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1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干燥过滤器105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101的冷媒出口端连接、输出端与毛细管106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107的输入端与毛细管106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储液器108的输入端连接,由此形成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第二冷凝器102的冷媒进口端与第二电磁阀104的输出端连接、冷媒出口端与第一电磁阀10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磁阀104的输入端与压缩机109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03的输出端与干燥过滤器105的输入端连接,因此依次串联的第二电磁阀104、第二冷凝器102和第一电磁阀103并联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中。
制冷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断进而控制第二冷凝器102是否参与制冷工作。当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同时开通时,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工作,其内存储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并与第一冷凝器1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增加制冷剂循环量,从而调节了流入蒸发器107的制冷剂流量,并提高换热效率。
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均处于开通状态,第二冷凝器102参与制冷工作,有利于调节制冷剂循环量、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高频运行时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冷却速度和冷冻能力要求。制冷系统运行在低频时,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先处于开通状态,使第二冷凝器102中的制冷剂参与工作,然后预设的一段时间后使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同时处于关闭状态,则仅有内藏式冷凝器即第一冷凝器101参与制冷循环,此时制冷剂循环量变小,排气压力升高,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此外制冷剂循环量增加,可提高压缩机109的制冷量,减少开机时间,有效降低耗电量。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该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105、毛细管106、蒸发器107、储液器108、压缩机109和第一冷凝器101通过防凝制冷剂导管111依次首尾串联连接。在此防凝制冷剂导管111的应用可明显的便于制冷系统在低温下的使用性能。
如图3A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以调节制冷剂循环量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201,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第二冷凝器202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一电磁阀203的输入端连接,串联的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与第一冷凝器201串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203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2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2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201中装有适量制冷剂,第二冷凝器202中装有适量制冷剂,在本发明中各冷凝器中的制冷剂量可根据应用情况自行设置。本实施例制冷系统可应用在冰箱中,但本发明不对制冷系统应用的设备进行限制。
当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202参与制冷循环,则第二冷凝器202中的制冷剂流出,第一冷凝器201中的制冷剂也流出,则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逐渐增加,进而调节了制冷剂流量,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的增加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
当制冷系统运行至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202参与制冷循环,则第二冷凝器202中的制冷剂流出,第一冷凝器201中的制冷剂也流出,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逐渐增加,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203断开,则仅有第一冷凝器201继续参与制冷循环,此时制冷剂循环量为第一电磁阀203断开前的制冷剂循环量。此时制冷剂循环量相对于高频阶段的制冷剂循环量有所降低,制冷系统的排气压力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前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循环量增加,相应的提高了制冷剂流量,因此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并缩短了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A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剂导管204,用于向第一冷凝器201传输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导管205,用于传输第一冷凝器201输出的制冷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201通过第一制冷剂导管204接收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第一冷凝器201通过第二制冷剂导管205输出其中的制冷剂。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A所示,第一冷凝器201与第二冷凝器202串联,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进口端与第一制冷剂导管204连接,在此第二冷凝器202的冷媒进口端接入第一制冷剂导管204,第一电磁阀203的输出端接入第一制冷剂导管204并同时连接到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串联的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与第一制冷剂导管204并联连接,以及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进口端串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203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2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2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以及在第一电磁阀203断开时,通过第一制冷剂导管204向第一冷凝器201传输制冷剂。
具体地,当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202参与制冷循环,则第二冷凝器202中的制冷剂流入第一冷凝器201中,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增加,进而调节了制冷剂流量,由此可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
当制冷系统运行至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202参与制冷循环,第二冷凝器202中的制冷剂逐渐流出,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203断开,则第二冷凝器202中剩余制冷剂不再流出,则制冷剂循环量为第一冷凝器201中的制冷剂量和第二冷凝器202流出的制冷剂量。此时制冷剂循环量相对于高频阶段的制冷剂循环量有所降低,制冷系统的排气压力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前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循环量增加,相应的提高了制冷剂流量,因此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并缩短了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A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206,第二电磁阀206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凝器202的冷媒进口端连接,第二电磁阀206、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依次串联,用于在第一电磁阀203和第二电磁阀206同时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2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2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在此第二电磁阀206的输入端接入第一制冷剂导管204。
当制冷系统运行在高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和第二电磁阀206同时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202参与制冷循环。当制冷系统运行至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和第二电磁阀206同时开通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和第二电磁阀206同时断开。.
在此设置第二电磁阀206的目的在于,低频时制冷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206断开后,制冷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不会流入第二冷凝器202中,因此保证了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为电磁阀断开前的制冷剂循环量,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在低频时的换热效率。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A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首尾串联连接的干燥过滤器207、毛细管208、蒸发器209、储液器210、压缩机211和第一冷凝器201;干燥过滤器207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出口端连接,压缩机211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其中,蒸发器209具有风扇电机212,第一冷凝器201为制冷系统的内藏式冷凝器,第二冷凝器202为制冷系统的附加冷凝器。
具体地,压缩机211的输入端与储液器210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干燥过滤器207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出口端连接、输出端与毛细管208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209的输入端与毛细管208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储液器210的输入端连接,由此形成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第二冷凝器202的冷媒进口端与第二电磁阀206的输出端连接、冷媒出口端与第一电磁阀20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磁阀206的输入端与压缩机2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磁阀203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因此依次串联的第二电磁阀206、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与第一冷凝器201串联。
制冷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断进而控制第二冷凝器202是否参与制冷工作。当制冷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阀203和第二电磁阀206同时开通时,第二冷凝器202参与制冷工作,其内存储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并与第一冷凝器2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增加制冷剂循环量,从而调节了流入蒸发器209的制冷剂流量,并提高换热效率。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A所示该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207、毛细管208、蒸发器209、储液器210、压缩机211和第一冷凝器201通过防凝制冷剂导管213依次首尾串联连接。在此防凝制冷剂导管213的应用可明显的便于制冷系统在低温下的使用性能。
如图3B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冷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串联的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与第一冷凝器201串联连接以调节制冷剂循环量的情况。图3B与图3A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出口端分别与第二冷凝器202的冷媒进口端和第二制冷剂导管205连接,第一电磁阀203的输出端接入第二制冷剂导管205;串联的第二冷凝器202和第一电磁阀203与第二制冷剂导管205并联连接,以及与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出口端串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203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2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2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以及在第一电磁阀203断开时,第一冷凝器201通过第二制冷剂导管205输出制冷剂。
具体地,图3B所示制冷系统中还包括第二电磁阀206,因此第一冷凝器201的冷媒出口端与第二电磁阀20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磁阀206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凝器202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在此如图3B所示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与图3A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301,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冷凝器302和第一电磁阀303,第二冷凝器302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一电磁阀303的输入端连接,串联的第二冷凝器302和第一电磁阀303与第一冷凝器301并联连接,用于在第一电磁阀303导通时,控制第二冷凝器302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3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以及还包括:串联的第三冷凝器304和第三电磁阀305,第三冷凝器304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三电磁阀305的输入端连接,串联的第三冷凝器304和第三电磁阀305与第一冷凝器301串联连接,用于在第三电磁阀305导通时,控制第三冷凝器304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第一冷凝器301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制冷剂导管306,用于向第一冷凝器301传输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导管307,用于传输第一冷凝器301输出的制冷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301通过第一制冷剂导管306接收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第一冷凝器301通过第二制冷剂导管307输出其中的制冷剂。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串联的第三冷凝器304和第三电磁阀305与第一制冷剂导管306并联连接,以及与第一冷凝器301的冷媒进口端串联连接。或者,本发明中,还可选串联的第三冷凝器304和第三电磁阀305与第二制冷剂导管307并联连接,以及与第一冷凝器301的冷媒出口端串联连接。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308和第四电磁阀309,第二电磁阀308的输出端与第二冷凝器302的冷媒进口端连接,第二电磁阀308、第二冷凝器302和第一电磁阀303依次串联,第二电磁阀308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3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第四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三冷凝器304的冷媒进口端连接,第四电磁阀、第三冷凝器304和第三电磁阀305依次串联,第四电磁阀的输入端接入第一制冷剂导管306,第三电磁阀305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3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该制冷系统还包括:首尾串联连接的干燥过滤器310、毛细管311、蒸发器312、储液器313、压缩机314和第一冷凝器301;干燥过滤器310的输入端与第一冷凝器301的冷媒出口端连接,压缩机314的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301的冷媒进口端连接。其中,蒸发器312具有风扇电机315,第一冷凝器301为制冷系统的内藏式冷凝器,第二冷凝器302和第三冷凝器304为制冷系统的附加冷凝器。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该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310、毛细管311、蒸发器312、储液器313、压缩机314和第一冷凝器301通过防凝制冷剂导管316依次首尾串联连接。在此防凝制冷剂导管316的应用可明显的便于制冷系统在低温下的使用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在高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303和第三电磁阀305同时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302和第三冷凝器304同时参与制冷循环,增加了制冷剂循环量和制冷剂流量,由此可有效加强制冷系统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提高制冷速度。在低频时控制第一电磁阀303和第三电磁阀305同时开通以使第二冷凝器302和第三冷凝器304同时参与制冷循环,并在一段时间后控制第一电磁阀303和第三电磁阀305断开,则制冷剂循环量相对于高频阶段有所降低,相应的提高了制冷剂流量,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低频运行时间,相应的减少了开机时间并缩短开机率,有效降低耗电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也可控制仅第三冷凝器304参与到制冷循环回路中,或者,也可控制仅第二冷凝器参与到制冷循环回路中。在此具体过程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还可以串联多个冷凝器和/或并联多个冷凝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采用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在此以冰箱中设置图2所示制冷系统为例进行描述。
该冰箱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01,该温度传感器401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和冰箱间室的温度并用于将检测结果输出;冰箱中还设置有控制器402,控制器402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401传输的检测结果,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调节制冷系统403中电磁阀的开断。由此控制器402可控制制冷系统403中制冷剂的循环量,进而调节流入制冷系统403中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并达到提高制冷系统403换热效率的效果。
此外,控制器402还根据温度传感器401传输的检测结果控制制冷系统403运行在高频状态或低频状态。当控制器402控制制冷系统403运行在高频时,控制器402控制制冷系统403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同时处于开通状态,则制冷系统403中的第二冷凝器参与制冷循环,有利于调节制冷剂循环量,加强制冷系统403换热效率,提高了冰箱间室的冷却速度。
控制器402控制制冷系统403运行在低频时,控制器402控制制冷系统403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先处于开通状态,使制冷系统403中的第二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参与制冷工作。控制器402中会预先设定低频时第二冷凝器参与制冷工作的时间,当制冷系统403的第二冷凝器参与制冷工作的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控制器402控制制冷系统403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同时断开,则制冷系统403中仅有第一冷凝器即冰箱的内藏式冷凝器参与制冷循环。此时制冷系统403变小,排气压力升高,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以及制冷剂循环量的增加,提高了制冷系统403的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了冰箱开机时间并缩短了冰箱开机率,有效降低冰箱耗电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其制冷系统中并联或串联了一个用于调节制冷剂循环量的冷凝器和电磁阀,则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冰箱间室温度的变化调节冰箱运行在不同频率下的制冷剂流量,调节冰箱制冷剂循环量的大小,提高换热效率,使制冷系统在低频或高频时均处于最优化的匹配状态。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和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制冷剂导管,用于向所述第一冷凝器传输制冷剂;
第二制冷剂导管,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冷凝器输出的制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接入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并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接;
所述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并联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串联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以及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时,通过所述第一制冷剂导管向所述第一冷凝器传输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
所述串联的第二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并联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串联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以及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断开时,所述第一冷凝器通过所述第二制冷剂导管输出制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一电磁阀依次串联,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时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中存储的制冷剂流出并与所述第一冷凝器中流出的制冷剂叠加以调节所述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首尾串联连接的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储液器、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凝器;
所述干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出口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冷媒进口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储液器、压缩机和第一冷凝器通过防凝制冷剂导管依次首尾串联连接。
CN201610116157.XA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制冷系统 Pending CN105758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6157.XA CN105758044A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6157.XA CN105758044A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8044A true CN105758044A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3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6157.XA Pending CN105758044A (zh) 2016-03-01 2016-03-01 一种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8044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0205A (zh) * 2017-08-09 2018-01-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开机方法和装置
CN107560204A (zh) * 2017-08-09 2018-01-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07576144A (zh) * 2017-08-09 2018-01-1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停机方法和装置
CN107796146A (zh) * 2017-10-20 2018-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190117344A (ko) 2018-04-08 2019-10-16 이동원 냉매 저장 탱크를 구비한 히트펌프
CN113002273A (zh) * 2021-03-22 2021-06-22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和空调器
CN113251732A (zh) * 2021-04-29 2021-08-1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34140A (zh) * 2021-08-31 2021-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EP4092363A4 (en) * 2020-03-12 2023-06-07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ION DEVICE,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OD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4446A (ja) * 1995-03-10 1996-09-24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冷凍サイクル
JP2004271080A (ja) * 2003-03-10 2004-09-30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冷熱機器と温熱機器の統合機器
CN2674364Y (zh) * 2003-10-13 2005-01-26 仵崇哲 一种新型空调制冷系统
JP2007078242A (ja) * 2005-09-14 2007-03-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935020Y (zh) * 2006-07-24 2007-08-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CN201522041U (zh) * 2009-09-28 2010-07-07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可变面积的调温型除湿机
WO2010106776A1 (ja) * 2009-03-18 2010-09-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N205536646U (zh) * 2016-03-01 2016-08-3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4446A (ja) * 1995-03-10 1996-09-24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冷凍サイクル
JP2004271080A (ja) * 2003-03-10 2004-09-30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冷熱機器と温熱機器の統合機器
CN2674364Y (zh) * 2003-10-13 2005-01-26 仵崇哲 一种新型空调制冷系统
JP2007078242A (ja) * 2005-09-14 2007-03-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2935020Y (zh) * 2006-07-24 2007-08-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WO2010106776A1 (ja) * 2009-03-18 2010-09-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N201522041U (zh) * 2009-09-28 2010-07-07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可变面积的调温型除湿机
CN205536646U (zh) * 2016-03-01 2016-08-3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0204A (zh) * 2017-08-09 2018-01-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
CN107576144A (zh) * 2017-08-09 2018-01-12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停机方法和装置
CN107560205B (zh) * 2017-08-09 2021-06-15 重庆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开机方法和装置
CN107560205A (zh) * 2017-08-09 2018-01-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开机方法和装置
CN113357864A (zh) * 2017-08-09 2021-09-07 重庆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96146A (zh) * 2017-10-20 2018-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96146B (zh) * 2017-10-20 2023-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系统、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190117344A (ko) 2018-04-08 2019-10-16 이동원 냉매 저장 탱크를 구비한 히트펌프
EP4092363A4 (en) * 2020-03-12 2023-06-07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REFRIGERATION DEVICE,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OD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CN113002273A (zh) * 2021-03-22 2021-06-22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和空调器
CN113251732A (zh) * 2021-04-29 2021-08-1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3029954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834140A (zh) * 2021-08-31 2021-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8044A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2431402U (zh) 气悬浮压缩机的电机冷却系统和制冷系统
CN111238155B (zh) 一种三温区双系统冰箱的控制及制冷方法
CN20553664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3454443U (zh) 制冷系统
CN104266417B (zh) 多联机在高温环境下的制冷运行方法
CN104296480B (zh) 一种空调和冰箱一体机
CN110940014A (zh) 一种节能空调水系统
CN106515367A (zh) 电动汽车用高效智能热泵空调系统
US11575296B2 (en) Heat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N212362559U (zh) 多元化制冷设备
CN209197191U (zh) 一种带有自由冷却的制冷系统
CN204176947U (zh) 制冷系统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EP4148347A1 (en) Multi-compressor one-pass segmented compression type water chiller
CN113280398A (zh)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JP4707562B2 (ja) 連結式冷温水機、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8006861A (zh) 空调水系统及空调水系统控制方法
CN211177483U (zh) 适用于定频压缩机精密空调的变频节能改造系统
CN106524663A (zh) 提高直线压缩机稳定性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47377A (zh) 多元化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222422A (zh) 两重热交换制冷循环系统
CN109405318A (zh) 一种带有自由冷却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90526U (zh) 控制系统及应用其的冷水机组
US11649746B2 (en) Heat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17367026B (zh)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