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4650A - 双待双通终端 - Google Patents

双待双通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4650A
CN105744650A CN201410766026.7A CN201410766026A CN105744650A CN 105744650 A CN105744650 A CN 105744650A CN 201410766026 A CN201410766026 A CN 201410766026A CN 105744650 A CN105744650 A CN 105744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base band
protocol processing
termina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60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660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4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4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待双通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系统、第一射频处理单元、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第二天线系统、第二射频处理单元、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选择开关和控制单元,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在该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之间,该选择开关的第三端连接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选择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发出状态指示信号给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选择开关,以控制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控制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选择连接该第二端或第三端。

Description

双待双通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待双通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终端是能够使用蜂窝移动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传统的移动通信终端(下文称为终端)通常包含一个天线系统、一个射频处理单元、一个基带处理单元、一个协议处理单元和一个应用处理单元,还包含一张SIM卡(或USIM卡、UIM卡,与通信制式相关)。天线系统包含一根或多根天线,用于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射频处理单元负责一个或多个模式的射频信号处理。基带处理单元负责一个或多个模式的基带信号处理。协议处理单元负责单模或多模通信协议的处理。应用处理单元负责处理终端的业务或应用。SIM卡(或USIM卡、UIM卡)用于存储用户识别信息并用于与网络的身份认证。
当终端为仅支持一种通信制式的单模终端时,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和协议处理单元仅负责这种通信制式的射频信号、基带信号和协议的处理;当终端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通信制式的双模/多模终端时,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和协议处理单元负责对应两种或两种以上通信制式的射频信号、基带信号和协议的处理。典型单模终端、双模终端和多模终端在任意时刻只能与一个通信制式的一个小区保持通信或信令连接(如驻留在某小区、处于待机状态,或者某小区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这类终端被称“单待”终端。典型的单待终端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天线系统11、射频处理单元12、基带/协议处理单元13、应用处理单元14以及SIM卡15。
与单待终端对应,双待终端具有两套基带处理单元和协议处理单元,能同时驻留在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小区。如果双待终端在任意时刻只能与一个小区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即终端只有一个通道来选择性处理两个小区的信号收发需求,则这种双待终端可称为“双待单通”终端。与双待单通终端对应,如果双待终端能同时与两个小区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即终端具有两个通道可并行处理两个小区的信号收发需求,则这种双待终端可称为“双待双通”终端。
双待单通终端的典型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天线系统21、射频处理单元22、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23a、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23b、应用处理单元24以及第一SIM卡25a和第二SIM卡25b。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23a和第一SIM卡25a负责一种待机制式的处理,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23b和第二SIM卡25b负责另一种待机制式的处理。
双待双通终端的典型方案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天线系统31a、第二天线系统31b、第一射频处理单元32a、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33a、第二射频处理单元32b、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33b、应用处理单元34以及第一SIM卡35a和第二SIM卡35b。第一天线系统31a、第一射频处理单元32a、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33a和第一SIM卡35a负责一种待机制式的处理,第二天线系统31b、第二射频处理单元32b、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33b和第二SIM卡35b负责另一种待机制式的处理。
另外在LTE多模终端中,还有单USIM卡双待双通的终端,其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天线系统41a、第二天线系统41b、第一射频处理单元42a、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43a、第二射频处理单元42b、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43b、应用处理单元45以及USIM卡46。第一天线系统41a、第一射频处理单元42a、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43a例如负责GSM待机制式的处理,第二天线系统41b、第二射频处理单元42b、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43b例如负责LTE/3G待机制式的处理。
在已知的双待双通终端中,拥有两套相对独立的通信处理系统,两套通信处理系统各自完成与两个相同或不同小区的射频信号收发、基带信号处理和协议处理。两套通信处理系统之间除了可能共用时钟等资源外,在信号处理方面几乎没有协作,这使两套通信处理系统的资源无法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待双通终端,它可以在需要时充分发挥两套通信处理资源,提升业务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双待双通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系统、第一射频处理单元、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第二天线系统、第二射频处理单元、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选择开关和控制单元,该第一天线系统、该第一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该第二天线系统、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该控制单元连接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在该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之间,该选择开关的第三端连接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选择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射频处理单元至少支持第一待机制式,该第二射频处理单元至少支持该第一待机制式和第二待机制式。其中该控制单元发出状态指示信号给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选择开关,以控制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控制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选择连接该第二端或第三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三端时,该控制单元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暂停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当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端时,该控制单元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待机制式被赋予高于该第二待机制式的优先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在进入单通增强工作模式时,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暂停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该控制单元在进入双待双通工作模式时,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从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接收通信质量指示,以决定进入的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在该单通增强工作模式和该双待双通工作模式之间转换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器在业务持续时间层面转换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在通信制式的无线帧/时隙层面转换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待机制式为GSM,该第二待机制式为LTE和/或3G。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利用双待双通终端具有的两套通信处理资源,在需要时通过使用两套通信处理资源进行分集处理来提升业务的通信质量,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示出已知的单待终端结构框图。
图2示出已知的双待单通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已知的双待双通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已知的单USIM卡双待双通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待双通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图5所示双待双通终端的增强单通工作模式。
图7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状态转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待双通终端的结构框图。参考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待双通终端50,包括第一天线系统51a、第一射频处理单元52a、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第二天线系统51b、第二射频处理单元52b、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选择开关54、控制单元55。双待双通终端50工作时可插入第一用户卡56a和第二用户卡56b。第一天线系统51a、第一射频处理单元52a、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和第一用户卡56a依次连接,组成第一套通信处理资源。第二天线系统51b、第二射频处理单元52b、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和第二用户卡56b依次连接,组成第二套通信处理资源。控制单元55连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和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选择开关54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以1、2、3标记。选择开关另具有控制端。选择开关54的第一端1和第二端2连接在第二射频处理单元52b和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之间,选择开关54的第三端3连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选择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单元55。第一射频处理单元52a至少支持第一待机制式,第二射频处理单元52b则至少支持第一待机制式和第二待机制式。
此外,双待双通终端50还可包括应用处理单元57,其连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和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
控制单元55可以控制双待双通终端50的工作状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双待双通终端50除了具有通常的双待双通状态之外,还可具有增强单通状态。在增强单通状态下,终端50的两套通信处理资源同时为同一个待机制式进行信号处理,可以起到分集处理的效果,从而增强该待机制式的通信质量。
控制单元55可以发出状态指示信号给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和选择开关54,以控制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的工作,且控制选择开关54的第一端1选择连接第二端2或第三端3。在双待双通状态下,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55令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和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均维持工作,且令选择开关54的第一端1连接第二端2。此时两套通信处理资源各自为不同的待机制式进行信号处理。例如上方的通信处理资源为第一待机制式进行信号处理,下方的通信处理资源为第二待机制式进行信号处理。在单通增强状态下,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55令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维持工作,而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b暂停工作,且令选择开关54的第一端1连接第二端3。此时两套通信处理资源共同为上方的通信处理资源的待机制式进行信号处理。例如为两套通信处理资源共同的第一待机制式进行信号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增强工作状态可以在需要的场合下启用,举例来说可以在第一待机制式的通信质量恶化时启用。控制单元55可以接收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53a提供的通信质量指示信息,若控制单元55判断第一待机制式的通信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则将终端工作状态设为双待双通状态。若控制单元55判断第一待机制式的通信质量处于不佳状态,则可在第一待机制式工作时间片内将终端工作状态设为增强单通状态。
由于启用增强工作状态时,第二待机制式暂停被处理,因此较佳地通过为不同业务设置优先级来进一步决定是否启用增强工作状态。例如,只有当第一待机制式下的第一业务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待机制式下的第二业务的优先级,材启用增强工作状态。图7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状态转换图。参考图7所示,第一待机制式下有一个高优先级业务需要进行信号收发和处理,而第二待机制式下没有信号收发处理需求或者有一个低优先级业务需要进行信号收发处理。当高优先级业务的信号的通信质量处于较差状态(如待机状态下寻呼信号接收质量较差,或连接状态下的数据和信令接收质量较差)时,双待双通终端切换至增强工作模式。在一实施例中,双待双通状态与单通增强状态之间状态转换的时间既可以是在通信制式的无线帧/时隙的微观层面进行,也可以在业务持续时间的宏观层面进行。
在增强模式下,原有的第二待机制式中的第二射频处理单元52b切换到与第一待机制式相同的通信制式,并与第一待机制式保持相同的无线资源配置,这样可以对第一待机制式的信号进行分集接收或发送。另外,两个待机制式的基带处理单元组合为一个分集合并基带处理单元,对来自两个射频通道的信号进行基于分集的基带处理,这时就可以通过分集增益来提升第一待机制式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质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信质量的判断,可以用信噪比(SNR)、误码率(BER)、误块率(BLER)等一个或多个指标,综合时间因素进行综合计算,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待机制式可为GSM制式,第二待机制式可为LTE和/或3G制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待双通终端,可以根据需要在普通的双通双待状态和增强单通状态之间进行自主切换,使得终端的资源被更加灵活和充分的使用。该方案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当通信质量恶化时,可以通过分集方式提升通信质量,改进用户体验。比如GSM话音业务处于弱信、强干扰、高速移动场景时,往往会出现话音断续、呼通率低的问题,通过使用分集技术可以改善这些场景的通信质量。
2、充分利用另一待机制式的资源,以较小代价实现高优先级业务通信质量的提升。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待双通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系统、第一射频处理单元、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第二天线系统、第二射频处理单元、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选择开关和控制单元,该第一天线系统、该第一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该第二天线系统、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该控制单元连接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在该第二射频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之间,该选择开关的第三端连接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选择开关的控制端连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射频处理单元至少支持第一待机制式,该第二射频处理单元至少支持该第一待机制式和第二待机制式,
其中该控制单元发出状态指示信号给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选择开关,以控制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控制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选择连接该第二端或第三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当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三端时,该控制单元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暂停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当该选择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端时,该控制单元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待机制式被赋予高于该第二待机制式的优先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在进入单通增强工作模式时,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且暂停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该控制单元在进入双待双通工作模式时,维持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和该第二基带/协议处理单元的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从该第一基带/协议处理单元接收通信质量指示,以决定进入的工作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在该单通增强工作模式和该双待双通工作模式之间转换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在业务持续时间层面转换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单元在通信制式的无线帧/时隙层面转换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待双通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待机制式为GSM,该第二待机制式为LTE和/或3G。
CN201410766026.7A 2014-12-11 2014-12-11 双待双通终端 Pending CN105744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66026.7A CN105744650A (zh) 2014-12-11 2014-12-11 双待双通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66026.7A CN105744650A (zh) 2014-12-11 2014-12-11 双待双通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4650A true CN105744650A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41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6026.7A Pending CN105744650A (zh) 2014-12-11 2014-12-11 双待双通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465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953A (zh) * 2017-07-31 2018-01-12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待终端ims信令数据发送保护方法
CN108880631A (zh) * 2018-07-06 2018-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收发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17395618A (zh) * 2023-10-19 2024-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0968A (ja) * 2005-04-26 2006-11-09 Murata Mfg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CN10177221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异模双待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方法
KR20120105253A (ko) * 2011-03-15 2012-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이동단말의 듀얼 심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68622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双待终端及其天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3648189A (zh) * 2013-12-23 2014-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10968A (ja) * 2005-04-26 2006-11-09 Murata Mfg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CN101772216A (zh) * 2008-12-30 2010-07-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异模双待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信号收发方法
KR20120105253A (ko) * 2011-03-15 2012-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이동단말의 듀얼 심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68622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双待终端及其天线资源分配方法
CN103648189A (zh) * 2013-12-23 2014-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953A (zh) * 2017-07-31 2018-01-12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待终端ims信令数据发送保护方法
CN108880631A (zh) * 2018-07-06 2018-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收发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08880631B (zh) * 2018-07-06 2020-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收发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17395618A (zh) * 2023-10-19 2024-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7395618B (zh) * 2023-10-19 2024-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8701B (zh) 根据网络环境进行自动sim卡选择的设备和方法
EP2731384B1 (en) Method and wi-fi device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mode
KR101466792B1 (ko) 다수의 무선 액세스 기술들을 지원하는 사용자 단말에서의 제어된 유휴 모드 거동
CN105101164A (zh) 双卡双待终端及数据通信方法
JP5265604B2 (ja) 移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移動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94919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handling of LTE cells for suspending data in a multiple SIM 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scenario
US20180035431A1 (en) Multiband central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multiband network operations
US20180146365A1 (en) Device capability exchange in multi-sim and concurrent-rat devices
US20170280366A1 (en) Achieving dual sim dual active operation in an lte + lte device by downgrading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to 1 for one sim
CN104322113B (zh) 使用终端建议的drx/dtx模式的电信网络中的非连续业务
US20130288680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gister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262427A (zh) 具有多个sim卡的移动终端
CN102158934A (zh) 网络选择方法和设备
CN106717087B (zh) 控制信道冲突解决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2015012618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395288B2 (en) Dynamic transmission mode switching on the physical layer
EP3329731A1 (en) Reducing call failure rate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pable devices
CN102083177A (zh) 通信实现方法和终端
CN105744650A (zh) 双待双通终端
CN115152090A (zh)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天线切换方法
CN108156615B (zh) 用户终端及其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US11368859B2 (en) Remote management of displayed network technology symbols
CN103582179A (zh) 可变换多模终端的实现方法及多模终端
CN107465444B (zh) 接收器电路和此类接收器电路执行的方法
CN108449764A (zh)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