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956A -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43956A CN105743956A CN201410773830.8A CN201410773830A CN105743956A CN 105743956 A CN105743956 A CN 105743956A CN 201410773830 A CN201410773830 A CN 201410773830A CN 105743956 A CN105743956 A CN 1057439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ata resource
- resource
- acquisition request
- distribu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服务端对并发数据获取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避免数据碎片的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对数据资源进行分配时,可以采用单点分配的方式,比如:在服务端保存所有的数据量,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为其分配相应的数据。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服务端可以并发处理数据获取请求的数量是有限的,在出现大规模并发的数据获取请求时,会导致等待时间过长。
目前,还可以采用多点分配的方式,服务端将所有的数据量分成若干份,这样,服务端可以并发处理数据获取请求的数量为数据的份数与单点分配方式下可以处理数据获取请求的数量的乘积,大大提高了服务端对并发数据获取请求的处理效率。然而,采用这种方式,会产生数据碎片,即可能出现总体数据的剩余量可以满足数据获取请求所需的数据量,但是每份数据剩余的数据量不能够满足数据获取请求所需的数据量,会导致数据获取请求失败的情况出现。
因此,一种合理的数据资源分配方案是亟待提供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
如果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
如果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之前,根据预设分配策略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其中,每个数据资源中包括有设定的数据量。
进一步地,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为零。
进一步地,所述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包括:
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规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分配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
第一执行单元,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第二执行单元,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之后,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
第三执行单元,在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
第四执行单元,在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初始分配单元,根据预设分配策略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其中,每个数据资源中包括有设定的数据量。
进一步地,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为零。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分配单元,具体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规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采用多点分配的方式,提高服务端对并发数据获取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在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可以通过将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以实现对数据资源中剩余数据的整合,从而避免数据碎片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数据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数据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用于数据资源分配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数据资源分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提高服务端对并发数据获取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不会产生数据碎片。
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在服务端上,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点分配的方式,将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份,以形成多个数据资源。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可以依据负载均衡规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多个数据资源中的某一个数据资源,比如:第一数据资源。
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
步骤103,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步骤104,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的初始数据量可以为零,用于在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存储转移过来的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采用多点分配的方式,提高服务端对并发数据获取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在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可以通过将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以实现对数据资源中剩余数据的整合,从而避免数据碎片的产生。
下面结合详细的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
请参考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在服务端上,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多点分配的方式,根据预设分配策略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且每个数据资源中包括有设定的数据量。比如:将初始的数据分成N份,以形成N个数据资源,所述N个数据资源在初始时都具有分配资格。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具体地,所述N的取值可以由管理人员根据所有资源的资源量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所述N个数据资源中每个数据资源的数据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可以根据预设分配策略为每个数据资源分配不同数量的数据。较为简单的,可以将初始的数据均分为N份,每个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都是初始数据的N分之一。
在本步骤中,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规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N个数据资源库的任一数据资源,在本申请中,将该任一数据资源称为第一数据资源。所述负载均衡规则也可以由管理人员进行设置,比如:可以根据当前每个数据资源处理的数据获取请求的数量,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当前数据获取请求数量相对较少的数据资源。也可以预先设定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中携带的标识与数据资源的对应关系,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该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标识对应的数据资源,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步骤202,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执行步骤203。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执行步骤204。
基于前述步骤201,在为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第一数据资源之后,获取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然后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说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可以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提供数据扣减服务,则执行步骤203。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说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剩余的数据量不足以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提供数据扣减服务,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基于前述步骤202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提供数据扣减服务,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举例来说,假设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库中的数据量为100,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为58,则在本步骤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提供数据扣减服务,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58个数据量,则在执行完毕本步骤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变为42。
步骤204,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为实现本申请目的,基于所述N个数据资源,还设置有一个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所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可以为零,也可以为其他任一预设的数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较为简单的,为便于计算,可以将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设置为零。
基于前述步骤202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举例来说,假设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为100,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为102,则在本步骤中,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100个数据转移到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变为0,而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会由初始值0变为100。
在本步骤中,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之后,由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已经为0,所以还要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比如: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打上预设的不可用标识,以便于后续在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不会将该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一数据资源。
步骤205,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如果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执行步骤206。如果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执行步骤207。
基于前述步骤202的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需要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再分配一个数据资源。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如果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执行步骤206。如果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执行步骤207。
步骤206,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
基于前述步骤205的判断结果,在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具体地,如果存在多个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可以依据负载均衡规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一个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比如: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多个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中当前负载压力较小的第二数据资源。
在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后,可以开始执行步骤202,即,判断所述第二数据资源库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7,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
基于前述步骤205的判断结果,在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说明所述N个数据资源都已不具有分配资源,即所述N个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都已为0,则在本步骤中,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由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为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提供数据扣减服务。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采用多点分配的方式,提高服务端对并发数据获取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在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可以通过将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以实现对数据资源中剩余数据的整合,从而避免数据碎片的产生。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过程。
以预算资金分配为例,本申请中所述数据获取请求为资金获取请求;所述初始的数据为预算资金的总额;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可以理解为将一个预算资金账户分为多个子预算资金账户,其中,每个子预算资金账户中包括一定量的资金;所述将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第一数据资源,可以理解为将第一子预设资金账户中的资金分配给发送资金获取请求的用户。
假设,某企业进行预算分配,一共有预算资金100万,则可以将该预算资金100万均分为5份,以形成5个数据资源,即5个子预算资金账户,其中每个子预算资金账户中的预算资金为20万。与此同时,还设置有一个初始预算资金为0的候补预算资金账户。在该应用场景中,如果每个子预算资金账户的可以处理的最大并发资金获取请求量为5个,则5个子预算资金账户可以处理的最大并发资金获取请求量为25个,即采用此方式,最多可以在同一时刻处理25个资金获取请求。
在接收到资金获取请求时,可以根据发送该资金获取请求的部门为该资金获取请求分配一个子预算资金账户。假设,接收到来自销售部门的资金获取请求10万时,将该资金获取请求分配给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所述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将其预算资金分配给该资金获取请求后,所述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还剩余有预算资金10万。如果此时,又接收到来自销售部门的资金获取请求15万,则所述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中的预算资金10万,小于本次资金获取请求所请求的15万,则将所述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中的预算资金10万转移到所述候补预算资金账户中,并取消所述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的分配资格。与此同时,可以将该来自销售部门的资金获取请求15万分配给第二子预算资金账户,以此类推。
当接收到来自市场部门的资金获取请求5万时,如果此时第一子预算资金账户至第五子预算资金账户都已不具有分配资格,则将该资金获取请求5万分配给候补预算资金账户,以供候补预算资金账户为所述资金获取请求提供资金获取服务。
在上述应用场景中,可以采用前述图1或图2所示的任一方法实施例以实现预算资金的分配,在此不再赘述。
与本申请数据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分配装置的实施例。本申请所述的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本申请装置可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
请参考图3和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分配装置,可以应用在服务器端,所述装置300包括有:请求分配单元301、第一判断单元302、第一执行单元303、第二执行单元304、第二判断单元305、第三执行单元306、第四执行单元307以及初始分配的那样308。
其中,所述请求分配单元301,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302,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执行单元303,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执行单元304,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305,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之后,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
所述第三执行单元306,在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
所述第四执行单元307,在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
所述初始分配单元308,根据预设分配策略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其中,每个数据资源中包括有设定的数据量。
进一步地,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为零。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分配单元301,具体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规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则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
如果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
如果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则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分配策略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其中,每个数据资源中包括有设定的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包括:
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规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6.一种数据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分配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
第一执行单元,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分配给所述数据获取请求;
第二执行单元,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量小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所请求的数据量时,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并取消所述第一数据资源的分配资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中的数据转移到预设的候补数据资源中之后,判断是否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
第三执行单元,在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第二数据资源;
第四执行单元,在不存在不同于所述候补数据资源且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二数据资源时,将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所述候补数据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初始分配单元,根据预设分配策略对初始的数据进行分配,以得到多个数据资源,其中,每个数据资源中包括有设定的数据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候补数据资源的初始数据量为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分配单元,具体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规则,将接收到的数据获取请求分配给具有分配资格的第一数据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73830.8A CN105743956A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73830.8A CN105743956A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43956A true CN105743956A (zh) | 2016-07-06 |
Family
ID=5624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73830.8A Pending CN105743956A (zh) | 2014-12-12 | 2014-12-12 |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74395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9160A (zh) * | 2021-03-18 | 2021-04-16 |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501396A (zh) * | 2022-03-28 | 2022-05-13 |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971A (zh) * | 2010-12-15 | 2011-04-20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会议媒体服务器资源的动态分配方法 |
CN103562881A (zh) * | 2011-05-25 | 2014-02-0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数据存储池的碎片整理 |
CN103679437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US20140142998A1 (en) * | 2012-11-19 | 2014-05-22 | Fmr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Task Assignment |
CN103870339A (zh) * | 2014-03-06 | 2014-06-1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2014
- 2014-12-12 CN CN201410773830.8A patent/CN1057439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25971A (zh) * | 2010-12-15 | 2011-04-20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视频会议媒体服务器资源的动态分配方法 |
CN103562881A (zh) * | 2011-05-25 | 2014-02-0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数据存储池的碎片整理 |
CN103679437A (zh) * | 2012-09-13 | 2014-03-2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US20140142998A1 (en) * | 2012-11-19 | 2014-05-22 | Fmr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Task Assignment |
CN103870339A (zh) * | 2014-03-06 | 2014-06-1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集群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冰: "云计算环境下动态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9160A (zh) * | 2021-03-18 | 2021-04-16 |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669160B (zh) * | 2021-03-18 | 2021-06-29 | 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501396A (zh) * | 2022-03-28 | 2022-05-13 | 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4065B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337109B (zh)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和资源分配系统 | |
CN105279027B (zh) | 一种虚拟机部署方法及装置 | |
US8185905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omput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permissible flexibilities in the recommend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 |
US12118386B2 (en) | Techniques for container scheduling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 |
WO2020108271A1 (zh) | 应用程序更新方法、设备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09043037A4 (en) |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 |
US2015019512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virtual machin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kering cloud service using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upporting apparatus | |
TWI512483B (zh) | 應用於埠倍增器之多階層埠擴充功能 | |
CN110011930B (zh) | 一种区块链中多联盟链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
CN102594858A (zh) | 云存储环境中的镜像解决方案 | |
CN105791254A (zh) | 网络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897299A (zh) | 一种数据库访问方法及装置 | |
CN110012050A (zh) | 消息处理、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3370179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floating licenses for real-time services | |
CN105743956A (zh) | 一种数据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5786732A (zh) | 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 |
CN109522281A (zh) | 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快速拷贝的方法 | |
CN111143063B (zh) | 任务的资源预约方法及装置 | |
CN114546630A (zh) | 任务处理方法及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 |
CN107645396B (zh) | 一种集群扩容方法及装置 | |
US20150095496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medium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
US9772882B2 (en) | Detecting and selecting two processing modules to execute code having a set of parallel executable parts | |
CN102868594B (zh) |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2001800B (zh) | 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