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935A - 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3935A
CN105743935A CN201410743577.1A CN201410743577A CN105743935A CN 105743935 A CN105743935 A CN 105743935A CN 201410743577 A CN201410743577 A CN 201410743577A CN 105743935 A CN105743935 A CN 105743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share
shared
interlinkage
shar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435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彦宏
郑钰霖
叶子玮
郑光晏
吴浚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CN105743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5Inheriting rights or properties, e.g., propagation of permissions or restrictions within a hierarch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共享装置及其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装置运行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一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装置可藉由一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而与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共享该所选资源。此外,根据该共享连接,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可建立一存取点以存取储存于该资源共享装置中的该所选资源。

Description

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共享机制。藉由该资源共享机制,属于不同系统的二个单独的资源共享装置可经由共享连接而存取彼此的资源。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开发出各种网络应用来满足对文件共享、文件传送以及类似文件处理的需求。一般而言,在现代网络应用中所使用的网络架构包含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网络架构、点对点(peer-to-peer;P2P)网络架构、以及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架构与点对点网络架构的一混合架构。点对点网络架构可具有不使用中央服务器的优点;然而,其几乎不具任何安全性,且在点对点网络架构中所共享的资源通常系为唯读的。相反,虽然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架构总是具有一中央服务器,但其更加稳定、灵活、及安全,并提供对资源进行的各种操作(例如:读取操作、写入操作、执行操作等)。
目前,许多机构或公司为其员工/注册使用者提供云端储存服务以储存其文件并与他人共享该等文件及/或文件夹(folder)。在同属于一云端储存系统的情况下,注册使用者可彼此共享文件或文件夹,且该等共享的文件或文件夹可根据不同的共享目的以针对不同使用者设定不同的权限(permission)。然而,在属于不同的云端储存系统的情况下,因云端储存系统彼此系为独立的且无合作关系,故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注册使用者无法像在一云端储存系统中一样可直接彼此共享其文件或文件夹。在此情况下,人们需要在分别于这些云端储存系统中注册其自己的账户,然后将文件或文件夹上传至对应的云端储存系统以将文件或文件夹共享给处于同一云端储存系统中的使用者。此举,将造成属于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使用者在共享文件或文件夹上的不便。
综上所述,本领域亟需一种用于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共享机制以使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可供彼此存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不同资源共享装置的资源共享机制,以经由共享连接存取彼此的资源。藉由本发明的资源共享机制,人们可直接将储存于一个云端储存系统中的文件或文件夹共享给属于另一云端储存系统的其他人。因此,本发明使使用者能够以一更加便捷的方式共享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并使使用者能够更加有效率地使用该等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资源共享装置。该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以及一处理器。该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一管理系统及多个资源。该网络接口连接至一网络。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存储介质及该网络接口,用以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federated)资源共享程序。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用以:接收与该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内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的一共享请求,该共享请求系请求与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共享该等资源其中之一所选资源;根据该共享请求,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产生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具有该共享连接及该外部使用者账户;以及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该共享讯息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使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外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此外,本发明更揭露一种用于一资源共享装置的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及一处理器。该存储介质储存一管理系统及多个资源。该处理器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该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接收与该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内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的一共享请求,该共享请求系请求与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共享该等资源其中之一所选资源;根据该共享请求,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产生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具有该共享连接及该外部使用者账户;以及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该共享讯息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使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外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此外,为达前述目的,本发明更揭露一种资源共享装置。该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以及一处理器。该存储介质用以储存一管理系统。该网络接口连接至一网络。该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存储介质及该网络接口,用以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用以:自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夹带一共享连接及一内部使用者账户,其中该共享连接系被产生以共享一所选资源,该所选资源储存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中并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以及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内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另外,本发明更揭露一种用于一资源共享装置的资源共享方法,以达前述目的。该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以及一处理器。该存储介质储存一管理系统。该处理器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该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自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夹带一共享连接及一内部使用者账户,其中该共享连接系被产生以共享一所选资源,该所选资源储存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中并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以及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内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该技术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图1A系为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一资源共享装置RSA1如何与一资源共享装置RSA2共享资源的示意图;
图1B系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资源共享装置RSA1及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示意图;
图2系为本发明的一共享记录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绘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二种情境;
图4A及图4B系为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一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1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系为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一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的示意图;
图6系为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一移动电话61如何与一智能型冰箱63共享资源的示意图;
图7系为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一资源共享装置的一资源共享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8系为例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一资源共享装置的一资源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使用者设备
11b:使用者设备
13:网络
21a:存储介质
21b:存储介质
23a:网络接口
23b:网络接口
25a:处理器
25b:处理器
61:移动电话
63:智能型冰箱
102:共享请求
104:共享讯息
106:存取请求
108:资源存取回应
302:快速存取请求
304:快速存取回应
304a:快速存取回应
304b:快速存取回应
304c:快速存取回应
306a:上传讯息
306b:上传讯息
306c:上传讯息
631:屏幕
GUI_1:图形使用者接口
GUI_2:图形使用者接口
MS1:管理系统
MS2:管理系统
RSA1:资源共享装置
RSA2:资源共享装置
S701~S707:步骤
S801~S803: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共享装置及方法。以下将透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须说明者,本发明的该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环境、应用或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且本案所请求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此外,于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不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以下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而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显示于图1A及图1B中。图1A系为例示本发明中一资源共享装置RSA1如何与一资源共享装置RSA2共享一特定资源的示意图。图1B系为例示本发明的资源共享装置RSA1及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示意图。对于资源共享装置RSA1而言,资源共享装置RSA2系为一独立的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并由其他机构或公司管理。换言之,资源共享装置RSA1及资源共享装置RSA2分别为其各自的注册使用者提供其云端储存服务。此外,资源共享装置RSA1运行一管理系统MS1,管理系统MS1中安装有其自己的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且资源共享装置RSA2运行一管理系统MS2,管理系统MS2中安装有其自己的联合资源共享程序。藉由其各自的联合资源共享程序,资源共享装置RSA1及资源共享装置RSA2可执行如下所述的该等操作。
如图1A所示,当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一注册使用者RU1想要与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一注册使用者RU2共享一所选资源(例如:一文件夹、一文件或类似的资源)时,注册使用者RU1操作使用者设备11a以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1并发送一共享请求102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共享请求102夹带内部使用者账户UA1(即,注册使用者RU1的使用者账户)、所选共享资源以及外部使用者账户UA2(即,注册使用者RU2的使用者账户)的信息。
在接收到与使用者账户UA1相关联的用于请求与使用者账户UA2共享该所选资源的共享请求102之后,资源共享装置RSA1根据共享请求102,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该所选资源的该共享连接系基于超文本传输协定(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而构建(例如:https://url.domain/1A2B3C4D),以使资源共享装置RSA2可经由该共享连接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1。应注意者,对于资源共享装置RSA1而言,使用者账户UA1系为一「内部使用者账户」且使用者账户UA2系为一「外部使用者账户」;相反地,对于资源共享装置RSA2而言,使用者账户UA1系为一「外部使用者账户」且使用者账户UA2系为一「内部使用者账户」。
接着,资源共享装置RSA1会产生一共享讯息104,共享讯息104具有该共享连接以及使用者账户UA2,且资源共享装置RSA1经由网络13将共享讯息104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在自资源共享装置RSA1接收到夹带该所选资源的该共享连接以及使用者账户UA2的共享讯息104之后,资源共享装置RSA2会根据共享讯息104为使用者账户UA2建立一存取点。如此一来,当注册使用者RU2操作使用者设备11b(例如:个人电脑)以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2时,注册使用者RU2能够经由该存取点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所选资源。应注意者,使用者设备11a及使用者设备11b可系为一个人电脑、一手持设备、或任何其他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使用者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注册使用者RU1可设定注册使用者RU2于存取该所选资源时的一存取权限。在此情况下,共享请求102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以指示注册使用者RU2所被允许的操作(例如:读取操作、写入操作、执行操作等)。因此,资源共享装置RSA1可更基于该存取权限信息产生该共享连接。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可更基于安全目的而藉由一密钥对该共享连接加密,并产生共享讯息104,故共享讯息104夹带已加密的共享连接以及该存取权限信息。相应地,资源共享装置RSA2藉由一对应密钥而解密该共享连接。举例而言,该所选资源的该共享连接可由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使用者账户UA2的公用密钥加密,且该已加密共享连接可由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使用者账户UA2的私有密钥解密。然而,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了解各种适用于加密及解密该所选资源的加密及解密技术皆可套用至本发明,且该等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更在一数据库中建立一共享记录,以记录该共享连接的一连接值、该所选资源的一索引(index)、该存取权限信息、及该密钥,如图2所示,其中该数据库安装于在资源共享装置RSA1中运行的管理系统中。具体而言,一共享连接的连接值是唯一的且能导向至一被指定的特定资源,该资源的索引则指示要被导向到的资源,其中,资源可为一文件夹、一文件或一服务。在此种情形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根据该共享记录产生该共享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更根据共享请求102或来自使用者设备11a的另一特定请求为使用者账户UA2建立一群组。在此种情形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更记录该群组于该共享记录中。此外,在同一群组中的资源共享装置RSA2或其他资源共享装置的其他使用者账户可具有存取该所选资源的相同权限。
如图1A所示,当注册使用者RU2操作使用者设备11b以经由该存取点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所选资源时,资源共享装置RSA2更经由网络13传送一存取请求106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以存取该共享连接。在经由网络13接收到存取请求106之后,资源共享装置RSA1更判断存取请求106是否通过一验证。
若通过该验证,则资源共享装置RSA1存取该所选资源并传送一资源存取回应108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举例而言,存取请求106可请求获得该所选资源(例如:一文件),因此,资源存取回应108包含所选资源。相反,若存取请求106未通过验证,则资源存取回应108可包含相关信息以将存取结果(即存取失败)告知资源共享装置RSA2。举例而言,使用者设备11b的屏幕可显示一弹出式通知信息窗(pop-upnotificationinformationwindow),以将存取失败告知注册使用者UA2。
须说明者,上述的共享请求102及存取请求106系分别基于注册使用者UA1及注册使用者UA2的操作而被产生;然而,在于一些实际情境中,此等操作可由资源共享装置RSA1及资源共享装置RSA2自身自动执行。举例而言,藉由设置一共享规则,由使用者账户UA1上传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任何文件皆会被自动地与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使用者账户UA2共享,且资源共享装置RSA2会自动地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1,以为使用者账户UA2获得文件的复本。
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亦请参考图1B。资源共享装置RSA1包含一存储介质21a、一网络接口23a以及一处理器25a。存储介质21a储存管理系统MS1以及多个资源(例如:文件夹、文件等),该等资源可由其注册使用者建立或上传。
具体而言,存储介质21a可系为一电脑可读取记录介质或多个电脑可读取记录介质的一组合,以为整合装置(integrationapparatus)提供一永久储存器(permanentstorage),例如一快闪记忆体(flashmemory)、一硬碟、或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习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存储介质。网络接口23a连接至网络13。处理器25a电性连接至存储介质21a及网络接口23a,且处理器25a更运行安装于管理系统MS1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来执行下述的操作。
与第一实施例一致,处理器25a接收与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使用者账户UA1相关联的共享请求102,共享请求102系请求与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使用者账户UA2共享该等资源其中之所选资源。然后,处理器25a根据共享请求102,产生所选资源的共享连接,并产生具有该共享连接及使用者账户UA2的共享讯息104。此后,处理器25a经由网络接口23a传送共享讯息104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以使资源共享装置RSA2根据共享讯息104为使用者账户UA2建立该存取点。
在经由网络接口23a而自资源共享装置RSA2接收到欲存取共享连接的存取请求106后,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处理器25a判断存取请求106是否通过验证。若存取请求106通过验证,则处理器25a存取所选资源并传送一资源存取回应108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
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亦请参照图1B。资源共享装置RSA2包含一存储介质21b、一网络接口23b以及一处理器25b。存储介质21b储存管理系统MS2以及多个资源。网络接口23b连接至网络13。处理器25b电性连接至存储介质21b及网络接口23b,并用以运行安装于管理系统MS2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下述的操作。
与第一实施例一致,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处理器25b自资源共享装置RSA1接收夹带共享连接以及使用者账户UA2的共享讯息104。共享连接系为了共享的所选资源而建立,且所选资源系储存于资源共享装置RSA1中并与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使用者账户UA1相关联。接着,处理器25b根据共享讯息104为使用者账户UA2建立存取点。此后,处理器25b更经由网络接口23b将欲存取共享连接的存取请求106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共享请求102更包含存取权限信息时,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处理器25a根据存取权限信息,产生共享连接。而且,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安全目的,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处理器25a可更藉由一密钥对该共享连接加密,并产生具有已加密的共享连接及存取权限信息的共享讯息104。在此情况下,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处理器25b会在接收到共享讯息104之后藉由一对应密钥解密共享连接。
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处理器25a更在安装于管理系统MS1的数据库中建立一共享记录,以记录共享连接的连接值、所选资源的一索引、存取权限信息、及密钥。因此,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处理器25a根据共享记录,产生共享连接。此外,处理器25a可更根据共享请求102或来自使用者设备11a的另一特定请求为使用者账户UA2建立一群组,并记录该群组于共享记录中。
本发明的一第四实施例系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延伸,其如图3A及图3B所示。图3A及图3B绘示一实例,其例示如何在资源共享装置RSA1与资源共享装置RSA2之间平行地传送资源以加快传送速度。
如图3A所示,当注册使用者RU2操作使用者设备11b以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2,并请求将所选资源自资源共享装置RSA1传送(即下载)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时,资源共享装置RSA2可经由网络13传送一快速存取请求302(而非存取请求106)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快速存取请求302包含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portnumber)。
在接收到快速存取请求302之后,资源共享装置RSA1判断快速存取请求302是否通过一验证。接着,当快速存取请求302通过验证时,资源共享装置RSA1根据快速存取请求302,产生所选资源的一文件布局,然后根据由资源共享装置RSA1所产生的共享连接、由资源共享装置RSA2所产生的暂时共享连接以及对应至该等暂时共享连接的端口号,将多个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经由网络13平行地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其中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中夹带该文件布局及所选资源。
具体而言,假设资源共享装置RSA1将所选资源划分为三部分,各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可分别包含所选资源其中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可经由不同的端口号对(pair)而自资源共享装置RSA1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在其他实施例中,文件布局可由另一快速存取回应单独传送至资源共享设备RSA2;然而,传送文件布局的规模(scale)及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所选资源已传送结束时,资源共享装置RSA2根据文件布局,重建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中所夹带的所选资源。此外,可在资源共享装置RSA1与资源共享装置RSA2之间传送一或多个确认讯息以用于表示传送结果。应说明者,基于上述说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轻易理解所选资源系如何根据共享连接及其所对应的该等端口号而利用超文本传输协定并经由该等快速存取回应而被传送,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上述操作系由处理器25a执行,而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上述操作系由处理器25b执行。更具体而言,处理器25a经由网络接口23a接收快速存取请求302,判断快速存取请求302是否通过一验证,以产生所选资源的文件布局,并经由网络接口23a传送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另一方面,处理器25b经由网络接口23b传送快速存取请求302,经由网络接口23b接收快速存取回应304a、304b、304c,以及重建所选资源。
在如图3B所示的另一情境中,当注册使用者RU2操作使用者设备11b以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2,并请求将一特定资源自资源共享装置RSA2传送(即上传)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时,资源共享装置RSA2经由网络13将快速存取请求302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快速存取请求302包含该特定资源的文件布局。具体而言,资源共享装置RSA2亦可将该特定资源划分为多个部分,并基于该划分而产生文件布局。
类似地,在自资源共享装置RSA2接收到快速存取请求302之后,资源共享装置RSA1判断快速存取请求302是否通过验证。若快速存取请求302通过验证,则资源共享装置RSA1经由网络13将一具有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的快速存取回应304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2,以表示允许传递储存于资源共享装置RSA2中的特定资源。
接着,资源共享装置RSA2根据共享连接、该等暂时共享连接以及对应至该共享连接以及该等暂时共享连接的该等端口号,将夹带该特定资源的多个上传讯息306a、306b、306c平行地传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当该特定资源已完成传送时,资源共享装置RSA1根据文件布局,重建该等上传讯息306a、306b、306c所夹带的特定资源。类似地,可在资源共享装置RSA1与资源共享装置RSA2之间传递一或多个确认讯息以表示传送结果。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绘示于图4A至图4B以及图5A至图5B中,其例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实例。图4A及图4B显示在运行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时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管理系统MS1所提供的一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1。藉由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1,资源共享装置RSA1的注册使用者RU1可经由该联合共享程序来操作管理系统MS1,以达成如在先前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
图4A例示显示于使用者设备11a的屏幕上的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1的一页面。在此页面上,注册使用者RU1可选择资源并与其他使用者共享该资源。举例而言,注册使用者RU1藉由点击GUI_1上的对应位置而选择FolderA(文件夹A)及ObjectZ(物件Z),然后点击「下一步(Next)」按钮来确定所选择的共享资源。此外,注册使用者RU1可点击「取消(Cancel)」按钮来取消此次共享动作。
在点击「下一步」按钮后,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1进入如图4B所示的另一页面,以供注册使用者RU1选择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其注册使用者/群组及相关参数。在此页面上,注册使用者RU1选择资源共享装置RSA2作为共享目的地(destination)并选择注册使用者RU2作为共享目标(target)。此外,若注册使用者RU1不能从历史记录(existence)(即历史输入记录)中找到一特定使用者/群组来进行共享,则可藉由一输入选项(option)以供输入特定使用者的使用者账户或群组名称。此外,注册使用者RU1可更在此页面上选择其他使用者或群组作为该等共享目标其中之一;亦即,可同时选择多个使用者或群组。在选择共享目标(即,注册使用者RU2)后,注册使用者RU1可更设置注册使用者RU2的权限。一旦设置完成,注册使用者RU1可点击「完成(Finish)」按钮且共享请求102被发送至资源共享装置RSA1。类似地,注册使用者RU1亦可在此阶段中点击「取消」按钮来取消此次共享动作,或点击「返回」按钮返回到前一页面来重新选择共享资源。
如前所述,以上动作可被预设,且将由资源共享装置RSA1自动执行,以将新上传或新建立的资源共享给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特定注册使用者。由于此项技术中的通常知识者可轻易理解如何藉由预设而自动地共享资源,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现参照图5A及图5B,其实例性地呈现在运行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时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管理系统MS2所提供的一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在接收到共享讯息104之后,资源共享装置RSA2的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会在注册使用者RU2操作使用者设备11b以存取资源共享装置RSA2时建立一通知信息,并将通知信息显示于使用者设备11b的屏幕上。
如图5A所示,通知信息可由一弹出式窗口呈现。藉由弹出式窗口,注册使用者可得知相关信息,并藉由其上的选项按钮决定是否要接受所选资源。在此种情形中,注册使用者RU2可点击「接受(Accept)」按钮来接受所选资源。反之,注册使用者RU2可点击「拒绝(Reject)」按钮来拒绝所选资源。
在注册使用者RU2已藉由点击「接受(Accept)」按钮而接受所选资源的情形中,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会进入如图5B所示的另一页面。资源共享装置为所选资源(即,FolderA及ObjectZ)建立存取点,并将其显示于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上。因此,注册使用者RU2可操作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以经由该等存取点存取储存于资源共享装置RSA1中的FolderA及ObjectZ。
在其他实施例中,注册使用者RU2可将所选资源(即,FolderA及ObjectZ)拖移至其自己的资源空间,以改变显示于图形使用者接口GUI_2上的存取点的位置。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注册使用者RU2想要将该等所选资源(即,FolderA及ObjectZ)下载至其自己的资源空间,则其可将「FolderA」或「ObjectZ」复制至其特定的资源空间。藉由此种方式,可执行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以加快传送速度。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绘示于图6中,其绘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另一实例。于本实施例中,资源共享装置RSA1系一移动电话61,其进一步地整合使用者设备11a的功能,且资源共享装置RSA2系为一智能型冰箱63,其进一步地整合使用者设备11b的功能。移动电话61及智能型冰箱63两者均连接至网络(即,网际网络或个人区域网络),且其可彼此侦测并连接。
若一使用者想要与智能型冰箱63共享一文件(例如:一食谱文件),则其操作移动电话61来发送共享讯息104至智能型冰箱63。在接收到共享讯息104之后,智能型冰箱63可自动地接受共享讯息104并在其图形使用者接口上建立一存取点。此外,智能型冰箱63可更自动地藉由该存取点自移动电话61下载该文件。因此,当使用者操作智能型冰箱63时,其可在智能型冰箱63的屏幕631上获得食谱。
应注意,此实施例系以移动电话61及智能型冰箱63为例;然而,此项技术中的通常知识者可轻易地了解本发明可应用于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且任一具有网络连接功能的物体(things)皆可实施本发明,并属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系为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方法的一流程图显示于图7中。此实施例的资源共享方法可应用于所有前述实施例中的资源共享装置(例如:资源共享装置RSA1)。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以及一处理器。存储介质储存一管理系统及多个资源,且处理器运行安装于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资源共享方法。
首先,执行步骤S701,接收与该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内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的一共享请求,该共享请求系请求与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共享该等资源其中之一所选资源。具体而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系独立于该资源共享装置之外。接着,执行步骤S703,根据共享请求,产生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然后,在步骤S705中,处理器更产生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具有共享连接及该外部使用者账户。此后,执行步骤S707,经由网络接口传送共享讯息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使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根据共享讯息为该外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共享请求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在此种情形中,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根据存取权限信息产生共享连接;藉由一密钥(passkey)对共享连接加密;以及产生具有该已加密的共享连接及存取权限信息的共享讯息。
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资源共享方法可更包含以下步骤:在安装于管理系统中的一数据库中建立一共享记录,以记录共享连接的一连接值、该所选资源的一索引、存取权限信息、及该密钥;以及根据共享记录,产生共享连接。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建立包含该外部使用者账户的一群组;以及记录该群组于共享记录中。
于另一实施例中,当经由共享连接存取该所选资源的资源时,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经由网络接口自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存取请求,以存取共享连接;根据共享记录判断存取请求是否通过一验证;当通过该验证时,存取该所选资源;以及传送一资源存取回应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在此实施例中,资源系基于安全验证情况下被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所存取。
此外,于另一实施例中,在考量加快传输速度的情况下,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经由网络接口自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快速存取请求,以存取共享连接来下载所选资源,其中快速存取请求夹带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根据共享记录判断快速存取请求是否通过一验证;当通过该验证时,根据快速存取请求,产生所选资源的一文件布局;以及根据共享连接、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将具有所选资源及文件布局的多个快速存取回应经由网络接口而平行地传送至远端资源共享装置。
除了上述步骤,本发明的资源共享方法亦能执行在所有前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所有操作并具有所有对应的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此实施例如何基于所有前述实施例执行此等操作及具有该等功能,故不赘述。
在此实施例中所阐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可由一具有多个程序指令(code)的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所执行。联合资源共享程序系为可储存于一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storagemedium)中的一电脑程序产品。当该等程序指令被载入一电子装置(例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的资源共享装置RSA1及第六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61)并安装于其管理系统(例如:前述实施例中的MS1)中时,电脑程序执行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电脑程序产品可为一电子产品,例如只读存储介质(readonlymemory;ROM)、闪存、软盘、硬盘、光盘(compactdisk;CD)、随身碟、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习此项技艺者所习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系为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方法的一流程图显示于图8中。资源共享方法系用于一资源共享装置(例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的资源共享装置RSA2以及第六实施例中的智能型冰箱63)。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及一处理器。存储介质储存一管理系统,且处理器运行安装于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资源共享方法。
首先,执行步骤S801,自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夹带一共享连接及一内部使用者账户。具体而言,共享连接系被产生以共享一所选资源,该所选资源储存于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中并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接着,执行步骤S803,根据共享讯息为该内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共享讯息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且该共享连接更藉由一密钥而被加密。因此,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藉由一对应密钥而解密该共享连接。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经由网络接口传送一存取请求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存取共享连接;以及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资源存取回应。
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经由网络接口传送一快速存取请求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存取共享连接来下载所选资源,其中快速存取请求夹带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以及根据共享连接、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经由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平行地接收夹带所选资源及一文件布局的多个快速存取回应。
除了上述步骤,本发明的资源共享方法亦能执行在所有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所有操作并具有所有对应的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此实施例如何基于所有前述实施例执行此等操作及具有该等功能,故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阐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可由一具有多个程序指令的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执行。联合资源共享程序系为可储存于一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一电脑程序产品。当该等指令被载入一电子装置(例如: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的资源共享装置RSA2及第六实施例中的智能型冰箱63)以及安装于其管理系统中之后,电脑程序执行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电脑程序产品可系为一电子产品,例如只读存储介质(ROM)、闪存、软盘、硬盘、光盘(CD)、随身碟、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习此项技艺者所习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资源共享机制使不同的资源共享装置能够经由共享连接存取彼此的资源。此外,不同资源共享装置间的资源传递可经由共享连接而达成,且传送时间可更藉由透过多个共享连接(包含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其对应的端口号进行平行传送而被缩短。因此,藉由本发明的资源共享机制,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可由彼此进行存取,故使用者可以一更加便捷的方式共享不同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以及更加有效地利用该等云端储存系统的资源。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资源共享装置,包含:
一存储介质,用以储存一管理系统及多个资源;
一网络接口,连接至一网络;以及
一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存储介质及该网络接口,用以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federated)资源共享程序,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用以:接收与该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内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的一共享请求,该共享请求系请求与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共享该等资源其中之一所选资源;根据该共享请求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产生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具有该共享连接及该外部使用者账户;以及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该共享讯息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使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外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享请求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且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根据该存取权限信息产生该共享连接;藉由一密钥(passkey)加密该共享连接;以及产生具有已加密的该共享连接及该存取权限信息的该共享讯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在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数据库中建立一共享记录,以记录该共享连接的一连接值、该所选资源的一索引(index)、该存取权限信息、及该密钥;以及根据该共享记录产生该共享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建立包含该外部使用者账户的一群组;以及记录该群组于该共享记录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经由该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存取请求,其用以请求存取该共享连接;判断该存取请求是否通过一验证(authentication);当通过该验证时,存取该所选资源;以及传送一资源存取回应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经由该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快速存取请求,其用以请求存取该共享连接以下载该所选资源,其中该快速存取请求包含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portnumber);判断该快速存取请求是否通过一验证;当通过该验证时,根据该快速存取请求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文件布局(filelayout);以及根据该共享连接、该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该至少一对应端口号,将具有该文件布局及该所选资源的多个快速存取回应经由该网络接口而平行地传送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
7.一种用于一资源共享装置的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及一处理器,该存储介质储存一管理系统及多个资源,该处理器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该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接收与该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内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的一共享请求,该共享请求系请求与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共享该等资源其中之一所选资源;
根据该共享请求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共享连接;
产生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具有该共享连接及该外部使用者账户;以及
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该共享讯息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使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外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共享请求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且该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该存取权限信息产生该共享连接;
藉由一密钥加密该共享连接;以及
产生具有已加密的该共享连接及该存取权限信息的该共享讯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以下步骤:
在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数据库中建立一共享记录,以记录该共享连接的一连接值、该所选资源的一索引、该存取权限信息、及该密钥;以及
根据该共享记录产生该共享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以下步骤:
建立包含该外部使用者账户的一群组;以及
记录该群组于该共享记录中。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以下步骤:
经由该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存取请求,其用以请求存取该共享连接;
判断该存取请求是否通过一验证;
当通过该验证时,存取该所选资源;以及
传送一资源存取回应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以下步骤:
经由该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快速存取请求,其用以请求存取该共享连接以下载该所选资源,其中该快速存取请求包含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
判断该快速存取请求是否通过一验证;
当通过该验证时,根据该快速存取请求产生该所选资源的一文件布局;以及
根据该共享连接、该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该至少一对应端口号,将具有该文件布局及该所选资源的多个快速存取回应经由该网络接口而平行地传送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
13.一种资源共享装置,包含:
一存储介质,用以储存一管理系统;
一网络接口,连接至一网络;以及
一处理器,电性连接至该存储介质及该网络接口,用以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用以:自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夹带一共享连接及一内部使用者账户,其中该共享连接系被产生以共享一所选资源,该所选资源储存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中并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以及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内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共享讯息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该共享连接更藉由一密钥被加密,且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藉由一对应密钥而解密该共享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一存取请求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存取该共享连接;以及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资源存取回应。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资源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联合资源共享程序更用以: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一快速存取请求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存取该共享连接来下载该所选资源,其中该快速存取请求夹带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以及根据该共享连接、该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该至少一对应端口号,经由该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平行地接收夹带一文件布局及该所选资源的多个快速存取回应。
17.一种用于一资源共享装置的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装置包含一存储介质、一网络接口及一处理器,该存储介质储存一管理系统,该处理器运行安装于该管理系统中的一联合资源共享程序以执行该资源共享方法,该资源共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自一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共享讯息,该共享讯息夹带一共享连接及一内部使用者账户,其中该共享连接系被产生以共享一所选资源,该所选资源储存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中并与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的一外部使用者账户相关联;以及
根据该共享讯息为该内部使用者账户建立一存取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共享讯息更包含一存取权限信息,该共享连接更藉由一密钥被加密,且该资源共享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骤:
藉由一对应密钥而解密该共享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以下步骤:
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一存取请求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存取该共享连接;以及
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接收一资源存取回应。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以下步骤:
经由该网络接口传送一快速存取请求至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以存取该共享连接来下载该所选资源,其中该快速存取请求夹带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至少一对应端口号;以及
根据该共享连接、该至少一暂时共享连接及该至少一端口号,经由该网络接口自该远端资源共享装置平行地接收夹带一文件布局及该所选资源的多个快速存取回应。
CN201410743577.1A 2014-10-21 2014-12-08 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57439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19,789 2014-10-21
US14/519,789 US20160110555A1 (en) 2014-10-21 2014-10-21 Resource shar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935A true CN105743935A (zh) 2016-07-06

Family

ID=5574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43577.1A Pending CN105743935A (zh) 2014-10-21 2014-12-08 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10555A1 (zh)
CN (1) CN105743935A (zh)
TW (1) TWI5717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2332A (zh) * 2022-08-30 2022-12-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3134389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信息的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6259B2 (en) * 2015-06-30 2017-08-15 Iheartmedia Management Services, Inc. Platform-as-a-service with proxy-controlled request routing
US10592681B2 (en) 2017-01-10 2020-03-17 Snowflake Inc. Data sharing in a multi-tenant database system
US11005793B2 (en) * 2017-12-15 2021-05-11 Slac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access control parameter discrepancies in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ith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0362A1 (en) * 2006-11-20 2008-05-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ngle virtual client for multiple client access and equivalency
CN102195957A (zh) * 2010-03-19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832A (zh) * 2010-12-07 2012-07-11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资源共享系统与方法
CN102651752A (zh) * 2011-02-25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云端存取装置及存取方法
CN103812915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资源管理中心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2383B (en) * 2003-12-30 2005-05-1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Data share system and operation interface thereof
JP4756865B2 (ja) * 2005-01-11 2011-08-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セキュリティグループ管理システム
JP5331354B2 (ja) * 2008-03-17 2013-10-30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TW201224774A (en) * 2010-12-03 2012-06-16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Cloud service system,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a
TWI434189B (zh) * 2010-12-10 2014-04-11 Miiicasa Holding Cayman Inc File access and sharing system and its method
US9015856B2 (en) * 2011-08-08 2015-04-21 Facebook, Inc. Mobile-device user authentication
KR101979380B1 (ko) * 2012-08-24 2019-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의 콘텐트 공유 방법 및 그 전자 기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0362A1 (en) * 2006-11-20 2008-05-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ngle virtual client for multiple client access and equivalency
CN102195957A (zh) * 2010-03-19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71832A (zh) * 2010-12-07 2012-07-11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资源共享系统与方法
CN102651752A (zh) * 2011-02-25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云端存取装置及存取方法
CN103812915A (zh) * 2012-11-15 2014-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资源管理中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389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信息的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42332A (zh) * 2022-08-30 2022-12-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442332B (zh) * 2022-08-30 2023-06-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共享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1750B (zh) 2017-02-21
US20160110555A1 (en) 2016-04-21
TW201616373A (zh) 201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000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enancy secrets management
Harbi et al. A review of security in internet of things
US100211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enancy secrets management in multiple data security jurisdiction zones
CN109565640B (zh) 安全的基于私有位置的服务
EP313826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architecture pattern-based permissions management
EP3528468B1 (en) Profile information sharing
CN105743935A (zh) 资源共享装置及其方法
CN107579958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027669B2 (en) Authorization to access a server in the cloud without obtaining an initial secret
CN105516110A (zh) 移动设备安全数据传送方法
WO201505738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secure secrets proxy
CN105450750A (zh) 智能终端安全交互方法
CN105610845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数据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2763A (zh) 通讯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30379699A1 (en) Security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devices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network
Enge et al. An offline mobile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elf-sovereign identity standards
Jänicke Secure communication for Industrie 4.0: A multi-stakeholder problem
CN113965426B (zh) 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17638B (zh)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Mbarek et al. Secure and Efficient Blockchain Scheme for the Internet of Bikes
US11201856B2 (en) Message security
US20240134852A1 (en) Permission-based index for query processing
Pham-Hung et al. A secure cloud architecture for data generated in the energy sector
James et al. Seeing the real world: Sharing protected data in real time
Ennasraoui et al. Security Analysis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tate of the Art,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Top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