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521A - Wi-Fi和蓝牙接收器中的蜂窝上行链路谐波杂散抑制 - Google Patents
Wi-Fi和蓝牙接收器中的蜂窝上行链路谐波杂散抑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43521A CN105743521A CN201510788848.XA CN201510788848A CN105743521A CN 105743521 A CN105743521 A CN 105743521A CN 201510788848 A CN201510788848 A CN 201510788848A CN 105743521 A CN105743521 A CN 105743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m
- signal
- group
- antenna
- cal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4—Antenna weights or vector/matrix coeffici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Wi-Fi和蓝牙接收器中的蜂窝上行链路谐波杂散抑制。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设备的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的方法和设备接收器。该方法包括:由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执行数据通信;在数据通信期间接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第一组射频RF信号;确定第一组RF信号对第一调制解调器中当前执行的数据通信的影响;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组RF信号的影响来确定波束成形矢量,其中第二组RF信号使用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和接收所述第二组RF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Wi-Fi和蓝牙接收器中的蜂窝上行链路谐波杂散(spur)抑制。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信道来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传输数据。这些通信系统可以根据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针对无线局域网(WLAN)定义的一组标准来运作。
在数据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传输期间,多路径问题和诸如存在干扰信号之类的其他状况可能会影响数据分组的接收。例如,可能与数据分组的接收相混合的、所存在的谐波杂散可能给信号检测、放大器增益调整和信号解码带来问题。为此,无线通信系统采用各种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状况。
例如,在多个调制解调器在特定设备中的协同运行操作期间,特定调制解调器的操作频率、物理位置和其他特性可能会影响另一调制解调器的操作频率。在此示例中,已知的解决方案限制干扰源(aggressor)调制解调器的操作来抑制其对受扰者(victim)调制解调器的操作频率的影响。
正因如此,存在对于抑制便携设备的接收器处的调制解调器之间的干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高设备的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执行数据通信;在数据通信期间接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第一组射频RF信号;确定第一组RF信号对第一调制解调器中当前执行的数据通信的影响;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组RF信号的影响来确定波束成形矢量,其中第二组RF信号使用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以及接收所述第二组RF信号。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接收器,该设备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天线,所述至少一个天线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射频RF信号,其中所接收的RF信号包括一组校准RF信号;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的收发器组件,该收发器组件被配置为确定从该组校准RF信号的每个传输子载波产生的干扰量,其中该收发器组件确定波束成形矢量,该波束成形矢量是基于所确定的每个传输子载波的干扰量的,其中该收发器组件发送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作为对所接收的该组校准RF信号的反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现便携设备中的接收器电路的倒灵敏度(de-sensitivity)提高的示例场景。
图2A和2B根据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示出了接收器电路的示例布置。
图3根据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示出了用于提高倒灵敏度和降低干扰的示例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描述的是用于提高便携设备的接收器电路或系统中的倒灵敏度的技术。例如,比如在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例如,蜂窝/LTE调制解调器)进行的下行链路(LD)数据通信操作期间的操作频率受到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例如,Wi-Fi、BT等的)射频(RF)信号的影响,反之亦然。在此示例中,当第二调制解调器是干扰源(aggressor)调制解调器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RF信号可以向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提供带外过载电流或者干扰。正因如此,校准处理可以被执行以消除对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的这些影响。
在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解调器被配置为在DL数据通信期间或者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期间从第二调制解调器接收第一组射频(RF)信号(例如,一组校准RF信号)。在此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解调器使用一种算法来确定第一组RF信号对其操作频率的效应或影响,例如,当前在第一调制解调器中执行的DL数据同行。
基于所确定的影响,第一调制解调器可以确定最优波束成形矢量,或者第一调制解调器可以测量传输第一组RF信号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处的信号能量。在两种情形下,第二调制解调器可以将所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或者所测得的信号能量用于形成第二组RF信号,第二组RF信号对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提供归零效应(在阻塞信号的情形下)或者减少干扰(在倒灵敏的情形下)。
图1是在便携设备的接收器电路或系统中利用BF技术来提高倒灵敏度的示例场景100。场景100示出了具有天线104的便携设备102、基站106、和无线路由器108。
便携设备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多媒体播放设备、数字音乐播放器、数字视频播放器、导航设备、数码相机等等。便携设备102还支持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上的蜂窝和无线服务的宽阵列。例如,除诸如GSM、UMTS或LTE之类的蜂窝服务之外,便携设备102还可以提供Wi-Fi/WLAN、BT和GPS连通性。
如所示,便携设备102例如可以与网络环境中的另一便携设备(未示出)通信。网络环境例如包括通过基站106辅助便携设备102和另一便携设备之间的通信的蜂窝网络。在此蜂窝网络通信过程中,例如,便携设备102和基站106之间的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UL)数据传输可能会受到便携设备102内协同运行的蓝牙(BT)、Wi-Fi特征等的影响。因此,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可以促进例如与所述BT特征、Wi-Fi特征等协同运行的、用于蜂窝网络通信的蜂窝调制解调器(未示出)的倒灵敏度的提高。可替代地,BT、Wi-Fi特征等可能受到蜂窝调制解调器的影响,并且在这样的情形下,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同样适用。
无线路由器108可以包括辅助便携设备102和有线以太网连接之间的无线连接。例如,无线路由器108可以包括在特定地点提供热点的Wi-Fi路由器。在此示例中,Wi-Fi路由器可以接受来自便携设备102的数据信号(在UL数据通信期间),并且使用物理、有线以太网连接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发送到互联网。类似地,Wi-Fi路由器可以使用两者之间的无线连接将数据传送到便携设备102(在UL数据通信期间)。
虽然图1示出了单一天线104,但是便携设备102可以包括其他天线,比如,LTE天线、其他分集天线、和Wi-Fi或BT天线。例如,便携设备102的Wi-Fi特征可以使用不同于被用于蜂窝网络通信的天线104并且与天线104分开的两个或更多个天线。在此示例中,这里描述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调整两个或更多个Wi-Fi天线处的波束成形矢量以提高蜂窝调制解调器的倒灵敏度,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在天线104处的波束成形矢量调整可以被用于提高Wi-Fi通信中的倒灵敏度。
图2A是至少两个调制解调器之间的示例布置200,示例布置200示出了如这里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便携设备的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提高。例如,布置200包括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倒灵敏度受到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协同运行的操作的影响。在此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206,同时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天线208-2和208-4。此外,在相同示例中,布置200示出了第一组RF信号212、反馈信号214和第二组RF信号214。
为了说明这里描述的实施例的目的,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蜂窝/LTE调制解调器,同时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位于同一便携设备(比如,便携设备102)内的Wi-Fi调制解调器。在此说明中,蜂窝/LTE调制解调器可以使用以下各项来执行DL和/或UL数据通信:全球移动通信(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数率的GSM演进(EDGE)、3G或4GLTE系统。另一方面,协同运行的Wi-Fi调制解调器可以使用不同于蜂窝/LTE调制解调器的频谱的频谱来辅助便携设备102和无线路由器108之间的无线通信。如这里特别是在布置200的实现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交换地被称为蜂窝/LTE,而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交换地被称为Wi-Fi。
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期间,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即,蜂窝/LTE调制解调器)可以从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即,Wi-Fi调制解调器)接收第一组RF信号212。在实现方式中,第一组RF信号可以包括由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至少两个天线208-2和208-4分开发送的一组校准RF信号(这里可交换地称为一组RF信号)。一组校准RF信号例如可以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包括不同量的RF信号幅值增益和相位差,并且由两个天线208-2和208-4在校准阶段顺序地发送。如下面进一步论述地,校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强力校准模式、折减时间校准模式、分离角校准阶段和增益校准阶段、单次(one-shot)校准模式和即时(on-the-fly)校准模式。
对于接收到的第一组RF信号212,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理接收到的校准RF信号以确定其对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操作频率的可能影响或信号干扰。例如,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包括收发器组件202,其可以是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收发器组件202被配置为执行一种算法来确定第一组RF信号212对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数据通信特征的影响。该影响例如包括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天线106处的带外电流过载,或者该影响可以包括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的带内干扰。在此示例中,该算法可以被用于基于在被用于传输第一组RF信号212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处的所确定的影响、RF幅值增益和相位来计算最优波束成形矢量。最优波束成形矢量例如可以辅助最初招致带外电流过载干扰或带内干扰的至少一个天线206的归零;或者它可以辅助将至少一个天线206中的带外电流过载干扰或带内干扰降低到配置阈值以下。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不计算最优波束成形矢量,而是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测量接收到的第一组RF信号的每个传输子载波的能量,并在之后将测得的信号能量发送到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在该另一示例中,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被配置为使用该测得的信号能量来计算每个传输子载波上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在这些示例中,所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或所测得的信号能量可以通过反馈信号210来发送,而经调整的校准RF信号可以通过第二组RF信号214被传输。第二组RF信号例如可以包括最优波束成形矢量,该最优波束成形矢量可以将至少一个天线206处的干扰归零或降低到配置阈值以下。在此示例中,阈值(即epsilon“ε1”)可以包括针对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允许的倒灵敏度以与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协同地操作,虽然存在这里所述的带外电流过载干扰或带内干扰。
在实现方式中,所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可以与传输子载波中的每个校准RF信号相对应。也就是说,所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可以基于在每个传输子载波处和/或针对特定发射天线(例如,天线208-2)的校准RF信号的具体幅值和/或相位。类似地,对于另一发射天线208-4及其他天线(如果存在用于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其他天线208)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处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计算也是如此。
对于由收发器组件216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收发器组件216可以通过反馈信号210传输该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所确定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例如可以被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用于调整并形成第二组RF信号214,第二组RF信号214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产生归零效应和/或较少干扰。也就是说,第二组RF信号214提供对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倒灵敏度的提高,以使得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协同运行操作可以被实现。
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于接收(RX)模式而非上面论述的DRX模式的情形下,可以实现上面论述的相同操作。然而,由于第一组RF信号212而导致的影响或干扰确定可以包括在由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进行的DL数据通信期间测得的DL能量。
虽然布置200的上述实现方式可以提供用于归零或降低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的干扰的基本过程/原理,但是下面论述的其他类型的校准模块、处理和微调可以一般地适应于上面论述得基本过程/原理。
例如,第一组RF信号212可以被用于实现分离的相位/角校准阶段和增益校准阶段。也就是说,针对相位变量和增益变量两者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的确定是分别确定的。
为实现角度(即θ)校准阶段,第二调制解调器204例如可以在其传输子载波(或频点)上顺序地发送“k”个正弦波,“k”个正弦波跨(span)“k”个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也就是说,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或传输子载波的群组发送“k”个传输。这些传输子载波中的每个使用连续波形(CW)、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或正交相移键控(QPSK)信号被发送,另外,每个传输子载波具有不同相位或角度θ。可替代地,这些传输子载波中的每个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调制来传输并且不限于以上CW、BPSK或QPSK。
在实现方式中,对于角度校准阶段,第一组RF信号212的传输可以针对全部传输子载波被重复。在此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测量“k”个波束成形矢量的集合(即,接收到的第一组RF信号212)中的每个传输子载波的信号能量,并且之后通过反馈信号210反馈针对每个相位或角度的测得的信号能量。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被第一组RF信号212阻塞的情形下(即,对于角度校准阶段而言)测得的信号能量可以包括测得的带外过载电流,或者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未被阻塞而仅是收到来自第一组RF信号212的干扰影响的情况下测得的信号能量可以包括干扰的量(即带内能量)。
关于所接收的测得的信号能量,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选择最优角度θ,该最优角度θ使能:1)在测得的带内能量的情形下最小化每个传输子载波段的干扰能量;或者2)在带外测得能量的情形下归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至少一个天线206。对于带外测得的能量,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至少两个天线208可以完全归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的一个天线206。
关于优化的波束成形矢量(即对于角度校准阶段而言),归零和/或最小化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的干扰的新的一组RF信号可以通过第二组RF信号214被传输,如所示。可替代地,不是使第二调制解调器204计算优化的波束成形矢量(即对于角度校准阶段而言),而是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针对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反馈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的建议最佳角度或相位。
使用上面所确定的针对角度校准阶段的经调整的最优值,增益校准阶段可以接下来在布置200上被执行。例如,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在其传输子载波(或频点)上顺序地发送“m”个正弦波,“m”个正弦波跨“m”个增益的集合。也就是说,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或传输子载波的群组发送“m”个传输。这些传输子载波中的每个再次使用CW、BPSK、或QPSK信号(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调制)被发送,另外,每个传输子载波可以包括不同增益(即增益“A”)。
在实现方式中,对于增益校准阶段,第一组RF信号212的传输可以针对全部传输子载波进行重复。在此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通过反馈信号210反馈针对“m”个值的集合中的每个增益值所接收的测得的信号能量。类似于以上角度校准阶段,测得的信号能量可以包括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被第一组RF信号212阻塞的情形下(对于增益校准阶段而言)测得的带外过载电流,或者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未被阻塞而仅是受到来自第一组RF信号212的干扰影响的情况下测得的信号能量可以包括干扰的量(即带内能量)。
使用接收到的测得信号能量,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选择最优增益“A”,最优增益“A”使得:1)在测得的带内能量的情形下最小化每个传输子载波段的干扰能量;或者2)在带外测得能量的情形下归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至少一个天线206。
关于优化的波束成形矢量(即对于增益校准阶段而言),归零和/或最小化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的干扰的新的一组RF信号可以通过第二组RF信号214被传输。可替代地,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针对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反馈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的建议最佳增益。在两种情形下,分开的增益和角度校准阶段还可以提高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的倒灵敏度,但是该处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实现。此外,为了在此模式中微调校准波束成形矢量,角度校准阶段可以通过调整最优增益“A”并且以较小的范围、在第一校准阶段中发现的受扰者中执行第二角度校准阶段相位扫描二再次被执行。
在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中的时分双工(TDD)模式期间,第一组RF信号212可以在其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不具有来自基站106或另一附近设备的任何UL分配的UL子帧中被启动。此外,在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传输干扰在能量上相当高并且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造成阻塞的情况下,作为这里描述的校准模式/处理的一部分,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被配置为使其传输功率降低具体的量。
下面进一步讨论了提高布置200中的倒灵敏度的附加类型或模式。如早先所提到的,这些其他实现方式可以基本上遵循上述原理,除例如其中附加特征还可以促进时间节省或者可以进一步提高布置200中的倒灵敏度之外。
在关于强力校准模式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与针对角度校准阶段所论述的类似的操作。然而,每个传输子载波是使用CW、BPSK、或QPSK信号传输的,同时其他传输子载波可能具有零幅值;此外,每个符号具有不同的增益和相位(即A、θ)组合,该组合表示出自波束成形矢量集{m,k}的特定波束成形矢量“b”。而且,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反馈针对每个波束成形矢量集{m,k}的、测得的、接收到的能量,即传输子载波的总数乘以“m”和“k”值。一旦接收到由第二调制解调器204进行的该反馈,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就可以选择最佳波束成形矢量集,该最佳波束成形矢量集最小化每个传输子载波端上的归零效应或干扰能量。可替代地,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针对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反馈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的建议最佳波束成形矢量。
在关于折减时间校准模式的另一实现方式中,将搜索网格的阶数从m*k降低到可以基于最优增益和角度(即A、θ)彼此独立的认知,并且正因如此,可以通过如上所论述的分别针对每个增益和角度找到最优值来找到全局最优值。
在关于单次校准模式的另一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中心频率(fc)可以被调谐到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中心频率(fc)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能够使用单次测量来反馈其带外能量的信号能量。换言之,当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04被调谐到相同中心频率(fc)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单次(inoneshot)测得传输子载波上的信号能量。可替代地,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和第二调制解调器204不被调谐到相同中心频率fc;然而,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以被调谐到干扰源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频率的另一频率来接收带内干扰。
当前,对于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而言,不需要以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频带接收;然而,假如例如当未经许可的LTE倡议(即对于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而言)可能成为标准时,则第一调制解调器202能够以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所述频带接收,因为两者都在5GHZ频带内。
在实现方式中,单次校准模式可以按如下被实现:1)第二调制解调器204通过第一天线208-2在每个传输子载波上发送正弦波,并且因此,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在每个频点(frequencypin)上接收来自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反馈(即测得的信号幅值和相位);2)第二调制解调器204通过第一天线208-4发送相同正弦波,并且因此,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在每一频点上接收来自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另一反馈(即测得的信号幅值和相位)。通过这两次测量,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被配置为测量第二调制解调器204所使用的每传输子载波的矢量此外,基于相同的两次测量,可以得出信道矩阵系数并且可以确定矢量b,其满足等式HLTEb=0。
关于即时校准模式,其可以被用于保存波束成形矢量的前置工程校准的需求,校准模式或处理可以遵循上面所论述的校准模式。然而,在追踪模式中,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预加载默认波束成形矢量{m,k},该默认波束成形矢量{m,k}可以使用强力校准模式来导出。为了这个目的,即时校准模式可以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找到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天线206处造成最小干扰能量的最优和最佳{m,k}矢量。
因为校准是即时的,所以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例如传输诸如Wi-Fi分组之类的标准分组,该标准分组可以向第一调制解调器202指示包含校准RF信号的第一符号存在的时间。在此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进入能量测量模式以便测量以上所讨论的每个传输子载波处的信号能量。
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Wi-Fi标准分组可以被相邻Wi-Fi对等点(未示出)接收,然而Wi-Fi标准分组将由于信号字段随后可能失效或者随后PDUCRC将失效而被丢弃。
图2B是在当前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布置200的另一示例实现方式。如所示,布置200包括上面在图2A中示出和描述的特征和元件外加用于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附加天线206-4和用于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天线208-6和208-8。
为了具有最优波束成形矢量,上面在图2A中描述的初始校准可以被执行。增益和角度(A,θ)的最优校准矢量可能需要随时间调整,以便追踪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天线208和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天线206之间的变化的信道特性。变化可能是由于设备的位置导致的,比如,当设备靠近金属物体、人体等时。
继续参考图2B,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将随机恒定包络线BPSK或QPSK信号用于每个传输子载波。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然后可以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预加载在上述校准阶段中得出的波束成形矢量。其后,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在传输子载波处通过第一天线208-2传输随机恒定包络线BPSK或QPSK信号;并且在第二天线208-4处传输跨波束成形矢量{m,k}的网格的变化信号。这些传输产生m*k个符号,其中每个符号可以包含具有不同波束成形矢量的随机数据调制频段。
当前执行DL数据通信的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以其当前DL频率接收第一组RF信号212(即m*k个符号),并且然后针对每波束成形矢量{m,k}的传输子载波(或频点)执行能量测量。在实现方式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在传输子载波上报告可以在天线206-2和206-4处产生最小干扰能量的最佳波束成形矢量{m,k}。在此实现方式中,最佳波束成形矢量{m,k}可以分别满足天线206-2和206-4的阈值epsilonε1和ε2。在此实现方式中,如这里所描述的,尽管存在干扰,但是epsilonε1和ε2可以包括针对天线206的相应的可允许倒灵敏度,以与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同时操作。
在实现方式中,代替使用上面的HLTEb=0,可以通过设置HLTEb=ε; 以导出h11+h12A·ej·θ=ε1;以及h21+h22A·ej·θ=ε2,来添加控制每个天线206中的干扰量的自由变量。
因为(Wi-Fi)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包括可以在一个天线206中执行完全归零的两个天线208,则定义转向系数的一组A和θ可以被选择为对天线206-2和206-4上的剩余Wi-FiTX能量的折衷。也就是说,(Wi-Fi)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被配置为找到在LTE天线206-2和206-4中达到足够的剩余Wi-Fi信号能量的一组A和θ,即分别为|ε1|2和|ε2|2。
使用所报告的最佳波束成形矢量{m,k},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然后可以更新每个传输子载波的波束成形矢量。在从初始波束成形校准矢量到实际波束成形矢量的漂移显著高到使得干扰能量阻塞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情形下,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降低其传输功率。
在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在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式中运作时,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针对全部天线206和208配置进行操作。例如,针对第二天线206和第二天线208,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通知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天线206-2或206-4中的哪个天线正被使用(静态的或Rx分集)。在此示例中,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可以找到消除一个或两个天线206中的干扰的最优波束成形矢量。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中运作时,在剩余能量不够用于两个天线206-2和206-4时,可以获得在一个天线206-2处的完全干扰消除和在另一天线206-4处的干扰的降低。此外,当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分组是短的(例如,Ack分组、小于120微秒(usec)的短分组),则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归零出自被第二调制解调器204阻塞的受干扰天线206的度量。在这样的情形下,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具有一个干净的天线(即归零的天线)和受到干扰(即带内干扰)的另一天线。
以上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增大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204的分组的长度;然而,第一调制解调器202仍然可以在一个干净的天线上接收,而另一天线可能具有一些带内干扰。在实现方式中,当两个天线206的接收链提供不同程度的干扰防护(比如,通过这里实现的不同滤波器的方式),则将被选择为干净的天线206可以是在频域具有较低防护的天线,如果具有较低防护的天线单独确保好的接收。否则,如果只有在频域中并且经由BF的干扰降低的组合才是充足的,则将被选择为干净的天线206可以是在频域中具有较多防护的一个。
图3示出了示例处理流程图300,其示出了用于提高便携设备的调制解调器或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的示例方法。例如,处理流程图300涉及在接收干扰信号的调制解调器侧(例如,蜂窝/LTE调制解调器)的倒灵敏度的提高。方法被描述的顺序不希望被解释为限制性的,并且任意数量的所描述方法块可以任意顺序被组合以实现该方法或替代方法。另外,在不脱离这里所描述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单独的块可被从方法中删除。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在任意合适的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中实现。
在块302,由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执行数据通信被执行。例如,第一调制解调器202是使用GSM、GPRS、EDGE、3G或4G系统执行DL或UL数据通信的蜂窝/LTE调制解调器。在此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使用至少一个天线206进行DL或UL数据通信。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可以包括其操作信号频率会受到另一无线通信调制解调器、收发器系统等的影响的任何其他无线通信调制解调器。
在块304,接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第一组RF信号被执行。例如,第一组RF信号212通过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天线206被接收。在此示例中,第一组RF信号212可以包括校准RF信号。
在块306,确定第一组RF信号的影响被执行。例如,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收发器组件21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确定第一组RF信号的影响的算法。在此示例中,该影响可以包括对天线206的带内干扰和带外过载电流。
在块308,基于所确定的影响确定波束成形矢量被执行。例如,可以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侧确定优化的波束成形矢量。在另一示例中,第一调制解调器202仅测量第一组RF信号212的信号能量并且将这些测得的信号能量发送到第二调制解调器204,以用作导出最优波束成形矢量的基础。
在块310,传输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被执行。例如,当在第一调制解调器202处确定了优化的波束成形矢量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通过反馈210将所确定的优化的波束成形矢量传输到第二调制解调器204。反馈210可以包括专用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在块312,接收基于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的第二组RF信号被执行。例如,第二组RF信号可以归零第一调制解调器202的至少一个天线206,或者它可以减少同一调制解调器的另一天线206处的干扰。
以下示例关于其他实施例:
示例1是一种提高设备的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执行数据通信;在数据通信期间接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第一组射频(RF)信号;确定第一组RF信号对第一调制解调器中当前执行的数据通信的影响;基于所确定的第一组RF信号的影响确定波束成形矢量,其中第二组RF信号使用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以及接收第二组RF信号。
在示例2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数据通信包括使用以下各项的下行链路数据通信和上行链路数据通信:全球移动通信(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数率的GSM演进(EDGE)、3G或4G系统。
在示例3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接收到的第一组RF信号包括一组校准RF信号,该组校准RF信号是由被耦合到第二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两个天线分开传输的,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包括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的不同量的幅值增益和相位差。
在示例4中,如示例3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该组RF信号被预配置为包括强力校准模式、折减时间校准模式、单次校准模式、或即时校准模式。
在示例5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确定影响包括确定从每个传输子载波接收到的干扰量,其中该干扰量产生对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带内干扰或带外电流过载。
在示例6中,如示例5中所记载的方法,还包括:归零具有带外电流过载的至少一个天线的度量以提供至少一个归零的天线,其中波束成形矢量降低对至少一个天线中的另一天线的带内干扰。
在示例7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确定波束成形矢量是基于每个传输子载波的不同量的幅值增益和相位差的。
在示例8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确定影响包括识别引起对至少一个天线的带内干扰或带外电流过载的传输子载波。
在示例9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第一调制解调器是2G、3G、4G、或LTE调制解调器。
在示例10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第二调制解调器是Wi-Fi或蓝牙(BT)调制解调器。
在示例11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确定针对带内干扰的波束成形矢量包括将特定传输子载波的波束成形矢量与配置阈值相比较。
在示例12中,如示例1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第二组RF信号包括与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相组合的降低的RF功率。
示例13是一种设备接收器,该设备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天线,该至少一个天线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射频(RF)信号,其中接收到的RF信号包括一组校准RF信号;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的收发器组件,该收发器组件被配置为确定从一组校准RF信号的每个传输子载波产生的干扰量,其中该收发器组件确定波束成形矢量,该波束成形矢量是基于所确定的所述每个传输子载波的干扰量的,其中该收发器组件发送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作为对接收到的一组校准RF信号的反馈。
在示例14中,如示例13中所记载的设备接收器,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是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期间或在收发器组件的数据通信操作期间被接收的。
在示例15中,如示例13中所记载的设备接收器,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是由至少两个其他天线发送的。
在示例16中,如示例13中所记载的设备接收器,其中,收发器组件是2G、3G、4G、或LTE收发器组件。
在示例17中,如示例13中所记载的设备接收器,其中,收发器组件还被配置为测量来自每个传输子载波的信号能量,其中所测得的带内和/或带外频谱中的信号能量被收发器组件或者被发送一组校准RF信号的另一设备用于确定波束成形矢量。
示例18是一种提高设备的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执行下行链路数据通信;在下行链路数据通信期间接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第一组校准射频(RF)信号;确定第一组校准RF信号对第一调制解调器中当前执行的下行链路数据通信的影响;测量第一组校准RF信号中的每个传输子载波上的信号能量;发送所测得的信号能量,所测得的信号能量由第二调制解调器用于确定波束成形矢量,其中最优波束成形矢量被用于调整和形成第二组RF信号;以及由第一调制解调器接收第二组RF信号。
在示例19中,如示例18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第一调制解调器是2G、3G、4G、或高级LTE调制解调器。
在示例20中,如示例18中所记载的方法,其中,第二组RF信号还基于干扰源-第二调制解调器和受扰者-第一调制解调器之间的信道度量变化。
Claims (15)
1.一种提高设备的接收器电路中的倒灵敏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一个天线执行数据通信;
在所述数据通信期间接收来自第二调制解调器的第一组射频RF信号;
确定所述第一组RF信号对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中当前执行的所述数据通信的影响;
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第一组RF信号的影响来确定波束成形矢量,其中第二组RF信号使用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以及
接收所述第二组RF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通信包括使用以下各项的下行链路数据通信和上行链路数据通信:全球移动通信(GS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增强型数据数率的GSM演进(EDGE)、3G或4G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第一组RF信号包括一组校准RF信号,该组校准RF信号是由被耦合到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的至少两个天线分开传输的,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包括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的不同量的幅值增益和相位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被预配置为包括强力校准模式、折减时间校准模式、单次校准模式、或即时校准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影响包括确定从每个传输子载波接收的干扰量,其中所述干扰量对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的所述至少一个天线产生带内干扰或带外电流过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归零具有所述带外电流过载的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的度量以提供至少一个归零的天线,其中所述波束成形矢量减少对所述至少一个天线中的另一天线的带内干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波束成形矢量是基于针对每个传输子载波的不同量的幅值增益和相位差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影响包括识别引起对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的带内干扰或带外电流过载的传输子载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调制解调器是2G、3G、4G、或LTE调制解调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调制解调器是Wi-Fi或蓝牙(BT)调制解调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针对带内干扰的波束成形矢量包括将特定传输子载波的波束成形矢量与配置阈值相比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RF信号包括与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相组合的减少的RF功率。
13.一种设备接收器,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所述至少一个天线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射频RF信号,其中所接收的RF信号包括一组校准RF信号;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的收发器组件,所述收发器组件被配置为确定从该组校准RF信号的每个传输子载波产生的干扰量,其中所述收发器组件确定波束成形矢量,所述波束成形矢量是基于所确定的所述每个传输子载波的干扰量的,其中所述收发器组件发送所确定的波束成形矢量作为对所接收的该组校准RF信号的反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接收器,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是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期间或者在收发器组件的数据通信操作期间被接收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接收器,其中,该组校准RF信号是由至少两个其他天线发送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582,997 | 2014-12-24 | ||
US14/582,997 US9525499B2 (en) | 2014-12-24 | 2014-12-24 | Cellular up-link harmonic spurs mitigation in Wi-Fi and Bluetooth receiver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43521A true CN105743521A (zh) | 2016-07-06 |
CN105743521B CN105743521B (zh) | 2018-07-10 |
Family
ID=5470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8884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3521B (zh) | 2014-12-24 | 2015-11-17 | Wi-Fi和蓝牙接收器中的蜂窝上行链路谐波杂散抑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25499B2 (zh) |
EP (1) | EP3038273A1 (zh) |
CN (1) | CN105743521B (zh) |
TW (1) | TWI58764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0589A (zh) * | 2019-12-31 | 2020-05-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和功率校准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43959B2 (en) * | 2015-09-30 | 2017-12-12 | Intel IP Corporation |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y a scalable digital wireless modem |
CN109660270A (zh) * | 2018-11-21 | 2019-04-1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sglte耦合灵敏度劣化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6893A (zh) * | 2007-11-13 | 2009-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天线中抑制干扰的波束赋形装置及方法 |
US20090239565A1 (en) * | 2008-03-21 | 2009-09-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beamforming and spac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689911A (zh) * | 2007-07-09 | 2010-03-3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对等(p2p)网络中选择并广播接收机波束成形向量的技术 |
US20100137025A1 (en) * | 2008-12-01 | 2010-06-0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istributed coexistence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single chip radio or multi-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1755394A (zh) * | 2007-07-09 | 2010-06-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
US20110103287A1 (en) * | 2009-11-02 | 2011-05-0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fied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30196654A1 (en) * | 2012-01-31 | 2013-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radio coexistence messaging over a data interfa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41567A (en) * | 1999-06-07 | 2000-10-31 | Arraycomm,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in a changing-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
US8711716B2 (en) * | 2009-06-19 | 2014-04-2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ultiple CQI feedback for cellular networks |
CA2818888C (en) * | 2010-11-26 | 2017-08-1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Radi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US9769676B2 (en) * | 2012-10-19 | 2017-09-1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handling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854589B2 (en) * | 2013-03-06 | 2017-12-2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interference align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
-
2014
- 2014-12-24 US US14/582,997 patent/US95254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11-17 CN CN201510788848.XA patent/CN1057435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11-19 TW TW104138325A patent/TWI58764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11-25 EP EP15196389.9A patent/EP303827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9911A (zh) * | 2007-07-09 | 2010-03-3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对等(p2p)网络中选择并广播接收机波束成形向量的技术 |
CN101755394A (zh) * | 2007-07-09 | 2010-06-2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
CN101436893A (zh) * | 2007-11-13 | 2009-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天线中抑制干扰的波束赋形装置及方法 |
US20090239565A1 (en) * | 2008-03-21 | 2009-09-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beamforming and spac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20100137025A1 (en) * | 2008-12-01 | 2010-06-0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istributed coexistence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single chip radio or multi-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110103287A1 (en) * | 2009-11-02 | 2011-05-05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fied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30196654A1 (en) * | 2012-01-31 | 2013-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radio coexistence messaging over a data interface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0589A (zh) * | 2019-12-31 | 2020-05-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和功率校准方法 |
CN111130589B (zh) * | 2019-12-31 | 2021-04-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和功率校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31908A (zh) | 2016-09-01 |
US9525499B2 (en) | 2016-12-20 |
TWI587643B (zh) | 2017-06-11 |
EP3038273A1 (en) | 2016-06-29 |
US20160191178A1 (en) | 2016-06-30 |
CN105743521B (zh) | 2018-07-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96764B2 (en) | Beamforming repeaters with digitally 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
US1068651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adaptive dynamic range multiuser detection radio receiver | |
US20230413309A1 (en) | Analog phased-array repeaters with digitally-assisted frequency translation and phase adjustment | |
CN102098770B (zh) | 用于在lte蜂窝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JP6386472B2 (ja) |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に基づ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
US9673960B2 (en) | Full duplex reconfigurable antenna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s | |
CN105308883B (zh) | 一种收发机装置、无线电系统及用于通过收发机装置来发送并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方法 | |
US20170156069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communication in leaky wave distributed transceiver environments | |
US11811439B2 (en) | Millimeter wave (MMWAVE) system and methods | |
KR102246608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5743521A (zh) | Wi-Fi和蓝牙接收器中的蜂窝上行链路谐波杂散抑制 | |
Tan et al. | Addressing spectrum efficiency through hybrid-duplex UAV communication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
US20190020392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ing beamforming | |
US10374686B2 (en) | Method of determining doppler frequency transmission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CN116547552A (zh) | 用于在大带宽毫米波系统中减轻带内干扰的波束成形技术 | |
WO2022047718A1 (en) |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 multi-transmission and receive point (trp) user equipment (ues) | |
US10177835B2 (en) | 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pparatus for cancelling side lobe between neighboring cells | |
US20240214148A1 (en) | Zero-delay gap perio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with antenna switching | |
US20240097736A1 (en) | Computation-based detuning of coupled antennas | |
EP4406154A1 (en)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optimiz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antenna array by using feedback signal | |
CN118611698A (zh) | 一种天线副瓣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