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432A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3432A
CN105743432A CN201510809335.2A CN201510809335A CN105743432A CN 105743432 A CN105743432 A CN 105743432A CN 201510809335 A CN201510809335 A CN 201510809335A CN 105743432 A CN105743432 A CN 105743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converter
busbar voltage
photovoltaic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093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3432B (zh
Inventor
温志伟
庄波
曹晓宁
江红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insheng Investme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insheng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insheng Investme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insheng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093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3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3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光伏组串、第一直流变换器、第二光伏组串、第二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中间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一直流变换器串联,第二光伏组串和第二直流变换器串联,第一直流变换器和第二直流变换器串联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能够独立控制,从而实现逆变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动态平衡,保证系统稳定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中,n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光伏组串,然后与入直流变换器连接,直流变换器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光伏组串的输出(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的电压为1000Vdc。如果将光伏组件串联的个数由原来的n个变为2n个,则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上升到2000Vdc。光伏组串输出电压升高后,一方面能减少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线缆损耗,另一方面,减少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线缆,增大了直流变换器和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密度,有效降低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升压后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串联的2n个光伏组件1的正极连接到带有MPPT(MPPT是“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的缩写,MPPT的译文是“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2的输入正极2a,串联的2n个光伏组件1的负极连接到带有MPPT功能的直流变换器2的输入负极2b,直流变换器2的输出正极2c连接到逆变器3的输入正极3a,直流变换器2的输出负极2d连接到逆变器3的输入负极3b,逆变器3将来自直流变换器2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的三相交流电(3U,3V,3W),逆变器3的输出可以馈电入网或者与负载连接。在一个实例中,逆变器3可以为二电平逆变器。相比于1000Vdc的光伏发电系统,2000Vdc的光伏发电系统可大幅度增大逆变器的功率密度,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的价格降低30%以上,同时,大幅度减少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线缆、汇流箱等设施,降低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的成本。
现有技术的升压后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以下缺陷:
1)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升高到2000Vdc后,直流变换器内部需要采用耐压等级更高的功率器件,2000Vdc以上耐压等级的功率器件和1200Vdc的功率器件相比,2000Vdc以上耐压等级的功率器件损耗大,降低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
2)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压升高到2000V后,为节省成本,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的功率等级大幅提高,但是含有MPPT功能的直流变换器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光伏组件最大功率跟踪的效率降低。
3)光伏组件串联后,光伏组串的逆变器输出相电流大小取决于该光伏组串中逆变器输出相电流最小的组件,即组件串联后,光伏组串的逆变器输出相电流存在“木桶效应”。因此,同等条件下,与2串由n个组件串联而成的组串对比,2n个组件串联而成的组串,由于存在电流失配问题,其输出的功率更小,这将造成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下降。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提高了直流变换器的效率和光伏电站最大功率跟踪的效率,改善了2n个组件串联时的电流失配问题,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电流失配和发电量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光伏组串、第一直流变换器、第二光伏组串、第二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中间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一直流变换器串联,第二光伏组串和第二直流变换器串联,第一直流变换器和第二直流变换器串联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能够独立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还包括逆变桥、滤波器、控制系统和输出端,逆变桥与滤波器连接,其中逆变器的控制系统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和逆变桥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电压差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用于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电流控制模块连接,电流控制模块还用于与PWM控制模块连接,PWM控制模块还与电压差控制模块和逆变器的逆变桥连接,电压差控制模块还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连接,其中控制系统通过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电压差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对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独立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桥中有多个功率开关管,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1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D1;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2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D2,控制系统通过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电压差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能够对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进行独立调节,从而实现对逆变器中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的独立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控制系统通过将总母线电压Vb、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和子母线电压V1分别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预设参考电流Iref和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分别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进行独立调节,从而实现对逆变器中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的独立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二光伏组串中,所串联的组件个数相等或不相等,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二光伏组串串联形成光伏组串串联线,光伏组串串联线与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入负极和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入正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为三电平逆变器,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为k电平逆变器,其中k大于3,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步骤102,对总母线电压Vb、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子母线电压V1进行实时采样;
在步骤104,判断总母线电压Vb是否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如果总母线电压Vb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则在步骤106增大预设参考电流Iref,使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增大;否则,在步骤108减小预设参考电流Iref,使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减少;
在步骤110,判断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是否大于预设参考电流Iref,如果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大于预设参考电流Iref,则在步骤112,减小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否则在步骤114,增大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
在步骤116,判断子母线电压V1是否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如果子母线电压V1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且在步骤117判断出子母线电压V1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之间的偏差大于预定限值,则在步骤118,增大第一占空比D1并减小第二占空比D2;否则程序由步骤117返回步骤102;如果子母线电压V1不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且在步骤119判断出子母线电压V1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之间的偏差大于预定限值,则在步骤120减小第一占空比D1并增大第二占空比D2;否则程序由步骤119返回步骤102。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p个光伏组串、q个光伏组串、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p和q为大于0的自然数,其中p个光伏组串分别接入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q个光伏组串分别接入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相连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又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每个直流变换器接入的光伏组串中,组件的数量是相等的或者不相等的。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又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为三电平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又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其中逆变器为k电平逆变器,其中k大于3,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k-1)个光伏组串、(k-1)个直流变换器和1个k电平逆变器,k电平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母线分成(k-1)段子母线,(k-1)个光伏组串分别与(k-1)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k-1)个直流变换器依次串联,并分别与逆变器输入端的(k-1)段子母线连接,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和子母线电压Vi能够独立控制,其中1≤i≤(k-1),i为自然数,k为大于3的自然数。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再一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中(k-1)个光伏组串中,每个组串所包含的组件个数相等或者不相等,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根据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直流变换器可以沿用原1000V系统的方案,效率高,技术风险低;2)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效率更高,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系统效率高;3)子母线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调整,降低了光伏组串之间的功率失配率,提高了各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4示出了如图2和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以及
图7示出了用于如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部件及标号列表
1 2n个光伏组件
2 直流变换器
2a 输入正极
2b 输入负极
2c 输出正极
2d 输出负极
3 逆变器
3a 第一输入端
3b 第二输入端
3u U相
3v V相
3w W相
10 第一光伏组串
20 第二光伏组串
12 第一直流变换器
12a 输入正极
12b 输入负极
12c 输出正极
12d 输出负极4 -->
22 第二直流变换器
22a 输入正极
22b 输入负极
22c 输出正极
22d 输出负极
30 三电平逆变器
30a 第一输入端
30b 第二输入端
30c 中间输入端
30u U相
30v V相
30w W相
50 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
51 电压差控制模块
52 PWM控制模块
Igrid 逆变器输出相电流
Iref 预设参考电流
53 电流控制模块
100 直流变换器串联线
101 光伏组串串联线
300 多电平逆变器
300u U相
300v V相
300w W相
300a 多电平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
300k 多电平逆变器的第k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2-7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装置。逆变器的输出依据并网的要求,可以为三相四线(带N线)制或三相三线制(不带N线)。对于三相四线(带N线)制而言,逆变器的输出U、V、W代表U相、V相和W相(火线),逆变器的输出N为中性线(零线)。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母线由串联的n-1个母线电容C1、C2、……、Cn-1分成n-1段,每段直流母线的电压分别为V1、V2、……、Vn-1,每段直流母线可以分别接入与光伏组串连接的直流变换器。例如,在本申请的图2中,三电平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母线由串联的母线电容C1和C2分成2段,每段直流母线可以接入与n个串联的光伏组件连接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k电平逆变器中,通过调节逆变桥中的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D(Duty的缩写),可以控制逆变器的输入母线电压和输出相电流。因为逆变桥中有多个功率开关管,每个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D都可以独立控制。这里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1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D1;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2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D2;依次类推,k电平逆变器共有n-1组占空比D1、D2、……、Dk-1,分别影响子母线电压V1、V2、……、Vk-1。在本申请中,光伏组串由多个光伏组件串联形成。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光伏组串10、第一直流变换器12、第二光伏组串20、第二直流变换器22和逆变器30,逆变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30a、中间输入端30c和第二输入端30b,其中第一光伏组串10和第一直流变换器12串联,第二光伏组串20和第二直流变换器22串联,第一直流变换器12和第二直流变换器22串联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100,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12c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30a连接,直流变换器串联线100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30c连接,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22d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30b连接,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和子母线电压V1能够独立控制。
第一光伏组串10和第二光伏组串20分别包括n个串联的光伏组件,第一光伏组串10和第二光伏组串20串联形成光伏组串串联线101,光伏组串串联线101与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入负极12b和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入正极22a相连。
具体而言,第一直流变换器12的输出负极12d和第二直流变换器22的输出正极22c串联,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100,直流变换器串联线100与逆变器30的中间输入端30c相连。
具体而言,第一光伏组串10的正极连接到第一直流变换器12的输入正极12a,第一光伏组串10的负极12b连接到第一直流变换器12的输入负极12b;第二光伏组串20的正极连接到第二直流变换器22的输入正极22a,第二光伏组串20的负极连接到第二直流变换器22的输入负极22b。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逆变器为三电平逆变器30,三电平逆变器30的第一输入端30a与三电平逆变器30的中间输入端30c之间的电压称为子母线电压V1,三电平逆变器30的第二输入端30b与三电平逆变器30的中间输入端30c之间的电压称为子母线电压V2,总母线电压Vb(Vb=V1+V2)是指实时采集的三电平逆变器30的第一输入端30a和第二输入端30b之间的电压。在光伏发电站,子母线电压V1与子母线电压V2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使得三电平逆变器30会出现过压故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3所示,其与图2中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差别仅在于,第一光伏组串10的负极与第二光伏组串20的正极相连,形成光伏组串串联线101,光伏组串串联线101与第一直流变换器12的输入负极和第二直流变换器22的输入正极相连。
在图2和图3中,逆变器的输入功率Pin=P1+P2=V1I1+V2I2(公式1),逆变器的输入功率Pin等于直流变换器12和直流变换器22的输出功率P1和P2的和,I1和I2分别表示直流变换器12和直流变换器22的输出电流。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out=ηPin=3Vg*Igrid(公式2),其中,η为逆变器转换效率,Vg为逆变器输出相电压,Igrid为逆变器输出相电流。直流变换器的功能是寻找光伏组串的最大功率点,并将最大功率输送至逆变器。其中子母线电压V1和V2是受逆变器控制的,通过控制子母线电压V1和V2,可以达到逆变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动态平衡,保证系统稳定工作。
当逆变器的输入功率Pin大于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out和逆变器的损耗功率Ploss的和时,逆变器多余的输入功率将被逆变器母线电容C1和C2吸收,导致总母线电压Vb上升,总母线电压Vb偏离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此时,将逆变桥中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D逐渐调大,则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增大,即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逆变器输出功率大小与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成线性关系)将增大。当调整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Pout和逆变器的损耗功率Ploss的和大于逆变器的输入功率Pin时,总母线电压Vb则下降。
在调整总母线电压的同时,如果子母线电压V1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的偏差△V1超出预定限值,调整第一占空比D1,可以稳定子母线电压V1。即△V1>0,且超出预定限值,则增大第一占空比D1,减少第二占空比D2,使得电容C1放出更多能量,子母线电压V1下降;△V1<0,且超出预定限值,则减少第一占空比D1,增大第二占空比D2,使得电容C1放出更少的能量,子母线电压V1上升。而子母线电压V2(V2=Vb-V1)也可以单独调整。
因此,可以看出,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和子母线电压V2的调整是通过调节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D,改变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从而实现逆变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动态平衡,保证系统稳定工作。
图4示出了如图2和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逆变器30包括输入端、逆变桥、滤波器、控制系统和输出端,逆变桥与滤波器连接,其中逆变器的控制系统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和逆变桥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50、电压差控制模块51、PWM控制模块52和电流控制模块53,其中,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用于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30a和电流控制模块53连接,电流控制模块53还用于与PWM控制模块52连接,PWM控制模块52还与电压差控制模块51和逆变器的逆变桥连接,电压差控制模块51还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30c连接,其中控制系统通过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50、电压差控制模块51、PWM控制模块52和电流控制模块53可以对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和子母线电压V2中任意两者进行独立控制。在一个实例中,逆变器为三电平逆变器30,逆变器30的输出U、V、W与电网或者负载相连。在另外的实例中,逆变器为k电平逆变器,其中n大于3。
对于逆变器而言,逆变桥中有多个功率开关管,每个功率开关管的占空比D能够独立控制。对于三电平逆变器30而言,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1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D1;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2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D2,控制系统通过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50、电压差控制模块51、PWM控制模块52和电流控制模块53能够对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进行独立调节,使得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和子母线电压V2中任意两者可进行独立控制。具体而言,控制系统通过将总母线电压Vb、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和子母线电压V1分别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预设参考电流Iref和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分别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进行独立调节,使得逆变器的总母线电压Vb和子母线电压V1能够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子母线电压V1和子母线电压V2的独立控制。由于子母线电压V1和子母线电压V2能够独立控制,可以达到逆变器30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动态平衡,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稳定工作。
再具体而言,图7示出了用于如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
在步骤100,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开始;
在步骤102,对总母线电压Vb、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子母线电压V1进行实时采样;
在步骤104,判断总母线电压Vb是否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如果总母线电压Vb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则在步骤106则增大预设参考电流Iref,使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增大;否则,在步骤108减小预设参考电流Iref,使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减少;
在步骤110,判断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是否大于预设参考电流Iref。如果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大于预设参考电流Iref,则在步骤112,减小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否则在步骤114,增大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
在步骤116,判断子母线电压V1是否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如果子母线电压V1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且偏差(△V1等于子母线电压V1减去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大于预定限值(步骤117),在步骤118,增大第一占空比D1并减小第二占空比D2;否则程序由步骤117返回步骤102;如果子母线电压V1不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且偏差大于预定限值(步骤119),则在步骤120减小第一占空比D1并增大第二占空比D2;否则程序由步骤119返回步骤102。
在步骤104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总母线电压Vb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则说明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偏小,逆变器输入功率大于逆变器输出功率与逆变器损耗功率之和,逆变器的多余的输入功率给母线电容C1和C2充电,导致实际电压Vb上升,大于预设电压Vbref,为此,需要执行步骤106,否则执行步骤108。
由于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能够独立调节,因此,逆变器的总母线电压Vb和子母线电压V1能够独立控制,即子母线电压V1和V2能够实现独立控制,可以达到逆变器30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动态平衡,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稳定工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5所示,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p个光伏组串、q个光伏组串、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和一个逆变器,其中p个光伏组串分别接入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q个光伏组串分别接入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三电平逆变器30的第一输入端30a相连,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三电平逆变器30的第二输入端30b相连,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30c相连。三电平逆变器30将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U、V、W),三电平逆变器30的三相输出与电网或者负载相连。在该实施例中,p和q至少为1。替换地,图5中所示的逆变器可以为k电平逆变器,其中k大于3,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6所示,光伏发电系统包括(k-1)个光伏组串、(k-1)个直流变换器和1个k电平逆变器,k电平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母线分成(k-1)段子母线,(k-1)个光伏组串分别与(k-1)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k-1)个直流变换器依次串联,并分别与逆变器输入端的(k-1)段子母线连接,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和子母线电压Vi能够独立控制,其中1≤i≤(k-1),i为自然数,k为大于3的自然数。具体而言,如果子母线电压Vi与预设字母线参考电压Viref有偏差,则根据图7的调节方式调整相应的占空比Di
具体而言,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多电平逆变器300的第一输入端300a相连,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入正极相连,形成第一直流变换器串联线,第一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多电平逆变器300的第二输入端300b相连,按照此方式,第(k-2)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第(k-1)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串联形成的第(k-2)个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多电平逆变器300的第(k-1)个输入端相连,第(k-1)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多电平逆变器300的第k个输入端相连,多电平逆变器300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300U、300V、300W),多电平逆变器300的输出与电网相连或者与负载相连。可选地,k至少为3。
根据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直流变换器可以沿用原1000V系统的方案,效率高,技术风险低;2)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效率更高,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光伏发电系统效率高;3)子母线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调整,降低了光伏组串之间的功率失配率,提高了各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效率。

Claims (16)

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第一光伏组串、第一直流变换器、第二光伏组串、第二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中间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一直流变换器串联,第二光伏组串和第二直流变换器串联,第一直流变换器和第二直流变换器串联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能够独立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还包括逆变桥、滤波器、控制系统和输出端,逆变桥与滤波器连接,其中逆变器的控制系统与逆变器的输入端、输出端和逆变桥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电压差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用于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电流控制模块连接,电流控制模块还用于与PWM控制模块连接,PWM控制模块还与电压差控制模块和逆变器的逆变桥连接,电压差控制模块还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连接,其中控制系统通过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电压差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对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独立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桥中有多个功率开关管,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1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D1;将影响子母线电压V2的功率开关管分成一组,它们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D2,控制系统通过总母线电压控制模块、电压差控制模块、PWM控制模块和电流控制模块能够对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进行独立调节,从而实现对逆变器中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的独立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通过将总母线电压Vb、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和子母线电压V1分别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预设参考电流Iref和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分别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进行独立调节,从而实现对逆变器中总母线电压Vb、子母线电压V1、子母线电压V2中的任意两个量的独立控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二光伏组串中,所串联的组件个数相等或不相等,第一光伏组串和第二光伏组串串联形成光伏组串串联线,光伏组串串联线与第一直流变换器的输入负极和第二直流变换器的输入正极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为三电平逆变器,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为k电平逆变器,其中k大于3,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步骤102,对总母线电压Vb、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子母线电压V1进行实时采样;
在步骤104,判断总母线电压Vb是否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如果总母线电压Vb大于预设总母线参考电压Vbref,则在步骤106增大预设参考电流Iref,使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增大;否则,在步骤108减小预设参考电流Iref,使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减少;
在步骤110,判断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是否大于预设参考电流Iref,如果逆变器输出相电流Igrid大于预设参考电流Iref,则在步骤112,减小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否则在步骤114,增大第一占空比D1和第二占空比D2
在步骤116,判断子母线电压V1是否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如果子母线电压V1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且在步骤117判断出子母线电压V1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之间的偏差大于预定限值,则在步骤118,增大第一占空比D1并减小第二占空比D2;否则程序由步骤117返回步骤102;如果子母线电压V1不大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且在步骤119判断出子母线电压V1与预设子母线参考电压V1ref之间的偏差大于预定限值,则在步骤120减小第一占空比D1并增大第二占空比D2;否则程序由步骤119返回步骤102。
1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p个光伏组串、q个光伏组串、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和逆变器,p和q为大于0的自然数,其中p个光伏组串分别接入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q个光伏组串分别接入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相连形成直流变换器串联线,p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正极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q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负极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直流变换器串联线与逆变器的中间输入端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直流变换器接入的光伏组串中,组件的数量是相等的或者不相等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为三电平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逆变器为k电平逆变器,其中k为大于3的自然数,逆变器的输出端包括U输出端、V输出端和W输出端,逆变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电网或者负载连接,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15.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k-1)个光伏组串、(k-1)个直流变换器和1个k电平逆变器,k电平逆变器输入端的直流母线分成(k-1)段子母线,(k-1)个光伏组串分别与(k-1)个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k-1)个直流变换器依次串联,并分别与逆变器输入端的(k-1)段子母线连接,逆变器对总母线电压Vb和子母线电压Vi能够独立控制,其中1≤i≤(k-1),i为自然数,k为大于3的自然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k-1)个光伏组串中,每个组串所包含的组件个数相等或者不相等,直流变换器是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直流变换器。
CN201510809335.2A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3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9335.2A CN105743432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09335.2A CN105743432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432A true CN105743432A (zh) 2016-07-06
CN105743432B CN105743432B (zh) 2019-04-09

Family

ID=5629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093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43432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3432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249A (zh) * 2016-11-03 2017-02-15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70399A (zh) * 2016-12-07 2017-08-18 北京金鸿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箱电流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53403A (zh) * 2017-09-30 2017-12-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7213A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WO2020057635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逆变系统
CN111565020A (zh) * 2019-02-14 2020-08-2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限压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和系统
WO2020198960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变换器组串、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69086A (zh) * 2018-12-2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
CN113224798A (zh) * 2021-06-07 2021-08-06 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功率优化系统及功率优化方法
CN114006580A (zh) * 2021-11-11 2022-02-0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19448A1 (zh) * 2021-08-17 2023-02-2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9710A (zh) * 2010-02-09 2010-07-28 深圳市贵鸿达电子有限公司 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
CN101917016A (zh) * 2010-07-21 2010-12-15 北京交通大学 储能型级联多电平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
EP2284639A1 (en) * 2009-08-11 2011-02-16 ABB Research Ltd. Power converter assembly for solar power plant
CN102624022A (zh) * 2011-01-30 2012-08-01 上海康威特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
CN205430162U (zh) * 2015-11-19 2016-08-03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84639A1 (en) * 2009-08-11 2011-02-16 ABB Research Ltd. Power converter assembly for solar power plant
CN101789710A (zh) * 2010-02-09 2010-07-28 深圳市贵鸿达电子有限公司 太阳能三相并网逆变器
CN101917016A (zh) * 2010-07-21 2010-12-15 北京交通大学 储能型级联多电平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
CN102624022A (zh) * 2011-01-30 2012-08-01 上海康威特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
CN205430162U (zh) * 2015-11-19 2016-08-03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志敏 等.: "《IGBT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及应用电路实例 第2版》", 31 January 2014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1249B (zh) * 2016-11-03 2018-11-02 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11249A (zh) * 2016-11-03 2017-02-15 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70399A (zh) * 2016-12-07 2017-08-18 北京金鸿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箱电流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070399B (zh) * 2016-12-07 2019-02-15 北京金鸿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箱电流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53403A (zh) * 2017-09-30 2017-12-08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7213B (zh) * 2017-11-13 2022-10-14 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787213A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WO2020057635A1 (zh) * 2018-09-21 2020-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逆变系统
US11217999B2 (en) 2018-09-21 2022-0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verter system
CN111869086A (zh) * 2018-12-2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
US11637431B2 (en) 2018-12-29 2023-04-25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Inverter
CN111565020A (zh) * 2019-02-14 2020-08-2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限压方法及其应用装置和系统
WO2020198960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变换器组串、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605951B2 (en) 2019-03-29 2023-03-14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voltaic converter str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13224798A (zh) * 2021-06-07 2021-08-06 丰郅(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功率优化系统及功率优化方法
WO2023019448A1 (zh) * 2021-08-17 2023-02-2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006580A (zh) * 2021-11-11 2022-02-0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06580B (zh) * 2021-11-11 2024-05-1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432B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3432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411126B2 (en) DC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Zhao et al. Cascaded H-bridge multilevel converter for large-scale PV grid-integration with isolated DC-DC stage
Abdel-Khalik et al. Optimum power transmission-based droop control design for multi-terminal HVDC of offshore wind farms
CN103620942B (zh) 变换器
CN107959433B (zh) 一种抑制漏电流的逆变器及逆变系统
CN105490298A (zh) 一种包含电压动态补偿器的光伏高压直流串联并网系统
EP2408096A1 (en) Current-fed converter with quadratic conversion ratio
EP3104515B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10719038B (zh) 组串式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092257B (zh) 一种18相风力发电机直流并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KR20070093678A (ko) 태양광 발전용 전력변환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217192B (zh) 一种直流耦合光伏离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88343A (zh) 一种弱网下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全局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KR20180052996A (ko) 전력보상장치의 서브모듈성능시험을 위한 합성시험회로 및 그 시험방법
CN113452074B (zh) 一种光伏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811796B (zh) 一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和损耗减小控制方法
CN205430162U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EP2568594A1 (en) DC time-multiplexed power converter and its modulation technique
CN106451408A (zh) 一种基于下垂法的直流微电网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17193B (zh) 光伏制氢电站和直流耦合光伏离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455252A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无功功率分配方法及光伏系统
CN104541427A (zh) 用于转换及调节直流电压的电路布置和方法,光伏装置
CN109412182A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无电解电容的光伏能量系统及其调制方法
US20180083453A1 (en) Power converting module,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9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ijin Road No. 9 building 15 room 101-41

Applicant after: China New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009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ijin Road No. 9 building 15 room 101-41

Applicant before: CHINA MINSHENG INVESTMENT CORP.,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