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3786A -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3786A
CN105723786A CN201480001828.7A CN201480001828A CN105723786A CN 105723786 A CN105723786 A CN 105723786A CN 201480001828 A CN201480001828 A CN 201480001828A CN 105723786 A CN105723786 A CN 105723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frequency
frequency resource
user equipment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18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3786B (zh
Inventor
戴喜增
范霄安
崔杰
郑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032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3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37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3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37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synchronizing potentially movabl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根据设备间同步关系,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以减小频率保护带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有效地增加了可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该方法具体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调整同步,在第一设备同步于第二设备,或者在第二设备能够调整配置频率资源的情况下,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于传输数据,并通知第一用户设备;在设备同步情况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调整发射或接收信号起始或终止时刻,减小设备间残留干扰;第一设备以扩展单载波带宽或者以载波聚合的方式,来使用重配置后节省下来的频率保护带。适用于使用相邻频带的无线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 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计划 (Long Term Evolution , 筒称 LTE ) 项目是第 3 代通信 ( The Thi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 筒称 3 G ) 系统 的演进, 改进并增强了 3 G 的空中接入技术, 采用正交频分多路复 用技术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筒称 OFDM ) 和多输入多输出 (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 筒称 MIMO )。
LTE系统演进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是小型基站( Small Cell ) 的使 用。 Small Cell构成的网络可以大大地提高系统容量。 Small cell技 术对网络的同步有较高的要求。 不但要求一个运营商网络内的基站 间同步, 也会要求不同运营商的网络间有较好的同步。 同步包括时 间的同步和频率的同步。 使用时分复用 (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 筒称 TDD )技术的不同运营商间的网络同步有利于减少不同频带间 所需要的频率保护带, 以增加可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
频率保护带是指在运营商使用的相邻频段间设置一定的频率 保护间隔, 该段频谱不用于传输数据, 仅用于增大两段相邻频段的 间隔来减少相邻各个频段间的互相干扰。 通常情况下, 根据关于频 谱方面的研究, 相邻的 TDD频段间通常要设定 5MHz~20MHz的保 护间隔, 来避免不同频段信号间的干扰。
具体而言, 对于 TDD 系统来说, 这个干扰主要表现为上行发 送对下行接收的干扰。 例如, 运营商 A的用户设备与运营商 B的另 一台用户设备距离较近,此时如果两个运营商的网络间是非同步的, 在 A用户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时候, B的用户设备在接收下行的数 据, 则如果两个频段频率上的间隔很小, 则存在 A的发送信号干扰 B 的下行数据的接收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相互干扰, 在频段设计 的时候保留了一部分的频谱作为频率保护带。 频率保护带不用于业 务传输, 只是加大干扰信号与被干扰系统的频率间隔, 起到保护的 作用。
延续上面的讨论,如果 A的发送和 B的接收在时间上能够始终 错开, 这样 A的上行永远对应着 B的上行, A的下行永远对应着 B 的下行, 此时就可以避免 A和 B 系统彼此间的干扰, 因此也就可能 不必使用或使用较小的频率保护带。 这种时间上的错开, 可以通过 让 A和 B的网络同步来实现。 从而那些原本起保护作用的频率保护 带可以用于数据传输, 进而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因此, 需要需要提供一种方案来进行不同运营商网络的同步, 从而利用同步减小频率保护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效节省频率保护带的方法和装 置。 通过该方法, 时分复用 ( Time Division Duplex ) 设备可以在不 需要网络间复杂的通信和协调的条件下, 自主组织地利用设备间同 步来节省频率保护带、 并有效地使用频率保护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提供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位置。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至少有一个设备使用时分复用技术; 其中, 所述时分复用技术指, 设备的上行传输 (或接收) 和下行的 接收 (或传输) 在不同的时间进行, 时间上不交叠, 但使用相同的 频率资源;
其中, 在本发明中上行指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链 路; 下行指第一设备到第一用户设备间的传输链路。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相邻; 其中频带相邻指的是第 一设备可以使用的频段与第二设备使用的频段, 在频率域是邻近关 系, 例如, 频段 35 ( 1 850MHz - 1910MHz ) 与频段 37 ( 19 10MHz - 1930MHz ) , 以及频段 42 ( 3400MHz - 3600MHz ) 与频段 43 ( 3600MHz - 3800MHz ) 在频率域相邻;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之间的同步情况;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 息, 即与第二设备符号或子帧或时隙或帧或超帧的起始、 结束时刻 有关的信息; 或者, 对以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设备的时钟同 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 置的阈值, 或者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所述同步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的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 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第一设备根据上述同步信息判断, 调整其与第二设备的同步关 系, 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状态;
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调整与第二设备的同步关系, 并配置接近于频带 边缘的频率资源具体的方法如下,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钟同步,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可 靠,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第二设备 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 置的阈值,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时,
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 调整第一设备的时间, 使 其与第二设备的时间同步; 同时调整第一设备的同步状态;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 带边缘 (与第二设备相邻的频带边缘) 的频率资源, 即取消或减小 调整同步前第一设备所使用频率保护带, 并相应调整第一设备用于 数据通信的频率资源; 具体的描述如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为第 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F FB | ; 其中 Fi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在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 (与第二设备相邻的频带边 缘) 的频率资源, 即取消或减小调整同步前第一设备所使用频率保 护带后,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 其中 1^值的特征 在于:
Lj > La;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在标准上带外辐射信号 的 强度用 杂散辐射水平来衡量 ( Spurious emission band UE co-existence )。 在杂散福射主要是因为 设备射频器件的非线性、 交调 /互调造成的信号能量在设备使用频率 带宽外的泄露。标准上要求在设备使用频带边缘的一定测量带宽内, 杂散辐射水平不应该超过某个最大值。 从而, 限制了设备带外辐射 对位于邻频带设备的干扰。 通过这个杂散辐射水平的限制, 也就是 间接要求设备在保护带内留有一定的保护带;
目前, 在 3 GPP标准规定的杂散辐射是在假定相邻频带的时分 复用设备非同步条件下定义的。 例如, 如下表所示:
上述描述适用于本发明中其他各个部分关于杂散辐射水平的 解释。
所述方法达到的总效果为,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达到同步, 并 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频率保护带将缩小 , 进而时分复用频带 间设备的杂散辐射水平在设备间同步的情况下, 可以范松, 即最大 杂散水平可以增大。 上述描述的保护带宽减小的效果, 适用于本发明其他部分相同 条件和场景。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调整与第二设备的同步关系, 并配置接近于频带 边缘的频率资源具体的方法如下,
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信息作出判断后, 决定不 调整其时钟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并且当第二设备能根据第一 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经过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协调, 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 率资源(与第二设备相邻的频带边缘), 即取消或减小调整同步前第 一设备所使用频率保护带, 并相应调整第一设备用于数据通信的频 率资源; 具体的描述如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为第 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F FB | ; 其中 Fi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在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 (与第二设备相邻的频带边 缘) 的频率资源, 即取消或减小调整同步前第一设备所使用频率保 护带后,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 其中 1^值的特征 在于:
Lj > La;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第二设备在与第一设备协调后, 第二设备出让其频率保护带; 以上所述方法达到的总效果为,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需要保 持时间同步,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频率保护带将保持不变; 第 一设备取消或缩小了频率保护带,第二设备相应增加了频率保护带。
在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载频位置信息 的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 处理该参考 信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 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同步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 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频率位置信息。
在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时间同步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 状态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设备的时钟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 可靠, 或者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第一设备的 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 设置的阈值;
其中, 同步状态作为一种设备的特征信息, 存储在第一设备或 者第二设备上, 并可以在设备间传递, 用于指示某个设备的特征、 状态。
在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
在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调整配置的频率资源 后,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 第一设备和第 二设备使用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其中, 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为在一个帧内使用的上行子帧数目 以及具体哪个子帧配置为上行子帧, 和下行子帧数目 以及具体哪个 子帧配置为下行子帧; 其中上行指用户设备到设备间传输链路, 上 行子帧即为用于此种传输的子帧, 而下行指设备到用户设备间传输 链路, 下行子帧即为用于此种传输的子帧。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设备在不与第二设备时间同步的情况下, 调整用于传输数 据的频率资源, 即取消或缩减其频率保护带;
在该方法中, 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协调, 即第一设备 和第二设备间使用握手机制, 包括:
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一设备配置的频 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第二设备出让其频率保护带是指, 第二设备配置远离于其 频带边缘(与第一设备相邻的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即增加了第二设备的频率保护带; 具体如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 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 第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设备调整后保护带 取值包括:
Gi的值为 0 ; 或者, Gi的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 为预定义的值; 其中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够达到 的多种同步精度; 或者,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各自的同步状态组合。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 第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设备杂散辐射水平为第一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 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 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 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 的杂散辐射;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七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第二设备杂散辐射水平为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 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 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 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 的杂散辐射。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还包 括: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或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二设备的 接收信号的时段; 具体如下,
在现实网络中, 不能避免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仍存在残留的 时间同步误差, 这主要是由设备同步精度造成的;
当存在残留时间同步误差时, 第一设备调整其发射信号起始或 终止的时刻, 与之对应, 与第一设备相连的第一用户设备就会相应 地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或终止时刻, 从而避开了与第二设备相连的 第二用户设备的发射信号, 进而避免了网络间的干扰。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还包 括: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或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的 发送信号的时段; 具体如下,
当存在残存时间同步误差时, 第二设备可以调整其接收信号的 起始或终止位置, 与之对应, 与第二设备相连接的第二用户设备就 会调整其发射信号的起始或终止位置, 从而避开与第一设备相连的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信号, 进而避免了网络间的干扰。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 第二 种以及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 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 子帧配比。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用于传输数据的方 法, 包括:
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省的频率资源的具体指: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 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 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 资源;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 化;
第一用户设备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的通知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 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其中, 载波聚合是指将多个载波同时用于第一设备与第一用户 设备间的上行和 /或下行数据传输。 这里描述的载波聚合定义适用于 本发明其他各处。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第一设备不改变其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 心频率, 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公共信号包括但不 限于: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号, 参考信号。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一设备 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实现方式为, 第一设备 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扩展带宽的方式为, 第一设备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 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 对称的。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
所述配置多个载波的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波中 心频率和带宽不变,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配置节 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一种、 第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或者 l OOKHz的整数倍。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 生变化, 包括: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 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 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的通 知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 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 备,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第一设备,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判断和调整单元, 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 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并调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同步关 系, 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状态;
配置单元, 用于根据判断单元输出的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配 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也即取消或减小了 频率保护带;
传输调度单元, 用于调度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发送单元, 还用于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 源发生变化;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 其中, 所述反 馈信息为反馈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发送单元, 还用于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通知第二 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 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 以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 置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载频位置信息 的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 处理该参考 信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 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同步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 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频率位置信息。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判断和调整单元的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 使第一设 备与第二设备时钟同步。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和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 同时设置第一设 备的同步状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 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I F^ FB I ; 其中 F t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
在第一设备完成同步调整和在取消或减小频率保护带后, 当第 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使 用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还可以使用另外的方法,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 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 率距离为 Gi =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六种和第 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 Gi的值为 0 ; 或者, Gi的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 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其中,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够达到的多 种同步精度; 或者,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 自的同步状态组合。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六种和第 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 即 取消或者减小了频率保护带, 其使得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 界处的杂散辐射水平升高;
因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同步, 其使用了相同的时分复用方式 和上下行子帧配比, 所以设备间发射对接收的干扰大大减小或者不 存在了;
所以标准可以放宽对这种场景下的杂散辐射水平的指标; 具体杂散水平为: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 其中 1^值的特征在 于:
L j > La ;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
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的特征在于: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 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 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 边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六种和 第八种实现方式,
经过第一设备、 或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协调, 第一设备的 频率保护带被取消或减小, 此时因为存在残留的同步误差, 仍有可 能存在设备间上行对下行的干扰;
此时,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 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 收信号的时段。
在以上描述中,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 存在上行对下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 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传输调度单元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发送单元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 节省的频率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 传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 为 Ga;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 的频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d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 节省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 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 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调度单元扩展带宽的方式包括:
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的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不改变载波 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第一设备 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或者,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 第一设 备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扩展带 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 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的配置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 波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 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 配置节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上述公共信号包括,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号, 参 考信号。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结合第十三种 和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三方面,
所述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 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第二设备,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一设备配 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信息: 当第一设备不 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 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 传输数据;
配置单元,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 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四方面,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即第一设备表明其不与第二设备同 步, 但第一设备将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于传输数据,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
在该方式中, 第一设备因其使用的同步信号源, 较第二设备的 同步源质量好, 不愿与第二设备同步; 同时, 第二设备也愿意在其 频带中扩大频率保护带, 以避免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干扰; 最终的效果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频率保护带的大小没 有改变, 等于设备间存在干扰条件下的保护带大小; 但第一设备的 保护带减小了, 而第二设备的保护带相应增加了。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四方面, 并结合第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为,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 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
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为, 在第二设备频带 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 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 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缘的 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当分辨带宽小于测量带宽时, 杂散辐射水平是分辨带宽内测量值在测量带宽内累加的结果。
在以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 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使用不同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四方面,
经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协调, 第一设备的频率保护带被取 消或减小, 此时因为存在残留的同步误差, 仍有可能存在设备间上 行对下行的干扰; 此时,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 以避 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 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从而减小设备间的干扰。
第五方面, 提供一种第一用户设备,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射变化;
发送单元,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的通知 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五方面,
所述接收单元的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获得关于每个载波的中心 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的信息;
或者,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获得关于每个载波, 使用预 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信息。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五方面,
所述发送单元的特征在于,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 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 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 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第六方面, 提供一种第一设备, 包括: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至少 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行以下操 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 于传输数据;
调度并通过通信接口, 调度并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 用于数据 传输;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 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 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为反馈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 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 时, 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 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 以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 置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一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和第二中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处理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 信息或中心载频位置信息的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 处理该参考 信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 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同步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 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频率位置信息。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处理器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第二设 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 星系统,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同 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 阈值, 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 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时钟同步;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 同时设置第一 设备的同步状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 可靠, 或者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第一设备的 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 设置的阈值。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所述处理器配置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 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 i = I F^ FB I ; 其中 F t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 j的取值使得 G i满足条件 G i <Ga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
处理器用于,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 设置第一设备使用和第二设备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处理器用于配置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 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第一设 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第 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 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为 Gi = -FB I ; 其中 Ft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六种和第 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处理器设置的 0 为 0; 或者, G 々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其中, 所述处理器使用的 Gi 的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够达到的多种同步精度; 或者,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自的同步状态 组合。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六种和第 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第一设备处理器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 输, 即取消或者减小了频率保护带, 其使得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频带交界处的杂散辐射水平升高;
因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同步, 其使用了相同的时分复用方式 和上下行子帧配比, 所以设备间发射对接收的干扰大大减小或者不 存在了;
所以标准可以放宽对这种场景下的杂散辐射水平的指标; 具体杂散水平为: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 其中 1^值的特征在 于:
Lj > La;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的特征在于: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 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 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 边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六种和 第八种实现方式,
经过第一设备处理器配置、 或者第一设备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 和第二设备的协调, 第一设备的频率保护带被取消或减小, 此时因 为存在残留的同步误差, 仍有可能存在设备间上行对下行的干扰; 此时,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 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 收信号的时段。
在以上描述中,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 存在上行对下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 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第一设备处理器配置并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省的频率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 传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 为 Ga ;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 的频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d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 节省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 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 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处理器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 来使用减小保护带后节省下来的 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配置不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 频率, 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第一设备 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或者,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 第一设 备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所述的处理器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处 理器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使整个配置 带宽相对于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的配置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 波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 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 配置节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上述公共信号包括,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号, 参 考信号。
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结合第十三种 和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六方面,
第一设备处理器通过至少一种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七方面, 提供一种第二设备,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至少一个处 理器、 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行以下操 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 据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 能力;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第一设备通知: 当第一设备 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 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 于传输数据;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七方面,
处理器用于,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即第一设备表明其不与 第二设备同步, 但第一设备将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于 传输数据,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
在该方式中, 第一设备因其使用的同步信号源, 较第二设备的 同步源质量好, 不愿与第二设备同步; 同时, 第二设备也愿意在其 频带中扩大频率保护带, 以避免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干扰; 最终的效果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的频率保护带的大小没 有改变, 等于设备间存在干扰条件下的保护带大小; 但第一设备的 保护带减小了, 而第二设备的保护带相应增加了。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七方面, 并结合第一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 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
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为, 在第二设备频带 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 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 者,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缘的 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当分辨带宽小于测量带宽时, 杂散辐射水平是分辨带宽内测量值在测量带宽内累加的结果。
在以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 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 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使用不同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七方面,
第一设备处理器通过至少一种通信接口和第二设备协调, 第一 设备的频率保护带被取消或减小, 此时因为存在残留的同步误差, 仍有可能存在设备间上行对下行的干扰; 此时,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 信号的起始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 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从 而减小设备间的干扰。
第八方面, 提供一种第一用户设备,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至少一个处 理器、 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行以下操 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通知 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射变化;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变化的通知后, 需要向第一设备反馈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八方面,
所述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其特征 在于, 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 关于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的信息;
或者,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 关于每个载波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 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信息。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八方面,
所述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向第一设备反馈第一用户设备的 传输能力, 其特征在于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 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 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 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 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 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 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 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 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 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 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虚拟设备结构示 意图;
图 10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的虚拟设备结构 示意图;
图 1 1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用户设备的虚拟设备 结构示意图;
图 12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的实体设备结构 示意图;
图 13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设备的实体设备结构 示意图;
图 14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用户设备的实体设备 结构示意图;
图 1 5 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设备间同步关系的 保护频带灵活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 参照 图 1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101、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其中, 同步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可选的, 该同步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 信息: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可选的, 同步信息还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的用于传输的频率资 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1 02、 在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同步信息后, 第一设备配置频 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配置频率资源的含义为,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 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 j的取值使得 G i满足条件 G i <Ga ;
或者,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 1 ; 其中 1^值的 特征在于:
L j > La ;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相比不使用该方法, 第一设备通过使 其与第二设备同步, 节省了保护频带, 获得了更多的频率资源, 从 而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 参照 图 2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201、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其中, 同步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下至少一 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用于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202、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 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其中, 同步情况是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的时间同步关系,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在时间上同步的, 包括但不限于符号同 步、 子帧同步、 时隙同步和帧同步; 同步情况还包括对第一设备与 第二设备同步状态的对比, 包含着对两个设备同步精度的比较, 即 那个设备的同步精度更为可靠; 同步情况还包括对两个设备复用方 式的比较,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都使用时分复用方式; 同步 情况还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频率同步关系。
203、 第一设备根据上述同步信息判断, 调整使其与第二设备 同步, 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状态。
其中, 同步状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204、 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 据。
其中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的含义为,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 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 j的取值使得 G i满足条件 G i <Ga ;
或者,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 1 ; 其中 1^值的 特征在于:
L j > La ;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相比不使用该方法, 第一设备通过使 其与第二设备同步, 节省了保护频带, 获得了更多的频率资源, 从 而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205、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 第一设 备和第二设备使用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其中, 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为在一个帧内使用的上行子帧数目 以及具体哪个子帧配置为上行子帧, 和下行子帧数目 以及具体哪个 子帧配置为下行子帧; 其中上行指用户设备到设备间传输链路, 上 行子帧即为用于此种传输的子帧, 而下行指设备到用户设备间传输 链路, 下行子帧即为用于此种传输的子帧。
在完成步骤 201到 205 的操作后, 因为可能存在残留的同步误 差,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时间同步并不完全精准, 此时, 第一 设备和 /或第二设备调整发送和 /或接收信号起始或终止时刻, 以进 一步避免设备间干扰。
具体操作为,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 避开第二设 备的接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 送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 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相比实施例 1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没能完全同步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的通过配置发射和接收信号的 时间, 进一步减小设备间的干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 参照 图 3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301、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其中, 同步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下至少一 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用于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302、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 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其中, 同步情况是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的时间同步关系,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在时间上同步的, 包括但不限于符号同 步、 子帧同步、 时隙同步和帧同步; 同步情况还包括对第一设备与 第二设备同步状态的对比, 包含着对两个设备同步精度的比较, 即 那个设备的同步精度更为可靠; 同步情况还包括对两个设备复用方 式的比较,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都使用时分复用方式; 同步 情况还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频率同步关系。
303、 第一设备根据上述同步信息判断, 第一设备不改变其自 身时间同步, 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并设置第一设备同步 状态。
其中, 同步状态是指,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304、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通知的第二设备的用于数据传输 的频率资源配置的能力。
其中, 第二设备频率资源配置的能力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 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第二设备通知的第二设备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配置的 能力可在第一设备的触发下完成; 或者第二设备自动完成。
305、 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的 304所描述的能力通知后, 第一设备配置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配置频率资源的特征为,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 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 率距离为 Gi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或者,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1 ; 其中 1^值的 特征在于:
Lj > La;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相比不使用该方法, 第一设备通过使 其与第二设备同步, 节省了保护频带, 获得了更多的频率资源, 从 而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306、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其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配置。 其中, 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设备完成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 调整后,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 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第一设备将通知第二设备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的大小和 / 或位置。
307、 第二设备配置根据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情况来改变 第二设备的频率资源配置,用于避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的干扰。
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改变频率资源配置的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
相比实施例 1 和实施例 2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在第一设 备的同步精度较高, 并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具备协调频率资源 配置的能力时, 第一设备在不改变其自身时间同步的情况下, 仍然 可以减小预留的保护带, 将其用作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置传输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 参照 图 4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401、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其中, 同步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下至少一 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用于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402、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 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其中, 同步情况是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的时间同步关系,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在时间上同步的, 包括但不限于符号同 步、 子帧同步、 时隙同步和帧同步; 同步情况还包括对第一设备与 第二设备同步状态的对比, 包含着对两个设备同步精度的比较, 即 那个设备的同步精度更为可靠; 同步情况还包括对两个设备复用方 式的比较,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都使用时分复用方式; 同步 情况还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频率同步关系。
403、 第一设备根据上述同步信息判断, 不做同步调整, 第一 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并设置第一设备同步状态。
其中, 同步状态是指,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404、 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备其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配置 的能力。
其中, 第二设备频率资源配置的能力指: 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 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 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该步骤在第一设备的触发下完成; 或者第二设备自动完成。
405、 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率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 据。
其中, 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 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 率距离为 Gi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或者,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1 ; 其中 1^值的 特征在于:
Lj > La;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相比不使用该方法, 第一设备通过使 其与第二设备同步, 节省了保护频带, 获得了更多的频率资源, 从 而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406、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其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配置。 其中, 具体步骤为, 在第一设备完成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 调整后,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 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第一设备将通知第二设备其减小的频率保护带的大小和 /或未 知。
407、 第二设备配置远离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避免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的干扰。
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 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408、 在完成步骤 201 到 205 的操作后, 因为可能存在残留的 同步误差, 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时间同步并不完全精准, 此时, 第一设备和 /或第二设备调整发送和 /或接收信号起始或终止时刻, 以进一步避免设备间干扰。
具体操作为,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 避开第二设 备的接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 送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 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相比实施例 1 和实施例 2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在第一设 备的同步精度较高, 并且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间具备协调频率资源 配置的能力时, 第一设备在不改变其自身时间同步的情况下, 仍然 可以减小预留的保护带, 将其用作数据传输;
相比实施例 3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没能完全同步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的通过配置发射和接收信号的 时间, 进一步减小设备间的干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的方 法, 参照图 5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执行实施例 1 ,2,3 , 或者 4中的任意一种后, 第一设备将执行 以下操作, 以实用配置的频率资源。
501、 经过频率资源配置调整, 第一设备获得节省带宽。
其中, 节省带宽即在调整保护频带后节省的频率资源, 假设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 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 第一 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 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总带宽 为 Ga-Gi的频率资源。
502、 第一设备不改变子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向高频 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 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 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其中, 公共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 信号, 或者参考信号;
可选的,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的整数倍,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503、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扩展后的频率资源信息。
其中, 具体步骤为, 第一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 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和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和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504、 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其传输能力。
其中, 反馈的传输能力为,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 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在以上叙述中, 当第一用户设备部分支持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 频率资源时, 第一用户设备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的传输频率 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505、 第一设备在收到第一用户设备传输能力反馈后, 使用第 一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 向第一用户设备传输数据。
其中, 合适的传输频率资源指的是符合第一用户设备能力的频 率资源。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为第一设备使用实施例 1 ~4方法节省 的频率保护带, 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改变公共信号 的中心频点, 同时可以有效的利用节省的保护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的方 法, 参照图 6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601、 经过频率资源配置调整, 第一设备获得节省带宽。
其中, 节省带宽即在调整保护频带后节省的频率资源, 假设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 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第一 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 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总带宽 为 Ga-Gi的频率资源。
602、 第一设备不改变子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向高频 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 第一设备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 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其中公共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 号, 参考信号;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603、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发生变化。
其中, 具体步骤为, 第一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 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604、 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其传输能力。 其中, 反馈的传输能力为,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 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 备,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605、 第一设备在收到第一用户设备传输能力反馈后, 使用合 适的传输频率资源, 向第一用户设备传输数据。
其中, 合适的传输频率资源指的是符合第一用户设备能力的频 率资源。
相比实施例 5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频率资源扩展后, 频 带结构保持后向兼容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的方 法, 参照图 7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701、 经过频率资源配置调整, 第一设备获得节省带宽。
其中, 节省带宽即在调整保护频带后节省的频率资源, 假设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 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第一 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 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总带宽 为 Ga-Gi的频率资源。
702、 第一设备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 率, 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其中公共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 号, 参考信号;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703、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发生变化。
其中, 具体步骤为, 第一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 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704、 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其传输能力。
其中, 反馈的传输能力为,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 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 备,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705、 第一设备在收到第一用户设备传输能力反馈后, 使用合 适的传输频率资源, 向第一用户设备传输数据。
其中, 合适的传输频率资源指的是符合第一用户设备能力的频 率资源。
相比实施例 5 和 6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更灵活的配置频 率资源, 扩展后频带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可以调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的方 法, 参照图 8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801、 经过频率资源配置调整, 第一设备获得节省带宽。
其中, 节省带宽即在调整保护频带后节省的频率资源, 假设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 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 第一 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率资源 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总带宽 为 Ga-Gi的频率资源。
802、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波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 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 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配置节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 输。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803、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发生变化。
其中, 具体步骤为, 第一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 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804、 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其传输能力。
其中, 反馈的传输能力为,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 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 备,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805、 第一设备在收到第一用户设备传输能力反馈后, 使用合 适的传输频率资源, 向第一用户设备传输数据。
其中, 合适的传输频率资源指的是符合第一用户设备能力的频 率资源。
相比实施例 5 和 6 ,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使用载波聚合技 术, 可以有效的利用超过一个载波最大支持带宽的频率资源。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基站 9 , 参照图 9所示, 包括: 获取单元 901、 判断和调整单元 902,、 配置单元 903、 传输调度单元 904、 接收单元 905、 第一发送单元 906和第二发送单元 907 , 其中: 获取单元 901 , 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其中, 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下至少 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用于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判断和调整单元 902 , 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 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并调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同 步关系, 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状态;
其中, 具体功能为,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 使第一设 备与第二设备时钟同步;
另外, 该功能单元中, 同步状态指,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配置单元 903 ,用于根据判断单元输出的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首先, 该配置单元有两种可行的操作来调整用于数据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位置: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 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I F^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 第一设备和第 二设备使用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或者,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 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 率距离为 Gi =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以上两种操作中, Gi的值为 0 ; 或者, Gi的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 二设备能够达到的多种同步精度; 或者,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自的同步状态组合。
该功能单元的效果为, 第一设备信号允许的杂散辐射水平将升 高; 具体表现为,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 其中 1^ 值的特征在于:
Lj > La ;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 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 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 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其次, 该配置单元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 接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 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时段。
传输调度单元 904 , 用于调度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 输。
其中, 具体的功能为, 第一设备发送单元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省的频率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 传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 为 Ga ;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 的频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d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 节省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其中, 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其中使用单载波的方式包括:
第一设备不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向高频率或低频 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 征为第一设备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 带宽, 或者第一设备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 向增加的带宽; 或者, 第一设备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 号的中心频率,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所述公共信号包括但不限于,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 信号, 参考信号;
其中使用多载波, 载波聚合的方式来使用节省频率资源的方 式, 包括:
配置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波中心 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配置节 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上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接收单元 905 ,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 其中, 所 述反馈信息为反馈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其中, 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 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 备,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第一发送单元 906 , 用于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 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 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 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 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发送单元 907 , 用于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通 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 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 10 , 参照图 10所示, 包括: 发送单元 1001、 接收单元 1002、 配置单元 1003 , 其中:
发送单元 1001 , 用于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一设 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接收单元 1002 ,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信息: 当第一设 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 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配置单元 1003 ,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 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所述配置单元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 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
该功能单元的效果是,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还包括: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 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 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用户设备 1 1 , 参照图 1 1 所示, 包括: 发送单元 1 101、 接收单元 1 102 , 其中:
接收单元 1 101 ,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获得关于每个 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的信息; 或者,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获得关于每个载波, 使用预定义的载波 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信息。
发送单元 1 102 ,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的通 知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 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 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 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 大小;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 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 12 , 参照图 12所示,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1201、 存储器 1202、 通信接口 1203和总线 1204 , 至少一个处理器 1201、存储器 1202和通信接口 1203通过总线 1204 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
该总线 1204 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筒称为 ISA )总线、夕卜部设备互连(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 筒称为 PCI )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 筒称为 EISA ) 总线等。 该总线 1204 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12 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
存储器 1202 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 机操作指令。 存储器 1202可能包含高速 RAM存储器, 也可能还包 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 non- volatile memory ) ,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 哭
处理器 12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筒称为 CPU ) , 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 筒称为 ASIC ) , 或者是被配置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 个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 1203 , 主要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 AP、 第一 STA、 第 二 STA和第三 STA之间的通信。
处理器 1201 , 还用于调用存储器 1202 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 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 置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所述处理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 信息或中心载频位置信息的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 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 处理该参考信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 者, 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同步 信息; 或者, 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 中心频率位置信息;
处理器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 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 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 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二设备的 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 时, 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时钟同步;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 同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 状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 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一 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 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 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 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 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 i = I F^ FB I ; 其中 F t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 设置第一设备 使用和第二设备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 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频率 为第一设备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 率距离为 Gi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
所述处理器设置的 G 1取值包括: G 1 的值为 0 ; 或者, G 1 的值 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其中, 多个值对 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够达到的多种同步精度; 或者, 所述 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自的同步状态组合;
所述第一设备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 征为,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 1 ; 其中 L 1 值的特征 在于:
L I > La ;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
上述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 对下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 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调度并通过通信接口, 调度并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 用于数据 传输。
处理器调度并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省 的频率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 传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 为 Ga;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 的频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d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 节省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所述第一设备处理器调度并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 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其中, 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其中使用单载波的方式包括:
第一设备不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向高频率或低频 率方向扩展带宽; 其中,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 征为第一设备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 带宽, 或者第一设备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 向增加的带宽; 或者, 第一设备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 号的中心频率,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所述公共信号包括但不限于,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 信号, 参考信号;
其中使用多载波, 载波聚合的方式来使用节省频率资源的方 式, 包括:
配置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波中心 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配置节 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上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 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其中, 包括: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 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 其中, 所述反馈信息为反馈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 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 时, 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 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 13 , 参照图 13所示,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1301、 存储器 1302、 通信接口 1303和总线 1304 , 至少一个处理器 1301、存储器 1302和通信接口 1303通过总线 1304 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
该总线 1304 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筒称为 ISA )总线、夕卜部设备互连(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 筒称为 PCI )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 筒称为 EISA ) 总线等。 该总线 1304 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13 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
存储器 1302 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 机操作指令。 存储器 1302可能包含高速 RAM存储器, 也可能还包 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 non- volatile memory ) ,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 哭
处理器 13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筒称为 CPU ) , 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 筒称为 ASIC ) , 或者是被配置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 个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 1303 , 主要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 AP、 第一 STA、 第 二 STA和第三 STA之间的通信。
处理器 1301 , 还用于调用存储器 1302 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 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 据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 能力。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第一设备通知: 当第一设备 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 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 于传输数据。
其中,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 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2 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
所述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还在于,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 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 备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 内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
所述第二设备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 征还包括,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 送信号的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 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时段;
上述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 下行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 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用户设备 14 , 参照图 14所示,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1401、 存储器 1402、 通信接口 1403和总线 1404 , 至少一个处理器 1401、 存储器 1402和通信接口 1403通过总 线 14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
该总线 1404 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筒称为 ISA )总线、夕卜部设备互连(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 筒称为 PCI )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 筒称为 EISA ) 总线等。 该总线 1404 可以分为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等。 为便于表示, 图 14 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
存储器 1402 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 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 机操作指令。 存储器 1402可能包含高速 RAM存储器, 也可能还包 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 non- volatile memory ) ,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 哭
处理器 14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 (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筒称为 CPU ) , 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 筒称为 ASIC ) , 或者是被配置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 个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 1403 , 主要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 AP、 第一 STA、 第 二 STA和第三 STA之间的通信。
处理器 1401 , 还用于调用存储器 1402 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 行以下操作:
所述处理器, 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 用以执行以下操 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通知 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射变化, 包括: 关于每 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的信息; 或 者, 关于每个载波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 或多种的信息。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变化的通知后, 需要向第一设备反馈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具体在于,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 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 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 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 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 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协调的系统, 参照图 15 所示, 包括: 第一设备 &、 第二设备 b和第一用户设备 c , 其中:
第一设备 a为图 9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 b为 图 10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 c为图 1 1对应的 实施例中的任一第一用户设备。
或, 第一设备 a 为图 12 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 第二设 备 b为图 1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 c为图 14 对应的实施例中的任一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 a , 用于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通知第二 设备 b , 第一设备 a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b , 第一设备 a配置了 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第二设备 b , 用于通知第一设备 a , 第二设备 b 具备根据第一 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第一设备 a , 用于发送信息,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c , 第一设备 a 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 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 或者, 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 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用户设备 c ,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 a 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 的通知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 a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其信息包括: 通知第一设备 a , 第一用户设备 c 能支持在第一 设备 a 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a , 第一 用户设备 c 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 a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a , 第一用户设备 c 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 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 提供了一种方案来有效地利用同步减 小频率保护带。 本发明的好处是, 首先运营商可以根据各自技术的 水平, 自主地选择是否与邻居网络同步和减小频率保护带; 其次, 运营商可以在局部, 根据干扰的情况灵活地选择是否减小频率保护 带; 第三, 有利于解决运营商间 "谁听谁" 的问题, 不要求运营商 间有复杂的通信和协调。 进而, 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多的频谱, 提高 系统容量。
概括来说, 本方案的好处是:
■ 运营商可以根据各自技术的水平, 自主地选择是否与邻居网 络同步和减小频率保护带;
■ 运营商可以在局部,根据干扰的情况灵活地选择是否减小频 率保护带;
■ 有利于解决运营商间 "谁听谁" 的问题, 不要求运营商间有 复杂的通信和协调。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9)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位置。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特 征在于: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至少有一个采用时分复用技术;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相邻。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还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 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 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同步信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 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4 , 5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 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载频位置信息的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处理该参考信 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者,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 同步信息; 或者,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 频率位置信息。
  6. 7、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设备调整其与第二设 备的同步关系,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使第一设备 与第二设备时钟同步。
  7.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设置其同步状态, 其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同时设置第一设备 的同步状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9、 根据权利要求 1 , 2 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设备配置频带边 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FB I ; 其中 Fj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8.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 特征还在于: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第一设备和第二 设备使用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9. 1 1、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配置接近于频 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第 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 为第一设备配置 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为 Gi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10.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的特征在于, 第二设备通知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 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11.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的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 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二设备在收到第一 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二 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 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频率 Fa2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12. 15、 根据权利要求 9或 1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Gi 取值包括:
    Gi的值为 0 ;
    或者, G 々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13.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所述 Gi的多个预定义值的 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够达到的多种同步 精度;
    或者,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自的同步状 态组合。
  14. 17、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9或 1 1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设备用 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其中 1^值的特征在于: > La;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 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15. 1 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设备信号的杂散 辐射水平的特征在于: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 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16. 19、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传输数 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还在于: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 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17.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二设备信号的杂散 辐射水平的特征在于: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 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当分辨带宽小于测量带宽时, 杂散辐射水平是分辨带宽内 测量值在测量带宽内累加的结果。
  18. 21、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 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 信号的时段。
  19. 2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 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还包括: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 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 信号的时段。
    23、 根据权利要求 9 , 11 , 14 , 17和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 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20. 2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一种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用 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省的频率 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 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 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21.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 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22.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多载 波的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不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向高频率或低频率 方向扩展带宽。
  23.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信 号包括但不限于,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号, 参考信号。
  24. 28、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 向扩展带宽的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 带宽。
  25. 29、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方法,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 向扩展带宽的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 的带宽。
  26. 30、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多载 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使整 个配置带宽相对于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27. 3 1、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所述的配置多个载波的特 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波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在节省的频率 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 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配置节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28. 32、 根据权利要求 25和 27所述的方法,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 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或者 l OOKHz的整数倍。
    33、 根据权利要求 24 , 25所述的方法, 第一设备需要通知用 户传输频率资源的变化, 其特征在于,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 化, 包括: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或者,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29.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所述的方法, 第一用户设备在收到第一 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的通知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 的传输能力, 其特征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 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 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 以指示,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 小;
    或者, 第一用户设备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 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30. 35、 一种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单元, 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判断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判断第一设备和 第二设备之间的同步情况; 并调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同步关系, 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状态;
    配置单元, 用于根据判断单元输出的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配置 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传输调度单元, 用于调度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 源发生变化;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 其中, 所述反馈 信息为反馈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通知第二 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 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31. 36、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 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32. 37、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 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3 8、 根据权利要求 36 , 37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载频位置信息的 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处理该参考信 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者,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 同步信息;
    或者,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 频率位置信息。
  33. 39、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第一设备, 所述判断和调整单元 的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使第一设备 与第二设备时钟同步。
  34.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所述第一设备的判断和调整单元, 其特 征在于,
    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同时设置第一设备 的同步状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35. 41、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近于 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FB I ; 其中 Fj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36.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单元, 所述特征在 于,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第一设备和第二 设备使用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37. 43、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配置单元配置近于 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第 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 为第一设备配置 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为 Gi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44、 根据权利要求 41 ,43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单元, 其特征在 于, 所述 Gi取值包括:
    Gi的值为 0 ;
    或者, G 々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38. 45、 根据权利要求 44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够达到的多种同步 精度;
    或者,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自的同步状 态组合。
  39. 46、 根据权利要求 35或 41或 43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 在于,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其中 1^值的特征在于: > LA ; 其中 LA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 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40. 47、 根据权利要求 46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的特征在于: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 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41. 48、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 单元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 时段;
    或者, 第一设备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 信号的时段。
    49、 根据权利要求 41 ,43或 46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单元, 其 特征在于,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 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42. 50、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传输调度单元特征 在于,
    第一设备发送单元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 省的频率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 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 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43. 5 1、 根据权利要求 50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44. 52、 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的特征在于,第一设备不改变载波内 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45. 53、 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公共信号包括但不限于,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 号, 参考信号。
  46. 54、 根据权利要求 52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第一设备向高频 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47. 55、 根据权利要求 52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第一设备约束向 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48. 56、 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的特征还在于, 第一设备扩展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公共信 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49. 57、 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配置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的载波 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输数 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配置 节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50. 58、 根据权利要求 51和 53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 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51. 59、 根据权利要求 35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通知第一用户设备,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 发生变化, 包括: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 合的载波数目;
    或者,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52. 60、 一种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单元, 用于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第一设备配置 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力;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信息: 当第一设备不同 步与第二设备时,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 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 据;
    配置单元,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 数据的频率资源。
  53. 61、 根据权利要求 60所述的第二设备, 所述配置单元的特征 在于,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 源, 其特征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二 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 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频率 Fa2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54. 62、 根据权利要求 61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为,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 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55. 63、 根据权利要求 62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二设备频带边缘测量 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当分辨带宽小于测量带宽时, 杂散辐射水平是分辨带宽内 测量值在测量带宽内累加的结果。
  56. 64、 根据权利要求 60所述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单元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 特征还包括,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 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 信号的时段。
  57. 65、 根据权利要求 61或 62所述的第二设备的配置单元,其特 征在于,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 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58. 66、 一种第一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射变化;
    发送单元, 用于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化的通知后, 需要反馈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59. 67、 根据权利要求 66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单元的特 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获得关于每个载波的中心频 率、 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的信息;
    或者,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获得关于每个载波, 使用预定 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信息。
  60. 68、 根据权利要求 66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所述发送单元的特 征在于,
    通知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 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 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 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 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61. 69、 一种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 储器、 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 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其 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用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获取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
    根据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配置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用于 传输数据;
    调度并通过通信接口, 调度并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 用于数据传 输;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 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 其 中, 所述反馈信息为反馈的第一用户设备的接收能力;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当第一设备不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 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62. 70、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包括, 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 或者对以 下至少一种同步状态的指示信息, 包括:
    设备是否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可靠,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钟同步,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是否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是否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否高于设置的阈值。
  63. 71、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的同步信息还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的配置 用于传输的频率资源的中心载频位置。
    72、 根据权利要求 70 , 71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处理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 载频位置信息的方法, 包括:
    第一设备搜索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处理该参考信 号, 从而获得同步信息;
    或者,第一设备通过有线方式接收来自第二设备发送的信号获取 同步信息;
    或者,第一设备通过中心控制器获得第二设备的定时信息或中心 频率位置信息。
  64. 73、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 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二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则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时 钟同步。
  65. 74、 根据权利要求 73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用 于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间调整定时,同时设置第一设备的同步状 态为, 与预设的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可靠,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直接来自有线网时间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来自可靠的网络侦听,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等级小于设置的阈值,
    或者, 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精度高于设置的阈值。
  66. 75、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 器配置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 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i = -FB I ; 其中 Fj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为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67. 76、 根据权利要求 75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特征在于, 处理器 用于,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时,设置第一设备使 用和第二设备相同的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68. 77、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用 于配置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数据,
    在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不同步的情况下, 当第二设备能根据第 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时, 假定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 为第一设备配置 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为 Gi = -FB I ; 其中 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频率 Fa为第一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 = |Fa-FB | ;
    Fj的取值使得 Gi满足条件 Gi<Ga
    78、 根据权利要求 75,77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 理器设置的 Gi取值包括:
    Gi的值为 0 ;
    或者, G 々值在多个值中选择; 其中所述多个值为预定义的值。
  69. 79、 根据权利要求 78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使用的 Gi的多个值对应于第一设备相对第二设备能 够达到的多种同步精度;
    或者,所述多个值对应于多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各自的同步状 态组合。
  70. 80、 根据权利要求 69或 75或 77所述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为, 第一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其中 1^值的特征在于: > L<sub>a</sub> ; 其中 L<sub>a</sub>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 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
  71. 81、 根据权利要求 80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 设备信号的杂散辐射水平的特征在于:
    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 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72. 82、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 器用于,
    调整发送信号的起始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时段; 或者, 调整发送信号的终止位置, 避开第二设备的接收信号的时 段。
    83、 根据权利要求 75,77或 80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 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73. 84、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处理器调度并通过 通信接口, 调度并使用配置的频率资源, 用于数据传输的特征在于, 处理器调度并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其中, 所述节省的 频率资源的特征在于,
    假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时,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 输的频率资源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a;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时, 第一设备分配的用于数据传输的频 率资源的边缘, 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频带交界的最小距离为 Gi ; 则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的情况下, 第一设备配置 将节省 总带宽为 Ga-Gi的频率资源。
  74. 85、 根据权利要求 84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处理器调度并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的方式, 包括: 配置单载波, 扩展载波带宽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传输数据; 或者, 配置多个载波, 利用载波聚合来使用节省的频率资源。
  75. 86、 根据权利要求 85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配置单载波或多载波,在不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 心频率的前提下, 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 87、 根据权利要求 86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信号包括,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广播信号, 参考 信号。
  76. 88、 根据权利要求 86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第一设备 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不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77. 89、 根据权利要求 86所述的第一设备的传输调度单元,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向高频率或低频率方向扩展带宽的特征为,第一设备 约束向高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等于向低频率方向增加的带宽。
  78. 90、 根据权利要求 85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配置的单载波或多载波的特征还在于,第一设备扩展 带宽, 同时改变载波内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 使整个配置带宽相对于 公共信号中心频率是对称的。
  79. 91、 根据权利要求 85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配置的多个载波的特征还在于,第一设备保持调整前 的载波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 在节省的频率资源上配置新载波用于传 输数据; 其中, 调整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同步信息调整同步, 并 配置节省频率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80. 92、 根据权利要求 85和 87所述的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配置的单载波或多个载波的公共信号的中心频率为
    300KHz或者 Ι ΟΟΚΗζ的整数倍。
  81. 93、 根据权利要求 69所述第一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 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生变化, 包括:
    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载波的带宽, 载波聚合的载波数目;
    或者,第一设备通知第一用户设备,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 94、 一种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 储器、 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 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其 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用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通知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具备根据 第一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 来配置其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的能 力;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第一设备通知: 当第一设备不 同步与第二设备时, 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时间上不同步 于第二设备, 第一设备配置了接近于频带边缘的频率资源, 用于传输 数据;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82. 95、 根据权利要求 94所述的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 用于,
    在收到第一设备通知后, 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 在于:
    假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频带交界频率为 FB , 频率 F2为第二 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 频率距离为 G2 = |F2-FB | ; 其中 F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频率 Fa2为第二设备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中, 距离 FB最近的频率点, 到 FB频率距离 Ga2 = |Fa2-FB | ;
    F2的取值使得 G2满足条件 G2>Ga2
  83. 96、 根据权利要求 95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处理器配置用于传 输数据的频率资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为, 第二设备信号杂散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2 ;其中 L2值的特征在于: L2 < La2 ; 其中 La2的特征在于,
    给定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通信, 则在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下, 满足共存要求的第一设备的频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杂散 辐射的最大水平为 La2
  84. 97、 根据权利要求 96所述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处理器配置的信号杂散辐射水平为在第二设备频 带边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与第一设备频带相邻的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杂散辐射水平为在跨第一设备频带边缘和第二设备频带边 缘的测量带宽内测量的杂散辐射;
    或者, 当分辨带宽小于测量带宽时, 杂散辐射水平是分辨带宽内 测量值在测量带宽内累加的结果。
  85. 98、 根据权利要求 94所述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处理器配置用于传输数据的频率资源位置的特征 还包括,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信号的起始位置,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信号的 时段;
    或者, 第二设备调整接收的信号终止位置, 以避开第一设备发送 信号的时段。
  86. 99、 根据权利要求 95或 96所述的第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任一第一用户设备和任一第二用户设备间存在上行对下行 的干扰情况, 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不同步;
    或者,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同步,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使用不同 的复用技术, 或使用不同上行和下行子帧配比。
  87. 100、 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接口和总线,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通信接口 通过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用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通知第 一用户设备, 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发射变化;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在收到第一设备的传输频率资源变 化的通知后, 需要向第一设备反馈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88. 101、 根据权利要求 100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通过至少一个 通信接口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通知,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 关于每个载波的中心频率、 载波的带宽, 载 波聚合的载波数目的信息;
    或者,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 关于每个载波使用预定义的载波中心 频率、 载波带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信息。
  89. 102、 根据权利要求 100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通过至少一个 通信接口向第一设备反馈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能力, 其特征在于
    通知第一设备,第一用户设备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传输频率 资源上传输;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能部分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 的传输频率资源上传输; 其信息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指示, 第一 用户设备可以支持的传输频率资源的位置和资源的大小;
    或者, 通知第一设备, 第一用户设备不能支持在第一设备指示的
CN201480001828.7A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723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3283.7A CN110248405A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3898 WO2015139320A1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3283.7A Division CN110248405A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3786A true CN105723786A (zh) 2016-06-29
CN105723786B CN105723786B (zh) 2019-05-10

Family

ID=5414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828.7A Active CN105723786B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403283.7A Pending CN110248405A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3283.7A Pending CN110248405A (zh) 2014-03-21 2014-03-21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6538B2 (zh)
EP (1) EP3113560B1 (zh)
CN (2) CN105723786B (zh)
WO (1) WO20151393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4659A (zh) * 2016-10-10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82287A1 (en) * 2015-04-16 2016-10-19 Gemalto M2M GmbH Method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in a lte cellular network
CA2999699A1 (en) 2015-09-25 2017-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peed dependent transmission format for vehicular transmission
EP3372020B1 (en) * 2015-11-05 2021-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nchronization-dependent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to anything communication
CN113472503B (zh) * 2016-11-04 2022-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带宽的配置方法及发射节点
US10771226B2 (en) * 2018-02-19 2020-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limiting spurious e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performing the metho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7375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Tarik Muharemovic Network-Based Inter-Cel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CN101959180A (zh) * 2009-07-13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硬件重配置的通信实现方法及基站
CN102281639A (zh) * 2008-09-04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US20120258724A1 (en) * 2009-12-15 2012-10-11 Hyung Tae K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nter-heterogeneous cell interference
US20150281974A1 (en) * 2012-10-29 2015-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Operator Time Sharing of Frequency Spectr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99001A1 (de) * 2005-12-15 2007-06-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Zuweisen von Ressourcen auf Frequenzbändern eines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s sowie Netzvorrichtung und Teilnehmerstation
KR100933162B1 (ko) * 2006-07-14 2009-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획득을 위한 주파수 버스트 탐색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084849A1 (en) * 2006-10-06 2008-04-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utonomous timing advance adjustment during handover
CN101374016B (zh) * 2007-08-20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方法和分配频率资源的方法
CN102783165B (zh) * 2007-10-16 2016-02-2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蜂巢式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频率复用的干扰测量机制
US8472366B2 (en) * 2008-09-22 2013-06-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Network-relay signaling for downlink transparent relay
CN101841361B (zh) * 2009-03-18 2012-11-0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协同多点传输系统中控制传输时延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32457A1 (zh) * 2009-09-18 2011-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硬件重配置的通信实现方法及基站
EP2497309A1 (en) * 2009-11-03 2012-09-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resista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469466B (zh) * 2010-11-11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与装置
US8724492B2 (en) * 2011-04-08 2014-05-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o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s
JP2013017016A (ja) * 2011-07-04 2013-01-24 Sharp Corp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22902B2 (ja) * 2011-09-30 2016-05-24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同期方法
CN102547967B (zh) * 2012-01-11 2015-03-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长期演进系统实现同步的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
US9503985B2 (en) * 2012-03-29 2016-11-22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26714B2 (en) * 2012-03-30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view of time varying interference
KR20130113112A (ko) * 2012-04-05 2013-10-1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펨토 기지국, 펨토 기지국 관리 장치 및 그 장치에서의 주파수 대역 할당 방법
EP2852074B1 (en) * 2012-05-16 2019-02-13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through reduced number of transmission resource blocks, and base station
CN103476104B (zh) * 2012-06-08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率同步方法及装置
KR20140006200A (ko) * 2012-06-27 2014-01-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물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 장치
GB2506403B (en) * 2012-09-28 2018-01-03 Sony Corp Assigning mode of virtual channel operation to mobile terminal
WO2014104961A2 (en) * 2012-12-28 2014-07-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measuring node, network node, methods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258158B2 (en) * 2013-09-25 2016-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US9603113B2 (en) * 2013-10-29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KR102322969B1 (ko) * 2013-12-12 2021-11-08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중합체 다층 필름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WO2015119427A1 (en) * 2014-02-04 2015-08-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out-of-coverage for d2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7375A1 (en) * 2007-04-03 2008-10-09 Tarik Muharemovic Network-Based Inter-Cell Power Control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CN102281639A (zh) * 2008-09-04 201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CN101959180A (zh) * 2009-07-13 201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硬件重配置的通信实现方法及基站
US20120258724A1 (en) * 2009-12-15 2012-10-11 Hyung Tae K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nter-heterogeneous cell interference
US20150281974A1 (en) * 2012-10-29 2015-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ter-Operator Time Sharing of Frequency Spectru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MCC: "Discussion on intra-operator and inter-operator synchronization for small cell enhanc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R1-140594》 *
HUAWEI, HISILICON, CATR: "Discussion on network listening for inter-operator TDD deploy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R1-140206》 *
HUAWEI, HISILICON: "On the support of multiple stratum levels in network listeni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R1-14004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4659A (zh) * 2016-10-10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804659B (zh) * 2016-10-10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444817B2 (en) 2016-10-10 2022-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84866B2 (en) 2016-10-10 2023-10-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06538B2 (en) 2019-12-10
CN105723786B (zh) 2019-05-10
EP3113560A4 (en) 2017-07-19
US20170013581A1 (en) 2017-01-12
WO2015139320A1 (zh) 2015-09-24
EP3113560B1 (en) 2022-04-20
CN110248405A (zh) 2019-09-17
EP3113560A1 (en)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9313B2 (en) FDM transmission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UE
CN105723786A (zh) 一种配置频率资源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5873A (zh) 用于灵活的无线电通信的同步信号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3421A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176980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6416394A (zh) 用于管理未经许可的射频谱带上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传输的技术
CN109088713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JP6479201B2 (ja) Td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214013A1 (zh) 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21324A (zh) 一种通信资源的协调方法及蓝牙通信终端
CN103458512A (zh) 小区上下行时隙配比配置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及系统
WO2013163905A1 (zh) 使用时分双工通信制式的系统中的上下行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14090038A1 (zh) 信号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及中继设备
CN102386963B (zh) 一种通信系统共存时的帧配置方法、信号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4135772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301018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duplex mode during random access
CN102265661A (zh) 多运营主体系统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54672A (zh) 一种配置子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5946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686464B (zh)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4010373A (zh) 用于移动通信的载波配置方法、配置系统和基站
CN107800522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381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a coreset for a ue supporting nr iot application
US88426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laying operation using uplink resource
CN113261231A (zh) 物联网无线电系统的节能改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