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2192A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2192A
CN105722192A CN201410728100.6A CN201410728100A CN105722192A CN 105722192 A CN105722192 A CN 105722192A CN 201410728100 A CN201410728100 A CN 201410728100A CN 105722192 A CN105722192 A CN 105722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network
judged result
cube computation
data c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81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2192B (zh
Inventor
柏鹏
白刚
庞建军
李凡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281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21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2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在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
在现有技术中,在用户或电子设备不切换网络的条件下,电子设备在通过连接上无线局域网后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下仍然能够进行网络连接及资料的传输。比如说,用户利用笔记本下载资料,经过一段时间不操作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进入休眠模式,此时,笔记本中下载资料的任务仍然在进行,即笔记本电脑实现了AOAC(AlwaysOnAlwaysConnected,随时保持在线)。
本申请发明人在发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电子设备一旦切换网络,便会导致电子设备连接不到网络,电子设备中执行的网络任务便会终止,比如,在笔记本进入休眠模式时,且在用户关闭了当前无线网络或者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时,笔记本中的下载资料的任务便会终止,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
由于上述技术问题的存在,还导致电子设备不能在电子设备进入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时不能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的技术问题。
由于上述技术问题的存在,所以,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存在用户体验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在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系统中,所述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具体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三网络为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数据连接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
可选的,所述数据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数据连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数据连接单元包括:第二数据连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三网络为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在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能够在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通过与其他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网络连接。而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电子设备一旦切换了网络,电子设备不会主动通过查找其他电子设备获取网络,电子设备网络连接便会中断,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能够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相连接的状态时,直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连接,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在处于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后,打开并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从而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与处于两种网络情形下的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实现电子设备获取数据连接。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两种网络形式中的任一种网络情形下,仍然可以实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在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所以,电子设备能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时,即使切换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网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因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入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在电子设备切换了网络时不能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在进入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在电子设备切换了网络条件下能够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的技术效果。进而,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利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的电子设备进行资料或文件的传输,解决了在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体验不高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网络连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网络连接方法中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一种网络连接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步骤S301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种情形时,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一种电子设备系统的结构图;
图7本申请实施例四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在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系统中,所述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在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能够在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通过与其他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网络连接。而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电子设备一旦切换了网络,电子设备不会主动通过查找其他电子设备获取网络,电子设备网络连接便会中断,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系统中,所述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具体来讲,在这里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连接网络的功能,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子设备,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将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系统中,具体的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S102: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这里的第一网络可以是局域网络也可以是广域网络,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网络接入方式可以为有线接入或者无线接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电子设备需要接入的网络以及接入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还需要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有两种情形,其中,第一种情形为用户手动断开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网络,第二种情形为第一电子设备自动断开当前连接的网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收发邮件以及登录QQ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下面的实施例中以用户甲利用笔记本电脑连接无线局域网络下载会议资料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在群星广场3楼下载会议资料,当前笔记本电脑连接至群星广场3楼名为WIFIQX3的无线局域网络,该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为50m,由于笔记本电脑长时间未获得用户甲的操作指令,笔记本电脑进入了睡眠模式,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仍在进行,即笔记本电脑实现了AOAC。此时,用户甲接到朋友丙的电话需要去距离群星广场600m的车站接朋友丙,接着,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走出群星广场,笔记本电脑检测获得第一地理位置信息为群星广场1楼,此时,笔记本电脑与群星广场3楼WIFIQX3对应的无线网络路由器的距离为100m超过了群星广场3楼的WIFIQX3的覆盖范围的距离50m,因而笔记本电脑接收不到群星广场3楼的WIFIQX3无线网络信号,所以,笔记本电脑与WIFIQX3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当然这里的断开方式也可以是用户手动关闭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连接单元,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由于笔记本电脑与WIFIQX3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便无法进行,进而,笔记本电脑无法实现AOAC。
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后,执行步骤S101: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来讲,这里的笔记本电脑搜索附近匹配的手机作为第二电子设备的,这里的匹配方式可以是蓝牙匹配,也可以是WIFI直连当中的匹配方式,或者是其他的匹配方式,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请参考图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包括步骤:
S201: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S202: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S203: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接着上面的实施例来讲,假设笔记本电脑搜索到用户携带在身边的一个的手机,此时,手机的网络连接状态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手机判断自身的网络连接状态是否处于与WIFIQX3不同的无线局域网络相连接的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第二种情形是手机判断自身是否处于网络状态为断开的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接下来,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上述第一种情形的条件下,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假设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离开群星广场3楼的无线局域网WIFIQX3,在用户去汽车站的路上,用户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AB成功进行了蓝牙连接,该手机具备WLAN功能,当前手机检测到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成功进行蓝牙连接时,接着,手机判断是否成功接入无线局域网络,比如说连接至无线局域网络CMCC,当然这里还可以是其他的无线局域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进而,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笔记本向手机发送联网请求,手机响应笔记本的联网请求,笔记本接入手机所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CMCC中继续下载会议资料,即笔记本进入信道交换(CS,ChannelSwitch)状态,继续下载会议资料。因而,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不会因为切换网络而终止,所以,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进入睡眠模式的笔记本电脑仍然在执行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即笔记本通过接入手机所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中获取数据,仍然能够实现AOAC。
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上面第二种情形的条件下,还包括步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在第二电子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假设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离开群星广场3楼的无线局域网WIFIQX3,在用户去汽车站的路上,用户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成功进行了连接,该手机可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比如说3G、4G、HSPA等网络,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首先,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进行配对后,向手机发送联网请求,手机处于网络断开状态时,手机接收到该联网请求时,将打开并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假设该手机可以接入以4G网络,接着,笔记本电脑与手机之间进行数据连接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手机自动创建无线热点,笔记本电脑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手机创建的无线热点之中,以在笔记本电脑与手机间建立数据连接,比如,用户在去车站的路上,用户的手机开启了4G功能,并且在从4G网络获取了数据之后,创建一个无线热点(AP),进而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无线热点AP中,即笔记本进入另一种CS状态,继续下载会议资料。因此,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不会因为切换网络而终止,因而,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笔记本电脑仍然在执行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即笔记本电脑通过从手机创建的AP中获取数据,仍然实现了AOAC。
第二种方式,笔记本电脑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手机,以在笔记本电脑与手机间建立数据连接。比如,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用户的手机开启了4G功能,并且在从4G网络获取了数据之后,用户甲可以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通过USB数据线进行连接或者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通过蓝牙、WIFI直连等方式进行无线连接,进而笔记本电脑进入CS状态,从手机端获取数据继续实现会议资料的下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连接方式,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此时,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不会因为切换网络而终止,因而,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笔记本电脑仍然在执行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即笔记本电脑通过直接与手机相连接获取数据,仍然实现了AOAC。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3,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具体来讲,在这里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连接网络的功能,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也可以是其他的电子设备,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并且这里的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将以第一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电子设备为手机,并且手机处于与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的连接状态和手机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两种作为例子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连接方法包括:
S301: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S302: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假设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在群星广场3楼下载会议资料,当前笔记本电脑连接至群星广场3楼名为WIFIQX3的无线局域网络,该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为50m,由于笔记本电脑长时间未获得用户甲的操作指令,笔记本电脑进入了睡眠模式,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仍在进行,即笔记本电脑实现了AOAC(AlwaysOnAlwaysConnected)。此时,用户甲接到朋友丙的电话需要去距离群星广场600m的车站接朋友丙,接着,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走出群星广场,由于笔记本电脑接收不到群星广场3楼的WIFIQX3无线网络信号,所以,笔记本电脑与WIFIQX3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当然这里的断开方式也可以是用户手动关闭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连接单元,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由于笔记本电脑与WIFIQX3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便无法进行,进而,笔记本电脑无法实现AOAC。
请参考图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301包括以下步骤:
S401: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
S402: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S403:基于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S404: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步骤S301中的步骤S401-S404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当用户的笔记本电脑与名为WIFIQX3的无线局域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首先,笔记本电脑查找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发起配对,笔记本电脑内预设的蓝牙配对密钥为111,笔记本电脑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这里的第三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蓝牙连接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下面的实施例中以第三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接下来,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若用户甲在手机上输入或者该手机上已经保存第一匹配信息为蓝牙配对密钥111,表明手机发出的第一匹配信息与笔记本电脑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此时,第三判断结果为是,表明第三电子设备即为第二电子设备,且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蓝牙连接成功,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可以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来讲,若手机中输入或保存的蓝牙配对密钥不为111,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连接失败,第三判断结果为否,表明第二电子设备不存在,即没有其他电子设备和笔记本电脑能够成功进行蓝牙连接。在第三电子设备和笔记本电脑连接失败时,笔记本电脑生成一提示信息,比如说像文字“连接失败”等,还可以是光信号等一种或多种提示信息的组合,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当然这里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方式不限制于蓝牙匹配,这里提供的匹配方式还包括电子设备之间进行WIFI直连过程中匹配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电子设备之间的匹配方式,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S302: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相连接的状态时,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第二种情形,请参考图5,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S501: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S502: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三网络为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两种情形下分别如何实现数据连接,其中,第一种情形,假设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离开群星广场3楼的无线局域网WIFIQX3,在用户去汽车站的路上,用户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成功进行了蓝牙连接,该手机具备WLAN功能,比如说手机已经连接至无线局域网络CMCC中时,接着,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笔记本向手机发送联网请求,进而笔记本通过手机接入到无线局域网络CMCC中继续下载会议资料。即笔记本进入信道交换(CS,ChannelSwitch)状态,继续下载会议资料。因而,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不会因为切换网络而终止,所以,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进入睡眠模式的笔记本电脑仍然在执行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即笔记本通过接入手机所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中获取数据,仍然能够实现AOAC。
继续沿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两种情形下分别如何实现数据连接,其中,第二种情形,假设用户甲携带笔记本电脑离开群星广场3楼的无线局域网WIFIQX3,在用户去汽车站的路上,用户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成功进行了连接,该手机可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比如说3G、4G、HSPA等网络,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首先,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进行配对后,笔记本电脑向手机发送联网请求,在手机响应该联网请求后,打开并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假设该手机接入4G网络,接着,笔记本电脑与手机之间进行数据连接,连接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笔记本电脑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手机创建的无线热点之中,比如,用户在去车站的路上,用户的手机开启了4G功能,并且在从4G网络获取了数据之后,创建一个无线热点AP,进而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无线热点AP中,即笔记本进入另一种CS状态,继续下载会议资料。因此,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不会因为切换网络而终止,因而,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笔记本电脑仍然在执行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即笔记本电脑通过从手机创建的AP中获取数据,仍然实现了AOAC。
第二种方式,笔记本电脑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比如,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用户的手机开启了4G功能,并且在从4G网络获取了数据之后,用户甲可以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通过USB数据线进行连接或者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之间通过蓝牙、WIFI直连等方式进行无线连接,进而笔记本电脑从手机端获取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连接方式,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进而笔记本电脑进入CS状态,从手机端获取数据继续实现会议资料的下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连接方式,在本申请中不作具体限制。此时,进入睡眠模式下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不会因为切换网络而终止,因而,用户甲在去车站的路上笔记本电脑仍然在执行下载会议资料的任务,即笔记本电脑通过直接与手机相连接获取数据,仍然实现了AOAC。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61;
与第一电子设备61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62;
其中,在第一电子设备61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一电子设备61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62,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第一电子设备61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62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62用于判断第二电子设备62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
第二电子设备62用于判断第二电子设备62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62还用于判断第二电子设备62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第二电子设备62还用于判断第二电子设备62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其中,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第二电子设备62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62还用于接收第一电子设备61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电子设备62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61还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62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第一电子设备61与第二电子设备62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61还用于在第二电子设备62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第二电子设备62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61与第二电子设备62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二电子设备62,以在第一电子设备61与第二电子设备62间建立数据连接。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70,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数据连接单元71,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第一判断单元70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单元70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72,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
可选的,数据连接单元71包括:
第一数据连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数据连接单元71包括:
第二数据连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三网络为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在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能够在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通过与其他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网络连接。而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电子设备一旦切换了网络,电子设备不会主动通过查找其他电子设备获取网络,电子设备网络连接便会中断,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会处于网络连接中断状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当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能够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相连接的状态时,直接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数据连接,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在处于网络断开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后,打开并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从而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数据连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与处于两种网络情形下的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实现电子设备获取数据连接。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两种网络形式中的任一种网络情形下,仍然可以实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设备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后,在电子设备不在当前无线网络中时,电子设备仍然能够实现网络连接,所以,电子设备能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时,即使切换了电子设备当前连接的网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因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入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在电子设备切换了网络时不能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在进入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在电子设备切换了网络条件下能够进行资料或文件传输的技术效果。进而,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利用进入睡眠模式或休眠模式的电子设备进行资料或文件的传输,解决了在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体验不高的问题,从而达到了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连接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系统中,所述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具体为: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7.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为:
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其中,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三网络为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13.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
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或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网络断开状态,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无线局域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其中,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一网络不同的第二网络连接的所述网络连接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其中,所述第三网络为移动通信网络。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网络由网络连接状态切换为网络断开状态时,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数据连接单元,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网络断开状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检测获得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配对第一匹配信息;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匹配信息是否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预设匹配信息相同,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第二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其中,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表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网络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并连接至与第二网络不同的第三网络。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单元包括:
第一数据连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连接单元包括:
第二数据连接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与所述第三网络为所述移动通信网连接的网络连接状态且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以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创建的第四网络中,以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或
以有线连接方式或以所述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数据连接。
CN201410728100.6A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57221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8100.6A CN105722192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8100.6A CN105722192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192A true CN105722192A (zh) 2016-06-29
CN105722192B CN105722192B (zh) 2020-10-27

Family

ID=56143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8100.6A Active CN105722192B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219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8223A (zh) * 2018-05-14 2018-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中附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4155636A (zh) * 2021-12-14 2022-03-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174A (zh) * 2022-08-29 2022-11-22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到港船舶上货物状态的直播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4155636B (zh) * 2021-12-14 2024-06-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8609A1 (en) * 2003-04-29 2004-11-04 Dayton Fos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ssages using alternat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CN101636971A (zh) * 2007-03-19 2010-01-27 英特尔公司 使用网络接口卡的用于移动平台始终在线始终连接操作的技术
CN102131304A (zh) * 2011-02-10 2011-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3024878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低耗能无线通信方法
CN103051468A (zh) * 2011-09-09 2013-04-17 微软公司 网络接口设备的操作系统管理
CN103096506A (zh) * 2013-01-07 2013-05-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wifi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3188772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连线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3763322A (zh) * 2014-01-23 2014-04-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软件进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945476A (zh) * 2014-04-24 2014-07-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040970A (zh) * 2012-01-14 2014-09-10 英特尔公司 在低功率操作期间维持连接性
CN104053213A (zh) * 2013-03-11 2014-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集成中继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8609A1 (en) * 2003-04-29 2004-11-04 Dayton Fos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ssages using alternat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CN101636971A (zh) * 2007-03-19 2010-01-27 英特尔公司 使用网络接口卡的用于移动平台始终在线始终连接操作的技术
CN102131304A (zh) * 2011-02-10 2011-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3051468A (zh) * 2011-09-09 2013-04-17 微软公司 网络接口设备的操作系统管理
CN103024878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低耗能无线通信方法
CN103188772A (zh) * 2011-12-27 2013-07-0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网络连线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4040970A (zh) * 2012-01-14 2014-09-10 英特尔公司 在低功率操作期间维持连接性
CN103096506A (zh) * 2013-01-07 2013-05-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wifi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04053213A (zh) * 2013-03-11 2014-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集成中继
CN103763322A (zh) * 2014-01-23 2014-04-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软件进程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945476A (zh) * 2014-04-24 2014-07-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8223A (zh) * 2018-05-14 2018-10-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中附终端的移动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4155636A (zh) * 2021-12-14 2022-03-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5636B (zh) * 2021-12-14 2024-06-0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174A (zh) * 2022-08-29 2022-11-22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到港船舶上货物状态的直播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192B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08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516960B (zh) 无感知认证方法系统,基于该方法系统的管理方法、系统
CN105392185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92181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44597A (zh) 一种终端及其无线连接方法
CN105850183B (zh) 无线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7534914B (zh) 一种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00949A (zh)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系统
CN105393636A (zh) 一种接入无线网络方法、终端、客户端、智能卡和系统
JP2012169971A (ja) 通信経路選択装置、通信経路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35957B (zh) 用于物联设备配网的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
US2015035879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918302B (zh) 一种构建无线网格网络的方法及无线音箱
CN1044696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用户端
WO2018053894A1 (zh) 物联网基于传输速率的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666696A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4918296A (zh) 网络连接协助系统及方法
CN1059154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703211A (zh) 一种虚拟化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5722192A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7295602B (zh) 一种控制WiFi网络连接优先级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484214B (zh) 物联网接入点频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880137A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装置
CN105227627A (zh) 一种播放设备分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717688A (zh) 一种无线路由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