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2045A -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2045A
CN105722045A CN201610202969.6A CN201610202969A CN105722045A CN 105722045 A CN105722045 A CN 105722045A CN 201610202969 A CN201610202969 A CN 201610202969A CN 105722045 A CN105722045 A CN 105722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call
call transfer
information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29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南
周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 Be Network (shenzhen) Co Pa
Original Assignee
Z Be Network (shenzhen) Co 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 Be Network (shenzhen) Co Pa filed Critical Z Be Network (shenzhen) Co Pa
Priority to CN2016102029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2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当所述通话转移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转移,或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各种应用程序的发展,智能终端已经不再满足于作为通话工具来使用,但是当我们使用智能终端的其他附属功能在进行某项工作、游戏、某个暂时不便离开的应用程序、或者忘记携带手机时,一个来电呼入往往会造成很多的不便。
目前,在面对这些情况,比如,在进行某个不便离开的应用程序时,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选择接听电话,会造成正在进行的操作程序结束,导致我们需要在通话结束后,重新去操作程序,另一方面是选择拒绝接听电话,常常会造成一些重要事情的延误,并且会给来电联系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智能终端忙碌时,接收来电呼入会导致应用程序进程终止,以及,在忘记携带智能终端时,无法接收到来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智能终端忙碌时,接收来电呼入会导致应用程序进程终止,以及,在忘记携带智能终端时,无法接收到来电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
当所述通话转移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转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拨号器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以及
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通话转移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包括:
拨号器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
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通话转移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包括:
通话转移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
通信数据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建立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转移装置,以使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转移系统的实施环境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等通信关系建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请求发送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等通信关系建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等通信关系建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了该通话转移装置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跟踪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图1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转移系统的实施环境,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LAN(局字段网)、WIFI或者无线路由等方式建立对等通信关系。
参见图1,以终端处于无线路由提供的网络覆盖区域为例,第一终端1与第二终端2分别通过网络与跟踪服务器3进行通信,第一终端1从跟踪服务器3获得第二终端2的连接信息,并根据连接信息经由网络与第二终端2建立绑定的对等通信关系,当有来电呼入时,第一终端1接收来电装置4通过移动通信基站5发送的来电信号,当达到预设通话转移条件时,通过网络向第二终端2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2发送的通话转移应答后,将来电装置4通过移动通信基站5发送给第一终端1的通信数据通过对等通信链路发送给第二终端2,从而实现通话转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以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与跟踪服务器之间可以但不限于通过LAN(局字段网)、WAN(广字段网)、无线网络、点对点网络、星形网络、令牌环网络、网络集线器网络进行通信。其中,终端可以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私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手机等设备。
实施例一、
图2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转移的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10中,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来电呼入信息可以携带有来电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名称或标识号码,用来唯一标识同一发送装置。
在步骤S120中,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包括用户主动转移、来电呼入未响应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或者当前为繁忙状态。
其中,当为用户主动转移时,比如,在用户当前界面显示是否转移的提示栏,当用户选择进行通话转移后,则发送通话转移请求。
当为来电呼入未响应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比如,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50秒,当来电呼入的时长达到50秒时,发送通话转移请求。
当当前为繁忙状态时,可以为用户当前在进行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包括正在进行通话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其中,当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时,比如,终端设备标识信息,此时,通过开启蓝牙设备,直接搜索附近的接收装置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选择进行通话转移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设置验证密码,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可以对该对等通信关系进行存储,无需每次都输入验证密码。
进一步,当连接信息为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时,此时,通过向跟踪服务器报告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接收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该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通过查询跟踪服务器,获取到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向接收装置发送对等建立关系绑定请求,在接收到接收装置返回的响应信息后,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标识信息是指在跟踪服务器中登记,用来唯一标识同一接收装置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名称或者标识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地址是指通信网络上的逻辑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号是指在通信网络服务中占用的服务端口编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跟踪服务器中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为实时获取、定时获取或当接收到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更改的连接信息时获取,其中,实时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与跟踪服务器连接,实时的去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定时获取,可以为设置一个时间阈值,比如,每10分钟获取一次。
当接收到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更改的连接信息时获取,比如,以手机为例,用户将手机A遗忘在家中,而携带了装有接收装置的手机B去了公司,此时,手机A与手机B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中,比如,局域网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手机B中的连接信息也相对的发生变化,通过将变化后的连接信息发送给跟踪服务器,在手机A接收到来电时,通过从跟踪服务器中获取手机B变化后的连接信息,然后根据获取到的连接信息通过其所处的网络向手机B发送通话转移请求,手机B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获取到手机A的连接信息后,根据手机A的连接信息并通过其所处的网络向A发送通话转移响应信息,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发送装置的标识信息,如,电话号码,联系人名称、设备号等,可以通过标识信息,使得接收装置获得来电通话对象的身份信息。
在步骤S130中,当所述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接收装置所具备的拨号器单元,替代该拨号器单元的功能,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以实现通信数据的转移。
其中,拨号器单元用于拨打电话和接听来电,控制通话过程产生的语音数据的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数据为语音通话数据,通过将发送装置发送的语音通话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并将接收装置发送的语音数据发送给发送装置,实现通话转移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通信数据还可以为视频通话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用来通信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等通信关系建立方法的实现流程,其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210中,向跟踪服务器发送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所述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携带有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步骤S220中,接收所述跟踪服务器返回的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将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与连接信息对应存储,其中,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获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跟踪服务器报告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接收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该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再次通过查询跟踪服务器,获取到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向接收装置发送对等建立关系绑定请求,在接收到接收装置返回的响应信息后,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其中,跟踪服务器用来登记、存储和检索查询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以及对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进行在线跟踪并记录为在线跟踪会话表。
进一步,可以从接收装置的在线跟踪会话表中获得实时更新的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标识信息是指在跟踪服务器中登记,用来唯一标识同一接收装置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名称或者标识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地址是指通信网络上的逻辑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号是指在通信网络服务中占用的服务端口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三、
图4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请求发送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其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310中,接收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更改请求,所述更改请求携带有所述接收装置的更改后的连接信息;
在步骤S320中,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更改后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跟踪服务器用来登记、存储和检索查询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以及对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进行在线跟踪并记录为在线跟踪会话表。
进一步,可以从接收装置的在线跟踪会话表中获得实时更新的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比如,接收装置为手机,当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关系时,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为A,由于用户需要外出,如,去公司,此时接收装置更换了网络环境,因此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也更新为B,根据跟踪服务器发送来的更新后的连接信息B,向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给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四、
图5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410中,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在步骤S420中,根据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
其中,当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时,比如,终端设备标识信息,此时,通过开启蓝牙设备,接收到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通过输入预设的验证密码,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可以对该对等通信关系进行存储,无需每次都输入验证密码。
进一步,当连接信息为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时,比如,当前为网路连接时,通过网络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此时通话携带有该转移装置的通信地址以及端口号,通过该转移装置的通信地址以及端口号,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转移装置也可以只发送部分连接信息,如只发送身份标识,接收装置根据该身份标识后,根据该身份标识,获取IP地址和端口号,然后根据IP地址和端口号向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需要说明的是,该IP地址和端口号既可以是在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后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也可以是接收装置在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之前,从跟踪服务器接收并存储,当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后,从自身存储的信息中获取到IP地址和端口号。
在步骤S430中,当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建立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转移装置,以使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其所具备的拨号器单元,替代转移装置所具备的拨号器单元的功能,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以实现通信数据的转移。
其中,拨号器单元用于拨打电话和接听来电,控制通话过程产生的语音数据的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数据为语音通话数据,通过将发送装置发送的语音通话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并将接收装置发送的语音数据发送给发送装置,实现通话转移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通信数据还可以为视频通话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用来通信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在用户界面显示通话对象,如,电话号码、来电联系人名称等,或者在用户界面显示图像、视频、输入文字等信息,比如,当接收到的通信数据为视频通信时,根据转移装置发送的发送装置的视频呼入,在当前界面显示发送装置发送的视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其中第一终端接收到来电时,向第二终端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五、
其与实施例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跟踪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并从所述跟踪服务器获取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向跟踪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当跟踪服务器接收到转移装置的绑定请求后,向接收装置发送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该连接信息并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六、
其与实施例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对等绑定请求,所述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携带有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对等绑定请求响应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跟踪服务器接收到转移装置的绑定请求后,向接收装置发送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该连接信息并存储,并根据该连接信息,向转移装置发送对等绑定响应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闪盘等。
实施例七、
图6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转移的装置500的结构,该通话转移的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终端等设备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装置500包括:拨号器单元51、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以及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53。
拨号器单元51,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来电呼入信息携带有来电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名称或标识号码,用来唯一标识同一发送装置。
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用于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包括用户主动转移、来电呼入未响应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或者当前为繁忙状态。
其中,当为用户主动转移时,比如,在用户当前界面显示是否转移的提示栏,当用户选择进行通话转移后,则发送通话转移请求。
当为来电呼入未响应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时,比如,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50秒,当来电呼入的时长达到50秒时,发送通话转移请求。
当当前为繁忙状态时,可以为用户当前在进行其他应用程序的操作,包括正在进行通话的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其中,当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时,比如,终端设备标识信息,此时,通过开启蓝牙设备,直接搜索附近的接收装置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选择进行通话转移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设置验证密码,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可以对该对等通信关系进行存储,无需每次都输入验证密码。
进一步,当连接信息为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时,此时,通过向跟踪服务器报告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接收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该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再次通过查询跟踪服务器,获取到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向接收装置发送对等建立关系绑定请求,在接收到接收装置返回的响应信息后,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标识信息是指在跟踪服务器中登记,用来唯一标识同一接收装置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名称或者标识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地址是指通信网络上的逻辑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号是指在通信网络服务中占用的服务端口编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发送装置的标识信息,如,电话号码,联系人名称、设备号等,可以通过标识信息,使得接收装置获得来电通话对象的身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跟踪服务器中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为实时获取、定时获取或当接收到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更改的连接信息时获取,其中,实时获取,可以通过网络与跟踪服务器连接,实时的去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定时获取,可以为设置一个时间阈值,比如,每10分钟获取一次。
当接收到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更改的连接信息时获取,比如,以手机为例,用户将手机A遗忘在家中,而携带了装有接收装置的手机B去了公司,此时,手机A与手机B处于不同的网络环境中,比如,局域网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变化,手机B中的连接信息也相对的发生变化,通过将变化后的连接信息发送给跟踪服务器,在手机A接收到来电时,通过从跟踪服务器中获取手机B变化后的连接信息,然后根据获取到的连接信息通过其所处的网络向手机B发送通话转移请求,手机B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获取到手机A的连接信息后,根据手机A的连接信息并通过其所处的网络向A发送通话转移响应信息,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53,用于当所述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数据为语音通话数据,通过将发送装置发送的语音通话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并将接收装置发送的语音数据发送给发送装置,实现通话转移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通信数据还可以为视频通话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用来通信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八、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等通信关系建立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所述装置包括:绑定请求发送单元61以及连接信息接收单元62。
绑定请求发送单元61,用于向跟踪服务器发送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所述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携带有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连接信息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所述跟踪服务器返回的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将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与连接信息对应存储,其中,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获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跟踪服务器报告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接收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根据该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再次通过查询跟踪服务器,获取到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并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接收装置的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向接收装置发送对等建立关系绑定请求,在接收到接收装置返回的响应信息后,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其中,跟踪服务器用来登记、存储和检索查询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以及对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进行在线跟踪并记录为在线跟踪会话表。
进一步,可以从接收装置的在线跟踪会话表中获得实时更新的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标识信息是指在跟踪服务器中登记,用来唯一标识同一接收装置的标识信息,可以为标识名称或者标识号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地址是指通信网络上的逻辑地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口号是指在通信网络服务中占用的服务端口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九、
图8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所述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还包括:更改请求接收单元71以及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子单元72。
更改请求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更改请求,所述连接装置的更改请求携带有所述接收装置的更改后的连接信息;
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子单元72,用于根据所述更改后的连接信息,向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跟踪服务器用来登记、存储和检索查询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以及对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进行在线跟踪并记录为在线跟踪会话表。
进一步,可以从接收装置的在线跟踪会话表中获得实时更新的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比如,接收装置为手机,当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关系时,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为A,由于用户需要外出,如,去公司,此时接收装置更换了网络环境,因此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也更新为B,根据跟踪服务器发送来的更新后的连接信息B,向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十、
图9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800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所述装置800包括:通话转移请求接收单元81、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发送单元82以及通信数据第二处理单元83。
通话转移请求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发送单元82,用于根据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
其中,当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时,比如,终端设备标识信息,此时,通过开启蓝牙设备,接收到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通过输入预设的验证密码,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便根据对等通信关系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可以对该对等通信关系进行存储,无需每次都输入验证密码。
进一步,当连接信息为通信地址信息以及端口号信息时,比如,当前为网路连接时,通过网络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此时通话携带有该转移装置的通信地址以及端口号,通过该转移装置的通信地址以及端口号,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转移装置也可以只发送部分连接信息,如只发送身份标识,接收装置根据该身份标识后,根据该身份标识,获取IP地址和端口号,然后根据IP地址和端口号向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需要说明的是,该IP地址和端口号既可以是在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后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也可以是接收装置在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之前,从跟踪服务器接收并存储,当接收到通话转移请求后,从自身存储的信息中获取到IP地址和端口号。
通信数据第二处理单元83,用于当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建立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转移装置,以使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数据为语音通话数据,通过将发送装置发送的语音通话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并将接收装置发送的语音数据发送给发送装置,实现通话转移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通信数据还可以为视频通话数据、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用来通信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84,用来将接收到的通信数据显示在当前用户界面,比如,在用户界面显示通话对象,如,电话号码、来电联系人名称等,或者在用户界面显示图像、视频、输入文字等信息,比如,当接收到的通信数据为视频通信时,根据转移装置发送的发送装置的视频呼入,在当前界面显示发送装置发送的视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十一、
图10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所述装置800还包括:连接信息处理单元85。
连接信息处理单元85,用于向跟踪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并从所述跟踪服务器获取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向跟踪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当跟踪服务器接收到转移装置的绑定请求后,向接收装置发送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该连接信息并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十二
图11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等通信关系建立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对等绑定请求接收单元86,用于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对等绑定请求,所述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携带有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对等绑定请求响应单元87,用于根据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对等绑定请求响应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IP)和端口号(PortNumber,PN)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跟踪服务器接收到转移装置的绑定请求后,向接收装置发送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该连接信息并存储,并根据该连接信息,向转移装置发送对等绑定响应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十三、
图12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了该通话转移装置的终端900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通话功能的终端。
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91、第二通信模块92、音频通话模块93、显示与输入模块94、智能手机数据总线95、处理器96、存储器97、通话转移装置500。
通话转移装置500,分别通过数据总线95与第一通信模块91进行连接,通过拨号器单元51接收第一模块91通过与发送装置建立的来电链路接收到的来电信号,并根据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向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请求,在接收到回应后,通过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53与接收装置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
其中,拨号器单元51、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以及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53相互通过数据总线95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模块92,通过网络与跟踪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数据总线600与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进行通信,将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发送给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52,以便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音频通话模块93,通过与数据总线95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以及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连接53,用于拾取发送装置发送的通话声音数据并传输给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连接53。
显示与输入模块94用于显示信息和输入需要交互及传输的信息;
数据总线95用于为终端的各个组成部分(模块)传送数据信息;
通话转移装置500以软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97中,处理器96用于执行通话转移装置500的程序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通话转移装置,通过通话转移装置的通话转移功能,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实施例十四、
图13示出了适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话转移的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如图13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1、第二终端2以及跟踪服务器3。
所述第一终端1包括实施例七到实施例九的通话转移装置,在此不在赘述。
所述第二终端2包括实施例十到实施例十二的通话转移装置,在此不在赘述。
跟踪服务器3,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4所示,所述跟踪服务器包括:
存储单元101,用来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信息并存储;
绑定请求接收单元1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所述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携带有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
连接信息获取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信息,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所述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或者端口号信息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跟踪服务器还包括:
更改连接信息获取单元104,用于获取所述接收装置更改后的连接信息,并进行存储;
更改请求发送单元105,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信息更改请求,所述更改请求携带有所述接收装置的更改后的连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跟踪服务器3用来登记、存储和检索查询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以及对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进行在线跟踪并记录为在线跟踪会话表。
进一步,可以从接收装置的在线跟踪会话表中获得实时更新的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和端口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来电时,对两部终端建立对等通信关系,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并在得到通话转移响应后,通过建立的通信链路,将发送装置发送的第一通话数据经由通信数据链路传送到第二终端上,并将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通话数据传送发送装置,可以使在操作应用程序时,将通话进行转移,也可以在忘记携带终端时,在另一部终端上接听呼入该终端的来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
当所述通话转移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跟踪服务器发送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所述接收装置的绑定请求携带有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
接收所述跟踪服务器返回的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将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与连接信息对应存储,其中,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身份标识获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包括转移装置的用户主动转移、来电呼入未响应时间达到预设阈值或者所述转移装置当前为繁忙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或者端口号信息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跟踪服务器发送的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更改请求,所述更改请求携带有所述接收装置的更改后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更改后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
6.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
当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建立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第一通信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转移装置,以使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跟踪服务器发送连接信息,并从所述跟踪服务器获取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或者端口号信息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9.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拨号器单元,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来电呼入信息;
通话转移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当达到预设的通话转移条件时,获取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装置的连接信息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以建立对等通信链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是从跟踪服务器获取的;以及
通信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通话转移请求通过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以及通过所述通信链路接收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或者端口号信息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11.一种通话转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话转移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转移装置发送的通话转移请求,所述通话转移请求携带有所述转移装置的连接信息;
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连接信息向所述转移装置发送通话转移请求通过信息,以建立所述对等通信链路;以及
通信数据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建立后,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接收所述转移装置发送的发送装置的第一通信数据,以及通过所述对等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转移装置,以使所述转移装置将所述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发送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为身份标识信息、通信地址信息或者端口号信息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13.一种通话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话转移装置;
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1~12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话转移装置;以及
跟踪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连接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
CN201610202969.6A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722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2969.6A CN105722045A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2969.6A CN105722045A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045A true CN105722045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6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2969.6A Pending CN105722045A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204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853A (zh) * 2010-12-16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远程点对点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051815A (zh) * 2012-11-29 2013-04-1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67625A (zh) * 2013-01-29 2013-04-24 周万荣 一种呼叫及数据转移的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US20130142085A1 (en) * 2010-08-17 2013-06-06 France Telecom Call transfer processing in sip mode
CN103152715A (zh) * 2013-03-16 2013-06-12 唐启鹏 一种在移动终端间对语音通话转发的方法
CN103888612A (zh) * 2014-03-21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转移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03157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69549A (zh) * 2014-02-20 2015-08-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转移方法、通信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42085A1 (en) * 2010-08-17 2013-06-06 France Telecom Call transfer processing in sip mode
CN102571853A (zh) * 2010-12-16 2012-07-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远程点对点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051815A (zh) * 2012-11-29 2013-04-1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067625A (zh) * 2013-01-29 2013-04-24 周万荣 一种呼叫及数据转移的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CN103152715A (zh) * 2013-03-16 2013-06-12 唐启鹏 一种在移动终端间对语音通话转发的方法
CN104869549A (zh) * 2014-02-20 2015-08-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转移方法、通信方法、通信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3888612A (zh) * 2014-03-21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转移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03157A (zh) * 2015-03-20 2015-06-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95093A1 (en) Provid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70732A (zh)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1142803A (zh) 使至少两个手持装置能够加入网络服务的通信系统
CN108616869B (zh) 多卡多待系统、方法、装置、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39790A (zh) 一种平板电脑共享手机通讯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73709A (zh) 一种手机和固话互相转移的方法
CN110366160B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多sim卡集群读卡通话方法及系统
CN106465072B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CN106304030B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8438A (zh) 一种固定电话的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611608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JP4499166B2 (ja) 加入者識別符号通知装置
JP4993100B2 (ja) 電話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発信方法
CN105376726A (zh) 一种基于远程网络接入本地移动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JP510970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4518950A (zh) 实现语音对讲的方法和系统以及语音对讲服务器
CN102905261B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验证请求和接收方法及客户端
KR100344011B1 (ko) 인터넷망을 이용한 휴대전화와 pc 사이의 통신 서비스제공 시스템
KR101028487B1 (ko) 인터넷 전화연결방법
CN105722045A (zh)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0603049B1 (ko) 레터링 서비스 방법
KR100275479B1 (ko) 단문메시지서비스에서 발신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 응답메시지 전송방법
JP2003134233A (ja) 留守番電話システムとそのサービス方法、およびその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09107494A1 (ja) コールバックシステム、発信端末、電話中継サーバ、コールバック方法、及びコールバックプログラム
JP6320718B2 (ja) 携帯端末装置、発番サーバ、及び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