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1401A -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1401A
CN105721401A CN201410736201.8A CN201410736201A CN105721401A CN 105721401 A CN105721401 A CN 105721401A CN 201410736201 A CN201410736201 A CN 201410736201A CN 105721401 A CN105721401 A CN 105721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communicated
safety information
user
mu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6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1401B (zh
Inventor
伍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7362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2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2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第一操作指令以及第一位置数据,触发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交互安全性信息由远程服务器基于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根据返回的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发起通信请求。通过所述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可以快速获取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Description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操作设备进行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信息交互。其访问方式是使用者手动进行指令输入来进行操作。随着人们对个性化网络信息获取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对网络信息获取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信息交互方法表现出速度较慢的缺点,因而无法满足更快速更便捷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例如联合活动中的多用户实时交流,紧急情况处置等情况,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同时,在现有的这种网络交互访问中,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对用户交互安全性信息的管理,因而也无法在进行事项处理时,如网络交易或紧急情况处置时对他人信用信息的快速读取,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事项中的参与方进行选择,影响了事件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可穿戴式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快速获取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包括: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触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由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根据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发起通信请求。
可选的,所述待通信用户为穿戴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
可选的,所述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包括: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二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数据;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相应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运营机构针对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所输入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并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所述远程服务器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生成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中其他参与者的可穿戴式设备;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一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包括:交互安全性信息达到预设值的可穿戴式设备;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二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第三方服务器后还包括: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三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包括:与所述待通信用户具有相同职业属性的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四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包括:所述待通信用户参与事件的时间戳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设备的通讯系统,包括:可穿戴式设备以及远程服务器,其中: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适于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触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的交互安全性信息;所述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所述可穿戴式设备根据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发起通信请求。
可选的,所述待通信用户为穿戴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
可选的,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包括: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适于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二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数据;中央数据中心,适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发送单元,适于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适于相应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运营机构针对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所输入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并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包括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生成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可穿戴式设备选择对事项的参与方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进行查询,使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在使用时可以对事项参与者进行选择,从而提高了事项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在参与事项结束后,由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向远程服务器发出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建立可穿戴式设备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从而可以在所述可穿戴式设备使用时显示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生成交互安全性信息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式设备的通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主要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操作设备进行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信息交互。其访问方式是使用者手动进行指令输入来进行操作。随着人们对个性化网络信息获取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对网络信息获取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的信息交互方法表现出速度较慢、效率低的缺点,因此无法满足更快速更便捷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例如多用户实时交流,紧急情况处置等情况,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同时,在现有的这种网络交互访问中,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对用户交互安全性信息的管理,因而也无法在进行事项处理时,如网络交易或紧急情况处置时对他人信用信息快速读取,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事项中的参与方进行选择,影响了事件处理的执行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可穿戴式设备选择对事项的参与方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进行查询,使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在使用时可以对事项参与者进行选择,从而提高了事件处理的执行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参照图1,以下通过具体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1,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
请参考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式设备包括:设备框架100。设置于设备框架100上的微投影仪110,适于将图像界面投射于分光镜120上,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式设备为智能眼镜,所述微投影仪110设置在所述智能眼镜的镜脚的外侧,图2中用虚线框表示。设置于设备框架100上的分光镜120,适于接收投射的图像界面并将图像界面成虚像于人眼。设置于设备框架100上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130,适于感应眼睛的位置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方式,并将所述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方式转换相应的操作指令及将位置转换为位置数据。
当通过所述步骤S101获取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反馈信号后,所述可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微投影仪110将所述反馈信号的信息在所述分光镜120上成虚像,从而为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者的眼睛所见。
所述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130可以包括:红外光光源、红外图像传感器和设置于红外图像传感器光路前的凸透镜。其中:红外光光源适于发射红外光并照射至眼睛的视网膜。红外图像传感器,适于接受视网膜反射的红外线,根据视网膜反射红外线并将视网膜成像,并根据所述像和像随时间的变化方式,计算确定眼睛的位置和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方式,从而判断出可穿戴式设备用户的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所述凸透镜配置为沿光路移动,所述凸透镜适于将视网膜反射的红外线汇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眼睛随位置变化的方式可以包括:眼跳动,注视,平滑跟踪,眨眼等。根据眼部活动以及操作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判定用户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检测到眼睛注视某一区域的操作时,将所述注视操作识别为选中所述区域。当检测到眨眼操作时,将所述眨眼操作识别为返回上一级目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同时结合眼球的移动,即可将显示界面上的当前位置,作为选中区域,从而判断出用户的选择。
步骤S102,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步骤S101中的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判断用户是否执行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如果是,即用户选中显示界面上特定的区域,则触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可以通过获取待通信用户的人脸图像,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待通信用户也可以是穿戴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因此可以通过获取待通信用户所佩戴可穿戴式设备的标识信息,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上述的交互安全性信息是指根据待通信用户过去的交互事件的完成情况,所给予的综合评定。通过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可以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反映待通信用户的事件完成度情况或者信用情况等。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可以由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是对所述待通信用户过去参与事件的评价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可以通过所述远程服务器实现信息交互,也可以通过设定的通信协议与待通信用户的可穿戴式设备直接实现通信。所述通信协议可以是蓝牙,或者其他近场通信的方式,还可以是没有被利用的对讲机频率,例如国内的409MHz频率。在这个通信频率中,虽然带宽只有约25kHz,约3k字节/秒,但是能够实现文字和图像的交互。其通信距离在市区为1公里左右,郊区可达15公里。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交互通信的内容除了通过开通的信道传输交互安全信息外,也可以传输数据、包括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流,可以通过服务器转发,也可以通过上述的近距离传输工具,如蓝牙,对讲机频道等实现。
步骤S103,根据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发起通信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可穿戴式设备将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显示在显示界面的预设位置,使用户能够得到全面的关于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的情况,从而选择是否发起通信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使用户通过眼部操作,即可查询到他人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从而方便了用户在进行交互活动时对参与方的选择,提高了事件的处理效率。例如,在用户看病时,可以通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快速查找到当前可选医生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从而得到其专业水准,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并相应作出选择。再如,用户可以在购物时,通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快速查找当前交易的相对方的交互安全新信息,从而得到其交易信用,以决定是否与其进行交易。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2中,远程服务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生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
步骤S201,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二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数据。
所述步骤S201和所述步骤S101的技术原理相同,均是通过感应可穿戴式设备用户的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判断待通信用户希望执行的操作,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2,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通信用户希望执行的操作可以是对自己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例如,当待通信用户完成了一次商品交易后,可以通过所述可穿戴式设备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该计算请求。
步骤S203,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不同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所述远程服务器可以预设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1)对于具有单向相对性的事项,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中其他参与者的可穿戴式设备上,此时其他参与者仅为一个。
例如,在一次网络交易完成后,所述待通信用户的可穿戴式设备提示,是否需要此次事件向其他参与者发送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在感应到用户确认提交的指令后,可穿戴式设备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由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计算请求中的相对方信息或者本地存储的相对方信息,转发到该次交易相对方的可穿戴式设备上。
(2)对于具有多人参与的事项,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中其他参与者的可穿戴式设备上,此时其他参与者为多个。
例如,在一次多人联合救助行动后,所述待通信用户的可穿戴式设备提示,是否需要就此次事件向其他参与者发送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在感应到用户确认提交的指令后,可穿戴式设备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由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计算请求中的多个相对方信息或者本地存储的相对方信息,转发到该次联合救助事件各方参与者的可穿戴式设备上。
在具体实施中,其他参与者可以不限于事件的参与方,也可以是交互安全性信息的数值高于一定阈值的多个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由于其交互安全性信息的数值较高,可以认为其会对本次事件的参与者作出公正的评价,因此可以由这些用户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进行评价。
(3)对于请求向机构组织发出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的事项,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所述机构组织的其他第三方服务器上。
例如,在一次火灾救援行动后,所述待通信用户的可穿戴式设备提示,是否需要就此次事件向消防局发送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在感应到用户确认提交的指令后,可穿戴式设备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由远程服务器将所述计算请求转发到消防局的服务器上。
(4)对于请求向同职业用户发出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的事项,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与所述待通信用户具有相同职业属性的其他可穿戴式设备。
例如,所述待通信用户的职业为医生,在一次联合救助行动后,可穿戴式设备提示,是否需要就此次事件向同职业用户发送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在感应到用户确认提交的指令后,可穿戴式设备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计算请求发送给远程服务器,由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计算请求中待通信用户的职业属性,由远程服务器将所述计算请求转发到与所述待通信用户具有相同职业属性的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由其对该次事件中待通信用户的行动进行专业评价。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以上不同的处理方式,所述远程服务器可以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不同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例如,将第一种处理方式中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一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将第二种处理方式中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二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将第三种处理方式中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三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将第四种处理方式中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四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从而形成对不同交互安全性信息的分类处理。所述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请求,可以将各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发送到所述可穿戴式设备上,并由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在显示界面的预设位置上,分别显示所述各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服务器也可以将所述各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进行加权运算,从而形成一个综合安全性信息。在加权运算中,加权系数可以根据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类别,或当前事件的类别,或过去交互事件的发生时间等各种情况,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可以包括:可穿戴式设备中记录的所述待通信用户参与事件的时间戳信息,以确保事件评价的准确性。
步骤S204,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当远程服务器转发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时,所述可穿戴式设备通过感应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的眼球位置和眼部活动,对所述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并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当远程服务器转发到第三方服务器处理时,所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接收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运营机构针对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所输入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并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
步骤S205,所述远程服务器接收所述返回信息,生成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远程服务器根据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将所述返回信息与所述待通信用户的原始交互安全性信息进行累加计算,得到新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在参与事项结束后,由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向远程服务器发出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建立可穿戴式设备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从而可以在所述可穿戴式设备使用时显示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方便所述可穿戴式设备在使用时对事项参与者的选择,从而可以找到最适合的行动参与对象,因此提高了事项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应的可穿戴式设备的通讯系统,如图4所示,虚线框所示的所述通讯系统401包括:可穿戴式设备402以及远程服务器403,其中: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402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适于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402的中央数据中心,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触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402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403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402根据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404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404发起通信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通信用户可以是穿戴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404可以包括:
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适于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二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数据。
中央数据中心,适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
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发送单元,适于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
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适于相应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运营机构针对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所输入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并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包括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生成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触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由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
根据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发起通信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通信用户为穿戴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包括:
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二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数据;
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
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
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相应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运营机构针对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所输入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并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生成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中其他参与者的可穿戴式设备;
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一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包括:交互安全性信息达到预设值的可穿戴式设备;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二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第三方服务器后还包括:
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三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包括:与所述待通信用户具有相同职业属性的其他可穿戴式设备;
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形成第四安全类别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包括:所述待通信用户参与事件的时间戳信息。
9.一种可穿戴式设备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式设备以及远程服务器,其中: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适于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一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一位置数据;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中央数据中心,适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触发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单元发出查询请求,查询待通信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的事件生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
所述可穿戴式设备根据返回的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安全性信息,确定是否向所述待通信可穿戴式设备发起通信请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通信用户为穿戴所述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穿戴式设备的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通信用户所穿戴的可穿戴式设备包括:
视网膜位置感应单元,适于感应眼部位置及眼部活动,并将所述眼部活动转换为相应的第二操作指令及将眼部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数据;
中央数据中心,适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以及所述第二位置数据,选择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出基于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的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
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发送单元,适于将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将所述安全性信息计算请求发送到第三方服务器;
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适于相应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的用户或者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的运营机构针对所述待通信用户所参与事件所输入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并对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参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包括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其他可穿戴式设备或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交互安全性信息的返回信息,生成所述待通信用户的交互安全性信息。
CN201410736201.8A 2014-12-04 2014-12-04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Active CN10572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6201.8A CN105721401B (zh) 2014-12-04 2014-12-04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6201.8A CN105721401B (zh) 2014-12-04 2014-12-04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401A true CN105721401A (zh) 2016-06-29
CN105721401B CN105721401B (zh) 2018-11-16

Family

ID=5614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6201.8A Active CN105721401B (zh) 2014-12-04 2014-12-04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214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045A (zh) * 2005-06-02 2005-11-0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目控操作系统和方法
US7427926B2 (en) * 2006-01-26 2008-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based devices through motion detection
US20110213664A1 (en) * 2010-02-28 2011-09-01 Osterhout Group, Inc. Local advertising content on an interactive head-mounted eyepiece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CN104182670A (zh) * 2013-05-21 2014-12-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穿戴式设备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4045A (zh) * 2005-06-02 2005-11-09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目控操作系统和方法
US7427926B2 (en) * 2006-01-26 2008-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based devices through motion detection
US20110213664A1 (en) * 2010-02-28 2011-09-01 Osterhout Group, Inc. Local advertising content on an interactive head-mounted eyepiece
CN104182670A (zh) * 2013-05-21 2014-12-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穿戴式设备进行认证的方法和穿戴式设备
CN104050402A (zh) * 2014-06-12 2014-09-1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1401B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3832B2 (en) Providing location occupancy analysis via a mixed reality device
US20230376261A1 (en) Accessing functions of external devices using reality interfaces
CN105446474B (zh) 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交互的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系统
US1083126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eye tracking to improve user interactions with objects in artificial reality
EP282454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using eye tracking
US9798517B2 (en) Tap to initiate a next action for user requests
KR100836481B1 (ko) 3d 가상지도상의 사용자의 아바타 객체의 위치 및 활동정보를 현실 세계로 광고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076999B (zh) 使用目光接触经由平视显示器进行对接
CN104375650A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社交识别方法及系统
KR20140061620A (ko) 증강 현실을 활용한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디바이스
US10559024B1 (en) Voice initiated purchase request
US20160277707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wearable terminal
US10909405B1 (en) Virtual interest segmentation
KR20140055833A (ko) 뷰티 출장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JP6556436B2 (ja) 作業管理装置、感情解析端末、作業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作業管理方法
CN111240471B (zh) 信息交互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CN110088781A (zh) 用于上下文记忆捕获和召回的系统和方法
CN105718036B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5721401A (zh) 可穿戴式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通讯系统
CN105718034B (zh) 可穿戴式设备交互方法及系统
KR101898511B1 (ko) 모바일 어플리케이션을 이용한 통합 결제 관리방법
JP6140327B2 (ja) メッセージ送信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2825273A (zh) 医疗服务推荐方法及相关产品
JP7398854B1 (ja) ウェブページ閲覧解析システム、ウェブページ閲覧解析方法およびウェブページ閲覧解析プログラム
US20200160233A1 (en) Tap to reser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